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研究性学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B-0039-01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到,历史教学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化教学方式,要引导初中生在课堂上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形式,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学习内容具有直接的关系。历史教材呈现的历史内容具有静态性与单一性的特点,因此,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研究性学习的兴趣,而视频资源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视频资源能够有效地调动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的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一、借助视频资源,点燃研究性学习热情
每个人都有对历史的兴趣,但是在历史课堂上,我们看到另外一种场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昏昏欲睡。从老师的角度看,是学生不努力学习,不认真听讲,从学生角度看,是课堂没有趣味,自然提不起兴趣。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视频导入点燃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时,我在导入阶段给学生播放《大刀王五》的视频片段,以生动、感性、直观的历史剧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题,产生研究性学习的动力。在视频中,各种政治力量、社会力量的交织,还原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丰富了教材的内容,把有限的教材知识进行了拓展,僵化、枯燥的历史教材生动化、丰富化。
历史教学素材应该具有丰富性,在教学导入过程中,趣味性、生动化的导入材料需要教师进行挖掘,而视频资源是一种有效的形式,是调动初中生历史研究性学习热情的一剂良方。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导入环节,视频资源的穿插运用要为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热情服务,选择的视频资源在紧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要“短而小”,不能过多占用他们接下来研究性学习的时间。
二、借助视频资源,优化研究性学习过程
问题是研究的基础,缺乏问题就缺乏研究的动力。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初中生对历史问题的研讨过程,强调的是这个过程中他们思辨能力的产生与发展。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借助视频资源引出研究问题,这样才能优化他们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秦王扫六合》时,我给学生播放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加强中央集权的视频,结合这段视频,我引导学生针对秦始皇在我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历史学界和民间对这一人物褒贬不一的争论展开辩论赛。正方,千古一帝秦始皇,功在千秋;反方,一代暴君,罪恶滔天。同学们分成两大组,分工合作,课前做好资料收集、准备工作。在辩论赛上,双方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中秦始皇的形象凸显。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秦始皇进行总评,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构建,也是能力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借助视频资源,拓展研究性学习空间
实施新课程以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特别强调引导初中生进行拓展性学习,提高初中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主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初中生走出历史课堂,让他们在课后能够进行更为有效的历史学习。确实如此,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也不利于初中生进行拓展性学习。
例如,在给学生教学《第二次》时,当初中生通过自主学习对第二次的主要经过及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有了初步的感知以后,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把《林则徐》和《》两部电影中的部分片段给学生播放。因为在教材中对第二次的介绍与呈现是以线性形式进行的,缺乏了深入性,而这两部电影是对第二次的形象化反映,具有放大历史背景的效果。当把这两部电影片段给学生播放以后,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中国实施了哪一些禁烟运动?对林则徐大人你是如何评价的?”这样,初中生就能在这两部电影片段的引导下,对第二次进行研究性学习。
可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在结课环节为初中生适当地穿插视频资源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就能为他们拓展历史学习的时空,从而让他们的课后研究性学习更有效。
总之,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教材不再是课堂教学中不可逾越的藩篱,知识不再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唯一目的。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进行大胆的教学创新,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进行一些视频资源的穿插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视频资源能够活化历史教材,能够点燃初中生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热情、优化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拓展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空间。
参考文献:
关键词: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
一、偏离教材和课堂主渠道
既是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那就必须依托历史学科课程载体,立足于历史教材和课堂,从学科特点出发,去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和技能,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目前,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把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历史课堂教学分离开来。课堂教学灌输知识,“培养能力”,课外时间完成若干问题,“实施研究性学习”;或把正常的课堂教学作为主业,把研究性学习进行课外补充。历史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历史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自然也在课堂,二者不是并行或补充关系,而应是有机地融为一体。实践证明,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若能立足课堂主渠道,从课文出发进行深入挖掘研究,一则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历史知识的理解,二是有利于从研究中培养了思维能力。当然,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历史教学,既非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教学,又有别于研究性学习综合课程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应特别注意既要指导学生掌握好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既打好学科基础,又培养创新精神。
二、注重优等生,舍弃后进生
目前不少教师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要求很高的学习形式,只有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宽广的知识面、很高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而中等生和后进生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就可以了。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的结果有二:一是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其范围、对象仅限于少数优秀学生;二是目标直接定位在出“研究成果”上,以发表文章和获奖情况作为评价研究性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其实,无论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还是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特性,都决定了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决不是也不应该是优等生的专利,历史学科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同样有权利,或许更有必要开展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研究性学习同样要求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尽管学生层次不同,水平各异,但不能因此就使研究性学习成为优等生的专利,而把多数学生拒之门外。如果仅限于少数历史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那么,研究性学习实质上就走向了“精英化”,而大部分学生就只能成为“陪读”,这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就不相吻合了,与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背道而驰。
三、选题难度高,操作中随意性突出
不少学校和教师热衷于让学生从历史学科学术领域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中选择课题,学术化、高难度倾向十分明显。如有的教师选择《国有企业的利与弊》、《禁毒在中国》、《西部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功过》等研究性学习课题,就是十分典型。这样的课题又大又难,无论从资料,要求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等来看,均不是高中生所能完成的。然而,我们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操作中的随意性突出,缺乏周密的计划和明确的目标,随心所欲。课题的选择,不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发现和选择,而是教师包办代替,列出一个或几个课题要求学生实施研究,这样就没有顾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水同层次。如此下去,研究性学习不仅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反而将窒息学生的个性。
四、片面追求结果,使研究走向异端
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结果评价的标准,在我们历史教师眼中无非有两种:一是以教师、学生发章的数量和获奖情况来衡量研究的结果。其实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不论是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还是作为一种具体方式,都不能着眼于直接的“研究成果”,而是重在通过全新学习方式的运用,使学生在探究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片面追求“研究成果”势必使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走向异端。二是重视知识获得功能,忽视研究性学习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功能,出现灌输式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的现象。这种脱离实际的探究活动,仅仅将学习方法和研究技能抽取出来进行“指导”的做法,实际上仍是知识的传授,只不过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面对当前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种种误区,我们如何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呢?
(一)立足课堂,精心提炼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选择课题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首要环节,也是研究性学习起步阶段的难点之一,我们应该特别注意选择那些既有研究价值,又具备研究条件,切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课题。实际上,历史教材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就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特别是起步阶段,从课文和课堂教学中选择和提炼课题,一则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实施研究;二则把研究性学习融入课堂,与历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我认为我们在提炼课题时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把课后练习转化为课题;二是对课文中的历史人物进行研究;三是由研究的课题引出新的课题。例如:从《》一文中,我们可以从原因、过程和失败原因推出以下几个课题:1、评“中体西用”;2、如何理解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导?3、如何理解“只布新而不除旧”?这样选择课题,切合学生实际水平,又与历史教材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何乐而不为?
(二)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研究水平
研究性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差异,强调全体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并不是说不要老师的指导,相反对老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确立研究课题,还要提高学生有效地搜集相关信息、分类处理信息、提炼观点和学生磋商成果反映形式。老师的指导应该贯穿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老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把握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向,及时发现并指导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难题。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老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提高理论水平、梳理研究思路、指引研究方向、推荐研究方法、避免误区。老师的指导应点到为止,切忌越俎代庖,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老师指导学生发扬“团结精神”,培养学生的意识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三)重视体验,发展学生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The Research Learning of History in High-School Under New Curriculum: Focus on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Abilities
――Focus on Students' Ability Training
SHI Wenlei
(Jiangshan Middle School,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315192)
AbstractResearch studies are highly valued in the new high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This is not only in keeping with the satiation of education reforms at home and abroad in nowadays, but also in accord with the objective needs of training students' ability. In the research learning of history classes, through deepen study of the history themes; the students can raise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ir communicating and collaborating.
Key wordshigh school history; research learning; ability cultivation.
所谓“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来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于各类学习活动中,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从狭义上来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而历史的研究性学习则是以研究历史问题为主的研究性学习。
历史作为对过去生活的重现,与人的生活世界,当今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所以所谓以史为鉴正是通过历史的示范效应和教育意义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唤醒人对于世界的意义和人的本身生存意义的领悟。因此历史及其所附带的教育功能不仅是对过去生活的记叙,更是对未来生活的指导。学习历史除了系统的全面的学习历史史实,更重要的是历史思维。要使学生系统的灵活的掌握历史知识,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就必须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中的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的以接受型为主的学习方式,形成并倡导研究性学习。
历史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许多益处:
1 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历史课程的学习中仅知道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是远远不够的,要把历史现象作为思维材料去进行思考。而一这思考的过程就需要创造性思维。历史研究性学习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历史专题为前提,而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前布置相应探究题目,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媒介查阅相关资料,来对所研究的专题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并进而通过推论引证等手段得出自己个人的相应的历史结论。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提供给学生的是现成的已确定的历史结论,但是事实上许多历史结论的成立是有条件的,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相适应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历史结论并不具有唯一性和绝对的确定性。许多历史结论在当今史学界仍然存在着诸多争论。许多史学界已基本确定的或基本达成共识的历史结论,中学历史教材受限于各种因素而未能及时跟进。有的历史结论有了新的考古发现和史学遗存,尚在研究之中,之前的结论可能会被改写甚至等等情况。因此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然后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各种想法和观点,欣赏学生的思维成果,允许学生不同观点的发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对自己的想法观点不断更正或补充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不苛求其从无到有的重大史学发现,而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过程,结果对其本人或同龄群体有着独特的,新颖的价值。这就是学生的创新,应该鼓励这种创新精神。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无可替代的益处。
2 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在学生研究历史专题的过程中,必然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收集资料并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而对这一系列活动的实践则能恰好锻炼了学生除了课堂听说读写,背诵等能力之外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在研究调查历史课题中学生需要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翻看相关调研报告,上网查询,实地走访,听专家讲座,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通过进入图书馆、博物馆、因特网等场合和媒介完成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在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和材料后,面对大量的信息和材料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或形式进行筛选和甄别,依据存真去伪、去粗取精的原则对材料进行再收集,并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对于这些材料和信息进行升华,从中得到精华,用以推论或引证自己的观点。这样通过这些锻炼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 有利于学生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的各种技能和能力最终是要为其走向社会所服务的,而社会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所以在学习中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由历史学科本身的属性所决定,历史研究性学习所选择的研究性课题往往比较复杂和庞大,并且目前中学教学中,中学生学习时间比较紧张,仅依靠个人的力量很难顺利的完成。因此研究性学习经常采取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
在小组中,一般采取“合―分―合”的模式。就是由小组成员共同确定和制定研究课题,研究途径和研究手段,再根据小组内各个小组成员的个人兴趣爱好和技能专长,分别进行自己所分配到的部分的研究,最后再把各个小组成员的部分研究成果进行汇总,进行润色和梳理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研究成果。在这一小组研究过程中各个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互相交流,共享资源,共同研讨。在研究性学习中,难免会有意见不合甚至矛盾冲突,而解决这些冲突的过程就是进行人际交流的最好实践场所。因此小组的研究成果不仅依靠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团队的协作精神。只有处理好了团队内部的交流和合作才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就对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真正热爱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当然当前的历史研究性学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使研究性学习真正造福于学生,造福于未来。
参考文献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即“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改变传统的“灌输”、“死记”、“填鸭式”教学,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为宗旨。它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予每个学生提供主体性发展的广阔空间。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它提倡学生在实践、实验中学习,提倡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互联网等进行学习,通过调查了解自然、社会,并通过实验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这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开放性。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资料来自社会生活各领域和各学科,研究目标也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它涵盖能力、方法、意志品质、人文精神等多方面。研究的观点也突破答案唯一性的限制,视角不同、切入点不同、对史料的理解不同,即可存在不同的观点。在评价标准上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智力标准,而向开放式的多元化的标准转化。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和结论进行正确引导,训练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
2.主体性。历史“研究性学习”自始至终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真正把学生置身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和确定课题,采用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整个过程及内容、方式、结果,都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小组的努力。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探究,获得体验,会逐渐形成一种喜欢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进而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情境性。历史“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逐步深化、迁移,在这个情境中培养其细致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同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情境,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并指导学生学会寻求相关途径、方法去获取、利用史料来解决问题,使问题产生于“情境”,又解决于“情境”。
4.论证性。历史学科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实验性,它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尤为强调史据的真实性、逻辑推理的缜密性、论述的有力性、论证的严谨性和理论的思辨性。所以,在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特别重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要求史观、史据的统一和理论论证的完整。
三、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1.研究性学习是历史教育本性的回归。历史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永远吸引着人们去发掘、探究。“研究”是历史教育与历史学习的特征。历史教育分三种类型:叙述过去;理解现在而追述过去,为了展望未来而探索过去。因此,历史教育的功能是:了解过去的事情;认识今天的现实;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不管“叙述”、“追述”还是探索,均使历史教育烙上了探究的印记。因此,研究性学习的推出,不仅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也是教育本性――探究性、人文性、求真性、求实性的回归。
2.研究性学习使历史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长期以来,由于课程内容、教学时间和应试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习惯了“接受-理解-巩固”的学习方式,甚至机械模仿和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式受制于“繁、难、偏、旧”的教材体系,缺乏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以及规范单一的标准答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这是时代的发展对历史课程提出的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因此,历史教学中要引入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广泛收集、接触教材以外的史籍、文献和实物等资料,让学生学会对史料进行分析,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正确识别历史的科学方法。
3.研究性学习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实有效的手段。研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通过学生亲自去做,亲身体验,体会乐趣,体会成功,也体会失败。通过这种学习,得到如何获得知识的体验,促使各项技能和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只有在热爱中、在探索中才能有活力,有生命。在研究性学习中,让学生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去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为今后更好地走向社会打下基础。研究性学习相对于以往的教学目标,更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而做的富有时代意义的选择。因此,研究性学习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实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能力提升
研究性学习主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学生必须开动脑筋,结合各种知识大胆创新,直接、亲身地去体验和研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是主动地探究性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研究性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以识记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为宗旨的课程。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往往成为“主角”,学生成为知识接收的“容器”课堂教学毫无生机与活力。新课程理念明确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倡导他们自我发现与探索知识。因此,研究性学习模式就成为当前历史课堂“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给学生更多“探索”与“发现”的机会,他们才能真正调动学习热情,不断提升问题意识与实践能力。
一、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讨论热情
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学生不敢问“问题”主要心理障碍是自卑心理和紧张心理。培养方法是:当学生问“问题”时不能轻视,不能嘲笑,要满腔热情地接受和喜爱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能提出问题的学生都要想尽办法进行合理地表扬,凡是问题中的合理成份,要充分肯定,对不合理的成份要用积极的态度进行指正。对问题指正时要尽量让学生相互讨论。
其次要给学生有足够的问“问题”的空间,不能对问题草草了场就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间充分争论,尽量让学生有讨论问题的体验,使他们在讨论中不断修正对问题的看法,形成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案,事实上在争论中又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
二、收集分析信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灵魂,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学生在确定了研究课题后,便进入了具体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制定研究计划、搜集史实资料、提出观点和总结整理。
课题确定后,研究小组就应着手制定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研究计划。同时在小组内实行具体分工,这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分工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课题分工,即每个小组成员都要主动承担一部分相对独立的课题工作;二是角色分工,即每个组员都要承担一个角色,如负责查找资料、执笔等,大家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新课标强调“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交流思想、合作学习”,倡导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单一个体的学习方式。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与人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合作、交流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分工之下,可以积极参与到集体讨论的活动之中,同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学会听取他人意见,学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
接下来,根据计划的规定,小组成员各司其职,通过图书馆查询、上网查找、参观访问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所需史实资料。并及时做好对研究情况和体验的活动记录,这也是以后进行研究成果总结的素材和评价的依据。完成这些步骤之后,学生开始整理、分析所搜集到的历史资料,提出自己对研究问题的假设,最后综述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去主动搜集资料、查阅史料,并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这一过程本身也就是研究的过程。提出观点和假设后,就要选择论据,论证观点或证明假设。选择的论据在质量上必须可靠、具体和严密。
三、形成表达成果,提升交流总结能力
围绕提出的问题或课题,通过同学们自主地研究与学习,把所得出的结论,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展示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推动研究性学习的经常性开展,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可以通过调查报告、多媒体展示、报告会、辩论会、演讲赛、宣传栏等形式展示和交流。最后教师还要认真地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励再战。
四、培养社会责任,增强社会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注重学习的过程及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它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和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让学生在 “研”中学,从“做”中学;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究。通过实践活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并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启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不断的尝试中可以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如开题、论证、讨论、采访、提问、咨询、信息搜索、写作、论文陈述等知识和能力,学会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的研究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和热情。
高中历史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改革就面临着挑战,我们应积极应对这一挑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也意味着生机和希望,高中历史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初步实践证明,教学改革能够发现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我们努力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其实就是在创造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王会芹 如何构建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目标《西部大开发》2012年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