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院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适应能力 差距 措施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183-03

近年来,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突破了95%,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却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可见,职业院校针对企业一线培养的有技能的“蓝领”成为就业的新宠,所以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大学生就业不如职校生就业。政府也在大力提倡职教事业,比如重庆市政府就通过“生活补助”、“减免五类生学费”等优惠政策来鼓励学生选择职业院校。职业院校也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大力宣传以求发展,向社会输入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可是,在这华丽的背后却很少有教师关注刚走上就业道路的职业院校毕业生,他们在新的岗位表现如何、职业适应能力如何却是大多数学校教育关注的盲点。本文纵观现实,从职业院校性质入手,在此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职业适应能力的概念

职业适应能力是指学校的学生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过渡过程中,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变化、满足新的角色期望,使自己逐渐达到所从事职业的职业要求并顺利完成职业活动,并且能够利用环境、创造条件使自己达到较高的职业发展目标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职业规划能力、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人际交往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等。一个人经过了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并且进行了正确的职业选择后,我们可以说他适合该职业了,然而职业的适合只是个体进行职业活动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唯一的条件。现代社会是一个自由竞争的社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找到一个适合的职业,创造事业的辉煌。但在职业生涯中却并非一帆风顺,常常会遇到一些阻碍:如职业方向迷茫、工作压力过大、人际关系不良等问题。我们常看到这种现象:接受同样教育和培训的学生进入社会后,从事同样的工作,有的可以大显身手,有的人则无从下手,有劲使不出,这就是职业适应能力高低的表现。

二、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情况

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如何呢?我走访了几个厂家,得到的答案如出一辙:表现一般。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现实情况,我联系了本校分配的学生,他们也大多自评为一般。由此看来,职业院校学生被推荐到用人单位以后自身适应状况不容乐观,与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呢?根据所掌握的情况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学生的专业能力受到限制

有的学校专业的设置没有和工厂形成零距离,学习内容和工厂的实际操作有很大的差别,学生知识和技能较老化,适应不了企业对新技术的要求;其次有的学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校园所学专业联系不大,到工厂后根本就不适应;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就业率,学生学业期未满就被送到了工作岗位,学生在校只掌握了很少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胜任本职工作。

2.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

职业院校学生接受学习的时间有限,知识视野也相应有局限性,所以总体来说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比如说语言综合素质,有的学校语文课形同虚设,原本就没有多大自控能力的学生很少加强基础课的学习,所以“读、写、听、说”能力难以提高。又如英语方面,一些企业现在引进了大型的进口机器,为了能熟练地操作并对机器进行日常维修,技术员工的英语水平至关重要,技术人员若能熟练地用英语表达,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很多企业在挑选人才时很注重的一个方面,但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英语技能普遍偏低。这些现象使学生很难在短期内适应自己角色的转变。

3.学生的生活习惯不好

总体来说,职业院校的课程负担不重,有的学生就此形成懒散的心态,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有的学生在校时常旷课,到了工厂后无视工厂的制度,偶有旷工的现象;弄丢出入证也是屡见不鲜;吃饭的垃圾到处乱扔;不爱护寝室的清洁卫生等。

4.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

有的学生刚踏入社会,比较彷徨和迷茫,因此表现得内向,看见领导就东躲,和同事之间也很少说话,所以生活得很压抑,这自然也影响了工作能力的发挥。

三、影响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的主要原因

以上种种现象表明,虽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比较良好,但是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还有待提高,一线教师应重视此问题,深思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我认为以下几个反差现象正是学生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主要原因:

1.教材与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存在差距

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教材涵盖了有关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技能训练有较强的针对性,其内容基本能满足学校教学的需要,难易程度基本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但教材内容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还有差别,教材知识仍停留在较为落后的技术上,所以毕业生的工作能力较差。

例1,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上电子技术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教材“机”的比重较大,“电”的比重明显不足。另外有的教材已经出版了四五年,其中有的内容已经不能代表我国技能知识的现状,教材的编排形式也显得有些落后。

2.学生的理想与现实情况存在差距

从有关方面获悉,本市企业的人才梯队由不同学历、年龄的人员互相搭配而成。研究生、本科生从事电路设计等技术开发工作;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技术管理工作如设备维修、参数调整、车间管理等则是高职生的责任;中专、中职院校学生担当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所以,中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有的学生好高骛远,整天幻想着不劳而获,羡慕管理阶层的人员,对已有的工作不满意,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现实与理想的差距造成了他们浮躁的心理,这自然影响到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例如,前年分到重庆二郎某厂的一数控专业的学生,在实习期间,经常埋怨工作时间太长、环境太差、工资太低,所以听信在外地打工的老乡劝说,私自离开了企业到珠海寻求发展。可是去了以后,四处碰壁,难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所以现在她非常后悔,曾打电话告诉我,希望我把她的经历告诉在校学生,不要再犯类似错误。

3.专业设置和企业需求的脱节

毕业生要想不愁“嫁”,学校必须始终瞄准市场缺口。现在只有部分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而有的学校专业设置和社会需要相违背,这种不平衡造成的结果就是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明显下降。我认为,学校的课程大纲应该由企业和学校相应专业的专家、教授及教育管理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审核,然后交给任课教师实施教学。这种“订单式”培养模式让学生一进校门就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理论基础方面也要打破以学科体系为主的教学方式,把各个专业综合成活的模块,使学生具有广泛和扎实的技术和理论基础,能适应各个工作环节。

4.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例失衡

在社会上普遍有这样一种想法:来到职业院校就是学习技术,是否学习公共基础科目无关紧要。其实不然,基础科目在职业院校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技术再好,必须学好语言表达,否则讲不出所以然;技术再好,但整体素质偏低,单位怎给你栖息之地。有的学生只求技术精湛,有的认为有一张嘴皮子就行了。这两种表现都太极端。不过,近两年一些院校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努力做到两者平衡,使学生和谐发展。

当然上面列举的只是主要的方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自身个体的差异。这些都值得教师探讨。作为一个有责任的社会人,我们应该瞄准社会发展的方向,找出解决的办法,完善学校的教学模式,让职业院校这支大队伍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更充分的发挥自己,为四化建设做出贡献。

四、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几点建议

新的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创新的时代,是一个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把技术工人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是职业院校责无旁贷的责任。我纵观现实,认为以下几点可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1.贯彻“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的办学思路

学校要全力贯彻“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总体办学思路,在大力拓展就业安置市场同时,坚持把教学质量放在首要位置,走质量兴校之路。学校领导要不断规范教学管理体制,把教学质量管理贯穿于从授课计划及教案编审、教学文件检查及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对教学质量实行全过程、全员管理,有力地促进和保证教学质量。企业可与学校建立对口的实训基地,学校则可根据各个用人单位的需要调整课程,进一步细化专业,对口培养技术型人才,了解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缩短磨合期。

2.加大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更新力度,进一步改善实习条件和环境。

学校应该建立具有较高层次的实验室和实习车间,并每年投入资金用于添置实习教学设备。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搞好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突出实践教学,进一步增加实习手段,丰富实习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多、更扎实地掌握其所学的专业技能,尽可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3.不断强化学生的管理工作

学校要坚持“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方针,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让学生一进入校园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除了认真学习以外,还要帮助学生完成思想上的改变。任何束缚只能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要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天赋,让他们展示最完美的一面。比如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说理疏导、榜样教育、对比教育、个别教育、实践锻炼等。

4.提高素质教育,达到全面发展。

学校既要重视专业教学,又到重视基础教学,因为基础教育是一个人能否成材的关键,就像一座大厦,必须要有坚实的地基,空中楼阁只是幻影而已。很多职业院校只重视专业课,基础课只是一种形式。其实这种教学观念是错误的,学生的人文修养是各方面的总和,人的能力也是各知识相互促进的结果。现在有的单位很重视综合水平,在面试时注重应聘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校教学的参考基数。如:在教育中,加入“沟通课”。学生到工厂以后难以和老工人沟通,因此影响工作能力的发挥,自然也影响了适应能力的转变。在开设的课中适当的点拨学生很有必要,多和他们进行心的交流,既提高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及时地掌握了学生的心理变化,预防新的不良情况发生。

5.强化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任重道远,肩负伟大的使命,职业院校的教师也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是培养合格技术人才的关键。但是有的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力量不够强大,学校应该多给老师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并通过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教师竞赛活动,评选教学能手,同时学校也要订阅相关的资料和杂志,让老师及时了解外面的新信息,更好的促进教学。作为教师,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应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着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

6.学校应该做好学生就业后的追踪报道

有的学校把学生送出校园后,就认为与自己无关了,很少去进行追踪了解。有的学生的确不适合某个工作,他不感兴趣而又无能力去改变,因此会埋没自己,那么学校应该追踪了解,加强沟通,对他们表示关注,进行调节和爱护,正确无误的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改进方法,更好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7.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事物的发展是外因和内因共同发展的结果,内因起决定作用。前面只从外因来讨论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的方法。我们也应该从内因来寻求能力的提高,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的竞争性、淘汰性、残酷性,使他们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端正择业观念。所以,要让学生认识到:转变观念,强化职业意识,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思想,增强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有事业心与职业自豪感、责任感、道德感;建立新型人际关系,好学好问,精益求精,创新开拓;要立志创业,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本功,培养多方面的能力,使之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高昂的工作情绪,从学生角色转换到社会角色时,立足于平凡的工作,向前辈人一样,勤奋努力,豪情满怀的走向成功之路。

综上所述只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其实一个人是在社会中成长,整个社会乃至于一个小环境都对学生的人格魅力、心理健康、生活习惯、理想有重大影响,社会也是教育人、促使人发展的地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年龄尚小,在纷纭复杂的社会中难以认清现象、分辨是非,所以社会应该给予关怀,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工作空间和社会环境。简单的说,就是老师、家长、社会要共同关心他们的成长。家长要理解子女,多和他们交流,多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愿望,肯定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社会也要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这样,在这个不可缺少的领域,才会吸引更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才能够使更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抱有期望,为自己的理想做出最大努力。

职业院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动漫产业;动漫教育;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31-01

一、职业院校动漫专业概况

在国家积极的政策扶持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之下,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中国动漫产业已形成了较大规模:建立了17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6个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8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动漫教育也顺应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在蓬勃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办学历史短经验不足、生源复杂、师资力量短缺、缺乏系统的教材、教学不规范等。

二、职业院校动漫专业教学模式

(一)专业定位以市场为导向

在职业院校的动漫专业中,生源情况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在专业认知及专业兴趣上都有一种迷茫性和困惑性。但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并且对于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都有着积极的参与性。这种情况下应充分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从职业教育的技术性和应用性出发,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充分把握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和目标,建立一种适合职业院校发展的校企联动的培养模式。

(二)校企合作与商业实训

校企合作就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签订人才培养合同,保持积极的合作与沟通,学校以企业的需求为风向标,将企业商业开发中的项目灵活整合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企业可将部分制作分包到学校,然后由学校及时反馈,企业定期跟踪制作进程。如日本东京媒体学院,当企业正在开发游戏引擎、游戏动画项目时,该学院就已经把人才培养转向了该项目。

商业实训的锻炼不同于学校课程作业,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商业制作的经验,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返回课堂继续学习提高,在项目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可在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

三、职业院校动漫专业教学内容

以五年制职业教育为例,第一年以学生手绘造型能力的培养和动画运动原理的学习为主。当今数码科技手段的使用为动漫制作和动漫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这种科技力量也产生了另人难以摆脱的依赖性和制约性,模仿挪用、素材拼贴等成为所谓有效而快捷的手段,学生容易依赖软件的便捷性而忽视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第二第三年则注重软件操作方面的学习,可分二维和三维两个方向,以熟能生巧为教学指导理念,以一定密度一定强度的训练为保证,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进入教学计划的中后期,在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后,即可进入项目实训阶段。动漫游戏制作的工作量都十分巨大并且分工细致,只有发挥各部门不同的特长,团结协作才能完成优秀的作品。正因为这种特殊性,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点对点岗位培训,从不同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性格特点出发,细化分配到各个项目岗位。学校还可邀请企业里的一线制作人员定期进入课堂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师傅带徒弟式的辅导。

四、职业院校动漫专业的师资和硬件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动漫教师培养体系,大部分动漫专业教师都是由美术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转型而来,虽然经过一定的培训后上岗,但大多缺乏一定的社会从业经验和商业项目的历练。加拿大不少动漫专业对教师的学历要求并不高,但是对教师的专业技术要求很严格。Centennial College的专业教师都和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除了极少数的终身教授外,所有专业教师都在相关企业兼职。师资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合理健全的师资结构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需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考核,以解决教学和市场脱节的问题。

硬件建设是动漫专业课程重要的一环,很多职业院校很难达到要求,因此不仅需要加强政府、社会资金的支持力度,同时还要密切校企合作机制,企业掌握着最先进的动漫制作设备,可以为教学提供有保障的实训基地,学生在企业中实习顶岗,实现了校企的优势互补。

五、结论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动漫教育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要从产业发展和教育培训等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身特点和地区产业优势,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把握现代职业院校动漫教育的发展思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坚持走校企结合、产学一体化的道路,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院校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职业院校范文第3篇

Abstract: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for its ow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main method and way for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of local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basing on local, docking industry, faculty training, formulating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textbook building ,etc..

关键词: 学校特色;立足地方;对接产业;师资队伍;培养方案;教材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based on local characteristics;docking industry;faculty;training plan;teaching material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6-0210-01

0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到来,一方面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得到了极大的调整,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根据我国人口自然增长规律,今后三到五年时间内,高中阶段毕业生将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职业院校办学竞争将日趋激烈,那么,地方职业院校如何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壮大,笔者认为,形成学校自身特色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院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即学校特色,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普遍要求。什么是“学校特色”呢?学校特色是专指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及社会需求,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经长期努力所取得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办学风格、办学机制等,它是学校独特性、杰出性的表现,是凝聚在学校每一个成员身上的一种精神品质。它具有特色的全部特征。“学校特色”的形成,是学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中间点,它将引发学校整体质的变化;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学校今后发展的生长点。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形成学校特色,发挥特色优势,将会带动整个学校的蓬勃发展。那么,地方职业院校怎样才能形成学校特色呢?

1立足“地方”,办出地方特色

地方职业院校就是要立足“地方”,办出具有地方特征、地方风格、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学校。要瞄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借鉴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紧密结合地方职业教育实际,按照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办事。要把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育改革放在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背景下去谋划,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的总体布局对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有良好的硬、软条件作保障,而且需要有一支素质好、技能硬的实用性、高技能的人才队伍来支撑,更需要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来推动。地方高职院校聚集了众多的技术专家、教授,有相对雄厚的科研、技术力量,专家、教授可以为地方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大显身手,弥补地方企业科研力量溥弱,技术力量落后的不足。

2对接地方产业,建设专业特色

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主要为当地经济服务,其专业设置既要考虑地方经济布局,又要考虑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还要考虑行业工种职业技能的变化,顺应地方经济的发展,才能形成竞争力。同样层次、相同专业的高职院校很多,全国共有一千多所,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专业设置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怎样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呢?就是要根据所在地的支柱产业来开设专业,要根据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集合来开设课程,要依据不同岗位的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单元,依据行业企业的工种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培养人才,即“对接产业设专业、对接岗位设课程、对接工作过程设教学单元、对接工种设教学目标、对接社会培养人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只有紧贴地方经济才能办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

3建设一支有特色的师资队伍

任何一个学校要形成特色,都必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校长。二是要有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是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表现,是校长独特的办学思想渗透到学校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的结果。校长只有确立适合本校特点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鲜明的办学理念,并广泛宣传发动,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学校才有自我超越、追求特色、创造特色的可能。当然学校特色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任又一任校长长期的一以贯之的努力和奋斗逐步形成。教师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

4制定具有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确立培养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方案;是学校教学工作最重要的一份指令性文件。它对体现办学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具体设计与开发,对引导和组织教学按照既定的方向进行,对规范和约束各种教学行为、教学活动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形成学校特色,必须把制订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放在重要位置。

怎样才能制定具有特色的人才教养方案呢?一是要以广泛、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先导,以人才能力需求为依据,冲破现有的学科框框,科学合理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二是要改变“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的套路,按实际工作流程和职业岗位需求,以整体优化为目标去构建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切实使培养目标通过课程落到实处。三是充分考虑知识更新速度、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变化等各种变数的影响,用富有一定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来应对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变化。

5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

开发与学校特色建设相一致的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是学校课程开发的策略,是高职学院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校本教材是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基于工作流程的职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充分尊重和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及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形成课程体系。它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因此,它是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高职院校学校特色的定位、建设与形成,应来源于对学校历史、现状、未来的深刻了解、全面分析和整体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职业教育工作者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职业院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情商(EQ);教育(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5-0014-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卫生职业院校学生情商和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编号:112167)的阶段性成果。

情商是近些年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得到了家长普遍重视。只是,认识仍停留在从娃娃抓起的阶段。所以,儿童情商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对于职业学院学生的情商教育却有所忽视。

其实,这里面有个小小的误区:情感商数作为人类情感、意志、耐挫等方面的品质,本就是后天性格的一种综合体现,完全可以贯穿人生始终的的修行事业。所以,局限于停留在从小抓情商层面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应该认识到情商教育的一贯性,培养自己更高的情商指数。

一、职业院校情商教育探索的重要性

传统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蒙昧观念应该彻底摒除,新时代的学生应该更科学、更负责地规划人生。所以,情商教育是教育者必须引荐给学生的重要财富,引导他们,使其最终能够进行情商方面的自我教育。

1.对高中情商教育的引用与借鉴。对比来说,高中因为课业压力大,在情商教育方面的探求走在了职业院校的前面。有些高中已经开始尝试利用情商教育来缓解学生压力,或者通过情商教育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实力。因高中生源年龄与职院紧密衔接,可以引用和探讨。

综合来看,高中的情商教育存在以下出发点:①智商不是唯一,情商引导未来。②提升交际能力,加强综合实力。③拓展领域,学会负责。④重视习惯培养,形成良好风尚。⑤自我激励,自我培养,认真学习。⑥强化认知,学会感恩。除了第一条具有安慰性质、第六条具有自我实现价值作用以外,剩下的一大半都是功利性的:“为了学习、为了适应社会”。而实际上,应该认为,学习获得的财富、地位和社会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自我价值实现时的一种附加品。

2.从情商的分类看学生的均衡发展。情商教育对教育者的要求比较笼统:“要求教师心胸宽广、多讲先进事例、以身作则;要求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培养、严格要求、培养良好习惯。”问题在于,情商教育不能止于榜样教育,不等于习惯培养,情商教育与榜样教育、习惯培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可通过细细的品味一下情商的分类来了解这一命题。

情商可分为5个部分:①自我情绪认知。②情绪调控。③自我激励。④他人情绪认知。⑤人际关系管理。不难看出,要想让学生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均衡的发展,就不能仅止于“讲故事、养习惯”这样狭隘的层面,措施和方面还应该更全面些。

二、职业院校情商教育的有效措施

1.尊重个性化,加强认知能力。人们常说我国教育不尊重个性化,这一观点大家可能还不太赞同。如我国各类院校习惯于统一制作校服、统一着装、限制着装,这恰恰违背了发展个性原则。一方面强调培养个性化人才,一方面又在服装上限制个性的发展,岂不是大相径庭么!而且,一个人的着装水平是可以培养其情商指数的,特别是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衣服、形成自己的风格的过程中。所以,仅就统一校服这样的小事,就足以说明我国教育在个性化培养上还是有待改进的。

另外,限制着装也是各类院校、甚至高校也很愿意做的一件事。记得有女学生曾反应,说学校不让穿热裤、短裙还有拖鞋来上课。笔者听后,很是震惊,当即就给予了回应说:“不让穿短裙是为了保护你们,上下楼不方便,易走光。不穿拖鞋呢,是因为穿拖鞋虽然舒服,但难登大雅之堂。学生总不好看见一个老师也穿拖鞋、大裤衩来上课吧?至于热裤,有的不计较的老师上课,但穿无妨,只别是太过于短小即可。”学生听后,基本赞同笔者的观点。

因此,学校限制着装,学生并不是坚决反对,但如若没有说清原因,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不足为奇了。想让学生认同校方的规定,就要给他们一个认知的过程,无论这个认知过程看起来多么简单、可笑,总还是必要的,这就是要求教育者要对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都给予尊重。

综上,认知能力的强化,无论是自我情绪认知,还是他人情绪认知,都是建立在真正的、相互的尊重的基础上的。作为教育者,更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更要尊重学生的各种认知。

2.适度教育惩罚,增强情绪调控力。教育惩罚具有挫折教育的特性,而挫折教育又是情商教育的一种。现在的挫折教育有些变味,为了挫折而挫折,而且实施挫折教育的人还不能是教师,只能是家长。因为,现在的教育领域,要求对学生“动不能罚,责不能骂”。其实罚骂不过就是严厉、惩戒的象征。如果视惩罚教育为,真可谓是我国的现代教育部会错了意!既然连惩罚都不能实施,又谈何挫折教育?要想推行情商教育,惩戒与责问绝对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一味地讲先进事迹、榜样人物,不如切身地体会一次惩罚的苦涩。在笔者教过的“迟到罚站”的班级里,就是比“迟到好言相劝”的班级里再次迟到的人数要少。而且,被罚过站的人数越多、范围越大,学生在其他事情上的规范程度、自律程度也就越高,说服效果更加明显。罚的时间不长:一分钟,这一分钟能换来学生对相关事件情绪反应的控制力,岂不算是好事一件!

关键是教育惩罚的时机、力度以及对需惩罚的定义,各界专家对此论证尚无定数,笔者的议论只当抛砖引玉,希望激起大家讨论。

3.适度攻关,激励自我成就。教育学理论指出,激励学生,必须在教学中设置合理的难度关卡,让其在达成的时候,既要感到一定难度、但又能努力完成。这样激励,学生在达成目标后,才会获得成就感,完成自我激励。

因此,在学校设置的各项活动中,更应该遵循层次划分的原则,甚至应该有一个专门的团体对学校设置的活动难度进行把关和调整,对不同类型学生设置的标准也应该体现出差异,不能为了省事一概而论,至少也要分出两到三个层次,而评价方式也应该依此做出一些适当的改变。例如,设置班级进步跨度最大、成绩保持最稳定、参与活动最多、最关爱他人、最感动班级等多种多样的评价标准,为学生营造各个方面的突破空间。

特别是在职业院校,空乏单一的校园生活会消弱学生对成就感的寻获、对自我成长的激励。长此以往,是不能让学生激励自己前进,形成自主学习积极性的。

4.扶持社团活动,促进人际交流。讲道理、明事理固然是加强人际管理的一个好方法,但闭塞的人际关系却可能导致理论无法联系实际的尴尬境遇。对此,完全可以利用职业院校的社团活动来促进人际交流。其实,职业院校的社团活动既有场地、也不缺成员、活动形式更是丰富,关键在于社团能力的发挥。由于课业结构和资金能力的限制,职业院校的社团面临既无场地、又缺支持的现状,社团成员加入还都是介绍制,无助于发挥人际交流的作用。希望职业类院校重视学生社团的巨大作用,为其提供场地、时间、空间,让其发挥更多的优良特性。乃至于组建一些半校半生管理的官方社团,也未尝不可。

综上,针对职业院校情商教育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更具体的情商教育方针、方法和路线也是数不胜数。诸如校园文化、学校管理、校园建设、教学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则有赖于政府、学校及社会各界的群策群力了。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戈尔曼.情商[M].杨春晓,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职业院校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判;综合素质

一、建立评价模型的意义

同普通教育比较,职业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对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满足人的职业技术学习需要,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职业教育的价值是构建合理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姜大源先生认为职业教育的基本结果就是学生个体职业能力高低,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三种要素的整合状态。学生技能形成与否的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学生能否凭在学校学到的一技之长顺利谋到一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就业能力。

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不仅关心学生的在校学科成绩,更需要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包括职业技能和其他与就业相关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企业和毕业生之间就业平台,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甚至学生的情感因素等,做出比较客观的全面评价,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毕业生评价信息。

二、模糊综合评判的定义

评判是指按照给定的条件对事物的优劣、好坏进行评比、判别。综合是指评判条件包含多个因素或多个指标。因此,综合评判就是指要对受多个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不能用单一的因素完成对某一事物的客观评价,而必须通过对多种因素的全面考虑和分析,从而给出综合评价。综合评判是模糊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软科学领域里。所谓的模糊(Fuzzy),是指事物差异中间过渡的不明确的现象,它表征对象在认识活动中的分辨界限是不确定的,即无法精确地描述对象在类属、形态方面的定义。要描述对象的模糊性特征,需要运用模糊数学,通过模糊数学分析,实现由模糊向精确化的转化。模糊集合理论摒弃传统的二分法,即属于或不属于,而是用某种程度属于,即隶属度(Grade of membership)来表示。而隶属度是表示某个东西属于模糊集合的程度。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对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模糊的、不确定的事物和现象做出总评价的一种定量化的数学方法,它以模糊数学为运算工具,在确定各指标和子指标的权重系数的基础上,构建单因素评价模糊矩阵和模糊综合评价矩阵,根据模糊数学的合成原理,计算出最后综合评价得分,从而确定评价对象的等级。

三、使用模糊综合评判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模型

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允许同学和班主任教师对评价对象的综合素质各级指标输入成绩,然后系统根据综合素质的评价模型,给出可以获得毕业生全面的客观的评价等级,该评价等级将作为就业决策和就业指导的重要参考。在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分析的过程中,指标选择与指标系统的构建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与可靠性,关系到能否为毕业生提供一个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据。评价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指标应该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了使本指标体系合理、科学、实用,本研究分以下两个步骤确定各项指标,同时很好地保证了指标体系的信度。

第一,通过查阅与课题相关的文献综述、理论学习,参考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和职业素质教材,各人事部门对员工的培训教材,与职业教育专家讨论研究,听取专家意见,全面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建原则,提出初步的各项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第二,对指定的评价指标进行充分论证。请企业人力专家、各学校就业部门教师进行调查、访谈。对指标的合理性、实用性、科学性等进行深入地调查,对反馈意见进行认真研究之后,重新整理出如下指标体系。

1.专业技能

(1)动手能力

①实际操作灵活;

②完成作品质量;

③完成作品速度;

④实践经验。

(2)创新能力

①求新意识;

②作品有新意;

③不畏困难,主动探索;

④能影响别人看问题的角度。

(3)专业基础

①基础知识扎实;

②专业知识广泛;

③专业学科成绩;

④热爱本专业。

2.潜在的职业素质

(1)诚信品质

①为人正直;

②有责任感;

③与人相处有信誉;

④考试不作弊。

(2)团队合作能力

①热爱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②有集体意识;

③在集体作品设计中,能积极推动项目的进展;

④懂得与人分享。

(3)沟通能力

①善于倾听;

②善于表达;

③在新环境里不怯场;

④与人相处愉快。

(4)时间管理能力

①做事情有计划;

②有困难时忙而不乱;

③课业、设计能按计划完成;

④出勤率。

实际上,不同的企业对以上指标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在访谈中,有的企业强调专业技能,有的认为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更重要。经过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确定了每个评价指标对综合素质的隶属度。下面通过实例说明如何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毕业生综合素质作出评价。

首先,根据上面给出的信息,对评价对象作分析,得到评价指标的域为:

U={专业技能(U1),潜在职业素质(U2)};

其中:

U1={动手能力(U11),创新能力(U12),专业基础知识(U13)};

U2={诚信品质(U21),团队合作能力(U22),沟通能力(U23),时间管理能力(U24)};

由此形成综合评判的二级模式。评语域V表示为:

V={优秀(V1),良好(V2),中等(V3),及格(V4),差(V5)}

假设组织同班同学10人和本班的班主任教师为某同学进行评价。

统计学生的原始数据用小数表示,结果见表1:

四、结束语

用人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往往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是专业技能。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结合起来,作为评价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依据,比传统的评价体系更科学,更实用,同时也能为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提供依据和拓展思路。

参考文献

[l]国家教育委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编.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及其分析[M].北京: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吴蔚,李士伟.发展职业教育是国策―访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助理姜大源[J].职业与教育,2006,1:2~4

[3]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