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交规试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现象;对策;规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17-02
2013年10月14日,我参加了县教研室开展的小学数学“讲评课”专题研训活动,观摩了一节五年级《第四单元检测》讲评课,听取了教研室潘秀红老师《我对小学数学讲评课的思考》的主题讲座,让我对讲评课有了全方位、崭新的认识。对讲评课,我既熟悉又陌生。每个单元教学结束后,自己都会对教学质量情况进行一次检测,同时每次检测后也会有相应的讲评课,这样一个学期算下来,也上了十节左右的讲评课,但对讲评课具体承担的教学目的、有一个什么样的教学流程、有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等等,真的不是那么清楚。参加这次活动以后,对讲评课有了下面的一些想法。
一、现象与对策
1.教师对讲评课的感觉是郁闷加烦躁。“这么简单的题,竟然还有人要错!讲了这么多遍了,学生还是不懂!”讲评课的“讲”就是教师的一言堂、一遍又一遍、一讲到底。“评”就成了对学生错误的批评与打击。因此,上好讲评课,首先要提升教师对讲评课的认识,“评”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对检测情况的评价,评价以鼓励为主、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目的。“讲”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对自己的检测情况自主分析、自查自纠,或通过合作交流、互帮互助解决存在的问题。
2.逐题一一讲解。教师从填空、选择、判断……一个不漏,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是越听越没有兴趣。其实,每次检测,尤其是单元的检测内容是有重点的,题型之间围绕知识点是有联系的,教师要抓住这种联系,把知识由点及面,以体系的形式呈现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节省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3.一张试卷一支粉笔的讲评课以及满黑板的板书。阅卷时已经对学生的情况、对卷面的情况了然于胸了,不需要做什么准备直接进课堂讲评,结果满满一黑板,学生的板演、教师的举例,等等。我倒认为,在进行讲评课时,有一样教学媒体必不可少――实物投影。用途一:展示学生的卷面。把优秀的答题、清洁美观的卷面进行展示和表扬,对进步学生的答卷进行对比与鼓励。用途二:把学生不同的错误呈现出来,作为教学资源,用来分析成因、需求对策,既帮助错题学生加深了对错误原因以及改进方法的印象,又是对其他学生的一次借鉴。用途三:呈现学生独具一格的解题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黑板上留下的应该还是梳理好的重难知识点。
二、规范教学
(一)课前
1.认真阅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必要的分析。
2.简单的教学设计。(对不同题型中同一知识点进行分类、典型错题的巩固练习设计、合理的小组组建等。)
(二)课堂
1.情况分析。通过考试成绩数据,让学生对这一次的检测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同时通过数据对比,表扬取得进步的学生。另外,教师还应先对试卷进行认真的分析,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学生在哪方面学习基础好,哪些方面知识有缺陷,从客观上分析试卷,研究学生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情况,明确当前的教学基本情况及改正的意见。在学生的试卷批好后,要做大量的统计工作,比如选择题,每一小题的错误率是多少,哪些题目学生的错误较多,再如,对于主观性题目,分别统计出每一小题的得分量,然后再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以便了解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教学双方彼此了解的前提下,试卷讲评课才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自主分析订正。教师讲评完后,应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全部用红笔订正在试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的试题收集在“错题集”中,并且老师要把试卷保存好,待到复习时,教师再把试卷发给学生,让学生重做红笔订正的题目,最后抽时间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错题集上的试题。使学生的复习有针对性,避免了机械重复,提高了复习效率。课堂上给学生独立思考与订正错题的时间,能让一些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的错误及时纠正过来。
3.同桌交流与互助。同桌内合作分析问题、订正错误,发挥优秀学生的指导作用,让其在帮助人的同时进行“再学习”,困难学生的一部分错误在他人的帮助下加以解决,生生之间的互动、互帮互助是这一环节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师进行巡视,适度地参与到小组内的活动中去。
4.组际之间的交流。将同桌之间无法解决的问题呈现出来,在组际之间进行探讨,形成思路、优化方法。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适时点拨与指导。四人一个小组互帮互学,提出自己的错题、难题、分享题,互相评价。一份试卷,学生出错的原因可能很多,也因人而异,老师的“点评”中一定还有许多“漏网之鱼”没有讲到,这时让学生提出自己做错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自己要能说出错因和解题方法。因为这样做印象会更深刻,不易忘记。改错后,小组成员交流各题的解题方法,分享各自的发现、方法。教师巡查活动,要多一点启发引导,少一点告诉讲解。
5.巩固练习。教师应当围绕着试卷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再精心设计一份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讲评后的矫正补偿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使学生从各个角度来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规律与方法,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事半功倍,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指导学生从事科学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仍然是体育课程的根本任务。
未来三年,我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体育工作思路。
2011—2011年度目标
一、能力培养及常规工作:
1、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认真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
2、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上课,提高40分钟效益。多听课、评课、做好教学反思。
3、认真学习先进的体育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认真抓好学生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的活动量。
2011---2012年度目标
二、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
1、教学中要有机结合,体现学校各种活动的特色。
2、认真进行每一次的教研组活动,做好记录,认真研究学习。
3、通过教学贯穿德育工作,使德育能渗透于体育教学中。
2012---2013年度目标
三、学校运动队及各项评比:
1、我要带好自己的运动队,培养后备人才,打造二线梯队。做到坚持高质量的训练,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能取得好的成绩,为学校争光添彩。
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教案:小乌龟运粮食
活动目标:1、学习手脚着地爬的动作。2、听信号做动作,做到动作灵敏协调,初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3、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小布袋、乌****饰;大鼓一只。2、设置情景:树林、山洞。3、房子一座。
活动过程:
走进《玫瑰与教育》,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则是感受到窦老师的独立思考、独家发现和独特表达等个性特征的彰显。这本书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读书”二字。“读书-思考-实践”是这个时代的老师应当静下心来要做的一件事,这也是要成为一个有专业尊重的教师的必由之路,作为学生要读书,作为教师更要读书,我理解学生读书贵在培养兴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即可。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固然是应当的,但更应当多读一些名著、专著等等,“修身养性、净化心灵”不敢说!但多多少少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爱好。从窦老师的这本书中我理解,教师应当是要培养读书的习惯的。
从《玫瑰与教育》中我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作为教师更应做好“读书-思考-实践”。窦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书中写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从书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满阳光,怀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窦老师。这本书中,窦桂梅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
读了《玫瑰与教育》后,我想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奋地阅读成就了她的美丽和深刻。请看她是怎样看待阅读的:
“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
“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读书,是我精神的呼吸。”
“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
“外在的形貌基于遗传,是难于改变的,但人的精神却可因读书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曲线超高 欠超高 过超高 钢轨磨耗
1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区间线路长度一般为1~2km,车辆加速及减速较快,列车在同一线路曲线(特别是较长的曲线)范围内运行时,最高速度与最高速度差异较大,新版的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仅给出了轨道曲线超高的计算公式及允许的最大欠超高,一些相关的设计手册及资料也未有论述,难以应对在设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本文详细论述了曲线轨道超高的设置方法及设置超高时需注意的问题。
2曲线超高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