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牧场之国课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语文教学中,有的课文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纵然详细讲解,口干舌燥,学生仍是一知半解。而多媒体由于其优势,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增强内容的形象性。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巨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以上这两段的内容主要说了桂林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山的特点是奇、秀、险。可是学生从字面知道,却体会不到。而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桂林美丽景色,使人尽收眼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会出了桂林的山水。多媒体弥补了语文课堂中的不足,学生也茅塞顿开,也理解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充分领略了桂林美丽的风景,并沉醉其间,回味无穷。又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作者是以两条线索去双龙洞的,一条是明线,以地点变换为线索;另一条是暗线,以溪流为线索的。这也是语文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课文中很难找出两条线索。在多媒体的教学中能把作者“迎”着溪流而上的画面清晰地欣赏一遍,学生就不难发现这其中的另一条暗线了。让学生反复地欣赏,既提高了学生对事情的判断能力与分析能力,同时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二、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朗读情感
读流利、读懂是一般的读书方式。朗读则是有声化、情感、激趣,引起共鸣的一种读书方式。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意境的复现都难以调动学生朗读入境。而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枯燥、单调的文字直接变为悦耳的声音,形象的视频等,使学生能够很快地领悟文章的意境、作者情感,从而让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牧场之国》一文,在多媒体的教学中展示荷兰的风景,让学生亲眼领略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让学生置身于荷兰。绿的草地、美丽的郁金香、大的风车、成群的牛羊、弯弯的运河,让学生听着优美的旋律认识荷兰,在娓娓动听的朗读声中了解荷兰。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动情,以境引情,朗读的兴趣会随之而生。此刻,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对一些关键词语以及优美的句、段进行闪烁、变色、放大等技巧处理,让学生反复朗读,提高诵读能力。
三、多媒体可以推动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潜能开发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语文课堂中要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小学生的潜能。多媒体走入语文的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在语文的教学中,让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萌发学生积极思维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火花。古诗词的语言凝练、传神,思维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其中留有很多让人遐思的空间。学习古诗词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四时田园杂兴》第一、二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配上一段曲调,节奏轻快。让学生聆听诵读,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再让学生口头描述,有的学生这样描述:夏季农民非常繁忙,白天去田间锄地,晚上要在灯下搓麻成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己拿手的本事。第三、四句诗“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我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屏幕上的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有的说“即使不懂耕种、织布的孩子,也学着大人在桑树下种瓜呢?”这样,边通过观察、想象,诗情画意了然于胸,可见,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多么丰富。
几年来,我一直进行着读写结合的研究,即针对每一课课文的表达方式和写作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学生通过这样的每课练习,习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然而这样的读写结合研究中,从来都只是就“文”论“文”,很少去分析自己所要学生练习的是属于哪一个系列,哪一个版块,完全属于“一课一得”。到头来,学生也只是机械地完成我布置的练习,没有形成系统的习作知识体系。虽然达到短期的所谓“实效”,而习作教学的长远实效真正达成了吗?这成了我在习作教学中的一个盲点。
纵观我国习作教学现状:现行教材对习作教学内容的安排,没有非常清晰的目标达成序列及作文能力培养序列,习作教学序列化究竟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二、我的读写结合序列化研究起点和方向
“新基础教育”团队成员吴亚萍教授在语文教学变革的策略中提到基于教学要素关系把握的资源的开发。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讲到了学科教材知识的结构加工策略:以条状重组的方式、块状重组的方式、条块融通的方式对教材进行结构加工,这种方法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于是,我有了探究目标,从我的“读写结合”实践开始研究习作教学的结构化,我试着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读写结合的探索,使教学内容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板块。
三、我的读写结合序列化研究的新探索
1.单元读写结合结构化探究
人教版小学语文在编排上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在编写中加强了教材的整合性。每册分八个单元,不仅在课文内容上体现了单元整合,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活动上也体现了单元整合。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文、日程月累、宽带网、展示台等,都是围绕专题内容,各项活动一以贯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然而,认真分析开来,却发现,每一个单元几乎都是在情感价值观上的一个统一、整合,而对语言文字学习的知识化方面,一个单元的知识却是无序的,如哪个单元重点学习的是哪种修辞、或结构、或表达方法、或文章法等,知识点不如理科清晰、落到点上,是穿插交错的。因此,在尝试读写结合的结构化方面,除了针对每个单元情感价值观的统一以外,我还试图从一个单元的章法等一些小小的知识点来进行研究,理清单元学习重点,逐步做到一单元重点训练一个点,一学期逐步突破一个面,从而让学生在全册的学习中学有所重,学习并落实语言文字的表达。
以人教版四年级六单元《走进田园》为例:我仔细琢磨六单元的课文《乡下人家》《牧场之国》《麦哨》来,发现三篇文章的结构各有特色:《乡下人家》采用分―总结构;《牧场之国》采用总―分结构,中间几段采用并列式结构,每一自然段采用了“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作为每一段的中心句;《麦哨》采用首尾照应结构。我还发现这三篇文章都以无数个乡村生活的各个角度各个层次的场面组成,每一个片段都足以让学生们陶醉其中。
于是,我将三篇文章以表格形式出示,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讨论、交流,完成下面的表格,使学生对三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了清晰的条块认识。
2.全册读写结合结构化探究
为了让学生不仅对每一课、每一个单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还试着从全册的课文入手,让学生对每一期的内容有个块状的了解,我试着从每篇课文的不同角度、不同描写点进行类结构教学,实现书本与学生生命实践的沟通,也就是获得过程形态知识。
以四年级下册“写人记事类记叙文”为例,可以按不同标准对全册的记叙文进行分类,如按记叙的观察点:旁观、亲身、听说;按叙述方法结构:顺序、倒叙、插序等等。
以下是我按参与的事与人结构的写事记叙文和写人记叙文的分类: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保驾护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无论是班级多媒体的使用还是网络资料的搜集、处理,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了,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的确为语文课堂的有力开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认识,积极探究的学习心理特征,也就是说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最有持久力的动力。一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也无需要的学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学习这门学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再现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如教《牧场之国》一课,因为荷兰这个国家有很多孩子都不熟悉,所以,我利用多媒体搜集了很多关于荷兰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并做成了幻灯片,上课时展现给孩子们看,由于孩子们亲眼看到了那诱人的奶酪,迷人的风光,所以被荷兰深深地吸引住了,有力地提升了对课堂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语言感悟能力、审美能力和个性阅读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主题,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为目标呢?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是一种最好的办法。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由于时代的不同,伟大的形象对当今小学生是比较陌生的,历史背景与他们有距离感。如果只让学生读几篇文字,教师做一些分析讲解,学生是不能感受到一个形象丰满、精神崇高伟大的。
三、解决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为了克服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不足,缩短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距离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克服教学难点,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开发学生的智能,提高语文教学在实效性。如,教学《生命 生命》一课,学生对“生命”一词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于是我利用网络搜集了很多生命的图片,让孩子们有了直观的认识。这样又快捷又轻松就突破了课文中的难点,同时还激发了学生提出其他捞铁牛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补充丰富的课文学习资料
语文是一门信息量极大的学科。它几乎涵盖了其他几个学科。有人说,语文外延=生活的外延,也有人说:“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开发语文学习资源,扩大课外延伸,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如教学《牧场之国》一课,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学习情感的发展。我为学生补充了以下内容:(1)荷兰三宝:木鞋、郁金香、奶酪;(2)牧场上的牛、羊、猪、鸡等等动物;(3)荷兰有名的城市;(4)荷兰的建筑、荷兰的大学……以上内容都预先存放在电脑里,上课时让学生有选择地欣赏、阅读。这些内容都是小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内容,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知识,促进师生互动,对于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课文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反馈及时,提高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反馈快、知识迁移快的课堂教学环境,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和智能发展。如,阅读文段分析,教师用扫描仪或汉字键盘输入甚至从网上下载的文字材料或练习事先储存好,当需要时就会很快把文字材料在屏幕中显示出来。学生也只要敲打键盘或看着屏幕便可以阅读或作答。学生的答案、问题也可以直接地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方便了师生的交流互动和生生的交流互动。这种做法比起传统的教学操作省时省力,能大大提高40分钟的内容含量。
六、为学生建立有机的知识系统
【关键词】单元导语 把握信息 教学策略
静下心来,阅读人教版语文整套教材,发现编者从二年级开始在每个单元前面都编写了一段话,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这话由一段扩充到两段,阐述的内容也越来越具体,目标与训练点越来越清晰。编者、学者称之为“单元导语”。“单元导语”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编写的一个亮点,它集中体现了编者对一组教材的整体设计意图和理念,为一线教师组织实施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是,根据观察,许多语文教师没有重视“单元导语”这一教学内容,没有真正发挥“单元导语”导教、导学的功能。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同时也促使我们去关注、实施“单元导语”。
一、细读导语,把握教学信息
一个单元的导语总是那样吸引我们的眼球,语言是那么亲切而简练、短小而精悍。“单元导语”编排在单元之初,占有专门的版面,一般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常是亲切交谈或娓娓道来地提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第二部分通常以精练的语言提示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单元导语”犹如一盏明灯,指引老师和学生准确地把握一组课文学习的方向,照亮我们学习语文的心。
1.感悟整体教学理念
“单元导语”放在单元之首,必有统领的功能,体现了整体教学理念。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导语”,把单元主题与单元能力目标整合起来,构成整个单元的语文教学目标。一册的单元导语揭示了一册的语文学习重点、能力训练方法和目标。10册教材80则单元导语涵盖了小学六年应该达到的语文学习目标。它们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分散走向整合,为语文老师提供了教学的航标,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整体教学,而不至于零打碎敲,把知识搞得支离破碎。
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导语: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组课文,去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我们还要通过听广播、看电视、读书看报,关注世界上发生的大事,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并想一想:我们能为世界和平做点什么。第一句话就向我们指明了在教学这个单元时,要整体把握“战争与和平”这个教学主题。
2.理清两条教学主线
认真阅读单元导语,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提炼,我们可以发现“单元导语”给我们提供了两条教学主线,一条是人文性主线,即单元主题,一条是工具性主线,即语文能力训练的落脚点,两条线穿起来互相融合,就成了一个整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最本质的特点。人文性和工具性相辅相成,是一段绳子的两条线,螺旋上升。
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导语:“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奇花异草,高山深谷……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它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撼。本组课文再一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还可以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以丰富我们的见闻。”细读这则单元导语,第一、二句话点明了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即人文主题――“走进大自然”,并用这些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的d趣,探索大自然的欲望,人文教育隐藏其中。这既是教学内容的主题,又是人文教育的主题。再看第三句话,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在教学落实这一重点的同时,再去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描写的。这凸显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凸显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第四句话可以说是教学资源的拓展,其实也在引导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同时,走进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把人文性教育推向另一个。
单元导语表述的体例达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夯实了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老师要充分利用单元导语,把握好这两条主线,和谐地开展教学。
3.建立四种语文意识
细细涵泳每一则单元导语,走进单元导语的深处,倾听单元导语的声响,其间,向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传递了四种语文教学的意识。
(1)训练意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抛弃过多的内容讲解,向分析内容说再见,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单元导语中这种意识是很明确的。如单元导语中提到的“阅读本组课文,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思考一下课文讲述的这些故事”等语句指明教师在落实教学重点的过程中,必须扎扎实实地训练,才能落实。我们指导“理解重点语句,讲述故事”这样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教师进行长期训练。
(2)整合意识
单元导语将人文性主题与语文能力的培养目标和方法分两条主线编排,并不是将两者分离,而是将两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以求达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单元导语中经常提到的“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这些话引导教师在感受文本主题时,整合落实言语训练,在言语训练的同时提升人文内涵。
(3)体验意识
语文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独特的生命体验,特别强调不应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单元导语中这种体验意识很突出。如单元导语中提示的“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在操场上游戏、去科技馆参观,到小河边钓鱼摸虾,到树林里采集标本……”等导语暗示着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体验。这样的体例在每册语文教材中都有。
(4)拓展意识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一个单元四五篇课文,一下子落实教学目标,形成语文能力是有一定难度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单元导语”体现了很强的拓展意识。如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导语指出“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再找一些神话故事和传说来读一读”。这些导语,默默地在指引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拓展阅读。
二、涵泳提炼,寻求教学策略
单元导语的表达很优美,语义丰富。它虽然处在单元的首席位置,可将镜头聚焦到“单元导语”的教学现状,发现许多教师忽视了单元导语的存在,或轻描淡写地与之擦肩而过,没有充分利用“单元导语”导的作用,成了语文教材中的附庸物。究其因探其源,是广大语文教师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单元导语的内涵与价值,给学生起到的引导作用。单元导语作为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教师必须重视,必须认真研读以把握教学。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单元导语的功能与性质,结合语文的学段特点和学习目标,总结出三种策略。
1.把握整组教材导读教
单元目标清晰又相对集中的单元可以放在整个单元的开头,作为导读课来教,以统领整个单元,理清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训练重点。“单元导语”具有导学功能,旨在指导,贵在巧导。单元导语导出了单元主题,导出了单元重点与语言训练点,导出了情感线索和学习方法,导出了与生活的链接点。
人教版语文教材围绕专题组织教学内容,这样的编排打破了过去课文独立成篇的格局,突出了单元主题,加强了单元整合,单元导语是单元教学的“路标”“向导”,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要求。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语文教学中,发现语言形式学习的生发点,触发形象思维往往以秘密的形式被人秘密地忽视。单元导语浓缩了一组课文多方面的重要信息,语言形式丰富而经典,尤其是第一部分语言。从课文中找出单元导语语言表达形式的影子,让学生感受语言形式无处不在,然后学以致用。
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导语:“你是否留意过鲜花的开放?你是否观察过星星的闪烁?你是否注意过蜜蜂的飞行?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妙。让我们认真阅读本组课文,一起去了解作者发现的秘密。我们还要留心观察,看谁有更多的发现。”这样的单元导语提示着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单元导语简单的表达为我们明确了行动的方向。
2.剖析目标分层分块教
如果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相对来说比较分散,我们可以根据单元内的课文分层落实,因此,我们可以把单元导语放在学习了两篇课文后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初识一定的语文知识后,带着单元导语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进行落实。分解语文学习的难度,减缓语文能力提升的坡度。单元导语中涉及朗读、写作不同教学要求时,我们也可以适当分层分开教学。
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单元导语中有这样一段话:“下面的课文,为我们描写的就是这样的乡村生活画面。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并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根据这则导语提示,我在学习了《乡下人家》和《牧场之国》之后,教学单元导语。其中用意是分解教学目标,分散教学任务。《乡下人家》和《牧场之国》两课重点落实“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目标,在学古诗前后收集相关的古诗词、文章,为综合性学习做铺垫。
3.为单元习作导学教
如果卧导语中所指引的目标,侧重于写作训练,我们不妨把单元导语放在学了课文之后来进行导读。此时的导语,不仅仅是导,更是一座桥,一座架起阅读与写作、积累与表达的桥。
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回味童年。单元导语第二段写道:“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单元导语侧重写作训练,我们在习作前重点教,引导学生用真实的体验进行真实的表达。
单元导语为教师导教,为学生导学,充分展示了独特的导的功能。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单元导语充分展示了独特的“导”的功能。“导语”引进门,“使用”在个人。只有善用、常用、活用单元导语,才能发挥单元导语的最大功能为教学服务,才能实现编者的意图和匠心,使教学更有效,学生最得益。
【参考文献】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也就是阅读者内心的“场”已和文字材料融合在一起,自然能体味出文字背后的深意。如果学生不能充分读书,根本无法深入文本解读课文,更无法品评文字体会情感,并进行有效的言语实践,那么这种情况下的学习只能是教师把答案告诉学生,或者过多地替学生思考,甚至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长此以往,就无法培养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的能力。良好的阅读场的形成,能让阅读成为一种精神享受。
一、第一课时是构建阅读场的最佳时机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是学生刚刚接触新的课文,相对于其后进行的第二课时,它具有基础性、工具性和自悟性三大特点。第一课时要了解许多第二课时的前期基础知识,如生字词的字形、字音、释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这些都是阅读理解的基础。第一课时的学习要运用许多工具,如查字典、上网搜集相关资料等,这些都是进行有效阅读的保证。第一课时之后,有了学生的自悟,才有讲解的基础,更是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的基础。由此可见,第一课时是构建阅读场的最佳时机。
教师要让学生在激情的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人的音乐中、在恰当的材料中走进文本,拉开学习的序幕,在形式上吸引学生,在情感上震撼学生,在心灵上呼唤学生,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处于“心未通而求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进行“开其意,达其辞”,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把握文本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这至关重要。
而中年级的语文学习,正是孩子语文学习全面铺开的转型期。研究中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读准读顺课文,进行扎实的词语教学,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几点是重点和难点。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和策略时,就要根据重难点,了解学情,因课而异、因材施教,在有限的40分钟内,确切了解学生的兴奋点,通过教师的语言、文本的材料、学生的学习体验,抓住最佳时机构建阅读场。
二、整体通读是构建阅读场的主体思想
如何让学生在第一课时进入一种真正的阅读状态,从而达到进入第二课时(深入品悟文本、习得语用方法)的“临界点”呢?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简化教学环节,以最简洁的方式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拿出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沉浸在通读的境界里,读、思、品、评、议、诵……循环往复,读通读透。
第一阶段读书,是初读课文,学生会遇到一些生字词,感受作者的用词习惯,会遇到新的句型和新的表达方式。这些新知会形成一定的阅读障碍、阅读困惑,学生的阅读思绪被打断,使之对课文内容不能很快形成一个清晰的、连贯的完整认识,书读得不流畅是正常的。在初读的时候,安排词句的学习正是时候。
第二阶段读书应该安排在词语学习之后,因为对词句的正确感知会将读书水平带上一个台阶。此时的读,既能使学生体会词语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在文章句段中的呈现方式、构建方式,又因为基本扫清了词句读音和理解上的障碍,学生能分出一部分注意力关注文章的内容及其前后联系,阅读思绪连贯了,课文也就读得流畅了。此时再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就不是很难的事情了。
第三阶段读书,最好安排在质疑问难环节之后,或者放在教起始段落或重点段落时。在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起始段落或重点段落应是第一课时精要的教学部分。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作深入的解读和适当的取舍,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的剖析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让学生在语言精华处潜心揣摩,体味其中滋味,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内化。
在上述三个阶段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是第一课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落实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的一个重要训练内容,需要有效的方法和科学的训练过程,以此对文本进行整合。
根据文本的不同特点,借鉴阅读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采用如下一些策略:
(1)引导学生学会在标题或段落中发现一个主题句,这个主题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如苏教版第七册《开天辟地》在文末就有这样的主题句:“就这样,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田园风情》在文首也有这样的主题句:“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2)如果标题或段落中没有这样的主题句,就需要提炼一个这样的主题句。如苏教版第七册《李时珍夜宿古寺》就要根据文章的情节,提炼出:李时珍为修订《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认真记载寻访所得。
(3)对一些具体的人物、事物、项目、行动或段落进行一个上位水平的概括。如苏教版第五册《三袋麦子》中,学生将课文内容概括为:“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猴、小牛各送了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的麦子。”可以用一个上位水平的句子概括:“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各送了一袋麦子。小猪、小猴和小牛对这袋麦子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获得了不一样的结果。”
(4)删掉课文材料中并非主流的、冗余的、价值不大的、琐碎的东西,留住课文材料中高度概括的精辟语言。如苏教版第六册《菩萨兵》中,就要根据“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提炼出一个主题句:途中,总司令带领的以菩萨一样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民春耕,赢得藏民的信赖。
用不同的方法建构阅读场的“土地”整合工作,有效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学生经历整体把握文本,通读文本,达到阅读的“临界点”,便为构建阅读场建立了可以依托的载体。
三、词句教学是构建阅读场的基础力作
扎实的词句教学是第一课时的要务,教师要舍得花时间,把词句教学抓实抓细。有效的词句教学不是机械地读读认认写写的教学,是要能够根据不同词句的结构、表达及应用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感知,点石成金,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为构建阅读场打下扎实的基础。
1.用关键语素,帮助感受词语意义
“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苏教版第五册《卧薪尝胆》)在“奴仆”这个词语中,“奴”是关键语素,“奴”字指古代的奴隶,多为在战争中抓来的俘虏和从别的部落中掳掠的人口。古文字的“奴”字,像一只大手抓住一个女子的形状,其本义当指女奴、婢女,又泛指奴隶。通过理解关键语素的字形分析,理解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的内在精神世界。
2.理解生僻语素,相关词语链接
“他有两只水罐”(苏教版第七册《一路花香》)中的“罐”和文中出现的“灌”是课后要求读写的一类字。“罐”字从“缶”(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的盛酒瓦器)中演化而来的,“罐”就是盛东西或汲水用的瓦器,亦泛指各种圆筒形的盛物器皿。右边的“”表读音。那么“灌”也就可以迁移着学习了。
3.捕捉词语中的灵气,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
常有一些看似平常的语素,在构词后却变得动感十足。像“破涕为笑”“夺眶而出”等,如果简单地理解成停止哭泣笑起来和眼泪从眼眶中流出来,就扼杀了词语的灵性,忽视了词语背后的人物情感。如“破”有冲开之意,“破涕为笑”是一下子收住了眼泪转悲为喜,这个情感变化于瞬间。
4.结合课文语境,归类学习词汇
如《九寨沟》(苏教版第七册)一课,分自然风光组:银光闪闪、色彩斑斓、五彩缤纷、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雪峰插云、古木参天、林深叶茂、平湖飞瀑。分珍稀动物组:攀吊、窥视、窜出、咀嚼、敏捷、憨态可掬、若无其事、美滋滋。这样学词,学生既能从中找到构词规律,又对词语描绘的画面有一定的了解,还帮助了解了文章的大概内容,可谓一举多得,洞悉每一语素的意思,整体感知其内涵,形成丰富想象。
5.品味文中口语,感受强烈生活气息和独特表现
在语文教材中,越是堪称典范的名家名篇越不乏鲜活妙用的口语。如冯骥才笔下的《珍珠鸟》(苏教版第七册):“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抓住嘴、脚、毛,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一下子就让一只可爱的珍珠鸟形象跃然纸上。
运用上述例举的部分方法,对不同的生字新词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有取舍的引导和引领,就能为构建阅读场打下扎实的基石。此外,“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切入重点,设置悬念”等也是激起学生探究欲望、构建阅读场的途径,合理巧妙地使用它们,才能使学生的阅读品悟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