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学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就比如现在有人出道德经的上一句,我立马能接下来下一句。因为我背了很多遍。当然这并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效率并不高。实际上大多数人却也是用的这种方法,比如不断的刷题,不断的重复背书。
2、引起注意与兴趣德程度,有没有感觉有时候上自己喜欢的课,学习会进步很快。因为自己喜欢的感兴趣,在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会比较集中。在我的自考过程中也会有偏科的情况,对于有些科目比较感兴趣,有些则学的比较痛苦。一般来说,课程的新鲜程度也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注意。我觉得如果对一门课程或学科有兴趣,就马上去学了,让自己在兴趣最佳的时候学完是最好的。我个人则比较多用这种方法。
3、刺激的强弱程度,每次读书背书的时候总感觉背部进去。但是考试的时候却发现,考场上做不来的题,我翻开书本,立马就记住了。然后感慨,刚刚考试为什么不会。其实啊,平成背不进去时因为刺激泛化了,感受性降低了。而考试的时候,加大了对你的刺激程度,因为考试时来真的了,不考好成绩会过不了。所以每次考试过后的内容都印象特别深刻。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特点,我们可以在学习的时候先考试。然后再复习,在书上遇到考过的题对你的刺激是比较大的就容易记住。还有在平时长时间看一个科目的书会感觉看不进去,很乏。这时候可以挑一本完全不一样的科目或风格的书,来刺激你,这样反而比死磕一本书效率还要高。
【关键词】师范生 学习 情感态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9.051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的质量水平备受关注。尤其是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类院校。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保证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是师范院校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课题。许多教育学者研究表明: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如自尊、自信、愉快等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反之,消极的情感态度,如焦虑、害怕、紧张、愤怒、沮丧、厌恶等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求能对本人及同行今后改进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一、师范生心理学学习的情感态度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确定
1.调查对象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06级学前教育(1)班34人,06中文教育(2)班32人,总数为64人。全部为女生。
2.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根据《中等师范课程标准》中指出: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率的相关因素,设计出相应问卷项目8个,采取封闭的形式。
(2)个别访谈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每班随机抽取5人共10人进行个别访谈,事先拟定统一的访谈提纲,主要是对学生心理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作进一步的深入询问,并做详细的访谈记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心理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1)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了解程度。
心理学课程是在二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二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选择“一般”、“不太了解”、“根本不了解”的人数占68.2%,而选择“非常了解”的人居然没一个。并从访谈中了解到原因有二:①学生以为心理学的知识就象某些通俗杂志的内容,简单有趣。可实际上心理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掌握的特点。②教师的教学单一,师生互动缺乏,师生双方互不了解,难以达到心理相容。可见,要使学生对一门课程有所了解,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的作用与重要性。
(2)学生心理学学习的兴趣程度。
调查显示,学生心理学学习的兴趣水平不高,选择学习兴趣“一般”、“不太有兴趣”、“根本没兴趣”的人数占59.1%,而选择“很有兴趣”的人数只占9.1%。学习兴趣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①师范学生普遍对文化课程兴趣不大,尤其是现在的学生,进校时分数非常低,各方面素质较低自感信心不足。②学科专业术语较多, 教材内容逻辑性强,比较抽象,学生觉得所有的内容离自己的生活和思想都很遥远。感性认识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
(3)学生心理学学习的动机程度。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个体积极学习的一种固有的自然倾向,动机只能被激发而不能被建立。调查发现,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各不相同的。40.9%的学生学习心理学是为了考试过关,毕业时能拿到文凭。30.3%的学生学习心理学是为了想以后当一名好教师,这属于内在动机,这类动机能使学生保持稳定的积极情绪。16.7%的学生由于对心理学学习失去兴趣、信心,几乎没有什么目的可言,她们上课想听就听,不听时就做别的事情。学习只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10.6%的学生是因为兴趣而学,这和她们平时喜欢阅读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有关。作为教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洞察这些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心灵世界,努力探索克服学生消极思维、情绪和行为的办法,以激发学生固有的学习动机,恢复她们原本的健康状态。
(4)学生心理学学习的信心程度。
自信心是由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所引起的自信及期待获得他人、集体、社会的信任的情感。积极进取、追求成功是自信心强的表现。调查显示“很有信心”、“有些信心”的学生占47%,而“一般”、“不太有信心”、“根本没信心”的学生却占了53%。这表明学生心理学学习的信心程度偏低,从访谈中也了解到,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把成绩差归因于自己学习能力差。具体表现在上课有时无法理解老师讲的知识点,做起作业来总是抄书,而且是廖廖几个字,甚至有时题目都看不懂,一个学期下来对这门课程的态度变得冷淡。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状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学会把成败归因于自己可以控制的不稳定的内部的原因,如努力程度与否、动机强弱、知识是否牢固掌握等等。通过访谈,笔者强烈地感受到,学生喜欢的是能运用情感特征和规律激发学生情感波澜,并能创造出默契和谐的课堂气氛的老师。
二、应对师范生心理学学习的情感态度问题策略
以上调查分析表明,师范生心理学的学习效果较差,主要是由于其对学科的了解、兴趣、动机、信心等方面问题造成的。其根源在于教师教育观念中还是“以知识为本”,教学中重理论知识,轻视学生学习的情感、价值观,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因此现代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在心理学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师生的心理相容,做到教学相长,改变学生学习效果差的现状,从而确保我们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
[2]刘电芝.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M].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前心理学;教学策略
一、信息技术运用于学前心理学教学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点通过视频、图片、音效等多渠道进行传递,刺激学生感官,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进而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对学前心理学的兴趣。2.增强师生的互动程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教学主导地位,学生的参与性较弱。将信息技术引入其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学习课件,创设更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思考,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3.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学前心理学教学需要通过大量案例及拓展知识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学科内容。由于课时及信息容量所限,教材编写较为简单,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无法涉及各个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教师和学生可以便捷搜索,不断扩展学习视野。
二、信息技术运用于学前心理学教学的现状
1.教师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不够很多教师将主要精力投放于有关学前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未重视计算机操作的重要性。很多教师应用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缺少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研究学习。为了更快更好地达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学前心理学教育的目标,应倡导教师学习相关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否则会限制信息技术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2.有关学前心理学教学的软件较少就教师本身而言,制作有关学前心理学的教学素材较为困难,很多教学资源通过商业途径购买,但即便通过购买的方式,有关学前心理学教学软件的选择也不多,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而现有的学前心理学教学软件实用性不强,不能达到提高学生注意力,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3.未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作用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带来很多优势,但由于诸多限制因素,信息技术并未在学前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在课堂中应用的信息技术局限在多媒体展示,展示内容多为教学大纲,内容更新较慢,没有达到与时俱进,帮助学生了解最新学科发展的目的。总体而言,信息技术应具有更丰富的形式和内容,但对学前心理学的应用而言,其应用较为浅显,需要加强重视,更充分地挖掘其作用功能。
三、信息技术运用于学前心理学教学的策略
1.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为了更好以及更充分地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应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一方面,有关教育部门、学校等应加强对学前心理学教学的重视程度,组织相应的交流活动促进学前心理学教师交流信息技术应用经验,更好地将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教师应从自身做起,提高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力争制作更贴近教学目的教育素材,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只有教师具有足够的信息技术素养,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2.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将信息技术引入学前心理学教学中意味着越来越丰富的教学资源不断被挖掘。除了传统课本知识,普通演示文本等教学资源以外,许多生活经验、实际心理状态等都可以成为良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学会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学前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学习有关学前心理学的知识,避免纸上谈兵的情况。同时,只有在教师认识到教学资源的丰富性的基础上,才会逐步认识信息技术的价值,才能自发地将信息技术引入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中。3.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育情境可以快速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氛围与状态之中。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前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创设教育情境,教学情境的丰富需要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加强。在学前心理学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如合作性、情景模拟性、问题情境等。在不同的教学情境过程中,以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基础,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帮助情境创设。
四、结束语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前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带来很多优势和便利,就目前的信息技术应用状况而言,信息技术地运用仍然存在多方面问题,如教师的计算机熟练程度不够、有关学前心理学的教学软件较少等。希望通过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丰富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情境可以更好地推动信息技术进入学前心理学教学课堂,更好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明英.信息技术运用于学前心理学教学中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0
[2].信息技术运用于学前心理学教学中的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
[3]潘婷伟.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与评价[J].现代教育科学,2014
论文摘要:归纳和分析了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范式、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等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和对教育心理学未来发展的展望。
自创建以来,人们对于什么是教育心理学一直存在争议。1987年美国心理学学会(APA)教育心理学分会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的界定认为,“教育心理学关心的是发展、评价和运用有关人类的学与教的理论,以及由理论衍生出来的和能增进教育活动和过程的教育内容、计划、策略和技术”[1]。尽管国内外专家对教育心理学的界定不尽相同,但综合起来可以得知:从学科范畴来看,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从学科作用来看,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2]。根据这些特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的贡献和局限性。
一、在研究范式上的贡献与局限性
1879年心理学脱离哲学范畴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一直想成为一门类似于物理学的“纯科学”,所以受心理学中科学主义研究取向的深刻影响,教育心理学也放弃了原有的哲学研究取向,转而走上科学的研究取向。研究取向的改变必然导致研究方法的转变,心理学中一些科学的、实证的研究方法被逐渐引入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
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与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包括教育心理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两大主要范式。长期以来定量研究一直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据支配性的地位,定性研究的发展则较为缓慢[3]。定量研究范式强调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的处理与解释上必须具备严格的形式,具体表现在:强调对事物进行量化的测量与分析;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人为干预,创设实验条件;主要采取假设验证的研究方式。定量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包括严格的抽样技术(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量化的资料收集技术(如问卷法、实验法)和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资料分析技术(如描述统计、推断统计)[4]。定量研究的范式引入心理学以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奠定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但是定量研究的方法过于狭窄,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的弊端:1)定量研究范式强调客观性,重视观察、实验、测量,完全剔除了形而上学。2)定量研究只研究客观的、外部可观察到的现象,把人的心理机械化、生理化、动物化,重视外显行为的描述,排斥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忽视人的主体感受。3)定量研究有一种元素主义的倾向,把完整的、系统的心理肢解为相互独立的部分。4)定量研究范式重视科学方法的运用,形成了方法中心的倾向,要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力求实证性和精确性,使心理学成为精密严谨的科学[5]。
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使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成为必然。定性研究的方法是由人类学、人种学以及其他社会学领域的基本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种强调在自然状态下,由观察者参与体验,并最终获得和解释关于研究对象深度信息的研究方法[5]。定性研究可以更多地反映自然情境下人的心理活动,定量研究具有可重复性且客观,两者可以优势互补。
二、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
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揭示了一系列有关学习的心理学规律,既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也为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立下汗马功劳。心理学各学派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关于学习的理论,建立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例如,以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通过实验提出各自的学习理论,形成了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派别——联结学派;德国的苛勒等通过对黑猩猩的一系列实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这一早认知学习理论[6]。
这些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并为教学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教育心理学从单纯的哲学思辨转向科学研究的方向,但完全抛弃哲学思辨未免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倾向于把人类复杂、高级的学习过程等同于动物盲目、简单的学习[7];把学生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探索看做是机械、被动的信息输入和加工过程;将人脑的认知过程和计算机的程序运算等同[8]。这些都是在今后的教育心理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心理学需要学习教育学的思想方法,认识到实验室条件下人类学习的经验和规律不能一成不变地推广到现实的学习中,因为,人类真正的学习过程远比在实验中呈现出的要复杂和多变,现实中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也更加纷繁复杂,不容易控制。
三、对教师教学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20世纪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学习问题转向对教学问题的极大关注,而对实际教学问题的关注使教育心理学成为生命力旺盛的学科。Kyriacou(1986)指出,教育心理学需要宣扬的不是“心理学知识”,而是心理学视野下的“教育实践”。教育心理学的职责应当是拓宽教师教学和学习的技艺。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及其发展、教师的专业及个人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汲取诸如创造性思维、动机、学习策略等心理学概念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9]。归纳起来,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教学与管理方面的贡献有:改进教师已有的教学观;提高教师教学的效能感;让教师更好地进行反思性实践;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等。
然而,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首先,教育心理学对有关教师教学方面的研究还不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那样系统和深入,对教师教学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加强。其次,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缺乏紧密联系。教学是复杂和不可预测的,其间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快速整合的各种行动。教师在面对千变万化的实际教学情况时,很难完全照搬教育心理学中的各种教学和管理理论。而且,人是最复杂多变的个体,不同的学生组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班级,因此,教育心理学中的一般教学规律不一定适用于每个班级,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和不断改进,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和管理方法。
小结和展望
总体来说,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贡献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关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理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改善了实际教学情况。但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善。所以,在未来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研究方法上的结合与创新。定量研究可使研究客观化和精确化,定性研究能使研究者产生更多的新思维和新假设。因此,应尽量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创造出一些新方法,如,区间估计和模糊数学等等[10]。继续保留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也要利用新技术来创造新的研究方法,使研究手段更为现代化,提高研究效率。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极大方便,也为定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支持。例如,在运用调查法时,可借助网络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调查的取样更丰富,操作更为经济和便捷。
2.对研究内容的拓展、深入和整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身心统一和人格健全的人。对个体的学习动机、情绪和认知等心理成分进行探讨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但之前的研究往往孤立地考察单个成分对个体学习的作用,未能在开放的、多维的框架中探讨各种成分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将来的研究应呈现出多因素的动态整合趋势,综合考虑认知、动机、情绪、态度、信念、情境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并试图建立起新的模型或理论[11]。
3.理论研究和应用紧密结合。我们强调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主张在重视应用的同时,也绝不排斥那些跟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探讨。理论对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不重视理论的研究就会盲目实践。要解决理论和实际难以紧密结合的矛盾,我们应构建理论和应用并重的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10]。理论研究为解决教育中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应用实践是用这些心理学理论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有关问题,二者的紧密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红川,王耘.论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问题及其对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4]崔丽霞,郑日昌.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报,2001,(6).
[5]葛鲁嘉.心理学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定位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6]胡韬,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发展历程与新取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7]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8]张春兴.从思想演变看教育心理学发展宜采的取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
[9]王沛.教师教育视野下的教育心理学:贡献、问题与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9,(7).
关键词:初中数学;心理学;情感体验;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2-0112-02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新课程的根本目标。但目前初中生却面临着数学学习兴趣不大,甚至厌学的心理倾向。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试图寻找心理学与初中数学学习的结合点,用心理学理论认真研究和剖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以便解决数学难学的问题。
一、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愉悦的情感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常用分数来衡量学生是否用心学习的标准,殊不知学习过程中快乐与否对学生来说甚至比分数更重要,因而应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吗,能否有效解决?如果没有及时解决,久而久之将累积为继续学习的障碍,从而令学生彻底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如果数学教师能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数学课堂教学,必定更加关注“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对学生最有价值?如何才能高效地引导学生探索这些知识?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这些知识学生才能更加快乐”等一系列与学生紧密相关的问题,而不会将考试分数作为终极目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执行或灌输,而是在深入了解学生基础上的精心设计和完善。数学教师更应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怎样让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尽量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和“情感”,激发其好奇心和学习动机,为其营造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宽松氛围,尽量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教师重在关注学生的点滴数学发现和独特的见解,使他们能产生更多的成功的学习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二、运用情感的强化功能,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所谓强化一般是指影响有机体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某种反应可能性的力量。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前者以它的呈现来增加反应重复的可能性,其强化物常与奖励、表扬相联系;后者则以其排除来增加反应重复的可能性,其强化物常与处罚、批评相联系。过多的批评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挫伤学习的自信心。学生经努力成绩仍不好,此时须得到老师理解,不能乱加指责,而要给予鼓励、关心、帮助,这是人遭到失败挫折时的一种情感需要。此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出挫折的原因,并及时进行辅导,从积极面入手,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特别是对学困生给予热情鼓励和表扬,让学生从心理上亲近自己,做到感情上融洽。如此,学生把教师作为朋友,肯讲心里话,提高学习兴趣,最终获取理想的数学成绩。反之,如果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讽刺、冷落,就会挫伤其自尊心,会将学生求上进的心理抹杀。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常常与教师作对,既影响自身情绪,也影响教学效率。笔者在教学中,常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并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以期待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皮格玛利翁效应告诉我们,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改变人们行为的能力。当个体获得别人的信任和赞美时,会感觉到获得社会支持,从而变得自信,并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尽量达到对方的期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这一心理学效应。例如,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给予口头表扬,回答错误时微笑的眼神……对学生来说都是激动人心的,这些对于教师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但可极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合理运用期待心理,可以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数学。期望能使教师心中有学生,学生心中有教师。真诚的期望会转变成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使教师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教师对学生有期望,就是给学生希望,这种充满师生情的关系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双方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还可运用丰富的体态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可采用充满期待的眼神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探究,让学生感觉到就是在提问自己,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提问和回答的气氛非常热烈,这样可使学生获得自信,克服自卑心理。例如,在一次数学自习课上,绝大部分学生要么做数学题,要么复习数学,有位学生却在玩手机。因为太投入,笔者走近时他仍旧没有发现,此时笔者并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用手轻拍他的肩膀,他马上停止贪玩,开始学习。这一举动立即有了很好的效果,既没有影响其他学生,打乱课堂氛围,也没有让学生陷入尴尬。下课后,笔者告诉他:“上课不要开小差,我相信你可以好好学习。”从此,在课堂上,这位学生一直认真听讲,积极提问,数学成绩迅速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