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因为专注

因为专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因为专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因为专注

因为专注范文第1篇

外观篇

与绝大多数的录音笔一样,DVR-990拥有长条状的外观造型,机身尺寸设计得非常适合单手握持。机壳采用工程塑料打造,表面经过细致的磨砂工艺处理,反而具有非常强烈的金属质感。

作为一支专业的录音笔,其上的各种按键、符号标识非常多,没有细细研读过说明书,估计一般绝少接触过录音笔的使用者单靠摸索就能够轻易上手的。不过按键的布局非常合理,由握持的手势来看,所有按键均在右手拇指可以触及的范围。

屏幕的尺寸比较小,单色,EQ蓝色冷光背光灯,屏幕下方具有三枚滑动式的按键,掌管着DPC、VOICE UP、DIRECTNL的开和关。另外,正面两枚圆形小按键分别负责A-B复读以及播放模式的切换、添加书签等的功能。机身的左侧面可以看到有个插孔,为外接麦克风的插孔,另一个为USB插槽。底部有个银色的小突起,为挂绳的小圆环,处理得十分协调。

机身右侧面还排布了一系列按键,分别是红色的录音开始键、停止键,正面还放置了大块头的五方向按键,以及连体的音量调节键。大块头的五方向键非常有意思,中间高两端低,初看与传统的连体式按键无异,向下为MENU键,向上可以切换储存录音文件的文件夹。

机身的顶端,两个镂空小孔集合而成的小网格非常显眼,分别是录音时候的双声道采音孔。两采音孔中间的是耳塞插孔。

机身的背面可以看到是内置的扬声器,可以用来听歌和回放录音文件。再下来一点,就是电池仓盖了,使用两节七号电池进行供电。

功能篇

DVR-990功能并不多,但所谓术业有专攻,对录音功能的专注,使得DVR-990本身的录音功能也是非常的强大,一些设置更是一般的MP3播放器所不曾具备的。DVR-990具有A-D共四个文件夹用以存放录音文件,存放数量更是达到理论的396个,用户在录音前可以实现选择,以便合理地管理录音的文件。本机还能使用文件编辑功能,CUT、INSERT、APPEND方便地对文件进行传输和管理。DVR-990的录音功能可以实现双声道采音,且具有VOR智能录音功能,即只有机器探测到周围有声音时才启动录音,没有声音时,不进行记录,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延长录音时间。

机身正面三个滑动式的按键提供了相当不错的功能。例如最前端的DIRECTNL的开和关,可以切换开启或关闭录音的定向采音功能,在嘈杂的环境、旷野中,该功能只会录制特定方向的声音,可以准确把握录音主题的声音。

VOIVE UP功能也非常有特色。该功能通过放大被录制讯息中的低电平部分以及把整个录音调节到最佳电平,可以使播放器播的声音均匀,也更容易听到有“浪人”触摸的消息。此功能很有用,在会议录音时,更容易听到每个发言者的语音。不过实测显示,打开该功能也有可能会提高背景的噪音。

因为专注范文第2篇

目前常用的转基因动物制备方法有显微注射法、逆转录病毒感染法、载体法、胚胎干细胞介导法、人工酵母染色体法及电转移法等[16]。其中显微注射仍是最可靠、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因其外源基因整合效率高,对目的基因无大小限制,且可以直接获得纯系[78],但其过程烦琐且要求严格,将基因液装入微注射针是其成功的关键前提[910]。当前各实验室普遍使用可编程微量注射仪,该仪器要求将基因液面倒吸至注射针的直管部以获得稳定平衡压力,但仅用其吸入功能无法达到,导致培养液倒吸,基因液被稀释,从而大大影响了转基因成功率。笔者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以克服这一缺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材料 PN30拉针仪,MF900煅针仪,IM300可编程微量注射仪(日本Narishige公司);倒置显微镜,显微操作仪(日本Olympus公司),G100薄壁毛细玻璃管(1×90 mm,日本Narishige公司)或BJ40薄壁毛细玻璃管(1.0×100 mm,北京正天易科贸有限责任公司),玻璃管(2.5×200 mm,北京正天易科贸有限责任公司),一次性培养平皿(美国BD FALCON公司),显微注射用基因液,M2培养液,石蜡油(M8410,美国Sigma公司)。

1.2 仪器参数

1.2.1 注射针 拉针仪:主磁61,副磁23;温度70 ℃;煅针仪:弯针温度20~25 ℃。

1.2.2 可编程微量注射仪 Input:60~100 psi(1 psi=6.895 kPa);CLR:60~70 psi,0.1 s;BALN:0.8 psi;FILL:60 psi,60 s;INJ:0.5~0.8 psi,0.02 s。

1.3 方法

1.3.1 注射针制备 设定对应的拉针仪参数,装上毛细玻璃管,用固定旋钮固定好,按下拉针仪开关,将其拉制成开口小于1 μm的注射针;取下注射针装在煅针仪的持针架上,将注射针移至玻璃球侧面,使其内径20 μm处靠近玻璃球,设定好煅针仪的温度参数,点压加热开关,将其弯成25°。

1.3.2 微载管制备 用两把镊子夹住直径为2.5 mm的玻璃管两端,将其中部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待其软化后,快速向外拉伸。在距肩部约9~10 cm处用砂轮裁断细部,将细部的尖端在锻针仪上锻烧,使开口边缘变光滑。这样制备的微载管外直径约200~400 μm,用于将石蜡油装入显微注射针。

1.3.3 基因液的装载及比较 将相同参数下制备的注射针分成2组,每组3根,分别按照下面2种方法将基因液装入针内。

1.3.3.1 针尖倒吸法(A法) 将注射针装到显微操作仪持针器上,并与可编程微量注射仪相连接,调好可编程微量注射仪各部分参数,打开“BALN”功能;在培养皿盖子上作一个3 μL基因液液滴,覆盖上石蜡油,将其置于倒置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注射针角度,使其进入基因液滴,按下注射仪的“FILL”按键,将基因液倒吸进入注射针,按下注射仪的“FILL”按键数次,观察注射针内液面的变化。

1.3.3.2 改良法(B法) 用微载管吸取少量(约5~10 μL)灭菌石蜡油并从显微注射针的背部注入,直到液面到达注射针的直管部(图1),小心取出微载管,通过橡胶管将注射针背部与注射器相连,按压注射器活塞对石蜡油轻轻施压,使得针内液面向针口缓慢移动,最终充满整个注射针尖部;后续操作同1.3.3.1。

图1 显微注射针各部分示意图(略)

Fig 1 Representation of each part of microinjection pipette

1.3.4 显微注射模拟及比较

1.3.4.1 平衡压力的观察 保持显微注射仪所有参数不变,将M2培养液装填于3.5 mm培养皿盖并置于倒置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注射针角度,驱动显微操作臂使其缓缓下降进入M2培养液中,在倒置显微镜20×物镜下调节焦距至基因液液面清晰,观察注射针内基因液液面的位置变化,以判断此时显微注射仪提供的平衡压力是否能够抵消培养液的虹吸效应,产生使基因液缓慢外流的正压。

1.3.4.2 模拟注射后液面变化 保持显微注射仪所有参数不变,调好注射仪的“INJ”功能,反复按压“INJ”按键模拟显微注射过程>30次后,按压“CLR”按键10次,在倒置显微镜20×物镜下观察注射针内液面变化情况。

1.3.4.3 液面变化数值统计学处理 调节焦距至基因液液面清晰,记录此时基因液液面在目镜测微尺上的刻度(起始位置),10 min后再次观察并记录液面在目镜测微尺上的刻度(终止位置)。将2组注射针内基因液液面在10 min的位置变化差值进行统计分析,并作配对资料t检验,采用MicroCal Origin 3.0软件中的t检验(two population/pared),检验水准取α=0.05。

2 结果

2.1 基因液的装载及比较 用A法装载基因液后,按压“FILL”按键,基因液倒吸入注射针内,当液面上升到注射针尖细部一定位置后,再按压“FILL”按键多次,注射针内液面没有明显变化。而B法的注射针内石蜡油与基因液界面仍然可以上升,甚至到达注射针直管部。

2.2 显微注射模拟及比较

2.2.1 平衡压力的观察 分别使用2种方法装载基因液后,将注射针缓缓下降进入M2培养液中,在倒置显微镜20×物镜下都观察到注射针内基因液液面缓慢向针尖方向移动。

2.2.2 模拟注射后液面变化 反复按压“INJ”按键模拟显微注射过程>30次后,按压“CLR”按键10次,在倒置显微镜20×物镜下观察,用A法装载的基因液液面缓慢上升,M2培养液倒吸进入注射针;用B法装载的基因液界面仍然缓慢下降。

2.2.3 液面变化数值统计学处理 A组注射针内基因液液面在10 min的位置变化为12.5、3.5、6.0,x±s为7.33±4.65;B组为-6.5、-6.0、-8.5,x±s为-7.00±1.32(差值为正表示针内液面向针尖方向移动,差值为负表示液面向针背方向移动)。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原核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小鼠是一个严格而烦琐的过程,其中将基因液装入注射针是显微注射之前必不可少的关键一步。目前完成该步骤的方法有3种:针背虹吸法、针背填充法以及针尖倒吸法。前2种方法均需要特殊的毛细管,且操作过程中极容易污染基因液,每次操作基因液的用量大,成本较高。而针尖倒吸法是利用可编程微量注射仪的“FILL”功能将基因液直接从注射针针口倒吸进入注射针。该法将基因液从针口倒吸进入注射针,既不需要使用昂贵的微载管,且每次只须

3.1 A法的缺陷 笔者使用A法进行转基因动物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按压“FILL”按键,当液面上升到注射针尖细部一定位置后,再按压“FILL”按键多次,注射针内液面没有明显变化,表明A法不能通过人为控制吸入足够量的基因液。装好基因液的注射针下降进入培养液后,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针内液面缓慢下降,说明显微注射仪提供的平衡压力能够抵消培养液的虹吸效应,产生使基因液缓慢外流的正压。而在模拟显微注射过程中,连续按压数次显微注射仪的“INJ”和“CLR”键后,在注射仪提供的平衡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针内液面开始缓慢上升,说明原来的平衡压力已经不能抵消虹吸效应,使得培养液倒吸进入注射针,从而稀释针内的基因液,影响转基因动物制备的成功率。注射针的内径越小,其虹吸效应就越强,当基因液液面处于针的尖细部时,随着注射过程进行,液面不断向针尖方向移动,抵消虹吸效应所需的平衡压力就越高,这就需要在注射过程中时时调节“BALN”的压力,这既增加了显微注射的困难度,而且实际上也不大可能实现。并且,使用该法仅能倒吸入少量基因液,在注射过程中,需要经常按压“CLR”键(>10次)来保证注射针口的通畅,在这个过程中会损失大量的基因液,导致吸入的基因液不足以完成一盘受精卵(20~30个)的注射量,增加了装载基因液的频率,亦会大大影响转基因实验的成功率。

3.2 B法的改良 本实验采用先从注射针背部装入适量石蜡油的方法(即B法)解决以上问题。在基因液装载的过程中发现,按压“FILL”按键数次,石蜡油与基因液的交界面仍然可以上升,表明B法可以通过增加“FILL”的次数来装入足够量的基因液,以保证顺利完成一盘受精卵的注射,从而节约注射时间。而在模拟显微注射过程中,连续按压数次显微注射仪的“INJ”和“CLR”键后,在注射仪提供的平衡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针内液面仍然缓慢下降,这说明只要石蜡油的上液面仍然处于注射针的直管部,即使基因液面在细管部移动,仍然不会影响抵消虹吸效应所需的平衡压力,因此连续按压数次显微注射仪的“INJ”和“CLR”键后,原来设定的平衡压力仍然能够产生使基因液缓慢外流的正压,消除了压力不稳定给转基因动物实验带来的影响因素。此外,由于石蜡油稳定、无毒、非亲水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的实验中,相对于高度提纯的基因液来说,石蜡油更加经济且易于获得。由于石蜡油的非亲水性,在基因液后端装上石蜡油可以防止溶液蒸发导致基因浓度升高,保持基因注射过程中基因液的正常浓度。且由于该操作的简便、无菌,在显微注射过程中可以重复装载基因液,毋需更换新的注射针,减少注射针使用量。用于装载石蜡油的微载管可以反复使用,也减少其用量。

参考文献

[1] Koo B C,Kwon M S,Choi B R, et al.Retrovirusmediated gene transfer and expression of EGFP in chicken[J]. Mel Reprod, 2004,68(4):429434.

[2] Lavitrano M,Camaioni A,Fazio V M, et al.Sperm cells as vector for introducing foreign DNA into eggs: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mice[J] .Cell,1989,57(5):717723.

[3] Zhao J,Liu B,Ren W Z, et al.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mice by in vivo spermatogoniamediated gene transfer[J]. Shi Yan Sheng Wu Xue Bao, 2003,36(3):197201.

[4] Gerald D,Fischbach,Ruth L, et al.Stem cells:science,policy,and ethics[J]. J Clin Invest, 2004,114(10):13641370.

[5] MacKenzie A.Production of 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 transgenic mice by pronuclear injection of onecell embryos[J]. Methods Mol Biol, 2006,349:l39150.

[6] Osumi N,Inoue T. Gene transfer into cultured mammalian embryos by electroporation[J]. Methods, 2001,24(1): 3542.

[7] Wong R W, Sham M H,Lau Y L, et al. An efficient method of generating transgenic mice by pronuclear microinjection[J]. Mol Biotechnol, 2000,15(2):155.

[8] Juhila J,Roozendaal R,Lassila M, et al. Podocyte cellspecific expression of doxycycline inducible Cre recombinase in mice[J]. J Am Soc Nephrol, 2006,17(3):648654.

因为专注范文第3篇

网点运营问题重重

厦门国际银行原有的核心业务系统是一套以账务处理为核心的记账系统。厦门国际银行科技部总经理陈聪义介绍说,他们用终端直联的单层架构设计,用户界面交互、交易逻辑处理、账务处理等功能紧密耦合在一起。这样做难以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基于字符的旧式终端限制了客户体验,影响了柜员处理业务的效率,也难以提供更多的附加值,引发了操作风险的增加和客户满意度的下降,而整体更换核心系统的做法耗时耗力,难以快速见效。

陈聪义说,由于大多数银行网点的服务模式基本都是一站式服务,集中化自动化处理程度很低,多步骤的业务在数据和处理方面多有重复,对高级的基于流程和协作的业务也缺乏支持。网点存在许多与业务相关的设备,业务系统中却没有对这些设备的集中管控措施,如ATM现金状态无法主动通知,排队机系统无法与业务系统形成互操作等。

对于许多银行机构而言,业务都分布在不同地区,而且不同地区的业务需求、系统环境、遗留系统状况等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前端系统必须具有非常良好的适应性。虽然字符终端已经难以满足业务发展要求,但大量现有业务系统都基于这种设备。如何在更高级的人机界面中虚拟化保留字符终端模式,也是很多银行网点保证业务连续性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打造新一代前端系统

微软大中华区企业及合作伙伴事业部总经理鲍宏图认为,要成功实现网点IT系统转型,就需要新一代的前端系统。该系统能整合网点的业务应用和设备管理,以面向对象的方式构建客户和产品信息并提供业务和流程间的信息共享,提供人性化的信息展现方式和交互方式;还要能快速开发、测试和部署新的金融产品,有效降低网点运营管理成本,增加柜员劳动效率并降低素质要求,对不同业务规模和类型有良好的伸缩性,支持业务连续性。

微软与赞同科技深入分析和讨论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双方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平台优势,推出了新一代的网点前端系统SuperTeller。该系统基于微软最新一代的WPF、WCF、WF、等先进技术框架和平台,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可用性、伸缩性、可支持性等都有良好保证。系统提供丰富而自由定制的人机交互界面,对于产品数据和客户数据,可进行多种灵活组合展现,提供对数据进行各类分析、统计和比较的展现视图,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和不同产品的营销导向需求。

因为专注范文第4篇

栏目投稿邮箱:。希望曾经有所经历的您,能与我们一道为更多的读者呈上异域之风。

作者手记:2012年3月27日至4月9日,应“美国公民教育中心”(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位于洛杉矶市)的邀请,我们一行24人前往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波士顿等地进行考察,12天的美国教育考察行程,活动内容丰富,收获颇丰,感受深刻。我将用四期篇幅,连续为您呈现其间见闻,其中包括全美最佳教师雷夫(Rafe Espuith)和他的“第56号教室”;多所中小学“加州名校”,在课程设计和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给我们的启发;在走访哈佛、麻省理工等全球著名大学过程中的切实感受。其间,教师们通过各种手段,务必要让每一个学生对未来有所追求,也正是因为追求,学生们感受到了求知的快乐。

这次我们考察的中小学校,除了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Hobart Boulevard Elementary School)之外,还有三所“加州名校”:爱丽丝斯泰尔初中(Alice C.stelle Middle School)、葛蓝纳达特许高中(Granada Hills Chart High Schools)、瑟蓝妮路小学(Serrania Avenue Elementary School),以及纽约的美国公民教育中心(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这当中我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中、美中小学校教育各有何优势?中、美同样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但他们是怎样操作的……

他们的学生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与中国学生相比,美国中小学生在哪些方面表现得比较有优势呢?在我走访过几所“加州名校”后感触颇深。首先在语言习得方面,他们的阅读、写作、表达(演讲)等能力比较强;其次在创造力表现方面,他们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创意、思维(注重讨论和思考)等都较为出色;另外在适应社会方面,他们在学习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更热衷于做义工、做项目(Project)、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这对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美国大部分中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一般较强。这是最根本,或许也是最重要的区别或差异。

他们也很重视考试成绩

葛蓝纳达特许高中的校长介绍说,2011年该校98%的学生升入大学;2012年该校学生已获得加州大学全额奖学金1位,斯坦福大学全额奖学金4位,均有学生获准入读耶鲁、芝加哥、常青滕等大学,同时强调除了高中“就读入学”,家长择校也更多地依靠办学质量,尤其是名牌大学的升学情况。

爱丽丝斯泰尔初中的校长介绍说,他们学区已经采用同一命题、同一考试的试卷测试手段,三年内学区计划建立数字化考试平台系统。对于学校,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包括:如何提高特殊学生的成绩、提高移民学生的英语水平……学校每两周或五周定期向家长发放学生考试成绩报告单。校长说,学校所在区域的房子贵,所以我们要努力工作,有更多的生源才有经费,好的教学质量是家长的首选。

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他们经常接受各种各样的学校评估,包括西部联盟校、加州名校、全国蓝带学校等。比如,在加州学生学业成绩评估指标(API)中,学校得分达到800分及以上,那么将被授予“加州样本校(名校)”等荣誉称号,可能还能获得一些经费资助。据官方数据显示,2011年达到API“加州名校”标准(800分)的学校比例为:小学55%、初中43%、高中28%。这对于学校办学似乎是一项挑战。

当然,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和考试机制并不相同。“第56号教室”的雷夫说:“我从来不会告诉他们,考进大学就是最终奋斗的目标,这只是万里的第一步。”事实上,从观念、路径尤其方法上都不尽相同。

他们这样设置课程—帮助学生明晰专业倾向

葛蓝纳达特许高中是一所特许学校,包括9~12年级、约4000多名学生。特许学校是一种独立的公立学校,由美国州或市政府与一些团体、企业及包括教育工作者、家长、社区领导等在内的个人签订合同、互相承诺的一种办学形式。经费来源与公立学校一样,接受州生均费用。合同期一般3~5年。在聘用教师、经费使用、课程设置、校历安排等方面享有很高的自治权。特许学校的生存更多地依靠办学质量,是一种新型的家长择校形式。

基于帮助学生大学入学的需要,其高中课程的主要内容及比例如下。

大学准备(CP,Cllege prep),占67%。是全体学生的基础课程,是为了学生参加美国高考的必需课程。

全球思想史(GHI,Global History of Ideas),占14%。主要涉及英语、社会、全球经济和金融等内容。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Matahintics),占12%。主要是为科学技术专业倾向的学生设置。

人文新媒体(HU/NM,Humantitas/New Media)人文新媒体,占4%。为艺术领域专业倾向的学生专门设置。

因为专注范文第5篇

【关键词】骨干引领;教师成长;自主发展

对许多老师而言,如果没有新形势的要求,她们只能安于现状,按早已熟悉的又已习惯、不变的套路行事,不会主动去思考、主动去改变观念。为此,我们认真分析教师的现状,从抓骨干着手,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以骨干引领为先导,给骨干教师压担子、定任务、定目标,让教师们在各种平台上展示自我,在取得成功的喜悦中去理解教育、体味教育,不断提升自我更新能力,并在专业引领中实现同年轻教师共同成长。

一、专业发展取向是教师成长的航向标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作为专业人士其不断成长的需求和时代、家长对教师的期望以及教书育人的使命,激励着教师不断探索、不断成长。有人说,拥有专业知识的老师,或许只能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拥有专业智慧的老师,或许可以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只有拥有专业人格的老师,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包括参加培训获得专业知识,更包含在教育实践中专业智慧的启迪和专业人格的提升,它是知识、能力、智慧、人格“四位一体”的优化。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唤醒人的真正人性和使人彻悟人生,使混浊的人生变得清澈,使沉睡的生命得到觉醒。十后,“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理念警示着广大教师们: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向教育的最高目标迈进。

二、骨干引领导航,助推教师群体不断成长

专业引领是教师脱离土气、提高品位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快速通道。可以说,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动的实践,没有专业引领的教学只能是同水平的重复。

1、聚焦高效课堂,凸显骨干教师示范和帮带作用

理想课堂是以最小的时间获得最高的效益,它是灵动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师生倾心投入的课堂。骨干教师是各学科的领军人物,我县各校依托骨干教师本身的优势,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师团队中的示范与帮带作用,放大其在教师团队中的榜样与教育作用,采用师徒结对帮扶的形式,本着以强带弱、以老带新、合作进取、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四课联动”的方式进行帮带,着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甚至成为一批新的“骨干教师队伍”。所谓 “四课”,一是“青年教师诊断课”:先由青年教师执教一节展示课,师傅分析研究徒弟的教学特点、教学优势和不足之处,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二是“骨干教师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优势,针对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精心备课并提供示范课,观摩后逐人交流观摩感受,挖掘授课“亮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三是“跟踪矫正课”。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听课,结合研讨、评议情况,分析授课得失,指导授课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全面纠正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反思汇报课”:青年教师经过听评课的磨练、示范课的引领及个人的感悟,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上好汇报课。

“四课”活动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起了非常重要的示范和帮带作用,而青年教师就是这样通过参与“诊断课-示范课-跟踪课-汇报课”等“四课”联动研讨活动,激发起参与教研的内在动力,加速了成长步伐,为他们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奠定了基础。

2、搭建成长平台,发挥骨干教师引领和辐射作用

几年来,我县以各种培训活动为载体,先后聘请了河北省特级教师讲学团、陶行知中国教育研究会讲学团、魏书生教育研究中心讲学团、教育部教育学会专家讲学团、全国中小学教师继教网专家、新东方英语教育专家讲师团来我县对一线教师进行了有的放矢的培训;同时,举办了小学英语、语文、数学、科学,初中语文、数学、物理、生物,高中语文、化学等学科骨干教师讲学活动,骨干教师二级培训和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活动力求站在教改的前沿,以前瞻的理念、精湛的技艺和专家们崇高的人格魅力,为青年教师树立标杆,指明行动的方向,增强前行的动力,引领年轻教师仿效和借鉴导师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体悟教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实现教学模式的举一反三,坚定改革创新的执着信念,从而有效提升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执教能力和水平,有力推动学校学科教学改革,真正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另外,我县找准教师专业成长的切入点,举办骨干教师经验汇报会或专题报告会,开展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汇报课、教材教法研讨会等活动,一方面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走势,总结成功的经验,增强年轻教师敬业、乐业的职业意识,树立其勤业、精业的师德风范,辐射带动年轻教师在启迪和感悟中尽快成熟起来;另一方面,发现年轻教师最突出的问题,创造条件对年轻教师进行引导和帮助,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倡导他们自学成才,加强在职学习,提高各方面综合素质,力争向学科骨干教师进军。

三、深挖成长内潜,促进教师个体主动发展

教海泛舟,不进则退。为激活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力,教育行政部门已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情况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与评奖评模职称评聘挂钩,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竞争机制已经形成。

为下活教育这盘棋,根据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每位教师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寻找“最近发展区,推动教师发展”,依据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基础,分清和发掘每一位教师的特征趋向、潜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促进所有教师都能在追求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不同层次的真正发展。我县针对每位教师的现有水平与潜在水平的个体差异,采取有效措施,激活其潜在水平,把每位教师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以此促进教师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