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轼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人生态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苏轼的人生态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苏轼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人生态度范文第1篇

在得知患者准备集体起诉后,同仁堂方面认为自己早于2000年就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告了马兜铃酸可能导致肾病的情况,并于2001年下半年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要求用不含马兜铃酸成分的木通代替关木通;而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仅仅要求企业对药品的不良反应作出报告,并没有规定其他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从这个角度讲,同仁堂已经对患者尽责了。

看到这条消息的一刹那,心里不禁一个咯噔:堂堂一个以“济世养生、取利于义”为经营理念的百年老字号,怎么能以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忠实消费者呢?也许同仁堂说得没错,它不需要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可从道义上、情理上,同仁堂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药是同仁堂的药,而且同仁堂也承认里面含有可导致肾病的成分,不说别的,对受害者表示解决问题的诚意,并尽快采取补救措施总是应该的吧,动不动就把法律条文搬出来,这不像百年老字号的作法。

不知同仁堂想过没有,它用这种“依法办事”的态度对待消费者,可能会在公众中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崇尚人情伦理的国度,按照一般人(而非法律专家)的逻辑,吃了厂家的药而引起不良反应,厂家理所当然就应该承担责任,你把冷冰冰的法律条文搬出来是说服不了人的,假若你硬要这样,只会让消费者对你失望、寒心——同仁堂也不得不承认,该事件已经给自身声誉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我们也许还记得三株的故事,同样是因为产品不良反应引起患者的起诉,由于处理不当,最后三株虽然打赢了官司,却输掉了人心,输掉了市场,成为营销史上的反面教材。

并非绝无仅有,联想到去年10月发生在青岛的“同仁堂龙胆泻肝丸水分超标”事件,不难看出同仁堂危机公关方面的欠缺。

2003年10月中旬,青岛市药监局市场监督处在一次例行的产品抽检中发现:由同仁堂集团中药二厂生产的一批龙胆泻肝丸存在水分超标问题。经青岛市药品检验所相关业务科出具验质报告,该药品水分超出标准10%左右。据专家介绍,水分超标可能导致药品在储藏过程中生霉,一些成分会因此分解,从而影响药效。

事情发生后,马上有记者赴同仁堂采访,且来听听同仁堂内部的声音。一位质检人员认为,龙胆泻肝丸质量内控非常严格,在出厂时肯定没有问题,有可能受储存条件、天气、药物本身吸收等因素影响而导致水分超标,而且水分超标对患者服用没有什么影响;一位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则表示“目前还不知道这件事”,“如果真出现问题,我们宣传部门不可能不知道。”当记者联系到宣传负责人时,该负责人的说法是,工艺上可能存在疏漏,最有可能是药品生产受了季节的影响。

同一事件,同仁堂内部出现三种不一致的声音,作为“公司喉舌”的宣传部居然还有人说不知道此事。而且事件发生后,同仁堂方面除了辩解外,没有采取更有力措施迅速消除影响,结果导致了媒体与公众的信任危机。这些,都不能不让人质疑同仁堂的危机处理能力。

作为同行,国外医药企业又是怎样处理类似事件的呢?

1982年9月29日和30日,在芝加哥地区发生了有人因服用强生公司主打产品"泰诺"中毒死亡的事故。消息传开后,在美国全国引起一片恐慌。强生公司并没有掩盖事实,而是一方面同警方合作,展开对事件的调查,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回收了数百万瓶"泰诺",同时花了50万美元来向那些有可能与此有关的内科医生、医院和经销商发出警报。经过对800万片药剂的检验,发展所有这些受污染的药片只源于一批药,总共不超过75片。最终的死亡人数只有7人,且全限于在芝加哥地区。

最后的调查结果显示,是有人故意在"泰诺"的胶囊里投放了氰化物,而强生公司是无辜的。此事件的发生给强生公司造成了上亿美元的损失。但由于公司成功的善后处理而赢得了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的同情。《华尔街日报》评论说:“强生公司选择了自己承担巨大损失的做法,如果他当时昧着良心,将会遇到更大的麻烦。”

强生公司后来取消了胶囊包装,重新投放了新包装的"泰诺"。在事故发生后的仅5个月内,该公司就夺回了该药原所占市场的70%,并在两年后重新夺回市场老大的位置。由于成功的处理了这一危机,它获得了美国公关协会当年颁发的银钻奖。

还有一个例子,虽然是外资品牌,故事却发生在中国,这就是前几年的康泰克PPA风波,而且这个例子与同仁堂最近发生的事件有更多相似之处。

1996年,耶鲁大学的一个医学研究小组经过研究发现:过量服用PPA会使患者血压升高、肾功能衰竭、心律紊乱,严重的可能导致因中风、心脏病而丧生。随即,该小组向FDA(美国药品和食品管理局)提出了禁止使用PPA的建议。2000年11月,中国政府下发通知:禁止PPA!作为PPA感冒药的最大制造商,中美史克首当其冲。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中美史克公司迅速作出回应。接到通知的11月16日,中美史克立即由10位公司经理等主要部门主管组成危机管理小组,10余名工作人员负责协调、跟进。危机管理小组分工如下:危机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应对危机的立场基调,统一口径,并协调各小组工作;沟通小组,负责信息和内、外部的信息沟通,是所有信息的者;市场小组,负责加快新产品开发;生产小组负责组织调整生产并处理正在生产线上的中间产品。

危机管理小组了危机公关纲领:执行政府暂停令,向政府部门表态,坚决执行政府法令,暂停生产和销售;通知经销商和客户立即停止康泰克和康得的销售,取消相关合同;停止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活动。

即日,全体员工大会召开,总经理向员工通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表示了公司不会裁员的决心,赢得了员工空前一致的团结精神。同日,全国各地的50多位销售经理被迅速召回天津总部,危机管理小组深入其中做思想工作,以保障企业危机应对措施的有效执行。18日,他们带着中美史克《给医院的信》、《给客户的信》回归本部,应急行动纲领在全国各地按部就班地展开。公司专门培训了数十名专职接线员,负责接听来自客户、消费者的问讯电话,做出准确专业回答以打消其疑虑。21日,15条消费者热线全面开通。

同时,公司还积极同媒体沟通,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媒介恳谈会,做出“不停投资”和“无论怎样,维护广大群众的健康是中美史克公司自始至终坚持的原则,将在国家药品监督部门得出关于PPA的研究论证结果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满意的解决办法”的立场态度和决心。正是因为这些措施落实到位,康泰克良好的品牌形象得以保存下来。 经过几年卧薪尝胆,2001年9月,中美史克的不含PPA的新康泰克重新上市。

强生与中美史克的案例说明,在很多危机事件的处理中,企业最重要的是态度,事实有时退居其次,因为舆论总是保护弱者,如果可以预见到民事诉讼的损失,主动表示关注是企业危机公关必须注意的首要原则,被动的应付只会损失更多。反观同仁堂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恰恰忽视了这一首要原则。

“患者集体起诉事件”暴露了同仁堂危机公关意识与能力的不足。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果同仁堂想让自己这块悬挂了三百多年的金字招牌少受点污损,并逐步恢复公众的信任,其当务之急是统一内部声音,努力做好与患者、媒体及公众的沟通工作,表明自己解决问题的诚意:

1、 主动联系患者,对他们所遭受的痛苦表示理解和关注,并积极采取措施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如果排除竞争对手作梗的因素,患者集体起诉同仁堂,应该不是真的要把同仁堂怎么样,无非是想讨个说法,并获得合理的补偿。同仁堂满足患者合理的要求,也可以从一个方面证明自己是负责任的企业。

2、 表示出对媒体的尊重,第一时间主动与之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 媒体是舆论的传播者,要想影响受众,必先争取传播者的理解。所谓在第一时间,是指危机发生后最好争分夺秒抢时间与媒体联络,等媒体报道后再做工作,经常为时已晚。真诚的姿态,更容易使媒体感觉到“尊重”,沟通也会更加有效。

苏轼的人生态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苏轼;道家思想;庄子文学

中图分类号:I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019-01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诗、词、文均堪称大家的苏轼,被人称作为“坡仙”,顾名思义,他的作品亦常带有仙气。东坡与道家的渊源可追溯至他幼年,“吾八岁入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师独称吾与陈太初者。”可以说,苏轼一生都深受道家、尤其是庄子的影响。苏辙曾评其:“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由此不难看出,苏轼觉得庄子的人生哲学深得他心。

苏轼的一生波澜起伏。他少年得志,二十一岁初入仕途,前途光明,与父苏洵、弟苏辙同科及第,而后一帆风顺地参与制科考试,“列三等、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叛官。”(《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然而命运却总爱和人开玩笑,中年的他受到了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乌台诗案”是苏轼遭挫的始站,之后屡次被贬,政治生活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梦绕云山心似唐,魂飞汤火命如鸡”(《狱中寄子由》其二)的仓皇入狱,“朝游云霄间,欲分丞相茵。暮落江湖上,遂与屈子邻。”(《刘莘老》)的悲惨现状。在人生遭遇起伏,命运不堪打击之时,他以老庄齐得丧、忘祸福的哲学思想去参透人生的生死、穷通、进退、荣辱。正是因为将道家思想作为精神支柱,他才并未被打击得一蹶不振,他才有了不为外物之得失荣辱所累的超俗乐观的精神。而他的作品中,也总是流露出老庄的人生哲学。

庄子《大宗师》有:“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这表明庄子是一位热爱生命重视生命的哲学家,他认为只有自然存在才是生命的真实意义。一切的人为矫揉造作只会使人失去原有的本质美丽。这有违于生命存在的价值。这种思想在苏轼的作品中也得到体现。正如《临江仙·夜归临皋》所表达的便是这种要拥抱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愿望: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也是苏轼被贬至黄州的第三年。词的上阕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胸襟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形象。东坡醉后狂歌,不理会现实世界的种种。就这般“依杖听江声”,就这般随缘而自适。紧接其后,他借庄子之口发出“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感叹,要解决世间的烦扰,惟有以通达代之,不执着于一端,只是随心所欲,自由任性而已,所以最后他发出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吟唱。“长恨此身非我有”化用《庄子·知北游》“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夫有道!’”之意。“何时忘却营营”化用《庄子·庚桑楚》“中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意。愤恨这个躯体不属于我自己,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很多人将词的最后一句解读为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冶长》)我却不认同这种说法。苏轼在现实苦难的折磨中,正是以道家之学作为解脱法门。所以他认同了生命固有的自然本性,他不满纠缠于那些人世中的名利得失,他渴望摆脱功名利禄的困扰。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的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他时而布衣芒鞋,出入阡陌之上;时而月夜泛舟,放荡山水之间。他摆脱世尘的纷扰羁绊,乘虚舟遨游,做大自然的欣赏者。“你看他醒复醉,醉复醒,恣意所适,哪管时间流逝;深夜醉归,敲门不应坦然‘倚杖听江声’,活脱脱一位神情啸傲,襟怀放达,遗世独立的‘幽人’!闲看长江风平浪尽,不觉身心烦恼皆空。东坡弃名缰利锁,走向自然人生。”正是这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道家风采,使他能于常人难耐的苦境中自得其乐。

同时,道家的清净无为、超然尘世的思想,在苏轼那里已成为一种人生态度的旷达。元丰五年(1082)在黄州所写的《前赤壁赋》当客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而生悲时,苏轼却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受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合一,都会无穷无尽。“物与我皆无尽也”。这种物我一致、天人合一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对生活的热爱。这体现了以道家思想自我解决矛盾的通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刘熙载《艺概》称:“东坡则出于《庄》者十之八九”,这样的评语有些夸张失真,苏轼只是从儒家务实的生活态度出发接受道家思想,重视和发扬其积极的作用而避免其消极的影响。可以说,苏轼的文学创作既继承了庄子文学,同时他也深谙“扬弃”之理,最终参透出宠辱不惊、履险如夷、临危若素的大彻大悟的人生哲学。故此他才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

苏轼的人生态度范文第3篇

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苏轼被李定等人故意曲解他的诗集中的句子,那些人以苏轼讽刺新法为借口大动歪脑。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被人以“文字毁谤君相”的无须有罪名,构陷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深受牢狱之灾,饱受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甚至险被杀头。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时期就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同时由他的弟弟等人多方营救,东坡这才算逃过此劫。获救出狱之后,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更严重的是此职务地位非常低微,且处于被监视地位,此时此境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虽然上任,却苦闷异常,为排遣烦忧,曾屡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诗(《南堂》《初到黄州》《东坡》《海棠》等)、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西江月》(照野弥浅浪)等)散文(《赤壁赋》等)以及数量可观的书札和笔记小品(如《游沙湖》《记承天寺夜游》《别文甫子辩》《记樊山》等),都发自肺腑,真实可感,虽为谪居却又山水寄情。高中必修课本所选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赤壁赋》以月夜美景描写入手表达月夜泛舟酾酒临江的释怀心情,用十分优美的言辞构画了一幅超然欲仙的图景。接着描写了客人的无比幽怨的洞箫声,引出了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心就往人生态度宇宙观问题的论辩上转变。从“客人”的角度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兴衰发出慨叹,表达了时间恒久但生命短暂,宇宙无穷而个人渺小的悲叹;从“主人”的角度阐述了恒久与短暂、无穷与渺小的相对性,提出于山水间徜徉灵魂,在自然中寻求解脱的道理。文中确实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但更大程度地是反映了一种乐观豁达的积极精神。意在言外,情理交融,复杂而深沉的感情融于和谐的自然之中,深重而出离的愤懑寄寓在旷达的诗风之内,能让人明显感觉到他从消极落寞的情怀到寄情明月清风的内心调整。诗意看似浑然天成,实则是自觉有意而为之。

《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助对江上月下美景的描绘,通过对三国赤壁古战场的追思和对历史英雄人物功业、才气、风采的忆念,含蓄地抒发了词人不被赏识与重用、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诗人于历史及自然中获取的旷达与乐观之意。胸怀的鼓荡、诗意的激发十分明显。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深得道家旷达豪放的精神。此词通过在户外行走突逢下雨这一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借””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之态,在平淡的描写中展露奇景,在朴素的文字中暗藏深意,表现出超脱旷达的胸襟,寄寓着词人内心深处所向往的诗意人生。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几句话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道出了词人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时,将全身心融入其中所获得的心灵顿悟和人生启示:既然自然界的风风雨雨阴晴圆缺都属寻常,那么宦海生涯中的风云变幻、个人荣辱又何必总牵绊于心?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苏轼在生命的跌宕中自觉地建构人生的诗意。苏轼成功地建构了他的的人生诗意,又有多少人没能在风风雨雨的人生中建构起诗意,诗意地栖居对很多人来说只停留在梦想之中。

苏轼的人生态度范文第4篇

一、仕途坎坷中的饭巯惺手情

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北宋文学大家的身份是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但他的仕途却是坎坷的,有因才华招人嫉妒被排挤陷害,也有因其政治观念保守即不支持王安石变法而遭贬。本文就是他在元丰二年因不支持新法而被支持新法的党派网罗罪名入狱,即“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途中所作。虽说表面上只是贬官,但实则是被限制了很多权力,相当于流放,这对于壮志满怀的苏轼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然而,在贬谪的困境中,苏轼的心境是旷达闲适的。

文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交代了时间与事件,向我们平淡叙述了苏轼去寻张怀民的前因后果,第二部分则是描写苏张二人夜游散步时所见之景并继而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当时仕途失意,遭人陷害被贬流放偏僻之地[2],但却能在一个小小的承天寺中看到如此空明的景色,足以见出其是一个拥有旷达乐观的性格的人,这也就是我们要分析的思想意蕴的一个方面。在初冬的夜晚,看到月色悄悄入户,一个“欣然”可见作者看见美景的欣喜之情,本就是被流放至此荒远之地,但是作者却能在凄冷的深夜欣然出门赏景寻求赏景的乐趣,可见其内心对于自己遭遇的并不挂怀。作者寻来好友一起夜游承天寺,通过“积水空明”来比喻当晚月光之皎洁透亮,呈现的是一幅静态的月光图;“藻荇交横”来比喻冬夜风中摇曳茂密的竹柏,同时也显示了当晚月亮的明亮,赋予了月光一种灵动的生机。若不是内心的旷达,又岂能见到如此动静结合的美景?文章结尾“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两个连问、一句感叹,作者以闲人自居,表达自己闲然自适的心境[3],展现旷达的情怀,一个“但”字也暗写出了作者对于世人追名逐利而辜负良辰美景的现状的悲哀。同时“月”与“竹”这两个意象也是作者高洁人格的写照。

二、北宋政治打击下的伤感心境

然而在我们看来,这最后的问句和感慨倒也凸显了文章主题思想的悲观一面。为何苏轼会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的连问?这不仅仅只是因为他对于所见的美丽空明的月夜竹柏之景,但却无人懂得欣赏的痛心。他更想表达的是他自知在仕途上已经不能有大的成就,他就犹如那空明之景,因为有别的人和物在吸引着众人,所以在这个时代的任何地方自己都不能得到重视,空有满腔抱负但却无处可施。所以文章末尾两个连问,慨叹自己虽有才能实干,但却无人懂得欣赏的悲观心境。“闲人”二字进一步理解则是深一层次表现了他对于不能报效国家的无奈与自嘲,空有一腔报国之志,怎奈朝廷却不给他机会。“如吾两人者耳”,这样一个“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犀利评价,可以看出苏轼对于当时世俗之人的人生价值观是很不赞同的,想到自己和张怀民因为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被小人排挤,所以表面上虽然极尽在描写一个似乎是旷达闲适的主人公形象,但实际上内心也有无法言说的伤感与悲哀。毕竟他曾是意气风发,豪情壮志,希望仕途顺利并成就功业的,而御史李定等人策划的“乌台诗案”却让这些成为了泡影。此情此景之下,想起自己遭遇的这些时,苏轼虽极力隐藏内心的伤感,但还是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压抑之情。

三、作者暗藏于心的坚定意志

虽然苏轼在文章最后道出他认为当今世人追名逐利忘记美景,可他对于仕途也有着自己的执念,只因如今他仕途的不顺,所以才能在这样的夜晚看到此中美景。他性格中的这一面,从文章开头也有所体现,当解衣欲睡之际作者看到月光悄悄地进入时,内心深处对于自己仕途的不顺和寂寞之情瞬间被激发,所以即使寒夜仍然出门去赏景。作者需要知音来共赏美景,分担被贬的压抑痛苦,他所慨叹的“如吾两人者耳”指的绝不是那些追名逐利之人,从他对于朋友的选择上也能看出他内心的执着。“庭下如积水空明”等句,表达了苏轼顽强的个性,即便是被贬和失意也不忘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不改变正直的性格,也要活出真实的自我,这是让我们今天的读者钦佩的地方。

总之,这篇随笔是苏文的代表之一,主要是为了表现作者对于仕途坎坷、壮志难酬之下乐观旷达的情怀,以及感伤与坚定等情感,使得文章内涵更加丰富。其词《定风波》慨叹:“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也是苏轼人生态度的写照。今天,我们大学生重读这些随笔和词作文字,仍能感知到其豪迈坚强的人生态度,感受其逆境中仍要奋起的可贵精神。因此,这些美文值得我们认真研读和体会。

参考文献:

[1]洪宗礼.语文教学参考书[M].南京:凤凰传媒出版集团,2012.

[2]林语堂.坡传[M].杭州:浙江出版联合集团,2012.

苏轼的人生态度范文第5篇

历来把《秋声赋》中的童子也解读成“陌路人”,是一个用来反衬欧阳子内心忧苦的形象。因为童子不懂欧阳修失意的惆怅和身世的感伤,兀自“垂头而睡”,倒不如壁上唧唧的吟虫了解作者的心思。

这是一种莫大的误解,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来思考:

一、 由宋赋体制来读“童子”

“唐宋文赋设辞问对,铺其文华,回归到西汉以来未以赋为名的赋体设论杂文最单纯的写作策略,设一个不写名氏的陪衬人物为对话的对象,以供其发挥而已。” “宋赋好议论,后人乃称之文赋,不论是表达衰变中的心灵震荡、或愁忧中的自我超越、困乏中的人生情感,也常用问对的形式,多元对话,以便于畅所欲言。”如苏轼《赤壁赋》借与客对话抒发人生感慨。

《秋声赋》也是遥承了古赋设为问答和韵散间出的传统体制,设童子以利铺叙,以更好抒发内心情感,又在大程度上改变了受“设辞问对”赋体式束缚,行文自在笔意酣畅,以其崭新的体式美成为宋赋的代表作品。但对文中设童子问答的体式,章培恒、骆玉明编著《中国文学史》中曾指出“《秋声赋》上面这一节中的问答,也是有些做作感的”。

可以确定,“童子”是作者有意虚拟的人物,不是实在意义上的侍童、书童、书仆之类的无知形象。那么,作者设这个虚拟人物到底要表现什么情感?

二、 由欧阳修晚年的思想来读“童子”

这篇赋作于仁宗嘉四年(1059)初秋,时作者五十三岁,作者早年立志革新,随着宦海沉浮、几遭贬谪,锐气尽失。晚年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养性保身、淡泊宁静的情绪,名篇《醉翁亭记》表达的被贬谪后胸怀坦荡、闲适自得情调就是明证。“风埃共侵迫,心志亦摧残。”(《夜闻风声有感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自从中年来,人事攻百箭。”“形骸苦衰病,心志亦退懦。”(《读书》)

作者晚年有感于仕途坎坷、人生艰难,所以在深夜读书时,听到有声自西南而来,百感交集,遂成此赋,其基调低沉哀婉,寄寓了深沉的身世之感――一般的鉴赏、解读都停留在这一层面上,《秋声赋》遂成“悲秋”经典(当然,对它的思想内容,一直以来颇有争议和分歧)。我们忽略的是,在感受秋韵悲凉之外欧阳修更悟得人世忧劳的摧折毁残,由此否定人世纷争,表现出一种恬淡宁静、超然物外的情怀。正如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所说:“欧阳公所以为一代文章冠冕者,固以其温纯雅正蔼然为仁人。”文章显露的正是其温柔敦厚、和婉有致的气质。

当然,这种情怀不在“欧阳子”感慨中,而在童子的寥寥数语中。

三、 由文章的内在意蕴来读“童子”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这是童子眼中风雨骤至、金铁皆鸣秋声,他对萧索凄厉的秋声置若罔闻,所见是皓月当空,寥无人声,一片明光,而欧阳子悟到的是遍目苍凉,满心伤悲。“末几句的写景越发显得萧瑟平静,丝毫不为秋声所动。在两相映衬而合成的整体意境中,突出了作者内心对秋天衰飒气氛的敏感和悲哀。” 借与童子的对答来表现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正所谓“境由心生”、“万法唯心,心外无法”,心悦则觉物美,心悲则感事哀。对秋声无所知无所感正是对失意不惆怅,对身世不感怀,坦淡、从容、宁静。

接着作者极尽渲染铺陈中慨叹秋对万物的摧枯拉朽,“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又在对“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的否定中,在“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的反诘中,明确指出人的衰颓乃社会人事所致,与秋声无关,不必去恨秋、悲秋。旨在道出人世的忧劳对人身心的伤害之深重,寄寓了欧阳修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但对欧阳子的这一番长吁短叹,童子根本不屑一听,兀自“垂头而睡”。这个“打瞌睡”的表层指向是不懂或不感兴趣,深层意义指向什么呢?承前文童子是虚拟人物的认知和他淡然看秋声理解前提下,这个“垂头而睡”恰显出童子的豁达超然,旷放不已,而这正是晚年欧阳修自足自安、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典型体现。当然,这种超然不同于那种从容地面对现实,襟怀旷达的人生态度,而是历尽沧桑之后的一种透悟一种淡泊的心境。

这也是欧阳修被后人尊为“六一风神”的艺术风格,在吞吐往复、参差离合结构中更显意蕴含蓄,情韵邈远,“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腾挪跌宕、萦回曲折、百折千回中方见真意。

参考文献:

① 简宗梧《赋与设辞问对关系之考察》,《逢甲人文社会学报》(台湾)2005年第11期

② 郭维森、许结《中国辞赋发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③ 刘德清《欧阳修纪年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