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发展规划

社会发展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发展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发展规划

社会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年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30%;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外贸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0%;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3.8%;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0.8%;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均控制在省下达的考核指标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8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推动科技创新,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集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努力打造国家级畜牧业产业化示范中心、珠三角健康食品基地和珠三角生活品质提升基地。二是加快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推进“五四三”工程建设,即打造石材、不锈钢制品、水泥、硫化工、电力五个超百亿的产业集群,培育基于“三网融合”的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电池新材料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机械、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三个优势传统产业集群。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业,培育服务业新业态,不断拓展服务业新领域。提升商贸服务业水平,建设现代服务业营运中心;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推进“三网融合”建设,积极打造“三网融合”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新港、都骑和温氏物流园区建设,发展运输、仓储、货物装卸、中转、配送、加工、等物流业务;壮大发展特色旅游业,提升资源开发和市场竞争力,打造禅宗六祖文化、南江文化、石艺文化、温泉文化等旅游品牌,推进特色旅游业发展。四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依靠科技进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吸引高新技术产业落户园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大力推进“双转移”工作。认真落实“双转移”的有关政策,以园区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双转移”工作取得新成效。推进四大园区组团发展,重点培育佛山()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专业机械制造、金属材料加工与制作、新型材料等为主导,循环经济工业园以港口物流、硫化工、石材、水泥为主导,佛山顺德(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工业园以电子通信、轻工机械为主导,罗定双东环保工业园以电子、五金、化工、化学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劳动力培训基地建设,大规模组织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城乡劳动力就近、就地或转移就业。

(三)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今年全市安排重点项目(工程)100项,计划总投资797.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9.88亿元。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工作责任制,加强项目建设督查,拓宽项目建设融资渠道,鼓励社会投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任务。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工作,加快风电项目建设,推进华润西江发电厂、汕湛高速、肇云轻轨等项目的立项建设,做好核电站、粤泷电厂二期、电厂D厂、郁南抽水蓄能发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

(四)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按照资源环境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明确功能定位,明晰产业布局。云城区重点发展石材、电力、机械制造、现代服务业;罗定市重点发展水泥、纺织服装、电子、新能源产业;新兴县重点发展不锈钢制品、生物制药、食品加工产业;郁南县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池、电力、农林产品深加工产业;云安县重点发展硫化工、水泥、石材、港口物流四大产业,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提高区域发展竞争力。二是推进生态宜居城乡建设。以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为载体,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快“三旧”改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推进“一江三组团”,加快云城云安同城化建设,完善和增强城市功能,做大城市规模;积极推进以市城区为重点的城市绿道和以金道、禅道、文道、同道、福道为重点的城郊绿道建设,构建与珠三角相连的绿道慢行系统。三是加快城镇化步伐。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镇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推进村镇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一体化,深化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心城镇和小城镇集聚,提高城镇化水平。

(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建设幸福为根本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一是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以“三大文化”特色文化品牌为依托,加快六祖禅宗文化产业博览园、石艺文化创意产业园、南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推进以“三网融合”为基础的文化信息服务业、文化生态旅游业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发挥文化品牌的辐射效应,提升文化软实力。二是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重点改革工作,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三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终身教育,努力提高高中阶段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教育园区建设,建好市中专新校区、市技工学校农民培训和技工教育实训基地、云安凤凰高级中学、市实验学校等项目。四是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实施促进就业的有关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快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住房保障体系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加强双拥、物价、统计、国防动员、规划编制、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人口计生、公共安全等社会事业建设,努力构建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社会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经济社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2007年十七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明确提出;再到2012年党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标志着我国城乡关系已进入了国家战略主导下的“以城带乡”阶段。国家在战略上对城乡关系的认识由“城乡分治”、“大力推进城市化”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发展一体化阶段。城乡关系转变为阜阳市城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加快推进阜阳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规划的龙头作用,从引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一、阜阳市城乡规划建设的总体情况

1.城乡规划编制、修编情况

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重要工作。随着阜阳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城乡规划工作,阜阳市城市规划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系统化的轨道。在城市规划区内现已形成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纲,各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相辅相成的较为完善的规划编制成果体系。临泉县、颍上、阜南已率先完成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太和县、界首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正在进行中。小城镇规划工作进一步深化。在阜阳市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市域交通沿线90%以上的集镇编制完成集镇总体规划,各个县市区新编制完成30个中心村的建设规划。

2.城乡规划的监督管理情况

阜阳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实施办法》的要求,制定了《阜阳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先后出台了《阜阳市拆除违法建设暂行规定》、《阜阳市私人建房审批办法》、《小街巷建设项目审批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阜阳市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市的道路。

3.城乡规划的实施成效

在城乡各类规划指导下,阜阳市城镇化水平、城市规模、人居环境显著提高和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初步显现;颍上、临泉、阜南、太和及界首市等4县1市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二、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长期以来城乡分割传统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

城乡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城市、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不平等。城市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农村只是廉价提供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大量的收益最终落在了城市,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还很明显。

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由于资金投入上的“城市偏向”和缺乏统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化现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而农村道路、交通、通讯、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村集中供水、排污、垃圾集中处理等设施配套性和共享性差,环境脏乱差问题严重。

三、推进我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全面发展

1.构建政策支撑体系,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对于我市城乡规划重视的差距和乡村规划滞后的问题。政府要抓紧出台“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文件”,切实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政策措施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改变旧的城乡关系,将城市和乡村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城乡一体化市场的建立和基础设施网络化的建设,赋予城市和乡村同等的发展机会。

2.制定科学规划,努力实现城乡规划满覆盖

一是建立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规划管理体制。为了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战略引导、综合调控和资源配置作用。建议切实加强规划管理机构建设,以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建设。组建阜阳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规划信息技术中心等部门,形成 “统一规划、属地管理、分级审查、强化监督”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二是努力实现规划满覆盖。开展农村地区规划研究,形成城、镇、村构成的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开展阜阳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形成城乡一体的空间格局,以抓社会主义美好农村规划为重点,努力实现城乡规划满覆盖。三是提高规划的质量和水平。为保证空间布局、资源调控、工业集中发展与保护环境相协调,形成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三规合一”。

3.坚持区域中心城市、中等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并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4.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城乡均衡的社会事业发展机制。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二是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四是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农产品特色产业科技示范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途径

1.加强中心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把阜阳建设成为皖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强大的中心城镇是带动阜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提升阜阳区域竞争力的核心。中心城市是市域经济活动的核心。完善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构建城乡经济中枢、技术支撑点及文化创新高地,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有着决定性意义。

2.加快加强工业发展,壮大第二产业,为城镇化提供经济支持。工业化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发动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坚持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按照总量快速增长、结构优化升级、优势行业突出、产业集群带动、区域协调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的战略要求,主攻外向,激活内源,紧紧抓住煤炭开发的机遇,着力培育新的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运行质量。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以产业信息化和现代物流业为促进手段,重点围绕煤电、煤化工、机电、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林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3.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中小城镇经济,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工业聚集区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使之成为有效转化剩余劳动力的基地。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要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

4.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一是围绕社会主义美好新村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以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为统领,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为关键,以完善带动农户的组织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二是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农业龙头向基地和农户辐射,服务业向生产生活靠拢,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优化配置、合理流动,加快构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是加强要职业培训,积极促进劳务输出,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

5.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繁荣城乡经济。城镇人口的扩张需要有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够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阜阳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是:着眼于苏鲁豫皖边际地区10万平方公里,5000万人口的大城镇围空区,充分利用阜阳市区位居中和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实施大商贸战略,形成大区域商贸中心城镇。

6.通过制度创新,支持城镇化进程

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引导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社会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社会问题 城市规划 城市发展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在人类历史上,将会第一次出现大多数男人、妇女和儿童居住在城市之路的现象”。早在1993年,联合国在东京召开了一次“大城市管理”国际研讨会,会议就提出:“21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

城市规划既是经济规划,又是环境规划,也是社会规划,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规划。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现实的城市规划对城市社会问题的解决总是难以取得理想的结果,旧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总是伴随着新的社会问题的产生。从城市住房拥挤、环境恶劣到房屋破旧、住宅紧张,从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到内城衰退、社会混乱,从出现贫民窟到社会分化,从公众参与、社区规划到倡导性规划等,城市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解决和城市规划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总是在不断地寻求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取得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对实现城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问题

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源于西方城市的社会改良运动。在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城市为不断解决城市社会问题,采取了相应的规划对策,城市规划也从只注重物质形态规划转向了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普遍关注,从理想化的“社会城市”设想逐渐演变为对现实的社会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从历史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城市工业化发展、城市规模的无序膨胀、过度郊区化产生的内城衰退、经济危机及战争破坏等是引发城市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

西方城市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城市发展内在规律,过分追求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而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如城市规模的过度膨胀、城市的过分拥挤和贫民窟的出现,缺少对城市郊区化的有效控制而导致社会分化和内城衰退现象。

城市社会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既有来自城市内部发展的影响,也有来自城市外部的各种不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危机和战争等灾害引发的城市社会问题等,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构筑相对安全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十分必要。

城市规划不当是导致城市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如城市功能结构不合理、过分强调功能分区和大规模城市改造而导致的众多社会问题。

随着西方城市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划中已十分注重公众参与和社会公平,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体现社会发展的“民主化”特征,城市规划在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 中国的城市规划与社会问题

1.中国的城市社会问题现状

中国城市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发展期,城市规模不断膨胀,城市的社会问题已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发展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的社会问题。在城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受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工业化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导致城市传统工业的衰退和居民失业率的上升,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条件下,很容易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

城市的盲目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城市中心区由于人口过分集聚而产生过分拥挤、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和交通条件恶劣等问题,导致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差;由于中心区人口密度过高而导致教育设施严重不足;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由于生产用地和居住用地布局不平衡导致居民上下班花费的时间过长等。

“城中村”和“边缘村”的存在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城中村”是因快速城市化引起城市包围乡村的现象。由于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和长期得不到整治,这些地区往往成为城市管理的盲区,社会治安极其混乱。“边缘村”是指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大量低质量住宅区,这些住宅区多为打工者的集中住所,如北京的新疆村和浙江村等,由于得不到城市政府应有的关注,社会治安较为混乱,并且城市居民对这些来自农村的居民存在明显的歧视现象。

城市中心区大规模房地产开发和城市更新改造引起社会分化并破坏了原有城市社会网络,大规模开发迫使中心区居民迁往郊区,而边缘社区由于缺乏商业服务、教育等设施,仍存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够、城市中低收入居民住宅供应明显不足、城市资源分配不公等现象。

城市规划缺乏公众的参与渠道,公众缺乏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政府部门也未能为公众参与创造良好的条件。过分追求经济发展已成为中国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中国城市社会问题既有与西方城市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但由于城市规划的不当而引起的城市社会问题已表现得十分明显。

2.城市规划的对策

寻求科学的规划方法与手段对解决城市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要改变中国城市规划只注重“形体规划”(Physical Planning)而忽视社会、经济规划和重实践轻理论的现状,注重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对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作用,注重研究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其次要注意下列问题:

城市规划应积极关注公众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尽可能实现社会公平。在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城市改造和开发应兼顾多数人的利益,以期合理地解决城市开发与公众利益的矛盾。

城市规划应结合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政策,重点解决居民就业和住房问题,这是城市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社会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五年规划纲要 (草稿)

(2007年11月)

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编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前期调研等相关工作,总结“十五”时期丰县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不足,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编制了《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稿。本纲要明确了2008—2010年期间,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奋斗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及重大工程,提出预期性、指导性指标,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突出了以人为本,创建繁荣文明和谐新丰县的总要求。

第一章 发展背景和发展阶段

第一节 “十五”以来丰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五”以来,全县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结构调整、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招商引资为主要抓手,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开创了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一、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五”以来,全县经济以年均12.5%的速度快速增长,200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23.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3663元增加到5727元,四年年均增长1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2亿元,年均增长26.5%;财政总收入实现3.1亿元,四年年均增长1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亿元,年均增长9.1%。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00年的41:31:28调整到2004年的33.5:37.1:29.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000年的19.8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38.1亿元。2004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522元,四年年均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72元,四年平均增长6.1 %。城镇登记失业率四年来均低于4.5 %的计划目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分别达到98%、71.7%和98%。

社会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研究不同方案的利弊确定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管理。通常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一、 城市规划的现状

1.1城市的规模问题

城市规模是城市规划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确定合适的规模对城市建设发展影响很大。其实,一个城市的发展规模与其城市的性质,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市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应该有一个很理想的结果,然而现实情况是,城市规模不是经过科学合理的测算得出的,而是由官员决定的,这其中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也不乏有主观臆断的成分,并且有规模越大就越显示发展能力与决心的倾向。所以上轮规划规模是五十万,本轮可能就是一百万,有的甚至是一任领导一种规模。

合理的城市发展规模一定是建立在对城市性质明确定位,对城市经济发展状态有一个理性和科学的思路和对承载城市发展自然资源合理测算的基础上。

1.2城市的形态问题

城市形态是城市空间布局的主要形式,一种良好的城市形态不仅有利于城市各种功能空间的布局,同时也有利于城市健康稳定的发展。如合肥市扇页状城市空间形态对合肥市城市建设的发展起到十分有益的作用。城市形态的形成由很多要素决定的,如城市的性质、城市的规模、城市的地理环境以及城市所处地区的气候特征等。城市形态的形成是一个很自然又很客观的结果。我们现今不少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形态的考虑有失偏颇,大到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小到一个单位的总图设计,设计师总希望在形态上有所突破、有所寓意。什么“龙凤呈祥”、“二龙戏珠”、“九龙戏水”、“吉祥如意”等等,牵强附会的创意,追求一种纯粹的图面效果去迎合一些社会追求,使城市状态的创造走入一种误区。其实,城市形态的创造,除充分考虑城市的性质特征与规模特征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好城市的地理环境特征与城市的气候特征,使城市的物质环境更好的与城市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创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形态空间,这才是城市空间形态创造的根本。

2.3城市的生态问题

生态城市建设是当今很多城市管理者与规划师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都非常重视。但从规划的实践来看,我们很多同志对生态城市的概念理解仅仅留在大手笔的是水体与绿化系统的布置安排这种浅层次的认识水平上,难见真正的生态城市规划实例。

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市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研究的问题很复杂也很全面。城市规划作为一个纲,要综合分析各种要素,系统考虑各方面问题,集合各学科的研究成果。

确定城市人口适宜容量,研究土地利用适宜性强度,产生结构演进模式,市区与郊区复合生态系统,防止城市污染,保护城市生物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在规划设计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2.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

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治理问题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优化经济结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的结和功能。为改善城市生态结构,促进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流动,必须改进城市的产业结构。从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角度出发,规划发展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汇农业,把“三高”农业和有机农业结合起来,规划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农林立体结构生态经济系统,形成良好的水陆交换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农、鱼、禽水生生态经济系统,湿地综合利用开发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多功能污水自净生态经济系统;以庭院为主的院落生态经济系统;多功能的农、副、工联合生态经济系统。在企业层面上要根据生态效率,通过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产品包装“绿色化”等措施,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在区域层面上,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企业问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在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从解决生产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出发,重点规划档次高、辐射面广的专业市场,巩固和发展现有的家具、钢铁、木工机械等专业市场,培育和壮大花卉、汽车、装饰材料、家用电器、塑料、布匹、水产等新兴的专业市场,结合规划开发建设高档商贸中心。规划和建设信息网络,形成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信息产业基地,加快以科技服务、社区服务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形成覆盖范围广、服务水平高,渗透到各行业、千家万户的综合服务体系:合理规划房地产业,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综合开发”的战略,严格控制房地产用地外延扩展,消化闲置商品房,切实提高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改善市民人居环境;积极规划好旅游产业,要在特色旅游上下功夫,创立一批区域性特色“旅游品牌”,发展规模旅游,使之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

2.2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

城市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三个亚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通过人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将城市中的资源、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形成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与矛盾。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从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城市资源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调控城市社会、经济与自然亚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生态关系,合理规划城市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使之达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进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社会的可持续性。除了有效的经济增长外,可持续发展城市谋求的是在不同的利益团体中公平地分配社会资源,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追求社会的共同繁荣和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发展现状来看,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关键领域。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具有强烈的发展经济意识。而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它是以人口为主体的立体结构,并与城市经济、城市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包括人口、文化、教育、卫生与健康、艺术、体育、价值观念和社会网络等。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终是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做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规划。

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应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和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为最 高宗旨,以提高社会、经济和环境最佳效益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邵雅静.规划生态城市.发展城市建筑[J].山西建筑.2006年第1期.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