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文赏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月色是一把寒刀,森森闪着冷芒。
有时候,月色的善良温和像一个婉致的少女,而如今,我坐在荒凉而空茫的城垛上,独零零地坐着,月色便仿佛一个年老的海盗,虽退守到砖墙的角落,他的眼睛犹青青地闪着光,手里还握着年轻时砍钝了的水手刀。
那把水手刀,长久以来,在草地上四处游动,把我的胸腹剖开,冷漠的月色夹着古旧的城池猛然涌进我的胸臆,这时即使我静坐着,也不如月亮刚升起时那么安稳了。
已经很夜很夜了,晚雾从地底慢慢地蒸腾上来,渐渐把树、砖墙、古炮,最后把坐在城上最高处的我也吞没了。
来这个城要经过一个渡津,因为它被三面的海温柔地拥抱着,展延到远方的柏油公路在渡津口戛然而止。
我没有赶上最后一班轮渡,我到时,汽轮船刚刚开出港埠。我只好沿着海河的岸边漫步,看汽轮船打起美丽的碎花,细缀的观光客笑声也在水面上流动着。
戴斗笠、穿汗衫,瘦削的一位老人,斜倚在油加利树下,眯一只眼睛看我从街头走过来,“坐船?”他的 声音低沉得像闷着的鼾声。
“渡船已经走了,最后一班。”
“我这里还有一班,坐我的吧!”老人一跃而起,身体却异常地矫健。然后我看到河边静静地靠着一条小小的竹筏,漆成黄而略土的颜色。老人熟练地把系在岸边的船绳解下来,船轻缓地晃动,我跨上船,老人摇着粗重的橹桨,让竹筏往对岸漂去。
“我在这里划了十几年船,我就不知道那里的城墙有什么好看,四四方方的围成一圈,连个避太阳的地方都没有。”
老人叫翟羽佳,本来在这条海河上撑渡筏是他的独家生意,后来市政府在这里设了公共渡轮,要劝导老人转业,老人死也不肯,说:“我就是喜欢在这里撑渡船”。
竹筏抵岸边,老人说:“你回程时在岸边叫一声,我的船就过来了。”想一想又说:“料不准你会爱那里的月色,许多年轻人晚上都舍不得回来坐船”。然后,老人孤单地撑他的竹筏回去,在晚天柔红的明媚中,老人在河上的投影,是一抹伤悲的褐色。
远远地看见城墙了,夕阳正好垂挂在护城树的树头上,夕阳的橘,晚天的红,树的郁绿,交杂着城墙暗淡的砖色,成为一幅很有中国风情的剪纸画。
迎头,是沈葆桢的半身铜像,刻写着他在台湾海防史上的不朽证言。在日本侵略台湾的紧急中,他以一年十一个月的短时间,建造了这个“使海口不得停泊兵船,而郡城可守”的城池,这个城与炮台,便成为今天台湾仅存的历史炮台了。
在月色下看沈葆桢的铜塑,明暗曲折,竟可以从线条中体会出他的识见与毅力,那是无可取代的威壮与魄大了。我想到,我们永远无法仰见这些壮士的面容,但是我们随时可以见到他们的重现,我们走入民间,到处都有关云长的绘像,浓正的长眉,丹凤的亮眼,紫红色的面孔,写在脸上不可侵犯的正气,如果我们把关公的五绺长髯去掉,相信就是壮士们的写生了,他们用生命的狂歌,为中国人中国的历史写下“忠义”两字。
月刀下的沈葆桢也有一股关云长的神气浮凸出来,事实上,他们的形体并不是最重要的,即使不为把塑像,后人如我,也能体会到他们在与强权抗拒时的虎目含威。
在壮魄而虎吼有声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田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所有的英豪杰士都把自我的形体投入这条河里,即令碎成肉泥,也没有一声悲叹,他们的骨灰即使在胡雨夷风中也会散放着不朽的芳香。
因此,沈葆桢死了,他的城池留下来了,但是这座坚甲厚壁的城池纵大纵深,也比不过他生命中无可更变的城池。
我一个人独坐在城垛上,眼见星辉掩映下的城池、古炮,以及闪着夏虫与波光的护城河,竟久久不忍离去。我感觉,我是愈入夜愈坐到沈葆桢波涛万顷的胸腹之中了,在宁静的长夜,我们或者最能窥见前人的胸怀吧!
月色你看久了,它洒在轻轻浅浅高高低低的景物上,仿佛响亮着断断续续的钟声,那不是月了,那是一口钟。
月的微光你看久了,它在空中长长短短的散步,好像丝丝长鸣的笛声,那不是月了,那是一管笛。
月亮的钟笛,千百年来就这样敲撞吹奏,让那些有威猛气概的豪雄壮士,可以和声地在历史上唱歌。这些歌,词句已经退淡了,曲谱仍在,另一个冷月如刀的夜晚,还要被以后的人唱起来。
浮天沧海远,万里眼中明,历史的歌声和月亮的钟笛慢慢地沉落,我坐的城垛下方写着“亿载金城”四字,却在清晨第一道曦光中渐渐鲜明。
(作者:林清玄)
【关键词】经典 英美文学 译文批评 赏析方法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在满意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同时开始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层面的享受。伴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典的西方文学在我国迅速普及,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层面的迫切需求。但是,因为西方文学经典在创作的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体系与我国人民的母语体系存在很大差别,所以需要在语言结构和内涵上进行深入理解和研究。
一、批评与赏析
1.大众理解角度的翻译批评和赏析。根据我国中文语言体系的理解范畴和认知进行分析,目前我国文学研究工作者对于翻译批评和赏析两种研究体系的概念理解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因为翻译批评和翻译赏析的概念存在相似的内容,所以需要深入的进行分析和理解才能够掌握两种概念的内涵。这两种翻译文学的概念存在很高的专业性,翻译批评在我国英汉翻译词典中的解释为相关的翻译工作者通过一些固定的翻译参考标准进行外文内容和词语的翻译,与此同时应当关注文本翻译的文学质量,通过文学翻译和理解的模式翻译出需求的文学文本,并针对翻译的文本进行翻译价值的全面评估。
2.文学中的翻译批评。从文学翻译批评的工作角度进行分析,针对翻译的文学作品和原作者的思维进行深入的体会和理解,才能够达成翻译批评和赏析的需求。很多时候不能够完全的理解和掌握翻译文学原作者的思维,就需要进行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通过联系常这个文学作品、翻译文本工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在翻译文学作品中体会其文学价值和内涵,这也是翻译批评工作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应用翻译批评模式,必须要在文学作品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批评理解,这样的研究和翻译工作就可以理解原作者的文学作品对文学层面的理解,并且可以掌握原作者文学写作的方式和思想的表达。
二、翻译批评与现有角色问题
针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翻译,需要观察到翻译批评和文学作品中现有角色的分析问题,针对经典英美文学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翻译批评的三个重点内容。首先,第一点是文学作品的翻译批评工作具备一个指南准则,这一效应应用于翻译文学作品本身,可以提供帮助一些帮助,能够让翻译工作者翻译出容易让译本读者深入阅读和理解文W作品本身的作品,翻译的批评方式主要应用于翻译作品的内涵解读。通过翻译批评的方式让读者和原著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交流的文学理念传递思维;其次,第二点就是评价文学翻译批评和赏析之间的作用,这对翻译评价呈现文学作品的原创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再者,第三点交流和沟通的文学作品翻译目标,主要是指通过翻译指南标准的批评认定之后,形成对文学作品翻译文本的确认,通过翻译的文学作品联系我国与世界文学行业共同发展,并构建深入交流的平台,进而形成世界文学翻译学术领域中心体系。
三、经典文学作品翻译差异性
文学的创作过程中,作者会使用写作的修辞技巧来提升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因此,翻译工作者也需要表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达了原作者作品中的内涵,这对于翻译作品的内涵及理解存在非常不同的影响。例如,通过苔丝的世界即黛丝姑娘这部作品被称为经典英美文学的代表的艺术家哈迪,在其作品创作过程中就体现出修辞方法的丰富层次,也展现出不同翻译工作人员都具有每个人翻译的独特性格。本次研究就针对三种不同的翻译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尝试分析翻译中中存在的差异。这部文学作品中有一句话:“Boy, take up that basket ! I want, ee to go on an errand for me.The lath-like stripling frowned... it has been just found out by me this present afternoon P. M.”针对原著中的这段话进行翻译,因为有三个不同的翻译文本就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翻译内容,其中具有比较大差异的就是对“男孩”和“小男人”的翻译差异,以及对“命令做”和“帮助做”这两点内容的翻译和理解就呈现出很大的差距。通过三种不同的翻译可以体会到针对同一章节和句子理解程度上存在的差异性,影响翻译出来的文本呈现出不同的阅读理解和感受。部分翻译工作者这是简单的翻译句子的原意,而还有一部分翻译工作者希望通过体会作品原本的内涵进行翻译层面的深入解读,通过翻译的内容增加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增加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进一步的翻译解读。
四、翻译批评与赏析的合理性升值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原著和翻译后的文本都存在内涵和理解程度上的差异,这也影响着读者对原著的阅读和体会,翻译文本的实际情况与读者的阅读存在差异性,如何促进这种合理性的升值,就需要翻译工作者能够将文学原著作为一个个体,深入理解其中的内容,再通过解读后的方式展现出个人的理解和判断,通过发挥思考的能力实现对文本阅读的深入理解。
总之,文化元素和文化类型不同影响文学作品的特征存在差异,文学翻译批评和赏析的终极目标即提升翻译质量,提升不同的文学翻译文本的实用价值。让人们在阅读和体会的过程当中发现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英美文学;赏析;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78-01
在大学英语课堂导入中,大部分老师均透过课文内容设定了一些问题以供学生探讨,学生最初会对这些问题十分感兴趣,可是时间一久,大多数同学均开始厌烦这种毫无变化的形式,因此,大学英语课堂导入应当具备丰富性。英美文学长期以来均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包含了作者的作品、写作的风格、文学的流派、批评的方式、作品的赏析等等,英美文学融于教学当中,能有效改变导入单调的局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在学生对某一科目产生兴趣后,即便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学生也会自发对这一科目进行学习和探索,以便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大部分学生均从小开始学习英语,到了大学时期,已经学习了十年英语,有的学生已经开始产生厌烦感。因此,让学生不断学习英语最佳的方式令其对英语产生兴趣。因此引入英美文学则可以让学生产生新鲜感,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英语学习是一项漫长的积累过程,可是对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大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除却定制的教材及参考书以外,根本不碰触任何与英语有关的内容。教材的束缚性令学生认为英语是一门十分无趣的语言,并不能激发出自己的兴趣。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则成为最佳的解决方法。大部分学生多少会了解一点英文名著,有些可能阅读过中文版本,这十分有利于学生对英文版本的理解,且能够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而诗歌在文学作品中,由于其语言语法系统时常被运用,让学生了解到英语也存在与汉语相同的各类修辞手法及韵律,以便让学生从情感方面不会对英语产生抵触情绪。
二、提升自身人文修养与文学赏析能力
通过大学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可以发现,大学教育最关键的目标则是提高学生的智力,从而提出了转变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而应当将智慧、修养、勇敢、宽容相融合的自由式教育。所以在大学教育中,必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文学教育对人文教育尤为关键,通过文学的本质而言,文学不仅包含了年代数字、人物介绍、历史事件等方面,还包含了人内心的感受。对于大学教学而言,需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令学生可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语言与文化的理解不可分割,文学作品作为语言的精华体现,成为了文化的积累,不仅展现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也传达出不同文化所具有的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三、有利于学生掌握西方文化
学习语言则是学习文化的过程,而文学作品能够掌握一个民族的心态、秉性、文化特征、风土人情乃至社会关系等方面。进行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时,学生能够从中掌握更多的西方文化,从而不会在国际交流中产生不必要的文化冲突。在英美文学作品当中,老师可以协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并将教学中的单词导入其中,将不同方式融汇其中,使英美文学作品发挥其应有的效果。通过文学作品简单质朴的语言,让学生从本质上了解美国人的性格特点及生活环境,并通过文学作品让学生更加有利于理解西方文化。
四、加快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增加词汇量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方面,文化对语言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词的内涵在较大层面需要依赖其语言环境,环境成为学习英语尤为重要的一项。文学作品饱含了吸引学生的内容,给予了学生一个实践平台,通过阅读巩固词汇,最终呈现出闻一知十的效果。通过长时间的阅读,接触大量的阅读材料,则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结束语
英美文学对大学英语教学尤为重要,不但能够令学生加快学习英语语言,还能够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假如忽略了英语文学的积极作用,不但会令学生理解英语较为艰难,还会对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十分不利。所以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需要将英美文化当做重点,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付文中.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教学的融入[J].海外英语,2010(08).
[2]赵乐.英美文学作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9).
[3]吴云龙.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价值探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人文素养中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等)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素养――气质、修养,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人的综合素养概括为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它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中学生面临生理、心理的特殊过渡,在这一阶段的人文素养教育将影响其终身的个性品质形成,因而在中学过渡阶段实施美术欣赏的人文教育,既是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传承民族素质和民族智慧,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需要。
艺术品如绘画、雕塑、造型、创意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可以打动人的情感、愉悦人的精神、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理想、培养人的能力。对人的个性、品质、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同情心、人生观等多方面的影响,最能体现求真、求实、求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其中美术品欣赏就从不同的层面发挥着人文素养的教育作用,能使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情趣和获得特殊的精神享受,从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与内部和谐。
艺术的魅力常在于不确定的迷离情境以及它充分预留给欣赏者的想象空间,那些和谐社会建设中涌现的英雄形象、平凡人物都能成为我们艺术创作的正能量源泉,我们应不吝笔墨,把最美的色彩献给他们,使青少年学生的情感世界与所欣赏的作品产生共鸣,并在精神上对作品进行再创造,这不仅是美术欣赏课的本原,也是艺术理论中艺术欣赏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元素。没有共鸣、净化、领悟再创造的艺术欣赏,是无味的,也就根本谈不上心灵的升华。而在美术欣赏这个原本无声的视觉艺术中,融入适时、适情的音乐,就如同在作品与欣赏者之间架起了一座交流之桥。使欣赏者在这里激发、创造、再创造。想象一下,校园里每天都有学生写生或艺术表演,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这种在国外司空见惯的艺术行为是多么令人期待。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之表现
自有文明以来,人类经历过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而在这之中,古老的中华文化与以古希腊文明为源头的欧美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则更是为各类学者所注目。首先,尽管一般文化都有大体一致的内容要素和基本结构,但是每一个稳定的文化系统却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或中心目的。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东西方文化在其基本精神上是有差异的。(本文中东方文化统一以中国文化为例,西方文化则以英美文化概述。)也就是说东西方文化的最大差异首先表现在各自文化精神的核心是不一样的,东方文化以人文传统为核心,而西方文化则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根据这一论断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是对人的反思,而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则体现在理性精神、客观态度与求真的执著等方面。其次,中西方不同文化特质也离不开对两种语言系统的比较。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沃尔夫师徒所创立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不同的人们应该具有相应的不同的思维模式,语言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思维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汉语的妙处就在于“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有些飘忽不定,而西语则是板上钉钉,一丝不苟。就如同一首小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汉语中,有人能将其重新断句变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样一来,意思仍通,但形式上就像词了。流传的关于此诗的英文版大约有七种,然而无一例外都要逐词逐句翻译,就如“断魂”一词,无非只能用“heart”来做文章。无法表现出作者内心的那种惆怅忧郁之情,可见西语之用词着实严谨。再次,中西文化中艺术这一分支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从总体上来说,中国艺术体现出强烈的写意性、程式化和整体感、运动感,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西方艺术则体现出强烈的写实性、科学性和真实感,在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的同时,常常也表现出偏重形式的倾向。概括言之,就是中国艺术重于“写意”,而西方艺术则重于“写实”。中国艺术中的“写意”是指以作者的主观表现为出发点的艺术表达方式,也就是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描绘客观事物在作者心中的投影,以意统形,亦即东方艺术家所苦苦追求的“意境”之说。而西方艺术则是竭力强调满足视听真实之美,从而更加注重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捕捉。这种思维方式外向型的特点以及寻求圆满的欲望和认识的阶段性局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又使西方艺术在模仿的对象以及模仿的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成为西方艺术流派众多、花样翻新的动力。既然要谈到文学鉴赏,那么东西方文化中关于文学方面的差异则不得不提。有研究表明,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不仅显示出不同的文化内涵、截然异趣的风格特色,而且在其成长历程中还显示出双向悖逆的不同发展趋向。传统中国文学以抒情为表现中心,重视作者本人的主观情意的表达。而西方古典文学传统则更加关注反映客观现实,借以引导读者认识其自身的生存状态与生活中的真善美。很明显的例子就是从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诗歌。从大量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诗歌以抒情为主,而叙事文学则少之又少。反之,西方文学中即使是诗歌也离不开叙事,从而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史诗传统。例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
二、英美文学中东西方鉴赏角度及评价之不同———以卡夫卡、海明威为例
在西方,“文学鉴赏”更多地被称为“文学评论”,尽管在某些微语意上来说“鉴赏”与“评论”是存在着不同的,但是在本文中,将对这两个概念作为一种含义来理解,即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运用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并从中获得对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愉悦和享受。以下,将对读者所熟知的几位作者的作品进行适当剖析,以期发现基于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将对同样的作品予以怎样的鉴赏与评论。卡夫卡是我们都比较熟知的一位有个性的作者,他的《变形记》《城堡》等作品可谓是深入人心。西方评论者关于《城堡》以及卡夫卡其他小说的主题内涵有三种解释:(1)犹太人长期漂泊,试图寻找精神家园;(2)人类寻找上帝;(3)人类追寻真理和人生目的。然而美国作家及文化评论家苏珊?桑塔格指出,关于卡夫卡的三种评论是属于社会分析、宗教分析、心理学分析,这与卡夫卡的艺术全无关联,因为这些评论完全注重卡夫卡小说的内容而不注重艺术本身。相反,再来看我国学者对其鉴赏评论的内容:“卡夫卡的小说思想内容荒诞离奇,艺术形式新颖别致,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法讲述一个内容严肃的故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点:象征性、荒诞性、冷漠性、意识流。他善于利用富有实感的形象来反映生活,探求人生哲理,揭示现实世界中的困境。小说结构紧凑,行文简洁流畅,语调平淡冷峻。”由此可以看出,东西方评论者在评论立足点上还是有较大的不同的,西方学者在“写实性”思想指导下更注重剖析作品中的主旨,揭示深层次哲理性通识意义,而东方学者在“写意性”思想指导下则注重个体作品研究,挖掘作品中的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并且东西方文学评论在用词以及行文逻辑上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美国评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曾评论说,海明威小说中的“硬汉崇拜”现象不过是作者本人“个人神话”或“自我戏剧化”的一种象征喻。在一个异己的商业社会之中,硬汉形象是海明威对社会生活中实际矛盾的一种想象性的解决,海明威的小说创作不过是作者本人遏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策略性活动。而中国评论家则认为海明威作品中所塑造的“硬汉形象”坚忍刚毅、勇敢正直,他们的“硬”不仅在于勇于抗争、视死如归,更在于他们忍受苦难的能力以及对待失败的优雅风度。面对战争的噩梦以及荒诞的生存境遇下的失落、迷茫的困扰,抚摸身上的创伤,建立起生存的法则:“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种对待命运的态度,是在特定时代条件下,一个民族的生活哲学体现。同样是一个“硬汉”形象,西方学者从现实出发解读出的是作者个人的理想化,而东方学者则认为是隐喻一个民族的生存哲学。西方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客观求实,因此,对于作品主旨的升华总是十分慎重,轻易不上升一个层面来进行总结,也就是说严格尊重客观现实;而东方文化的核心精神则是人文精神,注重对人本身的反思,这一反思可以是个体本身,可以上升到群体社会,甚至是全人类都为之适用。这也是中国文化中始终强调的“经世致用”的道理。
三、文化差异在文学鉴赏中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