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塔老陈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山西醋产品出口的发展过程
(一)第一阶段:出口摸索、起步阶段 1985年——2002年
山西陈醋追溯于夏商时代,有3000多年源远流长的酿造历史,到明清时进入鼎盛时期,清徐是正宗的山西老陈醋发源地,享有“中国醋都”的美誉,在清徐当地先后涌现出了“宝源坊”、“美和居”、“同泰庆”、“顺泰号”等一批酿醋作坊,山西老陈醋随晋商走西口传遍全国,清徐醋业由此开始蓬勃发展,现在已有700多年经营历史。山西醋业出口始于1985年,当时由于受资金匮乏、生产规模限制、醋类品种单一和颜色过黑、口味偏酸及包装传统的影响,国际市场认可率低,限制了醋业出口数量,山西醋企逐渐摸索寻找扩大出口机会。
(二)第二阶段:发展阶段(包含回落期)2002年——2008年
这一时期,山西醋业调整市场目标,巩固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出口份额,提高酿醋技术、注重产品质量、树立陈醋品牌、开发醋业品种,提高市场占有率,努力拓展山西醋业出口。据太原海关统计数字显示,经过近二十年不懈努力,山西陈醋2005年出口额达到240多万元。同年国内名醋“镇江醋”由于甜蜜素安息香酸超标等原因,全面退出日本市场。
日本是山西老陈醋最大的进口国,其进口量占到了山西老陈醋出口总量的60%以上。2005年5月日本颁布了“肯定列表”制度,对从中国进口的食品、农产品、水果将农药残留的检测范围从农产品扩大到农产品及其加工物,检测涉及527种农药、52000多项内容。日本这一制度实施后,2006年上半年,山西老陈醋出口11万元,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38.55%,遭遇巨大打击。为了尽快恢复对日市场出口,产品质量必须达到日本市场的标准。山西老陈醋集团首先进行了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认证;同时对生产物流各环节,尤其采购环节对高粱、大麦等原材料进行农药残留的严格检测,确保原料有机安全;并在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中对使用器具改良,全部采用无菌灌装车间,防止二次污染。这样,山西醋出口企业又成功酿制出符合日本要求的山西老陈醋,顺利地再次打入日本市场,出口创汇68万美元,同比增长36.2%。从出口产品品种和质量方面加以开发:由单一的传统调味食醋发展为三大类,即调味食醋、保健食醋和醋饮料。调味食醋分高档的老陈醋、中档的陈醋、风味醋、低档的普通醋和白醋等;第二代和第三代保健食醋,有苹果醋、苦荞醋、银杏醋等保健食品;开发以水果作为原料的醋饮料,不足之处还是缺乏高端醋产品品种的开发来满足国际市场的高端需求。
(三)第三阶段:活跃期(略有回落) 2008年——至今
2006年至2008年经过山西检验检疫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保障了山西陈醋的质量安全。据统计,山西检验检疫局2008年共检疫合格出口陈醋160吨,货值200万美元,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国、加拿大、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企业增收900万元人民币,创历史最好水平。2004年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韩国的陈醋也因检验不合格退出韩国市场,通过食品安全整治,2009年一批重量300公斤、货值5000元人民币的“水塔”牌陈醋经过检疫合格,时隔5年后再返韩国市场。然而,近几年山西老陈醋出口略有回落,一方面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等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另一方面山西醋业最大的出口市场日本也因中日“事件”,使山西醋业出口受到极大影响,山西醋业出口创汇略有下降。
2010年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发了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优惠性原产地证书,山西醋产品出口新西兰时,可以凭借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享受新西兰对我方的零关税的优惠待遇。山西醋企依然不断开拓新兴海外市场,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而努力。
2012年,全国调味品醋总产量约300-350万吨,山西老陈醋年总产量将近77万吨,镇江香醋总产量约30万吨,山西老陈醋总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山西省万吨以上规模醋企有五家左右,知名醋企水塔老陈醋股份公司年产量约18万吨。2011年山西共出口老陈醋280吨;2012年出口400多吨,出口批次增长10.9%,出口总量增长25%,出口净额增长19.8%。山西醋出口不仅巩固了已有的市场, 还不断扩大到了欧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拉伯、新西兰、新加坡及港、澳、台在内的国家和地区,凡有华人和开中餐馆的国家都有进口。尽管出口一直在发展,但是出口总量也只占到了山西老陈醋年产量不足1‰,其发展速度仍然不如国内市场。
二、分析山西醋产品在国际市场销售不畅的原因
(一)山西醋与国外消费者区域口味差异,老陈醋难以获得大面积的市场推广
国外需求中,法国生产的葡萄醋行销全欧洲。法国菜中的蔬菜、鱼肉类等菜肴都用醋来烹饪,各种番茄酱、沙拉酱等调味酱也都需要添加葡萄醋;英国用啤酒作为原料生产麦芽醋,其味道中含有浓浓的柠檬味,一般用来腌制蔬菜;德国也出产葡萄醋,并经过技术改良,取代法国成为欧洲主要的葡萄醋出口国;西班牙雪利醋制作时需要发酵5年,颜色呈红褐色,香味浓郁。国际上对葡萄醋需求多且销量大,对外来醋的品种缺乏认知,因此欧洲葡萄醋占据国际市场份额比例较高。另外,国内外与老陈醋相竞争的镇江香醋以优质糯米为原料,采用天然酸醋菌种,经过发酵及酿酒、制醅、淋醋过程、多道工序,经过储存精制而成,具有“色、香、酸、醇、浓”的特点,“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镇江香醋出口到48个国家的华人社区,享誉海外,这既是因为海外华人中南方人多,也是因为镇江香醋的口味偏酸甜更易被人接受。
山西醋以老陈醋最为出名,但是由于制醋企业工艺大致相同,造成品种单一,且老陈醋浓度过浓,口味过酸,最终导致消费群体单一,在西方国家得到的认同程度较低,初始拓展市场时遭遇瓶颈,现在陈醋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这些国家的华人聚居地,而且是华人中的北方人。
(二)山西醋含有苯甲酸钠和丙酸含量,微量沉淀过多不符合消费国要求而限制进口
2004年山西老陈醋出口日本时就因苯甲酸钠含量不符合该国要求遭到通报,2012年又被韩国检出丙酸遭到通报,后经大量检验证明,山西老陈醋的原料及生产过程易产生苯甲酸钠、丙酸等成分,这都是老陈醋酿造工艺过程中非人为添加自然存在的,虽然最终通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检验,但是影响了出口的声誉和销量。山西醋中含有微量沉淀也是出口滞销的原因,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资产整合,建立股份公司后,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主要解决微量沉淀的技术难题,科研人员针对老陈醋发酵过程中的产品微量元素进行技术检测,经过生物沉降和物理除沉结合进行技术处理后,终于除去了微量沉淀,保持了老陈醋独有风味,提升了老陈醋质量,最终开拓了山西老陈醋的出口市场。
(三) 技术贸易壁垒对山西老陈醋出口的影响
由于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 除日本采取了“肯定列表制度”外, 欧盟、美国等国家也不断制定和修改其食品及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来保护本国的食品安全,对于食品的生产及出口环境要求更加严格,严重影响了醋业出口。影响食醋安全问题因素有: 一是原料中的农药残留超标, 这主要来源于酿醋用的高粱、大麦等杂粮含有农药残留;二是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超标;三是生产中由于控制不严, 而导致微生物污染。据中国质量新闻网消息:2012年第一季度,山西省质监局对全省81家食醋生产企业的139个批次的食醋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合格128个批次,抽样合格率为92.08%,检测出问题有:菌落总数、总酸不符合标准要求。菌落总数是衡量食品受细菌污染程度的指标,食用微生物超标的食品会影响人体健康。
这些需要山西醋企在生产环节一定要严加把关,如果食醋的生产过程采用的原料、辅料农药残留超标, 在生产过程中农残就会转移到产品中, 同时如生产过程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 会发生二次污染, 或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也使产品的安全质量产生问题。为应对技术贸易壁垒对山西食醋产品出口造成的影响,对策之一是生产有机(生态) 醋。采用有机(生态)高粱、有机麸皮、有机大麦等原料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 也不采用转基因技术,确保原料加工无污染、绿色环保,同时对添加剂、及可能在生产环节中导致的微生物污染加以严格控制。对策之二:对加工产品实行有机认证HACCP (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体系, 对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进行全程控制,即可避免大量的重复检验,从而节省大量的商检费用,加速海关通关,同时也规避了日本及各国的执法,避免遭遇绿色贸易壁垒,还绿色环保,提高食品安全质量,保障国内外消费者的健康。
(四) 山西陈醋的产品形象——包装缺乏创新
山西陈醋的出口包装无论从外观、色彩、造型上缺乏创新,这种传统外观给国外消费者第一印象平淡无奇,无法将老陈醋品牌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价值体现出来,也无法体现山西醋的品质和其他竞争商品有什么区别,因此,无法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能吸引国外消费者起到促销的作用,包装的设计水平落后使出口滞销。
山西礼品醋的包装大多模仿酒类包装。虽然此类酒包装设计很新颖,但是由于醋和酒的化学属性和承载的历史文化大相径庭,所以在造型与色彩搭配上不能直接照搬。有的醋企甚至选用类似欧洲红酒瓶型设计作为山西老陈醋容器造型,导致国外消费者在选购老陈醋的产品时误以为是酒类产品。因此,要想设计和制造独具特色的中华老字号陈醋包装,就要明确国际市场的需求,既要体现“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还要深层挖掘山西地域文化内涵,吸引国外消费者的眼球,将地域文化、绿色产品、养身保健做为提升包装设计水平的文化理念,塑造品牌价值,提升包装的促销作用。
(五) 山西醋企业品牌知名度不高,对国际市场拓展不力
山西醋在国内北方认可度较高,但由于受物流、广告宣传、缺乏有效出口营销渠道等局限性,加之企业不注重品牌营销,很多消费者只有到山西才知道,国际市场更是知之甚少;山西醋企在国际市场营销时缺乏强化醋产品特色和亮点,不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因此拓展国际市场力度不足,无法获取最大的出口市场利益。
山西省老陈醋的醋企有500多家,有品牌的醋企30家左右,有影响力的品牌醋企约7、8家--水塔、东湖、宁化府、紫林、来福、金醋、四眼井等,而在山西老陈醋众多企业中,只有“东湖”、“水塔”、“来福”和“通宝醋业”4家企业有出口备案,通过了国家原产地认证,出口企业数量较少。“东湖”牌老陈醋在80年代被评为国家银质奖章,在国内老陈醋市场享有很高的信誉,90年代以后该公司申请原产地的保护,成为了中国名牌产品。位于“中国醋都”——清徐县的山西水塔醋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成为山西首个批准注册的原产地认证, 还通过了ISO、HACCP、美国FDA等认证。自获得原产地标记认证后,企业出口创汇已突破百万美元,每升单价较同类产品高出25.7%,“原产地标记注册”对提升公司产品的品牌和海内外知名度起到巨大的作用,目前海外的市场还在逐步拓展。但是还有一些国内知名企业没有积极获得国际市场认证,在国际市场品牌认可度较低,削弱了其出口能力。
三、山西醋企提高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一)创新机制,提高山西醋出口产品质量
一是加强山西醋业市场整顿,提高醋业生产质量标准。山西老陈醋总酸调成6度就可以不加任何防腐剂,属于纯天然。在颁布的新质量标准里,增加了两个功能性指标:“总黄酮”和“川芎嗪”,这两种物质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都有一定功效,因此山西老陈醋不仅是调味品,同时是养生保健品,绝不添加防腐剂,杜绝“醋精”勾兑,增强醋品附加值;二是鼓励醋企大胆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研发全封闭式自动化醋业加工生产线,提高醋业生产加工能力,降低污染,提高出口醋业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三是鼓励企业积极申请取得出口许可资格,并进行绿色食品、有机醋业认证,增强创新和独立出口能力。
(二)筹措资金, 为山西醋业出口添活力
山西政府及金融部门应加大对山西醋企的资金投放和扶持力度, 鼓励出口企业扩大规模、提升包装档次、提高醋产品质量, 辅助一批出口规模大、加工能力强、市场信誉度高的山西醋业出口企业群。同时也需要引进资本运作的方式,很多国内外企业拥有资本和微生物技术寻求合作机会,而山西水塔、紫林等醋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都足以吸引国际、国内的具备实力和拥有生物技术的企业家进行合作,外来投资可以为山西醋业注入发展资金、开发国际市场规模。可通过清徐知名醋企组建醋业集团进行运作,形成醋产业规模,和中国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合作,并拟定产业发展和资本运作的商业计划,吸引资金技术,并为山西醋企实施技术改造、新产品的研发等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三)加大科研,解决醋业影响出口的难题
引进先进酿醋设备与工艺,研制“电脑制醋”的生产线,提高山西醋业生产水平。在改良传统工艺基础上,采用全封闭酿造,实现了电脑控制,提高经济效益,达到了提高产量与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如太原益源庆醋厂采用陶瓷膜过滤,解决了制作过程中易产生细菌和析出沉淀的难题,醋放置时间较长也无沉淀物,达到出口醋的标准,规避技术贸易壁垒。另外,还要加大科研力度,开发与研制特殊功能醋,如醋胶囊、保健醋、果醋饮料、醋应用及醋业产品出口做为延伸山西老陈醋的产业链,研发方面有:研发降脂、降糖、降压的保健醋软胶囊;研发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功能的保健醋口服液;研发具有防癌、治癌功能的醋保健品。
(四)开发新产品,满足国外消费者口味
欧洲人食用果醋,而中国人则多采用粮食酿醋,尽管酿造原料和技艺、品种各不相同,但醋都有软化血管、促消化的功能。随着中外保健意识的增强,我国人均年消费食醋1.7kg,美国是6.5kg,日本是7.9kg,醋业市场消费需求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随着东西方饮食文化的融合,国际市场食醋每年需求量在50万吨左右,国外水果醋也逐渐开拓我国市场,而山西醋也逐渐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成为调味市场的“朝阳行业“。目前保健食醋开发属于第二代,有苹果醋、苦荞醋、银杏醋等是经国家卫生部批准的健字号保健食品,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具有降低甘油三脂、调节血脂、改善睡眠抗疲劳的功能;开发的第三代保健食醋,采用了科技手段检测酿造食醋的功能及含量,并添加免疫球蛋白、真菌多糖类、低聚糖、黄酮类等新型功能性食品,有5种保健醋出口产量达100吨,为山西出口创汇,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挖掘醋文化内涵,提高山西醋知名度
参加国内外商贸洽谈会,利用国内外商团来山西省参观考察等时机,提高醋业知名度,打开国内南方市场及国外市场;并依托山西醋文化成功举办富有地方特色的各类文化节,赋予传播醋文化、旅游和招商引资等功能。被誉为“中国醋都”的太原清徐县成功举办“国际食醋文化节”、2012中国太原(清徐)又举办“醋与健康”高峰论坛,弘扬和推广了醋文化和产品,并为国内外来宾搭建了醋业交流平台,促进国内外醋产业共同发展;山西已经建立了醋博物馆:中国醋文化博物馆、东湖醋园、宝源老醋坊、紫林醋立方养生馆等,不断延伸山西醋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宣传醋文化。2012年在上海、武汉和成都成功举办老陈醋中华行活动,山西醋企依托老陈醋厚重的文化底蕴,塑造山西老陈醋文化品牌;通过网络营销挖掘潜在客户群,宣传山西老陈醋的养生文化及绿色食品的理念,通过多渠道宣传,为山西醋业走出山西,拓宽国际营销之路。
参考文献:
[1]山西食醋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报告 沈正祥《山西食品工业》 2001.01.
[2]我国醋产业路在何方 韩永奇《中国酿造》2007.02.
[3]西洋醋的主要分类 《世界博览》 2006.02.
[4]山西老陈醋的突围之困 马瑞 《新晋商》 2012.11.05.
2007年4月,第16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太原市国税局向社会了“太原国税・税收宣传”专用标识。该标识由图案和文字“税”组合而成,是太原市的市花,其图形向外延伸,象征着一种传播方式:图形中的“税”字演变为两个正在舞动的人形,象征着税企之间的互动与和诣。
太原国税税宣LOGO的推出和应用,使税收宣传工作有了自己的视觉符号,得到了广大市民和纳税人的认知,标识出现在哪里,税收宣传的足迹就延伸到哪里,它已经成为太原国税税收宣传的一张名片,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中。
印象一:太原市国税局每年都设计两幅自己的税收宣传海报,将税收宣传标识印在上面,随着上万张海报在办税服务场所、各大商场、车站的广泛张贴,税收宣传标识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将标识印在税收宣传书签上,随着“税收宣传进校园”活动的开展,税收的概念在10所税宣基地近万名学生幼小的心灵上生根发芽:将标识印在超市购物袋上,随着十万个购物袋的发放,税收宣传活动走进了千家万户:将标识印在公益广告灯箱上,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和谐社会”照亮了每一位过路的行人。
印象二:山西是中国的醋都,太原市国税局连续两年与全国知名企业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紫林醋业有限公司携手,共同策划“醋香传税法”系列活动。在老陈醋的瓶签上、外包装箱上、精品礼盒上印制税收宣传主题和太原国税税收宣传标识。伴随着数万箱装帧精美、醋香浓郁的老陈醋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税收宣传搭上了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的企业营销网络的直通车,进入了市场,走近了每一位消费者。知名企业的营销网络创新了税收宣传的渠道,饮食文化的烘托,使税收宣传更加贴近民生、贴近群众,载着税宣的商品展示了企业诚信守法的新形象。商品在流动,税收宣传就在转动,税收宣传与企业发展实现了互动双赢。
印象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税收教育从孩子抓起。太原市国税局依托税收宣传教育基地推出了青少年税收动感体验营活动,这是一项面向社会,服务青少年,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税收主题参观实践活动。为提高活动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让活动在整体形象上更具视觉冲击力,该局精心设计了专用营徽,营微由税收宣传专用标识和活动营徽组合而成,活动营徽以五个卡通人形和“税”字整体构成了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象征着青少年成长中的环境和发展中的教育事业,五个卡通小孩围绕“税”字型树干组台成树冠状,“税”字型树干表示活动的主题为“税收”,小孩组合的树冠表示活动的对象为孩子。同时,整个图形又形似张开的手掌,五个活泼的卡通小孩形态象征着五个手指,有触摸之意,蕴涵了用手去感触、去体验的内容。将标识印在营旗、营员卡、体验卡等上面,随着活动的开展,专用标识在孩子们中间得以推广、记忆,成为活动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醋是怎么酿出来的?我们常吃的瓜果又是怎么长成的?这些问题,对于从小成长于城市的孩子们来说。真可谓是一个个难解的谜团。为了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懂得更多的知识,许多的家长或者选择带孩子参观工业园区,或者选择走进农村,更加直观的解开谜团。
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现实的需要,一个个具有特色的工业、农业旅游景点出现了。2010年7月28日,太原市首批7家工、农业旅游点正式挂牌,其中包括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清徐县宝源老醋坊2家工业旅游点和阳曲县青草坡乡村庄园、尖草坪区宇文山庄、晋源区天泉庄园等5家农业旅游点。这些旅游点究竟是什么样的,记者走访了其中的两家。
字文山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宇文山庄,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字文村。车一路向着太原的西北方向开着,过了向阳店,路越发的偏僻了,最后只剩下弯弯曲曲的山路。若是没有当地的朋友带路,很难找到该山庄。这么偏僻,怎么不多放置几个指向牌呢?向导答道:“放了,当初山庄花2万多元定制了许多路牌,但是不让放啊,全被撤掉了。”又经过十几分钟车程,宇文山庄的大门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中。
山庄门口的布置颇具农家特色,有语录,一旁的戏台上刷着红色的字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令人仿佛回到了那个革命时代。一块牌子上写着孟浩然的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表现出山庄的好客与文化。进入山庄,映入我们眼中的是一番农村景观,窑洞、凉亭、池塘、轱辘井、鸡舍、兔窝……几个孩子围在一群小鸭子,一边喂食一边向家长问这问那,很是开心。“孩子每天都在家里,面对的是楼房、汽车,带他来看看小动物和植物,让他长些知识,也体验下乡村生活的美好。”一位家长对记者说。据悉,宇文山庄是我省首家城市青少年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这里能让城市孩子直观地感受农村,有助于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传统。
在游览了一番田园风景后,记者见到了宇文山庄的董事长尤建东。今年39岁的尤建东出生于娄烦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农家乐生态旅游是一个非常有开发前景的产业,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逐渐向往回归农家田园生活。就这样,经过多方考察,庄园地址选在了风景优美的尖草坪区宇文村。为了节约资金,尤建东当起了设计师,他把脑中海构思的一景一幕,都重现在电脑屏幕下,再在他的山庄变为现实,甚至窑洞中墙围子上的花边,都出自他一人之手。如今宇文山庄经过两三年的发展与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这里除了农家饭、田园风光,还把时下网络流行的开心农场搬到了现实,成为山庄的一大亮点。山庄租了村民的土地,分割成1000份,每份50平方米,租给市民,他们有时间就来浇地、施肥,没时间就由山庄代其管理。到了收获的季节,宇文山庄就把地里种出的蔬菜水果送到认养户家里,让他们体验耕种乐趣的同时,也享受丰收的喜悦。
据宇文山庄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山庄的员工90%都是村里人,还有―部分大学生。村里的男的在这里干重点的活,女的当服务员,甚至老太太都可以扫地、喂鸡。山庄的出现给宇文村的村民也带去了不小的收益。
采访结束后,尤建东对我们说:“这次被批为农业示范旅游点,我们很开心,觉得多年辛苦都值得了。山庄下一步的发展还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等困难,我们希望能继续得到各级领导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
太钢: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谈起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省城人民再熟悉不过了。昔日的太钢,给人们的印象是污染严重。那时候,厂里到处都是大烟囱冒着灰黑色的烟,太钢上空的天是灰蒙蒙的,它所在的城区空气质量也很差。如今的太钢焕然一新,这个全球产能最大、品种规格最全的不锈钢企业,也成为了一个工业旅游点。在这里,既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渣场,又有阎锡山时期的炼铁高炉、飞机库和碉堡,既有300万吨产能的不锈钢生产线,又有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项目。
从前,市民可以自由穿梭于太钢厂区,自从太钢改革后,就有了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人们不能随意的进出厂区了。近日,记者进入太钢,遇到了一群来游览的客人。今年五十多岁的王铁龙师傅已经退休多年了,“现在进了厂,都找不到原来的路了,变化太大了,这马路修得比外面还好,又平整又干净,种的树木也多,到处都绿绿的,环境很好呀!”王师傅说。“原来这渣场根本没法进,又脏又乱,现在都成了公园了。”“原来生产的废水都排了,又浪费还污染,现在多好,都利用起来了!”……很多老师傅们一边参观,一边回忆着自己当年的工作场景。
前来游览的也不乏小朋友的身影,很多市民都带着孩子一起来参观。虽然没有山水风景那样秀美,但很多孩子依然感觉新鲜,观摩一下现代化工厂,看看炼铁轧钢现场,对孩子们来说也很有意义。在现代化的4350立方米高炉出铁厂,市民张先生对记者说:“女儿10岁了,很少有机会接触这火热的生产场面,就带孩子来感受感受,让她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太钢工业旅游颇具意义,却也存在着困难和问题。钢新旅行社经理胡艳红介绍说:“工业旅游安全很重要,为此我们制定了专门的游览路线,对讲解员进行了培训,还会设置各种安全通道和标识,为旅客配发安全帽,确保游览的安全。”此外,太钢位于太原市北郊,虽然其内部环境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变成一个环境优美、整洁的工业园区,但太钢集团据市区的道路有待改善,标识也不够明确,会影响旅游者的进入。太钢工业旅游还受到太原市区或周边市县成熟工业旅游讲点的严峻挑战,参观时还有如何保护工业秘密的问题等,这些问题需要太钢去正视和解决。旅游局:百花齐放,问题仍存
太原市首批工农业旅游点究竟各有什么特点,又存在什么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太原市旅游局,见到了政策法规处处长刘小平。
刘处长介绍说,这7家旅游点各具特色,可谓百花齐放,它们是经过7天的现场评定打分后才获批的,各自情况――
通和农场是经过9年的自主开发,投资700余万元,建成的拥有150亩精品果园和10Q0平方米餐饮住宿的农场。每年6月到10月是农场的采摘季节,各种花果色香味美,从2007年开园以来,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
宇文山庄主要依托乡村气息和农业旅游资源,吃农家饭、住农家窑、菜园认种、果园采摘、农耕体验等,都吸引着游客,是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青草坡作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集观光、体验为一体,注重特色产品的开发。
龙池山庄集餐饮、住宿、观光采摘为一体,那里的天下第一砚、华夏第一剑、中华第一笔丰富了山庄龙文化的深刻内涵。
天泉庄园地处晋祠、天龙山、蒙山等景区旅游线路中,不仅有乡村别墅酒店,还有大型室内外垂钓中心、农家采摘等旅游项目。
宝源老醋坊是山西水塔公司依托山西老陈醋品牌效应,在宝源老醋坊遗址上重建的工业旅游项目,还原再现了明清时期宝源老醋坊原貌,通过讲解展示了酿醋古老工具、器皿,让游客了解了老陈醋的历史渊源和传统工艺生产过程。
太钢工业旅游的主题是领略钢城风采,探寻不锈奥秘。景点包括:处理冶金废渣的渣场,阎锡山时期的炼铁高炉等,现代化的4350立方米高炉、2250毫米热轧生产线、冷轧不锈钢生产线、不锈钢生态工业园,以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这些旅游点存在哪些不足?刘处长回答:“目前这些旅游点的规划还比较滞后,没有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开发建设规划。服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在检查中,一些服务人员不能规范操作、举止松散、礼节欠佳。内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比如住宿制度、培训制度、投诉制度等。此外产品线路有待合理编排。一些旅游点在编排参观路线时,线路单一,编排不科学。最后,旅游点的宣传也要加强,诸如导游词、游览图、标识牌的服务项目也需要更加完善。
一、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山西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推进特色农业全面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色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特色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明显提升。但整体而言,山西特色农业仍然存在产业化程度偏低、市场交易不规范、科技转化率不高等深层次问题。
1.产业化程度低。特色农业经营化水平高低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进程。一般来说,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越高,其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占有率越高。从整体经营水平看,现阶段山西省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尚不完善,和其他省份相比,经营水平低,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少,仅有25家。2015年列入“513”工程的省级龙头企业仅81家。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就很难起到同行业带动辐射作用,影响特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2.市场交易不规范。目前,特色农业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厂商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往往会采取不正当手段,钻法律的“空子”。市场交易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准则和规范。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厂商为了尽快回笼资金,通过一些特卖促销活动以低价销售产品,不能保证特色农产品的优质新鲜。另外,由于消费者对商品真假辨别能力低,政府监管力度不够,使得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部分特色农产品定价过高,有的甚至形成市场垄断,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
3.农业科技转化率不高。从山西省公共财政投入中不难看出,山西省农业研发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表1。在国家对各省份的财政投入中,对山西省的财政投入相对较少,其中科学技术的投入为62.06亿元,农业相关的投入仅为339.69亿元,在中部六省中最少。
二、制约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山西省特色农业面临的问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科技水平不高、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不通畅、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不合理等。
1.科技创新能力和投入不足。特色农业是资源、劳动力、科技相结合的一种农业,它是一种高效农业。所以,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现阶段而言,山西省特色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还不完善,特色农业科技支撑力量薄弱,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一方面,科技推广队伍不健全,高技术水平的科技人员偏少,非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高;另一方面,高新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农作物栽培技术比较短缺,许多现代化的生物科技、农业设施、信息技术等还未得到很好的应用。而且,农业科技转化率低,科技资源与经济建设结合不紧密。
2.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不通畅。山西省因地处大陆内部,交通不便和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成为山西省发展特色农业的制约因素。如表2可以看出,中部六省中山西省交通运输就业人数相对较少,且集中在铁路运输业,水运和航空就业人数较少。进一步说明山西省航空和水运发展缓慢,这就导致特色农产品新鲜度和保质期延长。从表3可以看出,2013年山西省运输线路总长度仅为143687.4公里,在中部六省中运输里程最短。其中,公路运输里程最长,为139343公里,但是在六省中排名最后。可见,身处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利,对山西省对外运输特色农产品影响很大。另外,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条件不容乐观,许多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道路、运输设备、仓储设施、保鲜设备等硬件设施还很落后,现代化信息网络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特色农业的发展。市场信息不灵,信息收集、传递手段落后,时效性差使绝大多数农户不能及时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
3.劳动力素质偏低。随着农业产业技术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要求农民对该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越来越高,文化程度的高低对特色农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山西省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力大部分是体力型的,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如图1显示的是2013年山西省农村受教育程度。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占总劳动人口的22.7%,初中文化程度占47.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8%。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农业高新技术的普及,使得劳动生产率低,而且农户自身生产意识薄弱、风险意识不强,阻碍了特色农业向科学化、现代化、集约化方向的发展。
4.特色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目前山西省虽然创建出水塔老陈醋、冠云平遥牛肉、沁州黄小米、古城纯牛奶、六味斋酱肉等一批农产品品牌,但是大多数农业企业品牌意识薄弱,不注重农产品和企业的品牌建设。在2014年农业部最新公布的全国1191家龙头企业名单中,山西省合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6家,仅占2.2%。这对于树立山西省特色农业品牌,提高知名度非常不利。5.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不合理。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而政策因素往往是作为外部因素区域内经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因素同样影响特色农业的发展,往往政策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带动或抑制特色农业的发展。因此,山西省省委、省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以区域利益符合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鼓励政策,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相关的抑制政策能够有效地防止盲目开发农业资源。
三、加快发展山西省特色农业的对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加快山西省特色农业的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科技投入,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把农业做强、做优,增强市场竞争是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要加强具有山西省特色的优质杂粮的选择和栽培。根据山西省农业地域差异明显的特点,因地制宜培育适合各农业生态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重点研究具有特殊用途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农产品结构要立足市场经济需求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产品,提高绿色蔬菜种植产量。要研究制定鼓励优势品牌和高新技术农畜产品出口的具体政策,积极引导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民营加工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2.培养壮大龙头企业,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龙头企业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对提高产业化水平至关重要。所以,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增强山西特色经济的重要措施。首先,要把确实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作为重点“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其次,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和发展山西特色农产品的综合加工“龙头企业”集团,增强市场竞争力。最后,积极开发绿色食品和地方特色农业土特产品。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开发绿色食品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更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3.加强政府监督和扶持力度,促进山西特色农业发展。政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定农业政策、资金投入以及监督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具体而言,首先,政府要制定利于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为特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法律环境,对经营特色农产品的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和适当的税收减免或者降低税率。其次,要加强对特色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根据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省委、省政府应从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信息渠道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支持特色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教育、农业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加大投入,增加对农业灾害的补贴;同时,逐步建立完善农业科学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农民根本利益。
4.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保障。省委、省政府应该在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根据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和短期培训等方式。对于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民来说,可以请专家进行专门的培训,政府给予一些补贴,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加快培养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进而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