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景区策划

旅游景区策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景区策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旅游景区策划

旅游景区策划范文第1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4-0075-03

Abstract: SWOT analysis is used to study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outh Shanxi under th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On the basis of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hat are beneficial to its development: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the “Belt and Road”Initiative and increase marketing publicity;broaden financing channels and improve infrastructure; build the brand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e and extend the tourism industry chain; promot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train high quality personnel, improve service level. It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outh Shanxi to seize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Initiative; Cultural Tourism;South Shanxi

一、引言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不仅是促进地区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合作共赢之路,也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一带一路”以实现“五通”建设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通过加强旅游合作,尤其是发展具有各国特色的文化旅游,能够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实现文化认同,为深化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晋南地区是指山西南部,包括临汾市和运城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延伸的腹地,邻近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同时也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的记载表明中华史前三圣尧舜禹都建都于此,晋南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首先列举出研究对象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挑战,然后将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分析,从中得出发展建议或结论。

(一)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条件

晋南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寻根祭祖游。临汾市的陶寺遗址,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出土了最早的文字,奠定了华夏的根基,“民师帝范,文明始祖”尧帝的尧陵和尧庙;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圣地;广胜寺内的飞虹塔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七彩琉璃塔;苏三监狱是全国仅存的明代监狱。运城市的世纪曙猿是目前发现最古老的类人猿;“海内祠庙之祖”的后土祠;“关庙之祖”“武庙之冠”的解州关帝庙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具有“中??死海”之称的盐池。这些旅游景点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垄断性。

2.区位条件

晋南地区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中心地带,是连接三省的中间环节。向东承接环渤海经济圈,向西毗邻关天经济区。晋南地区邻近西安、洛阳两大旅游热点城市。运城市离西安仅有260公里。西安是我国西部的特大型城市,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国际化程度高,旅游发达,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构想的促进下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

3.交通条件

南北方向上贯穿南同蒲铁路,东西方向上横亘侯西铁路、侯月铁路。大西高铁建成营运缩短了晋南地区与太原城市群及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交通时间。运三高铁的筹建有助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并与中原经济区实现对接。京昆、运风、运三和大运高速形成了晋南通往北京、太原、三门峡、西安等大城市的高速交通网。临汾乔李机场、运城关公机场目前通航27个城市。晋南地区已经构建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网络。

(二)劣势分析

1.管理体制

大部分旅游景区由事业单位分级管理,管理机制不活,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市场化程度滞后,存在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景区整合不足等问题。晋南地区的19个4A景区以及2个3A景区大部分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相互支撑少,未形成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产业投资渠道单一,向社会资本的开放程度不够。

2.开发程度

旅游资源并不等于旅游产品,晋南地区资源向产品转化尤其是深层次的转化不足,这直接影响文化旅游的发展。目前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停留在游览观光的层面,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收入主要依赖门票,主要的旅游活动集中在景区,对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同时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不够,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条不完整。各类产品开发不足,难以满足游客当前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以及市场新变化。

3.相关服务

目前运城市有旅行社84家,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5家;临汾市有旅行社54家,五星级酒店0家,四星级酒店5家。虽然旅行社数量多,但缺少大型旅游上市公司,整体上呈现小、散、弱的状态,市场化程度低,接待能力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同时旅游业人才结构不合理,文化旅游重点是文化的挖掘和讲解,高素质的讲解员会将文化更加生动地展现,更好地将文化融合的旅游中,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然而现阶段存在缺乏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景区服务人员素质层次较低等问题。

(三)机遇分析

1.“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国家“一带一路” 合作倡议的提出,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中华文化对各国人民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晋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尤其是运城的关帝文化和临汾的根祖文化,更是对海内外的华人华侨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晋南地区临近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开放的高地西安,可以与西安形成大的旅游圈,共享旅游客源。

2.良好发展环境

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定位,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新支柱。这为晋南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通过《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竞演方式评选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城市,全面宣传了晋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展示文化旅游形象,掀起全方位协助文化旅游发展的热潮。这为晋南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挑战分析

1.区域竞争

黄帝是华夏部落首领,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是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陕西延安黄陵县力图将黄帝陵打造成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据历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经过几千年的传承,黄帝陵号称“天下第一陵”、“华夏第一陵”。同时黄帝陵是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旅游内容上与晋南的寻根祭祖游内容相近,容易形成区域竞争。

2.旅游业新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来到,旅游成为人们了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旅游业已经从“景点旅游”发展到了全民旅游和自助游、自驾游为主 “全域旅游”阶段,最终要实现全域资源整合、全面布局、全景打造、产业融合、全民参与的发展模式。这就要求把整个旅游地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来规划和建设,从单一产业向综合产业转变,从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根据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从游览观光型向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休闲性更强的度假休闲旅游转变。这使得游客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的要求更高,对特色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的要求更高,旅游需求的品质化和中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

三、发展对策

(一)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

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依托晋南地区加入“美丽中国、天下黄河”“黄河进三角”等旅游联盟。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强化与主要客源地行政部门、规模旅行社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换、互相宣传、互送客源、共同开拓市场,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例如,与黄帝陵加强合作,同时突出民间姓氏祭祖特色,形成寻根祭祖专题旅游线路,打造“大寻根旅游圈”共享客源。通过广告策略、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人员推销等各种方式加大对晋南旅游文化资源的营销宣传。例如,借助西安区位优势进行大通道建设,在重要的交通枢纽设置旅游广告牌,扩大晋南旅游的辐射范围;加强旅游宣传互动,定期举办旅游推介会。

(二)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

旅游业发展需要存量资源优化配置和增量资源的有效投入。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吸引国家、省政策性投资,吸引战略投资者。鼓励金融机构开办经营权和门票收入等的质押贷款渠道,小旅游企业以联保的方式实现小额融资,将资源禀赋和金融资本有机结合,使得旅游业的发展由促进消费的单一支撑向投资、消费的“双轮驱动”转变。鼓励旅游资源丰富、管理体制清晰的大型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加大债券市场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旅游业和金融业的相互促?M。支持和改进旅游消费信贷,探索开发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金融产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和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城市基础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以及乡村公路等级不高和景区景点连接线道路不通畅的问题,实现从机场、火车站和客运站到景区交通的无缝衔接。加强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停车场以及旅游信息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而提升旅游便利化水平。

(三)塑造特色文化品牌,延长旅游产业链

依托晋南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尧舜文化、关公文化、移民文化和黄河文化,开发影视、节庆、主题公园等文化旅游产品。在景区内开展常态化的主题活动和增加夜间项目,以游客的体验时间换取旅游空间。例如举办“关公国际文化旅游节”“大槐树寻根祭祖节”“舜帝德孝文化节”等活动,塑造晋南地区根祖孝文化的旅游品牌,带动晋南文化旅游业发展。支持旅游产品的研发,设计一批质量过关,具有晋南文化元素符号的旅游产品,实现文化商品的“回味效应”。旅游业的关联性特征,既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又拓宽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将旅游业与餐饮业结合起来,弘扬晋南餐饮文化,深入挖掘民间传统小吃、开发晋南文化型传统菜品,打造特色餐饮品牌,提升晋南餐饮业发展品质。旅游业与住宿业相结合,优化结构、提升服务水平,培育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住宿品牌,推进住宿企业的连锁化、网络化发展,发展更适合自驾游、自助游的车营地、民宿等新型住宿业态。

(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发挥资源整合优势

探索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委托经营,实现旅游事业向旅游产业的转变,提升旅游企业的活力,解决土地、资金、体制、组织等旅游生产要素优化组合配置的问题。建立景区旅游开放备案制度、景区旅游建设与经营项目会商制度、推动景区旅游实现特许经营管理,推进经营决策、劳动用工、薪酬制度等去行政化改革,完善景区建设经营活动中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景区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景区预约预报预定机制。引导旅游业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农业、教育、医疗、金融业相互促进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晋南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服务水平

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旅游业重点发展建设中。依托山西师范大学、运城学院等高校,培养出一批专业对口,适应晋南旅游发展的景区规划、旅游讲解、市场营销策划的旅游从业人员,使晋南人力资源适应旅游发展战略。同时,高薪引进海外高端旅游教育人才和创新就业人才,鼓励本地区内旅游专业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到海外留学进修,使晋南旅游发展与国际接轨。建立健全旅游企业社会化评价与监督体系,畅通旅游投诉热线和其他服务热线,依法打击强迫旅游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旅游企业等级评定制度以及从业人员诚信记录,充分发挥旅游者、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对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不断的进行再教育,如定期举办“最美导游”“最佳旅行社”等比赛以及旅游业务培训学习班。

旅游景区策划范文第2篇

为了配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使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与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相符合,在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由于旅游业本身属于服务行业,需要的资源较少,因此低碳旅游模式成为了旅游业未来发展中的重点。笔者以某地区低碳旅游发展的情况为例进行分析。某地区过去采取的是传统的旅游模式,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一味的重视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造成了许多重要旅游资源的损失和浪费,在旅游景区周边建设了大量的旅店和餐馆,修建了过多的旅游设施,破坏了该地旅游景区的生态平衡。因此该地区应当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转变传统的旅游模式,大力发展低碳旅游,使用节能环保能源和生态能源,在景区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降低旅游景区中的碳排放量。低碳旅游通过运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倡导低碳的旅游消费方式,实现了旅游与环保的有机结合,在大力推广低碳旅游过程中,应当将低碳旅游中的设施建设、旅游环境建设等方面都进行适当的调整,构建出低碳旅游吸引物,激发旅行者进行低碳旅游的兴趣,完善低碳节能的旅游服务,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降低旅游经营的成本和风险,使企业获得最大的低碳旅游经济效益。

二、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

据荷兰环境评估机构和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报告指出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碳排量以每年3%到4%的速度增长,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一速度明显放缓,2014年中国的碳排放量仅增加了0.9%,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降低全球碳排放量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大力发展低碳旅游,符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有利于减少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旅游、社会、环境的多重效益,促使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发展低碳旅游理念,能够加强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降低发展旅游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依托于旅游的饭店、旅游的景区、旅游的商贸公司等相关资源的发展,带动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系统化的低碳发展体系,实现我国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低碳旅游景区建设规划设计

(一)低碳旅游景区建设原则

近几年我国正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目前我国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而增长最快的是占比25%的汽车尾气排放,建筑排放占比27%,据相关数据显示,旅游业中飞机成为了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来源,占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3%,而其他的旅游交通工具以及住宿等相关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1%到3%,若旅游者选择住普通宾馆通常一天大概会使用100到300升的水,而住星级宾馆通过一天大概会使用500到2000升的水,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降低我国碳排放量,在不同区域开发旅游资源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使低碳旅游的发展符合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条件,在建设低碳旅游景区时需要具有长远的眼光,坚持动态性的发展原则,及时发现和处理在建设低碳旅游景区中的问题,协调低碳旅游景区中的各项资源,统筹资源、环境、人才等要素,保证低碳旅游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低碳旅游景区建设特点

建设低碳旅游需要明确旅游的具体形式和目的,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旅游发展模式,提倡旅游者自身能够深刻认识到低碳旅游的重要意义,结合相关低碳旅游的理念设计出特色的旅游产品,改变传统粗放型的旅游发展方式,将低碳旅游的概念与技术应用到实际的低碳旅游景区建设之中,在衣、食、住、行、购、娱等方面全面践行节能减排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低碳旅游的建设与发展。住宿业和旅游交通在2005年时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为284公吨和1192公吨,在全球碳排放总量中旅游业应当有5%的责任,2035年之前旅游业的碳排放量大致会以每年2.5%速度增长,预计2035年住宿业和旅游交通业的碳排放量将分别达到728公吨和2436公吨。因此在大力发展低碳旅游时,需要促使旅行者能够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和环境观,增强旅行者个人的理念和意识,倡导旅行者能够积极主动的投身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建设中来。

(三)低碳旅游景区建设规划设计

根据相关低碳旅游景区建设标准,进行低碳旅游景区建设规划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旅游业中交通会产生最多的碳排放量,因此加强低碳旅游景区建设规划设计中可以利用清洁型等能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建设生态停车场,积极呼吁旅行者使用电动汽车、自行车、混合动力汽车等低碳旅游交通工具,建设出更多的低碳旅游景区线路,加强对低碳旅游交通的建设。第二,旅游住宿的碳排放量仅低于交通中产生的碳排放量,所以在进行低碳旅游景区建设规划设计中需要重视对宾馆、饭店等建设,发展低碳建筑设施,实施低碳的建设工程,降低旅游住宿建设中的碳排放量。第三,应当在低碳旅游景区建设规划设计中增加低碳旅游吸引物,建设各种级别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构建出绿色乡村、生态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大力开发文化山水游、休闲度假游、健身养生游等低碳旅游景观。第四,可以在低碳旅游景区建设规划设计中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比如使用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新型门票、支配出售寝具和洁具的商店、进行垃圾分类等。第五,在低碳旅游景区建设规划设计中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减少旅行者的旅行足迹,倡导低碳文明的旅行方式,比如为旅行者提供多种低碳旅游线路等。

四、结语

旅游景区策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洛阳市;花果山景区;现状;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063-01

花果山景区位于宜阳县西南部深山区穆册乡境内,是以展示自然风光和西游文化为主,集观光、避暑、度假、休闲、科考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距宜阳县城55公里,距古都洛阳89公里,西邻洛宁县,南毗嵩县。地理坐标为北纬34°17''~34°21'',东经111°48''~111°59''。景区总面积为18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1.8米,是黄河旅游线上一处不可多得的天然森林公园和疗养避暑胜地。在古代史书中,花果山与江西庐山、湖北武当山、河南嵩山等并称为“七十二福地”。花果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游文化色彩浓郁。据专家考证,洛阳花果山就是吴承恩笔下《西游记》的创作原型。花果山还是《西游记》中孙悟空成圣之处,被人喻为仙山,1991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1 洛阳花果山景区发展现状

1.1 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花果山景区人文古迹颇多,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有着众多的神女传说,比如女几的故事、彭娥的故事、帝女姑瑶的故事等,还流传有众多的美猴王故事,当地居民世世代代都信仰和供奉着齐天大圣。风景秀丽的花果山,吸引着历代达官显贵、文人名士云游到此,西晋医学家、文学家皇甫谧,凉州刺史张轨曾在此隐居;唐代岑参、白居易、韩愈、刘禹锡;宋代邵雍、张耒、蔡襄;金代元好问;明代唐伯虎;清代吕履恒等都曾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文采飞扬的题咏之作和种种逸闻趣事。

1.2 自然生态环境优越

花果山景区山光水色,风景秀丽,蕴藏着丰富、秀美的自然景观。景区内风景随四时季节而变幻,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雪,主要景点有136处,花果山全境有水帘洞、石院墙、龙潭瀑、摞摞石、南天门、玉皇顶等自然景观,景色天成、气象万千,被誉为“雄峻赛五岳,奇秀冠中原”。花果山景区呈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是理想的避暑游览胜地。年平均降水量700mm~1000mm,景区内无污染型工业生产,日、光、水、气等完全处于原始状态,保存了原始森林的原汁原味,让人流连忘返。景区内森林茂密,平均覆盖率达92.4%。山上溪流潺潺,山山水相济,使人在山清水秀的境界中得到情操的陶冶。

1.3 地理区位优越,客源市场广阔

以花果山为中心,半径50km区域内主要城镇有栾川县、嵩县、洛宁县、汝阳县、伊川县;半径100km区域内的城镇有洛阳市、孟津县、新安县、偃师市等,区位优势明显。同时花果山又位于开封、郑州、西安、中岳嵩山、西岳华山之间,处于河南省“大黄河旅游带”和“伏牛山自然风光旅游带”的交接点上,且有八(新郑八千镇)官(卢氏官道口)线、安(洛阳安乐)虎(洛宁虎豹沟)线、南(渑池南村)车(嵩县车村)线三条主干公路与全国公路干线相连;洛宜铁路支线与陇海、焦枝线相接;洛阳飞机场距离宜阳县城仅40公里,与全国主要城市通航,形成了比较便利的交通网络,可为花果山景区旅游发展提供稳定广阔的客源。

1.4 特色不够突出,主题形象模糊

花果山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西游文化色彩也是非常浓郁。但是在景区开发中,对历史文化品牌的应用、开发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景区特色文化的包装展示水平比较低。近年来虽然在主题形象塑造上取得一定进展,但至今还未形成特色鲜明的花果山主题形象,缺乏对整体旅游产品形象的全面设计和规划,对花果山地区相关神话传说、名人骚客活动情况的搜集整理也还很不够。使人很难将其与《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形象联系起来,容易给游人名不副实之感。

1.5 管理机制混乱

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花果山景区的管理机制比较混乱,体制不够健全,景区管理还停留在较为粗放的阶段。目前,花果山景区名义上属于花果山管理委员会管理,但又在宜阳县林业局花果山林场范围,还处于穆册乡、张午乡界内,旅游局、林业局、穆册乡、张午乡都可以参与景区管理。各部门权利责任界定不明,存在多头管理,造成各职能部门的职能交叉和混乱,使花果山景区旅游开发和管理难成一体,明显制约了花果山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2 洛阳花果山景区旅游发展策略

2.1 打造经典品牌,共塑旅游整体形象

旅游形象是旅游景区的生命,也是形成竞争优势最有力的工具。在未来的发展中,花果山景区首先要以其客观存在的资源为基础,充分挖掘本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特色和人文底蕴,重点挖掘西游文化,打造并打响属于自己的西游文化品牌形象;其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景观,保留景观的原始风貌,让游客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激起游客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打造花果山的生态品牌形象;最后,从休闲的角度,应重视景区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体验性,用互动性和多元化的产品满足不同目标客源市场和客源层次的需求,打造花果山休闲品牌形象。总之,花果山旅游整体形象的塑造一定要把西游文化、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结合起来,由此不断缩短景区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以提高景区知名度和核心吸引力。

旅游景区策划范文第4篇

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关于“扩大有效供给”的论述中明确提到要“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2016年5月1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在研究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同样明确提到“保障各种要素投入获得回报”。投资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贡献不仅来自于总量的增长,更有赖于效率的提升。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三去一降一补”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从根源上解决近年来持续下滑的投资效率问题,这也是保持我国经济能够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近年来宁夏投资率(资本形成率)保持快速上升态势,自最低的40%上升到接近100%。仅以信贷投放为例,2008年宁夏贷款比GDP为116.5,而2015年这一比率为176.9,增幅超过50%。投资率的快速上升未能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投资效率的下滑问题已经成为共识,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宁夏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高,对投资促进增长依赖程度高,探索研究投资效率相关问题意义重大。

一、投资效率的评估及变化规律

(一)投资效率的评估

哈罗德多马模型最早涉及投资效率评估。该模型的表达式为g=s/v,其中g=ΔY/Y表示经济增长率;s=S/Y表示储蓄率;v=ΔK/ΔY =I/ΔY表示增量的资本产出比。该模型暗含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的假设(即S=ΔK=I)。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的增量资本产出比v,其实质就是经常用到的ICOR(incremental capital-output ratio),常作为投资效率的度量指标。

借鉴哈罗德多马模型,i=I/Y表示投资率,v=ΔK/ΔY=I/ΔY=ICOR(不考虑折旧),则g=i/v,意味着经济增长率与投资率成正比,与ICOR成反比。由于ICOR的计算公式通常写为:ICOR=I/Y。因此,我们也可以将ICOR看成是边际资本生产率的倒数。ICOR越高,则投资效率越低,反之亦然,其计算方法由于方便且效果良好而被广泛应用。

(二)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投资效率变化规律

1、投资率的变化。杨格(Young,1994)比较了东亚与其他地区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现在1960-1985年间,每一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都经历了投资/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的显著上升。在1960到1980年,台湾的投资/ 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上升了1倍,韩国上升了2倍,新加坡上升了3倍。这个比率的上升并不是所有经济体的典型特征,在其他经济体投资/国内生产总值比率则不变或下降。

2、投资效率的变化。Marcel Timmer和Bart van Ark(2000)在研究韩国和台湾的资本形成和资本生产率时,指出在20世纪60年代,韩国和台湾的资本产出比还处于相对美国来说非常低的水平,韩国和台湾的资本生产率相当高。但随着几十年间投资不断增加,这一资本产出比缓慢收敛于美国的资本产出比水平。到80年代后期,资本的迅速增加仅换来产出的少量增长。徐长生、陈薇薇(2006)计算了1950-1976年美国、英国、法国、原西德、日本五个国家的增量资本产出比,发现剔除掉异常值之后,五国的ICOR在总体上无明显持续上升或下降趋势,基本围绕某一值上下波动。这一阶段,五国大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在以上几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生产率在工业化阶段均出现下降,当完成工业化之后,资本生产率趋于稳定,围绕某一长期均衡水平上下波动。

综合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我们粗略归纳:从长期来看,在工业化阶段,投资效率总体上呈现长期下降趋势;在完成工业化之后,投资效率趋于稳定,围绕某一均衡水平上下波动。如图所示。

二、宁夏的投资率与投资效率趋势

(一)投资率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投资率持续上升,自最低的不足40%,已经上升至2014年的超过100%。与宁夏发展阶段相似的青海省投资率基本与宁夏保持相似,青海甚至在2014年投资率达到130.44%,甘肃的投资率则相对保持基本平稳,呈现缓慢上升态势。宁夏投资率的快速上升却未能有效提升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表明宁夏投资效率在此期间出现快速下滑。

(二)投资效率

本文采用ICOR的倒数,即边际资本生产率来评估宁夏投资效率。通过数据分析显示,宁夏名义和实际边际资本生产率二者均显示出长期下降趋势,且剔除掉名义价格变化后的实际边际资本生产率2000年以来下降趋势明显。

1、宁夏名义边际资本生产率。名义边际资本生产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投资,选取1979-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投资选择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整体来看,宁夏的名义边际资本生产率呈现长期下滑趋势。

我们进一步计算全国及宁夏周边省区的名义边际资本生产率数据并作出比较。1990-2013年大部分时期,宁夏的名义边际资本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有1995-2000年宁夏的边际资本生产率略高或基本持平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以来宁夏的边际资本生产率出现大幅下滑,偏离于全国平均水平更加明显。同甘肃、青海对比,宁夏的边际资本生产率低于甘肃,与青海基本持平。同宁夏相似,甘肃、青海自2011年以来边际资本生产率也出现大幅下滑,甘肃的边际资本生产率波幅较大,宁夏和青海波幅较小,在2011年达到阶段峰值后,均与全国趋势一致快速下滑,但宁夏、青海的边际资本生产率明显低于甘肃。

2、实际边际资本生产率。由于上文中名义边际资本生产率的计算是以名义价格为准,为了更准确的估计宁夏投资效率,我们采用张军(2005)的方法计算全国和宁夏的实际资本生产率和实际边际资本生产率。其中:

实际资本生产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资本存量(2000=100)

实际边际资本生产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资本存量(2000=100),折旧选择9.6%,计算计算见表1。

剔除掉名义价格变动对边际资本生产率的影响,资本生产率和边际资本生产率的趋势更加明显。2001-2014年,全国和宁夏实际资本生产率和实际边际资本生产率均呈现长期下滑趋势。实际资本生产率宁夏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0.2,实际边际资本生产率宁夏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0.15。2012年开始,宁夏实际边际资本生产率与全国趋势走向出现差异,全国基本保持平稳且略有重新提升的趋势,而宁夏进一步下滑。

三、宁夏投资效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它是我国计算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最基本资料来源。二者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从理论上讲,经过正确调整,两个统计指标的趋势应该大致吻合。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比性,本文主要对宁夏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进行分析1。在对2011-2014年分行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中,制造业、房地产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采矿业四大行业总计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5%左右,是影响宁夏投资效率的主要行业(表2)。

(一)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偏低

在对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规模以上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发现在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5%以上的主要行业,2011-2014年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大部分低于大型商业银行一年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2014年仅纺织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大于大型商业银行一年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2012-2014年,制造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为负值,2014年采矿业净资产收益率由正转负。这意味着假如该行业企业通过自有资金投资扩大生产规模,那么其投资回报率不如购买大型商业银行一年期理财产品(见附表)。对比表2,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采矿业三大行业2011-2013年约占宁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左右,而显然上述三大行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偏低,造成投资回报率低。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四个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左右,是宁夏制造业的主导产业,2012-2013年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为负值,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投资回报率自然为负值。

(二)能源化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导致投资乘数效应偏低

影响宏观投资效率的根本因素可以归结为投资乘数的大小。投资乘数指在未达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投入一笔资金可以带来数倍于这笔投资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投资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该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条的长短、企业扩大再生产和增加职工收入的情况、该区域人口的边际消费倾向等。2014年宁夏能源化工类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占比为61.16%3,可以说能源化工是宁夏的主导产业。能源化工产业有以下几点特征:

1、大中型企业产值占绝对比重。统计数据显示,按轻重工业分,宁夏重工业始终保持在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按大中小企业分,宁夏大型企业始终保持在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这与宁夏以能源化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匹配。能源化工企业规模效应极强,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大型企业在获取信贷资源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金融机构为能源化工企业投资扩大再生产提供相对廉价资金,导致金融机构与能源化工企业相互依赖性增强,在经济不景气时为规避风险4,优先考虑为长期合作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使原本融资难、融资贵的小微企业更加困难。

2、由于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能源化工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比其他产业明显偏少。2014年宁夏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为19.2%,而全国第二产业占比为29.9%。同时,按行业分宁夏就业人员结构,第二产业中采矿业占2%、制造业占9%、电力及燃气占2%、建筑占6%,制造业就业人数明显偏少。从时间趋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比稳步增加,从1978年的17.3%增加到2012年的30.3%,而宁夏自1995年增加到19.4%后,出现逐步下降趋势,最低仅为16.3%。

3、产业独立性强。能源化工产业生产所需机器设备往往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大部分采购自全国乃至全球各大厂商,与欠发达地区区域内部的其他制造商很难产生上下游采购经销关系,从而造成投资乘数效应不足。且由于能源化工企业以大中型企业居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多倾向于形成原材料粗加工-产品深加工-废料再利用的自我内部循环机制,从而实现占据整个上下游产业的相对独立的产业集团。

能源化工产业的以上特征导致如下问题:(1)对区域内部其他产业中小微企业容易形成信贷资源挤占,在经济下行周期更加明显,形成能源化工产业越发展对其他产业的资源挤占越明显、负面影响越大的恶性循环;(2)受欠发达地区设备制造发展不足以及能源化工产业设备专有性强等因素影响,对该行业进行的投资传导至欠发达地区区域内部上下游产业不足;(3)就业人数少,即使是在经济景气时的投资也仅能增加数量偏少的产业内部就业人员的收入,受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影响,对整个区域居民收入增加极其有限5。综上所述,以能源化工产业为欠发达地区的主要投资标的必然造成投资乘数偏小,从而降低区域投资效率。

(三)房地产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作用不足

2006-2014年,宁夏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1.44%增至28.36%,投资额由94.08亿元快速增至907.80亿元,增幅达6.49倍。房地产业投资对于宁夏经济增长变得至关重要。伴随着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增加,其所拉动的国内生产总值却越来越少。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用可以分为直接效应、间接效应、衍生效应。

1、直接效应。直接效应指房地产业投资对本行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宁夏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房地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逐年下滑。据测算,每单位的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所带来的房地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0.27下降到2014年的0.13。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房地产的供给过快增加以及成本增加,使得房地产投资回报率出现下滑所致。

2、间接效应。间接效应是指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国民经济中许多部门和行业提供物质资料。我国建筑成本中70%是材料消耗,发展房地产业需要建材、设备、机械、冶金、陶瓷、仪表、化塑、玻璃、五金、燃料动力等许多物资生产部门和服务行业的产品生产和劳务提供,从而拉动上游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产业链长,据统计被带动的直接和间接相关产业达60多个。根据统计,宁夏主要工业产品有:发电、焦炭、原铝、橡胶轮胎、化肥、精甲醇、电石、水泥、乳制品、饮料酒、葡萄酒、轴承等,这意味着宁夏房地产业发展中需要的大部分产品需要采购自区外,对本地区的上游产业带动效应不足。

3、衍生效应。衍生效应是指房地产业发展的结果,即为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场所,房地产品消费特别是住房消费是综合性消费,波及吃、穿、用、住、行、娱乐、健身、学习、社交、享受、发展等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宁夏城市人口密度低,2014年宁夏城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53人,排全国第30名,仅高于内蒙古。餐饮娱乐及文化传媒等相关服务行业规模效应弱,辐射不足。此外,2014年宁夏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3285元,排全国第24名,偏低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为房地产的衍生效应发挥形成制约。

上述行业同样也是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制造业以及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人民币贷款余额的46.89%,剔除掉个人贷款,上述行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人民币贷款余额的65.30%。因此,可以说,上文所述原因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宁夏银行业信贷投放效率偏低的原因所在。

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投资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经济增长率取决于投资率和投资效率。根据宁夏实际,投资率已经处于历史高位,而投资效率面临持续下滑。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就需在从供给侧着力,根本上改变以能源化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化解过剩产能,减少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逐步加大对其他比较优势产业的投资比重,从而提升投资效率。

(一)扶持培育比较优势产业扩大规模,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近年来宁夏一直在致力于培育葡萄酒、枸杞等立足于区域实际、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但产量偏少,产值偏小,产业链条短,新兴产业尚无法承担起支撑宁夏经济增长的重任。充分分析并利用区域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重要理论,也作为很多国家或地区扶持产业发展的指导理论。但因为存在规模经济,即使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某一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由于后进入国际市场,生产规模往往小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无法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且由于发达国家或地区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相对于欠发达地区具有典型的技术优势,从而可以生产同一产业链条上更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为避免沦为原材料生产和初级加工基地,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应通过构建产研合作机制扶持比较优势产业发展。

(二)稳步扩大投资规模,逐步优化投资效率

根据宁夏目前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同其他欠发达地区相似,宁夏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然将保持较高的投资率。这一较高的投资率一方面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追赶东部发达地区、实现快速发展所必须的。正如前文所述,实现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抵消资本边际生产率递减的有效手段,而实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快速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能够获取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离不开大量的资本支持。已经存续的投资项目可能存在投资效率不高的情况,但也要避免出现投资中断,否则将导致更大的损失出现,且大部分大型投资项目往往是中长期的。这就意味着要提高投资效率必须以增加投资规模为基础,扩大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优化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相辅相成。

旅游景区策划范文第5篇

一、“项目引领、校企共赢”的景区方向教学创新改革实践主要内容

景区专业方向以项目引领教学,每学期安排一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设置项目工具课程、核心课程与非核心课程,学生组成项目小组完成项目任务;每学期的项目设置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步步推进,学生从景区认知、景区内部管理、景区产品设计与营销直至景区顶岗实习实践,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递进发展。第一学期设置《认知旅游景区行业项目》,主要培养学生对景区行业的基本认知,项目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选择几家旅游景区作为切入点进行实地调研,全面了解景区行业的历史、现状、焦点问题、人才需求、未来的发展趋势、产品和服务、特色等内容。第二学期设置《编制旅游景区完全手册项目》,主要针对培养学生的景区内部管理能力而设置。项目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景区,为企业编制《旅游景区完全手册》,包括各项制度、岗位职责、员工手册等,以此使学生掌握景区内部的管理机构与运行机制。第三学期设置《旅游景区主题产品设计与销售项目》,主要针对培养学生的景区产品设计与营销能力而设置。项目要求学生在充分调研行业实践,掌握景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能够分析景区现状及主要客源,有针对性的为景区设计一款主题产品并撰写营销方案,产品及方案须契合景区现状及发展目标,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创新。第四、五学期设置《景区业务流程实践与创新项目》,此项目为个人项目,主要针对培养学生的景区顶岗实践、服务技能而设置。要求学生在景区顶岗实习期间结合工作岗位操作实际和个人实习体验,首先对所在岗位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能力要求等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入认知;之后针对具体某一业务流程做出详细流程解析,以提高服务效能为目标进行流程的重组和升级改造;然后将改造后的效果与原有的执行效果及预定改造目标进行比对分析总结,对不妥之处进行修正、完善和持续改进,提高学生的整合策划能力,总结、反思及研究的能力。学生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先做后学,教师不做事先安排,学生需要到旅游景区中,实地调研、编制手册、设计和销售产品。如果遇到困难和挫折,教师会指导学生分析原因,引导学生反思、学习和改善,从而有效解决学生校内学习内容与旅游景区实际脱节的问题。通过项目实操,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景区知识,包括对内管理、对外营销、产品设计等,并学会如何在实际中应用。

二、“项目引领、校企共赢”的景区方向教学创新改革实践操作方法

(一)根据景区需要合理设置项目

在旅游管理专业景区方向设置之初,学院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大多数景区目前急需产品设计与营销策划人才。针对此情况,教学团队设计了《旅游景区主题产品设项目》。后来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老师发现,还应有项目作为景区内部管理知识的支撑,因此,教学团队与校外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设计了《编制旅游景区完全手册项目》。这两个项目分别针对景区的对外营销和对内管理两个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便于学生系统掌握景区专业知识与技能。此外,我们在上述两个项目的前后分别设置了《认知旅游景区行业项目》和《景区业务流程实践与创新项目》,使学生能够顺利导入景区学习和通过实践提升服务技能。

(二)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共同进行项目指导

在景区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景区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对学生实施校内外指导,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各自的优势。校内教师主要负责项目的推进、过程监督及景区知识的讲授,兼职教师在学生项目调研、产品设计、手册编制等全过程给予实地指导,同时对项目成果提出建议与改进意见。

(三)项目实施过程“先做后学,边做边学,学教做合一”

改变了以往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传统模式,在项目开始之初即设置项目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到景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景区的组织机构、产品现状等基本情况和企业最新动态;在此基础上校内教师为学生补充景区管理、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相关理论知识并指导项目过程,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项目成果;景区兼职教师对学生的项目成果实地指导,并提出建议,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学生完成项目。

(四)项目成果应用于企业实际

在学生完成项目成果后,将学生编写完成的《旅游景区完全手册》、《旅游景区主题产品策划书》和《景区岗位业务流程改造报告》推荐给相关景区,一方面为景区的内部管理和产品策划提供建议和方便,另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学生实践与景区应用的双赢效果。

三、“项目引领、校企共赢”的景区方向教学创新改革实践创新点

(一)来自于景区实际需要的真实项目

景区方向的四个项目是在分析学生从事景区服务与管理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态度的基础上,根据景区的实际需要设计并实施的。项目来自于行业、企业实际,改变了以往项目教学中虚拟项目的目的性、指向性不强的缺点。

(二)旅游景区兼职教师深度参与,指导项目

旅游景区的兼职教师全程参与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反馈、项目考核与评价的整个过程。常州中华恐龙园景区、青岛方特梦幻王国景区、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景区、青岛琅玡台风景名胜区、青石湾生态园等旅游景区的兼职教师在项目调研、产品设计、手册编制、顶岗实践等全过程给予实地指导,同时对项目成果提出建议与改进意见。

(三)学生项目成果直接应用于景区经营与管理

学生针对不同景区完成项目,比如针对青岛琅琊台风景名胜区设计了主题产品《四季琅琊主题系列—醉美琅琊,相约四季》与《文化琅琊主题系列—千古琅琊,传承文化》、根据青岛鸿瑞生态园的要求设计的《青岛鸿瑞生态园彩绘一条街主题产品策划》、针对日照海滨森林景区编制的《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完全手册》等,目的明确,主题清晰,为景区的管理与产品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建议和帮助。

四、“项目引领、校企共赢”的景区方向教学创新改革实践推广应用效果

(一)学生部分项目成果已应用于景区实践

在多年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部分小组的项目成果已经被景区采纳:如2010年,2009级景区方向学生在《青岛电视观光塔景区主题产品策划》中,提出名塔微缩景观展览出售的建议,此创意被青岛电视塔景区采纳,设置了世界名塔专区,专门展示世界著名电视塔的模型。2015年元旦,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景区根据我院2013级景区方向学生设计的《“红羊闹新春,动物大拜年”主题活动策划书》中的建议,在景区设立了一面心愿墙,吸引了众多游客在墙上写下心愿。2016年,2014级景区方向学生为青岛青石湾生态园设计了以“青石湾果仔”为主题的旅游纪念品,主要是以水果为主题的卡通公仔祥祥、悦悦、青青、诗诗、挽挽,既有“相约青石湾”的寓意,每一个公仔又代表了景区内具有代表性的水果。这一设计得到了景区极大的认可,目前已在申请专利的过程中。

(二)旅游景区主动联系,要求与我院深度开发景区合作项目

景区方向多年来师生的共同努力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已有多个景区与我们联系,深度开发景区项目:青岛鸿瑞生态园景区希望学生为景区设计系列旅游纪念品;青岛金沙滩景区希望学生协助完成编制该景区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员工手册等一系列内部管理文件;青岛小珠山风景区提出校企共同合作景区课题,包括景区定位的分析及整体策划、珠山主题线路设计、中远期及一年期营销推广方案等;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在我院协助下完成薪酬体系设计等。

(三)景区方向学生受到企业认可,实现项目教学、顶岗实习、正式就业一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