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楼折钗记

红楼折钗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红楼折钗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红楼折钗记范文第1篇

姚笛,从《红楼梦中人》海选开始,一路走来,获得宝钗组的冠军,被观众所熟悉,饰演这样的角色,势必都会引起关注,引来争论。

一波三折 终落“凤姐”

2006年红楼海选开始,姚笛就以她的大气、婉约特质进入大家的视野,随着比赛的深入,她离人们心目中的宝钗越来越近。最后,众望所归,她摘得宝钗组的冠军。本以为“钗落笛手”,不曾想剧组导演更迭,李少红导演接手后,姚笛成了“病吟吟、娇弱弱”的林妹妹,引来哗然一片。正当姚笛为新角色全情投入的时候,开机前三天,消息传来,她被最终定格为王熙凤。

这样的结果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虽然三易其角,但姚笛始终是雷打不动的女主角,于是关于她背景的种种传闻遍布网络,剧还未拍,红楼萝剧组和姚笛就被推上了舆论的浪尖。尽管外界质疑一片,但姚笛几乎未回应过任何传闻,潜心拍摄,用时间冲淡流言蜚语,用全部的努力证明自己。时隔两年,在新版《红楼梦》即将登陆全国卫视前昔,在郭德纲《今夜有戏》的录制现场,见到了久违的姚笛,她客观、理性地回顾了她的红楼历程。

“当初面对那么多流言,我很不开心,虽然新版《红楼梦》并不是我的第一部戏,但这种事却是我头一遭碰上。我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想想为此付出的两年,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当时特别想写篇博客理论一下。但后来又觉得对方连真正的身份都不敢暴露,只敢放‘暗箭’,我和他不在同一个世界里,没有对话的必要,后来慢慢也就释然了。其实这也不能说我有多坚强,只是我知道,从做演员的第一天开始,这辈子注定就要被人评头论足,如果没有这个承受力,还是别做的好。这是我刚上艺校时,我的老师告诫我们的。我深深地记住了这句话。而且我从小学习越剧,从小练功吃过苦,所以相对而言承受能力比较强。”姚笛对本刊如是说。

对于为何钗、黛、凤三个重要角色轮流眷顾,姚笛这样解释,“其实这并不是演员本身所能左右的,红楼海选,我为宝钗而来,所以在比赛过程中,我也是一直为这个角色努力着,这可能也是观众和胡玫导演都认为我适合饰演宝钗的原因。但没想会换导演,少红导演开始考虑让我演黛玉,可能与我的越剧功底有关,因为在唱越剧的时候,我一直饰演黛玉,对这个角色既熟悉又热爱。但黛、钗都有少年和成年角色之分,后来好像是认为我与少年黛玉的形象不太吻合,最终才决定由我来饰演王熙凤的。这对我来说倒不是特别意外,只是挑战很大,因为李少红导演刚接手时就让我试过王熙凤的妆,她觉得我的眼神里能挖掘出王熙凤的感觉。”

三个同样举足轻重但却性格迥异的女子,姚笛更喜欢哪一个?在姚笛看来每一个角色都是很好的机会,演哪个都会觉得很幸运。但就黛玉这个角色,姚笛准备的时间最长,大约有半年的时间,她每天都要往身上挂几十瓶矿泉水,为的是去掉走路轻盈的感觉。去接近黛玉的姿态,但没有演成,感觉有些可惜。而王熙凤与黛玉相距甚远,能够有机会挑战一下,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

为攻台词 茶饭不思

凤姐的内心是复杂的,人性是丰富的。如此精明能干、泼辣生动的人物最终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这样的人物是具有巨大吸引力和挑战性的,能够饰演她,无疑是幸运的。

姚笛坦言,王熙凤的性格跟自身性格相差不少,而且剧中的凤姐还有三多,台词多、笑戏多、骂戏多,这都是她没有经历过的,所以这是目前她遇到的最具挑战性的角色。因此拍戏过程中也就有了众多难忘之处。

“我最难忘的就是背台词,凤姐基本是台词最多的角色,而且一进组就是在贾府内的重头戏,都是大段大段的半白话文台词,我真的有崩溃的感觉。台词是演戏的基础,它不像情绪或角色,能够慢慢调整,有个缓冲的过程。唯有这个别人帮不了,如果不用自己的时间背,到了现场等于浪费大家的时间,只能硬着头皮背。”为此姚笛还发明了独特的记忆方法,她将台词写在即时贴上,然后贴在床头、浴室的门、镜子、墙上,只要能看到的地方都会贴上。

“那时我几乎连饭都不想吃,只要醒着就要看台词,每天顶多睡三四个小时,我原本有个外号叫‘觉主’,平时要睡到自然醒的,但那段时间睡两三个小时就会醒,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在贾府内拍的那些戏中,我都比较瘦,就是因为压力太大了。”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的那场戏,因为王熙凤的嘴皮子非常利落,一串话说出来很长,而且中间不能断,否则就要从头重来,所以姚笛事先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然后再把握人物,这场戏里的王熙凤又急又气又怒,戏中要把对贾琏的失望、对自己的难过、对尤二姐的妒嫉完全发泄出来。这段表演需要大开大阖,很具张力,还要掌握好分寸,太过就不像管家奶奶;太收又没有了王熙凤的凌厉。这场戏拍完之后姚笛称自己一下子松掉了,持续了一个多月,终于可以喘口气休息一下了,但人也病了。

笑戏和骂戏是对姚笛的又一番挑战,人还未到,笑声先到是凤姐的另一特点,所以朗声大笑是姚笛的必修课,除此之外,还要配合其他演员,为他们扮笑,营造气氛,所以姚笛还和同伴们组成了笑笑团,她直言最后都有笑伤的感觉。

从来没有骂过人的姚笛挑战骂戏也费了番周折,王熙凤审兴儿那场戏让她印象深刻,因为贾琏在外面偷了人,她审问小厮兴儿,不仅言辞犀利,还要拿出主子骂下人的气势。姚笛却有些放不开,台词怎么说都不对,经过一番调整,姚笛彻底豁出去了,这场戏才顺利过关。笑也笑了,骂也骂了,姚笛版的凤辣子终于演得顺畅起来。

有争议才有关注

新版《红楼梦》已经在一些地方台播出,对于王熙凤的争议,姚笛也听到了一些。对此,她很平静。“我只能说我演的尽力了,而且是尽了120分的力。有一部分人喜欢、一部分人反对,一部分人中立,这是我希望的结果。因为这部戏太特殊了,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王熙凤的理解,没有标准的版本,这种争议的结局是必然的。”

而对于姚笛版王熙凤没有邓婕版泼辣的指责,姚笛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王熙凤是个内心非常复杂的人物,不是瞪着眼睛说话就证明她厉害,我不能追求脸谱化的东西。我塑造的王熙凤不仅融入了导演的要求、自己对红楼的理解,还有红学家对这个人物的解释。更偏重于外表内敛却内心张扬,她整人害人时,可能还是面露温柔的,是典型的笑里藏刀。邓婕老师饰演的王熙凤是最成功的,但我不能模仿她,那样就成了复制,就失去了再创作的意义。”

对于新红楼的造型,始终是大家争论的焦点,作为亲自体验的演员,姚笛却很认可这一创新之举。“我很满意红楼的造型。最早的时候,我单独在造型间化完妆,确实有点接受不了,因为从来没在古装戏里贴过额妆。但是戏开拍以后,所有角色聚在一起,再打上一种很特殊的光,配合相应的台词,那种氛围就出来了,就会觉得这样是对的。大家不妨把戏都看完再评论,也许你还会赞同我的观点呢。”

红楼时光让我成长

红楼折钗记范文第2篇

一、形容古代妇女衣着华贵艳丽

古代富贵官宦人家的贵妇千金穿金戴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这在以下成语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1.凤冠霞帔

【解释】冠:古代女子的帽子;帔:披肩。古代女子出嫁时的装束。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解下了这金花八宝凤冠儿,解下了这云霞五彩帔肩儿,都送与张家小姐妆台次,我甘心倒做了梅香听使”。

【用法】指称古代贵妇人的服饰,或女子出嫁的装束。

【示例】①在戏曲舞台上,皇后出场,必是~,宫女簇拥。②择了吉日迎娶,一般的鼓乐彩舆,~,花烛拜堂,成了好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八回)

2.珠光宝气

【解释】珠、宝:指首饰;光、气:指闪耀的光彩。

【出处】清・漱六山房《九尾龟》:“簪饰虽是不多几件,而珠光宝气,晔晔照人”。

【用法】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闪耀着珍宝的光色。

【示例】这光芒要是只在字和词,那就象古墓里的贵妇人似的,满身都是~了。(鲁迅《准风月谈・难得糊涂》)

3.珠围翠绕

【解释】珠:珍珠;翠:翡翠。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依旧有翠绕珠围”。

【用法】①形容妇女雍容华贵的妆饰。②泛指华丽的装潢或装饰。③比喻美女簇拥。

【示例】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花枝招展的,并不知都系何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4.衣香鬓影

【解释】鬓,脸旁之发。衣服散发着香气,鬓发飘动。

【出处】北周・庾信《春赋》:“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及唐李贺《咏怀》之一:“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衣香”、“鬓影”都借指妇女。

【用法】形容妇女仪态闲雅、服饰艳丽。

【示例】那红楼画阁,卷上珠帘,二作婵娟,倚栏而望,~,掩映霏微。(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九回)

二、展示男子衣饰整洁,风度优雅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明礼守信是古代士子所恪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而衣着妆饰则是明礼守仪最直接的体现:

1.衣冠楚楚

【解释】楚楚:整洁,鲜明。衣帽整洁鲜明。

【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用法】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示例】那送客的只穿了一件斗纹布灰布袍子,并没穿马褂,那客人倒是~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羽扇纶巾

【解释】羽扇:用鸟羽制成的扇子;纶巾: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葛巾,为古人扎头的常用装饰。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用法】形容态度从容。

【示例】整乾坤,清四海,怎肯教鱼龙一混。得志也,~,再不去践长途,客身难进。(明・沉采《千金记・登拜》)

3.冬裘夏葛

【解释】裘,毛皮衣服;葛,细麻布衣服。冬天穿毛皮衣服,夏天穿细麻布衣服。

【出处】《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用法】泛指富贵人家穿的华贵衣服。

【示例】举得起,放得下,以便~的同它换衣服。(清・吴趼人《痛史》第一回)

三、反映普通百姓生活贫困艰辛

阶级的差别导致下层百姓一年到头辛苦操劳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奢谈妆饰打扮、风度礼仪:

1.衣衫褴褛

【解释】褴褛:破烂。衣服破破烂烂。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蚧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用法】形容衣服破烂。

【示例】你看吧,~的饥民们冻得缩着肩膀,守候在庄稼院的街门口。(柳青《创业史》第一部)

2.短褐穿结

【解释】短褐:粗布短衣;穿:破;结:打结。形容衣衫褴褛。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用法】形容衣服破烂。

【示例】现在即使在最偏远的地区,也看不到~,衣不蔽体的现象了。

3.履穿踵决

【解释】履,鞋子;踵,脚后跟。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

【出处】《庄子・让王》:“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用法】形容很贫苦。

【示例】他衣衫褴褛,~,形似乞丐。

4.荆钗布裙

【解释】荆枝作钗,粗布为裙。

【出处】《太平御览》卷七百十八引《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南朝・宋・虞通之《为江让尚公主表》:“年近将冠,皆已有室,荆钗布裙,足得成礼”。

【用法】形容妇女装束朴素。

【示例】况~者未必能安于荆钗布裙也,与其后悔,莫若无成。(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4.鹑衣百结

【解释】鹑衣:比喻破烂衣服:百结:补丁迭补丁的衣服。

【出处】宋・李《太平广记》:“时有一人,鹑衣百结,颜貌憔悴,亦往庙所”。

【用法】比喻衣服破烂。

【示例】穷得家徒四壁,~,才独身至今。(高晓声《李顺大造屋》)

5.青鞋布袜

【解释】原指平民的服装。

【出处】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吾独何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用、法】指平民的服装。也可比喻隐士生活。

红楼折钗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阅读;语文;延伸博引;感受魅力;师生共享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4-052-1

把阅读比喻为神奇的魔棒是再恰当不过了,谁拥有这根魔棒谁就能得心应手地将语文学习的石门点开,谁的眼前就会呈现语文园地的异草奇花,谁的耳中就会响起天籁之音,谁的口中就会回味无穷。如影相随应该是语文与阅读关系的真实写照,然而当今的语文教学却陷入了题海战,学生在题海中疲于应付,获益却少而又浅。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阅读被严重边缘化,教师将语文学习的根本丢掉了,想以不计其数的习题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广泛阅读;语文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给学生品味和感悟文字的方法。

一、围绕教材,延伸博引

教材阅读书目中那些一波三折的情节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那些荡气回肠的故事会使学生一赞三叹。教材阅读书目中有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都与课文有一定的关系,例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曹文轩的《红瓦黑瓦》,杨绛的《我们仨》,琦君的《细雨灯花落》等教师在作简要提示之后,应要求学生认真阅读。

在教李清照的《声声慢》、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时,我适时为学生补充了易安的早期作品《点降唇•蹴罢秋千》、东坡的悼亡之作《江城子•密州出猎》、稼轩的《西江月•遣兴》,让学生了解到作者人生经历曲折多变、内心世界丰富多彩、情感倾向因时不同。李清照早年“故把青梅嗅”的顽泼娇媚与晚年“载不动许多愁”的悲苦凄惨;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纵情豪迈与“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心酸哀痛;辛弃疾“可怜白发生”的悲壮慨叹与“以手推松曰‘去’”的风趣诙谐。学生的情感世界喜欢接纳有血有肉、个性丰满、立体的人,而这样的人也更容易走进和占据他们的内心。在晨读课和自修课我发现有的学生在看李清照、陆游、苏轼、辛弃疾的诗词,尽管人数不多,但喜爱阅读的火花正在悄然闪动,这必将形成燎原之势。

在引导学生阅读《香菱学诗》之前,我择其要旨地向学生介绍了《红楼梦》这部鸿篇巨著,重点讲述了这样三个问题:一是《红楼梦》为何又被称为《石头记》,引出女娲炼石补天,顽石无才补天,枉入红尘的故事。二是关于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讲述三生石畔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一段情缘和还泪之说,以及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爱情纠葛。三是简要介绍金陵十二钗,将林黛玉的“悲绝”、“美绝”、“才绝”、“痴绝”作重点介绍。这一节课学生们听得几乎是出神,他们对阅读与探究《红楼梦》的兴趣油然而生。课后,我还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87版第19集“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让他们进一步感受贾宝玉的多情和林黛玉的才情。

二、诵读品味,感受魅力

学生有了自主阅读的意识,对于作品中文字的魅力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地品味。而品味文字魅力的最佳途径就是诵读,而且必须是高质量的诵读。在诵读作品时学生应该追求这样一种境界:对作品的“颜色”能读出,分量能掂出,深度能探出,味道能品出。诵读的过程应该是读者与作者对话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情感交流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的心一起怦怦跳动的过程。当诵读罢作品学生仍感到眼睛发亮,心头发热,脑海翻腾,唇齿留香时,学生们所享受到的是阅读带给他们的文学滋润和精神愉悦。好的诗文只有诵读才能将心中的深刻意会借助言传来表情达意。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诵读,在诵读中真切地感受《春酒》中纯真的童心,甜蜜的母爱,浓郁乡情;深刻地体会《蒹葭》中水乡泽国,伊人若隐若现终不可得,但又执着的爱的求索;深切地感知《雨说》里雨的深情诉说,蜜意柔情,殷殷期待……当学生在阅读中捕捉到自己的影子并因此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时,当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人生哲理、开启思维之窗时,当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心灵的慰藉、找到信仰的指南时,那么阅读就成了学生们的精神食粮和文学源泉,他们会因此而孜孜追求,欲罢不能。学生在这样的语文环境中熏陶、浸染和洗礼,对提高他们的文字感受能力一定会有极大的促进,同时也会提升他们对作品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广泛阅读,师生共享

红楼折钗记范文第4篇

自然,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手机、电脑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理解角度、价值判断都呈现出明显的社会化趋向,多数人是以“有用”或“无用”、能不能换取经济价值来选择学习对象,因此,对于距离现代较远的古典文学存有隔阂,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高校办学理念的转变和学生兴趣的缺乏直接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带入了尴尬和无奈的境地。针对前者,我们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从教者无力改变,但对于后者即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效果方面,尚有努力的空间和方法。如本文论述的教师以问题创设为途径来提升古代文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即是有益的尝试。所谓问题创设,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既要传授古代文学基本知识、讲解古代文学重要作品,又要结合目前的社会环境、学生的心智特点和学习习惯,有目的地创设一些有针对性的、浅显但有拓展空间的问题,通过抛出问题,引起学生对于问题的兴趣,从而诱发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创设所应掌握的技巧、原则和这一方法的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下面即以笔者在近年来古代文学教学中创设的部分问题和相关教学内容为例来加以论证。

第一,问题创设应打破常识的误区———“唐诗三百首?”学生从小是从背诵《唐诗三百首》接触、感知古代文学的,且常常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句子萦绕耳旁。因此,在学习宋代文学的第一堂课我提出的问题是:“唐诗有多少首?”绝大部分学生凭第一感觉地回答是:“唐诗三百首。”当然,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那接下来就要分析错在哪里?老师和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相应解决以下问题:唐诗现存到底多少首?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有“唐诗只有三百首”的说法?《唐诗三百首》是什么?同时结合马上要学习的宋诗部分,还可以提出唐诗多还是宋诗多?宋诗现存有多少首?唐诗与宋诗孰优孰劣?等一系列问题。从常识入手提出问题,纠正学生以前在中小学阶段形成的知识误区,从而引导学生产生想要去探究问题正确答案的欲望,即探究知识的兴趣。在这样的兴趣支配下,学生通过教师接下来的相关讲授、分析,并结合以往所学,或许能对唐、宋诗概貌有一个直观、清晰的认识。这是一例。类似问题还有:“苏轼、辛弃疾是否创作婉约词,李清照是否创作豪放词?”学生以往中学阶段学习形成的观念是:苏、辛是豪放词代表人物,李清照是典型婉约词人。因此,问题提出以后学生的回答仍然是一边倒地的否定:“没有,至少没读过。”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要马上给予评判,而是引导学生来一起解读两首作品: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研读作品,学生既能体会到作家的人生况味,更能直接领悟到词多样化的风格和同一词人对于不同词风的驾驭。

第二,问题创设应以学生的体验为本———“选林黛玉还是薛宝钗?”青年学子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期,对于个人情感和将来的对象充满了好奇、憧憬和期待,在自我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型”。因此,在讲到《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时,教师适时提出:如果你是男士,选择将来的另一半,是喜欢多情的林妹妹,还是喜欢理性的宝姐姐?要回答这一看似简单的选择题,学生至少要明了一下几点:1、通读《红楼梦》文本。2、细读、精读文本涉及林黛玉、薛宝钗的情节。3、理清林黛玉、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关系。4、全面总结二人的性格特点。5、作出自我的选择和说明理由。通过以上五个环节,学生对《红楼梦》无论是整个故事还是局部细节都会有亲身阅读体会的经历,并能从阅读文本中感受经典名著的“经典”所在。同时,通过分析宝、黛、钗的性格特点和爱情纠葛,也有利于学生在崇尚“速食爱情”的当下形成正确、健康、积极的爱情观念。如此通过创设问题、阅读文本、自我认识再到思想提升,将古代文学的文学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对于纠正网络和某些改编自古典名著的影视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三,问题创设应以小见大、贴近生活———“什么是炊饼?”古代文学作家、作品存在的时代距离学生生活的21世纪比较远,如何能拉近古代与现代的时间差距、如何能消弭文学世界与现实生活环境之间的界限,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的问题也应从现实生活入手,找到古今的相通处、相似点。因此,古代文学教师在讲到明清章回小说这一最贴近世俗生活的文学类型时,不妨以某一点为突破口,鼓励学生探求其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及富有的历史、文化意义。如讲《水浒传》和《金瓶梅》时,提出:“武大郎卖的炊饼究竟是一种什么面食?”小小一张“炊饼”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以下内容:宋代北方的饮食习惯、面食在中国的流传特点、炊饼和今日烧饼(或煎饼、馒头、蒸饼)的比较、饮食变化蕴含的文化意义。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充分体会文学、文化、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并能跳出书本的桎梏找到思考的着力点。在章回小说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讲到《西游记》时,提问:“《西游记》中谁挑担子?”多数学生从小对《西游记》改编的影视剧耳熟能详,因此,给出的答案是一致的:“沙和尚。”这个问题很小、很简单,也是常识性的,对学生来说答案几乎毋庸置疑,但却不是真正的正确答案———猪八戒。为什么挑担子的角色从小说中的猪八戒变成了影视剧中的沙和尚?这就要求学生去努力探求现代影视改编对于古典名著改编的原则、方法和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了解古代文学所具有的现代属性。同时,还能将文本跟改编剧作之间存有差异的问题举一反三,看看其他几部古典名著的现代改编情况。这样,既能促使学生阅读小说文本,又能与学生感兴趣的影视剧相挂钩,可谓一举两得。

第四,问题创设还应突出古代文学蕴含的优秀人文精神和对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积极作用———“屈原、司马迁、苏轼、辛弃疾、陆游、曹雪芹等教会了我什么?”

在2014年9月的新生开学典礼上,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不约而同地阐述了大学对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杨玉良甚至说:“虽然专业知识是必须学习的,但是来到大学,更重要的是一个悟道的过程。如果学校的教育只重视专业的知识教育,而不重视德性的培养,那么很可能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2]两位校长的观点代表了当今高校及教育管理机构的担忧,即身处科技发达、物质丰富、生活便捷环境下的现代人,其道德素质却明显缺失,传统的“爱国”、“诚信”、“孝道”等优良品质正逐渐淡出人们的思想深处。面对这样的形势,凝聚了中国古代宝贵精神遗产的古典文学、古代文化理应担当起再次唤醒大众优秀人文精神的重任。因此,古代文学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品味古代先贤的作品时,应当结合作家所处的时代,对作家、作品做全面、客观、正确地解读和分析,学习渗透在字里行间深重的人文关怀:研读屈原的《离骚》、辛弃疾的词作、陆游的诗篇,透过文字陶冶个人情操,领会个人对国家和社会,需怀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面对国家危难时刻的自我牺牲精神;研读司马迁的《史记》、苏轼的诗词、曹雪芹的《红楼梦》等,深刻体会当个人深处逆境之时应当持有的正确、乐观的心态———不怨天尤人,不气馁、始终不放弃自我的人生和理想,百折不挠、积极向上。古人的人生经历和文学表述,对当今大学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健康的人生道德观和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方面均能起到重要的积极、正面地示范和引导。为了完成古代文学在当代承担的这一重大任务,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细化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地收到良好的效果。既要突出课程的人文性,还要避免枯燥、单调的说教,教师对于问题尺度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是机动、灵活和有技巧。

红楼折钗记范文第5篇

秦可卿是十二钗中唯一有结局的人物,本来应该是最无悬疑的角色,却因“删除天香楼”一大段文字,搞的含糊不清,加上近来刘心武先生提出“秦学”一说,力证秦可卿出身高贵,疑是康熙废太子之女,可谓“风云突起”,秦可卿这个人物一下子成了争论的焦点。刘心武先生的观点是否合理?其《画梁春尽落香尘》一书,列举证据若干,粗看之下,似有几分道理,但细想,却大感困惑。

如果依刘心武先生所言,秦可卿的出生秘密竟是关系到宁荣两府的兴衰,甚至竟是元春耗二十年功夫所辩之“是非”,最后导致元春娘娘也为此一命呜呼,这个推论能否成立?

要考证这一说法其实很简单,清朝皇族宗室所生子女均要报宗人府登记造册,查一查历史资料就知道废太子有没有这个女儿就是了。但是刘心武先生说此女未报宗人府,乃是偷抱出来,也就是说一出生就偷偷抱走了,直接送去了养生堂。

这种说法有没有可能呢?

刘心武先生在《画梁春尽落香尘》一书中提到秦可卿自小被贾珍收养,成人之后“只有贾蓉”的年龄合适,所以配给了贾蓉,并且说“当时贾蓉十六七岁,而秦可卿似比他稍长,有近二十岁的样子),贾蓉的年纪在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中提到过”进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红楼梦》中并没有提到秦可卿的年纪,也没有说起贾蓉何时成的亲,但以当时的习俗,贾蓉十六七岁成亲也是合理,刘心武先生大概是从可卿的行为举止推测出她比贾蓉大两三岁,”近二十岁的样子“,换句话说,如果依刘心武先生的推测,秦可卿成亲时大约十八九岁,在第五回中第一次露面的时候年龄大约是二十,二十一岁光景。

刘心武先生在分析秦可卿之死时提到乾隆四年(1739年)的弘皙逆案,并依此推断出“三春去后诸芳尽”中的“三春”指的便是这个事件,也就是说,曹家从乾隆元年到乾隆三年过了三年鼎盛时期,到第四年就因弘皙逆案受牵连彻底抄没。曹家自雍正五年抄家之后,有没有二次复兴目前没有史料可证,这点暂且不说,先假设刘心武先生此说成立,那么秦可卿的死亡时间便在乾隆元年(1735年),或者是雍正十三年冬(1734年)。那么按刘心武的说法,秦可卿这个前太子的女儿活了多少岁呢?书中写到她生病到死亡,中间插了贾瑞的死,其中有句“不到一年,都添全了”,也就是说秦可卿病了一年才死的,依上面的年龄,死时大约二十一、二岁,再推算回去,也就是说,秦可卿出生大约在1712年、或1713年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关于秦可卿的年龄问题是基于刘心武先生的秦比蓉大两岁的前提之下的)也就是康熙五十一年或五十二年。

既然刘心武先生要坐实秦可卿的出生,那么康熙五十一年或五十二年可卿的“生父”——前太子允ren又是什么情况呢?《清史稿》记载,康熙五十一年九月,太子第二次被废,那么康熙五十二年,前太子就已经被圈禁,试问,被圈禁的废太子有没可能在宫中生下女儿然后被悄悄抱出来呢?显然是不可能的,除非又来一出如“狸猫换太子”这样传说中的老把戏。或者又有一说,可卿是太子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被废之前出生被送走的,那我要说,这太子爷敢情神经短路,把个好好的格格送去了养生堂,难道是为了要“超生指标”?下人送的?那送走婴儿的人简直吃了豹子胆,竟敢把在位太子的骨肉当成“狸猫”,尚且又没有换回来一个“太子”。或者又有人说,可能太子被废之际,恰好“公主”出生,危难之际忙忙地送出去了,《清史稿》记,康熙五十一年四月“上奉皇太后避暑热河”至“九月庚戌,上奉皇太后还宫。太子允ren复以罪废,锢于咸安宫。”一日之内,废即圈禁,泼天大祸,且太子之位,群雄逐鹿之时,竟还有闲情送孩子,竟还有人敢私送孩子,这天子之威未免太当儿戏。即便真有这样戏剧化的场景,也让人无法理解何以太子要送走一个女婴?当然,如果秦可卿比贾蓉小,那“皇族”之说则更为无稽。

其实,从史料里去“考证”秦可卿的血统实在是很无聊的事,但凡有点历史文化常识的人应该都知道大清公主万没有唐朝“女主天下”时那般风光,况且清之“公主”乃是封号,而不是皇帝女儿都可以称公主,康熙女儿众多,能封“公主”的又有几个?“公主”的地位又是如何?皇族宗室的女儿也只是格格而已,一个满语中的称呼,并没有实际的政治地位,连“公主”也不过是和亲或者赏赐的道具,根本没有小说戏剧里那般尊贵。乾隆登基,一改雍正的刻薄寡恩,以“仁孝”治天下,即便逆案的正主弘皙也未被赐死,其余皇亲也是削爵、圈禁、甚至只是停奉一年而已,何以至一流落在外的弱女子要被逼自尽?皇帝也不可能因元春告密有功,而把娘家涉嫌隐藏“钦犯”的区区一女官封为贵妃,等到风光“三春”之后才以此为借口杀了元春,干脆直接杀人灭口且不更省事?

刘心武先生又以秦可卿卧室的道具来力证其出生高贵,用的全是“自己家里”带出来的高档物品,连宁国府都没资格拥有的陈设。先不说道具的真假,只问,如果秦可卿是当初为了保存血脉(先不论为什么要弃子顾女)被偷抱到养生堂,如此凄凉险恶的时候居然还随身携带了一整堂家具以及字画珠宝?未免太过匪夷所思,更不可思议的是,居然在元春穷二十年时间来猜测其处心积虑隐藏的真实身份的时候,秦氏倒大张旗鼓地把这些“珍宝”呈堂于供,生恐别人不知道她的出身名门?却又来,按刘心武先生所言,宁荣两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知道这个重孙媳妇是何等样人,连薛呆子都知道,一下子就不呆了,主动奉献上“义忠亲王”“非常人可享”的“樯木”,这元春反倒要花二十年时间去猜测可卿的来历,且不可笑?再又,既然秦可卿要坐实真有其人,那贾府的靠山元春是不是更该去考证一下呢?曹家是不是还出了个不为人知的“贵妃娘娘”,刘心武却又避而不谈了。

刘心武先生又以秦氏丧礼惊动诸多王孙公子为例,再证秦氏出生高贵。这就更让人不解了,前面才说她是“私藏”,是贾府最大的“秘密”,是“逆子”的骨肉,那皇帝何以同意贾府办如此“高规格”的葬礼?默认其“公主”身份?那为什么要“三春”之后还来算旧帐,把贾府全抄没了?岂止是默认,简直是倾朝出动了,只怕名正言顺的“公主”也未必能享此“殊荣”吧?

刘心武先生提到的证据主要有秦氏卧室,秦氏出殡,送宫花、游警幻、看病等几处。

先说正文中秦氏卧室的豪华陈设,书中道“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刘心武先生称以上列出的几人无一不是血统高贵,因此暗写可卿也是血统高贵之人。诚然,寿昌(寿阳)、同昌是公主,至于武后、玉环的娘家虽不显赫,倒也宦官之家,也算得上高贵,但这赵飞燕的出生会不会唐突了秦可卿呢?赵飞燕的父亲赵临是汉代宫廷家奴,因贫穷从小被卖到阳阿公主家做歌妓,后汉成帝于阳阿公主家偶然见到,带入宫中。这个血统高贵否?后文还写到“说着亲自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西施就不说了,好歹也是吴王的宠姬,这红娘又是何等人也?一退休相国家的丫鬟,也可以和“公主”相提并论么?

抛开血统论,单就上面引用的典故看,几乎都是传说、野史,未必真有其事。

首先是武则天的宝镜,清朱鹤龄注李商隐〈镜槛〉诗的题记载“唐高宗时,武后作镜殿,四壁皆安镜,为白昼密戏所须”。

赵飞燕在史书上是以宫廷闻名的,飞燕、合德两姐妹野史中多有记载。

杨贵妃,宋高承〈事物记原〉载“贵妃私安禄山,指爪伤胸乳之间……”。瓜乃爪之讹传。

只有寿昌公主除了梅花妆的传说,没有其他的资料可寻。至于同昌公主,〈杜阳杂编〉记载“咸通九年,同昌公主出降(嫁)……锡钱五百万贯,更磬内库珍宝,以实其室……堂中设连珠之帐……”

西施是美人计的鼻祖,红颜祸水。红娘抱的鸳枕呢?〈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红云‘你接了衾枕者,小姐入来也。张生,你怎么谢我?’”,原来这鸳枕乃是莺莺张生私会时,红娘抱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