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汲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普天之下的汲姓宗祠大概都会悬挂这幅“八字对联”——汉廷旌直;兖吏匿孤。对联用语生僻,读起来也非常拗口,外人要想弄清楚它的意思,则非要向汲姓长者询问不可。
原来,对联上、下联分别对应着一位汲姓名人。“汉廷旌直”指的是西汉名臣汲黯,他不畏权贵,耿直敢言,被汉武帝称赞为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忠臣。“兖吏匿孤”则是指北魏孝文帝时担任兖州从事的汲固,他侠义心肠,曾冒死救下友人李式的幼子——李式被政敌诬陷下狱,满门抄斩。
这种“崇尚节义、勇敢正直”就是历史上汲姓人固守的宗族精神。在汲黯、汲固二人之后,汲姓名人还有宋朝时在战马上高呼“敌若不破,誓不生还”的名将汲靖,以及在明朝担任邯郸县丞,“刚直不阿”的汲明学等。
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就会发现汲姓的先祖同样有名,他便是春秋时期卫宣公的儿子——太子汲。太子汲是宋国储君,虽属皇族贵胄,但他的命运却十分凄苦:父亲卫宣公十分厌恶这个儿子,不仅夺走了他美貌的未婚妻,还与近臣合谋要将他杀之而后快。后来,多亏太子汲的弟弟公子朔“私相通告”,暗中给他报信,太子汲才躲过一劫。
恼羞成怒的卫宣公迁怒于公子朔,一面将他枭首处死,一面还要将公子朔的妻子羁拿问罪。听闻这个消息,已在逃亡路上的太子汲毅然返回,他在途中自杀,以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公子朔的家人。
太子汲死后,后人为了铭记他,便放弃了原来的姓氏——姬姓,改以太子汲的封地“汲”(今河南卫辉)为姓。春秋晚期,汲姓族人开始一路迁徙,足迹遍布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关键词: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史记;汉书;循吏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128-01
梁玉绳《史记志疑》:“史公传‘循吏’无汉以下,传‘酷吏’无秦以前”,然读《汉书・循吏传》,循吏吴公、文翁皆文景时人,且董仲舒、公孙弘、嚎恚亦武帝时人,又“居官可纪”,为何在司马迁《循吏列传》中不提一字?究其原因,概因司马迁倾心道家思想,班固“贵圣人之至论,顺天性而断谊”,推崇儒家思想。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引起两位史学家关于循吏标准的不同所致。
《史记・循吏列传》: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史记・太史公自序》:
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
据以上材料,可知司马迁的循吏标准主要有两条:一、奉职循理;二、不伐功矜能。“奉职循理”就是遵照章程或法律条文办事,无需有所更改。此标准和以黄老术治国的汉相曹参所提倡的“法令既明,遵而勿失”政治思想是一致的。司马谈《论六家要指》:“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史记正义》曰:“无为者:守清净也。以因循为用:任自然也。”道家思想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强调为官要因循无为、不变不革。“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就是要求为官不要务声名。《老子》云:“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又说:“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可见,司马迁关于循吏的标准具有浓厚的黄老思想色彩。从其列传人物事迹中,亦可看出:《史记・循吏列传》:
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孙叔敖)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
孙叔敖反对制定新的法令,以防扰民,正是“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黄老思想的体现。《老子》曰:“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新语・无为》说:“事逾烦天下逾乱。”道家认为:人民的各种行为,皆有天道存于其间,为自然的一种法则,不要人为的进行干涉。如果过多的通过颁布法令、制定政策来治理人民,则是与天道相违背,与自然不合。所以只有无为、因民而治,才能不教而民自化。
公仪休者……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
客有遗相(公仪休)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公仪休拒赠鱼事,取自《韩诗外传》,此书在叙述完此事后,引用《老子》的话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乎,故能成其私。”司马迁选取此事,所要表达的黄老思想,明矣。
根据司马迁的循吏标准,汲黯可为循吏。《史记・汲郑列传》:
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汲黯尚无为之化,所治郡皆大治,被武帝称为“社稷之臣”。叶梦得《习学记言》:“《循吏传》后即次汲黯,其以黯列于循吏乎!”此说极是。
以上可知,《史记》中的循吏,为政崇尚无为之治,反对教化,“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重在“以无事取天下”。对制定的法律制度,要求举事无所变更,他们都恪守“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的道家政治思想。
关于班固《汉书》中的循吏标准,我们先分析《汉书・循吏传》中循吏的事迹:
文翁……通《春秋》……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常选学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黄霸……从(夏侯)胜受《尚书》狱中……(为颍川太守)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置父老师帅伍长,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食谷马……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
龚遂……以明经为官……(为渤海太守)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渤海又多劫略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文翁、黄霸、龚遂,三人皆儒者,在为官的过程中都在自觉的实践儒家的政治思想:文翁在蜀,选吏受业博士、修学官、设教令、化蜀蛮夷风:黄霸在颍川,为条教,行教化;龚遂变齐奢侈之风俗。在儒家政治思想中,重教化、以移风易俗是最重要内容之一。《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应劭《风俗通义》:“然文帝本修黄、老之言,不甚好儒术,其治尚清净无为,以故礼乐庠序未修,民俗未能大化,苟温饱完结。”可知,在儒家的政治思想中,只有行教化,才能移风易俗,才能实现理想中的政治统治状态。所以,以“旁贯五经,上下洽通”为宗旨的《汉书》中的循吏是儒家化的,它要求官员不仅仅是维持政治统治秩序、奉行朝廷法令的“政府之吏”,更应该是一位以仁爱化民,传播儒家文化的“教化之师”。儒家化的循吏是“吏”与“师”的统一体。《汉书・叙传》:“谁毁谁誉,誉其有试。泯泯群黎,化成良吏。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余思。”察风俗,设教令,行教化,移风易俗,是班固《汉书》中循吏的标准。
按班固的循吏标准,韩延寿应为循吏。韩延寿虽不在《汉书・循吏传》中,但其为官所为,所行措施影响之大,确为汉代儒家化循吏之典范。《汉书・韩延寿传》:
韩延寿……少为郡文学……颍川多豪强,难治……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一切以为聪明,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历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相对,接以礼意,人人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之路。长老皆以为便,可施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延寿于是令文学校官诸生皮弁执俎豆,为吏民行丧嫁娶礼。百姓遵用其教……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举行丧让财,表孝弟有行;修治学官,春秋乡射,陈钟鼓管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武,设斧铖旌旗,习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乡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
韩延寿为太守,尊儒学、行教化、教民以礼仪规范,故能移风易俗,治绩斐然。《汉书地理志》:“颍川,韩都。士有申子、韩非,刻害余烈,高仕宦,好文法,民以贪遴争讼生分为失。韩延寿为太守,先之以敬让;黄霸继之,教化大行,狱或八年亡重罪囚……颍川好争讼分异,黄、韩化以笃厚。”又“宣帝时韩延寿为东郡太守,承圣恩,崇礼义,尊谏争,至今东郡号善为吏,延寿之化也。”
综上,《史记》和《汉书》都作循吏传,但同名而实质异:司马迁强调道家清静无为,班固重视儒家奋发有为,此二者之最大不同点。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朱谦之. 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班固. 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春露明仙掌,晨霞照御袍。雪凝陈组练,林植耸干旄。
广乐初跄凤,神山欲抃鳌。鸣笳朱鹭起,叠鼓紫騂豪。
象舞严金铠,丰歌耀宝刀。不劳孙子法,自得太公韬。
分席罗玄冕,行觞举绿醪。彀中时落羽,橦末乍升猱。
瑞景开阴翳,薰风散郁陶。天颜欢益醉,臣节劲尤高。
楛矢方来贡,雕弓已载櫜。英威扬绝漠,神算尽临洮。
赤县阳和布,苍生雨露膏。野平惟有麦,田辟久无蒿。
典 型 例 题
(2011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
【注】 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问题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错 答 列 举
错例一 这一联写渭北春天来临,树木欣欣向荣,江东日暮时分,白云自由飘荡,形象地表达了对李白诗歌的赞美之情。其中用了比喻手法,把李白诗歌比做“春天树”和“日暮云”,突出了“清新”“俊逸”的特点。
错例二 诗人眼看渭北冬去春来,树又变绿了,于是遥望李白所在的江东,想见那里日暮时云儿四处飘散的情景: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友人离散的感慨。诗句中用了象征手法,“树”和“云”都有象征意义。
错例三 春天一到,杜甫看到渭北原野上的树一片青葱;江东日暮,李白还在夕阳映照的云下吟唱友谊:此情此景含蓄地表达了时光流逝却不能冲淡友情的思想。诗人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巧妙而又意蕴深长。
错 因 分 析
错
例一在想象“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所写的情景时,完全没有考虑到诗后对“渭北、江东”的注释,而又错误地联系了上一联的内容。因此,在其想象的画面中没有出现杜甫和李白的影子,却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对李白诗歌“清新”“俊逸”风格的形象描述,甚至误认为“春天树”和“日暮云”是两个比喻。
错例二对诗句所描写的画面进行想象时,确实注意了“渭北、江东”的注释,可是在想象过程中又只侧重于景物,而忽视了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想象,所以在领会这一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时,竟然毫无根据地臆想出“树”和“云”的象征意义,从而导致了答案的明显偏差。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说到底还是想象不合“度”。
错例三在想象两幅画面时,已经分别把杜甫和李白放在重要位置,甚至无中生有地想象出李白在“吟唱友谊”。然而,不足的是没能结合诗题“春日忆李白”和最后一联,来对人物心理作出合乎情理的想象,以致于无法正确把握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于是便产生了“时光流逝却不能冲淡友情”这一牵强附会的说法。
正 确 答 案
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答 案 解 析
从注释看,“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应是分别写杜甫和李白所在之地的景象,而诗题“春日忆李白”已经点明全诗思念友人的主旨,由此可以想象出这样的情景:渭北春天的树旁,杜甫思念着远在江东的李白;而江东日暮的云下,李白也在思念着杜甫。深沉的思念之情,通过这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得格外鲜明而深刻。
解 题 思 路
解答这一道题必须充分运用想象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描写了两幅画面,解题的第一步是想象画面中的情景。诗句极为凝练,只用了“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这六个词语,由此而展开的想象,有着非常广阔的自由空间,几乎可以从心所欲。那么,如何把握想象的“度”呢?首先,应注意诗后对“渭北、江东”的注释,这一注释提示:在想象时,“渭北”的画面中应活动着杜甫的身影,而“江东”的画面中应出现李白的形象。然后,应进一步想象画面中杜甫和李白的心理活动,至于想象的“度”,由诗题“春日忆李白”即可得到重要提示;而诗中对李白诗歌及才能的高度赞美,以及渴望重聚并把酒论诗的希望,则一再提示了想象的“度”。通过合“度”的想象,理解了诗中人物的心理,第二步才可考虑这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以及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矫 正 方 案
1. 基于文本,杜绝无中生有。
在解读古诗的过程中,文本是一切想象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脱离了文本的天马行空式的想象,不仅对理解诗意没有什么帮助,而且会导致严重的误读。因此,解答古诗鉴赏题时,应杜绝那种脱离文本的无中生有的想象。比如例题中,想象第二幅画面所依据的文本是“江东”“日暮”“云”这三个词语,想象中出现的应是江东地区日暮时的一般景象,其中最突出的意象是“云”,以及云下的李白。除此之外,不必特意在想象中增添其他物象或情节了。而错例三中说李白在“吟唱友谊”,则纯属无中生有。
2. 合乎语境,防止节外生枝。
通过想象来解读诗句,还要注意合乎语境,就是要结合诗句前后的内容来作合理的想象,从而深刻地领会诗意,并防止在想象中节外生枝,臆想出诗句中本不存在的东西。比如错例二中,说“树”和“云”都有象征意义,认为渭北春来树又变绿象征了“时光飞逝”,而江东日暮云儿飘散象征了“友人离散”,这是没有考虑语境而臆造的所谓象征。本诗前半部分赞美李白的诗歌及才能,末尾则表达跟李白重聚并把酒论诗的希望,在这样的语境中,怎能节外生枝地想象出“对时光飞逝、友人离散的感慨”呢?
3. 顺应主旨,避免牵强附会。
对于古诗中情感内容的想象,通常要顺应全诗的主旨;主旨引导着想象,同时也限定了想象的“度”;一旦想象超出了这个“度”,就难免会牵强附会。比如例题中要想象杜甫和李白的心理活动,就先得明确全诗的主旨,即诗题中的“忆李白”。“忆”是怀想、思念的意思,于是很容易就想象出杜甫在渭北春天的树旁,正苦苦思念着李白,而在他的想象中,远在江东的李白也思念着自己。这样的想象顺应了全诗思念友人的主旨,因而是合“度”的。只有以合“度”的想象为基础,才能避免那种牵强附会的说法。
鱼跳龙门往上游。
现 场 练 兵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 诗人“不眠”的原因有哪些?这首作于除夕之夜的诗抒写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山 店
卢 纶
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注】 松火:点燃松树枝用以照明的松明火。
2. 这首诗句句写景状物,从中也可体会到诗人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听角思归
顾 况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3. 从诗题看,这是一首抒写思归之情的诗,其中是如何生动、曲折地表达情感的?
(上接第17页)
用法
词类活用
易错题型
例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
解析 翻译时要注意“新”是形容词作动词,译为“新修”;“更”是动词,译为“重新”,“题”也是动词,译为“命名或题名”。
翻译 我为你新修这座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
易错之处 “新”等词性的活用没落实,还按现代汉语词性翻译。
方法指津
理解词性活用,最可靠的方法还是做语法分析和语境推断。
答题要点归纳
1.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分析该句中的“穷”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应译为“使……穷困”。
2.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
“贤”为意动用法,以之为贤,认为他贤良。翻译:(卫青)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教国家朝廷(遇到)的疑难问题,礼待汲黯超过平时。
3. 名词用作动词。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分析该句中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翻译时应译为“闻名”。
4. 名词用作状语。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