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脑出血;消化道出血护理对策

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脑出血并发症,是导致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为探讨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对策,笔者回顾性分析43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脑出血患者282例,其中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经症状、体征及头颅CT、MRI确诊,符合《2007年成人自发性脑内出血治疗指南》[1]中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同时伴有呕血、柏油样大便、血红蛋白下降等消化道出血症状、体征。男36例,女28例;年龄在42-79岁之间,平均(53.2±8.3)岁;出血部位:基底核33例,丘脑区17例,外囊区10例,皮层下4例;脑出血量(以多田氏公式计算)超过40ml者42例;消化道出血出现在就诊后17h-21d,其中24h内者27例;单纯呕血者11例,单纯柏油样大便者23例,二者兼有者30例;消化道出血估计量超过1000ml者39例,未超过1000ml者25例。

1.2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均在积极手术、药物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基础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

1.3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64例患者死亡14例,死亡率为21.88%,其中消化道出血量超过1000ml者死亡10例,死亡率为30.77%(12/39),未超过1000ml者死亡2例,死亡率为8.00%(2/25),二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15,P

3讨论

3.1发病机理及预后患者脑出血后脑组织受到破坏造成颅内水肿,压迫脑内结构移位,进而造成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并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兴奋迷走神经,加速胃酸分泌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而出现消化道出血[2]。本组数据显示,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消化道出血量超过1000ml者死亡率明显增高,与出血量未超过1000ml者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预后与消化道出血量大小有关。

3.2护理对策本组数据显示,消化道出血在脑出血后24h内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他时间段也有发病可能,因此,对于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对策应给予综合护理措施以达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的目的。

3.2.1基础护理基础护理以病情观察为基础,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了解病人病情改变。观察患者每次呕吐物及粪便的颜色、性质,如有血迹或咖啡样、柏油样改变应及时通知医师行相应检查,尤其伴有大汗、面色苍白、血压降低等症状时应迅速处理。本组数据显示,所有患者均有呕血或柏油样大便现象,因此对呕吐物及粪便的观察可有效预警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粪便潜血有一定的延后性,呕血多出现在急性大量出血后,均不利于动态监测病情,因此患者一旦出血消化道出血应密切观察末梢循环状况并定期复查血红蛋白,便于有效监测病情。脑出血患者由于高颅压的存在,多需要给予降颅压药物,此类药物多有利尿作用,应记录出入水量,保持患者充足的血容量。

3.2.2呼吸道护理呼吸道护理的目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而加重病情。由于脑出血患者颅内压急剧增高,多伴有呕吐,无论是否有呕血,均应抬高患者床头20°左右,头偏向一侧。患者呕吐后应及时清理口腔及呼吸道,必要时给予气管切开。

3.2.3饮食护理脑出血患者有较高的几率出现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因此目前治疗时多给予保护胃黏膜药物常规应用,此时鼻饲饮食可给予药物灌入以预防。鼻饲前应先抽取少许胃内容物,可了解有无出血并测定pH值[3],如pH值过低,应给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应用。一旦确认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应即给予禁食并遵医嘱给予洗胃、局部止血等治疗措施。

3.2.4心理护理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不但不利于治疗,而且可能诱发高血压而加重病情或导致病情反复,因此对于无意识障碍的患者应给予心理护理。首先应进行健康教育,展望良好预后,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及依从性,取得患者配合,避免夸大病情预后及直接的病情谈话;其次护理操作时应细心、灵敏,避免患者情绪激动;再者,如患者有各种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听其诉说,以温柔、适当的语气给予宽解,避免粗暴对待,甚至恶语相向。

3.2.5用药护理脑出血患者虽然可采取微创、开颅等手术治疗,但常规药物应用是贯穿治疗始终的,用药护理通过保证患者遵医嘱合理、及时用药而保证治疗效果。静脉药物应用时,应勤于巡视病房,观察有无渗漏并给予相应处理。长期输液患者多出现输液部位水肿,应帮助给予湿热敷,不但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利于护理操作。消化道出血时可能给予局部止血药物应用,应严格记录给药时间及剂量,保证合理、有效用药。

总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对策以基础护理为根本,以呼吸道、饮食、心理、用药等护理为拓展,综合护理、及时发现、合理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王献伟,杜万良,陈盼等.2007年成人自发性脑内出血治疗指南[J].中国卒中杂志,2007,2(8):694- 709.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6.024

消化道出血常因服用乙酰水杨酸、保泰松、消炎痛、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因酗酒、严重创伤、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引起,其起病突然,临床上以上消化道出血为本病的主要表现,轻者大便潜血阳性,而多数患者有呕血与黑便[1]。本文通过总结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提出一些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85例,其中男51例,女34例,年龄31~71岁,平均52.5岁,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55例,消化性溃疡出血21例,消化道肿瘤出血8例,单纯呕血33例,单纯黑便12例,两者均有40例。

1.2 护理措施

1.2.1 一般护理 护理:患者急性出血期间需要绝对卧床,采取头低位,并将头偏向一侧,以防反流引起误吸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在患者每次呕血后,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内残留物,减少口腔内腥臭味导致的恶心甚至再次诱发呕吐,对于便血患者,注意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和床单整洁,减少交叉感染几率。

1.2.2 心理护理 消化道出血神志清醒的患者往往精神紧张、恐惧、心慌,处于这种情况会加重出血量,使患者病情加重,因此应马上给患者保温,及时处理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避免让患者看见,如患者已看见,应作出合理的解释,使患者放松情绪,利用肢体语言鼓励患者,如握住患者的手作自我介绍和入院介绍,轻声安慰患者[2]。

1.2.3 病情观察 如果患者突发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可以考虑本病的发生,此时注意让患者保持侧卧位,如见呕吐物中有持续咖啡样胃内容物流出可确诊。需要立即通知医生,并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呕血物以及排泄物的颜色、性状、量和次数,有效估计患者此次出血的量和程度,协助医生立即应用止血药,并开通大静脉通道补液抗休克。止血后同样需要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以防再次出血的发生,如患者出现咽喉发痒、胃部不适、恶心欲吐等,应预见有呕血的可能;当出现腹部不适、腹胀、肠鸣音亢进等,应预见有便血的可能,一旦发现上述症状,护士应沉着冷静,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绝对安静,尽可能少搬动患者,并备好抢救器材和药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3]。

1.2.4 饮食护理 对于仍有活动性出血患者应禁食,出血停止后,可改为半流质饮食,饮食宜按少食多餐原则,不食纤维多的蔬菜、刺激性食物及硬食、刺激性食物等,否则会加重胃肠蠕动或消化道出血,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肝功能差者,宜进高热量、高纤维流食,限蛋白摄入,避免诱发和加重腹水与肝性脑病[4]。

1.2.5 健康教育 在患者入院时、检查前后、治疗前后以及出院时均需要进行健康教育,住院期间详细向其讲解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发病机理、治疗原则、治疗中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等知识,使患者对所患疾病逐步有所了解[5]。出院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本病的预防及紧急处理措施等一些关于本病的常识,教会其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如出现呕血、黑便时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肢体活动,保持情绪稳定,对于神智欠清患者保持头低、侧卧位,以防反流误吸,并立即送患者入院治疗。

2 结果

本组85例患者初次出血54例,再发出血31例,其中24例因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28.2%,另有5例发生肝性脑病,43例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55例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止血效果佳,痊愈出院,6例患者病情好转后转外科行手术治疗。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一旦发生其病死率高、治疗困难,临床上一般大便潜血阳性可能提示出血量5~10 ml/d,黑便提示出血量50~70 ml/d以上,如果胃内出血达到250~300 ml之间则可能引起呕血,如果出现柏油样便则提示出血量在500~1000 ml之间,一旦出血量在400 ml以上则可能有失血性休克表现。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上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呕吐物的性状、颜色、量等并注意大便的次数和颜色以及患者一般情况变化,切实做好心理护理,加强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复发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凤娟.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37):170-171.

[2] 张凤英,王春凤.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09,6(23):221-222.

[3] 王玲,李瑶,刘爱芳.预见性护理对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60-61.

[4] 陈淑华.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8):46-47.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方式探讨

         本文通过临床护理实践,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佳护理方式,对本院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中,有男20例,女10例,年龄在30~76岁之间。

        1.2临床表现  呕血30例,黑便28例,暗红色便2例;上腹部隐痛25例,反酸17例,上腹部饱胀25例。既往有胃病史者23例,患病时间为3~15年不等;有肝硬化病史1例;合并腰痛、关节炎3例。查体有休克表现15例,上腹部有压痛28例,肠鸣音活跃11例。

        2   护理措施

        2.1 急救护理  患者入院后测bp、p、r、t并报告当班医生,予多功能心电监护,抽取血标本急查血常规、定血型及配血,同时开通2条以上静脉输液通道。休克患者给氧气吸入,绝对卧床休息、保暖,禁用热水袋及热水擦浴。严格者按重症护理,床上大小便。此类患者一般较紧张,休克前驱期,患者伴有烦躁情绪,应嘱患者家属陪伴。迅速补足有效血容量,维持有效周围循环。按医嘱正确、及时补充液体量及输血,纠正贫血对机体的影响,年老体弱及出血量多者尤应如此。

        2.2 一般护理  ①口腔护理:出血期间禁食,需每日2次清洁口腔,呕血时应随时保持口腔清洁、无味;②便血护理:大便次数频繁,每次便后擦干净,保持臀部清洁、干净,以防湿疹和压疮;③使用特殊药物:掌握静脉输注速度,如有异常及时报告;④输血输液的护理:输血是最紧急的措施,由于患者血容量大量丢失,必然有外周血管的充盈不足,给注射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往往多数患者有组织水肿,使注射更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一针见血就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输血输液对这类患者来说有特殊的治疗意义,患者由于大出血的恐惧心理,常存在神志不安的征象,要定期及时巡视病房,发现漏液和调整滴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保证其输液的途径通畅,这是必不可少的。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①血压观察。消化道大出血可导致休克,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表现为血压下降和脉压差缩小。②?脉搏观察。 脉搏的改变是观察休克的主要标志,休克早期脉搏加速,休克晚期脉搏细而慢。③体温观察。失血者体温多低于正常或不升。一般休克纠正后可有低热或中度热,一般低于38.5℃,持续数日或更久,原因系出血后分解产物吸收,血容量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而引起发热;若体温高于38.5℃,应考虑出血后诱发感染;如体温持续不退或退热后又不升,则应考虑再出血。

      2.3 特殊护理  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第二个最紧急的治疗措施是三腔二囊管的压迫止血,着重是随时检查压迫效果,压迫的时间的限制等。有时患者有三腔二囊管压迫的不适应而烦躁不安,所以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感,以免引起呕吐,导致窒息发生。鉴于近年药物治疗和内镜治疗的进步,目前已不推荐气囊压迫作为首选止血措施【2】。??由于大量液体输入,又由于卧位不习惯而致尿液潴留,及时发现和导出尿液就能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再就是大量积血,会使大量的氨进入血液,从而引起肝昏迷,及时给予患者灌肠是十分重要的护理措施。

        2.4 并发症期的护理  ①肝昏迷的护理:肝昏迷先兆:及时发现并报告病情;意识丧失:主要是注意患者烦躁不安,以免造成意外伤害。② 防止褥疮的护理? 长期卧床,必然会发生褥疮的可能,因此,除了强调更换以外,按摩和酒精擦浴是积极主动的措施。

        2.5心理护理  多与患者交谈,观察患者言行举止及面部表情,琢磨其心理活动,关心体贴患者,取得其信任和配合,尤其在大呕血时,护士不能惊慌,要沉着冷静,动作敏捷地给予相应抢救。向患者解释病情,告之如何配合治疗疾病,并在日后的饮食、工作及休息等方面努力配合。

        2.6饮食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损害和胃癌。因此,对患者的饮食护理不容忽视,是减少再次出血的重要环节。尤其对有出血史的患者要反复强调,可以举些因饮食不当而出血的病例,使其充分认识到注意饮食的重要性,并向患者传授与疾病相关的饮食常识,指导患者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

        3   结论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的有29例,死亡的有1例。由此可见,通过以上几种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这些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飞岚,聂红英,袁三云,胡理,刘海霞.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策略探讨[j]. 中国医药导报,2011,(10). 

[2]薛留巧.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2011,(9).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 包括胃、食管、十二指肠、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出现的空肠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通常出血急、出血量大, 数小时内失血量可超过1000 ml, 患者多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1]。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是保证短时间内迅速抢救患者生命安全、改善病情、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关键。本文对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高港人民医院近年来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情况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1~2012年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的36例患者纳入研究, 年龄35~74岁, 其中男21例, 女15例。其中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出血17例, 肝硬化引起的出血5例, 食管静脉曲张引起的出血9例, 胃癌引起的出血1例, 急性胃粘膜损伤1例, 空肠上段肿瘤2例, 其他原因1例。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患者5例, 以头晕为主要症状的患者13例, 以皮肤黏膜苍白为主要症状的患者8例, 以发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6例。从出血量看:出血量1000 ml为大量出血, 共5例。

1. 2 急救措施

1. 2. 1 病情评估 ①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发病原因、既往病史等, 结合临床表现作出病因的初步估计。②根据出血量、出血的时间、出血引起的症状,如:是否有呼吸衰竭或休克等, 作出心肺功能的初步评估并迅速安排患者进行心肺功能测定。③根据不同出血量引起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初步估计出血量的大小。通常, 轻度出血患者仅有乏力、头晕的表现;中度出血患者可表现为口渴、心悸、烦躁、尿少以及血压(收缩压在90~110 mmHg)、脉搏(100次/min)、血红蛋白(70~100g/L)的改变;重度出血患者则表现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120次/min)、无尿、血压(收缩压

1. 2. 2 急救治疗措施 ①恢复血容量: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并保持通畅, 迅速输液、输血。②止血:应用生长抑素、血管加压素、细胞H2受体拮抗剂等止血药物进行止血处理;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③胃镜检查:急诊胃镜检查能够确定是否有出血病灶, 以及出血是否为活动性出血或近期出血。胃镜检查有助于查明病因。

1. 3 护理方法 ①基本护理:叮嘱患者多卧床休息, 中度以上出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取平卧位, 将下肢抬高;指导患者手术后少量多餐, 吃饭定时定量, 避免刺激辛辣的食物;②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的改变, 每天早中晚监测心率、呼吸、血压和尿量等;③为减轻患者烦躁和恐惧可给予适量镇静剂;④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比容;⑤查验血型积极补充血容量。配合医生进行止血处理;⑥观察有无再出血迹象, 若患者反复呕血、黑便颜色转为暗红色、呕吐物变为鲜红色、脉搏血压不稳定则提示有再出血的可能。

1. 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72 h内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没有呕血和黑便, 大便潜血实验阴性;有效:72 h内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仍有呕血和黑便, 但次数和量均减少, 胃镜检查出血量减少;无效:72 h后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好转, 仍有呕血和黑便, 生命体征不稳定, 胃镜检查仍有活动性出血。

2 结果

经积极的急救治疗和护理, 显效21例(58.3%), 好转12例(33.3%), 转科3例(8.3%)均转至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3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腹症, 病死率高。及时的抢救治疗和护理非常关键。本研究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入院病情评估、急救治疗和良好的护理, 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显效和好转率达91.7%。可见, 及时准确的入院病情评估、急救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是抢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锦华, 庄剑波, 缪连生, 等. 127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内镜分析. 当代医学, 2010, 16(22):103.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

消化道以屈氏韧带为界,其上的消化道出血称上消化道出血。其临床特征为呕血与黑粪,急性大出血可导致周围循环衰竭[1]。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早期发现,积极采取有效的救治护理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内科自2008年8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3例,恢复良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43例,其中男35例,女8例;年龄18~86岁,平均年龄58.07岁。病种分类:消化性溃疡19例,胃癌10例,肝硬化5例,糜烂性胃炎5例,贲门黏膜撕裂2例,食管癌2例。43例中除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自动出院外,其余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均顺利出院。

2 出血严重程度估计

成人每日消化道出血超过5~10 ml,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每日出血超过50~100 ml,可出现黑便。胃内储积血量在250~300 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小于400 ml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出血量超过400~500 ml可出现全身症状,短时间内出血量超过1 000 ml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2]。

3 急救与护理

3.1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

3.1.1 本组有2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其主要表现为大量呕血。护士立即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立即清除呼吸道内血凝块,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发生窒息。迅速建立至少两条静脉液路,做好配血,根据医嘱快速补充血容量、使用止血剂及其他药物,同时嘱患者禁食,给予吸氧保暖,并做好心理护理,遵医嘱注射镇静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迅速配合医生实施各种救治措施。护士在配合抢救过程中动作敏捷准确,忙而不慌乱。

3.1.2 严密观察患者周围循环状态。护士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神志、尿量、spo2的变化、呕吐、便血的量、发生的时间及次数,准确记录出入量。尤其应重点观察血压和心率这两个反映机体周围循环状态的关键指标,以判断治疗的效果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周围循环衰竭是急性大出血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护士密切配合医生做好抗休克,保证各种补充血容量的措施得到及时准确的落实。

3.1.3 对于上消化道大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应遵医嘱迅速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

3.2 一般出血患者的护理

3.2.1 卧床休息:以感觉舒适为宜[3]。有活动性出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呕吐,如患者伴有休克,可采取头低脚高位或双下肢抬高30度,以防脑部缺血。注意给予保暖,尽量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满足患者的生活起居。

3.2.2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30分钟至1小时测量生命体征1次,病情稳定4~6 h后,可每2 小时测量1次,密切观察呕吐量及黑便量、次数及速度,观察尿量变化并做好记录。

3.2.3 饮食护理:少量出血无呕吐,临床表现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者,可选用温冷清淡、无刺激的流食,出血停止后方可进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以后可渐改为软食。宜少食多餐,指导患者忌生硬、刺激性食物。向患者讲明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性,指导或协助患者漱口,做好口腔护理。

3.2.4 应用药物后的观察:严格遵医嘱用药,熟练掌握所使用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认真观察用药后有无再出血迹象及不良反应。配合医生做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治疗。

3.2.5 心理护理:患者在出血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不安、恐惧、濒死感等心理反应,在大呕血时表现尤其明显[4]。护士要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在精神上鼓励患者,用温暖的语言安慰患者,使其保持情绪稳定,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

3.2.6 做好健康指导及安全宣教:给患者讲解诱发出血的常见因素,预防再次出血发生;讲解营养对康复的重要作用;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时,动作宜缓慢,视身体情况决定活动的范围和强度,在活动中一旦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时,嘱其立即扶身边稳定物品并呼叫医护人员,防止跌倒与摔伤。

3.2.7 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皮肤及肛周的清洁,及时清除排泄物,更换污染的衣物与被服,避免不良刺激,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0.

2 缪艳霞.急诊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298例临床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