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凄凄不似向前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琵琶行;三次弹奏;白居易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长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在诗歌中,诗人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命运有相似之处,一个是京城官,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一个是京城女,是名满京都的艺人,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琵琶女的琵琶声使两人相逢相识,诗中,琵琶女一共弹奏了三次琵琶。
第一次弹奏在第一部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第一部分是全诗的引子,交代了时间,秋风萧瑟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浔阳江头,交代了背景,送别朋友,自古多情伤离别,再加上无管弦,更加寂寞萧瑟。头两句写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这就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气氛。一个“惨”字点出了离别的无限凄凉,而景色的寂寞惆怅和主人的感伤融为一体。最后两句用“忽闻”造成语气的强烈转折,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用水上传来的琵琶声打破了寂寞、郁闷和凄清。用“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暗写琵琶声的艺术魅力。
第二次弹奏在第二部分,又细分为:琵琶女出场、序曲、第一曲、第二曲、第三曲、曲终、余音绕梁七个部分。
琵琶女出场:“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寻声暗问”写出了诗人当时好奇而又急切的心理,“琵琶声停”表明琵琶女已经听到了来人的询问,“欲语迟”和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说明琵琶女内心犹豫的复杂心理:身世浮沉,沦落天涯,往事如烟,这一切使她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但是诗人“移船相近邀相见”,诗人盛情难却,琵琶女最终还是决定出场了。此处对琵琶女的描写,为后面的故事发展带来许多悬念。
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转轴拨弦”是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还没正式演奏,感情已经先有了。“弦弦掩抑声声思”,曲调十分悲怆,“低眉信手续续弹”,曲调又变得舒缓。曲调的反复变化正对应了琵琶女心中的“无限事”。
第一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曲调急切愉快。
第二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曲调幽愁暗恨。
第三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曲调激越雄壮。
曲终:“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如帛裂一般的曲调也是心碎的声音,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这也和诗人无辜遭贬的愤懑不平相合。
余音绕梁:“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诗人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绕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
第三次弹奏在第五部分:“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人的诉说,又反过来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同病相怜的她又一次拨动琵琶的时候,情感更加浓郁,“凄凄不似向前声”,琵琶声更加凄苦感人,这也使诗人再也忍不住,于是涕泪横流,青衫湿透。
白居易通过对三次琵琶弹奏的细腻描写,将难以言传的情感形容得一波三折、淋漓尽致,将琵琶曲、琵琶女的身世和诗人的感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一、作者善于运用环境气氛和人物感受从侧面烘托音乐演奏效果
诗的开头,秋风萧萧,芦荻瑟瑟,主客“醉不成欢惨将别”,忽然听到江中传来的琵琶声,因而“主人忘归客不发”。这里,作者先写特定环境及主客的心情,以主客无意中被乐声吸引来侧面烘托演奏效果惊人。接下来,当琵琶女被邀出场演奏时,“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通过写周围人们沉湎神往、寂静的环境来衬托演奏效果迷人。当第三次演奏时,作者把复杂的环境气氛和人物情态压缩在四句诗中:“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里由乐声写到听众,由满座听众写到特殊听众,由特殊听众的外表写到其内心――泪湿青衫,表明作者及满座听众都被乐声感动了。三次听乐,用以上三种不同的方法写出了演奏的惊人、迷人和感人的效果。
二、作者通过演奏者的动作情态,交代层次,引导听众去领会音乐
“转轴拨弦”是弹奏前试弦调音的准备动作。“低眉信手续续弹”是演奏时的情态。“拢”“捻”“抹”“挑”和“收拨”“画”是弹奏中和结束时的指法。如此细腻地描写这些动作和态度,不仅表现了演奏者的高超技艺和层次分明的演奏过程,还表现了作者高度的音乐修养。正由于作者精于此道,才能深刻地去领会音乐的丰富内涵,从而做到“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作者运用对比来反衬琵琶演奏的音乐效果
作者用“山歌与村笛”的“呕哑嘲哳难为听”与“琵琶语”进行对比,从而表现了琵琶音乐“如听仙乐耳暂明”的优美动人。
白居易 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2、译文
【关键词】 《琵琶行》;入声韵;景物;音乐;感情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2-0026-5
《琵琶行》是一首传诵千古的长篇叙事诗,白居易借助流落江湖的琵琶女的飘零身世,抒发了对琵琶女的同情及对自己遭谗被贬的愤懑不平,写出了“长安故倡”和“江州司马”的天涯沦落之恨,悲愤之情贯于全篇。历来的文人学者对《琵琶行》的主题、琵琶女形象、情景交融、精妙的音乐描写方面多有论述,对精妙的比喻、顶针、双声叠韵、叠字、叠词等语言特色也多有涉猎,但从古汉语读音、尤其是从汉语音韵角度剖析,则是现有研究者常常忽略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押入声韵这一角度,探讨《琵琶行》中入声韵的表情达意作用。人声是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方言中重要的语言现象之一,唐朝汉语韵母的韵尾有阴、阳、人三种韵类,声调的特点是有平上去人四声。由于语言的变迁,人声韵类和人声调在普通话中都已经消失,但它在古诗词中大量运用,形成平仄节奏,人声韵脚,使得诗词具有抑扬顿挫、声韵回环的音乐美,为古诗词增色添彩。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多押入声韵,笔者认为作者是有意选择这些入声入韵,并作了精心安排,使得这些人声韵的凄切惨急不仅有效地表现了琵琶女和诗人共同的悲愤之情,而且对情景交融、人物心理和音乐形象的转换都无不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缘声入景、源声人乐、缘声人隋,从人声韵去领略《琵琶行》的艺术魅力。
一、入声的语音本质和声情效果
人声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方言的重要语言现象。古代音韵学家把汉字读音按其韵尾的不同分为阴声、阳声和人声三类韵。阴声韵以元音收尾或无韵尾,阳声韵以鼻音收尾。阴声阳声的共同特点是发音可以延长,又叫舒声。人声的韵尾则以塞音[p]、[t]、[k]收尾,短促、不能延长,人声叫促声。入声的声调是同平上去三种声调形成区别的一种调。古汉语的平上去人四声中,又分平声、仄声,上去入声归为仄声,平声平直高昂,声调变化不大,仄声短促低沉,声调高低变化较大。其实,人声调和入声韵是一回事,一个人声字从韵母看,有塞音韵尾,特点是气流突然被截断堵死,形成一种戛然而止、压迫急促的感觉。从声调上看,也有不同于平上去三声的特性,特点是短促、低沉。
不同的韵调、具有不同的音响,会引起人听觉上不同的的感觉,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联想,进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所以不同的韵调就具有不同的情感意义和审美效果。周啸天在《诗词精品鉴赏》中谈到音情的配合时说:“古代诗人在创作中往往根据内容情绪的要求,选择相宜的的声音,不仅仅限于字义的斟酌。其高妙者,不啻能以语言声响传达生活的音响,最常见的是在选韵上,韵按洪亮、细微分若干级,表示欢快的每用‘江’阳’,抒写怨愁的每用‘萧’‘尤一’,慷慨激昂多用‘东’‘冬’,感叹惋伤多用‘支’‘微’,当然,也有不尽然者,有不只此者。”袁枚《随园诗话》说:“欲作佳诗,先选好韵。”所谓“好韵”,即选择与诗情诗境相切的音韵,也就是根据诗词作品表情达意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韵脚,做到以声传情、声情相谐。人声有它自身的音响效果和情感表达特色,声调的调值、调型直、短,念起来急促低沉,塞音韵尾[p]、[t]、[k]是辅音,带噪音成分,它们的阻碍使韵母的发音因受阻速告结束,念起来短促急收,也就使连续的语流显示出强有力的顿挫,清晰响亮的主要元音不能延续,也就没办法造成明亮、高亢的音响效果,自然使语句显得沉闷、压抑。所以用人声字来押韵,反复回环,句与句之间有明显的顿挫梗塞感,句末的语气凸显沉闷、压抑、悲切,有令人不快的感觉,也就适合表达孤寂、抑郁、激愤、悲壮的思想感情。
1. 激扬文字 古义:文章;今义:汉字。
2.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一个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3. 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5.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6. 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7.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肩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8. 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
9. 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今义:山东省。
10.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指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十分、特别。
11.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多 为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12. 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荒唐,没有准则;今义:水势大。
13. 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随水流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 祖国。
14. 规矩而改错 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
15. 长余佩之陆离 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16. 叶叶相交通 古义:互相通连;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17. 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
18. 蹑履相逢迎 古义:迎接;今义:奉承、拍马。
19. 生人作死别 古义:活的人;今义:陌生的人。
20. 举手长劳劳 古义:告别时的动作;今义:表赞成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
21. 奄奄黄昏后 古义:暗沉沉的;今义:气息将绝。
22. 不就当归还 古义:回家;今义:把借的钱物还给原主。
23. 本自无教训 古义:教养;今义:从失败、错误中取得知识。
24. 处分适兄意 古义:处理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
25. 便利此月内 古义:吉利;今义:方便。
26. 便可断来信 古义:来送信的使者,这里指媒人;今义:寄来的书信。
27. 依依墟里烟 古义:轻柔而缓慢地飘升;今义:形容留恋,不忍分离。
28. 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
29. 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0.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31. 地崩山摧壮士死 古义:年轻强壮的力士;今义:豪壮而勇敢的人。
32. 百年多病独登台 古义:借指晚年;今义:很多年,一辈子,终身。
33. 因为长句 古义:因此创作;今义:表原因的连词。
34. 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以前;今义: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35. 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突然出击;今义:超出一般。
36. 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整理;今义:进行治理,使严整、健全、有序。
37.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指容身、存身;今义:付托、寄寓。
38.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39. 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或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40. 才能不及中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41.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42.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43. 璧有瑕,请指示王 古义:指给……看;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处理问题的
原则和方法。
44. 于是相如前进缶 古义:走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走。
45.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古义:指侍从;今义:左边、右边,方位名词。
46.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古义:名词,约定、契约;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47.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古义:指门客;今义:客人。
48. 我丈人行也 古义: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今义:对岳父的别称。
49. 以货物与常 古义:指一般财物;今义:供出售的商品。
50. 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龄;今义: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历史时期。
51. 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栽培;今义:事业上的成绩。
52. 不好交接俗人 古义:追求功名和富贵的人;今义:庸俗的人。
53. 振声激扬 古义:清脆响亮;今义:激励使振作起来。
54. 寻其方面 古义:方向;今义:就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几个事物之一说,叫方面。
55. 衡下车 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走下车子。
56. 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今义:不可以。
57. 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58. 幼稚盈室 古义:小孩;今义:年纪小,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59. 问征夫以前路 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人。
60. 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之间表示爱情的话。
61. 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指战乱;今义:用来比喻纠纷。
62. 孟学士之词宗 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义:指学位。
63. 虽然,犹有未数也 古义:虽然这样,是两个词;今义:连词,是一个词,用于上半句,
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甲事而不成立。
64. 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65. 腹犹果然 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66. 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短;今义:农历腊月二十三。
67.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古义:天空漂浮的生物或云气、尘埃等物体;今义:动植物等生物。
68.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古义:流星的光,比喻急迫;今义:微小的光。
69. 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急速就职;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
70. 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71. 臣之辛苦 古义:辛酸悲苦;今义:身心劳苦。
72. 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73.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古义:现在年龄;今义:说话时的这一年。
74.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75. 俨骖■于上路 古义:高高的路;今义:走上路程,动身。
76. 尝从人事 古义:做官;今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事理人情。
77. 一时收禽 古义:同时;今义:一个时期,短时间。
78.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古义:到那里,指地点;今义:从前,过去,表时间。
79. 不如因而厚遇之 古义:介词“因”和连词“而”的连用,趁此就;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80.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跟自己有婚姻
关系或血缘关系的成员。
【牛刀小试】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D.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约束:盟约。
B.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举手:告别时的动作。
C.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杰出、英俊。
D.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今人:两个词,今,现在,人,别人。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一致的一项是( )
A.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B.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 本自无教训
D.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常从容淡静 从容: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B.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用委婉曲折的言语劝谏
C. 去国怀乡 国:国都
D. 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延请
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 则告诉不许
C. 小年不及大年
D. 北海虽赊
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三峡星河影动摇
B. 李凭中国弹箜篌
C. 往事知多少
D. 众人匹之
【参考答案】
1. A(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语的辨识。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语居多,而现代汉语双音节词语居多,鉴于这一点,同学们往往把古汉语中的两个词混同为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或把古汉语中的一个词语混同为现代汉语的两个词语,由此这也便成命题人命题的重点。A项,与现代汉语相同,都是“江河”意;B项,古:走投无路/今:贫穷;C项,古:智谋与力量/今:理解事物的能力;D项,古:七言诗/今:比较长的句子)
2. C(本题考查实词的古今异义现象。约束,今天是“束缚”意;举手,今天是指“回答问题时的请求方式”;风流:今天指不正当的行为,古代则为“杰出、英俊”意、“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意,结合语境应取后一种;从容,今天指不慌不忙)
3. D(A项,眼泪/鼻涕;B项,鱼和肉/鱼身上的肉;C项,教养/训斥)
4. A(A项,今天指不慌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