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谈起《红楼梦》中的饮食,最为人所熟知的要数“茄鲞”了。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她有幸成为上客,在招待她的馔品中,有一款名为“茄鲞”。刘姥姥尝了尝这道菜,说:“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她请凤姐教她烹饪技法,说也要回去弄着吃。凤姐听了,煞有介事地说:“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和香茵、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丁儿,拿鸡汤煨干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了。要吃的时候,拿出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贾府饮馔的丰盛,由“茄鲞”即可略见一斑。此吃法看上去有些夸张,但是从烹调法来看,却是合情合理,并非子虚乌有、虚构杜撰。
我们不妨再从粥饭、点心、菜肴、汤羹等几方面,将红楼饮馔粗略品味一番。
[粥饭篇]
《红楼梦》中提到的粥饭有碧粳粥、红稻米粥、燕窝粥、腊八粥、鸭子肉粥、江米粥、绿畦香稻粳米饭、白粳米饭等。碧粳粥,大概是用尚未成熟的新鲜米熬成,泛青绿之色。红稻是稻中佳品,熬粥自然香美。燕窝煮粥,有化痰止咳养肺之功,故此为患有肺病的林妹妹饭桌上的常食。
粥又叫“稀饭”,本是吃早点时的一种辅助食品。只有那些生活艰难的人家才天天以粥为食。按说,贾府应该保持着南方人吃干饭的习惯。可是通观全书,餐桌上的干饭寥寥无几,而“粥”倒是屡屡出现。关于这一点,红楼梦饮食研究学者秦一民先生对此作了颇有见地的分析:“像贾府那样的钟鸣鼎食之家,每天酒菜丰盛,点心不断,还有谁有兴趣一碗一碗地吃干饭昵?但是人们又不能光靠酒菜填肚子,还得多少吃点饭才能有饱腹感,于是稀饭就成了最适宜的食品。”
[点心篇]
贾府中所用的点心有糖蒸酥酪、奶油松酿卷酥、莲叶羹、枣泥山药糕、桂花糖新蒸栗粉糕、藕粉桂糖糕、如薏糕、菱粉糕、壳儿、桂花绿豆面子、鸡油卷儿、松酿鹅油卷、螃蟹小饺、豆腐皮包子等。
糖蒸酥酪是加糖的牛奶,有人考证为酸奶,是一种难得的风味食品,本是贾妃赐给宝玉的,奶母李嬷嬷馋嘴,悄悄地吃了一碗。莲叶羹是一种花样面片汤,和好面后用银模子打出花样,形状有梅花、莲蓬、菱角等三四十样。做成后,借荷叶的清香,用好汤煮成。虽非难得的珍味,却也算别致,难怪薛姨妈对凤姐说:“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子。”宝玉逃学挨打后想吃的就是这莲叶羹。
[菜肴篇]
贾府的菜肴主要有糟鹅掌、腌胭脂鹅脯、野鸡爪子、酒酿蒸鸭子、鸡髓笋、火腿炖肘子、火腿鲜笋汤、炸鹌鹑、糟鹌鹑、鹌鹑崽子汤、牛乳蒸羊羔、叉烧鹿脯、椒油莼齑酱、酸笋鸡皮汤、虾丸鸡皮汤、野鸡崽子汤等。菜肴中禽类占有较大的比重,这是一大特色。此外,还提到螃蟹、燕窝、鸽子蛋等名贵菜肴。
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写贾府爽秋赏桂花吃螃蟹,把酒赏菊、临池垂钓、泼墨吟诗等有趣情景与持螯剥蟹,相互渗透,紧密串联,读来生动有趣。贾府的这顿螃蟹宴,一共吃掉螃蟹七八十斤。正巧又来了刘姥姥,她说当时螃蟹市价是五分银子一斤,包括酒菜在内,这螃蟹宴估计花了二十多两银子。刘姥姥感叹地说:“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一幅“富家一席酒,穷人半年粮”的真实写照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吃螃蟹应当是汉人的习俗,贾府中也保留有不少满族的饮食习俗,如宝玉、湘云、探春、李纨、平儿等人冬日围着火炉生烤鹿肉吃,就是满族古来的一种饮食传统。
[汤羹篇]
《红楼梦》中汤羹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分别提到了酸笋鸡皮汤、米汤、酸梅汤、荷叶汤、建莲红枣汤、合欢汤、鸭子肉汤、火腿鲜笋汤、酸汤、虾丸鸡皮汤、燕窝汤、醒酒汤儿、火肉白菜汤等十三种汤名。
燕窝不仅是高贵筵席的上等美肴,而且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红楼梦》中提到“燕窝”的地方近十处之多。为什么如此重视燕窝呢?宝钗对此做出了明确的解释:“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吊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一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王耀华主编,王耀华、杜亚雄编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2002年8月第3次印刷)由绪论、结语和四章十三节构成,其多元文化的观念和视角贯穿于全书各章节。
在第一章《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中阐述其来源时,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说,即中原音乐、四域音乐与外国音乐。
“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但是,实际上,汉族音乐文化也是古代华夏族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的长期交融中形成的。”
“四域音乐”,指的是“除中原华夏族所创造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以外的中华大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其中,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长江中游的楚文化中的音乐文化,色彩缤纷,独树一帜。同中原音乐并为上古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率,相互辉映,相互竞争、交融,进而衍生、发展。珠江流域的粤文化,西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西北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经由路途的对多种音乐文化传播、交融的作用,以及东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都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外国音乐”,书中所涉及的主要是印度佛教音乐和列入隋唐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天竺乐”、“高丽乐”、“扶南乐”、“安国乐”及其乐器、乐律、音阶等的传入。这些外国音乐传入之后,逐渐与中国的固有音乐相融合,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
这样的论述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不仅说明了中国传统音乐是由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同时也融入了周边邻国的音乐文化;不仅说明了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是多元的,同时也指出了汉族音乐文化的本身也是多元的。
第一章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以多元文化的视角予以观照,为全书立下了基调。在以后的各章节的叙述中,均体现出了作者的多元文化观念。如:
在第二章《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成》中论及各类民间音乐,尤其是民歌、歌舞、民族器乐和综合性乐种时,都列举了兄弟民族有代表性的音乐品种,其中在新立类的“综合性乐种”(指民间音乐中兼具两类及其以上特点的乐种)中更把藏族的“囊玛”和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与福建南音并立,对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音乐遗产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在论及宫廷音乐时,依据不同朝代的具体情况介绍了宫廷音乐中的多元文化因素,如:“隋唐两代的宫廷音乐不仅继承了传统的雅乐,而且进一步吸收了四方兄弟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先后组成了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乐和立部乐,出现了大曲和法曲等乐曲形式”;清代的宫廷音乐中采用了不少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音乐和来自周边国家的音乐,书中记述了相关的音乐及其乐器,如满族的队舞乐、蒙古乐、瓦尔喀部乐以及回部乐、廓尔喀乐、朝鲜乐、安南乐、缅甸乐等。在论及宗教音乐时,除了阐述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及其音乐之外,同时以大量篇幅介绍了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其音乐,其中对佛教音乐(包括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音乐)的阐述尤为详细,并论述了佛教对中国音乐的深刻影响与佛教音乐的华化过程,在论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音乐时,也注意到与中国音乐相融合、相适应的问题。
第三章论述“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体系和支脉”,进一步地以多元文化视角来细察中国传统音乐所使用的音乐构造和特征,并据此将其分成三个不同的音乐体系及其支脉。如果说,“三大乐系”(指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和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分类,源自于王光祈在《东方民族之音乐》中提出的将世界多民族音乐的体系归纳为“中国乐系”、“希腊乐系”和“波斯亚剌伯乐系”①的话,那么,对中国传统音乐三大乐系中的支脉划分则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将《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的两个版本(其初版本由王耀华著,台湾海棠事业有限公司于1990年9月出版)相比较即可发现,作者对支脉的划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初版本中只有中国音乐体系之下有九个支脉的划分,即:秦晋支脉、荆楚支脉、齐鲁燕赵支脉、吴越支脉、巴蜀支脉、滇桂黔支脉、闽台支脉、粤支脉与客家支脉;而到了修订本中,不仅在中国音乐体系之下增加为十二个支脉,而且在其他两个乐系之下也划分出若干支脉。对于中国音乐体系的支脉划分,除了对上述九个支脉的名称及范围略有变动(如变“荆楚支脉”为“荆楚武陵支脉”、变“粤支脉”为“粤海支脉”)之外,又新增了三个支脉,即:北方草原支脉、青藏高原支脉、台湾山地支脉;欧洲音乐体系之下划分为东部与西部两个支脉;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之下划分为塔里木、帕米尔与河中地三个支脉。对支脉的正确划分,于中国传统音乐平面的现状研究和纵向的历史研究(包括各支脉中民族及其音乐文化的溯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说明作者观察、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视角进一步向多元文化延伸。
第四章从总体上来论述“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色”,其中在分析音乐形态特征时,除了以汉族的音乐为例之外,也多处涉及到少数民族的音乐……
据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确实是一部全面贯穿多元文化理念和视角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佳作。诚然,如苛刻要求的话,有些章节的内容尚有充实之余地。如在第二章《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成》中似应增加“祭祀音乐”的分类,祭祀音乐不仅存在于宫廷,更存在于民间;不仅存在于汉族,更存在于各少数民族之中。祭祀性的仪式本身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而仪式中的音乐则更多的留存有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信息,是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的重要关注点之一。由于部分原始宗教音乐(如不少民族存在的萨满音乐)常被归为民间信仰或祭祀音乐,而《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既没有祭祀音乐的分类,又不包括原始宗教音乐,因此,造成这部分重要的音乐文化被忽略。此外,“民间音乐”中少数民族的说唱音乐与戏曲音乐,“宫廷音乐”中的蒙古族与藏族的宫廷音乐,似应予以补充叙述;在阐述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理论部分时,少数民族中的重要音乐理论著作及其音乐思想(如出生于喀拉汗国的艾布・乃斯尔・法拉比著有《音乐全书》,藏传佛教萨迦派著名宗师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著有《论音乐》等②)也应予以重视。
二
以多元文化的理念和视角观察、研究、总结中国传统音
乐,不仅对音乐研究领域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实施多元文
化的音乐教育也有着重要意义。
多元文化因多民族的不同文化而构成。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及其未划定民族的若干族群所组成的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也是多元一体的,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这本来是客观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长久以来,我们的音乐界,却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被一元论的观念所束缚。一说到世界音乐,即以欧洲音乐为中心;一说到中国音乐,即以汉族音乐为中心。譬如,当前通用的“中国音乐史”,就很少涉及少数民族的音乐历史,几近“汉族音乐史”,直到近年来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的主持下,才开始编撰、出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③,至于编撰全面反映中华民族音乐历史的“中国音乐史”,恐尚待时日。当然,这之中不仅是观念问题,还有对复杂史料的掌握问题。但如果我们的音乐史学家们真正具有多元文化的理念,并以多元文化的视角来关注、搜集各民族的音乐史料,从总体上来研究中华民族音乐历史的话,那么上述的期待将一定会早日实现。
关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问题,现在大家的关注点主要在实施世界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为在中国实施和发展世界多元文化教育已做了大量工作,翻译、介绍、发表了国外有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著述,出版了《世界音乐》的教材,并在一些音乐院校开设了“世界音乐”的课程或讲座等等。这些工作当然是应该做的,它们对于推动和促进中国发展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但与此同时,我认为对中国本身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则应予更多的关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兴起及发展,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尽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发达国家,与移民的大量涌入而构成民族的多样化有着直接关系;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首先在于这些国家本土音乐文化意识的觉醒。毋庸讳言的是,在中国同样存在觉醒“本土音乐文化意识”的问题,而对人们认识众多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来说尤为如此。因此,在中国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把中国的与世界的多元音乐文化均包括在内,并遵循由近及远、亲疏沟通的原则。首先应在理念上充分认识中国本身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中国的多元文化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缺失中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对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而言,不仅仅是极其不完善的,而且还有可能对发展中国音乐带来负面影响。所幸的是,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接受了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承认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并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开始施行以加强本土(本民族、本地区)音乐为标志的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但迄今为止,能像《中国传统音乐概论》那样全面地以多元文化的视角来总结中国传统音乐的教科书实在太少④,相信在本书的启迪之下,一定会有更多的类似佳作问世。王耀华教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关注是全方位的,他不仅研究世界民族音乐,出版了《世界民族音乐概论》等教材⑤,更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中国的多元音乐文化的研究与教育上,为中国民族音乐事业与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实践和经验,值得音乐教育界认真总结。
①四川音乐学院编《王光祈文集》,巴蜀书社,1992年3月版第204页。
②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上册第8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③袁炳昌、冯光钰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上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④《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原本是为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开设选修课而编撰的。见该书“后记”。
首先,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最大差异是对于营养和美味观念的不同。中国传统美食在烹饪过程中一般会经过长时间的油炸或炖煮,这样使得食材当中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造成营养流失。这样的烹饪方法会造就中国传统美食丰富的口感、多样的色泽、已经变化多端的香味,但不可忽视的是营养的流失。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食材营养搭配,西方饮食最大原则就是营养。西方饮食将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营养合理搭配,使得这些营养成分能够充分吸收。但是西方饮食文化对于菜的色、香、味等考虑较少,口感变化单一。总的来说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饮食营养,但轻口感、色泽等。
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请客吃放时,菜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食材越珍贵,才能体现主人的慷慨与热情,至于客人能够吃完这些饭菜确不会考虑。相反,如果饭菜恰好够吃,主人将被视作为小气。因此,在传统中国饭桌上普遍存在铺张浪费情况。这也从侧面反映中国的民俗民情,我们在饮食方面是需要努力改进的,特别是中国人的爱面子、讲排场这种不好的习惯,但这种不好的习惯似乎是很难改变的。
然而,在西方饮食文化当中则十分重视节俭,在盛大的宴会当中也就五六道菜而已,其中上菜也就二三道而已,其他则是陪衬。在平时请客吃饭更是讲究够吃就好。因此,可以看出在西方饮食文化十分重视节俭,不讲排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文化传统。再有,中西方饮食文化上别一个大区别在于就餐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喜欢坐在一起吃饭,这样才能体现团结、友好的用餐气氛。但是在西方,无论是宴请还是平时一般都采用分餐纸,一人一份,各吃各的。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这一区别。在中国文化当中认为共餐制能够营造一种和谐的就餐氛围,人们通过敬酒等方式,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因此,在中国共餐制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方饮食文化则讲究分餐制,各自点菜,各自享受,能够很好的体现节俭用餐的特点,保证了每餐都吃完,而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2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开放的中国已经融入到了全球经济和文化当中,不同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风情养成中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及其特点,中国饮食具有较强的季节特点,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特色的菜品,中国饮食上讲究医食结合。西方饮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点的饮食文化,其中有意大利菜、俄罗斯菜、法国菜、美国菜等几个主流菜系。
引言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食”也居旅游六要素之首,旅游者在外旅游离不开美食。因此,挖掘饮食文化内涵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火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方式,重庆火锅更是对重庆这座城市的文化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但目前学术界对重庆火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烹调技巧、火锅的起源与类型、火锅与重庆当代人文精神等方面,鲜有人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重庆火锅,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着眼于重庆火锅的饮食文化内涵来进行研究。
一、饮食文化研究概述
(一)饮食文化的含义
对于饮食文化的定义,目前尚不统一。典型的是季鸿昆认为:饮食文化是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关于食物需求、生产和消费方面的文化现象,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包括人类社会与食物的关系。又如赵荣光认为:饮食文化是指食材开发、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的技巧、科学等,和以饮食为基础的传统习俗、理念和哲学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总之,目前学界对饮食文化的定义缺乏统一标准且观点繁杂。
(二)饮食文化研究的视角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关于饮食文化的研究涉及众多学科,比如历史学、经济学、艺术学、地理学等,但各个学科研究的侧重点和主要内容都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大部分文献都集中于研究少数民族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影响、饮食文化与营养学等,涉及到社会、化学、营养学等领域,但是从地理学视角进行饮食文化研究的文献还相对比较少。
二、重庆火锅的饮食文化研究
(一)地理环境对重庆火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饮食文化的特色是在特定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了解地理环境因素对重庆火锅的影响,对于挖掘重庆火锅的饮食文化内涵和指导开发饮食文化旅游等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2个方面进行分析:
1.自然地理环境。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境内山多水广,全境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酷暑湿热,而冬季阴冷潮寒,所以无论何时何季重庆区域内都很潮湿,为了驱除湿气,重庆人民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渐渐认识到辣椒的“辣”和花椒的“麻”对驱除湿气有重要功效,于是在烹煮食物的时候特别爱使用花椒和辣椒作为调料,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驱除湿气的效果还能为菜品增鲜配色。因此,这就形成了重庆火锅的主要特色――“麻”和“辣”。
2.人文地理环境。重庆火锅最初是长江和嘉陵江边船工纤夫的饮食方式,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重庆自古是水码头,往来船只众多。中日后,伴随重庆的正式开埠,中外商贾日增,船工纤夫的数量在山城也增多,但他们的生活条件简单艰苦且体力消耗量大,因此需要食用便宜又相当耐消耗的食物以补充体力,所以火锅的便宜、方便且美味便深受大家喜爱。
伴随重庆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于是,重庆人便应时推出一系列的“滋补火锅”、“药膳火锅”等,这不仅把医药文化与饮食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同时也增加了重庆火锅的特色。这些人文因素都促进了重庆火锅的形成与发展。
(二)重庆火锅蕴含的饮食文化内涵
目前对饮食文化内涵的研究在各个文献中是众说纷纭,本文研究重庆火锅所蕴含的饮食文化主要借鉴了周尚意、孔翔的《文化地理学》中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食物原料文化。食物原料在任何饮食文化体系中都是最基础的部分,其构成几乎决定了饮食生活的基本面貌、甚至决定了饮食内容和方法及营养结构。重庆火锅的菜品来源甚广,有荤有素、有生有熟、有麻辣也有香甜,它追求同中求异,异中求和,这很好地表达了中国饮食之道蕴含的和谐性,也正因如此重庆火锅能风靡于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群。尤其是在民俗风情方面,重庆火锅呈现出一派和谐与酣畅淋漓之景,造就出一种“同心共聚、同享共乐”的文化气氛。
2.食物烹饪文化。食物加工观念的增强和加工技术的提高,体现了饮食文化的进步,但绝大部分食物经过加工后还必须使用各种烹饪方法加以烹煮才可食用。首先,重庆火锅表达了中国烹饪的包容性。“火锅”本身是炊具的称呼,同时又是吃法、技法与炊具的统一。其次,重庆火锅体现了中国自古追求健康养生的饮食习俗。重庆火锅是水煮火锅,这种非油炸烹饪方式是非常健康的;近年重庆还陆续推出了“保健火锅”、“药膳火锅”等。
3.餐桌礼仪文化。餐桌礼节文化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体现,同时又是一种社交手段,在用餐过程中,人的修养会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在重庆,不论是官员还是普通人都很爱吃火锅,且家家都会做,它具有极大的普及性。而每家每户吃火锅时则都是大家围坐在一起,这样就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时间和空间去交流与沟通,进而增进彼此的感情和联系。所以重庆火锅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追求的阖家团圆的文化氛围,亲朋好友围“锅”而坐,在火热的气氛中尽情畅饮,和乐融融。
三、重庆火锅饮食体现的重庆文化
(一)重庆火锅表现了重庆人热情与豪放的民风
重庆火锅的主要特点是口味浓、重,以正宗川味的“麻”和“辣”为主,这与重庆人热情、豪放和喜好群聚的性格相同。重庆人不论何时都很爱吃火锅,且吃相很豪放,常常是叉开双腿,赤膊上阵,有气吞山河之势。在重庆通常有这样的景象:不论是街边小吃摊、小火锅,还是高档的火锅城,人们总是围炉而坐,锅里汤汁翻滚沸煮,锅外人人杯盘相碰,欢声笑语,在热烈的氛围中开怀畅饮。从这些胡吃海喝的人们身上,就能够感受到山城人民的热烈和豪爽。
(二)重庆火锅表达了重庆人追求健康与美味结合的生活方式
重庆火锅的基本调料辣椒、花椒、豆豉、老姜、大蒜等均有益于人体。医书记载川椒所含麻味素能刺激唾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和杀菌,起到开胃健脾的作用;食用大蒜可治痢疾、腹泻和咳嗽;豆豉有消食化滞与驱风散寒的作用;老姜则味辛性温,是发汗和祛风的良药。
重庆火锅的烹饪方式也非常健康,所有食物都经高温消毒且一熟便吃,这样既保留了食物的主要营养又鲜嫩可口;此外先烫荤菜再烫素菜的烫食顺序也有利益人们的肠胃健康;随着时代的进步,重庆推出的药膳火锅、滋补火锅等更是美味与健康的结合。综合以上可以看出重庆人民历来都追求健康与美味相结合的生活方式。
四、对重庆火锅饮食文化的开发利用问题
(一)“火锅饮食文化”被当作城市名片
重庆火锅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早已从穷苦人才食的大杂烩发展成人人爱吃的美味佳肴。今天,重庆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是遍布大街小巷的火锅馆,以至于人们认为到重庆不尝一尝正宗的重庆火锅就不能算真正到过重庆,就像去西安一定要吃羊肉泡馍、游天津必吃狗不理包子一样。可以看出火锅已成为重庆的代名词,重庆的城市名片,而如何挖掘火锅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中国火锅之都”的城市名片更加响亮、长久则需要政府部门与火锅企业的共同努力。
(二)“火锅饮食文化”被当作旅游资源
随着火锅成为重庆的城市名片,重庆政府开始将火锅这一饮食文化资源与旅游结合起来,发展独具特色的重庆火锅美食文化旅游,这对重庆旅游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促进重庆火锅业的发展。从2004年开始,重庆政府便开始举办火锅文化节,到2007年共举办了3届,在短短3年时间,规模从万人、十万人发展到百万人参与,从八百桌、一千桌发展到赢得“火锅之都”的称号,火锅节在重庆的巨大成功,让人既兴奋又惶恐。火锅因节日的举办串红,节日也因火锅的走红而日益成熟,但发展火锅美食文化旅游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构建火锅文化旅游发展的良好环境、设计特别的火锅文化旅游产品等,这些都需要旅游部门与火锅企业的通力合作。
五、结语
对于意大利人而言,一天中真正的正餐是晚餐,通常意大利人都会选择同家人一块享用,意大利人吃晚餐普遍较晚。这是由于意大利地处地中海地区,地中海夏季气候非常炎热,人们在酷热的环境中很难有食欲去好好享受一天中最重要、最丰盛的一餐。待晚上7点之后,太阳逐渐西沉,空气也变得清爽凉快,人们才愿意来享用晚餐。这也是地中海地区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晚饭时间偏晚的原因之一。意大利式晚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所需时间很长,一顿晚餐一般耗时3~4个小时,这与中式晚餐有明显的区别。观察意大利的用餐习惯颇有意思。一次完整的意大利式晚餐通常包括以下几道菜:1.前菜(开胃菜)。用来激发人的食欲,品种丰富多样,除了具有各地物产特色的沙拉以外,比较著名的前菜还有Meloneconprosciutto(蜜瓜火腿),将火腿切薄片卷在蜜瓜上同食。2.第一道菜。一般是各种米面类菜肴,如Spaghetti、Tagliatelle等各种意面,各种意粉和米饭。在第一道菜上意大利南北也略有差异,北方米面均有,而南方则是对面情有独钟,也更青睐植物类酱汁。如由大量新鲜剁碎的罗勒加上薄荷叶、碎松仁和特级初榨橄榄油拌匀制成的青酱,天然清新,浓香扑鼻,味道浓郁。3.第二道菜,也就是通常意义上西餐的主菜。意大利的主菜通常分量较大。在吃什么的选择上,南北的差异也比较大:北方以畜类和禽类为主,如著名的佛罗伦萨牛排,每份牛排至少重1千克,需要煎制约20分钟。做好后的牛排表面呈深褐色,焦香四溢,但切开后,内部仍是肉汁丰腴,鲜美可口。南方的人们似乎对这种浓郁的口感并不感冒,他们更喜欢清淡而原本的味道。在食材选择上,他们也更愿意选择海鲜。4.甜点。一般是冰淇淋、各类蛋糕或水果等。在吃完甜点之后,喝一杯Espresso浓缩咖啡,一次意大利晚餐就结束了。而中国饮食严格遵循一日三餐制,早中晚餐在一天中所占的比重也都比较均衡。早餐在七点半左右开始,样式丰富,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有特色早餐,如重庆小面、武汉热干面、桂林米粉等。而中国的正餐品类更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作为正餐范畴内的中餐,不像意大利采取分餐制,而是采取共餐制,菜肴也没有明显的前菜、头盘、主菜之类的区别。
二、中意两国饮食文化形成的原因
(一)地形地貌层面意大利北至北纬47°,南至北纬36°,西至东经6.7°,东至东经18.5°,地处欧洲南部,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挡住来自北欧地区的寒风,加上整个亚平宁半岛深深地嵌入地中海之中,意大利比同纬度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温暖。亚平宁山脉北与阿尔卑斯山脉相接,从中部纵贯整个意大利,给意大利带来丰富的地形环境。在意大利东北部,由波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巨大的波河—威尼斯平原有肥沃的土壤,为意大利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意大利的东部海岸地区地形以山区和峭壁海岸为主,以海产居多,有零星的果蔬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意大利中西部地区以平缓的丘陵和平原为主,气候和地形均适宜农业发展,盛产各种果蔬,乳类、肉类产品和粮食作物。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地形差异明显,东北地区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适合大面积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但由于气候较为寒冷,较少种植果蔬类作物。东北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地区是南北作物的交汇地带,南北方的各类作物均有种植,养殖业也非常发达,已基本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南方大部地区果蔬品种非常丰富,但由于地形复杂和人口密度大的原因,畜牧业更多的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存在。广袤的西部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等原因,农作物品种较单一,以小麦、青稞等粮食作物为主,产量较低,仅是自给自足水平,但畜牧业比较发达,各类牛羊肉和乳制品产量都很大,当地人也都以乳肉作为主要食物。
(二)气候层面意大利的气候多样,北部地区属于大陆性湿润副热带气候,如都灵、米兰及博洛尼亚等地,特点是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而沿海地区及佛罗伦萨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日间气温常超过35℃且昼夜温差很大,冬季温暖多雨,气候温和。如西西里岛的首府巴勒莫,冬季日均最低气温为12℃,日均最高温为17℃,气候宜人,也非常适合各种作物生长,这也是意大利南方人食用果蔬量明显比北方人多的原因之一。意大利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各种农产品的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的积累,所以意大利农产品普遍质量较高,风味十足,这也是意大利饮食更偏爱使用各类未经深加工的天然香料调味的原因之一。中国的国土面积广大,气候种类多样。东北大部分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严寒少雨多积雪,日均积温低,作物生长时间长而品质高。东北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地区虽也是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但年均气温比东北地区高,受太平洋夏季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水热条件适合多数农作物生长。秦淮一线以南的广大南方地区则是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降水都比较温和,良好的降水光照条件是南方种植业发达的原因之一。西部地区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全年降水较少,冬季被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凛冽干燥的北风持续整个冬季,而地区则是高山高原气候,终年低温少雨,上述两种气候都不适合种植业的发展,所以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三)物产层面意大利各个地区的饮食文化都受历史上的数个统治民族的影响。这些民族带来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同时也把他们的特色食材带到意大利种植、培育。因此,在意大利的土地上产出的各种食材,有不少带着浓郁的异域风情。就整体来说,意大利的农产品普遍质量较高,各大区出产的农产品种类和特产也不尽相同。北部如皮埃蒙特大区、伦巴第大区、威尼托大区就以出产优质的小麦、玉米和葡萄为主。中部偏北地区如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托斯卡纳大区则有着极为发达的畜牧业和大片的果园、葡萄园,为全意大利甚至世界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如以帕尔玛火腿为代表的肉制品和托斯卡纳地区的特色红酒等。以罗马为中心的中部地区则是意大利粮食作物的主产区,橄榄的种植也从此开始。如拉齐奥大区,用于制作各种意大利面和意大利粉的杜林小麦大半产自此处。在自然风光秀丽的南方,地中海气候赋予这块土地充分的日照和剧烈的日夜温差,果蔬农产品就成了南方农产品中当仁不让的主角。意大利南部大量出产的果蔬主要有:1.番茄,以个大、味浓、鲜甜可口而闻名;2.葡萄,南部产区出产的葡萄酒口感锐利,偏涩,别有一番风味;3.柠檬,在意大利除了调味之外,还被拿来酿制成独特的烈酒———柠檬酒,它口感甜中带辣,香味馥郁久久不散,深受意大利人喜爱。南部的渔业在意大利举足轻重,在全国鱼类供应中占了大半。意大利国土面积较小,各地出产的各种食材都能在国内广泛流通。而中国幅员广阔,气候差异大,各地物产差别较大,饮食多以当地或附近的食材为主。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肉类是以牛羊为主,各种奶制品也较多;由于气候所限,北方出产的蔬菜种类较少,以耐寒耐旱蔬菜为主。在沿河沿海地区,各种水产被广泛地食用。中国南方地区出产的农产品种类丰富,在全国范围内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根据记载,在中国有约600种被食用的蔬菜,其中大半均在南方种植,除此之外,如芒果、百香果、山竹等热带水果也是南方独有。
(四)人文历史层面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深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不同的哲学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产生了不同的饮食观念。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五味调和,而意大利的饮食观念是天然新鲜和原汁原味。中国饮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儒家文化“以和为贵”精神的影响。“以和为美”的概念在中国饮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调味时强调五味的调和,在食材的选择上追求温寒搭配、多种多样。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各种食材巧妙搭配,成为一道道驰名中外的中国名菜。而饮食文化也融合进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表达欢迎或惜别的心情,甚至感情上的风波也往往借助于酒菜来平息。吃的形式后面蕴涵着一种丰富的心理和文化的意义以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吃”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交际功能上,更发展出了调节社会心理的功能。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希腊,由于在文明发源之时,自然资源不甚丰富,人们必须努力探索、开发自然以获取发展的资本。在探索的过程中,科学理性的精神、遵循自然规律的理念和独立自主、互不干涉的思想深入到了西方哲学中。意大利饮食也与其他西方饮食一样,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搭配,每天的饮食只要摄入了足够的营养,满足一天的消耗,能保持身体健康即可,对食物的口味和样子并不过分追求。“独立、分别”的思维也深深地融入了意大利的饮食中。在意大利的菜谱中,除了汤类和酱汁,各种食材基本都是分开烹饪,互不相干,即便有搭配也都是在盘中。在用餐时也实行分餐制,体现了个人的独立自主。从文化的意义上看,“吃”在西方国家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交流、交际层面上,并没有像在中国那样被赋予更多、更为重要的“使命”。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