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意味深长的句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 在语境和生活的沟通中迁移运用
文章中的词语,都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中。实践表明,语境不仅是理解词语的根据,而且是运用词语的样板。教学中可借用文本语境,再联系实际生活,寻找相似之处,运用词语进行描述。这样,语境的拓展,就沟通了文本与生活的联系;情境的丰富,就畅通了理解与运用的渠道,就能使简单的词语转化为语义、语境、语情的统一体,存储于学生大脑中,成为他们能力的一部分。如:《蒲公英》(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文第2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对句中的“迷惑”,教者这样引导:
师:同学们,虽然太阳公公再三嘱咐,但有一粒种子被金光闪闪的地方迷惑了,另一粒种子被银花朵朵所迷惑了。作者是怎么写它们被迷惑的呢?请大家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生默读、圈画)
师:哪句话说明一粒种子被金光闪闪的地方迷惑了?
生:(读句子)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尽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
师:其实那金光闪闪的地方是什么?(生齐:沙漠)里面真是金子吗?
生:不是金子,而是沙子,那里气候干燥,根本不适合植物生长。
师:对,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可是这粒种子不知道,认为去了一定会变成百万富翁。看来,它真的被迷惑了。知道了这些,你会对这粒种子说什么?
生:唉,告诉你,你被闪闪的金光迷惑了,那不是金子,而是沙子啊!
生:你不要被金光所迷惑,那里是沙漠,没有什么金子。
生:那闪闪的金光是能迷惑人的,你可要弄清楚,那是沙子,不是金子呀!
师:你看,这粒种子不动脑筋,被闪闪的金光迷惑了。(理解另一粒种子被迷惑,略)不适合它们生长的地方,它们却认为是好地方,两颗种子都被迷惑了。回忆一下,我们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人被迷惑过?
(学生沉思片刻后)
生:一次,我和表哥到大街上玩,表哥看到一些人在路边玩套圈的游戏,赢了不少钱,他也要去玩那个游戏。我说这是个骗局,不能被迷惑。他不听,结果,他身上的钱都输掉了。
生:一次,爸爸打开邮箱,看到一个漂亮的图标,被迷惑了,认为里面有好东西,便打开了,结果电脑中了病毒。
生:那次,我和爸爸到树林里去玩,我看见一个很漂亮的蘑菇,便迫不及待地伸手去采,爸爸告诉我,那是毒蘑菇,不要被它美丽的外表所迷惑。听了爸爸的话,我没有去采。
师:是啊,生活中,有些现象能迷惑人,如果留心一点,细心一点,就不会被迷惑。
“迷惑”一词,对三年级孩子来说较难以理解,要他们联系课文说迷惑的意思,更是勉为其难。而在上述案例中,教者将“迷惑”的理解和运用有机地渗透到情境的想象再现、情境的联系描述中,自然而不露痕迹。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弄清种子是怎样被眼前的情景所迷惑的,借助种子的心理再现迷惑的情景;既而引导用“迷惑”对种子真情告白,表达自己对种子的关心;最后又联系生活,运用“迷惑”描述生活情景,表述自己对某件事的关切。这样,“迷惑”的内涵丰富而具体,就能有效地促进它的内化。
二、 在虚景跟实景的关联中迁移运用
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对一些意思抽象的词语,可引导学生观看插图,让词语的意思具象起来,利于学生理解。引导学生在理解中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双线并举,相得益彰。如:《西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自然段有这么一句:“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句中的“掩映”难以理解,一教师这样引导:
师:“掩映”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读读句子,然后看看插图,体会体会。
生:图中三个小岛长满了树,把岛上的一切都盖住了。
师:再仔细看,是都盖住了吗?
生:一部分盖住了,一部分露出来了。
师:(指着插图)你们看那个湖心亭,大部分盖住了,只隐隐约约露出一个角,这就叫“掩映”。(生若有所悟)其实,这样的画面能用“掩映”说好多句子,你能说吗?
生: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在绿树丛的掩映下,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生:树木苍翠挺拔,无比茂密,在它们的掩映下,小岛变得更加迷人。
生:来到小岛一看,这里野花遍地,绿树掩映,神奇异常。
(其他学生发言略)
师:回忆学过的《山行》这首诗的内容,能用“掩映”一词说一句话吗?
生:诗人站在山脚向上望去,只见山顶有几户人家掩映在绿树丛中。
师:说得真好!如今,我们的居住环境也可谓美不胜收,像本课描述的美景,《山行》描述的美景,比比皆是。你们能说说生活中你见过的这种“掩映”的情景吗?
生:在我们富泰华庭小区休闲的地方,樟树、槐树高大挺拔,游廊掩映在绿树丛中。
师:你们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真幸福呀!
生:我们学校的天趣园,杨柳婀娜多姿,东润亭掩映在柳树丛中,好像很害羞似的。
师:你的描述真精彩,你的想象真丰富。
“掩映”一词,初次接触后能自主运用的孩子并不多,重要原因在于词义抽象,难以用浅显的语言描述。上述案例,在借助插图展示词语形象后,教者引导用“掩映”自我描述小岛的景色,既而又叙述《山行》和生活中的场景。相信有了这样的引导,此后阅读中出现“掩映”,学生大脑中自然会勾画出相关的情景;生活中出现相关情景,学生脑中自然会跳跃出“掩映”这一词语。
三、 在朗读与表述的联系中迁移运用
有些词语,一味借助语言传达意思,往往是教者越说越玄乎,学生越听越糊涂。为此,可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活灵活现的表达,促使学生去真切地感悟词语,读出词语的“味道”,“味道”读出来了,词语的意思也就能领会了。在此基础上,提供相似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词语,便水到渠成。
如:《学会查“无字词典”》(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文最后这么叙述:爸爸意味深长地对聪聪说:“看来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哪!”为让学生具体理解“意味深长”,教者以“自由朗读、指名朗读、教师范读、师生演读”等方法,再现爸爸对“我”说话的情境,把爸爸要表达的意思通过语气的把握、语音的控制、心理的体会尽力表达出来。通过不断揣摩,反复练习,学生一个个都能“意味深长”地“说”这句话了,对“意味深长”的意思虽不能言传,但都意会了。接着,引导学生想象情境,进行“意味深长”的表述:① 小明做作业时粗心,老师会怎样“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呢?② 王小刚不爱惜学习用品,爸爸会怎样“意味深长”地教育他呢?③ 李英常常与同学闹矛盾,妈妈会怎样“意味深长”地对她说呢?④ 评选三好生时,投小兰的票了,小芳没有举手。后来投小芳的票时,小兰不但自己不投,还叫身边的同学也不要投。老师会怎样“意味深长”地对小兰进行教育呢?
朗读指导,再现了文本情境;生活场景,提供了语言情境,为学生角色参与、真情劝说创造了条件。如此引导,对于“意味深长”不仅能够理解,而且能够运用了。可见,对小学生而言,意会是词语理解和运用的重要方法,它可引导学生进入语境,再现情境,并为相似情境的引入和运用创造条件。
四、 在肤浅向深刻的转化中迁移运用
词语的准确理解,是正确运用的前提。由于认识理解能力的限制,学生理解词语容易浮于表面、望文生义。一旦理解有误,运用也必然出错。为此,对学生理解容易出错的词语,可巧用误导,超前调控,再合理引渡,促使学生对词义的把握由片面走向全面,由肤浅走向深刻;对词语的运用由错误走向正确,由呆板走向灵活。如:《埃及的金字塔》(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自然段中的“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为使学生准确理解“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进而能正确运用,一位教师这样引导:
师:课文第1自然段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呢?请大家认真朗读,圈画出有关的词语。(生朗读圈画)
生:我觉得“巍然屹立”这个词语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
师:你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巍然屹立”是高高耸立的意思。高高的金字塔当然宏伟啦!
师:有道理。还有吗?
生:我觉得“傲对碧空”这个词语也能说明金字塔宏伟。武林高手笑傲江湖,说明武艺高强;埃及的金字塔傲对碧空,说明它高大宏伟!
师:我们学校就有这样的事物,你能用这两个词语来描述吗?
生:我们学校的善知楼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很有气势。
师:(故意夸奖)不错!
生: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陶情楼掩映在绿树丛中。
师:(又是故意夸奖)好!(很快转折)能这样描述吗?同学们,请你们读读第3自然段,画出能具体说明埃及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句子。
生:“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师:高146米多,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真是“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啊!同学们,我们学校的善知楼、陶情楼几层?大约多高?绕它一周,大约要走多少米的路程?
生:我们学校的教学楼4层,大约10多米高,绕它一周,大约要走200米的路程吧。
师:那你们觉得用“巍然屹立”“傲对碧空”来描写我们的教学楼恰当吗?
生:(摇摇头)不恰当,相比之下,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师:是的,那你们见到的哪些景物可以用这两个词语来描写呢?
生:上海东方明珠塔。
生:四川的乐山大佛。
……
学生对“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容易片面理解、简单迁移,难以理解词语的本质,难以准确运用词语。为此,在学生初步理解后,教者便由金字塔联系到教学楼,巧设圈套,轻而易举地带学生进入歧途。而在学生陶醉于自己的描述时,教者话锋一转,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借助课文情境与迁移情境的比较,使学生具体而真切地感受到了“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与“金字塔”的本质联系,感受到了“金字塔”与“教学楼”之间的明显差异,从而明白了“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用法。相信,这样的教学过程,定会连同“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形象意义和真正用法,永远地留在学生的记忆深处。
放下沉甸甸的《三国演义》,那淋漓尽致的情节、拍案叫绝地计谋,还是余音绕梁,丰富的句子、富有表达性的好词佳句,都深深在我脑子里扎了根。它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里面一段段意味深长的故事耐人寻味,如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七擒孟获、火烧赤壁等,真可谓人人皆知啊!
这本书里的人物被描写的活灵活现,有英勇善战的赵云,有重义的关羽,有有勇有谋、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但是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大敌当前、临危不惧的张飞。张飞虽然有勇无谋,但是他也凭着自己的智慧,巧取瓦口溢,他还对刘备忠心耿耿,从不生二心。而且他武艺高强,在百万之中取上将首级如囊中取物。张飞还多才多艺,他画的画栩栩如生,也不亚于画家齐白石的画画技术吧!
我最看不起的人物是刘备之子——刘禅,他胸无大志,只知道吃喝玩乐,“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就是他“打造”出来的,最终投降于魏国。到了最后,司马炎统一了天下,将魏改为晋,三国时代就结束了。
1、梦,总不够漫长可我们需要梦想;情,总让人受伤可我们还念念不忘;雨,下得再漂亮可我们还喜欢阳光;你,虽不在我身旁可我从未将你遗忘,亲爱的朋友,最近好吗?
2、友情不是一堆华丽的辞藻,而是一句热心的问候;友情不是一个敷衍的拥抱,而是一个会心的眼神。
3、我将终生用一种温柔的心情来拥有你,一个最知心的朋友。像过去的每一个日子一样,默祝你的生活盛满了青春,盛满了希望,更盛满了诗意。
4、友情是两心相交,友情是不求回报,友情是没有烦恼,友情是温暖拥抱,友情是相伴到老。友情是你我快乐的微笑!
5、友情的真挚永远比不上真金。真金能卖友情不能。友情,就好比一条简单的线。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情,它都会是把你从沼泽里拉出来,也会是一条牵引你走向未来的线。这线,是坚固的,除非是你亲自剪断它。别人的剪刀是剪不断的。
6、有一天,友情和爱情相遇。爱情问友情:“世界上有我为什么还要有你的存在?”友情笑着说:“爱情会让人们流泪,而友情的存在就是为人们擦干眼泪!”
7、人生有许多的滋味,看你如何体会,短短数十酷暑,何不潇洒面对。走了春迎来夏,忙碌的日子里,清凉的祝福总回味。祝福又至,愿幸福与你相随。
8、朋友,工作累了,歇歇脚,让压力藏的藏跑的跑,鸡飞狗跳;心情烦了,微微笑,让烦恼躲的躲逃的逃,鬼哭狼嚎;切记身体健康最为重要。
9、心灵深处总有那么一份牵挂,不知远方的你是否平安快乐如昔。在欢乐的日子里,愿我们的友谊愈久愈新。
10、锦上添花是哥们,雪中送炭是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兄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是知己,一生知己不多,你就是我的知己。
11、朋友不是书,它比书更绚丽;朋友不是歌,它比歌更动听;朋友应该是诗--有诗的飘逸;朋友应该是梦--有梦的美丽;朋友更应该是那意味深长的散文,写过昨天又期待未来。
12、友情如水,淡而长远;友情如茶,香而清纯;友情如酒,烈而沁心;友情如雨,细而连绵;友情如雪,松而亮洁。人生短暂,珍惜友情。
13、将心停泊在彩云升起的港湾,偷偷把幸福刻在你的心间,用一缕友谊的丝线,将你我紧紧绑在岁月变迁的终点!
14、最近在忙什么?茫茫人海,漫漫人生中,过程是最美的,相知是最难的,结果是最期盼的,相思是最苦的,等待是最漫长的,友情是最珍贵的。
15、朋友是可以一起打着伞在雨中漫步;是可以一起骑了车在路上飞驰;是可以沉溺于美术馆博物馆;是可以徘徊书店书廊;朋友是有悲伤一起哭,()有欢乐一起笑,有好书一起读,有好歌一起听。
16、要想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品性。自私小器嫉忌,不喜欢成人之美,不乐闻人之誉的人,不能获得朋友。
17、在我们的生活里,曾经有多少个陌生的生命,只是迎面错过,甚至连对望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18、今天给你发短信就是要批判你,爱情握在手中,朋友丢满一沟;淘金一日一斗,还把朋友忘丢;幸福生活紧搂,福运把你掳走;不要执迷不悟,赶快回信求佑。
19、朋友如醇酒,味浓而易醉;朋友如花香。芬芳而淡雅;朋友是秋天的雨,细腻又满怀诗意;朋友是十二月的梅,纯洁又傲然挺立。朋友不是书,它比书更绚丽;朋友不是歌,它比歌更动听;朋友应该是诗--有诗的飘逸;朋友应该是梦--有梦的美丽;朋友更应该是那意味深长的散文,写过昨天又期待未来。
20、你是天上的云,我就是吹动你的风,我们彼此依赖,互相信任,互相关心,让我们保持这种朋友之间的友谊,直到永远!就象小河里的水源源不断的流着!
21、让生命的书面,永远记住点燃过心灵的温暖阳光。总有一些欢乐的镜头,藏在记忆的角落,在无意中轻轻掀开,抖落了一室的萧瑟!
22、友情,是一叶扁舟的纤纤双桨;友情,是一袋沙漠中行走的水囊;友情,是一道黎明前的曙光;祝愿你我友情地久天长!
23、朋友是常常想起,是把关怀放在心里,把关注盛在眼底;朋友是相伴走过一段又一段的人生,携手共度一个又一个黄昏;朋友是想起时平添喜悦,忆及时更多温柔。
24、亲爱的朋友,友情,如蓝天下碧蓝的湖水,美丽安然;祝福,如夜空中的繁星点点,夺目耀眼。祝福依然,愿不变的幸福,陪伴在你生命中的每一天!
25、朋友就像片片拼图,结合后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如果不见了一片,就永远都不会完整,你就是我不想遗失的那重要一片。
26、物价涨得太快,买车代步油真贵,工作很忙还没味,加班赚钱快乐少,住房破旧又太小。生活让我很疲惫,希望常收到你的短信能帮我解除郁闷!
――基于教学现状的审视
长期以来,小学高年级字词教学一直深处十分尴尬的境地:要么字词教学低年级化,将所有的生字词拎出来,用很长的时间逐一讲解音形义;要么淡化字词教学,识字读词一带而过,将课堂时间让位于阅读理解和言语表达。这两种现象既是对高年级字词教学起点的茫然与价值的漠视,更是对识字教学“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无奈。
如何摆脱这种“鸡肋”处境?如何为高年级学生的字词学习“量体裁衣”?我们首先得找到一把刻度精准的尺子,这把尺子就是《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并且在第三学段目标中规定了500字的识字量(占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14.3%),指出高年级学生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高年级字词教学的重要性,明确该学段识字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其次,我们得明确给谁量体裁衣,也即明确高年级字词教学的起点在哪里。一般来说,学生经过低中年级长期、系统的识字训练,已经掌握了许多有效的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相当丰富的识字量。对这一点的忽视,常常使我们的课堂热热闹闹,但学生真正的收获甚少。再次,什么才叫贴“身”或者贴“生”?笔者认为不仅字词教学效率要高,而且应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量体修短须合度,裁衣贴身且贴心”
――基于教学实践的反思
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紧扣第三学段字词教学目标,潜心探究高年级识字教学规律,积极探寻达成目标的有效途径与科学方法。为此笔者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作了基于单元板块整合字词教学的尝试。
一、突出重点,字音教学须有针对性
【教学片段1】读准轻声字
出示:吆喝(yāo・he) 风筝(fēn・zhen)
蜈蚣(wú・ōn)
师:孩子们,请读读这些词语。
指名读词语,对“蜈蚣”一词,有的学生把“蚣”读成第一声,有的学生读成轻声。
师:“蜈蚣”这个词,两个读音都对。细心的你会发现这三个词注音有共同之处――两个读音之间都有小圆点,也有不同之处最后的“ōn”上面标了声调,为什么会这样?
师接着结合《现代汉语词典》中《凡例・注音》的说明,解释了这一特殊读音现象。
师:听过吆喝声吗?(播放1991年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视频)我们一起吆喝,卖芝麻糊哎――(学生很兴奋,有的同学不止念叨一遍,感到很有趣)
师:不过在“吆五喝(hè)六”中,“喝”读第四声,尽管它的意思都表示“大声喊”。无独有偶,比如“看见(kàn・jiàn)”的“见”在“看得见”中一定得读“jiàn”。
【教学片段2】读准多音字
出示:旋转 连翘花
师:两个加点的字是多音字,正确把握多音字的读音需要借助字词典和词语所处的句子。请大家任选一个确定它的读音,并且说出理由。
师在屏幕上出示“转”与“翘”的不同读音与相应的义项,以及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生:我知道第一个词应该读成“旋转(zhuǎn)”,因为在这里“转”表示改变方向。
生:我知道第二个词读连翘(qiáo)花,课文里“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是依据。“翘花”就是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如果把连翘花比作人就是“翘首以待”,多形象啊!(其他生笑)
【教学片段3】读准音译词
出示:福楼拜 莫泊桑
师:这一单元里有两个外国人名,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有的学生把莫泊桑读成“莫bó桑”,有的学生读成“莫pō桑”。
师:莫泊桑到底该怎么读呢?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大家议论纷纷,但莫衷一是。后来,我想这是个法语人名的音译词,我们可以追根溯源,它的本来面目是Maupassant,国际音标注成[?m?藜up?藜?s:nt]。我读两遍,你们听听应该选什么音?
生:老师,我听了你读的音,好像“莫bó桑”和“莫pō桑”都可以,法语音介于这两者之间。
师:你的耳朵真灵!此前你们问我阅读外国名著时,为什么人名有多种译法,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反思之一:有略有详,只为有效
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时,往往采取检查自学情况的方式,找出自学中的遗漏或者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而进行有效的指导。笔者也采取了这种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字音。笔者课前精心设计了“学习单”,在“我能读得准”板块中出示了本单元24个词语(除了一二类词语,还有课文中容易读错的词语)。对于这24个词语,笔者没有平均用力,而是作了有略有详的处理。对于学生不易读错字音的词语,我采用了自由读、指名读、正音的方式,很快完成;而对于本单元中的“轻声字”“多音字”“音译词”则采取了重锤敲击的方式,或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或追根溯源,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得言又得法。只有这样为学生“量体裁衣”,才能贴身又贴心。
二、突破难点,字义理解须在语境中
【教学片段4】在句子里玩味
出示:忠厚
师:忠厚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生:忠诚厚道。
师:你说得完全正确。忠厚是形容人的,往往和相貌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常说“一脸忠厚相”。课文中忠厚是形容谁的?课文又是怎样描述他的忠厚的呢?
屏幕出示刘老师的肖像图,及“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对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
师:我们来看屏幕上的一句话。我们合作读一读。你们读加点词语,我读其余部分,注意留意加粗的词语。(师生配合读句子)
师引答:个字――不高,脸――微微发胖,眼睛――时常眯起来,头发――花白,这样的人就是――忠厚的人。
【教学片段5】在段落中揣摩
出示:健壮
师:一提起“健壮”,你就会想到哪些人?
生:运动员、身体强壮的人,当然还有肌肉。(学生爆笑)
师:是啊,不管是运动员,还是身体强壮的人,用“健壮”一词形容都很恰当,但在《理想的风筝》中,作者苏叔阳偏偏用“健壮”来形容失去部分左腿的刘老师,这真奇怪。苏叔阳写出了刘老师的健壮了吗?我们继续看屏幕上的一段文字,你能不能像老师刚才那样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说说“健壮”从哪些文字中透射了出来。
屏幕出示:刘老师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
学生抓住“只靠”“好几个小时”“急速地一转”“粗壮”“年过半百”“一天……多少次”说出了自己的理解,笔者相机将这些词语泛红。师生配合读这段文字,老师读红色词语,学生读其余部分。
【教学片段6】在篇章间探究
出示:观察马车 凝望泗水
一无所获 司空见惯
滔滔不绝 意味深长
打下烙印 无不惊讶
师:孩子们,请你读读这些词语,可以横着读,也可以竖着读,然后说说你的发现。
生:我是竖着读的,我发现莫泊桑观察马车,一开始是一无所获,而他的老师福楼拜却滔滔不绝地说出了马车值得观察的地方,这让莫泊桑深受启发。
生:我也是竖着读的,孔子凝望泗水时,弟子们都很疑惑,因为流水十分常见,的确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啊!没想到老师竟然说出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这让他们无不惊讶。
生:我是横着读的,我发现编课文的老师和学生有共同之处。不管是马车还是泗水,学生都认为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之物,观察的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没想到老师一个是滔滔不绝地说,一个是意味深长地说,这一番宏论让学生无不惊讶,自然在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师:你们都很善于读书,善于发现。(出示福楼拜谈车和孔子论水的文字)你们读读这两段文字,觉得这两位老师怎么样?
生:他们十分善于观察和思考,而且很有才华,很有智慧。
师:是啊,中外名师虽然教导弟子的话语不同,但都是从平常之中看出不平常,这是大智慧啊!
先男女生配合横向读词语,后师生配合纵向读词语。
反思之二:纵横比较,只为提升
高年级词解教学的起点在哪里?教学中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这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学生预习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借助字词典理解词义,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义。前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后者提升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的语义,体会其表达效果,正需要教师点拨引导,精心设计。寓识于读可以使识字与阅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主题是“师恩难忘”,教师在“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基础上,可以基于单元板块设计字词教学。师恩难忘,难忘的是恩师的声音容貌、神情动作,难忘的是恩师的耳提面命、谆谆教诲。“忠厚”现出恩师容貌,“健壮”源于恩师动作,而“观察马车”“凝望泗水”引发恩师的一番宏论。尤其是福楼拜和孔子的教学方法存在惊人的相似,都极具教学智慧,这智慧外显为“滔滔不绝”与“意味深长”,这智慧又在与“一无所获”“司空见惯”的对比中得以加倍彰显。将具有营造特殊语境价值的词语放在一起,纵横对比,揣摩玩味,不失为突破词解教学难点的有效策略。
三、凸显要点,字形书写须给操作法
【教学片段7】写对,知字理
师报默本单元最容易写错的五个词语。学生对照屏幕,自批自改,其中两个词语错得最多――“矫健”写成了“娇健”,“飘逸”的“逸”将“兔”写成了“免”。
师:“矫”和“娇”长得很像,意思却大不相同。后者表示柔弱,所以我们常说娇柔。“矫健”的“矫”是什么意思?又是怎么来的呢?
出示。
师:“矫”的小篆写法很有特点,你看它的左半部分多像“箭”啊!(学生纷纷点头)“矫”本义是指将箭弄直的一种工具,所以有了“矫正”的引申义。矫正的过程是需要力气的,这项工作往往不能由弱女子来完成。
出示。
师:逸的金文写法更加形象,表示像兔子一样逃跑。我们不是常说跑得比兔子还快吗?古人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造了“逸”这个字。
【教学片段8】写美,求动感
师:观察习字册上“”和“”的写法,你感觉它们与平常的楷体写法有什么不同?
生:这两个字有些笔画连笔了,比如“矫”的起笔撇和横连在了一起,“逸”里的撇和横撇也连在了一起。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撇和横连写成撇折,撇和横撇连写成撇折撇。还有“逸”中“口”的横折和横连写成横折折,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这样可以写得更快。
师:这样写不仅提高了书写速度,而且有一种动感之美呢,你发现了吗?
学生纷纷点头。
师:并不是所有的笔画都可以相连。俗话说得好,“练字先练眼”,要仔细观察习字册上的范字,哪些笔画可以相连,哪些笔画不能相连,要心中有数,不能乱来。
【教学片段9】写好,懂行款
师:课上到这里,就快要结束了。这时的徐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跟一开始的交流还一样吗?在即将离别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临别赠言”。
古乐声中,师生在横条格中写话,并利用展示台在屏幕上呈现教师写话过程。
在写话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写字时可以适当地藕断丝连,而字与字之间要注意错落有致,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反思之三:一唱三叹,只为渐进
汉字承载着民族的传统文化,表现着我们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是中华儿女向世界人民奉献的一份珍重厚礼,它处处体现着繁杂而精妙、优雅而风趣。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段历史。高年级教学应该充分把握汉字发展的历史脉搏,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适时地把识字教学引向汉字文化的探究。
新课标要求第三学段的学生“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在第四学段则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苏教版教材的编者在小学六年级安排了连笔楷书这一特殊字体的练习,这不仅使书写提速有法可循,汉字的形体更加丰富,而且为写字要求的落实作了中小衔接,手段着实高明。当然这一做法也对教师的书写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不好法度和分寸,只会弄巧成拙。
新课标还有“每天10分钟练习书写”的要求,这一要求不仅包括针对性强的“练字式”书写,还包括实用性强的“练习式”书写。笔者结课时的写话,不仅是要求学生像名师那样观察,发现特点,更是对行款整齐、力求美观书写的执着追求。
一天圆正在大街上散步,突然圆的表兄三角朝他迎面走来。圆主动迎上去说:“三角兄,多年不见你还好吗?”三角轻蔑看了圆一眼后,傲慢地说:“像你这副模样还配跟我说话?你呢?你全身一根骨头都没有,软软的,别人还以为你得了软骨病。你做我的表弟,我的面子全弄光了。你看我,身体多么强状,人们可以用我来做装饰物,做橡皮,连树的尖尖也是三角形的。我的用处可大了,人们现在正在开发我。我已成了腰缠万贯的大富翁。而你呢,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废物,一点儿用都没有。”
圆听了这番话后,并没有被他的气势吓倒,而沉着地说:“我就像竹笋尖,总有一天会冒出芽的,你不要这么傲慢,到那天,你会看到我的作用的。”三角连听也不听,扭头就大步流星的走开了。
回到家里,三角一直想不通圆的话是什么意思。圆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总是理解不透这句话的意思。最后,他左思右想,终于确定圆只不过是找个难懂一点儿的句子应付一下罢了,三角生气了,乘车去找圆评理。
三角乘车来到圆的家,怒气冲冲地对圆说:“你说的那句话有什么狗屁道理?只是应付一下我罢了,好,你是竹笋,你的头上冒尖没有?你说呀?”圆心平气和地说:“好吧,你听着我的用处很大,可是我不像你一样表现自己。比如说:你乘汽车的轮子就是圆形的,如果换了三角形,你说汽车怎么开,早就爆胎了;还有太阳也是圆的,如果太阳是三角形的,星际中陨石圈产生折射,就有小行星撞上地球的危险。”三角听到这里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圆又说:“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是圆的,比如皮球、橡圈、花瓶等等许多东西都是圆的。三角兄,请你以后不要这么轻蔑别人,人各有长各有所短,要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做得更好,为人们的建设、生活都贡献出一份力量。”
三角听了圆的一番话后羞愧的说:“好弟弟,当初是我做得不对,请你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以后我一定改。”圆听了,一把扶起三角说:“改了就好,我们还是好兄弟。”三角以后再也不骄傲了,看到了比自己强的人就虚心向他学习,后来他变成了一个好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