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堂教学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艺术 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做的是同样的事,讲的是类似的话,可是课堂教学效果却千差万别,甚至大相径庭,为什么?因为教师的教学水平、表达能力、性格特点等都有差异。笔者总结二十年来的教学经验与教训,力求探究课堂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让课堂充满无穷魅力。
一、讲究表达艺术
《师说》里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无论是传道、授业,还是解惑,教师都要通过语言来完成,所以教师应该在语言上多下功夫,讲究表达的艺术性。
(一)语音规范
语音规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国家对教师的普通话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普通话既是教学语言,也是校园语言,教师应该具备讲普通话的能力,也肩负着推广普通话的任务。
(二)用语严谨
严谨是指教师要使用准确的语言或术语来讲授教学内容,而且要逻辑清晰。在上课前对要讲授的内容做深入地梳理,研究如何衔接和过渡,推敲语言的准确和严密性,做到在课堂游刃有余,使学生清晰地掌握知识。用语严谨还包括教师不能使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
(三)语言简练
课堂语言不精练,会影响学生听课情绪,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避免使用一些无效语言。哪些属于无效语言呢?
1.口头禅
例如“是吗?”“好不好?”“那么”“嗯”等,教师平时的语言习惯在课堂上的不经意流露,久而久之,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性的无效课堂语言。
2.语言罗嗦
一种情况是重复。重复自己的话,重复学生的话,重要的知识点确实有必要通过重复来强化,但不能做没必要的重复;一种情况是语言不简洁。一个简单的问题一句话就能说明白,却要用几句话来表达。罗嗦是一种不良的课堂语言,可能是教师思路不够清晰的表现,也可能是教师性格或平时表达习惯使然。
3.迂回的指令性语言
现在的课堂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教师为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处处设问。有的问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象“好不好”、“对不对”等等,这是教师用婉转的、商量的语气在给学生下达指令,学生很了解教师的意图,都会回答“是”“好”。这种简单接答式的问法,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而抑制了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不动脑筋、人云亦云的坏习惯,而且这种做法是对教学新理念的一种误解,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简单粗糙的应付。
(四)语速恰当
快慢指的是说话速度。教师授课的快慢要适中,一般的说话速度介于每分钟120――160字之间。语速的快慢与人的性格有关,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加以控制和调整,使之达到最佳状态。
(五)音量适中
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音量,以在场每一个尤其是后排的学生能听清楚为标准。音量太小学生听不清,音量太大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而且给人一种训斥之感。
(六)停顿合理
教师的语言应该是顺畅和完整的。顺畅是指句与句之间承接连贯,不时断时续;完整是指说话一句是一句,不说半句话。说话中要有停顿,停顿不仅是生理上换气的需要,还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停顿,比如强调性停顿、回味性停顿、过渡性停顿等等。如能恰当地使用停顿,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
二、讲究教学艺术
(一)设计导入语
导入语是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它的作用就象于漪所说的:“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语是心理和教学内容的沟通,是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手段,目的是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导入语的形式有故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哲理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经验导入法等等。设计导入语时,要注意的是:1、导语的内容要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2、短小精悍;3、开宗明义;4、不落俗套。
(二)重视提问语和解答语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曾提出一个“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口号,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做好学情分析,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真正从实际出发,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提问语时要做到:精心设计、难易适中、尊重学生,目的是触类旁通,激发学生思考。
对教师的解答语要求是教师要选择好解答的最佳时机。先启发,后引导,再点拨,即孔子提倡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篇》)一定要选择在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之后,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充分理解、牢固记忆。
(三)关注评价语
评价语是对学生在课堂的表现给予的评判。它分为详评、简评和点评三种。其中点评是课堂最常用的,随机插入的评价。
学生作为一个个体生命,人格与尊严在课堂教学中被提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学生希望得到来自教育理性思考的真正意义的理解和尊重,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表扬为主,表扬要中肯,实事求是。“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在有必要批评学生时,也要作善意的批评。批评要因人而异,把握好分寸,而且要讲究方式和技巧,可运用以褒代贬、旁敲侧击、幽默诙谐等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批评以不破坏课堂气氛,不影响教学进程为原则。
(四)不忽略总结语
一堂成功的课,除了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它体现了一节课的完整性。常见的总结语有:归纳式总结语;扩展式总结语;预告式的总结语等等。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设计总结语,既是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的总结和提炼,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归纳和整理。
三、讲究板书艺术
在板书的设计上要讲究实用和美观。板书要有题目,条理层次清晰,书写大小适中,避免前松后紧。板书的内容要在备课时就设计好,避免随意性。偏在左侧的黑板三分之二的部分用于主要内容的书写,这部分内容一旦写了就不要轻意地擦掉。如果是临时决定写的内容,写在偏右侧的三分之一处,在课结束做小结时,把这部分内容擦掉,留在黑板上的是一个精心设计的、一目了然的完整板书。
四、讲究体态艺术
体态语是无声语言,如使用得当能对有声语言的表达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1.表情自然
表情由面部和眼睛两部分构成。教师上课时眼睛应随时与学生保持接触,一观察学生的反应,二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面部表情自然放松,给人一种处变不惊,临阵不慌的自信感。面部表情以让人感到友善的、和蔼可亲为宜,以略带微笑为最佳,微笑很有感染力,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
2.手势自如
上课时应配合一些自然而适宜的手势。没有手势,显得比较呆板;但手势过多,过于夸张,也会给人以指手划脚的感觉。在手势的使用上提倡少而精,而且要尽量做到美观、自然。
3.身势自在
身势就是身体的姿态。教师站在讲台要显得精神饱满,潇洒自信,挺胸收腹,两脚平稳站立,上身适时略微前倾,会给人以亲切感。两手自然下垂,如觉得别扭,可拿一本书或粉笔之类的东西,也可以自然、轻松地放在桌上。讲课时一般是站在讲台上,忌在讲台上频繁活动,或到学生中间来回走动,当然指导学生练外。
五、讲究服饰艺术
服饰指的是服装和饰物。穿着看似外在表现,其实也是一种文化,与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味有关。对当代教师的服装要求应该是得体、简洁、时尚、高雅。所谓得体就是要与年龄身份相符;简洁是指衣服上的装饰不宜过多;时尚就是能跟上时代的变化,不必过于保守;高雅是说服装的色彩和样式搭配合理。饰物如丝巾、胸针、发夹等不宜过艳、过花,戒指、手链、项链等不宜过大、过于显眼。不提倡教师带耳环,如果要带也应是耳钉之类不引人注目的。
“工欲善其事,心先利其器”,教师课前充分备课,让自己信心百倍、胸有成竹,课后做好教学反思,弥补不足,虚心地学习和借鉴,不忽视教学细节,如能坚持这样做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砺炼,一定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自如地驾驭课堂,展现出作为教师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教师口语[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2]庄文仲等.听话与说话[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一)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要让政治教学取得高效性,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并把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系统化,有所取舍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和知识水平来对知识进行重新排序,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以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设计的内容要能从生活中引入,通过探讨,最终能让学生运用到生活中,体现政治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二)创设新的教学方法在政治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如果一成不变,就容易让学生产生思维疲劳,对政治学习提不起兴趣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课堂学习时始终保持高涨的热情,激发他们对政治知识积极探索。
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
职高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没有进行规划,没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没有学习目标和计划的学习是盲目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弱点,也没有奋斗的目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动力不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找到近期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长期要努力的方向,使学生制定符合实际的学习计划。计划制定之后,教师要监督学生按照计划进行整治学习,并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力,提高他们的自制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来学习政治,通过对政治知识的整理使之形成一个体系,在运用知识的时候能有效地从知识体系中调取,提高他们运用政治知识的能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要通过不断地复习来深化,教师在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之后,还要让他们明白复习的重要性,使他们在学习之余要按照记忆规律进行有效复习,使政治知识真正被自己掌握。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政治课堂上,要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就要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出发,教师要从“巧”字入手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
(一)巧导入一堂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政治课首先就要在导入上进行精心设计,使学生在刚开始上课时就能被学习内容所吸引,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并积极地进入到探究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导入设计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巧妙设计,用有趣的导入来引发学生的注意力。
(二)巧过渡在教学过程中情境之间的转换,各个知识点的联系,衔接都要自然、流畅,使课堂教学保持紧凑。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教学经验和能力把握住转换的关键点进行过渡。教师利用语言的艺术性来完成这个有效过渡,使课堂教学保持连贯性,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巧收尾一堂课虽有良好的开端、成功的过程,但如果草率收场,就会功亏一篑。课堂结尾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是非常重要的。结尾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要求设计,如概括式、悬念式、激发式、归纳式等。设置悬念是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好方式。政治课教师在一堂课结尾经常设置悬念,给学生留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这样,学生很想知道下节课学习什么,于是去看书、去思考,从而为后面的教学铺平了道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四有”新人,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缺一不可。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职业高级中学的思想教育阵地,政治教学和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通过政治教学,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让学生成为思想品德素质过硬的劳动者,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科学的方法论,有崇高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职业中学加强政治教学和德育工作,应该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且高质量的人才。
教学要遵循学科的逻辑顺序及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美育化应注意阶段性、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从审美和美育的角度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居于主导地位,但在特定的氛围中教师与学生也能互为审美客体,相互促进,因此要善于创设环境和利用环境,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是心理环境创设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环境美就是要达到天然美与人工美两者的协调。这种协调能激起人们的喜悦感,我们力求使孩子们处处看到天然美景并使这种美景在孩子们的精心呵护下变得更加绚丽。”[2]对教学过程进行美育化改造是针对现有教学过程过分注重严谨性和科学性从而造成教学过程的人文性丧失的现象而提出的,目的是在改进和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学习效果的基础上贯彻美学原则,从动态的角度挖掘教学过程的自身美,使教学过程成为融科学美、艺术美、自然美于一体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既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重视教师的教法,又强调学生的学法。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次,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它自己的特定的本质和规律、必须遵循的相对稳定的规则和程序、可以传授和重复进行的操作技术。很多著名的教育学家,如前苏联的乌申斯基、美国的赫修特等,都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质。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道:“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一切生物之中最复杂、最神秘的。”[3]不讲究教学艺术,不注意发掘教学过程中的美学因素,教学就有可能蜕化为一种工具式的纯技术性的:教学成一种程式化的工作,缺乏个性、创造力和感染力,达不到教学应有的目的。
美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美育化教学设计是一种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为能够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我们不仅要理解美育化教学的基本特征,还要对这种教学设计方法的基本原则有清晰的认识,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等。因此,我们提出美育化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内容综合化原则、学习个性化原则和教学过程化原则。
(一)内容综合化原则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的联系,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当今人类精神的重要发展趋向,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无论是在教学理论领域还是在教学实践领域,教学与生活关系的问题都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主题。[5]内容综合化原则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过程。美育化教学认为,学生是完整的人。只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按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过程的体验性要求去施教,就能使教学充满人文性,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未来的教育要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中心。有人把这种趋向比作以脊柱教育替代无脊柱教育,这形象地说明学生作为整体的统一性犹如教育的脊柱。综合化教学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这里的综合化包括两个层次:—是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方法进行学习,即使在同一个主题的教学中也应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感受多种思路;二是采用综合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的综合效益,使学生接触更广泛的知识,拓宽学习的思维领域,达到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1.教学内容的学科综合。就是依据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来梳理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将不同学科的学习设计和改造成围绕向一个主题完成不同学习任务的活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学科综合呢?下面就美术学科知识的运用作些说明。美术:以它为框架来建构心中的事物。在课堂上,它以绘画为主,一般在两种情况下运用。一是教师让学生进行想像产生的,要求根据文中的描述,经过自己的加工,制造出具有个性的美,或者用想像来填补文中描述的空白。这类情况主要是要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另一种是根据课文中的描述真实再现,如《詹天佑》中用两种方法开凿隧道及“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图解,这种绘画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建立形象概念。
2.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的多样性。现有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是按照知识体系进行组织和设计的,这种组织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严密的知识结构,不过难以很好地顾及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要。美育化教学并不完全按照知识结构的特点来组织内容,而是强调挖掘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以引发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为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造。例如作文内容训练形式的多样化,是相对于“命题——指导——批改——讲评”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调、传统、固定不变的训练模式来讲的。我们应从学生自身需要、兴趣、情感出发,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使训练收到实效。多样化可以体现在训练体裁的多样、训练内容的多样、训练时机的多样、训练途径的多样……其实,就是以新颖、灵活、多变的方法,帮助学生轻松地找到可以动口、下笔的“契入点”,有了这个“契入点”训练才是积极有效的。
(二)学习个性化原则
将学习个性化原则作为美育化教学的首要原则不仅是美育理念的要求,也有其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比如“因材施教”尽管是从教的角度来分析学生的特点,但它也是学生的差异对教学的要求。建构主义理论从学习和知识的特性出发,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都是不一样的,所有的学习过程都是学生带着不同的知识经验背景进行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是有差异的。学习个性化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习过程体验化。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4]学生的行为不应该是在教师强迫下的应答行为,而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行为。例如,吕琼老师在教《摆一摆,想一想》一课时,让学生先自己独立用2颗棋子摆出不同的数,然后全班交流摆3颗棋子的各种方法。有的学生会从小到大摆,有的学生会从大到小摆,有的学生会交换摆,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从无序到有序,最后有了自己心中的最佳摆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能摆出、说出所有的答案。使认识活动本身与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融合在一起,这就是生活中经验升华为体验的转折点。
2.学习方式多样化。“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当前学习方式所存在的问题的基本看法。的确,单一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也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是学习个性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比较容易把握的。比如教师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之中,学生会很容易把握。
(三)教学过程化原则
课堂活动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因此必须通过活动让学生有所得,而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或者为调节课堂气氛而活动。在注重活动目标的同时也要注意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多样性,满堂问、满堂读、满堂练都是与活动化相背离的。
美育化设计的教学过程在课堂中的应用
1.教学过程的美育化设计
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的发展,应充分涵盖美育化设计的教学过程。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确定课程改革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明确课程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赋予课程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倡导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即课程不是分科的学科知识,而是综合的学科知识和学问。语文课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个问题。首先以美的形象感染学生。美的形象是指材料中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像。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众多美好的形象。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为了挣得一块面包,不得不在伏尔加河上来来去去”,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人民生活的悲惨,更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社会主义祖国的温暖;《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凡卡和小女孩的形象让孩子们热泪盈眶;《军魂》、《草地夜行》则为我们讲述了中国工农二万五千里举世无双的雄伟壮丽的故事,可歌可泣,令人敬仰。其次以美的意境陶冶学生。美的意境是指教材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或自然景色,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合一体而形成的一种美的境界。它包括情与景两个因素,其中,情是内容,景是手段,情与景的巧妙结合就构成了美的意境。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的语言文字创造了美的意境。如《桂林山水》中的画卷,《荷花》中的人随花舞都是情与景的巧妙结合。为了让学生受到美的意境陶冶,教师利用音乐与范读、讲解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
2.以体验为核心的美育化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功能
教学过程的实践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它既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又具有科学性和规定性。因此,教学实践也能形成一定的模式。也就是说,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有可能从教学实践到抽象概括出相对稳定的有效的教学过程的样式。实际上,每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某种教学模式来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因此美育化教学模式具有操作性、简约型、针对性以及整体性和开放性。教学模式筛选了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对其加以概括和简化,将其组建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用来描述一特定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美育化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对教学来说,同样如此。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深入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接受和对知识的消化理解状况,才能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欠缺和不足进行重点讲解和突破。在课堂中,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个性,及时给学生一些鼓励和刺激,比如在教学中进行的一些小测试比赛和竞争等,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了学习动力,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了解认识学生们现有的认知情况。在课程讲授当中,注意以旧有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点,以旧带新,以旧促新,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也可以消除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增强课堂成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而且,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从实际问题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并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当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观察提炼数学问题,并多加思考,用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去探索解决。
二、以生为主,引导为主,指导学生学习
在数学课堂当中,教师不应一昧地主导讲解课程内容,而是要基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积极地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探寻和解决。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在课堂中改一言堂为民主课堂,与学生一起探寻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学生自主自发的进行探究式学习,在主动的学习参与和思考探索中主动的去获取有效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型特性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讨论说明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型的支撑性和稳定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情绪,使他们踊跃发言,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他们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合作探究,从而寻求到其原理和根源,使其数学素养得以谐调发展。也就是说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探究式的教学学习,只有这样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和根本。
三、科技结合,媒体运用,促进教学成效
现代科技多媒体的教学应用不仅使课堂增添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还有效提升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加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强化知识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使学生更加容易看懂、听懂、形象直观的理解并掌握。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动静皆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无疑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所以,教师要将其充分利用起来,有效发挥其作用,变静止为动态、变复杂为简单、变枯燥为有趣,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将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变得可爱起来。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们对于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的道理感到特别的难以理解。这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演示:先将一个圆等分为两个半圆,现分别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两个半圆,如用红色和黑色,然后把两个半圆再分为8个相等的小扇形,这时将小扇形一个个从圆中“拿出来”(画面中此时只留下一个虚线的圆)并分别排列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来进行闪烁显示,而后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使学生通过对比,可以非常形象、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形。并由此移动演绎,使学生建立圆的半径、圆的周长的一半和所组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之间的联系,继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这样形象生动的直观显示,和化静为动的步步引导,环环推进,使学生们的头脑中留下了“化圆为方”的深刻印象,从而使他们实现从知识的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理解概括这一心理转变,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任何一门课程教学都要有章有序,不能是一盘散沙,历史课堂教学同样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历史课堂结构的重要性,把握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课堂气氛“严”与“活”的关系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学好历史的关键,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和在严肃、紧张的气氛中学习,其效果是不同的。历史教师要有驾驭课堂气氛的能力,既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又必须有张有弛,拿捏自如,做到有“严”有“活”。具体来讲,历史课堂的“活”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在讨论历史问题的时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严”指的是历史课堂上要有严格的纪律,在教师讲解问题时,学生要认真听讲;在参与小组讨论时,学生不能无拘无束,信口开河,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回答问题。
(二)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要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在这一理念下,历史教学不但要注重教给学生历史知识,让学生懂得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判断、比较、归纳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注重课堂教学设计,通过创设情境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锻炼思维能力。
(三)准确把握“疑”与“释”的关系学习过程就是不断突破疑问的过程,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要注重“设疑”,更要注重“释疑”。这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渴望中。例如,在讲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教师可先不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材料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通读材料后去思考,教师只需给予适当点拨即可。当然,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保证学生能够在讨论和充分的探究以后找出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这种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学手段必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优美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任何课程的教学,对教师语言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所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见,教学语言的成功与否对于课堂效果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历史教师要注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让历史课堂的语言充满趣味性,这样学生就会对历史课堂充满期待,喜欢上历史课。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历史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积累,提高知识储备量,并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如此便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画龙点睛的小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好奇心
课堂上最后的总结,会对教学效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另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另一方面可以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在小结中,教师要设计新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