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学院开学

计算机学院开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学院开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学院开学

计算机学院开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开设意义;教学改革

一、医学的发展与计算机的关系

随着经济和科学的进步,医学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随着现代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医学的进步是突飞猛进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医学设备操作

我们发现现在医院的几乎所有的大型仪器都是计算机智能操作的,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CT ,B超等,都是在计算机的参与下完成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的。现代医学的高端的设备如果离开了计算机是无法正常运行的,例如核磁共振等,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这些诊断设备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并能准确的确定病症。这就要求我们的医生既要学好医学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2、计算机在医学图像上的应用

在医学图像中,图像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影像科室中,病人拍片后,图像呈现出来的是两种颜色,一种是白色,一种是黑色。这样的颜色对比使影像的照片能够很清楚的显示病人的关键部位。这种方式的实现就是要靠计算机的图像处理来实现。现代医学关于图像上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我们看到的关于心脏的图片都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完成的。可以这样说没有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就没有现代医学的发展程度和广泛应用。

3、医院的信息管理

当我们去医院进行看病时,我们总是先挂号,然后在去相应的科室看病。随着计算机在医院的普及,我们现在可以在网上进行挂号,并且我们可以预约一些专家看病。这都需要各部门快速协作来完成,所以离开计算机就不可能快速完成这些任务。医院的各个部门的联系及医生信息的统计都需要计算机参与。

4、数据检索

当医生们想查阅医学资料或者医生们互相交流时,过去的作法就是去图书馆或者开关于医学方法的会议来完成,有了计算机就可以方便的完成这些,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方便的完成查阅医学资料和下载书籍。通过实时视频的电视电话会议就可以完成相互交流。

5、计算机医院的应用现状

解放后,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出现,人们开始认识了它,但那时因为国内经济不发达,导致了那时很少有计算机能够在医院出现,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在医院里只有40台电子计算机,到1986年7月增加到100台左右,到1996年7月全国已达到数千多台,到2000这个数字翻了很多倍, 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医院都会有计算机,说明电子计算机在医学领域应用已经相当广泛了。

二、医学院校开设计算机课程的作用

学习医学的孩子如果离开了学习计算机这对他们的学习是没有好处的,现在的大学几乎都有计算机课程,学习计算机能让孩子们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计算机课程能对学习医学有促进作用。例如学习检验的同学可以通过计算机对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判断,进而得出结论。学习影像技术的同学更离不开计算机了,当进行影像拍摄时计算机就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可以在医生的设定下,自动完成电子影像的采集,这样既快速又准确。同学们可以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可以更好的将医学课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也更好的理解了书本上的东西。特别是临床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学好计算机技术,在临床上一般的分析和总结都要靠计算机,当医生和计算机配合的非常熟练时,能使诊断更加迅速。计算机当中的办公软件是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如果学生不会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那么就不会成为一位合格的医生。因为医生熟悉计算机办公软件可以更好的和医院信息系统交流,可以为医生节省很多时间。所以学生在大学期间,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

三、计算机教学的改革

在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应更注重实际,教学要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实践操作应该放在首位。尤其是计算机基础课,更应该让学生把知识学透。这里应该特别强调上机实践操作应该是重中之重,在上机练习中可以完善理论的学习,并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操作,更加深刻理解书本上的知识。通过上机练习又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课本没有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毕业工作后能够很好的掌握计算机的实践应用。

四、医学院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材选择

对于医学院校的同学来说,计算机都是辅助学科,那么学校在选材上应该特别注意要实事求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能攀比和不切实际的去选择高难度的计算机应用教材。现在市面上的计算机教材五花八门,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每个学校要认真仔细的去选择教材。也要考虑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选出的教材才能让医学院校的同学们学习起来即不浪费时间,又能得到锻炼。这里也要强调在选用教材时要加大监管力度。最好成立选用教材的评估小组,深入学生中间去,实际考察,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选择的教材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五、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师的培养和教师对学生的传授方法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的计算机的教师,他们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时非常丰富的,但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是有限的或者说是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就可以了。所以医学院校对计算机教师的培养要切合实际,能够让教师们理解医学院校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要求。另外教师对学生传授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的方法和信息量要有认识,在讲课中,注重基础,联系实际,不能照本宣科。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讲课时特别要注重讲课方法。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要和学生在课下要多沟通,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技术中能够学到他们想要的计算机知识。因为我们是医学院校,所以我们的计算机老师也要学习关于医学方面的知识,这样能够把计算机的知识更好的和医学院校的实际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更爱学习医学知识,要让我们的教师们学到了我们平时很少接触到的知识。教师也要努力的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样能使学生们开阔眼界,也能使教师们的技能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医学院校机房的建设也是重要的,学习计算机知识离不开真正的去实践,学校的机房就是学生们平时实践的地方。所以学校的机房建设要跟得上,并且做好安排课余时间能够让学生们自由的去机房上机,只有多实践的操作,才能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

六、结语

医学的学习现在已经离不开信息化了,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对于他们的专业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也会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切合实际,注重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这样才能使我们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唐骏.计算机网络在医院临床中的应用.医学信息学,2009.01.

计算机学院开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自主学习;测评资源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6-0106-04

Abstract: Rely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autonomous learning resources, promote the computer basic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 On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in computer basic course resources, Combined with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process, Presents a unified management scheme for evaluation resources, namely the use of computer basic evalu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to management. The main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includ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question bank management, file management, mark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resource input management and external resources management.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test resources applied to teaching can improve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effect.

Key words: Computer 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Assessment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1 背景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学习的计算机知识逐年增加。然而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减少了公共必修课的总学时,公共计算机课程课时数也相应减少。十年前,我院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的总课时普遍在200课时左右,近几年课时逐步减少,目前,有部分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总课时只有72课时。多年以来,我院在广东省计算机应用水平I级考试 (以下简称I级统考)中成绩都是排名第一,为了保住荣誉,对于少课时的专业,我们将大部分课时用于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这样统考成绩确实还是不错,然而我们的学生除了办公应用能力较强之外,在其他方面,尤其是与专业结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偏弱。为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减少计算机基础的课时量,然而如何在课时量削减的同时保证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2 自主学习模式与课程资源的关系

目前,在广东省内有不少高校探讨通过自主学习模式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1-2]。自主学习模式的开展依托课程资源的开发。部分院校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往往偏重于教与学,但有不少操作没有实现自动阅卷或者阅卷准确率不高[2],要了解这部分操作的学习质量,只能通过其他手段,如批改作业,但由于手工批改作业费时费力,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基本不进行批改,更谈不上及时反馈,而学生更是很难知道自己学的是好还是坏,往往自我感觉学得很好,但是在考试中遇到这类操作时却经常做错,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主学习模式的学习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程资源的不完善,已经成为影响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3 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开发概述

自主学习是“一种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如果没有好的课程资源,自主学习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决定着自主学习模式能否顺利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利用计算机工具处理问题能力,不管是自主教学模式还是传统教学模式,核心都是实验环节的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自然也应该是实验环节。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主要在微机室中开展,整个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自主学习模式的开展也是围绕这一过程进行,只是整个过程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学习的地点、时间也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只完成很少的一部分工作,如回答学生疑问等。

一个好的课程资源,应该能够完整的体现上述教学过程,其中发现错误操作、总结实验效果、批改实验作业三个过程是实现的难点,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三个过程,则可能会导致学生前一知识点尚未掌握、甚至理解完全错误,就进入下一知识点的学习,这样整个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要建立一个好的课程资源,首先在设置资源格式时必须进行一个科学的规划,其次要针对难点过程进行科学的研究,其中关于阅卷技术的研究是实现三个难点过程的基础,能否实现所有操作的自动阅卷、能否有较高的阅卷准确率、能否快速录入阅卷信息直接影响到课程资源的质量和开发的效率。

4 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开发

测评资源是指带有自动阅卷信息的课程资源,包括用于多个不同软件系统的测评资源(以下简称多系统测评资源)和专门用于某个特殊软件系统的测评资源(以下简称单系统测评资源)。多个不同用途单系统测评资源关系如图2所示,显然开发多个不同用途的单系统测评资源,难免会出现重复劳动,而开发多系统测评资源可使开发出来的资源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我院经过两年的研究,开发出计算机基础多系统测评资源,该资源可用于不同模式、不同功能的教学系统中。目前该资源已应用于实际的教学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同教学系统同一道题的得分可能不一样,为了使测评资源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我们将每一道题的所有阅卷点得分的总和设置为100分,不同教学系统使用测评资源时不需要对阅卷点得分进行修改,自动阅卷后通过公式“该题满分×该题阅卷得分÷100”可以得到该题的实际得分,例如某题满分为5分,而自动阅卷后返回的分数为75,则该题实际得分=5×75÷100,即3.75分。

4.5 资源录入管理

计算机类课程测评资源需要录入的信息很多,相关信息容易出现录入错误,为便于教师录入资源,我们开发了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录入子系统,主要录入流程如图3如示。

系统主要操作说明如下:

1)题目的录入附带验证功能,如果用户录入题库时未输入{0},或录入网络操作题时未输入{1},则给出相应提示,如果题目确实不需要{0}或{1},用户可选择“忽略”;如果用户录入时提供了图片,但题目中未输入,或者输入但未提供图片,给出提示且禁止用户“忽略”。

2)文件录入分为常规文件录入和Windows文件录入。常规文件录入采取用户选择文件后在数据库中自动生成文件名信息、并按知识点所属模块分类将文件存储到适当位置。而针对Windows文件录入,我们开发了Windows文件管理组件,通过该组件的接口可以将Windows某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信息存储到Win文件中,并可依据Win文件自动在指定的文件夹生成相应的文件和文件夹。在录入系统中用户通过选择操作文件夹和该题题号可在数据库中生成Win文件名信息,并自动将Win文件存储到适当位置上。录入系统和Windows文件管理组件的关系如图4所示。

3)阅卷信息管理是资源录入系统的难点。针对阅卷信息处理困难,我们先后开发了Office操作题阅卷组件[4]、Windows和网络操作题阅卷组件,实现了计算机基础所有知识点的自动阅卷,同时在提高阅卷准确率[5]方面我们也进行了研究,目前,机器阅卷准确率已超过99%。利用阅卷组件实现自动阅卷的过程如下:出题教师提供样文(或Windows操作结果)、选择阅卷点数据并输入一些必要参数,即可从组件中获取阅卷信息并返回经系列化处理的阅卷字符串,而通过提供操作文件和阅卷字符串即可实现该操作文件的自动阅卷处理并返回相应阅卷结果。录入系统和阅卷组件关系如图4所示。

录入系统在设计时直接导入相应阅卷组件的阅卷信息表,用户在录入阅卷信息时,选择好阅卷分类名称,然后点击添加,则该阅卷分类的所有阅卷点都会显示出来,用户只需选择好样文,并输入阅卷点位置及必要的参数,设置不同阅卷点得分,再点生成即可生成该部分的阅卷数据,重复上述操作可得到该题全部阅卷数据。生成每部分的阅卷数据后,点击检验可对生成的阅卷数据进行检验,其中如果操作文件得分为0分、样文得分为该部分用户预设阅卷点得分总和即可判断该部分阅卷数据生成正确。某道题全部阅卷数据生成后,显示该题所有应得分总和,如果不为100分提示用户修改,如果为100分则用户可将结果转换为单一字符串并保存到数据库中。

4.6 外接资源管理

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为多系统测评资源,为了方便不同的教学系统从测评资源中获取数据,我们开发了题库资源选择子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界面、根据不同的需要从测评资源中选择部分或全部资源作为教学系统资源,其中生成的数据库类型可由用户选择,文件资源保存路径也可由用户选择。此外,测评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Windows文件管理组件、阅卷组件均具有良好的接口,可以直接用于不同的教学系统中,充分利用这些组件可以大大提高基于测评资源的教学系统的开发效率。

5 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B/S版计算机基础学习系统、C/S版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其中学习系统最主要的特色是所有例题和练习题全部提供自动阅卷功能,学生完成某道题的操作后,可以详细了解该题的完成情况,如果结果不正确可以重复操作,直到该题完全正确为止,而教师可以利用系统随时了解全部学生或某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没有将测评资源用于教学之前,我们在2012级中选择一个班作为自主学习模式实验班,从实验的情况来看,学习效果不好,学完Word(授课课时为2,其余全部学生自学)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测验,及格率还不到60%,和传统教学班级75%的平均及格率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而在开发出测评资源之后,我们在本院2013级中同样选择一个班作为自主学习模式实验班,从实验情况来看,学习效果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样在学完Word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测验,及格率已接近80%,虽然和传统教学班级85%的平均及格率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从实验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将测评资源用于传统教学中同样也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6 结束语

本文从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的角度对自主学习效果进行分析,指出测评资源的不完善是影响自主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了单系统测评资源与多系统测评资源的关系,指出开发多系统测评资源具有更高的可重用性,并提出利用计算机基础资源管理系统对多系统测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方案。对计算机基础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题目录入通过一些特殊符号使题目可以不加修改的就可被多个不同系统所使用;Windows文件管理时将多个文件和文件夹信息写成一个文件,方便了对Windows文件统一管理;阅卷信息录入通过读取样文结合录入必要信息生成单一阅卷字符串并保存在数据库的方法,简化了阅卷资源的管理;系统相关组件和外接资源选择子系统开发,不仅提高了测评资源的可重用性,而且提高了基于测评资源的教学系统的开发效率。实践证明,将测评资源应用到自主教学过程当中,确实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钦太, 杜炫杰, 叶惠文,等. 基于"多元"教学资源建设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 中国电化教育, 2011(5): 75-78.

计算机学院开学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加快本专业课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中等职业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也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深刻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正确认识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当前改善教学管理工作、深化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摆放在全体中学计算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以当前全国普遍实行的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为背景,在计算机课教学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初步地探索与实践,以期达到以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促进计算机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目的。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和物力的总和。可以看出,教育教学中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多种多样。尽管如此,我们应该看到,只有那些真正进入到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课程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在教育教学中,每一名教师要努力做到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所谓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所谓课程资源的利用,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而开发的过程也包含着一定的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进一步的开发。

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摆放在全体计算机教师和教学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相比数学和语文等传统学科而言,计算机教师大多比较年轻,从教时间比较短,不太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首先,在讲述《Windows XP中文版教程》时,学生们知道该软件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制和开发的,他们纷纷议论,中国人使用计算机,为什么非得使用美国公司的产品,难道中国人不能研制和开发操作系统?我们告诉学生,我们中国人已经研制出了成熟的操作系统软件,其中包括中科红旗公司的Redflag Linux以及2004年9月火爆问世的国产中文服务器操作系统Kylin(麒麟)。对于国产操作系统问题,我们没有采用讲座的形式,而是要求学生通过新兴的课程资源——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来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学生们通过登陆互联网,使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国产操作系统”,便查询到了多篇关于国产操作系统的文章。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们了解到,作为国内最早树起中文Linux大旗的先锋厂商,红旗软件充分发扬“自由软件”运动精神,致力于开发研制基于Linux的全线应用产品,令这一影响全球的新一代操作系统植根中国,并大放异彩。作为国产软件的一面旗帜,中科红旗公司致力于红旗操作系统Redflag Linux及应用软件的开发和推广。红旗软件通过提供与世界同步的先进的红旗Redflag Linux操作系统软件和一流的技术服务,让每一台具有处理器的设备发挥最大效能,为政府和企业用户提供可靠安全保证和稳定高效的运行环境。红旗Redflag Linux已经在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业务领域涉及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金融、能源、教育、交通等行业以及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领域和部门。红旗软件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中国操作系统软件。

此外,与Windows、Linux和Unix同台竞技的国产操作系统已经诞生。2004年9月,国防科技大学和联想集团共同推广中国产的中文服务器操作系统Kylin(麒麟)。该系统是国家863计划的重大研究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麒麟”所具有的重大战略意义在于,其严格的安全机制,确保系统的高安全性,对打破外国对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垄断和控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国产操作系统的现状,他们表示,使用操作系统软件,应率先使用国产操作系统,并建议有关部门编写国产操作系统的教科书和参考书。

其次,在讲述《Word 2002中文版教程》之《插入图片》时,充分利用了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其中包括多媒体网络教室和大屏幕液晶投影仪。在导入新课时,首先提问学生:“中国有哪几位航天员?”与此同时,通过液晶投影仪显示三张照片: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并配以画外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升空日,千年飞天梦圆时,杨立伟乘坐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顺利升空,并按时返回预定地点,航天英雄杨利伟从此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获得圆满成功,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5年10月12日,太空征程新起点,神舟六号新篇章,中国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从此成为世界宇航第三大国。”之后打开文件“从神五到神六.DOC”,先后插入前面所提到的三张图片,并对这些图片进行裁剪和加工。这样做,是为了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将计算机专业课和思想品德教育适当整合,对学生进行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以便使学生关心时事,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实际教学来看,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增强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

总之,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摆放在全体中学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计算机学院开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混合教学;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1-0134-03

1 问题的提出

公共计算机课程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拓展学生专业能力的一个主要渠道。但目前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多数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听、边模仿”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学科课程特点,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不够,考核评价方式不尽合理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利用混合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混合教学即混合学习,主要是指利用网络进行的在线学习和面对面的传统课堂学习的有机结合。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笔者在研究混合教学的基础上,发现开源软件是开展混合教学的良好工具,开源是开放源代码的简称,教育领域有不少优秀的开源软件,如澳大利亚的 Moodle、英国的Bodington、美国的Sakai、加拿大的Atutor等。这些开源教学平台都有各自的特点,对于中小学教师,可以选择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一套符合其习惯模板的Claroline;对于大学的教学,可以使用以课程为中心的Moodle;而Sakai与ILIAS则更适合建设大型的学习社区。笔者任教的是一所省属财经类院校,开展的是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研究,因此选择Moodle作为教学平台。Moodle是模块化面向对象动态学习环境,其主要功能大致分为网站管理、课程管理、学习管理三大部分。在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应用Moodle平台,并不是要实现完全的网络化教学,而是将Moodle作为强有力的教学辅助工具,对“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辅助。教师利用Moodle平台能更好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进行各种教学方法的尝试,方便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和跟踪,及时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适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学生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利用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或小组协作学习。Moodle通过网络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变成极为方便和普通的事,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距离,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互动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充分发挥日常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的优势,利用Moodle构建一个以“用户”为对象,“资源”为基础,“交流”为手段,“辅助”为目的的网络学习平台。通过合理运用Moodle中的各项功能,改革传统的以书本、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开展混合式教学,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 研究过程

本研究利用建设好的开源Moodle平台,对课程实验班(50人)的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数据库基础及应用》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方式,包括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混合,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方式的混合,真实课堂和虚拟教室的混合,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数据库基础及应用》的整合实验,其他班级则采用传统的多媒体网络课堂讲授进行教学。为验证此次教学的效果,笔者对实验班级与学习该课程的其他班级进行了总体比对。另外,为了排除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进度安排、授课时间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笔者还选择了教授的另一个班级作为对比班(46人),实验班和对比班在任课教师、课程设置、课时数量、实验时间、使用教材、授课学期等方面均没有区别。

2. 1 总体比较

在实验开展学期,共有9个班级共计439人参加了《数据库基础及应用》的期末考试,由于笔者所在学校期末成绩的计算形式为226,即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各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由教师自行计算,而期中考试也由教师自行组织计分,为了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分数差异,笔者选择《数据库基础及应用》的机试成绩作为实验数据(以下相同)。实验班与全体学生成绩的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班级的平均成绩为87. 26,高出总体学生平均成绩9. 74分,此外,实验班学生及格率为100%,高于平均及格率。实验班与其他班级的比较结果如下图所示(编号1代表实验班),实验班的平均成绩和及格率均排名第一。因此,从总体来说,采用Moodle平台支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实验班与其他班级平均分、及格率比较图

实验班与总体成绩的对比虽然说明了一些问题,但并没有排除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以下就对笔者同一学期教授的两个班级进行对比分析。

2. 2 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前测、后测成绩比较

《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是学校开设的第三层次的计算机必修课程,其前续计算机课程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为了排除学生自身的计算机水平差异造成的实验结果误差,笔者将实验班和对比班的这两门课程成绩作为前测成绩进行了数据分析。实验班和对比班前测、后测成绩的数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前测、后测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对于前测成绩1《大学计算机基础》,显著度为0. 56>0. 05,即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方差差异并不显著,方差是齐性的,方差齐性对应的双侧显著水平为0. 475 >0. 05,因此认为两个班该门课程的均值差异不显著。对于前测成绩2《计算机程序设计》,显著度为0. 456>0. 05,即方差是齐性的,方差齐性对应的双侧显著水平为0. 399>0. 05,因此认为两个班该门课程的均值差异不显著;查看这两门课程的平均成绩值也相差不大,这就说明了学生计算机基础相当,水平接近,因此可以排除学生基础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由后测成绩的结果可以看出,两个班的方差差异显著度为0. 014

2. 3 纵向对比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习效果

为确信实验班的成绩变化是由新教学模式引起的,笔者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各自的前测、后测成绩进行了配对T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对比班的后测成绩与前测成绩的双侧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 106和0. 148,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 05,即对比班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其《数据库基础及应用》并没有取得较初始水平显著的学习效果。而实验班的后测成绩与前测成绩的双侧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 040和0. 000,均小于0. 05,也就是说,在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下,该班学生的成绩变化显著,取得了显著的学习效果,其水平显著提高。

3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本身具有的实践性质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决定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无法满足其教学需要的,为提高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就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而运用开源网络教学平台MOODLE进行混合教学,可以改变部分教学现状,促进课程建设。本次对《数据库基础及应用》的混合教学实践是成功的,为MOODLE平台与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整合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①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本次混合教学设计采用的方法为“任务为主线”,将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设计成一个个小型“任务”,这些任务是根据学生特点具体分析得到的,再利用MOODLE创建建资源丰富的网络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自主探究,遇到困难时积极与教师、同学进行线上或线下的及时沟通,在掌握有关数据库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同时,提高其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创新能力;②教师要有效地设计组织教学,摒弃将网上学习和课堂教学割裂的做法,有效融合线上学习和传统课堂学习的优势;③进行混合教学时必须应利用好MOODLE的现有功能:利用其丰富的教学活动尝试多种教学手段,如小组协作学习、webquest探究学习等;利用交流功能进行实时或非实时地交流;利用其评价手段多样的优势进行全程动态评价;利用网络日志功能了解学习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激励学生等;④在混合教学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讲授策略、指导策略、时间安排策略、课程管理策略、教学评价策略等对混合学习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混合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平台功能的进一步开发完善和MOODLE插件的制作,学生自律学习能力、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混合式学习中的情感支持实现,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教师在网络平台上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4 (4).

计算机学院开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网络应用;分层次教学;MOOC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6-0162-02

随着我国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积极采取灵活务实的军事外交手段来提升国家和军队的国际影响力。为外国军队,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军官,是我国军事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军软实力的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

1 外训教学的主要特点

外训教学是外训工作的重要部分,外训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到外训工作的成败[3]。有别于内训教学,外训教学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1 教学语言以英语为主,其他语言为辅

虽然外训学员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人种,有着不同的,但大多用英语交流。因此,在外

训教学中,教员应全英语式教学,这就要求外训教员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此外,也存在一些外训学员不会英语,用他国语言交流。那么,不就需要译员作为中间的纽带,将授课内容传授给外训学员,还需要教员与译员的密切配合,良好沟通。

1.2 外训学员的差异性

来自不同国家的外训学员在经济水平、文化渊源、、学历层次等有一系列的差异[3]。外军学员都是各国国家经过严格的筛选与考核而推荐来受训,因此学员具有良好的理论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但由于各国经济水平、宗教文化、军事力量不同,所以导致外训学员呈现着以下特点: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国情军情文化习俗及不同、学习目的和意义不同。

2 开设《计算机基础与网络应用》外训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的快速发展,未来的战争必将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陆海空的联合作战。鉴于计算机技术在军事战争中发挥的重要地位,我校对外训学员开设了《计算机基础与网络应用》这门课程。该课程的开设为提高外训学员的计算机水平、为培养高素质、高标准的外训学员奠定基础。以下从两个方面探讨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

2.1 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化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现代战争更趋向于陆、海、空的协同、联合作战,计算机已经成为战场信息传输的神经系统,在作战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外训学员开始这门课程,一方面,让他们更系统的学习计算机各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让他们从实际应用出发,提高对计算机的实

际操作能力,包括对常用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通用软件的操作以及基于网络的编程等。最终,待外训学员回国后,可以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迁移到自己国家,并在各自国家的军事战争的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2 外训学员对《计算机基础和网络应用》具有浓厚的兴趣

我校的外训学员是经过他国国家层层筛选推荐培训的,具备良好的军事素质、实际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4]。在计算机领域,外训学员对计算机各类专业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对计算机网络编程及各类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具有强烈的兴趣。外训学员学习方向和目的明确,他们渴望掌握娴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渴望能将所学计算机技能应用到日后的军事工作中。

3 实施《计算机基础与网络应用》外训课程的有效教学手段

3.1 实施分层次教学

由于各国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的不平衡,外训学员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统一的教学模式

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外训教学需求,所以分层次教学已成为外训教学改革的首选。我们很早就对《计算机基础和网络应用》开始尝试了分层次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措施分为:首先,在外训学员入校后,采用下发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内容包括:是否学习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及其主要内容、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的了解与掌握程度、对哪些计算机专业内容有浓厚的兴趣,问卷调查采用选择与问答相结合的模式进行。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已经掌握外训学员的基本情况,将授课内容分为基础课程和高级课程。基础课程主要针对基础知识较差的外训学员开设,包括常用的办公软件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高级课程主要针对基础知识较好,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外训学员,开设程序语言设计等课程。

最后,在同一班次、同一课时开展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容易产生“个体歧视”的错觉。为了避免外训学员产生“歧视”这种情况,并没有将外训学员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而是在同一班次同一课时同时开展基础教学和高级教学。首先对外训学员授予基础教学,并布置基础教学任务。对在课上可以快速熟练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外训学员给予高级课程的授课和指导。

有效采取分层次教学可充分地调动了外训学员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提高了课程授课的质量和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实践检验,达到了良好的预期目标。

3.2 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该课程的授课内容覆盖面广,包括计算机的各类基础知识。例如,office办公软件、操作系统、多媒体教学、数据库、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等理论知识,可以让外训学员充分掌握和理解计算机的各类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外训学员的计算机基本素质、拓宽知识面。

该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好的外训学员,授予高级语言程序设计、Flas设计、数据库编程和计算机网络编程等内容,提高了外训学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了外训学员的实践动手能力。

3.3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研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法。对于基础薄弱的外训学员,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对于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外训学员采取研讨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我们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外训学员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外训学员计算机的实际动手能力。

3.4 鼓励外训学员参加与计算机相关的各类活动

我校每年都开举办计算机文化节、程序设计大赛、计算机前沿技术讲座等活动[5]。鼓励外训学员参加这些活动,一方面,可充分提高外训学员的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锻炼外训学员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方面外训学员更好的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

3.5 考核方式的改革

《计算机基础和网络应用》这门课程在考试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笔试,将课堂表现、课程实验、课后作业、期末测试纳入课程最终成绩,课程最终考核成绩=课堂表现(10%)+课程实验(30%)+课后作业(10%)+期末测试(50%),充分考查了外训学员的综合能力。

基于上述有效措施,《计算机基础和网络应用》课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些外训学员在学校举行的各类计算机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4 实施《计算机基础与网络应用》外训课程的几点思考和设想

虽然本课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外训学员计算机的技术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为此,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尝试以下教学手段。

4.1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教学资源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手段,可提供给学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自主学习。因此,将授课内容制作成网络教学资源已是大势所趋。网络教学一方面为外训学员提供了更深、更广的教学内容,让外训学员根据各自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借助这个平台,可以方便外训学员与教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4.2 积极采取MOOC、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大学将发展MOOC作为学校的“重大发展战略”,加快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共享,以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6]。因此,在外训教学中开展MOOC和翻转课堂混合的教学模式,可以进一步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拆解课程内容,丰富课堂活动,促进教员和外训学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切实提升课程教学效率。 当然,将MOOC和翻转课堂混合的教学模式必须考虑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翻转课堂活动及在线学习行为与课堂教学行为三方面的衔接关系。

5 结束语

本文从外训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计算机基础与网络应用》课程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在课程实施过程采取的有效教学手段,并给出了在未来外训教学过程中可采取的创新性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 何奇松. 中国军事外交析论[J]. 现代国际关系, 2008(1).

[2] 郭新宁. 试论军事外交的概念,定位及功能[J]. 外交评论: 外交学院学报, 2009, 26(3).

[3] 杨岩峰, 王金柱, 崔平. 浅谈提高外训教学质量的几点认识[J]. 读写算(教师版): 素质教育论坛, 2012(18).

[4] 程广利, 蔡志明, 尹敬湘. 研讨式教学法在军校外训教学中的应用[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0,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