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与舅妈

我与舅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我与舅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与舅妈范文第1篇

在《幻城》中,张萌和马天宇在戏中的关系是女王攻和猫系奴,甫一登场,张萌就上演“水中捞美男”“湿身诱惑”“爱的小奴隶”等种种花式撩汉技能,攻气十足。在言谈中,张萌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女王攻”属性。谈起搭档马天宇,张萌毫不留情地爆料:“平时没事我也挺爱欺负他的,挺挤兑他的。他就是那种呵呵。在我面前他就是一个受!”谈起出演剧版原创角色“艳亍保张萌的语气又傲娇调皮了起来,坦言这是《幻城》编剧沈芷凝最得意的一个原创角色,更自我调侃是男二号,不仅要负责打打杀杀,还要与马天宇上演“女追男,隔冰山”的反差戏码。而剧中这个“一言不合就挥鞭”的火族公主气质也与她本人高度契合,“跟我还蛮像的。她对自己的感情很直接,然后想得到就一定要得到,很过瘾,演起来一点都不纠结。”

张萌在微博上自称国民拼姐,口号是要攻也要仙。单看她的长相,似乎只能将她与或性感或知性的女神联系在一起,但翻看她的履历,似乎能明白她“攻”自何处。出身音乐家庭的张萌,4岁学习钢琴,12岁就已经能当家教。15岁独自赴澳大利亚念书,其间做过餐厅服务员,移动电话推销员,打过零工。一度强悍到连蟑螂掉进汤锅都可以无视接着吃饭。18岁考入澳大利亚最好的学府―南威尔士大学。23岁作为环球小姐中国区的冠军出道,顺利进入演艺圈。在高颜值高学历双双加持下,在影视剧中张萌扮演的大多数都是独立大女人的角色:在《宝贝》里她是职场女强人陈静波,在《小丈夫》中,她是拥有指挥能力却因而遭遇婚姻暗礁的大女人陆小山。唯一一次角色的反转是《离婚律师》中,她抛弃智商饰演性感火辣却糨糊脑袋的作女焦艳艳。面对如此不讨喜的作女,网友毫不留情地给予了板砖。而这次反转也带着她本人的一点儿拼劲儿,“其实当时所有人都不同意我去演,包括我老公,一开始真是压力大,后来我也就豁出去了,演就演了,怎么着吧。” 撩汉秘籍 “小女人也是一种御夫”

与剧中角色感情屡屡触礁不同,现实生活中的张萌已收获了婚姻。这在圈内早已不是秘密,她的另一半是她多部电视剧的出品方耀客传媒的老板,自此张萌在江湖上除了演员、歌手、模特,又有了另一重外界津津乐道的身份―老板娘。一年前张萌接受我刊采访时隐约透露出息影的打算,“自己婚后的人生规划就不应该演戏了,希望近期可以当妈妈,而且孩子越多越好。”但从张萌目前的规划来看,她似乎没有停下工作的步伐。婚后,电视剧《三个奶爸》《小丈夫》《幻城》陆续亮相荧屏,最近也在赶拍新剧《周末父母》,演起了新时代的辣妈。但如何兼顾婚姻和事业?张萌搬出了她的理论:“你不能太偏科,完全投入到一个地方,另一个地方就放掉。如果你工作了一段时间,你一定要给点时间给家庭。”那生活中有没有撩汉秘诀?张萌又把理论上升到了战略层面,“该御夫时御夫,该小女人时小女人,其实小女人也是一种御夫嘛。” 你那么美怎么不红?“我觉得想红的演员是最痛苦的”

环姐出身,演过那么多角色的张萌,至今好像仍缺乏一点大红大紫的运气。也有不少网友在她微博底下为她叫屈,“你那么美怎么不红?”当本刊记者将这个敏感的问题抛给张萌的时候,她听完先是哈哈一笑,淡定地表示:“我比较内秀,没关系。”那又是怎样看待这种落差的呢?张萌反而觉得名气累人,“我觉得想红的演员是最痛苦的。他们一点都不放松,他在演戏的时候就会老在想,这个角色是不是能红呀,能给你带来什么,这样就很不纯粹。” “马天宇是我的男闺密,他很暖,非常暖”

南都娱乐:这个饰演的艳厥蔷缰械脑创人物?

张萌:我们的编剧老师格格沈芷凝告诉我这是她最得意的一个原创角色,她是一个女王攻的角色,这部戏是男生负责美貌如花,女生负责打打杀杀,艳卦诶锩媸亲钅艽虻摹;鹜醪淮蚨寂伤去打。但她在打的时候爱上了樱空释,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很多感情的纠葛。包括她一开始把樱空释当做她的奴隶啊等等,这个角色很霸气。

南都娱乐:你觉得这个角色哪一点是最吸引你的?

张萌:首先她还挺攻的,挺女王的。然后跟我还蛮像的。她对自己的感情很直接,然后想得到就一定要得到,很过瘾,演起来一点都不纠结。

南都娱乐:所以马天宇叫你“老司机”?

张萌:其实我俩现实生活中也挺像的,我还挺攻的,挺欺负他的,挺挤兑他的没事。他就是那种呵呵。

南都娱乐:所以在你的攻面前,他是个受?

张萌:他就是一个受!对对!因为在戏里毕竟最后也没有怎么样,他就感觉挺像个大男孩的。就跟我在一起我们无话不谈,分享很多很多秘密的那种感觉。

南都娱乐:私下生活中是闺密?

张萌:对,他是我的男闺密。他很暖,他非常暖。

南都娱乐:举个例子吧?

张萌:比如我们在一起拍戏的时候呀,可能通告是先排到他收工,他可能就会说让萌姐先拍完,我先收工。还有一次我们路过荆棘嘛,他蛮绅士的,他用手拽着我,穿过一段树枝,他就会把我面前的树枝都掰碎。让我好跑一点,自己就会走有树枝的地方,他觉得女生嘛,很容易绊倒。我原来以为他没有什么力气,因为拍那场戏嘛,我们原以为跑的时候没有什么危险,我感觉到他都快要把我腾空了。都给拽起来了。他还蛮有力量的。

南都娱乐:那你有对他做过很暖心的事情?

张萌:给他买韭菜盒子。

南都娱乐:他好这一口是吗?

张萌:他一开始不好的,因为他是穆斯林嘛,回民。正好那天我们那有个回民餐厅。我就吃完涮羊肉,就给他带了韭菜盒子。之后他一发不可收拾,以后每天让他助理给他买韭菜盒子。然后每天对戏之前吃一口韭菜盒子再跟我演戏。

南都娱乐:那有味道吗?

张萌:你说呢?哈哈。

南都娱乐:你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么会撩汉吗?

张萌:我是可攻可受,可直可弯……哈哈哈,没有啦。

南都娱乐:撩汉秘诀是什么?

张萌:就是该御夫时御夫,该小女人时小女人,其实小女人也是一种御夫嘛。

南都娱乐:很会撒娇吧?

张萌:肯定要的吧。

南都娱乐:怎么定义辣妈的?

张萌:她其实是那种,家庭事业和为人父母之间的平衡,是这样一个话题。我觉得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最终要的就是平衡。就是每一个角色的平衡。你不能太偏科,完全投入到一个地方,另一个地方就放掉。依仗你不同的定制,平衡你自己的生活。但说实话,我以后有了孩子一定会教育得很好。

南都娱乐:是怎么平衡事业和婚姻的呢?

张萌:这个东西没办法细致,但如果你工作了一段时间,你一定要给点时间给家庭。那如果我以后有了宝宝,肯定会给多点时间给家庭。

南都娱乐:不少网友为你叫屈,在你微博底下留言说“你这么美怎么不红”?

张萌:我比较内秀,没关系。哈哈

南都娱乐:怎么看待这种名气上的落差呢?

张萌:好累啊,其实开心我觉得就最重要,每天开心比什么都重要。我觉得想红的演员是最痛苦的。他们一点都不放松,他在演戏的时候就会老在想,这个角色是不是能红呀,能给你带来什么,这样就很不纯粹。

我与舅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独立型自我,依赖型自我。

分类号B848

“自我”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1890年,詹姆斯在其名作《心理学原理》中提出了“自我”的概念。此后,关于“自我”的研究断断续续,涉及许多层面。近几十年来,Markus等人对于文化与自我的研究日益成为自我研究的一个主流方向,得到了广泛的关注。Markus等人认为不同的文化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文化将对应不同的自我结构:独立型自我和依赖型自我。而不同的自我结构可以预测解释个体在情绪、认知、动机等方面的差异。Markus的研究结果引人注目,同时也受到了相当多的质疑和批判。

1Markus等人的研究及其支持证据

Markus等人认为典型的西方文化是一种个人主义文化,强调个人的品质与成功,在这种文化下,个体通过发现和表现其独特的内在品质、关注自我来维持其独立性,个体形成的是一种独立型的自我结构,自我是一个包含着明显的品质特征、与情境分离的一个整体[1]。而大部分非西方文化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人际的和谐和团体目标,在这种文化下,个体形成的是一种依赖型的自我结构,自我被认为是与环境相互依赖的,关注他人或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依赖型的自我图式中将一些重要他人包括进来,而独立型的自我图式中不包含他人。这种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将指导个体评价、组织、调节其个人经验和行动。东西方文化下不同的自我结构可以解释人们在认知、情绪、动机等方面的跨文化差异。

1.1认知方面的相关研究及结果

不同的自我系统将产生认知上的不同结果。依赖型自我比独立型自我对他人更关注和敏感,相应的,会有对他人、自我与他人关系方面的更好的认知。独立型自我的个体更关注突出其独特性和个性的信息,根据其兴趣、技能、态度编码组织信息,对与自己相关的信息有着更好的记忆。Holyoak和Cordon等人发现,对于一个典型的美国人,其对自我的表征比对他人的更详细和清晰[2]。Shweder和Bourne则发现,对于所熟悉的人的描述中,印度人的描述比美国人的更情境化、人际化[3]。就是说,独立型自我者更易将自我知识组织到一个个体个性品质的等级结构中去,而依赖型自我者具有相对少的关于“普遍自我”、“普遍他人”的结构知识,特定社会情境比单独的个体品质更多用于表征之中。

1.2情感方面的相关研究及结果

自我结构的差异也反映在人的情感经验差异上。Markus指出情感经验是依赖于当前的社会情境的,同时,情感经验反过来在解释改变社会情境的本质上起着关键作用,并可刺激个体投入某一特定行为[1]。关于社会情境的构念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我、他人以及二者的关系,情感经验则根据自我构念而发生系统性的改变。

有研究发现[4,6],个人主义者比集体主义者快乐,自我的某些心理属性(自尊、自我一致性)对于西方的个人主义者比集体主义者与快乐有更高的相关。一项实验也表明,美国人报告积极情感的频次显著高于消极情感的报告频次,但在日本则完全没有这种差异。Suh认为,在高度个人主义的文化中,更强调每个人的权力、自由和独特的情感,每个人都可获得许多个人自由和机会并要对自己的快乐高度负责,可以更努力地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他们的生活[5]。而在更加集体主义的社会中,集体的一个重要目标和需要往往优于个人的思想、价值和喜好,人们相信对于幸福的控制是有限的,各种因素超越个人的控制,如幸运和家庭背景被认为在决定一个人的最终幸福时起到重要作用。Markus和Kitayama认为在独立自我的文化要求下,文化认可的社会动机极大地帮助个体去揭示和确认自我的令人满意的内在品质;在依赖性自我的文化要求下,社会动机强调在相互依存的情境中保持一个相互参与的社会关系,推动个体去确证依赖性自我[6]。

1.3动机方面的相关研究及结果

从西方文化的角度看,通常认为人的动机来自于个体的内部需要,如自尊、避免认知冲突、自我实现,这些动机也可在某种程度上看作是独立型自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过程是依赖于自我系统的性质的。不同于独立型自我,依赖型自我会更多表达、经历社会性的或与他人相关的动机,会努力地去接受他人、适应他人的需要与要求,节制个人要求与欲望。即使与自我有关的动机如自我增强、自我一致性、自我验证、自我实现等,对于不同的自我结构也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Bond通过对中国人动机的研究发现,各种动机的水平很明显地直接反映着中国人传统的社会集体导向[7]。对于中国人来说,较高水平的动机有降低需求、社会导向的成就、容忍、养育、秩序等,中等水平的动机有自主、尊重、求助等,低水平动机有个人导向成就、表现、攻击、权力等。但是,Hwang发现随着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国人的表现、自主等动机水平有所上升,而顺从、秩序、养育、容忍等动机水平有所下降[8]。

总之,Markus等人的理论及研究证明,对于如何理解个体行为和有关自我现象的本质,持有什么样的自我观是非常关键的,自我结构是一个非常有力的理论。

2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和自我结构的测量与分析

尽管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社会行为中存在着文化差异,但找到一个可以解释、组织跨文化差异的变量并非易事,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目前被看作一个能比较好地区分出文化差异的潜变量。在Markus等人的理论中,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的区分,独立型自我―依赖型的自我结构区分是两套重要的核心概念。有许多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对这两套概念的直接解释和测量上,探索是否存在着这样的文化维度和自我维度、二者的关系,以及其内容是否与Markus等人的描述一致等。

Parkes和Schneider的一项TST(twenty statements test)研究发现,亚洲被试有着更多的社会反应―无论抽象的还是情境的,而澳大利亚被试有着更多的自主―情境反应,集体―个人主义主要与自我的社会―自主维度相关[9]。Triandis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利用态度和价值测量,将同一文化内的成员区分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者后,二者在社会团体类的反应百分比上有着显著差异[10]。

实际上,对于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的意义分析和维度分析,一直是这方面研究的一个重点和关键,这是自我结构理论的一个基础。Rhee等人用确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到了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的最佳维度模型,结果表明四因素模型的拟合度等指标最佳,即亲属集体主义、亲属个人主义、非亲属集体主义、非亲属个人主义可以更好的描述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11]。Rhee和Ueman指出,在不同的团体内和文化中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意义是不同的[11]。

3自我结构与性别差异

不同文化中存在着自我结构的差异,那么很自然的一个问题就是:男女之间是否存在着自我结构差异,是否相应的存在着对认知、情绪、动机的影响,这种差异与通常报告的跨文化差异的内部关系是什么?Carolyn和Sherif认为,自我系统的概念可用来解释许多性别差异,如人格、发展和行为[12]。Cross和Madson认为,美国女性趋于发展依赖型的自我结构,美国男性趋向于发展独立型的自我结构,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将他们的人际关系纳入他们的自我结构,而男性的认知、情感、行为比女人更少受人际关系的影响,男性的社会关系趋于容纳相对更多的他人但亲密度相对较低[12,13]。这种自我结构的差异可以解释男女在认知、动机、情感、社会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但也有一些学者对Markus等人提出的两种自我结构提出质疑,尤其是将这种理论应用到男女性别差异上。Breckler和Greenwald曾提出自我是三个维度而不是二个,第一个是个人主义维度,第二个是集体主义维度,第三个是关系维度[14]。Kashima等人的研究认为,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并没有很大的重叠,文化差异更多集中在自我的个人主义维度上,性别差异更多表现在关系维度上即人们是怎样在感情上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15]。女性认为,与男人相比,她们与他人的联系更多。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关系维度实际上是分离的,关系维度与性别差异的关系比与文化差异更大。

4对Markus等人理论及研究的质疑

虽然Markus等人的理论在解释跨文化差异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仍有许多研究提出了反面证据,一些学者也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在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的研究中,存在着大量的反证,不支持Markus等人的理论。Takano和Osake回顾了日本与美国人的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研究后发现[16],2个确证性实验和5个问卷研究未发现两个国家的差异,2个关于合作的实验研究和1个问卷研究发现日本人比美国人有更强的个人主义,另外仅有1个研究支持日本人比美国人更有集体主义的观点。

Matsumoto则对独立―依赖型自我结构理论的逻辑提出了批评,指出这一理论中缺乏对其基本理论假设的检验[17]。Matsumoto指出,在Markus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个基本的逻辑推理,即文化影响了自我结构,从而又影响了行为的各个层面,而这样一个逻辑结构在相当多的环节上都存在着问题。而且大部分的跨文化研究严格地说只是跨国家研究,具体地说是跨城市、跨大学的研究,是以国家作为自变量,以一些心理学变量作为因变量。严格地说,观测到的差异是国家差异而不能说是文化的和自我结构的差异。Matsumoto指出,如果接受Markus等人的理论则必须接受以下几个潜在的理论假设:(1)特定国家与特定的自我结构相联系;(2)特定的自我结构与假定的认知、情绪、动机结果相联系;(3)特定国家具有相应的文化维度(集体―个人主义)以培养相应的自我结构;(4)特定文化与特定的自我结构相联系[17]。但是,盲目接受这些假设是存在问题的,简单地假设美国被试是个人主义的而日本、印度被试是集体主义的,是缺乏实证性的,是在使用文化刻板印象引导理论和研究。社会、制度、个体水平上的文化在许多方面影响个体的自我结构,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的文化角度可能不足以解释造成自我结构差异的文化差异,独立和依赖型的自我结构可能也无法完全解释观测到的心理现象的差异。

事实上,许多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其他有特色的自我结构理论。Triandis提出了私我、公我、集体我的自我划分,认为文化会影响相应的自我的发展[18]。Guisinger和Blatt等提出了自然选择的进化压力影响到自我的两个基本发展途径:自我定义和人际关系[19]。他们认为两个过程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纠缠,一种自我的成熟部分地依赖于另一种自我的成熟。Hermans和Kempen认为以往研究中有一个关于文化的假设,即文化是内部一致的、可外部辨认、按地理分布的,但这是一个二分的文化概念[20]。实际上,文化存在着适当的内部系统,存在着文化的混合、传播、联系和多重识别。

自从20世纪80年代Hofstede提出了包括集体―个人主义在内的4个文化维度后,研究者越来越多地注意到了自我研究中的文化背景,但以Markus为代表的学者多以集体―个人主义或依赖―独立型自我作为自变量进行研究。此外,由于自身的文化思维限制,西方研究者大都不能深入地理解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内涵,仅从与个人主义相对的角度看待所谓的集体主义。中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中国人深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多重影响,群己合一、天人合一、忘我无我的自我观在中国人的成长背景中潜移默化。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的实质是什么,中国人的自我能否用独立―依赖型的自我结构进行划分,这是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不能完全依赖西方的理论和研究的,要从本土心理学出发,注意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关系、研究问题的本土化,唯此才能揭示出中国式集体主义文化的真正内涵,才能揭示出中国人自我的真实结构和文化特性。

总之,Markus等人提出的独立型与依赖型的自我结构理论是目前自我研究领域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虽然对其存在着相当多的质疑,但这一理论也的确有效地解释了许多跨文化差异。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非常深刻的视角和有效的研究途径,沿着这条路线继续进行探索――无论是验证亦或批判,都会使我们对自我结构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参考文献

1 Markus H R, Kitayama S.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1, 98: 224~253

2 Holyoak K J, Cordon P C. Social reference poi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3, 44: 881~887

3 Shweder R A, Bourne E J. Does the concept of the person vary cross-culturally? In: Shweder, Levine, Essays on Mind, Self, and Emotion.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158~199

4 Ed Diener, Carol L G, Eunkook Suh, et al. Subjective well-being across cultur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00, 31(4): 419~437

5 Suh E, Diener E, Oishi S, et al. The shifting basis of life satisfaction judgments across cultu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 482~493

6 Kitayama S, Markus H R, Kurokawa M. Culture, emotion, and well-being. Cognition and Emotion, 2000, 14(1): 93~124

7 Bond M H.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nese Peopl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8 Hwang C H. Change of psychological needs over thirteen years.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aipei), 1976, 9: 85~94

9 Parkes L P, Schneider K S.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nd self-concept.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9, 2: 367~383

10 Ttriandis H C, McCusker C, Hui C H. Multimethod probe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0, 59: 1006~1020

11 Rhee E, Uleman J S, lee H K. Variations in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by ingroup and cult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1: 1037~1054

12 Cross S E, Madson L. Models of the self: self-construals and gender. Psychological Bulletins, 1991, 122: 5~37

13 Blier M J, Blier L A.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rated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Sex Roles, 1989, 21: 287~295

14 Breckler S J, Greenwald A G. Motivational facets of the self. In: Higgins, Sorrentino, Handbook of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86, 145~164

15 Kashima y, Yamaguchi S, Kim U, et al. Culture, gender, and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5, 69(5): 925~937

16 Takano Y, Osaka E. Japanese collectivism and American individualism. Japa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7, 68: 312~327

17 David Matsumoto. Culture and self: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Markus and kitayama's theory of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self construal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9, 2: 289~310

18 Triandis H C. The self and social behavior in differing cultural contexts.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9, 96: 506~520

我与舅妈范文第3篇

【Abstract】Looking at the good Samaritan legislation in the two legal systems of continental law system and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we can see that the legislation of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regardless of what kind of legislative model, is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general obligation of relief.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odern Samaritan legislation and the good Samaritan law based on the two legal systems, which should be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visions of the two legal systems, and further develop our country's legislation.

【关键词】好撒玛利亚人法;一般救助义务;见义勇为法

【Keywords】 good Samaritan law; general relief obligation;good Samaritan law in China

【中D分类号】D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168-02

1 好撒玛利亚人法词源及语义

“好撒玛利亚人”这一称谓源于《圣经・路加福音》10:30-37,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撒玛利亚人对一个陌生的犯罪被害人施以救助的故事。这个故事本身具有丰富的宗教意义和文化背景,通过耶和华之口教化众人经行善而获得永生。好撒玛利亚人法的实质,就是通过提高法律对于人性的预设,来达到将原本由道德控制的范畴转化为法律控制的目的。

2 大陆法系好撒玛利亚人法

欧洲大陆法系国家普遍将救助义务规定在刑法典中,并且倾向于将救助义务的范围限制在人身、生命存在紧急危险的场合。救助必须符合特定条件,该罪的刑罚后果相对较轻,人们并不必然为其原本可以阻止的危难结果承担责任。各国因救助行为而产生的侵权行为的免责,以及救助行为导致救助人遭受损害的赔偿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分歧。

2.1 以刑事制裁为保障的立法例

1954年和1994年版本的法国刑法中,都存在好撒玛利亚人法的规定。前后两者相对比,后者对于违反救助义务加重了处罚。其规定在第三章置人于危险罪当中,对这一义务不仅适用于侵犯他人人身之重罪或轻罪情形下,还适用于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造成的受害人困境的情形。倘若违反这一义务,其将受到自由刑和罚金的处罚,属于重罪的范畴。法国的这一好撒玛利亚人法具有适用范围广、打击力度大的特征,对救助义务的要求甚重,主要用于打击国内的不作为杀人犯罪。在救助者损害赔偿问题的处理上,法国成文法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救助者可以依据无因管理、默示契约和普通侵权获得救济。

2.2 以民事制裁为保障的立法例

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中关于好撒玛利亚人法的规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另一类是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但却为好撒玛利亚人立法留下了空间,待日后由法律自行进步或者由司法实践进行解释。《葡萄牙民法典》则是经历了这两种形式的转变。1867年《葡萄牙民法典》在“与刑事责任相关的民事责任”这一标题下规定了见危不救者的补充责任。然而,1966年的新民法典却对这一问题作了模糊化处理,不再对这一救助义务进行明文规定,《葡萄牙民法典》对救助义务的规定范畴仅限于暴力犯罪情形,与上述刑法例相比范围小了很多。同时,在救助义务主体上,基于法律或法律行为而有义务的主体是第一救助主体,其次才由一般主体承担救助义务。

3 英美法系好撒玛利亚人法

传统的英美法系坚持不存在一般救助义务的立场。理论界认为,道德法律化的立法模式与自由价值相冲突,同时与私法结构上的消极性相冲突。因此,在普通法中,与大陆法系的特征不同,法律并不强迫个人像好撒马利亚人那样去救助处于危险的人或财产。

3.1 消极的一般立法

普通法传统的规则是,在缺乏特殊的情景或特殊的关系时,人们不负有救助他人免遭危险的积极义务。基于对一般救助义务或作为义务的拒绝,普通法区分了单纯的未施救和因过失将原告置于危险境地。对于前者,普通法拒绝施加责任。因此,美国大多数州的好撒玛利亚人立法主要针对的是救助者实施救助行为时产生的侵权行为的免责以及受到损害时的赔偿请求权问题。

3.2 以刑法规定救助义务的立法例

虽然英美法系侵权法上不存在一般的救助义务,但是在美国的州立法层面上,还有少数州基于一些重大案件的影响,而出台了承担刑事责任的好撒玛利亚人法规定,如夏威夷州、明尼苏达州等。

美国采取积极的好撒玛利亚人立法的几个州许多问题的立场与欧洲大陆国家的规定较为相似,但在违反救助义务的责任承担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美国的州立法中对于违反救助义务的情形仅采取轻罪的处罚标准,其规定的刑罚处罚都非常轻。

4 我国见义勇为法

我国现行的关于救助义务的规定存在于民法、刑法和行政法三个领域。《侵权法》第23条涉及好撒玛利亚人因救助行为而受到损害的情形;刑法则通过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来豁免救助人的合理救助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责任;而行政法则从中央到地方广泛地规定了见义勇为法[1]。在中央层面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意见的通知》,在地方层面,目前已有54条地方性法规,29条地方政府规章,以及351条地方规范性文件对此作出详细的规定。

我国的见义勇为法,与英美法系的好撒玛利亚人立法模式类似,都仅采用免责和保障的方式,鼓励救助行为。一般救助义务相较于特殊救助义务而言,具有更强的道德义务性质。我国民法、刑法,以及行政法领域的立法均未对一般救助义务作出规定。

5 完善我见义勇为法的具体思路

5.1 我国见义勇为法采取民法规定为主的方式较为合理

综观两大法系对救助义务规定与否、入刑与否的不同规定,实际上是各国对不实施救助行为属于侵权行为或犯罪行为的阐述。在不同的国家,不救助行为的后果或大或小,结合救助义务适用范畴来看,其实是不救助行为具有多大的社会危害性的问题。因此,在我国,“见义勇为”一词已将其道德性质展露无遗。不实施见义勇行为的社会危害性难以与刑事犯罪齐平。倘若强行以刑法义务约束之,恐无法为社会公众所接受并自觉履行。故此,借鉴欧洲以民法典规定救助义务的立法例,以民法规定为主的方式是目前较为合理的立法模式。[2]

5.2 见义勇为的行为构成

前文所述各种好撒玛利亚人立法,尽管形式多种多样,但其行为构成大致相同,包括他人身处险境、行为人知道他人身处险境、行为人救助不会危及自身或第三人安全,以及合理的救助方式这四个要件。具体来说,其一,“他人身处险境”的情形应仅限于生命、健康或安全的危险,而不包括财产威胁。其二,救助人只有在意识到危险的情况下,才对他人承担救助义务。两大法系在立法上大多采用“明知”“发现”“知道”等表述,明确了义务承担的前提条件。其三,救助者自身安全是救助义务承担的限制条件,规定了一般救助义务的好撒玛利亚人法都对这一限制条件进行了阐述。其四,对于救助方式的规定,各国有所不同,但主要包括亲自救助和向他人求助这两种方式。

【参考文献】

我与舅妈范文第4篇

在全球能源危机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探究现阶段我国能源消费的增长情况,并运用模型合理预测其发展趋势,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对1983-2012年我国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数据构建ARMA(2,0)模型,发现我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的惯性,并对其进行短期预测,探析我国未来十年内能源消费增长趋势。

【关键词】

能源消费;ARMA模型;实证研究

0 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其能源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密不可分。分,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6.5亿吨标准煤,均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的消费大国。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供给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瓶颈约束造成了能源供给的短缺和价格的上涨等问题。基于此,我国如果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做到保护环境、保护自然,预测和控制能源消费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做好能源消费预测,使其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献回顾

刘勇、汪旭晖(2007)指出能源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准确预测未来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1978—2005年能源消费总量,运用ARIMA模型进行能源消费的预测,达到了最小方差意义下的最优预测的效果。同时,对我国未来的能源发展给出了由开发与节能并重转变为节能优先的政策性建议。

张峰、刘伟(2008)通过构建ARIMA(1,2,1)模型,对北京市2007-2015年能源消费进行短期预测,得出北京市未来能源消费呈加快增长态势。这对于北京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目标是一大挑战。并提出倡导全面节能观念、完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多元化能源消费、建立以价格杠杠和市场为导向的长效节能机制等建议。

2 ARMA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为探究我国能源消费增长情况,在广泛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我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RE)作为数据基础和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为2012统计年鉴,数据客观真实,符合研究要求。

2.1 序列RE的特征分析

利用HP 滤波时间序列方法得出RE序列的趋势图,序列RE从整体上是看波动比较随机,没有明显的趋势,但是有局部的观测值数值较大,该序列可能不平稳,因此进一步对序列RE进行平稳检验。本文选择用仅含截距项的模型进行ADF检验序列RE的平稳性,结果显示ADF检验统计量的伴随概率值为0.019,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因此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序列RE是平稳的,符合利用ARMA模型的前提条件。

2.2 ARMA模型的识别

本文欲对序列RE建立ARMA(p,q)模型,在估计模型之前需确认模型的形式,可通过分析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来识别,结果显示序列RE的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随着滞后阶数的增加而逐渐衰减,其中一阶偏自相关系数和一阶自相关系数都明显超过2倍标准差范围。运用拖尾与截尾方法确定p与q值的可能取值,经判断可以尝试考虑建立ARMA(2,1)、ARMA(1,1)、ARMA(1,0)和ARMA(2,0)模型,然后再根据相关准则来比较判断,进而选择最优模型。

2.3 模型建立与估计

本文中运用1983至2011年的数据进行建模,然后利用剩余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对模型ARMA(2,1)、ARMA(1,1)、ARMA(1,0) 、ARMA(2,0)和分别进行估计,四个模型的后多项式的倒数根在单位圆内,符合基本要求,进一步地对比四个模型的检验统计量和检验标准,实证结果经汇总,如下表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四个模型的F统计量都通过显著性检验。但ARMA(2,1)中的t统计量不显著,因此排除第一种模型。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来看,调整后的拟合优度都相差不多。AIC、SC两种判别准则都是要求数值越小越好,相比起来,第四个模型的结果最优,因此本文选用模型ARMA(2,0)进行预测。

ARMA(2,0)模型的结果为:

因此,该ARMA(2,0)模型的口径为:

因此说明,序列RE的当期值受到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共同影响,因此可以推断,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过去的增长惯性。

2.4 残差检验

由于DW检验适用于检验无滞后解释变量模型的残差自相关性。因此,需用LM检验准确判断残差项是否存在自相关,一阶自相关检验的结果显示:LM的检验统计量Obs*R-squared=2.348119,其伴随概率值为0.3091,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残差序列不存在一阶序列自相关,即认为该模型的残差不存在序列自相关。由于残差不存在一阶自相关,因此认为残差也不存在高阶自相关,故可判定该模型是有效的。另外运用Q统计量检验对模型进行白噪声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的样本自相关函数都在95%的置信区域以内,且Q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大于5%,不能拒绝该序列是白噪声序列的原假设,因此认为模型估计结果的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最后对模型的真实值、拟合值和残差值图进行对比分析,模型拟合效果总体不错,残差基本上在容忍区间随机波动,即该模型成功建立。

2.5 模型预测

利用2012年的数据对模型预测效果做进一步检验,结果显示2012年能源消耗增长率的预测值为6.2943,真实值为6,因此相对误差率为4.90%

3 结语

通过本文对能源消耗增长速度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其自身惯性的影响;第二、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保持增长态势。因此,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根据预测结果,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制定相关政策以减缓这种长期增长的情况。为促进经济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走低消耗、低排放、再利用、高效率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勇,汪旭晖. ARMA模型在我国能源消费预测中的应用[J]. 经济经纬,2007 (5): 11-13.

[2]张峰,刘伟.北京市能源消费预测与政策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99-1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我与舅妈范文第5篇

“哥哥,你在哪里?哥哥,你在哪里?”你在远方流浪,流浪在远方,你的身边没有你的亲人,只有孤独寂寞与你为伴。每当感到孤独的时候,请你抬起头了望辽阔的天空,那里有金黄的太阳有皎洁的月亮守护着你,那里还有闪烁的星星陪伴着你,那太阳和月亮便是你的双亲,那星星便是你的妹妹呀!请低头看看广袤的大地,那里有巍峨的高山,有澎湃的大海守护着你,那里还有一朵玉兰花陪伴着你,那高山和大海便是你双亲,那花便是你的妹妹呀!

你不知道,你走后的几个星期,家里的每个人到处打听你的下落。城里,大街小巷;乡下,大河小路,我们都踏遍了,可是你的消息如石沉大海。你可曾看过天空垂落的雨水,那是亲人想你时滚落的泪,你可曾听过来自山林的风,那时你的亲人对你呼唤。夏夜,你可曾见一颗流星飞逝过你的头顶,那是我带着真诚的问候走进你的视野。泪落下了,只有玉兰花知道苦涩,风吹过了,只有玉兰花知道寒心,流星逝去了,只有玉兰花知道空寂。从此,我的舅舅和舅妈,也就是你的爸爸和妈妈,整天呆在家里,足不出户,一声不语,茶不思,饭不想地拿着你的照片,摸着你依然漂亮的脸蛋,潸然泪下。有时他们呆望寥廓的天空,空望鸿雁欣然北归,痴望燕子翩然南去,绝望地诅咒着这不公的世界!是的,他们心灵受到的冲击,犹如一块坚硬的岩石,忽然间“咔嚓”一声碎裂了,他们的年龄已禁不起失子的打击了。

一天, 我与我的舅妈,我与你的妈妈同睡在一张床上,半夜里,朦胧中,忽然听到舅妈的叫喊声::“儿子!儿子!”第二天一早,我就发现舅妈红肿的眼睛。我想,夜里,她肯定痛哭了一场,你舍得吗?

每当人们提起你时,舅舅和舅妈的脸就阴沉下来,然后不以为然地说:“走了就走了吧,家里少了他也不是不能过。”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还能说什么呢?

哥哥,你伤透了全家人的心!你刺痛了每一个关爱你、呵护你的人的心!我恨你,但我也更牵挂你,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挂念你。几回回,你走进我的梦中,让我激动过,几回回,又从我的梦中走开,又叫我失落啊!

哥哥,或许此时,你正在乞讨,后悔离家出走的冲动,或许此时,你在一家公司上班,为找到归属而自豪,或许此时,你已找到一个温暖的家,正享受天伦之乐。但无论如何,你千不该万不该地离开你生命的发源地!这里才是你生命的归属,这里才是你心灵的港湾。我和大家一样恨你,我也和大家一样爱你,只希望你能够重返家园,与亲人团聚。你有权利选择自由,但你无权逃避现实!你有权利选择挑战,但你无权抛弃双亲,你有权利享受生活,但你无权践踏生命。

哥哥,难道你想让自己的生命自生自灭吗?不,这颗生命的种子并不属于你的,只属于生你养你的亲人,你无权让它自生自灭!你无权轻视它!是他们给了你生命,你应当百般呵护,大家都不愿意看到你任意践踏生命!

哥哥,你回来吧!为了你至爱的家乡,为了你至爱的亲人,为了你亲爱的妹妹,为了你至高无上的生命!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