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药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b)-089-02
随着《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局令第20号)的实施和药监局监管力度的加强,以前医院制剂管理无序的状态得到了有效控制,医疗机构制剂的注册也提高了难度,注册制剂的质量标准也有一些新的改变,各医院的新制剂开发遇到了很大困难,觉得很难把握,无从下手。
因为我院业务发展需要,2006年我院申请注册了3个新的丸剂制剂品种,根据《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局令第20号)的规定,作为传统制剂的丸剂,只要医院有资料证明(如处方、病例)需注册的制剂处方在临床使用5年以上,疗效可靠,在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申报资料时,可免报《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局令第20号)中规定的13~17项实验资料(即:13、主要药效学实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4、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15、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16、临床研究方案;17、临床研究总结)。医院注册的制剂一般都是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的工作量,降低了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实验成本,对中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疗机构新制剂注册的主要工作,就放在了第八项,既制剂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上。在制剂质量标准草案的制定中,要求每个制剂必须至少有两个鉴别项,根据医院制剂室的试验能力及实验设备情况,一般采用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的薄层色谱法;新的标准要求,在标准制定时每个鉴别项必须有阴性对照色谱,现就我院利胆消石丸新制剂注册资料中制剂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为例介绍一下,意在使各位同仁在新制剂注册中少走弯路。
1 质量标准草案
1.1 药材的质量标准草案
1.1.1 延胡索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W.T.Wang) 的干燥块茎。
本品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延胡索项下有关规定。
1.1.2 赤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
本品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赤芍项下有关规定。
1.1.3 白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本品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白芍项下有关规定。
1.1.4 黄芩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
本品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黄芩项下有关规定。
1.1.5 当归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
本品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当归项下有关规定。
1.1.6 香附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茎。
本品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香附项下有关规定。
1.1.7 大黄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
本品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大黄项下有关规定。
1.1.8 栀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
本品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栀子项下有关规定。
其他17味药的质量标准略。
1.2 药品成品的质量标准草案
1.2.1 利胆消石丸
1.2.1.1 处方:延胡索90 g,赤芍40 g,白芍40 g,黄芩30 g,当 归30 g,香附30 g,大黄30 g,栀子10 g。
(共21味药,其他略)。
1.2.1.2 制法:以上21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 g,粉末加炼蜜90~120 g制成小蜜丸,即得。
1.2.1.3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小蜜丸;气微,味苦。
1.2.1.4鉴别
①取本品10 g,剪碎,加硅藻土8 g,研匀,加甲醇20 ml,振摇提取10 min,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 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使成条状,以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条斑。
②取本品10 g,剪碎,加硅藻土8 g,研匀,加甲醇3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取滤液10 ml,蒸干,残渣加水10 ml使溶解,再加盐酸1 ml,加热回流30 min,立即冷却,用乙醚分2次振摇提取,每次20 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 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大黄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各含1 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 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酸(30∶10∶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斑点变为红色。
1.2.1.5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 A)。
1.2.1.6 功能与主治:消炎利胆,化石和胃。用于胆囊炎,胆结石等症。
1.2.1.7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 g,3次/d;或遵医嘱。
1.2.1.8 注意:忌食辛辣,油腻。
1.2.1.9 贮藏:密封。
2 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1.1 药品原料(药材)的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所有药材均同正文。
1.2 药品成品的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1.2.1 名称利胆消石丸。
1.2.2 制法同正文所述。
1.2.3 性状如正文,三批样品均与正文描述一致。
1.2.4 鉴别
①系方中黄芩的鉴别。选用黄芩异性成为之一的黄芩苷作为对照,进行薄层色谱试验以鉴别方中的黄芩。经实验确立了正文的方法,通过阴性对照试验及三批样品的实验观察,表明本法成立,阴性对照未见干扰(图1)。
②系方中大黄的鉴别。大黄中含有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等蒽醌类成分。因其它成分的干扰,本鉴别以大黄素大黄酚作对照,进行薄层色谱试验以鉴别处方中的大黄。经实验确立了正文的方法,通过阴性对照试验及三批样品的实验观察,表明本法成立,阴性对照未见干扰。
③曾对方中延胡索赤芍白芍当归香附栀子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选择不同的提取方法及展开系统,或因阴性对照的干扰,或因处方中其他成分的干扰,未取得满意结果。
1.2.5 检查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丸剂项下的规定,对本品3批样品的水分、重量差异、装量、溶散时限进行了检查,结果符合药典规定。
1.2.6 其他功能与主治:消炎利胆,化石和胃。用于胆囊炎,胆结石等症。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 g,3次/d;或遵医嘱。
规格:详见正文。
贮藏:密闭。
3 讨论
医院中药制剂在中药产业化的进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中医院的业务建设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准字号的中成药是有疗效可靠的医院制剂开发而成,所以说医院中药制剂对中药的产业化非常重要。
中医院制剂的开发,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在这里中医临床和中药制剂开发能有效结合,便于观察疗效并及时调整处方,从而保证制剂临床疗效的可靠性。
在中医院的三名战略和专科专病建设中,中药制剂也是必不可少的,专科有专病配专方专药(专科制剂),是突出中医特色的要求,也是中医院发展立足基础,国家中药管理局也对中医院的重点专科有硬性规定,必须有专科中药制剂。
在仲景宛西制药中华医圣苑里,矗立着高18米的张仲景雕像,农历正月十八日,是张仲景诞生的日子。这一天,张仲景雕像前香烟缭绕,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的人们,在这里缅怀医圣,祈福安康。
坐落在中华医圣苑依旁的河南宛西制药(现更名为仲景宛西制药)诞生于1978年,经过39年的发展,其在企业品牌和文化的成功做法,被国内医药界誉为“宛西制药文化现象”。
鸡年的初春,也就是医圣仲景诞辰日的这一天,记者在中华医圣苑文化广场见到了创造“宛西制药文化现象”的带头人――孙耀志。一如淳朴的农人,一双厚实的大手,身材高大,宽额浓眉,目光中充满笑意,穿着深蓝色的西服,显得如此自在不羁。
凝重的使命
“张仲景创立的辨证论治思想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仲景学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仲景经方同样是祖国医学的资源宝库。作为医圣故里的中药企业,继承和弘扬张仲景中医药文化是宛西制药不可推卸的责任。”孙耀志如是说。
在仲景宛西制药,随处都可感受到浓厚的中药文化气息。在宛西制药南阳市张仲景医院的外墙上,一组张仲景紫铜浮雕赫然在目;在位于西峡的宛西制药生产基地充满人文气息的仲景文化广场上,矗立着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医圣张仲景及历代名医的雕塑……
笔者访中了解,宛西制药从1999年花808万元收购南阳仲景制药厂,到2001年启用“仲景”品牌以来,累计对“仲景”品牌宣传的直接投入已超过10亿元,而现在的品牌价值已超过80亿元。孙耀志告诉记者:“最关键的不仅仅是这个品牌在市场流通上的意义,而是其自然含量和人文价值。”
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医药文化,宛西制药从2002年开始,连续举办了12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全程参与历时三年由国家22个部委联合开展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出资500万元在全10家中医药大学设立“张仲景奖学金助学金”……
正如孙耀志所言:“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国粹,仲景的学术思想及其深厚的文化不仅属于宛西制药,更是属于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依托医圣张仲景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塑造真正的民族品牌。”
宛西制药依托医圣仲景这个河南独有的人文资源,通过传承仲景文化,培育仲景品牌,使企业迅速壮大,“仲景”牌系列中成药产品畅销全国,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仲景”品牌被认定为全国重点保护品牌,并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品牌500强”。为宛西制药“做百年企业,树百年品牌”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张仲景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到了今天,依然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的医学专著,更是后来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如何使用现代化制药手段,为古老的中药注入新的活力,一直是困扰中药企业的难题。
孙耀志认为,要振兴中药,把中药这个传统的产业做成国际化产业,必须要利用现代医药理论和科学技术对传统方剂进行完善,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需要,使中药走向现代化。在他看来,中医药的现代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涉及方法、标准和工程技术等问题,而关键在于原创技术和核心技术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药材好,药才好。”孙耀志认为,第一车间不是生产车间而是药材基地,我国中药产业之所以竞争力不强、发展不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药材种植不规范,其直接后果就是中药材质量不高,导致中成药质量不稳定或疗效不确切。因此,从源头做起,才能把好药品质量关。
仲景宛西制药依托绵延八百里的伏牛山这一“天然药库”,先后投资上亿元在豫、鄂、皖三省地道药材原产地建立了六大药材生产基地,保证药材质量。并投入5000多万元,建起“仲景百草园”,目的就是为了留存这些“地道”药材。
不仅如此,仲景宛西制药在继承、立足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以河南省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为载体,建立了国内一流的中药研究实验室。其中开发出的“天智颗粒”填a了国内中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症的空白。与30所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并引进超临界萃取、大孔树脂吸附和高速离心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核心竞争力。
建成国内第一条年产达20亿元的中药浓缩丸全自动生产线,这条现代化生产线集多种创新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手段于一身,将地道药材的精华和以人为本的现代制药理念浓缩在一粒粒重约0.18克的小药丸中,实现了中药浓缩丸全自动连线生产的划时代革命。
仲景文化的延伸
伏牛山地道的中药材资源和张仲景文化品牌,为仲景宛西制药插上了两只腾飞的翅膀。然而,大自然和老祖宗的慷慨馈赠,在孙耀志眼里,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丰富资源,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常见的胃痛多见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
1胃脘痛的诊断
胃脘痛的部位在心下胃脘,尚可分为上脘、中脘、下脘,其位置明确,为剑突下至脐上的中腹部位,起病或急或缓,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其疼痛性质常因病因病机不同而异,胀痛、刺痛、隐痛最常见,其痛受饮食影响直接而明显,除疼痛之外,并常伴有恶心呕吐、吞酸腹胀、大便不调等症,胃脘痛甚者虽可掣及肩背部,但一般不向左手臂扩散。而心痛则多兼有胸闷,心悸短气,痛甚常向左前臂放射。发病常号隋志不畅、饮食不当、劳累紧张、季节变化等因素有关。一般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结合上消化道X线检查、纤维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见有胃、十二指肠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即可明确诊断。
2证侯
在临床上,胃痛当先辨寒热、虚实,而后尤要分气、血、痰、火、湿、食的兼夹。胃痛隐隐,缠绵不已,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劳累或受冷饮寒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属虚;食后痛甚,拒按、剧痛,初病者属实。用补法治疗无效多实,用攻法治疗无效多虚。寒痛者,局部多寒冷畏寒,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多喜热饮,大便溏薄,呕吐清水,舌苔薄白,脉弦紧。热痛者,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心烦易怒,嘈杂吐酸,口干口苦,大便于结,舌红苔黄,脉弦数。若湿热中阻,则兼见头重如裹,身重肢倦,纳呆恶心,小溲色黄,大便不爽,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气滞者则以胀为主,散漫无形,时作时止,攻窜胁背,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嗳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加剧,舌苔薄白,脉弦。血瘀者则以痛为主,剧痛固定,持续不已,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剧,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痰饮必吞酸、吐涎、脘痞、肠鸣,局部有振水声。食积常嗳腐,脘痛腹胀,便下不爽,苔腻而脉滑。临证宜详尽周全、系统全面地进行分析。
3治疗
胃腑主纳谷,喜润恶燥,以通降下行为顺,胃痛论治,衡以“通”为关键,治疗以通为主,所谓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者。然“通字须究气、血、阴、阳”,常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但必须结合审证求因,审因论治,辨证地运用理气和胃之通法。这里的通法不是狭义的通下之法,而应当广义地去理解和运用。理气、散寒、消食、清热、除湿、化瘀、温阳、养阴等均可起到“通”的作用。
3.1气滞证
胃脘胀痛,胀甚于痛,或先胀后痛,引及两胁、胸背、腹部,痛无定形,时作时止,攻窜移动,每因情绪变化诱发或加剧。胸闷、叹息、嗳气,或有吞酸、嘈杂、心烦易怒,口干口苦。舌苔白或薄黄,脉弦。病因七情失调,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而胃痛引及胸胁,胃气不和故嗳气、吞酸、嘈杂。治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本证为木克土,肝气失疏,横逆犯胃,病性为实。证为气滞,而气滞因于肝郁,理气、疏肝相辅相成;就症状与病机的关系而言,肝气犯胃之病机为本,疼痛症状为标,标本俱急,故应在疏肝理气治其本的基础上,辅以止痛治其标。
方剂选择可选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越鞠丸等加减治疗。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功在疏肝泄热,行气止痛。适合于肝气郁滞、气郁化火证;越鞠丸重在行气解郁,适合于气、血、痰、火、湿、食等郁结证。临床应根据六郁的偏盛加减运用。常用药物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青皮、香附、木香、佛手、香橼、川芎、丹参、甘草等。引及脐腹作痛者,加乌药、木香;引及两胁者,加郁金、降香;引及胸背者,加瓜蒌、薤白。有痰滞、食积者,加半夏、神曲化痰消食;兼火郁口苦吞酸、嘈杂不舒,舌红者,加姜汁炒山栀、黄连清热泻火;兼寒湿呕吐清稀者,加吴萸、干姜、姜半夏温中;疼痛较剧者,加延胡索、川栋子理气止痛。
3.2瘀滞证
疼痛日久不愈,呈持续性或无规律可循,胃痛如刺如割,痛有定处而拒按,或引及胸背,食后痛甚,谷食俱减,便秘结,或有黑粪,或有呕血。舌质紫黯,有瘀点(斑),脉弦、涩而细。因久痛入络,血瘀阻滞,络脉不通则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和胃。本证为瘀血内阻,胃之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治以活血化瘀之法以“泻其有余”;血瘀常因气滞而成,血瘀又可致气机不畅,故活血化瘀常与理气法同用,气滞瘀血得除,则胃气自和。
方剂选择参饮合失笑散加味、活络效灵丹。
失笑散功专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吐血黑便不止者加三七粉,白及,大黄炭;心烦口干者,去五灵脂、檀香、砂仁、加银花、丹皮;因出血而致虚证者可用调营敛肝饮化裁:当归,川芎,阿胶,枸杞,五味子,茯神,枣仁,大枣。活络效灵丹有活血化瘀作用,又不苦燥伤阴。乳香、没药、五灵脂、延胡索为活血定痛有效药物,降香、川栋子有理气作用,所谓气行则血行。疼痛重者,加三七粉(吞服),或用炙刺猬皮、九香虫(董建华经验方);便血黑粪者,加制大黄化瘀止血,并用伏龙肝煎汤代水。方中尚可选择加入香附、郁金、川芎、当归、白芍等,以加强理气和血、通络解郁药力。大便秘结者,加桃仁、柏子仁、杏仁润肠通便。
3.3虚寒证
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消水,纳差,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治法温运脾阳,健胃和中。本证为脾胃虚寒,中阳不振,胃气失和,病性属虚,“虚则补之”,“虚者补其不足”,故予温运脾阳之法补虚扶正,脾得健运,胃气自和。
方剂选择理中汤或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
泛吐清水较多者加降逆止呕的陈皮、半夏、茯苓等;若酸水较多者,宜去饴糖,加清热疏肝,和胃降逆的左金丸合乌贝散;若胃寒痛甚者,加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良附丸;阳虚气滞疼痛不缓者,加行气止痛的佛手、木香、枳壳等;寒凝夹瘀,证见痛有定处,舌质紫黯,脉涩者,加祛瘀止痛的莪术、丹参、红花等;若胃中虚寒而兼食谷欲吐,甚至频繁呕逆者,加温胃降逆止呕的吴茱萸、生姜、大枣、半夏等。
脾胃阳虚,脘腹胀痛,呕吐清涎者,可用大半夏汤加减,药如人参、半夏、茯苓、干姜、益智仁、姜汁,即通补胃阳常用方。若大便秘结,脘腹痞痛,四肢不温者,可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药如当归、桂枝、白芍、吴萸、细辛、通草、甘草、姜、枣。本症稳定后,必须用六君子汤加当归、白芍等,健脾和胃、益气养血之剂缓调巩固,以免复发。
3.4阴虚证
中上腹隐隐灼痛,连及两胁,口干咽燥,烦渴,手足心热,形体消瘦,舌红少津,苔剥,脉细数。滋阴养胃,理气和胃。本证为胃阴不足,胃失濡润,不荣而痛。病性属虚,“虚者补其不足”,予滋养胃之阴液法扶其正气,并理气和胃缓急止痛,标本同治。
方剂选择益胃汤,一贯煎
益胃汤以养阴益胃见长,适用于阴虚为主的胃痛;一贯煎功善滋养阴液,疏肝理气,适合于肝气犯胃,郁热伤阴,阴虚而兼气滞者,证见胃脘胀痛,连及胸胁,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
疼痛加丹参、川栋子,理气活血止痛;嘈杂、吞酸、呕吐,胃阴虚而肝气旺者,加乌梅、木瓜、吴萸、黄连酸甘化阴,辛苦通阳。大便秘结者,加柏子仁、瓜蒌仁、火麻仁、黑芝麻润肠通便。兼气滞者,加绿萼梅、玫瑰花、佛手片、厚朴花、枇杷叶等疏理气机而不香燥者。若日久兼肝肾阴虚者,加滋补肝肾的山萸肉、熟地黄、女贞子、枸杞子。
参考文献
逍遥丸源于逍遥散,该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中医治疗肝气郁结的名方。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此方疏肝解郁效果好,能使肝气活泼畅通,心情也随之开朗,烦恼抛于脑后,达到“逍遥”的效果。如果将原药研粉,即为逍遥散;也可以原药做成丸剂,做成逍遥丸。它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炮姜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作用。
中医认为肝郁气滞、经气不舒,则胁肋作痛、胀痛;血虚失润,则口燥咽干;脾弱不运,则神疲食少;肝郁脾虚,则妇女月经不调。逍遥丸中的柴胡能疏肝解郁,当归、白芍能养血和血,白术、茯苓能健脾益气,薄荷能助柴胡疏达肝经之郁滞,炮姜温胃和中助脾运,甘草健脾益气。
由于逍遥丸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盆腔炎、子宫肌瘤、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常见病,不少人将其当作单纯的妇科病用药。实际上,虽然临床上逍遥丸常被用于治疗妇科常见病,但这是由于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她们中肝郁脾虚者较多。如果男性出现了肝气郁结引起的慢性肝炎、胆石症、胆囊炎、胃溃疡、慢性胃炎、高血脂症等疾病,也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逍遥丸。
逍遥丸在规定剂量下遵医嘱使用,一般较为安全,对肝郁血虚、脾不健运,表现为胁痛乳胀、神疲乏力、月经不调的患者效果较好。由于逍遥丸的组方中有柴胡,而它具有较强的升举阳气的作用,故血压高者不宜服用。建议大家使用逍遥丸时,最好不要同时服用西药,以免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还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逍遥丸的副作用较小,但也不宜自行长期使用,而应先寻求中医师的指导。中西药配伍应小心
文/何莉梅
1.含钙的中药,如石膏、海螵蛸、牡蛎、龙骨等,不宜与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苷类药物合用。这是因为钙离子与强心苷可发生协同作用,增加心肌对强心苷的敏感性,使其剂量更难掌握,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毒性反应。
2.含汞的中药及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等,不宜与硫酸亚铁、溴化钾、碘化钾等合用。这是因为汞离子可与溴离子、碘离子结合生成毒性较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
3.含有机酸的中药,如缬草、青皮、五味子、白芍、金银花、女贞子、马齿苋、乌梅、山楂、枳实、木瓜等,可使尿液酸化,与磺胺类药物同时应用,可使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尿液中溶解度降低,甚至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出现结晶尿、血尿、尿闭等症状。
>> 万豪敦:“加速”百年飞利浦 万豪布控 万豪蓄势扩张 “万豪偶像”之夜 万豪国际减重 万豪敦重振飞利浦 多彩体验 源自万豪 万豪:并购为王 万豪的“中庸”之道 马布里放豪言要在北京建立王朝 等 豪车中国减速 SK要在中国生根开花 万豪爆炸凸显“民主反恐”困局 万豪(Marriott)集团选址攻略 万豪:为绅士服务的绅士 JW万豪的魔力时刻 万豪虹桥,边开会边享受 万豪式的生意人 海岛之恋 情定万豪 万豪 高尔夫管理的另类解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万豪要在中国加速 万豪要在中国加速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吴洋洋")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收购喜达屋后,万豪在中国和全球市场都将占据第一的位置,但新万豪仍觉得自己对于中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的渗透率不足。
9月21日,万豪和喜达屋的所有在华酒店都举行了庆祝会,因为前一天,万豪终于等来了由中国商务部发出的最后一道监管许可,这表明它已完成对喜达屋的收购。
合并后,喜达屋品牌将消失,它的所有酒店、员工都会纳入万豪。后者将成为一个在110个国家拥有30个品牌、5700多家酒店的公司。这一规模超过原先的酒店头牌希尔顿。
万豪在大中华区运营酒店超过260家,筹备中的酒店为300家。根据咨询公司欧睿的数据,合并后,万豪将占有中国市场4.1%的份额,超过长期占据第一的如家酒店集团。
由于政务消费下降等原因,中国酒店业正处于利润率下滑通道。数据显示,五星级酒店的每间客房收入,已从2010年的401.59元,下降至2016年第一季度的335.36元。
并购成为提高利润率的举措之一。比如在酒店预订方面,手握几百家高星级酒店,万豪在与携程等第三方酒店预订公司谈判时会更具议价能力。万豪和喜达屋加起来几万人的会员规模,也能加强公司基于官网直销的优势,因此万豪正在整合两家的会员体系。
据万豪大中华区新任总裁何国祥表示,接下来他打算把两个集团的办公室合并,新的大中华区总部可能从香港迁至上海,客户服务中心和销售中心也会合并。
合并后的新公司,旗下已有16个品牌进入了中国市场,而已经确定即将引入的新品牌还包括宝格丽、艾迪逊、傲途格精选和Tribute Portfolio。如此,万豪在大中华区运营的品牌数量也将远超希尔顿、洲际等竞争对手。“这可以帮我们进入各个细分市场,包括豪华、高端和中端。”何国祥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成为万豪大中华区总裁之前,何国祥是喜达屋亚太区总裁。在其任职期间,喜达屋在这一地区的酒店数量从不到12家增加至200多家。何国祥的背景也预示着,万豪可能在接下来的发展中由保守变为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