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童年故事

童年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童年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童年故事

童年故事范文第1篇

鸿雁外语学校四年级  梁家宁

看这张照片,一个噘起的小嘴巴,稀稀拉拉的小黄头发,圆圆的嘟嘟脸,粉色的小毛衣,红色的米奇裤,手里拿着黄色的绒毛大黄狗,上面有四个字:回头一笑。别人都说我是可爱的小洋娃娃呢!

那是我三岁的时候照的一张生日照。那时我不太懂事,妈妈告诉我照相师让我做抱狗狗撅嘴的动作,我不听话,非吵着要这只狗,妈妈就说:“你听话,不然人家就不给你,还打你的屁屁!”我一听,非常害怕,摸了摸自己的屁屁,马上好好听话。等过了十五分钟左右,照完相了,我又吵着要那只狗,妈妈无奈,又不好意思向人家要,只好在附近的玩具店买了一个给我。

几天后,照相馆把照片给了我妈妈,而我几乎把照相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妈妈指着照片说:“她是谁?”“不知道。”“她比不比你好看?”“不比!”一直到长大,我才知道,照片里的孩子是我。

童年故事范文第2篇

“我们小时候没什么吃的,只得自己去小河里捉些泥鳅啊,黄鳝啊,来‘一饱口福’。记得有一次,我和你舅舅一起去捉泥鳅。我们先用干泥巴把喝水的一端堵住,然后用水盆把被我们堵住了的水舀出去,等把那段河水舀干之后,你舅舅再把河底的泥巴扒开,我们真幸运——一扒就扒到了三四只泥鳅。我见了眼红,就也嚷着要扒泥鳅。你舅舅无可奈何地说:‘谁让你是女孩儿呢,让让你吧。’我弯下腰,挽起袖子,用手把泥土扒开,嘴里还念叨着:‘泥鳅阿泥鳅,你快出来吧,我在这儿等着你呢……’”“那你捉到了几只泥鳅呀?”我打断了妈妈的话,好奇地问道。妈妈笑着说:“你不要心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忽然,我摸到了一个感觉很细,又有些发软的东西,‘咦?这是……’你舅舅瞪着眼喊:‘别磨磨蹭蹭的,快啦呀!’‘好的,马上就拉出来了!’我鼓足了劲儿,‘一,二,三!啊!’拉出来一看,我尖叫起来——我摸到的竟然是条泥蛇!我们来不及细看,撒腿就跑,连之前捉的泥鳅也忘了拿。到了家,你舅舅笑得前仰后合,而我却是哭笑不得……”

“哈哈哈……妈妈……你们……你们当时真是太狼狈啦……连泥鳅也忘了拿……”我笑得气喘吁吁。“是啊,那是,为了这事儿你舅舅还训了我一顿呢,谁让我那时那么倒霉呢——竟然摸到了一条泥蛇!”妈妈也同我一起放声大笑。

童年故事范文第3篇

“创意绘本”,就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通过大胆的想象,用丰富的画面,简洁的语言,通过一幅至多幅的画面,将生活中的美,以绘本故事的形式进行表现。

“创意绘本”,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生活中的发现,用连贯的故事进行展示。既可以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学过的美术技法去表现美,用心灵去感受故事中的德育美,又可以在创编的过程中,记录自己有故事的童年。

一、初期探究,山重水复疑无路

2014年9月,塔山小学确立艺术创新项目为“创意童年绘本”。我们首先通过美术课堂对学情进行摸底,结果发现90%的孩子对于绘本创作的了解几乎为零。对孩子来说,要完成一本自己主编、主画的绘本故事,实在是太难了。画什么?怎么画?用什么画?这些绘本创作的关键问题都与孩子的年龄、经验、能力等客观原因息息相关。在这样的基础上,推行创意绘本,无疑给老师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困难是解决问题的方向,我们根据学情,对创意绘本的目标、内容进行了研讨。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水平,确定了绘本推进十二字基本方针:“读绘本,重普及,定内容,促提高”,夯实孩子们创作绘本的基础。

(一)读绘本,重普及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全面了解创意绘本,我们建构“5+30+5课程模式”,利用课前5分钟的名画赏析时间,与孩子们分享精彩的绘本故事,一是欣赏名家作品,二是欣赏老师的创作。

通过欣赏,孩子们发现:《大脚丫跳芭蕾》,画面颜色的变化竟然可以表现人物的心情;《千万别让鸽子当司机》,小鸽子也和我们做一样的傻事;《别忘了带绘本》,老师竟然把我们的故事编成了绘本……

在大量阅读绘本故事的同时,孩子们既欣赏了名家名作,又于润物无声中逐渐了解了绘本创作的三大因素:人物、情节与构图设计。

(二)定内容,促提高

创作源于生活,为培养孩子发现美、表现美、创作美的美术素养,我们将孩子的生活,作为绘本创作的素材。喜欢的小动物、种植的小花草、生活中的奇闻趣事、四季的变化等,一切皆可入画。

孩子们是聪慧的,越来越多的孩子敢于用笔去表现自己的情感,传递对生活的热爱。

一年级小朋友创编的作品《我的新朋友》,虽然只有四幅,情节简单,构图稚嫩,却独具新意,把自己和好朋友快乐的一天,画到了绘本中。

初期探究历时一年半,在老师们的全力研究、推行下,有半数以上的孩子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思设计,创编自己的绘本故事了。

二、目标导航,柳暗花明又一村

可是,在第二轮的研讨中,我们发现仍有多数孩子不善于从生活中观察美、发现美、表现美。绘画作品存在不少问题:内容粗糙,德育、经典因素挖掘不够;技法单一,缺少有针对性指导。此外,由于缺乏成体系教材,容易出现知识传授不到位等问题。

面对问题,我们经过老师研讨、与家长一起研讨等形式,坚信只有将目标梯度化、序列化、具体化,才能使绘本创作之路走得更远。

(一)修订目标

我们对创意绘本的目标与内容进行了二次梳理,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按照由低到高的原则,分别从能力、方法与情感三方面确定了创意绘本的总目标及年级目标。不同的年级可以通过不同的技能方法及表现形式加以创作。低年级段采用色彩平涂的技法用4个或4个以上的画面来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中、高年级段采用叠色和渐变色、复色和对比色、邻近色等综合运用的技法,用5个以上的画面来表现有连贯性、逻辑性的故事情节。

分年级的情节目标,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区域,打造了更加立体多元的创作环境,孩子们的绘本创作有法可依;老师们的绘本教学也有章可循。

(二)充实内容

在不断梳理绘本目标的同时,也拓宽了老师们的思路,我们在绘本创作素材中融入学校的真爱特色、德育活动与经典诵读,将各年级的绘本创作内容进一步充实。绘本内容分为必选与自选篇目,给孩子搭建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如:一年级的《习劳篇》,与我校的德育活动“习劳”相整合,让孩子把自己“习劳”的过程画下来,在创编的过程中,理清自己的思维,收获成长的喜悦。

经典文化课程《二十四节气》,作为我校开发的综合实践课程,自然是最好的绘本创作题材,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了解,创编二十四节气绘本,让二十四节气真正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三)创编教材

理清了目标与内容,创意绘本教材的编写自然而然便水道渠成。如何实现绘本目标?需要老师在课堂30分钟主体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哪些内容的授课?针对这些实际性的问题,老师们再次回归美术教材,通过多次研讨,将绘本教学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编写了新的创意绘本教材,打造创意绘本课程。这对老师们的绘本教学,做了进一步的规范。

三、能力培养,大珠小珠落玉盘

随着创意绘本活动的不断推进,我们对如何利用绘本培养孩子艺术核心素养的思路越来越明晰。创意绘本,看似简单的小小创作,却为孩子的各项能力培养,搭建了扎实可行的平台,艺术核心素养有了落地前行的渠道。

(一)审美能力培养

我们基于课堂美术技能的培养,从线条、色彩、构图等专I知识方面,对孩子的审美进行指导。同时,在创作绘本的过程中,通过绘画、剪贴、编结等不同的形式表现,为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创造表现机会。

童年故事范文第4篇

睡前的互动故事会

枭帆

原来一直读书的,上次去意大利度假,由于没带足够的绘本,所以后来几天就变成每次睡前“讲”故事了,原本只是妈妈信口胡编的故事,想不到消费者却很买账,妈妈讲故事时每次结束时都会丢一个小包袱,童一会先根据剧情猜测―下这个包袱打开后是怎样滴!第二天晚上讲故事前,童一总是先简述一下昨天的内容,如果妹妹晚上没听完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童一还要负责给妹妹讲一遍。

为了讲述方便,都是“连续剧”,在意大利讲的是根据迪斯尼故事里的“小狐狸和小狗”的故事延展的,反面角色是猎人,他不停地找他的小狗,他的小狗和小狐狸逃到森林里,遇到好多好多的大小动物,后来大黑熊帮助他们,还有警察帮忙他们,最终猎人不再打猎了,大家都成了好朋友!

童一和甜妞在上海时,“朵拉历险记”没少看,所以童一对森林里的情节特有想象能力,妈妈有时偷懒,他就自己一面想一面讲,很有意思,呵呵。

度假回家后,有书了,但是“故事会”还继续!有时爸爸给俩小人读书,结束后妈妈必须得再加演一段故事。第二个长故事讲的是一只蝴蝶和一匹小白马的故事,里面穿插的所有场景基本都是童一去过或者看过、读过的,为了增加他的亲切感,故事里还有个小男孩叫Adrian,哈哈。

故事总是会有个反面人物,老巫婆把公主的家人都变成小动物了,蝴蝶和小白马帮公主找老巫婆,每次都被狡猾的老巫婆跑掉,后来Adrian骑着摩托车帮大家一起找,再后来终于抓到老巫婆,而且老巫婆把大家全又变成人了。好朋友们都住在公主城堡里,开心地一起生活!

每次甩了包袱,童一都会猜:“我觉得老巫婆会逃跑!我觉得红尾巴是迷路了!我猜公主去看她的外婆了!我觉得三条路都应该找找看!”,妈妈编的情节有时照顾哥哥的猜测,满足―下他的成就感,有时和他猜测的正好相反,加强他的期待感,或者让他先讲一遍他猜测的内容,然后妈妈再胡诌!哈哈。

3岁半的甜妞也是一个很好的听众,她也经常插话,有时还会给故事里的角色起名字,或者奇奇怪怪地加一段情节,妈妈和哥哥都表现得比较有涵养,每次允许她把话说完!呵呵。不过更多时候是故事讲到一半,她申请“闭着眼睛听故事”,一分钟没到她就香甜地睡着了!

故事讲了一个多月,俩小人听得津津有味,这几天下午很热,讲故事竟了让他们睡午觉的杀手锏,哈哈!当蝴蝶和小马的故事终于收尾了,童一说:“妈妈,明天你得想新故事给我们讲了!”嗯,是的,在想,要不,就给他们讲《西游记》?孙悟空大战妖怪,可以讲很多集啊,哈哈。

孩子对角色的理解简单而明快,所以基本上故事里只需一个反面人物,其他的都是好人!情节里一定多出现些“坏蛋倒霉”的镜头,可以讲述得好玩有趣,例如老巫婆逃跑时,我们会让她踩到狗屎,手被划破,或者撞到鼻子,摔个跟头,小鸟在她头上拉屎等,这些简单的情节很是能激发童一的形象思维,他每次好像都“看到”了那个倒霉的老巫婆!呵呵。

参与和互动:有些情节童一会自己编,或者给出现的人物起名字,或者猜测进一步的情节发展,妈妈要及时表扬他的表现,激发他更多的热情和积极性!孩子的情绪其实很容易调动,家长只要稍微观察,就能发现他的兴趣点!

补记:

《西游记》讲了两周了,主要人物都出场了,然后就该碰到一个一个妖怪了……讲起来才发现,很多人物和情节都不太适合讲给孩子们听,例如很多名词“观音菩萨”“土地公公”“寺庙”“取经”“西天”等,都得解释半天,因为童一常常会问。还有妖怪要偷袈裟,女儿国国王强留唐僧,妖怪要吃唐僧肉等,都得俺抓耳挠腮半天,以便给童一和妹妹想一种合适的说法,哈哈!哎,现编故事真的不如读书来得省力,要不,俺去找了《一千零一夜》来读读?

童一却兴致勃勃,每次都是他回忆并告诉妈妈上次故事讲到哪里了,如果不是他记得,我都不知道自己信马由缰地跑到哪里了!每次丢个小包袱,童一还是会很积极地猜测进展,而且现在还每每问甜妞:“妹妹,你猜是什么样的呢?”好像他还没有对艰涩的生词和妈妈囫囵吞枣的故事情节感到厌烦……

好爸爸现学现用

我的第一次创作

李维章

周六下午,天气不错,我正在室外洗车,顺利妈招呼我说,利利想睡觉,吵着让我陪才肯睡。回到卧室,利利已经脱了衣服在床上等着呢。等我坐上去,小家伙却提出条件,非让我讲一个关于猴子的故事才行。正在我搜肠刮肚的时候,突然想起本周四上午布奇乐乐园的鲁礼敏老师关于亲子阅读的讲座,虽然因为与其他会议时间冲突,我只听了鲁老师讲座的后半段,但她在讲座中建议的自主刨作亲子故事的理念却让我深受启发。我灵机一动,何不借这个机会试试呢?!我爽快地答应利利,那么爸爸就给你讲一个关于猴子的故事吧!

“一天早上,利利走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听到有自己的名字,小家伙立马把耳朵支起来。“突然,从一个楼门洞里跳出一只猴子。猴子说,利利,我饿了,你能给我点儿吃的吗?”我转头问利利,你给猴子吃吗?小家伙连忙点头表示愿意给。“利利在自己的书包了翻了翻,翻出半袋饼干,递给了猴子。猴子说,谢谢你利利,你真好!我们做好朋友吧!猴子吃完饼干,就爬上了一棵树,并给利利说,等你放学的时候,我会在这里等你。”

利利显然被这个故事吸引了,并开始主动参与创作。池接着说,“我和猴子跳到一本书里面,我们去救王子。”我顺着说,“是的,我们利利很勇敢,和猴子一起去救王子。王子被女巫施了魔法,关在一座城堡里,池在不断大喊Help,Help,Help。利利和猴子首先要通过一个鳄鱼湖,必须说close,鳄鱼才会把嘴巴闭上,这样才能和猴子踩着鳄鱼的背跳过湖面,Jump,Jump,Jump。来到城堡的时候,门关着,必须要说open门才能打开呢。”利利插了一句说,“门很沉。”我趁机说,“是呀,门很沉,必须使劲推才能打开呢,Push,Push,Push。门打开了,税利终于把王子救出来了。”

“忙活了半天,利利和猴子肚子都饿了。这时,利利发现树上有个大苹果,但是树很高,够不着,怎么办呢?”利利略作思考,说,“爸爸,我用棍子。”我接着说,“利利找了一根棍子,但树还是太高了,够不着苹果。正在利利着急的时候,走过来一头大象。大象说,利利,碰到困难了吧,我来帮助你吧。说完,大象就用鼻子把利利卷起来,然后高高举起,这样利利就摘到大苹果了。”讲到这里,我问利利,“大象帮助了你,你应该怎么说呢?”利利回答说,“我说谢谢你。”“利利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利利把大苹果分了一半给大象。然后又把剩下的苹果分了一半给猴子。”

“吃完苹果,利利带着猴子继续往前走,发现前面有一条河。利利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呢?”小家伙已经完全进入状态了,“我坐船过去。”“哦,是的,河上有一只船,想想看,这是谁划的船呢?”利利马上补充说,“是大花描。”“对了,大花猫划着船把利利和猴子运过了河。”

和你的孩子去探险

创编儿童故事的技巧

人物:给宝宝编故事,可以先以自己的宝宝为故事主人公,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和他的生活。让他们看到另外的一个自己。还可以慢慢地融入他经常接触到的一些人物(随着人际关系的扩大,从三代家人,邻居,到老师同学)。

情节:给低龄宝宝编故事,可以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情节模式,但曲折点不宜太多,(将生活中的琐事选三个点,起伏,互相之间可以没有联系,只要能吸引孩子,孩子认可就行。让孩子跟着你的思路走,有必要时让他参与故事的进展)三个左右比较合适。因为他们对故事结构,事件前后的关系把握比较有限。

环境:越低龄的孩子,生活经验越有限,故事一定要围绕他们熟悉的环境,熟悉的生活来写,这样更容易引起共鸣。例如,写他们的游戏学习,日常生活等。大一点的孩子,随着生活经验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可以适当超于熟悉的生活,风格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幻想的。

睡前读故事的注意事项

晚上,是亲子共读的宝贵时间。这时候,宝宝们会央求爸爸妈妈给他们读有趣的故事。那么,父母该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给宝宝们读好睡前故事呢?

首先,从内容上,父母可以选择温馨祥和的故事题材,让宝宝能静静地听故事,慢慢地感受故事,最后甜蜜地入睡,最好不要选择能让宝宝亢奋的故事题材;其次,父母需要对故事比较熟悉,在阅读过程中最好以朗读为主,可以引导宝宝去看图,同时可以适当减少提问次数;朗读方法也可以适当调整,例如声音缓和、音调平稳,节奏稳定,充满感情,以营造温馨宁静的入睡环境;再次,读的故事数量最好不要超过三个,父母可以事先和宝宝约定好,并对遵守约定的宝宝提出表扬,来慢慢培养这个习惯。最后,我们还可以注意一些小细节,例如房间的光线不要太刺眼,以帮助宝宝甜蜜入睡。

寓教于乐的故事是怎样写出来的

Q=cookie word

A=鲁礼敏

Q:您的这些童话故事都是随心所欲写出来的吗,还是根据什么理论来写的?

A:我上大学和研究生的专业都是儿童文学,我也特别喜欢孩子。我现在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布奇乐乐园”系列套书里《成长故事书》的主创人员。

我们的创作都不是随心所欲,拍脑袋想出来的,我们这套书有专门的研发人员,他们研究孩子成长的规律,各种学习敏感期,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各阶段需要培养什么能力――先从理论上把各年龄段的教育点呈现出来。我们就是根据这些理论,结合自身的经验、感性的认识、创作的灵感、专业的知识――写出寓教于乐的故事来。

Q:您的创作灵感是从哪里来的?

A:我的老师告诉我,与0~6岁的小朋友对话一定要寓教于乐,不能是单纯的游戏,更不是呆板的说教。我们也是从小成长起来的,应该懂得,大人与孩子之间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更不是从上到下的关系,而应该是一起分享快乐,一起互动求知,共同成长的关系。

我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我有一个小侄女,她从小就住在我家,和我的感情很深;我还有一个小侄子,像所有小男孩一样,他喜欢冒险游戏,经常发挥想象力,自编自演冒险故事。就在与侄子侄女们的接触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创作灵感。

今年春节回家,有一天,我跟小侄女说,我们去探险吧,她马上就欣然同意了。于是我们来到一个在成人眼里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我们想象着,把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冒险的乐园,我们又是寻宝又是打怪……玩得尽兴而归。

其实每个孩子都能在平凡中发现乐趣,大人要根据这一特点,随时点燃他们探索的热情,激发他们无穷的想象力。

Q:您给孩子写故事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怎么解决的?

A:由于我的写作量很大,所以经常会有灵感枯竭的时候,这是最苦闷的。每到这时候,我就看看其他优秀的绘本、故事书,激发自己的灵感,同时在生活中保持一颗快乐的童心,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我还会让思维回到自己童年的状态,回想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再根据孩子特点,结合我的专业知识进行创作,一般就没问题了。

早教中心,儿童游乐场都是我常去的地方,在那儿能与孩子们有更多的接触,观察他们,了解他们。

Q:睡前故事的意义是什么?

A:睡前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机会,在放松的环境中,家长与孩子之间有了共鸣与交流,是独特而温馨的亲子时光。

Q:您对爸爸妈妈们有什么建议?

A:我想提醒家长朋友,讲睡前故事需要注意方法,内容要轻松愉快,不能越讲越兴奋,或者刺激性太强。

我一直相信,父母在早期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这个作用,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如何掌握好的方法――爸爸妈妈需要专家给予指导。每个孩子都应该在幸福的氛围中成长,所以我希望爸爸妈妈们能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珍惜亲子时光,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关注心灵的成长

让小朋友自己选择书籍

张冬梅

从一名幼儿教师成长为一名编辑、作家,这不是一个偶然。

师范大学毕业后,我在一所省级幼儿园教书,几乎每天,我都为孩子们读优美的童话故事。看着孩子们专注地在倾听,我想:是否自己也可以为孩子们写故事呢?这个念头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在脑海中发芽,我开始尝试配合日常教学编写一些简单的儿歌和故事,却出乎意料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我关注孩子,研究他们的心理,琢磨着他们的语言、行为,力求写出的作品过得了自己的这一关,也过得了小读者那一关。

在我心目中,孩子们才是检阅作品好坏的“大师”。在他们的世界中,只有真、善、美,没有世俗的虚假和造作。优秀的作品不仅仅能博得孩子的笑声,更能在他的心田中播种下一颗阅读人生的种子。事实上,尽管孩子们阅读的书籍都是父母挑选的,但小读者面对作品依然有大师般的鉴别能力,他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故事,也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样的故事。因此,父母给孩子挑选作品时,应该顺应孩子的接受水平以及兴趣爱好。正像儿童文学大师金波老师对我所说的:我们要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一朵花,而是一个大花园。我思考,我耕耘,用孩子般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花香般的语言去编织童话,用水晶般的心灵去接受小读者的检阅。

小刺猬的那些刺

张冬梅

小刺猬全身都长满了刺,这些刺的作用大着呢!它能扎起又红又大的苹果,又硬又滑的坚果,还有各种各样的浆果,小剌猬一天都离不开这些剌。小剌猬是很喜欢这些剌的。但是有一天,小刺猬背着一个红苹果经过了小树林,看到了小松鼠、小白兔和小山羊在玩“抱一抱”的游戏。

小刺猬对小松鼠说:“我可以一起玩Ⅱ马?”小松鼠看着小剌猬满身的刺说:“我可不想成为满身都是洞洞的小松鼠!”小剌猬又对小白兔说:“我可以一起玩吗?”小白兔也很害怕那些剌,担心地说:“你那长长的剌会扎疼我的。”小刺猬真难过,但还是对小山羊说:“我可以一起玩吗?”小山羊倒是不怕疼,可是万一那些剌让他四脚朝天地扎在小刺猬的背上,那怎么办呢?

大家都不想和小剌猬玩“抱一抱”,小刺猬只好自己玩。石头不怕扎,小刺猬把大石头、小

石头都抱了一遍。树木不怕扎,小刺猬把大树、小树都抱了一遍。草地不怕扎,小剌猬除了抱一抱,她还能在草地上打个滚。可是,小刺猬觉得很没劲。石头冷冰冰的,树木硬邦邦的,草地虽说是软绵绵的,但是它们都不会说话,也不会走,更不会笑。小剌猬真不喜欢这些刺。然而,小松鼠、小白兔和小山羊来了:“小剌猬,我们一起玩‘抱一抱’吧!”“可是你们不怕被我的刺扎到了Ⅱ马?”小剌猬真不敢相信。“我们有办法了!”小松鼠、小白兔和小山羊捧出一堆鲜艳的小浆果。大伙儿把小浆果一颗一颗地往小剌猬身上扎,就这样,小刺猬成了一个红红绿绿的浆果小刺猬。这回,大家都不怕扎了,抱一抱,全是甜甜的、酸酸的浆果味道。

小刺猬可喜欢玩“抱一抱”了。有时小刺猬成了红红的樱桃小剌猬;有时小刺猬成了蓝蓝的蓝莓小剌猬;有时小剌猬成了白白的蘑菇小剌猬;有时小剌猬成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小刺猬。抱一抱,甜甜的味道;抱一抱,酸酸的味道;抱一抱,香香的味道;大家都很喜欢小刺猬的“抱一抱”。

现在,小剌猬又开始喜欢那些刺了,她帮小松鼠运坚果,帮小白兔运蘑菇,还帮小山羊运青草。因为这些刺,小刺猬变得很能干;因为这些剌,小刺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剌猬,毕竟没有几只刺猬能拥抱自己的好朋友。

沪上亲子访谈录

宝宝:王潇雨,女,1岁半

妈妈:胡艳

您是否已经开始培养宝宝的早期阅读能力?您是如何做的?

目前还没有对宝宝早期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但多次发现宝宝对色彩斑斓的绘本很感兴趣,无意识地去翻,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进一步激发宝宝这方面的兴趣,正计划做―下尝试。

您认为培养早期阅读能力有哪些重要性?

虽然还未给宝宝做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我觉得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必要的,它对孩子的听觉系统、视觉系统发育都应该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您在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时候,孩子有哪些反应?

目前还没有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但有时候会和宝宝做些简单的对话交流,比如:宝宝今天开心吗,宝宝这是什么东西啊。觉得宝宝会很专心地听妈妈讲,所以下一步想选择一些合适的绘本,给宝宝进行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宝宝:朱建霖,男,2岁2个月

妈妈:张东曼爸爸:朱晨光

您是否已经开始培养宝宝的早期阅读能力?您是如何做的?

我们很重视宝宝的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每天睡觉前都会给宝宝讲绘本上的故事。起初宝宝不太感兴趣,但慢慢地他好像能听懂故事情节了,表现出很专注的样子。

您认为培养早期阅读能力有哪些重要性?

宝宝的专注力有很大进步。

您在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时候,孩子有哪些反应?

开始宝宝不是很有兴趣,经常会走神,有的时候干脆把书抢过去扔了或者撕掉,但我们仍然坚持在睡前给他讲故事。现在他越来越爱听,注意力明显比以前集中了,我们讲完一页他还会主动翻到第二页让我们接着讲。宝宝语言能力也有明显提高,经常能从他嘴里听到很多新鲜的名词,我想这和我们一直坚持着的早期阅读有着必然的联系。

宝宝:徐嗣睿,女,10个月

爸爸:徐波恩

您是否已经开始培养宝宝的早期阅读能力?您是如何做的?

平时都是爷爷奶奶带宝宝多,对宝宝这方面的培养几乎为零,但是我也确实感觉到,参加和不参加此类培养的同龄儿童,在语言能力、专注力方面存在着差异。我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培养早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您认为培养早期阅读能力有哪些重要性?

培养孩子的早期阅读能力是启蒙教育最简单直接的一种方式,也是为其他各项能力的开发做铺垫,所以很值得我们重视。

您在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时候,孩子有哪些反应?

因为我们平时工作很忙,早出晚归,老人家考虑让我们休息好,所以晚上孩子和爷爷奶奶唾,基本没有讲睡前故事的习惯。宝宝对我们没有其他父母所说的那种对家长的依恋,感觉有点若即若离,有时有点什么不顺着她的意就开始哭闹,很任性。我们也很着急,正在从自身出发,找解决方法,也希望通过讲睡前故事拉近我们和宝宝的距离。

宝宝:朱雨辰,女,1岁

妈妈:陈海云 爸爸:朱天军

您是否已经开始培养宝宝的早期阅读能力?您是如何做的?

宝宝现在还小,暂时还没有对她开展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您认为培养早期阅读能力有哪些重要性?

我们在宝宝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的认知还很少,希望能得到专家的建议和指导。

您在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时候,孩子有哪些反应?

平时很少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偶尔想讲,孩子却表现得很不耐烦,注意力不够集中。

宝宝:左一凯,男,2岁10个月

妈妈:郑洁 爸爸:左强

您是否已经开始培养宝宝的早期阅读能力?您是如何做的?

在一次育儿专家讲座中,我们了解到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考虑到我们平时都忙于工作,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于是就给孩子报了阅读课程,请专业老师来给孩子培养阅读能力。经过近半年的学习,我们发现与其他同龄宝宝相比,孩子在认识新鲜事物、专注力以及语言能力等方面都很占优势,所以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确实很有必要。

您认为培养早期阅读能力有哪些重要性?

早期阅读能力对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起辅助和促进作用,为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您在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时候,孩子有哪些反应?

孩子对睡前故事很有兴趣,已经养成睡觉前必须听故事的习惯。有时候我们忘记了,他还要提醒我们,自己去拿书让我们讲,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候我们故意问他问题,他都能绘声绘色地表演给我们看,然后大家笑成一团――我们都很享受这个时光。

宝宝越读越聪明

早期阅读是智力开发的钥匙

余芳

什么是儿童早期阅读,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如何?

大多数家长都会感到困惑:孩子不识字,怎么能阅读呢?其实,婴幼儿阅读与学龄阶段的阅读大有区别。那么,什么是早期阅读呢?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作阅读。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读懂图书;会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或听老师念图书文字等等。

综合而言,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主要包括:1、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2、是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3、是孩子智慧发展的钥匙;4、能开发今后学习所需的阅读预备技巧;5、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

儿童早期阅读为什么要尽早开展?

0~6岁的婴幼儿时期,是人的生命起跑线,也是人的智慧潜能开发的关键期。

美国教育机构199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儿童的学习能力在入学之前就已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儿童的早期教育至关重要。早期阅读则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0~3岁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3~6岁则更侧重于提高儿童的阅读和学习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多年研究“天才发生学”,研究成果表明:44%左右的天才男童和

46%左右的天才女童在5岁之前就已经开始阅读了。

如何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呢?

第一、要培养幼儿对书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对书的兴趣,那么阅读就成了空谈。应该从幼儿时期,也就是从几个月开始,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对书本、挂图产生兴趣。家长要在家里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陪孩子一起读书,念书给孩子听,哪怕孩子还很小,也要经常带他去图书馆、书店逛逛,翻翻书,让他感受阅读的氛围。

第二、从习惯培养入手,注意幼儿阅读方法的指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人小,可塑性很大,容易“先入为主”,所以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且幼年时期形成的习惯也比较牢固,不易改变。专家们普遍认为阅读是伴随幼儿一生成长的活动,所以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应站到终身教育的高度予以重视。

第三、科学选购图书

一本好书,给孩子的教育启蒙有着重大的影响。从小看图读书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看图书,可以培养婴幼儿视、听觉的联系;培养和提高其观察力和理解力;还能训练语言、丰富词汇。给婴幼儿选购图书应根据其理解能力和兴趣,选择一些以图画为主,文字简洁流畅的图书。

第四、在阅读中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发幼儿的兴趣。我们通过“导读引人’和“定向设疑”使幼儿对问题情景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多向的提问把普通的故为让幼儿有内容可想,也有话可说的故事,这使幼儿的思维处于激奋状态,使他们喜欢表达,敢于表达,这样,孩子才乐于参加,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不同年龄的儿童应该选择怎样的图书呢?

1岁以内。应选择彩色的图片,每张图片一个内容,以便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有利于认识不同的事物,如一条狗、一个苹果、一只杯子等。利用画片让他们认识一些眼前看不到的东西,在看画片或图书时,家长要说出画面上物体的名称,或看小动物画片时模仿那种动物的叫声,让孩子跟着学好发音。

1~2岁。应选择有大幅图画的书,内容能反映他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如房屋、日常生活用品、动物、玩具等,画面应简单,色彩要鲜艳。以后逐渐增加画片中的物品或景色,如树、花等。图画型的儿歌要有重复的句子,最好能押韵,能适应他们听与学。

2~3岁。应选择那些反映事物细节较多、包含较多故事内容的画书;简短有趣的,能反映他们所熟悉的事物或简单的虚构故事书;含有韵律的,可以教孩子跟着念的儿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喜欢有声响的,特别是有各种动物和车辆的声音的故事书。

成人在讲解时,可以将故事简化,一幅画用不多的语言讲清楚。在讲述的过程中让孩子看着图书,并找出图中的事物,或让他们重复自己喜爱的、熟悉的句子。

3~4岁。应选择能反映新鲜事物,有更多细节和动作的书;反映家庭以外的故事,尤其是具有游戏性质的,有关动物的故事,以及能表现和他一样大的孩子的生活的故事。一本故事书可以反复讲述,他们每次都会从中学到新的东西。还应鼓励孩子在成人讲述的过程中插话和复述、提问故事内容。

如何从睡前故事开始培养早期阅读的良好习惯?

有的宝宝到了睡觉时间,似乎仍有使不完的劲,精力充沛得让妈妈没法安生。对此,余老师建议妈妈们睡前给宝宝讲讲故事。别小看这短短的讲故事时间,它不仅能让孩子安静人睡,而且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也有明显促进作用。

同时,睡前讲故事的时间也是亲子沟通的最佳时间。睡前讲故事能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孩子产生一种安全感,这对儿童感情的发展非常重要。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父母在讲故事的同时,还要仔细观察他们的反应,敏锐地捕捉他们的兴奋点,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启发和诱导孩子,帮助孩子改正缺点,达到正面教育的目的。

好好珍惜一天之中最后一段“亲子时光”吧,当美妙的童话故事伴随着宝宝进入甜甜的梦乡时,妈妈就可以亲吻―下宝宝的额头,轻声道一句“晚安,宝贝”了。

心理专家谈阅读

给孩子一个宽广的世界

怎样为孩子挑选合适的书籍

我们要根据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的需要为他们挑选不同的读本。0~1岁的阶段,妈妈每天坚持为宝宝朗读,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在选择读本的时候,以文字简单并不断重复的小故事为主,如《拔萝卜》《小蝌蚪找妈妈》这类书,故事情节简单、画面色彩丰富、句式相同、用词不断重复。这个阶段宝宝处于语言敏感期,妈妈不断重复不但有助于加强宝宝理解,而且还可以让宝宝模仿发音说话。宝宝不仅能在阅读中与妈妈提升阅读兴趣还可以促进语言学习。

在孩子1~3岁期间,父母可以为孩子读故事情节简单的图画书,使其能理解简单的语句。朗读时鼓励孩子猜猜下面的情节,或针对故事情节提问,让孩子回答。还可以利用画面教孩子识别颜色,学习计数,认识简单的文字,发展其情感。朗读时用手指指着所念的文字,让孩子理解每个文字都代表着一定的意义。

事实上,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已经可以让人惊叹,他(她)会理解相对复杂的故事,对画面有自己的理解,而且有时还会问一些你想不到的问题。针对这个阶段的宝宝,妈妈可选择一些以图为主文字较少、相对简单的故事读本,甚至无字书。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可以增进亲子情感;《小熊宝宝绘本》,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吃饭、睡觉、洗澡、穿衣、问好、交友等,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能开发宝宝的智力潜能。妈妈用自己的语言给宝宝讲故事,引导宝宝观察画面,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甚至可以鼓励宝宝自己讲故事,以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

2岁以后的宝宝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期,他开始有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并且词汇量在不断增长。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选择各种类型的书,也可以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书,除了妈妈每天给宝宝讲故事,还可以把书放在孩子可以随意拿到的地方,让他可以自由翻书、自己阅读,增加宝宝的自信和自主意识,让他体验到自己读书的快乐和成就感,培养宝宝主动阅读的习惯。

对于3~5岁的学前儿童,图画故事书对他们非常适合,因为故事的每一页都有小量文字配衬着图画,使孩子不用明白文字的内容亦可以理解。可以选择跟孩子生活贴近的书,例如《小兔汤姆系列》,该系列丛书通过对小兔汤姆平凡而有趣的生活故事的描述,给孩子们展现了一个可以触摸到的伙伴形象,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故事,却能够碰撞到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而且,因为和孩子的生活贴近,还可以舒解孩子心底的忧虑。《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是为处在性格形成关键期(3~6岁)的孩子准备的一份心理自助礼物。这些读本既丰富了孩子的经验,也为他们小小的心灵注入丝丝甘泉,对他们理解这个世界,人格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

5~8岁的孩子虽然同样选择的是图画故事书,但和5岁前相比,

阅读就可以更加广泛,故事情节、情感相对复杂,文字相对多一些的故事书,天文、地理类的自然科学,都是可以选择的对象。这时的孩子开始学习用文字来帮助理解图画内容,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爸爸妈妈可以不拘泥,既可选择《不一样的卡梅拉》这样充满爱与童真的书,也可以选择《神奇校车》这类关于自然科学的书,让孩子体验不同的世界。

怎样引导孩子阅读

技巧一:做好预习工作。妈妈在给孩子读书前,应先通读一遍,了解故事脉络、角色特征、语言风格等,才能更好地完成朗读。

技巧二:充分扮演角色。要把故事读得有声有色,“声音表情”非常重要,可以采用声音大小、语气语调来表现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的变化,通过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使故事更形象化,以此刺激孩子保持注意力。要想让孩子对阅读感兴趣,妈妈首先要表现出乐在其中的状态,孩子通过模仿向你学习,并被你的情绪所感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此外,朗读的时候还要控制好速度,让孩子有时间去理解和吸收。

技巧三:用手指点画页内容。一般而言,好的童话书包括三条线索:文字讲述线索、图画讲述线索和文字和图画共同讲述线索。因此,认真观察图画能够帮助孩子理解相关内容,并且培养他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对图画符号的领悟能力。所以妈妈在朗读时,如希望孩子注意的部分可用手指点,更能帮助孩子理解图文的互补和互动,并关注其中别具匠心的小细节。

技巧四: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给孩子读书就是要让他接触丰富的书面语言,但是理解书面语言需要一定的过程,妈妈可以用口头语言或半书面语言来解释书里的内容,譬如“愚蠢的主意”,就是非常笨的主意等。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意识地使用那些读过的书面词汇,以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书面语。朗读后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归纳和总结故事的大致内容,对孩子积累阅读经验很有好处。

技巧五:和孩子一起分享快乐或困惑。在阅读完一本书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可以问问孩子,喜欢这个故事吗?故事好玩吗?故事里你喜欢的谁呢?觉得最好玩的事情是什么?不喜欢的人和事?喜欢或不喜欢,能说说自己的想法或理由吗?这个过程中妈妈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不要急于对孩子的想法去表态,这样可以去了解你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于孩子心中的困惑,妈妈可以以平等的态度告诉孩子自己的看法。

好的书籍滋养孩子幼小的心灵健康成长,爸爸妈妈请为你的孩子打开这扇通往心灵的窗户,给孩子一个宽广明亮,充满爱的世界。

――送给孩子幸福一生的礼物

心理营养系列谈

第八讲

4~5岁的心理营养

父亲的作用(上)

上一讲,我们谈到了孩子到了四岁以后,父亲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这一讲,我们专门谈到父亲对孩子的影响。

每个男孩的成长都需要家长的爱,但父爱与母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爱。母爱细腻、温柔,在母爱中,男孩能得到满足感;而父爱博大、粗犷,在父爱中,男孩能找到方向感。如果一个小男孩长时间接触不到父亲,或者感受不到父爱,他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进而会迷失方向。例如,长期接触不到父亲的男孩会产生女性化倾向。

行为学家的研究也表示,父亲在与儿子的互动游戏中所进行的身体之间的接触,是父子之间所进行的一种深层次的沟通。正是由于这种深层次沟通的存在,男孩知道,他将要成长为一个像父亲那样的男人。

因此,在父亲身上,他们能看到自己的未来,他们会自觉地以父亲为榜样。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在长期感受不到父爱的情况下,很多小男孩为了使自己有机会与父亲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常常会用一些坏行为,如撒谎、偷盗、打架等,来吸引父亲的眼球。当然,还有很多小男孩甚至不惜伤害自己,以赢得父亲的关注。

男孩是需要父亲的,他们需要从父亲身上看到自己的定位,他们需要模仿父亲的行为来使自己成长为男子汉。所以,为了男孩的健康成长,父亲千万不要以“工作忙”为理由而忽视了对儿子的教育。

当然,父亲们还应该注意:你的行为、语言以及思想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儿子,因为他正在自觉不自觉地以你为榜样。

心理营养的概念

每个孩子从一出生都要经历吃奶、喝奶粉,慢慢到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肉类、蔬菜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生理营养孩子才会茁壮成长,日益健康,在相应的年龄段做相应的事情。比如说到了3个月会抬头,4个月会翻身,然后会爬、会坐、会走路,这是一个孩子的生理成长过程,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给孩子提供了足够的生理营养。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营养不容忽视,那就是孩子的心理营养。研究发现,只有在不同的年龄段满足了孩子相应的心理营养,当他成年后面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和挫折时,才能顺利、安全地渡过。也就是说如果这份心理营养没能及时补充,那么,学习障碍、情感障碍、人际关系障碍等这些心理问题就有可能找上门来,而如果错过0~7岁这段最佳的补给期,成年后再去修通和疗愈将是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案例]

在幼儿园,一位老师让一个小男孩帮忙整理餐具,没想到却遭到了这个小家伙的严词拒绝。他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我不能帮你做这些事情,因为爸爸说,这些事情是女人做的,我爸爸从来都不做这些事情。”

看,这就是父亲的作用。一个刚刚有了性别意识的小男孩,就已经在主动模仿父亲的行为,他不自觉地把父亲当成了自己的榜样。

父亲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男孩。在生活中,如果父亲很少帮妻子做家务,那当母亲要求男孩帮自己做一些家务时,男孩就会理所应当地严词拒绝。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产生了这样的思想:做家务都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有权不去帮忙。这些思想或者是父亲在无意之间传达给他们的,或者是他们从父亲的行为中得出的结论。

男孩的成长需要榜样,他们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就把父亲当成自己的榜样。然而,父亲要想做好男孩的榜样也并不是易事,在男孩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他们所需要的榜样是不断变化的。

(一)幼儿期孩子

处在幼儿期的男孩,父亲的作用是帮他们完成对母亲的依恋。

曾有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母亲的爱让我们迷恋,但母亲过度的爱却会使一个男孩长不大,使他永远停留在小男孩的状态。的确,现在就有很多这样的小男孩,他们不喜欢与别人接触,整天寸步不离母亲身边,甚至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们还整天跟在妈妈后面,不肯去幼儿园或学校。这些孩子大多都有这样一个毛病,他们只愿意与妈妈在一起,除了妈妈之外,他们拒绝与任何人在一起,其中也包括爸爸。

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这些男孩长大之后将很难融人集体。更可怕的是,不管是与人相处,还是做其他事情,他们常常会被强大的自卑心理包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事实上,这些男孩长大之后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他们没有很好地完成在幼儿期的心理发展任务而造成的。在幼儿期,男孩需要完成的心理任务有很多,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完成对母亲的亲密分离。即让他们从对妈妈一个人的依恋中走出来,开始接纳爸爸和其他人。因此,在这一时期,爸爸的任务是巨大的,这就需要爸爸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男孩,鼓励他与自己沟通。

说到这里,很多父亲也许会联想到自己小时候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在幼儿早期,男孩的世界里只有母亲,但一旦他发现自己的身边有父亲这样一个人物时,一股神秘的力量就会推动着他们与父亲接触。

童年故事范文第5篇

耳濡目染爱相声

侯耀文的母亲王雅兰原是京剧演员,婚后,便不再登台演出,而成了一位贤内助。解放后,她在街道上组织了一个京剧团,义务教戏,培养青年演员。

“大家放开嗓子,念白要有神气和味道,唱腔要甜脆圆润……” 母亲正在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的教戏。不知什么时候,从房门口探出一个小脑袋来,他那对大眼睛在顽皮地转动着。一会儿孩子蹑手蹑脚地走进来了,他排在徒弟们的后面,亮晶晶的眸子跟着大人的指尖转,渐渐地也手舞足蹈、咿咿呀呀起来。他终于被发现了,妈妈走过来,伸出双臂想抱他,他却一转身跑了。

这个不满5岁的孩子,就是小耀文。他不但跟着学京剧,还能说会演10来个相声小段。在幼儿园,在小巷深处的角落里,他时常给小伙伴们表演,有声有色,有腔有韵的童音,举手投足的稚气,深深地把孩子们吸引住了。

在耀文很小的时候,一天傍晚,侯宝林先生带他去中山音乐堂演出。结束时,他跟着父亲从后台出来,忽然发现外面的马路两边站满了人,人们争着和父亲握手问好。那一刻,他惊呆了,在这之前,他只知道父亲相声说得好,但却没有想到父亲从事的职业会有这么多人喜欢。隐隐间,小耀文对这个职业开始有了一生中的第一次崇敬。

耀文七八岁的时候,在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奶奶在屋里的收音机旁,一边补袜子一边对小耀文说,你长大了后,要向你爸爸学,人在社会上,要有真本事,人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拿走,只有本事拿不走。儿时的小耀文或许体会不到其中的深刻涵义,但从此却格外地留意起父亲和他的事业了。

当时,侯宝林的家里有很多人跟他学习说相声,而且都是吃住在家里。耀文常常坐在一边看着父亲教学生,那些学生们也都很喜欢他,休息时,就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教给他玩儿。在这样一种不经意中,小耀文渐渐地对相声艺术也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在学校读书时,他还瞒着父亲参加了学校的业余演出队,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文艺演出。

在耀文12岁那年,大哥侯耀中到海南军区工作,他原来参加业余演出时的搭档便拉着耀文一起在工人俱乐部给工人们去演出。那是在北京西城区工人俱乐部,宽敞的礼堂内几百双眼睛,一齐注视着高高的舞台。台上的小跃文往下一看,只见台底下是黑压压的人群。这是他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下登台演出,心中小鹿撞怀般突突地直跳,声音发颤,手心出汗。他记得最熟的父亲说过的一个传统段子《醉酒》,此刻在他嘴里却变得平淡乏味,一个相声段子说完了,却从始至终没有人笑。走下台,他带着哭腔对捧哏的宋叔叔说:“观众今天怎么都不乐呀?”满头大汗的宋叔叔,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也没说。侯耀文的心一下子凉到了脚底。生平第一次觉得难堪,羞愧,他臊得无地自容,一头钻进厕所,躲在一个角落里伤心地哭了。

从那以后,侯耀文开始发奋了。他下了学就参加市少年宫古典舞蹈班,市青年曲艺队的训练。侯跃文入迷了,一有时间便跑到曲艺队,他默默地记着,悄悄地模仿着。在这里,他学会了《空城记》、《黄鹤楼》、《大保瞟》、《卖市头》等相声段子。

父亲不在家时,他就一头钻进了父亲的书房。书房里,一盆米兰在窗台上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书架上,摆放着各种文艺书籍。这里是书的世界,也是耀文最好的图书馆。在这里,他看了《中国笑话选》、《笑话一百例》、《笑林广记》等书,知道了“贯”、“子母活”、“倒”、“柳活”。小跃文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不仅如此,他还背贯口,练习绕口令,他渴望着有一天能再次登上舞台。

在下一次表演时,他让奶奶特意给自己做了一件小大褂,精心准备了一段传统段子《八扇屏》,一口气说完一大段历史故事,获得了满堂彩……

接连的演出成功,小耀文开始在观众中渐渐地有了一定的名气,但那时,他却不敢报自己的名字,因为他是背着父亲出来的。所以,人家提醒耀文,千万别透露你是侯宝林的儿子,如果一旦现了眼,你爸爸决饶不了你!于是,侯耀文就以自己的小名“小阿弟”,在舞台上度过了4年多“隐姓埋名”的日子。

父亲曾反对他说相声

侯宝林说了一辈子的相声,经历过无数的风风雨雨,因此,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走自己走过的道路,而指望着他们在其他方面出人头地。所以,侯耀文在学校取得的成绩,从来都不敢告诉父亲。说实话,还是个孩子的耀文也只知道自己喜欢说相声,将来干什么,他自己从来都没有想过。但1965年暑假里的一件事,却让他的人生之路有了明确的方向。

耀文在学校的搭档,初中毕业后不想继续读书了,一天,他无意中听说中国铁路文工团在招考学员,就拉着耀文一起去报了名。他们表演了刚刚在北京市中学生文艺会演中获得优胜奖的段子《学校采访记》,结果,耀文在一大群考生中被主考官一眼看中,成为唯一选中的演员。

“你姓什么呀?”

“姓侯!”

“家里有搞文艺的吗?”

“有!”

“是你什么人,在哪儿啊?”

“我父亲,在广播说唱团!”

一听是广播说唱团姓侯的,主考老师心里满是疑惑。

“你父亲是谁?”

“侯宝林!”

一听站在眼前的是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儿子,主考老师当即拍板,“行了,就是你了。”耀文却连连推脱:“我是陪同学来的!我自己不考!”“那也不行!”“可我爸爸不让我当演员!”耀文支支吾吾地说。“你父亲那里的工作我们来做,你先把学退了!”

耀文在吃饭时战战兢兢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

“我去考铁路文工团了!”

父亲一言不发,继续吃饭。

“我考上了!”

父亲依然一言不发,可筷子却停在了半空。

“人家让我办手续呢!”儿子鼓足了勇气。

听罢这句话,侯宝林把筷子撂在桌子上,从衣服兜里掏出5元钱,重重地拍在桌子上,只说了三个字:“上学去!”扭头就走。但那时,耀文已经自作主张地办了退学手续。

正巧那几天,铁路文工团到北戴河演出去了,一周后才能回来,退学后的耀文瞒着父亲,每天背着书包在大街上晃荡了7天。好不容易等到铁路文工团派人上了侯家,但接连两次,不知费了多少口舌,侯宝林还是一个劲地摆手:“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演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耀文初中刚刚毕业,不适宜当演员。”后来还是团里的领导亲自上门,并表示“我们负责给他补习文化”后,侯宝林才算勉强同意了儿子的要求,1965年9月14日,侯耀文正式上班了。

耀文带着书本,带着幻想,带着希望,来到了铁路文工团。在这里,他如鱼得水,如愿以偿。剧团人员少,演出量大,一人顶仨用:跳舞,快板,单弦,相声,表演唱……一台晚会13个节目有11个节目他上场。说――唱――演,还是乐队业余演奏员。他吹过笛子,拉过二胡、坠琴,打过定音鼓……一场演出一身汗,虽则忙了点,累了点,但他高兴,他乐意。说来也巧,在那一批招的10多个学员中,只有耀文和打快板儿的石富宽是男的,因此,团里的领导就让他们做搭档,互相帮助,这样侯耀文和石富宽一直合作到现在,成了相声界合作时间最长的黄金搭档之一。

父亲惟一的一次口传心授

人人都知道耀文有个全国闻名的爸爸,然而,光有好爸爸不见得自己有本事,要获得成功,还得去努力,去拼搏……他时常感到有种压力。别的演员一出名,旁人是横着比。而他呢?得竖着比。一比,就比到老爹侯宝林那儿去了。父子同行,没有退路,逼得你硬着头皮往前走。名人的儿子不好当!这其中的甘苦,他体会得是相当深的。别人说父亲的“唱”好,他拚命学唱;别人说父亲的方言学得像,他得拼命去练;别人说父亲说的段子哲理性强,他得拚命去提高文学素养。然而,作为侯派传人绝不仅仅是父亲艺术上的翻版,还要去发挥,去创新……

以前,耀文在业余演出时,表演的都是传统节目,但进入铁路文工团之后,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新作品的创作演出中。当时,人们都羡慕他守着一个大师父亲,可以常常“吃小灶”,得到大师的口传心授。事实上,侯宝林却从不肯教这个他认为只是幼儿园水平的儿子,对儿子的表演更是一言不发。

其实,在侯宝林心底还是十分关注这个子承父业的儿子的。一旦有人向他告儿子的状,他就会感到异常气愤,因为他要求一个优秀的相声演员,思想品德上一丝不苟,艺术上精益求精,决不马虎。有一次,侯宝林和同行的朋友喝酒回来,刚进门,耀文就发现气氛有些不对头,他刚想说什么,就听父亲大喝一声:“今天又有人告你的状!你脸红不红?你那说的什么玩艺儿?”侯宝林指的是儿子最近演的那个段子《山东二簧》,有朋友在广播里听到了。耀文一看父亲这样,当时心里就乐了,但脸上却丝毫没有表露出来。因为,《山东二簧》他虽然说过,但却从没有录过音,因此,电台里播放的并不是他与石富宽合说的。于是,耀文壮着胆说:“爹,你消消气儿,那段相声不是我俩说的,告状的人听岔了。”侯宝林当时哑口无言了,但在侯家,父亲的权威是绝对的,“那也不行!要说就好好说!”耀文正愁得不到父亲的真传呢!于是,他灵机一动,问父亲:“那您说这段该怎么说呢?”“应该这样说!你站好了……”家里成了排练场,侯宝林一遍遍地示范,耀文终于得到了侯氏相声真传,一个晚上的辅导,耀文受益匪浅,但这样的机会,在他的记忆中却仅有这么一次。更多的是在父亲跟别的专家学者和同行聊天时,或者是给学生上课时,默默地旁听。

侯宝林先生离开我们已经10多年了。侯耀文说起父亲来,依然无限感慨:“从儿子的角度谈父亲,我爸爸从没有带我看过电影、逛过公园,在他的心目中,相声比我们要重要得多。”

侯耀文兄弟三人,只有他子承父业。多少年了,父亲为他倾注了一腔心血!他是父亲的延续、希望的折光、艺术的寄托。父亲为他指出了明确的目标,他要一步、一步,去追求;他要一级、一级,向上攀……

姓名:侯耀文

工作类型:著名的相声作家、表演艺术家

个人简历及工作成就(获得奖项):

著名的相声作家、表演艺术家。他自幼受其父侯宝林大师的熏陶,深得相声艺术的真谛。

代表作有《糖醋活鱼》、《戏曲漫谈》《财迷丈人》、《见义勇为》、《京九演义》、《侯氏发声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