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习汉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进行学习,工作的工具,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各族未成年人的祖国意识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尤其时对于少数民族而言,学好母语的同时要学好作为国语的汉语是非常重要的。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时俱进具有重要意义。
二、为了结合学校实际教学情况加强《汉语》学习建立了学校《汉语》领导小组
组 长:阿依努·阿布力米提(校长)
副组长:马俊华
组 员:阿米尼古丽·艾合买提、古兰班·艾合买提、肖燕、陈旋、帕热克扎提·吾拉木
三、具体措施
(一)主要做法
1、在汉语教师中选 1 名名考汉教师,专门负责全校教师的汉语学习,为汉语学习提供相关材料。
2、每天利用半小时,组织教师集体学习,由选出的1位教师向大家教授一句日常用语。
3、为了加强“汉语”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学校定期会对“汉语”教师开展研讨会活动。
4、加强和其他学校进行“汉语”学习方面的经验交流,到教学水平先进的学校进行“汉语”学习方面的探讨、交流、学习其他学校好的教学方法。
5、为了激发教师对汉语课的兴趣,学校全校教师中要进行钢笔字比赛和朗读、演讲比赛。
6、为了加强教师的汉语水平和自学能力,安排教师在同一个办公室办公,学习交流汉语,形成了互学、互助的好风气。
7、开辟校园宣传汉语专栏,通过宣传专栏,全校师生每天学一句日常用语。
8、积极倡导师生进行汉语学习,从而加强师生的民族团结教育。
9、教师自己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复习或向汉语教师请教。
(二)培训内容
主要内容以《汉语水平初级教程》以及各类报刊、杂志、文件和学校下发的汉语学习内容等为主要学习内容。
(三)激励机制
1、每月组织一次“汉语”水平测试,教务处负责对教师学习情况进行考试通报。
1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培养学生用汉语交际的能力的基 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老师不但 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传授学习的方法,把“授人鱼,如何授人渔”的教学观点贯彻到教学活动的始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不断丰富知识,增长能力,拓宽知识面。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是汉语新课程理念的最终体现和目的。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是很重要的。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根据学习计划,培养学生养成定时预习的良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实际上就是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首先应该使学生明确预习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在课前根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出预习内容,预习任务和思考题,让学生根据教师所给出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进行预习。学生通过预习对教材的内容和学习任务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有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与同学讨论,查看工具书,及其他资料掌握,而自己无法解决的难点就会在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候通过认真听讲思考讨论来获取,培养学生与预习的习惯,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更精彩,更富情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实际上就是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还能培养学生的汉语素养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2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教,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一个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经常给他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一次次的钻研思考探索中尝到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在汉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除了鼓励学生收听汉语广播,收看汉语少儿节目,和身边的汉族小朋友交谈,交朋友以外,还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博览汉语书刊,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词汇量,为以后的阅读理解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
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汉语的能力。运用汉语的能力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汉语目的语的大环境中,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知识变成技能。为了使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变成技能,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听,多说,主动让学生参加各种演讲比赛,在学校组织汉语歌咏比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良好的预感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语言知识和终身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感,自主学习也只能只为空话。汉语语感是人们对汉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汉语语音的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汉语语感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汉语语言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有了良好的语感,在汉语交际中能一听就清,一说就顺,而且听得快,说得好。学生有了语感,就可以为学习语言排除障碍,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省去用母语思维和翻译的环节,直接用汉语思维,说话写文章的时候也不会出现倒装句和病句。有了良好的语感,学生就可以借助工具书网络报刊杂志学习到更的多新词汇,而且也可以借助语感把新词汇感化成技能。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感,学习再多的词汇也没用,说话写文章都不通顺,没有良好的语感,无法揣摸上下文的意思和情感色彩,因而给“听力理解”能力也造成障碍,最终会造成阅读理解能力低下。而许多信息和知识都是通过阅读理解能力来获取的。所以说没有良好的语感,在语言学习中终会形成恶性循环,无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说,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很重要的。
4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学生的向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汉语教师的责任 ,仅是教会学生“学会”汉语,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会学”汉语。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好的教法必须配以一个好的学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环节,并要求学生不断调整学习方法,以适应新的教法。同时,教师要不断帮助、及时总结、引导学生形成一套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方法。当学生学会了一套良好的适合自己的,适合学习汉语的学习方法以后,在学习上就会有进步,这种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成功的喜悦会变成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并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这种学习的乐趣,学习的动力会使学生的进步更快,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从而逐渐形成一种学习上的良性循环,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当学生对汉语学习产生了兴趣以后,自然就会产生一种表达的欲望,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尽量给学生营造表达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组词、造句、复述课文、讲故事、猜谜语的机会,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教师就应该及时表扬、赞许、认可,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表达的机会多了,自然就成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也会使老师产生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的喜悦会使老师更加敬业,更加投入的深入到教学工作当中,从而促使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形成良性循环。课堂教学使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学习成绩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热情、工作风格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从这个角度上讲,教师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际上就是在教学中成功了一半。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加上教师正确的引导就会把学生引向成功之路。
5 注重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的统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件事,因此我试着将拼音教学溶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好汉语拼音。
一.导入时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游戏导入,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使他们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汉语拼音之前,可设计这样一个“猜字游戏”:先让学生自由找字考教师,考了一阵后,有些字老师故意说不出它们的读音了。正当学生洋洋得意时,教师就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字典》,老师只是稍微翻了翻就读出了这些生字。学生既纳闷又好奇,于是让学生交流、讨论、猜想,原来刚才教师读不出的字都能在字典上找到,而字典上的每一个字都注着拼音,只要我们学会了汉语拼音就能认识所有的汉字了。通过这个游戏使学生认识到了汉语拼音的巨大作用,产生了要学好汉语拼音的巨大欲望。
二.新授时游戏,培养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怎样参与及参与了多少。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差、注意力短暂、有意记忆力差,如何才能把抽象枯燥的拼音符号变得具体可感,让学生易学、爱学?单靠具体、直观的教具是远远不行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一种游戏的机会,让学生的脑、眼、口、手、脚都“动”起来,主动参与和探究,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习。
如教学单韵母i时,可设计这样的游戏:“有一个拼音宝宝和妈妈不小心走散了,找不到妈妈也找不到家了,它多伤心啊!我们来帮帮拼音宝宝好吗?但有什么办法呢?”继而引导到可以通过播认领启示来寻找妈妈,让学生当小播音员给i播认领启示,通过这一富有情节性的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人人争当播音员,争着说i的名字(字母的读音),i的样子(字母的形状),在愉快的游戏中轻松地学会了i的音和形。
在教学j、q、x与 ü 相拼的规则时,可以让学生戴头饰进行表演,并配上儿歌:“小 ü 小 ü 真有礼,见了哥哥j、q、x,脱下帽子敬个礼。”富有童趣的表演,极大地吸引了孩子,使他们都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来,整堂课学生兴致盎然,乐此而不疲,真正把苦学变成了乐学。
三.练习时游戏,增强学习兴趣
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发展、巩固、深化,仅靠短时间的学习是很难奏效的,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逐步形成技能技巧。而练习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不及时增加些有趣的内容,学生学习的兴趣将逐渐消失,所以在练习中适当增加些游戏内容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如在练习拼读声母与ai 组成的音节时,可让学生戴头饰进行表演:其中一位学生当韵母“ai”,边拍手唱歌曲《找朋友》,边在声母中蹦蹦跳跳找朋友,当唱到“找到一个好朋友”时,“ai” 就在其中一个声母前停下,然后请充当声母的学生拼读音节,如果声母和韵母不能相拼,充当声母的学生就礼让退开。若能拼,但做声母的学生拼不出时,他就得表演一个节目。通过这一游戏使原本枯燥无比的练习都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不仅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更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与快乐。
又如b、P、d、q这几个声母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根小棒和一个半圆,同桌之间互相合作做游戏,把半圆放在小棒的左上方或左下方,右上方或右下方,然后请另一个同学猜一猜。让他们在玩中练,在练中玩,不知不觉地学会区分b、P、d、q,不仅使他们学得主动,更使他们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生活中游戏,保持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知识只有与课余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所学的知识才会具有生命力。教师应当竭力为学生创造各种参与实践的机会,一年级学生年龄还小,游戏便是最好的实践方式,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此来享受学以致用的乐趣。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拼音也是识字的基础、是阅读、习作的前提、也是学好中文不可缺少的部分。学会了拼音有助于识字的学习,借助拼音,学生就能认识生字,加快识字的步伐;本文由收集整理学习汉语拼音可以让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这些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进行自读实践,他们通过反复朗读,能把字音读正确,能把课文读通读顺,能提高朗读能力;学习汉语拼音,还可以帮助说好普通话。而从小学识字阶段抓起,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汉语拼音是小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是迈向科学高峰的阶梯。如何把枯燥的教学法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怎样才能圆满地解决好这个难题呢?
一、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一年级学生由于受心理发展水平和受知识经验的制约,其主要的学习动机直接与学习活动相联系。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所以,我认为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理解。如:“圆圆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aaa”“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一叫ooo”。学到声母“t”时,我问“你准备怎样记住t的样子呀?”一名学生立刻说伞把“t”。我听后大加表扬,然后在对“f”和“t”加以比较,同学们很快就记住了他们的仔形。后来的汉语拼音学习,基本上是学生自己编儿歌记字母,我只稍加指点。如“姐姐弟弟来摸瞎,两个门洞mmm”,“椰子树上椰子多,左i右e ie ie ie ”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语言思维得到了发展。
除此以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发挥想象编故事,吸引学生。如:“j、q、x、小淘气,看到v眼,就挖去”这样就使同学们很快记住了“j、q、x”与“v”相拼的规则,而且学生对这类故事特别感兴趣,印象深刻,新知识掌握得即快有牢固。
二、课件展示,图音结合,色彩记忆
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汉语拼音的教学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兴趣,展现色彩鲜艳的情境图把学生呢感带入了美的环境,进行美的享受。如:在教学单韵母u:图上画着一只乌鸦在池塘边的大树上做窝。出示投影片学生仔细观察。这副图上画着什么?它跟单韵母u有什么相似点?学生仔细观察后得出答案:单韵母u的发音和乌鸦的“乌”的第一声相同。树上
的窝就像单韵母u。这种方法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我想可能比老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他们要深刻得多。
三、穿插游戏活动,以巩固学习效果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总是运用传统的方法,背呀、写呀、念呀,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感。这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安排一些活动胶体,振奋精神的游戏,调节一下气氛。如:在学完了声母和韵母后,我就组织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写着声母或韵母的头饰。游戏开始后,先请一位同学到前边来,说:“谁是我的朋友?”下面的同学谁的头饰上的字母能与前面同学的字母相拼,就走到前面来,回答:“我是你的好朋友”。全班同学在齐拼组成的音节,接着其他同学再继续作找朋友的游戏。通过这次游戏活动,学生们从紧张单调的学习氛围中解脱出来,变学为玩,活跃了学习氛围,巩固了拼音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将直读音节练习用到生活中
关键词:日语;汉语;偏误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218-01
汉语词是日本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日的汉语教学就与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留学生不同,这是因为他们有着根深蒂固的汉语基础,一般的日本学生多多少少都认识些汉字。这可以算作日本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有利条件,但同时有可能导致更多的母语负迁移。怎样增正减负,就成为对外汉语教师要思考的问题。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肯定会在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诸多方面产生偏误,下面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
一、语音偏误
学习第二语言首先要学习该语言的语音系统,因为语言归根结底是交际工具,无法熟练掌握目的语的语音就无法与目的语国家的人进行正常的交际。汉语的语音是最基本的入门课程,也是最难把握的系统。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发出很多声音,其中一些声音几乎是每个民族都会用到的。但作为两个不同的语言,语音系统必然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学生在学习是很容易造成母语负迁移,日本学生也不例外。
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两种语言当中肯定有不同的音素和类似的音素。完全不同的音素是比较好掌握的,而类似的音素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母语负迁移。比如,日本学生很难分清“d”“t”“g”“k”这两个声母,是因为在日语中这两个声母是同一个音位,在日本语中送气与不送气是不区别意义。再者,日本语的整体风格特点是唇舌动作幅度小,声音短促,正是这种特性成为日本人学习汉语、英语等外语的最大障碍。
二、字词偏误
日语中的汉语词跟中文的有着很大差别。日语中的汉字词有的跟汉语中的汉字写法,意义完全相同,例如“太阳,精神,结婚”等。有的部分相同,有的完全不同甚至相反。例如“电车”日语里的意思是“地铁,城铁,轻轨”等,中文的“电车”是已经带有怀旧意味的长辫子公共交通工具;“娘”在日语里是指“女儿,年轻姑娘”,在我们中文里是“母亲”的意思;这样看来,日本人会汉字并不是真的会,再加上日语汉字与中国人用的汉字有很大不同,有些即使形式上相同意义也不同。有些是借用了中国字形成的和语词,例如:母国(祖国)、污职(贪污)。
日文和汉字的某些“同文”现象,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日本学生学习汉语的难度,但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学习的障碍,即造成了一系列母语负迁移现象。根据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第一是日本学生对现代汉语复合词的结构不够了解;第二是是受母语汉字运用的影响,混淆了日语汉字和中文汉字的区别,产生了母语负迁移现象。例如,有的日本学生会说“这个夏天很暑。”在日语中“暑”表示中文中的“热”。在日语中“热”是中文“烫”的意思。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对外汉语教师,首先是在教学中注意要将词汇的教学与字的教学相结合,其次是要让学生了解母语与目的语的区别,让他们有理性上的认识。
三、语法偏误
从语法的角度看,汉日两国语言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这方面的错误也最常见。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谓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汉语是主谓宾,而日语是主宾谓。日本留学生在初学汉语时往往将注意力放在了这个问题上。其实,这个还是容易解决的。更复杂的是汉语状语的位置问题。在汉语中,有的副词可以用在主语前,如“毕竟”“到底”,但也有的不能放在主语前。这样一来,留学生就很容易在状语的位置上出现偏误。例如:1“我们来晚了,已经那里关门了。”(那里已经关门了)2“这次比赛又我们得了第二名。”(我们又得了第二名)。还有一些学生在掌握了一些语法规则后,喜欢将其泛化,套用到不合适的语言环境中,造成语言偏误。其中比较明显的是离合词的使用。学生知道这种词不能直接加宾语,而是要用介词构成介词结构放在谓语动词前,因此就有学生将这一规则泛化形成语言偏误。
从事过对日汉语教学的教师都会发现,日本学生相较于其他国家的学生,在授课时表现出了较强的接受能力。这种较强的接受能力,是由于中日两国同属亚洲国家,东方文化,并且都使用汉字。这样就使日本学生具有其他国家学生艳羡的“望文生义”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既是学习的优势,又会成为学生产生偏误的根源,因此,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母语的特点,进而制定出适合不同国家学生的教学方针,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更了解中国的文化,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