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摄影师简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建筑电气
建筑电气包含了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信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及安全等。
建筑电气设备具有的特点是:
1、用电设备多,如弱电设备、空调制冷设备、消防用电设备等;
2、电气系统复杂;
3、电气线路多,有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线路、音响广播线路、通讯线路、高压供电线路及低压配电线路,线路敷设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4、供电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常采取双电源进线供电或自备柴油发电机组,以保证重要负荷的用电;
5、用电量大,负荷密度高;
6、自动化程度高。
1、配电制式多采用TN-S系统,供电方式多采用放射式或树干式,利用强电竖井敷设电缆桥架,局部用管线敷设到用电设备处;应控制电缆桥架的成品质量和施工质量,桥架一是要注意接地的连续性、二是要控制穿越楼板处加防火隔堵,管线及电缆要控制弯曲半径,不允许钢管连接碰头焊接;应按图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以便审核施工方所报材料计划,不浪费也不出现中间接头;应认真读电气设备的电气原理图和一、二次接线图,必须达到设备的使用要求(或消防联动要求,如消防主备泵的星三角启动和自动互投部分的二次图),联动调试时必须保证设备接线正确,不能产生事故。
照明部分有楼梯、廊道、商场、车库、设备用房的正常照明、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灯、室外环境照明,均应随土建施工预留到位,应在事前、事中对线路的走向、方位、标高等对照设计进行校核和检查,必须密切配合土建施工同步进行,防止出现错漏。
2、防雷接地:高层民用建筑的防雷接地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来自雷电的反击或感应电压,也是可以造成自动化、智能化系统的电子设备的损坏和严重破坏。因此对防雷接地应予高度重视,应按防雷类别的要求予经认真的实施,不能马虎了事。应利用桩基主钢筋、地梁主钢筋与柱内主钢筋作防雷引下线按规定要求达到数量。[我在工地上一般建议施工方在每个有引下线的柱,用箍筋将所有柱主筋焊通,这样在有引下线的柱中,引下线就不是只有两根,而是这个柱子的所有主筋了,在后续工序如均压环、等电位、外门窗预留线联结等的施工难度就会大大降低,且这部分费用很低(不进入预决算费用),施工单位大多都会接受]。屋面及女儿墙,应设避雷带(应明敷用镀锌圆钢),并和引下线及屋面防雷网焊接形成电气通路,高层建筑应考虑防侧击雷和雷电反击。离地面每隔三层楼利用圈梁钢筋焊接并与引下线连接形成电气通路。离地面30M以上的山墙的金属门窗必须与防雷接地网焊接成电气通路的均压环。屋面按照防雷网络尺寸做防雷网,凸出屋面的金属管必须与防雷引下线焊接成电气通路。屋面断水后应测试防雷接地电阻值满足设计要求为止。除混凝土内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必须与桩基主筋,地梁上下主筋利用焊接形成电气通路。地梁做完后测试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Ω。工程应明确采用共用接地,预留多处测试板,供测试接地电阻值用。如实测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应另加人工接地体达到要求为止。变配电室应按规范要求做接地环网。
高层建筑中除了防雷接地外,还有电力照明系统、通讯系统、电视监视系统、可视对讲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及紧急广播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都需要接地,都希望有低接地电阻的接地,一般均采用共同接地,在此中各接地极是并联的,总接地电阻比较小,利用基础钢筋作接地极,可以得到比人工接地极小得多的接地电阻。不少建筑物的实测值小于1欧。高层建筑中各种接地全部接到基础钢筋连成的接地网上,在地下形成等电位面,各层的等电位面通过柱内主钢筋和接地干线相连,并与地下等电位面相连,由此开成一个完整的法拉第笼和等电位网,确保了电气安全,所以采用总等电位连接和辅助等电位连接能达到保护接地与功能接地。
转贴于
3、电梯安装:高层民用建筑物内一般设有消防电梯、乘客电梯、货梯、自动扶梯,观光电梯等,垂直运输设备,只是功能不同,产品品牌和数量的差异而已。电梯安装的要求是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为此电梯施工队伍必须有相应的资质,并受制造厂的委托方能进行施工作业。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导轨支架安装的间距,上下端头固定支架距顶、底端的距离。厅门导轨面必须高于室外地坪2-3MM。曳引机组型钢必须伸入墙体中心以上。三方通话应能正常使用。严格各项测试工作,除常规检查外,关键部位和工序进行现场旁站监理。
4、测试通电运行:安装接线前应分别测试电气设备和电缆导线本身的绝缘电阻值。安装接线后测试各线(三相五线制:A、B、C、N、PE)间(十个)和各线对地的(五个)绝缘电阻值,并由三方(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现场实测认真做好测试记录。现场检查是否有相线未经过开关直接进入灯具和设备的情况,如有必须进行整改,达到正确无误。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通电。通电检查能否满足功能使用要求,否则应找出原因进行处理,达到要求。对弱电部分的各类设备与材料均要进行性能检测和功能测试,符合设计要求并按各自的具体要求进行检查,重点是消防联动部分的探测器应能在接受到模拟火灾信号后迅速反应,其联动设备马上启动,并能实现两地控制启停。双电源末端自动切换、主备泵的启停、互投、反应时间等正常,流量、扬程等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特别是消防验收的要求。
5、预留,预埋与土建的密切配合:各种管线与竖井(如强电井、弱电井、水井、风道、桥架)均与土建施工密切相关。其预留、预埋必须按规范要求随土建施工同步进行。首先应清楚线路走向、标高、方位,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并应考虑电气线路与其他管线、设备的交叉、平行间距的要求。避免以后不必要的开凿、剔打工程量。注意在混凝土中预埋塑料电线管应使用重型管,不得使用轻型塑料管,线路敷设应以捷径为宜,以利节省投资、控制造价。
二、给排水部分:
高层建筑室内给排水系统要求相对较高,如发生供水断水或排水堵塞事故,影响范围大、后果严重,因此必须保证高层建筑有安全可靠的水源和合理的管网布置,以保证供水的连续性和排水的顺畅。
高层建筑室内给水及消防水管系统中静水压力较大,为了使管道及管件的静水压力在其允许工作压力内,对给水、消防给水管道要求竖向分区。竖向分区的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大于0.55 Mpa,水压大于0.35 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进行减压或调压力。给水分低区、中区、高区供水的临时高压供水方式,供火灾初期自动喷淋和消火栓用水,对室外消防起补充作用,为此必须控制最不利点的压力,消火栓的充实水柱能否达到规范要求,消火栓的间距、排距以及室内最远处能否有两支消火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自动喷淋系统的喷水强度、流量是否在规范要求之内。一组湿式报警阀所控制的喷头数量是否在800个之内。
为深入贯彻《关于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工作指导意见》(绍市委办发〔*〕50号),切实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在认真总结全市基层应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小康”战略部署,切实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的组织指导,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作用,深入开展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大力提高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提高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工作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体制。
2.坚持依靠群众,共享共建。鼓励社会参与,依靠群众,多渠道、全方位构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3.坚持立足基层,强化基础。立足于基层自我防范,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推动和加强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
4.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推进。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工作载体,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
二、工作目标
力争通过一到二年的努力,全市基本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初步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群众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应急监测预警制度,全面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工作,广泛建立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自救队伍,基本形成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的应急工作网络,使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应急管理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突发公共事件明显下降。
三、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
(一)规范应急管理机构建设
工作目标: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本着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充实应急管理机构。
1.各县(市、区)政府在*年底前完成县级应急管理办公室的组织建设工作,应急办要有编制、有人员,由分管政府办公室工作的副县(市、区)长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应急办主任原则上由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担任。〔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2.市政府有关部门在*年底前明确应急管理分管领导,确定应急管理责任处室。(责任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3.加强基层应急组织建设。*年底前,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确定应急管理责任办公室,落实专职干部抓日常应急管理工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建立专兼职的应急管理机构。〔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二)规范预案体系建设
工作目标:各县(市、区)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构建相对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在横向上,结合实际确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应急保障等各类专项预案框架,确保预案基本覆盖本地可能发生的主要突发公共事件;在纵向上,初步构建完成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安全单项应急预案等的预案体系。
到*年底,80%的乡镇(街道)、50%的村(社区)制订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重大财产安全的各类应急预案或操作方案;到*年,乡镇(街道)要达到100%,村(社区)要达到80%。到*年底,100%的高危行业、生命线企业制订应对企业安全隐患的应急预案,80%的其他企业结合企业特点制订防火、防毒、防传染病、防自然灾害、防生产事故等危及企业和员工安全的应急预案或操作方案。100%的学校制订可能危及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重大财产安全,严重破坏教学秩序的各类应急预案或操作方案。〔责任单位:市安监局、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三)规范监测预警制度建设
工作目标:各级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程序进行规范,对信息报送的渠道和责任进行明确,不断完善社区、乡村等基层组织预警系统,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和信息直报系统。
到*年底,全市80%的乡镇(街道)要培养基层应急信息员队伍,针对重点区域、群体、行业设立基层应急信息员,形成以基层群众为主体的安全信息网络;乡镇(街道)应结合实际明确领导分工、落实现场处置及协调工作职责,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报送程序,明确信息报送的范围、责任主体和报送要求,建立和完善24小时的信息报告制度;各县(市、区)应急平台的信息、预警等功能,要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延伸,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锣鼓等方式,着力解决边远山区信息报告和预警中“最后一个人”的瓶颈问题,努力构建全覆盖的应急管理信息网络。〔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四)规范社区应急管理建设
工作目标:街道、社区建立应急自救队伍,不断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预案,使居民对应急处置、安全知识的知晓率逐年提升。
1.逐步完善社区应急救援体系
到*年底,全市所有社区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健全应急预警信息的渠道;100%的街道办事处建立维稳调解、民兵应急救援、专职消防、事故救援等队伍;100%社区建立护区队、义务消防队等队伍。各社区居委会要重视应急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素质培训,每年开展二次应急演练,提高应急人员的处置能力。(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2.加强社区应急管理知识培训
对居民的应急管理知识培训纳入社区居民教育体系,通过课堂培训、板报宣传等形式宣讲应急处置和安全知识。到*年底,居民对火警、交通事故、医疗等急救电话认知率达到80%以上,到*年达到90%以上;到*年底,懂得用电、用燃气、消防、食品卫生等安全常识的居民比例达到50%以上,到*年达到60%以上。〔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3.建立集日常服务和应急指挥于一体的群众热线电话
到*年底,50%的乡镇(街道)建立群众热线电话,到*年达到70%,到2010年,群众热线电话在各乡镇(街道)普遍建立。〔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五)规范农村应急管理建设
工作目标:乡镇、行政村建立应急自救队伍,不断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预案,使农村居民对应急处置、安全知识的知晓率逐年提升。
1.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
在每年开展的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中,增加应急管理知识“下乡”,编印应急管理实用手册和宣传资料进农村;到*年底,农村居民对火警、交通事故、医疗等急救电话认知率达到60%以上,到*年达到70%以上;*年农村居民对用电、用燃气、消防、食品卫生等安全常识的认知率达到50%以上,到*年达到60%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2.规范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
在农村用电方面,变压器有护栏和警示标志,线路规范,用电设备各项性能和指标符合铭牌标示和安全标准,严禁私拉乱扯,杜绝使用老化线路,建筑物内严禁使用电线。〔责任单位:绍兴电力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在农机和农村运输车辆、船舶管理方面,所有运输车辆、农用船舶和大型农业机械都依法登记,按要求检验合格,司驾人员持证上岗,杜绝无牌无证、脱检脱审脱保、无作业证和持假作业证等违法行为,渔船、农耕船不得从事经营通运输活动。〔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在农村消防管理方面,积极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全面落实防灭火措施,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在农村道路安全方面,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完善道路安全设施,加强对事故多发路段的整改,学校附近等重点路段应当设立安全警示标志。〔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在农村危房管理方面,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院、诊所、敬老院、教堂、寺庙等危房的排查,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提高房屋安全等级。〔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在农村自然灾害预防方面,普及自然灾害防治知识,增强应对地震、洪水、暴风潮、冰雹、雷电、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增强群众临灾自救互救能力,保护农作物不受病虫害侵蚀、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损害;普及防止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的环保知识,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和防范能力,不断完善基层群测群防体系。〔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防办、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对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要有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要定期督查,并将有关督查情况及时通报有关部门,指导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3.制定防范和应急措施
针对交通、消防、公共场所、学校、用电等可能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制定预防计划、防范对策及应急措施,推广应急管理“枫桥经验”的“四早法”,每年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有针对性的对电路、道路、农机作业现场、公共场所、大型家宴聚餐、村民生活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巡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有记录,有整改计划和整改措施,对难以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或紧急事件要及时上报。〔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六)规范企业应急管理建设
工作目标:实现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应急队伍专业化、应急演练定期化、处置突发事件自主化,应急能力全面提高,各类事故发生率严控在指标之内。
1.编制完善企业预案
到*年底,各类规模以上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预案内容简明、管用、注重实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所有的高危行业、生命线企业每年开展一次以上联合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责任单位:市安监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2.加强企业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
*年底前完成企业应急队伍建设,督促企业切实抓好应急队伍的训练和管理,加强对职工应急知识、技能的培训,特别是安全生产关键责任岗位的职工,既要熟练掌握生产操作技术,也要掌握安全操作规范和安全生产事件的处置方法,增强自救互救和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责任单位:市安监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3.开展企业隐患排查监管
每年的年初、年中和事故高发时段,认真组织开展定期、不定期的隐患大排查,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检测评估,及时整改。〔责任单位:市安监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4.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和信息报送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企业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并按照分级标准迅速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责任单位:市安监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七)规范学校应急管理建设
工作目标:全面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将应急处置常识纳入课堂教育,规范各类突发事件和事故苗头的报告,各类事故的及时处置率达到100%。
1.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到*年底,学生应急知识知晓率要达到60%以上;到*年,每个学生每学期应急知识授课数要达到3课时以上,应急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2.建立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落实危机防范措施。全面推广学校食堂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五常法”,认真组织开展学校防火、学校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等工作,坚决防止火灾、集体食物中毒、交通等重大事故的发生,接送学生车辆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从严查处超载等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3.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制度。凡学校发生的重大突发性安全事件,如食物中毒、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紧急灾情、传染病流行病疫情,以及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不论发生在校内还是校外,只要涉及学校师生,都应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把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绍兴市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实施,扎实加以推进。
(二)严格考评,及时总结
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诸暨经验,强化责任意识,按照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内容和推进工作进程要求,严格考评验收,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对在开展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各级应急办要加大对推进工作的指导、检查、督查,确保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和开设宣传栏、宣传车,张贴标语、印发宣传资料、手册等途径,有计划地宣传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重点报道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中“走进矛盾,解决问题”的工作典型,大力营造氛围,加快工作进程。
【关键词】应用物理 试题库 建设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0062-02
生活离不开物理,科技离不开物理,整个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物理,所以,大学生学习物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用物理这门课程是我院高职高专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要培养我们的学生能够跟上今后时代的发展,就要帮助他们打下扎实的物理基础,这样,他们在以后的发展中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这无疑对我院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努力推进教育改革。
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不合理的考试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制约逐渐显现出来。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角度考虑,由于我们不重视对考试科学的研究等原因,传统的考试制度存在诸如试题量小,不能覆盖全部课程内容,偏重对知识的考核,缺少对能力的考核等弊端。开发、建立一个适用于不同目的、技能和任务需要,且由大量优质题目组成的试题库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许多专家认为,为了保证试题库的质量,需要根据考生的考试结果,对考试系统生成的每份试卷进行效度、信度分析,对每个试题进行区分度、难度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试题进行调整,剔除不符合要求的试题。同时根据考试群体的实际情况进行难度调整,这样测试的结果才能科学、准确地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被试的学习水平。
一、应用物理试题库建设内容
本试题库主要由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四个题库组成。题型共包括六种: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和证明题。每个试题库中的试题内容均覆盖大纲要求内容的90%以上。各部分题库的题量和按章节分布情况如下。
力学部分(含振动与波动):本题库共有623道题,其中单选题197道,填空题211道,判断题70道,简答题12道,计算题129道,证明题4道。
试题按章节分布情况如表1:
热学部分:本题库共有194道题,其中单选题57道,填空题41道,判断题43道,简答题8道,计算题42道,证明题3道。
试题按章节分布情况如表2:
电磁学部分:本题库共有575道题,其中单选题147道,填空题152道,判断题127道,简答题6道,计算题141道,证明题2道。
试题按章节分布情况如表3:
光学部分:本题库共有288道题,其中单选题87道,填空题55道,判断题46道,简答题11道,计算题29道,无证明题。
试题按章节分布情况如表4:
二、试题库的特点
(一)试题的标准化
四个部分的试题库全部按照标准化试题库的要求建立,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组题是按随机性原则。
(二)题库的系列化
本试题库系列是由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四个试题库按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构思建立的。因此,形成一个从内容到形式都协调统一的试题库系列。
(三)题库适用范围广
本试题库适用于我院高职高专理工科学生的单元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三、试题库的评价指标
试题库质量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试题的难度系数(包括客观题的难度系数和主观题的难度系数)、试题的区分度、试卷的信度以及试卷的效度等几个方面。
从近年的使用情况看,该试题库使用后效果良好:其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考分离,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二,统一了力、热、电、光四部分的试题要求,保证了四部分的考试质量;其三,实现了题库管理的微机化,提高了制卷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试题库的题型要及时更新,其内容也应随时更新,真正实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刘梅,雷超阳.改革考试方式,建立科学的无纸化考试平台[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2]于向英.教育测量与统计[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3]孙宝志,金魁和.高等医学教育现代考试方式方法[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王孝玲.教育测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李述刚,薛茜.试题库质量评价指标及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12)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201141)。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建筑行业要想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对其施工进行强化管理,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提升企业的效益。质量、安全、工期是社会关注建筑工程的主要问题,它们不仅涉及到了人的生命以及则产安全,更涉及到了企业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效益。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不断地加强管理工作与水平,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障建筑工程在工期内顺利完成,为建筑单位创造一定的价值与效益。
1建筑工程意义与建筑工程管理概况
建筑工程不但关系着人民的物质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究竟何谓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呢?指对建筑工程安全、功能环保、经济适用等方面能够达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和合同要求。而建筑施工过程管理监督和建设管理的作用恰恰就是保证建筑工程按照合同预算的成本、完工的期限、规定建设管理等级的约定,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的建筑行业规范来制定建筑工程的工程设计图纸,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通过调节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关系,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优化建设管理进程,使建筑产品能如期达到建设管理标准。在我国传统的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通常都是在建筑产品出现问题后要对问题进行修复和改正,而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往往是在工程准备阶段就开始注重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和管理问题,力求能够万无一失的完成一项工程,把建筑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的层面十分广泛,包括建筑企业下辖的具体施工队、建筑设计部门和人员、建筑材料供应商、建筑管理监管验收部门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着建筑产品的管理,给建筑管理管理带来更多的难题。
2当前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
2.1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最基本的保障因素就是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但是,我国当前的住宅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却存在着非常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情况下,建设管理制度都没有发挥出该有的作用和价值。比如,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的时候,因为责任制度的混乱,导致很多的建设管理人员都侥幸逃脱,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也不能对自己肩上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进行清楚明确的认知。这不仅仅会很大程度上延误建筑工程的进度,更重要地是还会拉低建筑工程的质量,导致更多的资金与其他资源投入到工程当中,这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是必须要遏制住的一种现象,否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2.2建设管理侧重点出现问题,太过注重经济效益
作为建筑工程的建设管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自己参与建设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企业和业主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益。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很多的施工管理人,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并不关心工程施工的质量,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私人利益,不惜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故意放松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在工程竣工投入使用之后,出现各种质量安全事故,最终得不偿失。
2.3建设管理不全面、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当中,建设管理人员需要管理的内容是很多且多元化的,最基本的三个要素就是人、机械和物资。其中,人主要指的是参与一线施工的人员,同时也包括其他参与工程施工的人员,而机械和物资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顺畅进行的根本性元素和根本性前提。在实际的建设管理过程当中,建设管理人员并没有找到最适当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施工人员,也不能确保采取最及时有效的措施来制止施工人员当中出现的违法和违规操作行为,同时,建设管理人员对进入到实际施工现场的材料的检查与看管工作不到位,导致很多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此外,针对建筑施工中要运用到的机械设备,管理也不是很到位,经常会出现拖延维修和保养的情况,对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3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应对措施
3.1完善现场工程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的保障工程的有序开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采取有效的考核制度进行管理。管理人员需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进一步落实相关工作,并严格地按照规定进行奖惩,同时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从而能够更好的提升管理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周围的环境以及一些客观条件,并合理的进行施工成本控制,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另外,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从而能够在保证法律的基础下进行安全施工,确保企业能够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要严格的控制各个工序,从而能够更好的保障工程施工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2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确保人员具有安全意识非常重要,其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有效开展。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施工单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不断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防范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地,需要施工单位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定期的组织一些讲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另外,还需要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因此可以选择使用奖励的方法,从而能够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确保施工安全,促进企业的发展。
3.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
从过去的建设情况来看,虽然建筑工程管理在建设工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其并没有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从而使得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因此需要不断地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从而能够更好的提升管理水平。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地借鉴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在借鉴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生搬硬套,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能够制定出一套属于企业的管理方法,只有这样做才能够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其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提高管理的措施。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部门还需要不断地完善系统,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引进先进技术和方法,并借助网络技术和信息平台,并且能够对施工质量参数、进度变化和统计汇总进行及时的上传和更新,从而能够更好的为工程监理提供准确的数据,为工程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行业的分析,明确了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有效措施。通过严格控制工程进度的管理,加强培训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以及整体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来提高整体建筑工程中影响管理的人为因素。通过开发应用新型的管理技术,以及完善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管理能力的整体发展。最后通过精准核算工程造价,从而控制工程成本,为建筑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安钢,徐晓霞.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5(2):79~81.
[2]陈楠楠.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5(46):56~57.
[3]张越.房地产项目施工监理质量控制与精细化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6(3):16.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是建筑设计企业为了使设计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通过策划、组织、指导和检查等管理方法对建设项目的工作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极其复杂,包括设计前期的客户需求沟通,设计阶段的各专业配合以及设计后期的施工技术等。其目的就是要对建筑设计项目在质量、进度、投资成本进行有效地整合、相互协调以得到最佳优化。
前海华润金融中心项目为大型综合体开发项目,具有多业主开发、多功能需求的特点,同时为深圳市第一个实施三维立体划分宗地的项目。下面将对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实践应用进行阐述。
1 项目概况
前海华润金融中心项目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内,桂庙渠北侧,桂湾商务中心区南部核心地段。用地北临桂湾四路,东临梦海大道,西临听海大道,南侧为城市支路九,地块东北角可与现有地铁鲤鱼门站相连,未来将在地块西侧设置另一地铁站点,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周边建设都处于规划之中。
项目地块东西长约385 m,南北长约185 m,均为包含办公、商业、酒店及居住功能的综合用地。用地面积61 831.29 m2,建设用地面积53 934.00 m?,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529 410.49 m?,容积率9.82。
项目由5座塔楼、1栋商业裙房、1栋文化活动中心组成,其中塔楼包括3座办公楼(T1、T2、T5),1座国际五星级酒店(T3)及1座商务公寓(T4)。最大建筑高度(T1)为 288.55 m。(如图1所示)
2 项目设计范围管理
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主要的任务是确定项目具体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其包括3个方面:范围定义、范围确认、变更控制。针对建筑设计项目的范围管理是在建筑设计企业制定合同之前,明确哪些方面是设计单位负责的范畴,进行梳理和确认,并明确如有增加的范围,需要确定双方的责任及其变更措施。
3 项目设计时间管理
为确保良好的设计质量,同时各分项工作能够有一定的技术准备时间,设计项目总负责人、项目经理在充分考虑各阶段技术、资金、人员配置的基础上,主要针对以下方案报建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3个重要阶段进行时间管理。
4 项目设计质量管理
4.1 设计团队及人员质量的控制
该项目设计团队由院级领导担任项目主持人,总建筑担任项目总负责,并编制为双总负责人制,同时增设项目经理和机电经理共同管控项目整体设计质量及时间把控。各专业应设定专业负责人,针对需协调团队较多的特性设置了单项技术对接人。通过各专业总工负责全过程技术指导及审定工作,集合各专业最优秀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形成架构清晰、分工明确的设计团队。
4.2 提倡科学设计,杜绝不交圈设计
该项目设定了周例会制,定期与业主、各专业、各协作团队进行及时充分地沟通,并通过互联网的科技手段建立业主-设计方的联系群,以控制设计的质量,及时发现不交圈的设计,用科学设计管理方法保证设计质量。
4.3 积极自检总结、做好记录
该项目严格执行ISO9001标准各项设计工作执行实际设计人员自我检查、各专业设置校对人进行校对,总工负责对设计工作进行审核审定。工作例会和专项讨论会等均要求形成会议纪要,项目经理对项目各阶段工作情况进行记录总结。确保整体设计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5 项目设计沟通管理
项目沟通管理分为对外沟通管理和对内沟通管理。主要对外沟通管理是与项目相关单位以及政府审批部门的沟通;对内沟通管理则是项目组内部成员包括各专业之间的相互沟通协调。
6 项目设计总结归档的知识管理
对于建筑设计项目来说,总结与归纳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知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能成为企业发展的设计管理和应用资本,并能帮助今后的设计工作中规避风险和疏漏,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效率。这也是设计管理的收口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该项目从经济开发、多交叉设计管理及后期施工服务等角度进行了归纳总结,这样的知识沉淀将逐步形成知识库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