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外汉语

对外汉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外汉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外汉语

对外汉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写作; 教学特点; 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1.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内容及特点

1.1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

1.1.1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之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遣词造句是语言学习的根本内容,词语、句子都是文章的基本组成部分,汉语的词汇体现了语音的结构和变化,组成语句又体现了种种语法关系。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部分,也是写作的基础,而词汇理解不当也是写作中最经常出现的偏误之一。书面表达不同与口语表达,无法借助其他手段来弥补语言造成的欠缺,只能通过语言准确地传达意思,这就使得写作更需要词汇运用能力。

1.1.2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语段教学

所谓的语段,即一组句子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按着一定的逻辑联系,通过一定的结构形成的语言片段。一个语段内,会涉及到字、词、句、语法。修辞、逻辑、文法等诸方面的汉语知识和中心、选材、结构、表现手法的要素,因而语段事实上是一个大的语言单位,具有结构的完整性,对语段的理解关系对整个篇章的理解及作品主旨的领悟。

1.2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特点

1.2.1使用第二语言写作与第一语言写作的差异

首先,第一语言写作与第二语言写作使用的语言工具不同;其次,第一语言写作与第二语言写作语言应用的相关能力不同;再次,第一语言写作与第二语言写作学习的过程不同;最后,第一语言写作与第二语言写作学习的文化背景不同。

第二语言写作,语言能力的训练是核心。第一语言写作基础对第二语言写作学习进程的影响不可忽视,第二语言写作极易受到第一语言的影响而产生偏误。语言之外的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引导,由此可以看出对外汉语写作教学具有与母语截然不同又息息相关的特点。

2.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教学原则

2.1综合性原则

第一、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输出性环节,是整个汉语学习后的应用,他不仅考察学生们的遣词造句,还考察了如标点符号的使用,语法,语义等方面。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应该遵循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原则,综合各项知识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第二、训练形式的综合性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训练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由词到句,在由句到段落,最后由段落走向全文;还可以是从标点,语义,语法等方面来训练,最后综合指导。

2.2群体性原则

写作是个人行为,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应保持群体性原则,用课堂组织形式来进行教学,有交流,有对比才能更好地进行写作指导。

第一、课堂组织形式

用课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对外汉语写作课,例如分组阅读并且讨论语言运用、语言结构组织等特点,小组讨论学习计划,班级辩论,描述表演等形式充实写作素材,或是加深题目的理解。

第二、多种形式交流

课堂上,可以用互相交流写作素材、写作内容、写作感受、和写作意图或互相批改等的方法,从其他人的作文中汲取自己不足的地方,改正自己文中的缺点。

3.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3.1 课堂写作与课外写作相结合

课堂写作能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但是单纯的课堂写作会使学习者感到枯燥单调,课堂写作中,写作素材也比较单一和死板。课外写作能扩展学习者的思维,使学习者从紧张的课堂学习中跳脱出来,适当的用课外写作练习来调节学习者的思维,常常的能引发学生的巧思,做出好文章。

写作教学最好的教学场景应该是在自然中,自然的写作环境也就是说,将学习者带进自然中进行写作,在进一步也就是说为学习者创设一个好的写作环境,最好在命题之后根据题目创设环境。

3.2对外汉语写作教学应与“听、说、读”的教学法相结合

外国学习者在学习一段时间汉语之后,也许会听、会说、会读,但是不一定会写。“写”对于学习者来说,难度要远远大于“听、说、读”,因此对于对外汉语“写”的学习要立足于“听、说、读”的教学法。

4.对外汉语写作教学存在的偏误及解决对策

教学的非母语性、语言教学的性质等因素,决定了它是一门教与学都相当有难度的课程。留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偏误虽然与我国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同小异,但是也有一些特有的问题。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偏误如下:

第一、延用母语标点

标点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由于受到母语标点的符号的影响,许多留学生在书写汉语标点符号时,常常会延用母语的标点符号、自创标点符号或者不写标点符号。

第二、部分学生缺乏对写作的重视

学习者往往重视“听”和“说”,不重视“写”的方面。但是“写”与“听、说”同样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从应用文开始,例如日记、邀请函、通知等等有实用性的文章开始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感觉到写作的重要性。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首先,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增加专业知识,在课堂上对于留学生们掌握的不好或者不到位的地方要加强研究,要诱导学生克服母语带来的习惯,掌握汉语的语言色彩,语法及语体风格等等。

其次,要善于引导学生依靠平时的生活进行素材的积累,要善于从身边选取素材;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偏误点,多学多练,勇于交流,学习好的,剔去差的,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技巧。

最后,要引导学生热爱汉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使他们树立学习汉语的正确观念,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有兴趣,真正的热爱,才能克服学习汉语的困难。

对外汉语范文第2篇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学习一门外语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受到母语的影响,比如我们最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就经常把汉语的声母韵母与英语的字母混淆起来。那么英美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也会受到英语语音的影响,看来,“罪魁祸首”在于英汉语音存在差异,使得我们学习外语时受到了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本篇文章想通过分析英汉语音差异,用以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育中的教与学。

关键词:语音;对比;声调;辅音;元音

汉字的形体和拼音是两套独立的系统,对于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有一个大麻烦,就是汉语的拼音和汉字是分开的,他们不仅要学习如如何发音,还要将每一个汉语的拼音和相应的汉字对应起来。对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来说,就必须掌握汉语自身的发音特点,并且探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汉语发音和英语发音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有效地利用这些异同点,汉语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汉语有22个辅音,英语有24个辅音。1在进行辅音教学时,要注意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对比,我们知道在汉语中,辅音主要是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对立。而在英语中主要是清音和浊音的对立,没有送气音。许多英美留学生不会发“p、t、k、c、ch、q”这几个送气音。例如把“采取”读为“宰取”。这就是因为在英语中并没有送气音,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拿英语中的class和glass进行对比。也可以让学生拿一薄纸片对着发音,如果薄纸片被气流吹动了,那么就是送气音。

吕必松先生认为,在汉语的清音和浊音方面,英美留学生也容易出错。他们很容易把汉语的b、d、g、zh、ch、sh等发为浊音。但是我认为,留学生把这些汉语中的清辅音发为英语中相应的浊辅音,对于他们的汉语发音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因为这几个辅音在汉语中必须与元音结合才能成字,才具有存在的意义。这样,我发现,这些清辅音在与元音结合以后必定会振动声带,也就是说它们会“浊化”,这与英语中相应的浊辅音的发音很相似,例如我们可以比较汉语“大家(da jia)”和“dad”的发音,我们会发现两个“d”的发音是没有多大区别的。所以我认为在辅音教学中,我们要着重进行送气音的教学和帮助学生发出更加标准的音。

汉语中有10个单元音韵母,单元音的教学是元音教学的重点。汉语的十个单元音韵母分别是a、o、e、ê、u、ü、er以及三个i。英语中也有元音,分别是[i][e][а][з][Λ][u]以及cat中的元音,dog中的元音。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对比这些元音,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汉语中的a与英语中的a不同,汉语中的a有三个变体,分别是前a、中a和后a。它们的发音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这里可以用分别出现在ai、a、ang中的a代表。在这三个不同的音节中,a的开口度依次由小到大,舌位由前到后。英语中的a与汉语中的后a相当,也就是ang中的a。前a和中a是难点。教师在教学时可采取夸张教学法,把开口度的区别表现出来,在让学生发了后a以后,让他们把开口度慢慢变小,先到中a,再到前a。还可以采用形象法,教师将左手拱起表示口腔上部,右手表示舌头,右手在拱起的左手下前后移动来表示舌位的前后。

o是英语中没有的元音,英语中与这个音相似是dog中的o。dog中的o的开口度要比汉语中的o大。2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发dog中的o,然后知道他们慢慢把开口度缩小,嘴唇变圆。另外我们知道汉语中的o只和汉语中b、p、m、f四个辅音相拼,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发bu、pu、mu、fu四个音,把嘴张大一点就成了bo、po、mo。

ü这个音是英语中没有的音,也是大多数国家的学生不会发的音。他们在发音时习惯性地把它发成u。例如他们发“球qiu”,听起来就像“cu”。我们知道ü和i的舌位是一样的,只是口形不同。所以我们可以用i来带ü,学会了发i后,嘴唇慢慢变圆就成了ü。另外,u和ü的开口度和唇形相同,都是圆唇,只是ü的舌位比u的舌位靠前,这样我们就可以用u来带ü,学会发u后,舌头慢慢向前,就是ü了。

e:汉语中的e有三个变体,一个是单独与声调结合的变体,只出现在叹词“”中;一个是单独做韵母的e,例如“哥哥gege”;还有一个是ie、üe、en、eng中的e。英语中与这些音相似的音是[з],也就是bird中的元音。这个音和“哥哥gege”中的e不同,bird中的元音的舌位更加靠前。

至于其他的元音,可以结合声母进行教学,没有必要单独教学。

声调教学是汉语拼音教学的难点,汉语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在语音方面与其他语言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英语有语调,没有字调,英语的语调用来区别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陈述句的。英美留学生学习声调的主要困难是第二声上不去,第三声不会拐弯,第四声降不到位。四个声调难易程度不同,在教学时,我们应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顺序。

首先应教一声和四声。一声是高平调,调值是55。四声的调值是51。也就是说一声的收调和四声的起调的调值相同,我们可以用一带四声。学生发的四声之所以降不下去是因为起调太低,这样我们先让学生学生发高平调的一声可以起到定调的作用,我们可以让学生练习说“妈妈骂”三个字。英语中的go这个单词的音听起来相当于汉语中的四声,可以让学生用这个单词来练习四声。

其次教第二声。学习第二生的困难是上不去,原因是学生在读或者说第二声的时候起调太高。四声的收调很低,这样我们可以用四声来带二声,帮助学生将二声的起调降低,这样二声就能升上去了。我们可以将四声和二声组合起来教学。例如让学生多联系说“酱油(jiàngyóu)”,“去除(qùchú)”等词语。这样学生就能将二声升上去了。

最后教三声。汉语中的三声是最难的声调。学生在学三声时最大的困难是不会拐弯。尤其是全三声很难学。我们发现,由于汉语词汇的特点是双音节占大多数,所以发三声的词都是和其他的词结合在一起发音的,因此我们发现其实在汉语中,大多数三声的词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发全三声,而是发半三声。例如:“采取(cǎiqǔ)”、“祖国(zǔgúo)”、“取得(qǔdé)”等。而且两个三声连读时,前一个三声要变为二声,如“水果(shuǐguǒ)”、“演讲(yǎnjiǎng)”等。对于英美留学生来说,半三声的发音比全三声容易。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就没有必要一定要学生发全三声,主要要教会他们发半三声,其调值为211或212,一定要发全三声时,只要把声音拉长就可以了。

要学会一门外语实在是件难事,尤其是在已经习惯了母语的发音习惯以后,要完全掌握一种新的语言的发音则更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了解目的语的发音,而且还要熟悉学生母语的发音,将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语音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采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做好母语的正迁移,尽量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这样,在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好汉语的发音,学会地道的普通话。(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注解:

① 出自200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张斌《现代汉语》第30页。

② 出自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续八)》.世界汉语教学,1994.

参考文献:

[1] 许光烈.语音对比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J].广州大学学报,2006.

[2] 赵元任.语言问题[M].商务印书馆,1980.

对外汉语范文第3篇

语言一般都是文化的载体,汉语也不例外。通过观摩对外汉语教学课和观看央视的汉语大赛,①我们也发现外国留学生比较感兴趣,也比较容易接受和消化的,恰恰是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多以文化为切入点。对于留学生来说,掌握丰富的汉语文化背景知识,也是提高汉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保证。在汉语中表达“死”这一概念意义的词有很多,如在古代有“驾崩、晏驾、千秋、百岁、千古、就木、溘逝、作古、弃世”等等,这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君王是至高无上,各级官员等也是享有种种特权的,连“死”也有专称。“涅、圆寂、坐化、仙游、登仙、升天、仙逝”等,佛教,道家在封建制度中也各占有重要地位,起过重要的作用,所以佛道徒之死也有各种专用的说法。到了现代,“死”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除了沿袭古代的,又有了一些新的词语,如“安息、长眠。逝世、长逝、谢世、离世、亡故、永别”等等。口语中则一般婉称“老了、没了、去了、过世”等。这些词语的产生都与中国交际文化中的含蓄委婉原则有关。另外,还有很多特殊意义的委婉语,如,“就义、牺牲、殉职、夭折”等等。在讲解这类词语的区别时,适当地加上文化意义的解释,一定会对外国留学生的学习理解有所帮助,并且能加深其对这类词语的印象。否则他们面对这五花八门的表示同一个意思的“死”,一定很感到很困惑的。

二、创造具体的语言环境

语言是实现社会交际,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工具,而这一功能的实现所依赖的多是完整的语句,话轮或特定的语言环境。而在其中词语的组合也并非是随意的,是有所选择,讲究搭配的,尤其是对同义词的选择。选择了恰当的同义词可以使语义更加精确严密。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教学中应该重视具体的语言环境的同义词的选择和制约,也就是前文所说的词语的搭配的重要性。如,“漂亮、美丽”这一对人们在讲同义词辨析时,最常举得形容词的例子。它们都可以用来表示和形容使人看了以后感觉到愉快满意的美好事物。然而它们却有不同的适用对象,要出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漂亮”多用来形容人,侧重指外表的美观、好看,一般也可用来形容衣物、玩具之类的具体事物。“美丽”形容人好看时专指女性,一般不用于男性,而且着重指从外形到内在给人以美感的事物,可以用来形容自然风光、景物之美,常有美好高尚之义。例。(1)下面的几个小技巧可以帮助考生写出一份漂亮的答卷。①(2)许许多多的基因无比协调的通力合作,才逐渐建立了美丽而对称的生命大厦。二者各有其适用的语言环境,可以为学生多举实例,比较二者各自能出现的语言环境,以便区别其异同。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同义词的区别之处。如果忽略同义词可以出现的语言环境,一定会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

三、区分不同的程度范围

世间的事物千变万化,纷繁复杂,有着程度的轻重、范围的大小。而语言承担着反映客观世界的任务,所以就会有相应的词语来表达不同程度、范围的事物或状态。每一种语言都不会例外,如英语等都有原级、比较级、最高级等的区别。所以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的讲解时,可以充分利用语言的可精确地表不同的程度范围这一点。“优良、优秀、优异”都可以用来形容好,有时可以通用,但是三者所强调的好的程度有所不同。“优良”指一般地好“;优秀”指很好;“优异”指特别地好。例。(3)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质地优良、方便而又经济的书写材料,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4)全国竞赛后,各省、市、自治区选若干名成绩优秀者,送中国数学会进行集训。(5)16岁时,贝尔以优异成绩考入爱丁堡大学,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语言学专业。同时还可以用简单的成绩比较的方法,直观地为学生展示三者的区别。“宝贵“”珍贵”两个词都可以表示有价值、贵重、值得重视的意思,都能形容某些具体的和抽象的事物,如书籍、资料、生命、时间、友谊、经验等。二者的明显区别是“,宝贵”强调贵重,价值极大。“珍贵”除了贵重外,还强调稀有。例。(6)许多MBA说“:同学是最可宝贵的资源”。(7)在无数的宝玺中,秦朝的“传国玺”最为珍贵,被历朝视为“至宝”。以上这类在程度范围上有区别的同义词,在交际过程中直接影响语言使用的精确性,如果外国留学生能区分这类同义词,就会为他们的汉语交际达到完美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我们也应该尽量掌握好这类同义词的差异,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精确地用其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

四、明确不同的语体风格

对外汉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汉语 英语 对比分析 偏误 对外汉语教学

近些年来,汉语热席卷全球,很多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非常高涨,但是他们依然会出现“洋腔洋调”的情况,本文通过对比两种语言在语音方面的差异,并结合笔者在沈阳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实习期间对英语为母语的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调查,更好地为语音教学服务,使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说的汉语越来越像“汉语”。

一、汉英语音研究的理论基础

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系统地分析两种语言语音方面的差异,找出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偏误,有利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更好地进行。

对比分析指的是把两种语言体系放在一起进行系统地比较分析找出两种语言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科学地预测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易错点,防止负迁移的产生。语言学家弗赖伊斯认为:“外语学习的主要困难就由两种语言的差异引起的,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并克服这种差异”。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提出“只有比较才能看出两种语言表现法的共同之处和特殊之点”。教师通过研究两种语音方面的相同与差异来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偏误,就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解决那些比较难学的语音方面。

但是对比分析也有其局限性,它的宗旨是根据一语和二语结构的异同并对教学做出预测,但只是着眼于两种语言的异同,将不同点与难点等同起来,往往会以偏概全,因此,偏误分析方法研究汉英语音方面的差异应运而生。

Coder指出,分析学习者语言偏误可以让教师通过偏误了解学生在第二语言上的学习情况,知道他们掌握到了什么程度。偏误分析法突破了对比分析法将语言间的不同等同于难度的不同,去除了对比分析的预测功能,强化了解释功能,以学习者学习过程为出发点,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和程序。

二、汉英语音对比分析

普通话中有 39 个韵母,韵母按结构可分成 10 个单元音韵母、13 个复元音韵母和带 16 个鼻辅音韵母三类。汉语中单元音的主要发音特点是在发音时舌位、唇形、口腔的开合度都始终保持不变。英语中的元音发音特点是发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在通路上的气流一定不会受发音器官的阻挡。

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汉语辅音时很容易把清浊与送气不送气混为一谈,很容易出现母语负迁移的现象,导致把送气音与清浊音弄混,不能正确地发音。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经常出现把送气的声母 t、k、q、ch、c 当做英语中的浊辅音来发,听起来特别的不地道。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在有声调的语言中,声调是有区别意义作用的,不同的音调代表着不同的语义。就音节来看,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这对于欧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知识点。他们普遍都对汉语里每个音节中固定的声调很不习惯。对初学者来说,四声的学习往往会让他们出现头脑非常混乱的状态。如非洲学生经常l不好二声和三声,常常会把二声和三声发成一样的。

三、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启示及采取的措施

通过对比汉英两种语言在元音、辅音、声调上的区别,可以总结出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容易出现的偏误,分析这些偏误产生的原因,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本质上就存在很大的差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本身就是存在难度的,因此,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在学习汉语中出现一系列偏误也是极其正常的,再加上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在学习中的动机、情感因素等不同,出现的偏误也是千奇百怪的。因此,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另外,随着教学过程的逐渐深入,接触学生类型逐渐增多,慢慢总结出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经验,创新教学方法,但同时也要意识到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出现的偏误是不可避免的,不可能达到完全没有偏误的状态,因此在教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汉语语音时也不要对他们要求过高。

语音教学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教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汉语语音,汉语语音的每部分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难点,更不用说汉语的声调了,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教授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音里不同部分,找出差异,一般来说越是不同的音学生越容易记住,越是相近的差别小的音学生越不容易记住。

除此之外,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应该牢记教育永远是一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平时应该多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教学,让学生把对语音课程的喜爱“移情”到汉语学习的其他方面,尤其是汉语中的难点,比如“把”字句的学习等方面。

参考文献:

[1]Brown,H D.Strategies for Success:A Practical Guide to Learning English[M].New York:Pearson Education,2001.

[2]Mobine,B.AnalysisandSynthesisofGermaF[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A.1986 Intonation.

[3]Corder,S.P.Introducing Applied Linguistics[M].Baltimore: Penguin Books,1973.

[4]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对外汉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颜色词;文化内涵;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人类的色彩感知用自然语言表达固定下来就是自然语言中的各类色彩词语。汉语颜色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并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文化内涵可谓“丰富多彩”,汉语颜色词反映了汉民族对自然、社会的认知特点;也映射出中国色彩独特的文化意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目前来说,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汉语颜色词教学往往仅仅局限于对颜色词的跨文化诠释,而对课堂教学环节中,如何对遇到的颜色词进行系统高效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词义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也能有一定了解,此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欠缺的。所以本文旨在对颜色词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丰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研究成果,提出了具体可行的针对颜色词教学的技巧和方法。

一、对基本颜色词进行跨文化对比,加深学生对颜色词不同的感知

本篇文章,我们采取李红印的观点,认为汉语基本颜色词有八种,分别是:红、黄、绿、蓝、紫、灰、黑、白。这些颜色词被广泛地应用于汉语语言中。其中,由于人类认知的共性,对于某些颜色有着相同的情感倾向。例如:绿色被在大多数民族中都被认为是生命之色。然而,在更多情况下,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他们又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含义。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颜色词进行跨文化对比,来加深学生对汉语颜色词的特点的感知。

(一)运用图表法,使学生对基本颜色词的对比一目了然

图表法,使调节和双眼视功能数据的视觉表示简单化,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法。我们把图表法运用于对外汉语颜色词的教学中,可以使基本颜色词的主要内涵一目了然,方便学生观察其跨文化对比中颜色词文化内涵的不同。在以下例子中,我们主要列举中西的跨文化内涵对比:

(二)布置作业,让学生“自觉”列举汉语颜色词和母语颜色词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方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汉语和母语的细微差别,准确地习得汉语。特别是汉语颜色词,对于不同国家的学生,文化内涵上差异较大。每种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在每种语言中是不同的。在对外汉语教学班级中,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国家,教师对各个国家的颜色词都与汉语颜色词进行对比分析也是不现实的, 老师本身在进行对比的时候难免会有偏颇和顾忌不到各个国家的不同颜色词文化差异;并且,对比分析不是对外汉语课堂的主要内容,如果在课堂上,对颜色词文化的对比分析讲解过多,活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复杂,产生“畏难”心理。

所以,我们采取让学生自觉列举汉语和母语的异同的方法,对颜色词进行对比研究。对比分析应该在老师教给学生汉语之后进行。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自己自觉对比汉语颜色词和母语之间的差异,这使得他们不仅能够主动探索语言学习的异同,提高语言对比和学习的能力,还能够让他们更加充分地了汉语母语颜色词文化与母语文化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增长文化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己寻找答案,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并且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减轻老师负担。

二、充分利用颜色词的构词特点,使学生构建起颜色词的语义网络

每种语言的词汇都处于一个网络中,不是单一的个体,各个词汇中都通过这个网络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复杂的语言系统。颜色词也是如此,除了颜色词本身的知识体系之外,还有很多与颜色词意义相关或形似的词语形成一个更为复杂的颜色词语义网络。例如:颜色词中单音节成词语素数量不多,大多为基本颜色词,如:红、蓝、白、黑、灰、紫等,但是这些颜色词的构词能力极强,都能独立成词或与其他语素成词,构成汉语颜色词的主体。汉语颜色词的数量丰富,存在着丰富的引申义。如在讲解“红”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汉语颜色词的构词特点,让学生在识记“红”的基本表示颜色的意义以外,扩充词汇“红色、红润(形容人的脸色好)、红人(象征受人宠信)、红运(象征顺利)、(象征革命)、还有指纯利润的红利、分红等。让学生在习得基本颜色词的同时,记住更多的词语,构建词汇的语义网络,帮助学生记忆。

三、进行颜色词文化背景的导入,扩充学生汉语文化知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背景的导入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汉语词汇、句法的意义,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汉语词汇的表面意思,更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让学生认识到词汇之所以蕴含某种特定文化内涵的原因或是产生这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心理原因。

例如: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息息相关。中国五行分金、木、水、火、土;西、东、北、南、中。与之相对应,所对应的汉语颜色词分别是:白、黑、青、红、黄。如图:

例如:位于正中,代表五行中的土,中国古代是传统农耕社会,对土地极其崇拜,认为是万物之源,土地为黄色,即为尊色。中国位于北半球,越往南,气候越热,所以火位于南方,与之相对应,红色也代表了温暖的回归,所以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贴红色的春联,挂红色的灯笼等。

四、进行文化表演实践、影视观赏或图片欣赏,引起学生学习颜色词文化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