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望驿台

望驿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望驿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望驿台范文第1篇

望驿台范文第2篇

和家庭。如今,以太网开始导入汽车

2013 法兰克福车展上,宝马公司推出了全新一代BMW X5,这款换代SUV 在吸引大量汽车消费者眼球的同时,更受到了汽车及通信行业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因为该车采用的车载LAN 技术是一种在通信设备、个人电脑及家电产品中广泛采用的通信网络技术——以太网(Ethernet)。新款X5 将采用车载以太网作为通信网络来传输监控摄像头记录的周围影像数据。

以太网的名称来源于人们在查明光和电磁波的传播原理之前,认为空气中存在介质“ether”(以太)。发展到现在,该通信技术已如其名称一样,融入了几乎所有场所,通过与多种网络设备连接实现了普及。到2013 年,它将迎来40 周年的发展历程。该技术规定的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通信功能层级结构——OSI 基本参考模型(分7 层)中最底层的物理层及其上一层数据链路层。

过去, 以太网击退了“FDDI(fiberd i s t r i b ut e d d a t a i n t e r f a c e)”、“ATM(a s y n c h ro n ou s t r a n s f e r mo d e)” 及“100VG-AnyLAN”等并存的竞争技术,凭借绝对性价比、互联性以及高扩展性,席卷了办公室和家庭。而如今,以太网开始导入汽车。

让汽车更开放

随着智能手机与车载设备的联动、云和大数据的运用,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普及,构筑新电子平台已经成为了新一代汽车的必须条件。而利用车内LAN 标准“CAN”逐层连接ECU 的现行车载网络无疑将遭遇发展的瓶颈。有业内专家分析,今后要实现的车载网络,或许是把更高速的通信网络作为骨干通信网,信息系统、车体系统、控制系统、安全系统等各自经由网关连接ECU。

而在以前采用的车载LAN 技术中,基本采用的都是很难与外部设备及网络服务连接的“封闭标准”。究其原因,则是目前占主流的车载LAN 标准“CAN”及其新一代标准“FlexRay”、多媒体数据用高速通信标准“MOST”等都具有浓重的“汽车行业标准、由汽车行业制定、为汽车行业制定”的色彩,注定了其应用的局限性。

但是,以太网因为本身具有的开放性,互联扩展等优势,因而将其导入汽车环境后,除了原来的车载设备以外,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设备的联动也将变得更加容易。还能轻松利用移动通信来享受网络服务。因此,有业内专家直言,汽车导入以太网受到关注的一大原因便是其中隐含着为车载网络环境带来与IT(信息技术)行业相同的开放环境的可能性。

以太网已于2008 年前后开始在车辆故障自我诊断(OBD)用途实现了实用化,而今后会在提高实时性、确保故障时的安全性、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数据传输速度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在普通以太网中,利用电信号使最大数据传输速度达到1GB/ 秒的标准已经普及。如果能够将这种高速传输技术应用到车载LAN中,高画质高清影像传输,以及在设备之间传输多个监控摄像头拍摄的影像等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如果以这种影像及语音等信息系统数据传输方面的应用为开端,那么随着发展的深入,以太网的应用范围将会扩大至将车载AV 设备的影像传输(信息)系统、车身系统、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及信息系统等各个系统的网关连接起来的主干网络。

在工业控制市场,以太网已经证明能够在较大的温度变化范围、剧烈震动、高EMC 辐射以及灰尘或潮湿环境等极端条件下实现强劲的性能。此前,麦瑞半导体推出的KSZ8041NLAM 单端口快速以太网PHY 解决方案可以支持高达125°C 的环境温度。而针对汽车市场的需求,新一代以太网设备也大都具备显著改善的ESD( 静电放电) 性能。因此,以太网可以很好的适应汽车环境变化。

除此之外,通过Broadcom 公司研发的单对非屏蔽双绞线组网,汽车制造商可以替换过去昂贵、笨重的屏蔽电缆,极大地降低互连成本和电缆系统重量。数据表明,BroadR-Reach采用的单对非屏蔽双绞线可以将互连成本显著降低多达80%,并可有效减轻电缆重量30%。单对非屏蔽双绞线除了提高传输速率,降低成本,还可实现电力的传输。

事实上,已在多种用途普及的以太网进入汽车领域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原因在于汽车领域对于网络性能的要求与办公设备及家电用途不同。其中,确保通信实时性和通信发生故障时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车载以太网的大规模运用同样也需先解决技术应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

思科和英特尔等公司于2009 年成立的“AVnu Alliance”就是进行这方面讨论的团体。为了在家庭和汽车内构建高质量视听环境,该团体正在积极推进“IEEE802.1 Audio/VideoBridging(以太网 AVB)”的采用。对于汽车厂商而言,要将家庭用标准应用到车载用途,那么对于车载以太网的改进则成为必然。2011 年丰田等企业曾向AVnu 联盟提出了车载用途要求的必要条件。AVnu 联盟现已根据这些要求,以改善数据链路层为主,讨论为汽车控制系统用途等制定新一代标准。

重要联盟

相比AVnu 联盟,在车载以太网的发展过程中,OPEN Alliance SIG 联盟扮演着更加举足轻重的角色。早在2011 年,作为创始成员,宝马公司和现代汽车公司与Broadcom(博通)公司、恩智浦半导体公司、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以及哈曼国际公司成立了一个特别兴趣小组(SIG)——OPEN 联盟(One-Pair Ether-Net),以促进基于以太网的汽车互连的广泛采用。该团体旨在帮助汽车行业改善车内安全性、舒适度以及信息娱乐体验,同时极大地降低网络复杂性和布线成本,并制定车载以太网的相关标准。

两年后的今天,OPEN(One-Pair Ether-Net)Alliance SIG 的成员正在迅速增加。截至2013 年6 月,加盟OPEN Alliance SIG 的企业及集团已经超过了140 家,而在大约一年前还只有50 家左右,数量增加了近两倍。2013 年6 月,卡特彼勒、标致雪铁龙、丰田、大众、沃尔沃等公司都加入了该团体。该联盟目前并没有准入限制,并且计划在未来数月内增加更多汽车供应商和制造商成员。OPEN Alliance SIG 迅速壮大的背景实际上就是汽车行业开始朝着使用车载以太网的方向转舵的信号。

OPEN Alliance SIGBroadcom 联盟创始成员,同时也是目前处于全球以太网市场领导地位的Broadcom 公司表示,汽车市场将是Broadcom 继基础设施和网络(包括个人PC、数据中心等)、手持移动设备(包括手机、平板、蓝牙等设备)、宽带通信市场(以太网)后的第四大重要产品线。根据Broadcom 公司汽车网络产品高级产品线经理Timothy Lau 提供的数据,汽车半导体的需求从2005 年开始不断上升,预计到2014 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到250 亿美元。

如今,以太网已能够正式进入诸如CAN、LIN、FlexRay 和MOST 这样的汽车网络行列,而其幕后推手便就是OPEN 联盟旗下的Broadcom、飞思卡尔以及BMW 公司为代表的成员。现在,它正在促进100Mbps 以太网互连作为汽车网络应用标准,同时推动博通BroadR-Reach 以太网解决方案在下一代汽车网络内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据悉,Broadcom 将按照OPEN AllianceSIGBroadcom 联盟RAND 条款提供BroadR-Reach 规范的使用许可,所有感兴趣的OPEN 联盟成员都可获得使用该规范的许可证,支持以太网的宝马汽车早在2008 年便开始上市,而其2013 年法兰克福车展推出的新款X5 车型已经采用该技术。宝马还在进行提高车载以太网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的研究,计划2018 年将现行的100Mbps 的速度提高至1Gbps。

BroadR-Reach 是Broadcom 公司近期推出的系列汽车解决方案,共有5 种产品:包括配备4 种物理层的7 端口“BCM89500”、配备5 种物理层的7 端口“BCM89501”、配备2 种物理层的4 端口“BCM89200”、单端口“BCM89810”、配备支持10/100/1000BASE-T 物理层的“BCM89610”。

采用该系统的首家汽车半导体供应商便是OPEN 联盟成员恩智浦(NXP)公司,并为该系统提供收发器(PHY)。BroadR-Reach 技术专为满足汽车行业的严格需求而设计,通过单对非屏蔽双绞线提供高性能的100Mbps 带宽。由于无需布设昂贵、笨重的屏蔽电缆,汽车制造商可以极大地降低互连成本和电缆系统重量。

而非OPEN 联盟中,瑞萨电子公司也早在2011 年6 月8 日宣布推出了六个新型第四代(X4代)、基于V850 系列的S 系列微控制器(MCU),该微控制器同时支持以太网以及MOST 网络。

望驿台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苏州造;网络;外贸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059-01

对于经济高速发展,本地企业和外企共同发展的苏州而言,为进一步扩展销售渠道、培育多元化市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打造自主品牌,推动苏州高端制造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由苏州市商务局组织推动的“苏州造”内外贸一体化网上销售平台应运而生。更多的外贸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展示自己的品牌特色,减少很大一部分企业营销成本。而对于外贸一体化网站“苏州造”的网络营销就更加重要,可以吸引更多商机,开拓更大范围的市场。

一、“苏州造”外贸平台的建设

(一)“苏州造”的外贸服务范围

“苏州造”平台建设以“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市场运作”为原则,结合苏州产业发展特点,通过信息、企业认证、产品展示、品牌推广、网上销售等方式,全面推动苏州企业升级,其主要销售方式包括B2B、B2C和跨境电子商务三部分。经过一年的精心筹划,截至目前,上线销售的企业一百二十家,通过平台展示企业形象和产品品牌的近二百家,涉及电子电工、机械机电、高端设备、家居用品、纺织服装、食品等11个行业四十多个品类,约三千余种商品,后续会有更多企业加入该平台,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民众。

(二)“苏州造”的网站建设

一个成功的外贸企业网络营销必须具备的是其网站以及网络营销方式,特别是对“苏州造”这种基本完全依附互联网去进行营销的企业,这两点则格外重要。

在网站建设上,“苏州造”的基本模式与京东类似,页面模式都是参照了京东的页面设置。如在最上方的是用户登录提示以及客服电话、我的订单、我的收藏以及客服服务。接着下方的界面就是“苏州造”的品牌Logo,值得注意的是Logo的下方的字样为“madeinsuzhou”,清晰地告诉了大家该外贸网站主要销售的商品均来自于苏州,在品牌logo旁边的是搜索引擎,下面亦有热门搜索推荐。往下再可以看到网站所销售的商品的分类,值得注意的是“苏州造”有链接特色的页面,如网上电博会、优秀供应商和特色产业带。“苏州造”大致将商品分为八类,分别是手机数码电脑办公、家用电器生活电器、食品饮料苏州特产、服饰鞋帽礼品箱包、家居厨具家纺家装、美妆日化个护健康、运动户外汽车用品和加工贸易产品供应。网站的最后是帮助中心、店主之家、支付方式、售后服务、客服中心和关于我们。商场给顾客最低的保障――保证正品、七天包退和闪电发货被放在了很显眼的位置,网站也紧跟潮流推出了团购活动。

(三)“苏州造”的网络营销

作为一个刚刚成立的外贸一体化销售平台,“苏州造”在刚上线时新闻就出现在中国经济报、扬子晚报等知名报刊和网易、新华网等点击量高的网站新闻上,借由新闻首先打响了网络营销的第一步,让大家对“苏州造”外贸一体化网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苏州造”亦在微博上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在微博分享网络平台上的一些商品的活动,举办的一些特色活动以及去普及穿衣打扮原则吸引更多顾客光顾。

二、“苏州造”外贸一体化网站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企业,问题一定会存在,能够发现问题就有助于解决问题,也就能做得更好。

(一)“苏州造”的网站设置与知名电商过于相似

“苏州造”网站的页面设置与京东等知名电商太过相像,消费者可能会由此觉得企业似乎不看重创新,在实际操作能力上也有缺乏可陈之处,所以将页面设置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版就非常重要,用一个崭新的形象去吸引更多顾客;作为网络上的销售网站而言,让消费者能够对所需要的货物有所了解,在售后可以反馈十分重要比如淘宝。在十几年前,很少有人会相信还没拿到商品,就能把自己的钱交到别人的手上,是因为淘宝的整个购买流程的完善推动了电商的发展,所以对于一个专业的电商而言有售前与售后的留言回复就十分重要,最基本的东西一定要注意。

(二)“苏州造”的网络营销力度不大

除了在网站建设方面的问题,对于网络营销的整个力度并不给力。“苏州造”的理念是把苏州生产的商品卖到苏州以外的地区甚至于国外。所以在营销定位上就不应该单纯的立足于造福苏州市民,而应该将“苏州造”打造成一个品牌,就像苏州作为一个十分优秀的旅游城市一样,给所有的苏州制造做一个包装,让它和大众心中美好的苏州的形象靠近,一个企业的形象定位非常重要。

(三)“苏州造”的产品营销应与其他电商合作

“苏州造”应该积极与网络上与苏州旅游有关的综合电商平台合作,最近十分兴旺的诸如阿里巴巴旗下旅游网站“去啊!”等主打旅游的网站就十分适合作为“苏州造”的推广。对于那些来苏州旅游没有买够特产或者爱上苏州美食而自己的所在的地区并未销售的游客来说,“苏州造”简直是他们的私人订制。

(四)特有品牌的扶持力度不大

作为集二百多个品牌于一身的外贸网络销售平台,有必要主推几个重点品牌。各大电商品牌都以主要竞争品牌的价格战来打出自己网站“便宜”“正品”的口号,所以“苏州造”势必要最先争取到苏州优秀的外贸企业并将其发展成特有品牌,并借品牌发展自身平台。

三、对“苏州造”外贸网站的发展策略

一是中国目前的外贸网站越来越多,在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苏州造”应坚持自我,在不断进步中深深扎根国内市场。

二是国际化脚步不能停,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络上做生意,可见网络的客户量十分巨大。

三是正规产品销售,一个好的企业离不开他最基本的产品,中国作为世界市场,要注重稳定发展,有一个好的基础才能在整个市场里站稳脚步。

四是开发有关“苏州婚纱”销售渠道,联系更多的厂家,苏州的婚纱市场是全国两大婚纱产地之一且价格略低,格外适合在网上进行国内的销售以及和外国企业合作发展更多的生意,以“婚纱”等苏州最具发展道路的产品发展“苏州造”外贸一体化网站。

“苏州造”目前而言还是一个很年轻的企业,在各方面的操作上尚处于摸索阶段,现有的从业人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经验上都存在不足,在很多时候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只要企业内部积极面对,认真研究对策解决已有的问题,在进行中让“苏州造”越来越好。网络蕴藏的市场和商机无限,网络营销也极具发展前景,“苏州造”必将成为苏州中小外贸企业的福星,而“苏州造”本身也一定可以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和相当销售量的电商销售网站。

参考文献:

[1] 任海鹰.电子商务下的网络营销渠道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1(2):113-114.

[2] 孙璐婧.基于网络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1(2):25-26.

[3] 李慧君.数字化环境下的外版书网络营销策略[J].编辑之友,2011(12):46-48.

[4] 陈剑梅.网络消费流行的社会心理原因及营销策略[J].商业时代,2010(7):31-32.

望驿台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以太网 宽带性能 可用性 安全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社区宽带网接入技术的发展

1、XDSL接入技术 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环路)技术是基于普通电话线的宽带接入技术,它在同一铜线上分别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数据信号并不通过电话交换机设备,减轻了电话交换机的负载。xDSL中的“x”代表了各种数字用户环路技术,包括ADSL、RADSL、HDSL和VDSL等等。 由于铜缆价格高以及接入速率的限制,目前各电信运营商已通过光进铜退逐步淘汰此技术。

2、光纤接入技术 光纤用户网具有价格低廉、带宽大、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适于多种综合数据业务的传输,是未来宽带网络的发展方向,已被广泛应用于用户宽带网络的接入。MSTP传输技术的发展以及基于IP技术的PTN数据包传输技术广泛应用于骨干网和城域网,使用户的高速接入成为可能。FTTB和FTTH是目前用户使用的主要接入方式。它采用光波传输技术,为节省光纤资源,常用的光纤传输的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TDM)、波分复用(WDM)、码分复用(CDM)等,光波复用和分光技术在目前的宽带接入网中已广泛使用。

3、无线接入技术 无线接入技术无需布线、接入灵活,随着无线终端的普及,无线接入已被广泛应用。常用的接入方式有:基于移动网络的宽带接入(CDMA2000、WCDMA、TD-SCDMA、TD-LTE)、运营商建设的WLAN网络、用户自建的家庭或办公室的AP热点。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尤其是802.11X的普及,无线接入已成为短距离接入的发展方向。 杭州市道路两侧的停车收费系统就是使用了杭州华数建设的WLAN无线网络实现宽带接入。

二、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社区网 随着宽带接入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社区网可以为家庭用户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视频点播、电话(或者Voice over IP, VoIP)和电视(交互式电视)等业务,成为三网合一的宽带社区网。

1、以太网技术溯源

以太网技术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以太网经历了从单工到双工、从共享到交换、从低速到高速的飞跃。1980年,制定了10Mbps以太网的1.0版本。IEEE 802.3工作组1985年了IEEE Std. 802.3-1985标准。从那时起,大量的新技术被补充到这个标准中,用来支持更多的网络媒体和更高的数据传输率。同时,这些新的改进也使以太网有可能成为宽带社区网的侯选技术。

2、以太网的高性能

以太网的高性能首先体现在越来越高的链路速率和高的包转发率。1995年3月IEEE 802工程组了IEEE802.3u规范,开始了快速以太网的大规模的应用。到了1998年6月,IEEE批准了光纤千兆位以太网标准和短距离铜线传输千兆位以太网标准,即IEEE802.3z。1999年6月,IEEE进一步标准化了802.3ab铜线传输千兆位以太网(1000Base-T),允许在5类线上传输1Gb的速度。IEEE在2002年6月批准了10G以太网的正式标准——802.3ae,10G以太网有希望成为简单、快速以及具有高性价比的骨干网络技术。以太网技术可以运行在传统的电话双绞线(三类线)、五类无屏蔽对绞线、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等多种介质。多种介质选择以及从10Mbps到10Gbps的灵活的传输速率选择为以太网在宽带社区网的应用带来灵活性和高扩展性。

3、传统话音业务和电视业务的支持

今天在IP包交换网络中采用多播(Multicast)机制提供视频或音频广播业务。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多播机制是IP组播,基于IP技术宽带社区网中提供电视业务,视频点播等业务就是利用IP多播技术实现的。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社区网必须在二层域支持组播功能。一系列新的关于组播的协议出现,为电信级宽带社区网利用多播技术提供电视、视频点播等广播业务提供了可能。

在传统的有线电视网中所有的电视节目被传送到机顶盒STB(Set-Top Box)。而在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社区网中只有被用户请求的节目被传送到机顶盒或家庭网关RG(Residential Gateway)。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社区网可以分别连接到公众电话交换网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和IP电话骨干网,利用IP电话技术为住户提供电话业务。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传统的电话业务和VoIP业务。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社区网提供电话业务必须满足大规模市场应用或者电信级业务的扩展性和可用性要求,能够和七号信令系统SS7(Signaling System 7)相连,支持IP电话呼叫到公众电话交换网。IP PBX也能被用于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社区网为住户提供传统电话或者VoIP服务。

4、网络结构

宽带社区网是典型的树状拓扑的网络。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社区网的网络结构见图1。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社区网由四部分组成:二层域、三层域、服务域和用户驻地网CPN。

二层域由多级交换机组成。第一级交换机负责用户接入,在大规模的接入网中其他级交换机负责汇集通信量。LAN交换机是相对价格敏感的设备,

它必须支持组播、服务质量和网络管理。第一级交换机可能还需要实现主机访问网络资源的接入控制和身份认证功能。支持高的端口容量的定制专用集成电路是二层交换机的比较适合的选择。

三层域由接入路由器、边缘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组成。边缘路由器负责连接接入网和城域网,与MAN或者WAN协商SLA。边缘路由器必须具有高速接口、高的包转发率和高的端口容量。接入路由器负责二层域与三层域相连,二层域与三层域的QoS协商也由它与二层域边缘的交换机共同完成。同时,它也是三层DiffServ域的边缘路由器,

服务域包括本地服务域(Local Service Domain)和城域/广域服务域(MAN/WAN Service Domain)。通常由本地服务域负责提供电视和VoD业务,主要是因为VoD业务可以由直接连到宽带社区网的VoD服务器提供;同样,电视业务由本地的电视服务器提供。城域/广域服务域提供互连网接入、传统的电话和VoIP业务。两者的区别是电视业务和VoD业务都是由相应的本地服务器提供服务。需要指出的是,也可以通过城域/广域服务域提供电视和VoD业务,只是它们的服务质量将由宽带社区网和城域网或者广域网共同决定。

用户驻地网由家庭网关和终端设备(例如电视、计算机和电话等设备)组成。家庭网关位于住户家中,为用户提供多种业务。为了兼容传统的业务,家庭网关也必须提供传统的电视和电话接口。家庭网关是一个多端口的交换设备。

望驿台范文第5篇

美国独立候选人佩罗在竞选总统的时候曾经提出这样一句口号。但在刚刚结束的ChinaJoy上,中国网游企业却表现出了走向海外的勃勃雄心以及在全球化中叱咤风云的决心。

国际化:中国游戏的第

2004年,盛大网络收购韩国Actoz掀起了中国游戏产业的一场风暴――中国本土游戏企业与海外游戏公司争夺中国市场实际控制权。这样的风暴在随后的三年中真真切切地上演着。从2005年开始,中国民族原创力量迅速崛起,连续几年成为中国市场的主导。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游戏产业的第一次革命,是实现“进口替代”。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后发经济体在第一阶段应该采取“进口替代型”战略,而在进口替代的目标实现之后,就应该进入“出口导向”的发展阶段。纵观经济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汽车工业在二战后的崛起。

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与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曾经指出:“从海外市场格局看,中国民族原创网络游戏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面对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状况,把已经被市场检验成功的产品输出到海外,既可以打开新的市场,又可以保持整体业绩的持续增长。”

事实上,ChinaJoy上传来了越来越多、越来越明确的信号――以“中国创造”的姿态投身全球化浪潮已经成为重新认识和定义中国民族游戏产业的标志之一。

对于中国游戏产业的国际化,完美时空董事长兼CEO池宇峰在主题演讲中现身说法,归纳了中国企业应该推行走出去战略的四大原因:“第一,国际市场非常广阔。中国有一百多亿元的网游市场。但国外加起来,应该是中国市场的很多倍。所以,中国企业走向海外,能够快速地为自己寻找到一些好的市场切入点。第二,如果想成为一个健康成长的企业,一定要多学习其他企业包括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如果你的游戏不出口,就没有机会跟国外的企业进行互动。完美时空在出口过程中,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这对自身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第三,游戏出口可以传播中国文化。从研发第一款游戏时,我们就确立了不仅面向本土市场,而且面向全球市场的志向,而支撑我们这一想法的动力之一就是我们希望把中国文化的热点介绍给世界。最后,产品出口的利润率比较高,签一个许可,获得的营收基本都是利润。”

池宇峰关于加速国际化拓展的观点,与许多业内人士的想法不谋而合。腾讯副总裁马晓轶认为:“从总体趋势来看,国际化是必然之路,这也符合互联网无疆界这一规律。腾讯在海外战略上同样有所规划,而且不仅局限在网游这一单一领域,而是整体互联网业务的国际化布局。”

自主创新:全球化崛起新势力

2008年1月,2007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一些新崛起的势力就已经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成立仅有四年多历史的完美时空,无疑是近两年最大的黑马之一。这家一直崇尚务实精神,被很多人低估的“大黑马”,在今年第一季度,营收达4320万美元,其中利润高达2260万美元,而相比去年第一季度的增长速度高达285%。完美时空的利润已经超越了老牌游戏巨头九城、金山、搜狐。

完美时空高级副总裁竺琦在ChinaJoy开幕当天向记者详细讲述了完美时空如何进行国际化市场开拓。竺琦告诉记者:“完美时空自从2006年7月第一次实现出口以来,4年间已经向1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完美世界国际版》、《武林外传》、《诛仙》、《赤壁》等四款游戏,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完美世界》和《武林外传》在日本很受欢迎。在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市场占有率也越来越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具有中国背景的文化产品在海外市场越来越受欢迎。竺琦认为,面对海外市场,企业一方面致力于传递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也非常注意把各国不同文化特征的元素吸收到游戏开发和游戏升级当中去,来满足不同地区玩家的需求。

接轨:以国际化名义

国际化不仅仅是将产品卖到国外那么简单。而是应该从企业层面,在各个方面与国际接轨。

网络游戏一路而来,伴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平台”的概念很早就被提出。但业内很多公司的实际情况往往靠一款游戏啃老本,新加入平台的游戏起初声势浩大,但很快销声匿迹,平台化的优势没有发挥,反而在品牌和人气上一落千丈。完美时空公司首先以《完美世界》游戏的成功而崛起,迅速整合现有优势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随后推出和运营了《武林外传》《诛仙》等多款网游产品,并且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完美时空自立业之日起,就一直保有着行业领先的客服体系,注重以国际标准提升服务质量,用智能化管理和规范,最大限度地为玩家提供全面及时的服务和反馈。据悉,完美时空已经在去年获得了国际ISO9001:2001质量体系认证,并在今年一月投入巨资升级了客户服务中心,建成了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Call Center,为玩家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高质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