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范文第1篇

石某,男,11岁,4年级的一名学生。由于家境贫困,家由内蒙古迁移到哈尔滨市某农村,租房子生活。母亲无工作,多年一直身体不好,父亲靠拾废品卖钱维持生活,生活较贫困,没有钱给他买新衣服,他的衣服多数都是缝缝补补的。

问题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因为父亲靠拾废品养家糊口,刚转来我校时同学得知后,都不跟他玩,离他很远就捂住鼻子声称他身上有味。因此他存在着较强的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同学,在同学面前自惭形秽。经常招惹同学以吸引同学的注意力,脾气暴躁,经常说脏话。他不合群,与同学保持距离,每天自己在一个角落活动,在集体活动照相时,总是躲在角落里,或者只留下背影。成绩一直是班里的中下等。有时下课就找一些比他小的外班不知道他家境的同学玩。

辅导对策及详细过程

对策:通过观察、分析以后,我发现石某的问题主要是人际交往障碍,出在自卑心理,因为他自卑,所以不想去学习,不想做作业,上课不听讲,成绩不好,但他又非常好强,在好的方面他比不过其他同学,因此他选择在差的方面去超过其他同学,在行为习惯上也就表现得差,其实他非常想成绩好、表现好。所以我采用激励的强化训练方式对他加以矫正,同时,注意改变他的认知水平,调动其情感因素,以巩固辅导效果。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培养其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和成就感,重建自信心,拓展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深度,重树健康、科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与石某进行了长期的交流,取得了石某的信任,并实施了以下辅导方案:

辅导过程:

(一)矫正他的错误想法,消除他的戒备心理

我在石某又一次招惹同学后,与他谈了一次,告诉了他我对他的想法:“我觉得你非常聪明、有能力学好、做事积极,有很多方面做得非常棒,但是用这样的方法引起他人注意好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好方法?”并告诉了他这样做周围同学对他的评价,使其正确认知自己,使他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鼓励他以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重新开始。

(二)正确对待父母,正确分析自己的家庭环境

第一次谈话

师:“你觉得你的妈妈怎么样?”

生:“我的妈妈很好,妈妈非常爱我,她身体不好,总有病,我很担心。”

师:“是吗?”

生:“她每年都要打两次点滴,爸爸总向外面借钱。”

师:“妈妈身体不好,你很担心。还需要钱去治病是吗?”

生:“是的”

师:“你是个很孝顺的孩子,能替妈妈担心,我很高兴。”

师:“妈妈这么爱你,你每天能为她做些什么呢?”

生:“我不知道。”

师:“好了,今天咱们就谈到这里,回去后请你想一想你能为她做些什么。”

抛出问题,使其自己思考应该怎样做。

第二次谈话

师:“听你爸爸说,你每天回家都能帮助妈妈端碗筷?”

生:“是的,妈妈做完饭,我就帮着她端上来。”

师:“你做的真不错。”

(生不好意思低下头。)

师:“妈妈最近身体怎么样?”

生:“还可以。”

师:“看来妈妈心情好了,身体也健康了,不是吗?”

生:“是的。”

师:“这一点,你比你的同学做的都好,你觉得呢?”

(生面带微笑。)

肯定他的做法,帮助其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客服自卑心理。

第三次谈话

师:“你的爸爸最近怎么样?”

生:“爸爸每天捡垃圾,每天回来很晚。”

师:“是吗?”

生:“每天我们都睡觉了,还没看到他的人影。”

师:“你的爸爸真的很忙。”

生:“我也知道爸爸很辛苦,有时看到他这么累,心里也很不好受。”

师:“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

生:“我不知道我能为他做些什么。”

师:“你能这样想,很好。”

生:“我想帮助他捡垃圾,但是,如果让同学看到我和爸爸是捡破烂的他们会笑话我,说我是卖破烂的小孩。”

师:“那你怎么想的,你想帮助爸爸是吗?”

生:“是的。”

师:“爸爸为什么卖破烂?”

(生无语。)

帮助石某摆正心态,正确面对自己所处的家庭环境,尊重爸爸。

(三)帮助他矫正行为习惯上的问题

1.定矫正目标。

(1)不再招惹同学,与同学融洽相处。

(2)改正说脏话的习惯。

(3)上课认真听讲。

(4)帮助爸爸妈妈干活。

2.矫正准备。

(1)五角星——用吹塑纸制作。

(2)强化物——选择石某喜欢的东西作为强化物。换取这些强化物所需的五角星是根据石某对强化物的喜欢程度来决定的,有一定的层次性。

(3)交换系统——制定逐步达成矫正目标的子目标,根据其完成情况进行奖惩。

3.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周)

(1)交代辅导的目的,教师、家长双方与石某签定协议,此协议是奖励制实施的保障。每天招惹同学次数控制在3次以内,说脏话次数控制在2次以内。上课不影响其他同学。回家后能帮助父母干一件事。

(2)取得同学(班干部)、科任老师的支持,请他们帮助记录石某的表现。

(3)矫正目标的子目标可依据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初次实施此方案,可适当降低要求,以使学生有个适应的过程。

(4)在矫正期间,石某每天得到多少五角星,扣除多少五角星,石某和老师都要记录。

第二阶段(第二三周)

提高要求,每天招惹同学次数控制在2次以内,说脏话次数控制在1次以内,上课基本能专心听讲,回家后能帮助父母干两件事。

第三阶段(第四五周)

再次提高要求,全天不招惹同学,不讲脏话,上课能认真听讲,回家后能按时完成作业,帮助父母做两件事。

第四阶段(第六七周)

巩固前3个阶段的成果,鼓励石某主动帮助同学,进行测验,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

(四)创造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

减轻石某的心理压力,并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这一步与前者同时进行。尽量排除石某的自卑心理,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班级氛围。

1.全班上堂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课课,使学生们能正确认识自我,接纳他人。不要用有色眼光看人。

2.给他安排了一项工作,使石某认识到自我价值。根据石某性格特征,脾气较暴躁,不会与其他学生正常交往,给其创造环境,安排他管理作业本。每天在核对作业本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接触他人,并且帮助他树立自信,提高他在同学心目中的位置。

3.石某的学习成绩属于中下水平,关键是石某的自我评价过低,因而在班中我开展了多次心理辅导课,目的是让他能正视自己,接纳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

(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生生之间的多种关系

1.与班主任沟通,多关注。

2.学生之间要学会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尊重他人,正确看待石某父亲的职业。

3.全班进行感恩教育。

(六)为石某申请贫困生补助

学校在申报贫困生津贴时,各班要将贫困生信息上报。衡量全班其他学生的家庭状况,综合条件,申报贫困生补助。使石某感受到来自社会、学校的温暖。

辅导的初步效果

矫正前,石某每天招惹同学在3次以上,甚至出现打架现象。矫正后,石某没有了打架行为,不再故意捉弄同学,还主动帮老师做事,积极参加劳动,上课能不说话,认真听讲,成绩明显有提高等,表现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在家里能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总体看,石某还是比较懂事的孩子。老师们看在眼里,都说石某确实变了;同学们也不再害怕、讨厌他了,说他身上有味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他的喜爱。有一次同学摔倒了,他赶紧将同学扶起来送到校医室,并且安慰他说:“坚强点,没事的。”还有一次,一位同学生病在教室里吐了,其他同学有的在埋怨,有的捂着鼻子,只有石某主动去拿扫把将呕吐物扫走,同学们对他都竖起大拇指。

石某的爸爸告诉我,石某现在每天回家写完作业,就主动帮爸爸干活,给垃圾分类,数矿泉水瓶。到了周末,他还能主动和爸爸一起去捡垃圾,收废品,俨然是一个小大人。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范文第2篇

当我对一个个心理案例进行归类分析的时候,我从心灵的深处感受到了青少年学生的一种心理渴求,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心理辅导教师身负的一种责任,这种责任随着青少年学生年龄增长心理问题的增多而增强。

心理辅导案例资料的统计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异常不少。许多同学在辅导过程中表达了自己因学习负担过重甚至难于承受的苦恼。辅导谈话中说到爱学习的同学,仅占29%,而学习态度一般,以至“厌学”、“不得不学”的中学生竞占66%,中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负担过重,来自学校、家庭的压力太大。他们在心理辅导活动中还表达了因人际关系不和谐而产生的烦恼:因得不到父母、老师的尊重、理解、支持而苦恼;因受到父母、老师不公正和粗暴对待而苦恼;因受到父母、老师或同学的误解、背弃而苦恼。他们在咨询谈话中倾诉了青春发育期到来而遇到的烦恼与焦虑;体态发育的不如人意,身体内部发生生理变化而引起的心理失衡,对异性产生特殊情感而出现的心理不安。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既感到担心,也有些茫然。中学生对个人前途的担忧集中反映在怕毕不了业,升不了学,将来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等方面。

中学生心理问题较之小学生要多。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多是因在三个方面遇到障碍而产生:一是性格脆弱。有些中学生长期以来没有受过什么挫折和批评,一直在顺境中成长,受挫能力很差,一遇到某种劣性刺激,如碰到比较大的困难或有些过火的批评,就经受不住做出常人做不出的事情。二是心里忧郁。有些中学生的人生道路不够顺利,自己又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因此总喜欢带着墨镜观察世界,观察人生,性格孤僻、郁郁寡欢,整天长吁短叹,情绪消沉。三是恋情早动。有些中学生因受到外界的影响,过早地对男女关系方面的事情产生了兴趣,向往花前月下的生活,喜欢缠绵的情调,更爱读描写爱情的小说,看描写爱情的戏剧,进而去模仿,去效仿,于是校园开辟了传递“小纸条”的邮路,出现了交异性朋友的时尚。因这三方面的烦恼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在中学生心理辅导活动中占着非常大的比重。

人际关系问题是中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占总记录的26%。而学习问题,这个本应在学生心目中占首位的问题,却反而排在了第二位,这是我在中学生心理辅导活动中记录统计的一大特点。在人际关系问题中,交友问题占33%同学关系排在第一位。同学关系问题占28%,家庭关系问题占20%,师生关系问题占12%。

人际关系问题成为中小学生求助最多的问题,这表明,在中小学教育中人际关系教育是一个空白,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学习类问题在中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记录中占总记录的22%,仅次于人际关系问题,居第二位。主要反映的问题是:因作业负担过重而引起的身体素质下降,精神压力增加,考试成绩与作弊之间的选择,对升学的忧虑以及请家庭教师作用的疑问等。

学习负担过重,竞争激烈,父母期望值过高,使得青少年学生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一个初三的女孩咨询谈话时对我说:“14年来,我第一次觉得我真没用。七年级以前我一直排在年级前几名。可到了初三,我排在了109名。我曾一度消沉,后来我渐渐地正视了现实,抛开忧虑,努力学习,可现在我仍然排在40名。我现在不敢正视父母的脸,不好意思要零花钱。哥哥没能考上大学,父母的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我怕父母的希望再一次破灭。如今,苦闷、烦恼、忧郁、气愤聚集在胸,我不知所措,真想将手中的书从窗户里甩出去。我经常感到恐怖和发抖,精神快要分裂了。”

厌学问题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现在不单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就连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也对产生了对学习的厌恶情绪。曾有位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过去没条件念书,现在人们反而不愿意念书了?”感到学习心理压力过大或心理负担过重,与少男少女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教育环境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解决这些问题又与每个学生个人的心理认识能力及自控能力密切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学习方面的“减负”措施。

情感问题在笔者心理辅导案例记录中总记录的占8%。在情感问题中,恋爱问题占48%,主要是异性同学从彼此的好感发展到更密切的交往,或者是有的同学感到生活孤独、寂寞、空虚,寻求一种感情上的寄托而去寻找异。

中小学生情绪和情感方面的问题有别于成年人,他们多表现为情绪的不稳定,而不是像成年人那样有稳定的心理特征。心理辅导中表现出的青少年学生情感类问题往往会对学生个体心理品质形成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因情感挫折而造成的苦闷、情绪紧张、孤独、胆怯、恐惧忧郁等。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使我初步掌握了民办中小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也更强烈地感到了这些“富二代”孩子内心世界的矛盾,感到了一个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八九岁的孩子,成人的思维,十四五岁的人,四五十岁的心。学习竞争的压力、前途上的迷茫、生活中的烦恼、师生间的矛盾、家庭关系的隔膜,使他们如重负荷。有满怀悲愤欲自杀的女生,有无法自拔的男生,有离家出走前的呼救,有转学困难的不满,有辍学的苦恼,有陷入早恋泥潭无法自拔的男孩女孩等等。很多问题需要人来帮助指导,孩子们感叹,“谁来管我们的情感,做我们的人师”,大量的心理问题提醒教育工作者们,在人的一生中,没有哪个时期能比得过这个时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了。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范文第3篇

第一,沿袭其他学科的评价模式,按照评价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照搬到心理课堂上。其他学科的评价侧重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此套用到重在感悟的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有失妥当。

第二,追求评价的专业化、精细化。有的专家、学者计算出每一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追求评价的系统、严谨,但显得内容庞大,过于精细,给一线教师的操作带来不便。

在学校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往往是活动结束后听课教师就要对教学做出评价,这时就需要一个既能反映心理健康活动课基本规律,又能易于操作的即时性评价工具。

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对评价标准进行了概括:活动设计具体,具有针对性;活动实施多样,具有体验性;活动效果明显,具有实效性。以期对广大一线心理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带来启发,满足实际的需要。

一、活动设计具体,具有针对性

1.目标面向全体,便于实施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目标是为了解决大多数学生共性的心理问题,具有普适性,每个人都能有所感悟,以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为首要目标。选题能够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一个小切口导入,后面挖掘得深。例如,在讲授“情绪的觉察与表达”一课时,活动目标立足于解决学生都会遇到的情绪困扰,学会情绪的表达,目标的设立避免出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样空泛的字眼,越具体越容易操作实施。在导入部分并不直接呈现关于情绪的心理学知识后,再是让学生做个小实验:看一看在1分钟内谁呼吸的次数最多?然后展示人在喜怒哀惧等不同情绪体验下呼吸次数的不同,帮助学生切身感受情绪与自己的息息相关,后续活动环节因此自然展开。

2.内容亲近学生,贴近生活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应该充满趣味,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他们对活动内容有话可说,积极配合参与活动,从而引发内心的感悟。例如,在对某班级学生一次关于记忆的兴趣和水平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羡慕过目不忘的本领,但是没有找到系统的记忆方法,容易遗忘。于是笔者设计了“过目不忘,你也可以”一课,在内容安排上不能像对待成人那样直接告诉学生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然后讲授记忆有哪些方法,这样会使中小学生感到遥不可及,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距离。于是活动内容以小游戏开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揉皱的纸抹平,启发学生思考:只用一次就能把纸抹平么?从而引出重复的意义,自然过渡到要想长久记住知识,重复是避免遗忘的有效方法。在介绍记忆方法中,先呈现20种物品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比一比看谁记得准、记得全,并把自己的记忆方法说出来与全班分享,教师再对学生的记忆方法加以概括总结,并作适当补充,这样就比直接告诉学生记忆方法巧妙许多。

二、活动实施多样,具有体验性

1.过程环环相扣,紧扣主题

活动过程可以是丰富多样的,但必须紧紧围绕主题,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且活动只能围绕一个主题,主题过多不利于学生接纳。例如,在讲授“积极举手我能行”一课时,其间设置了三个小游戏,第一是观察图片,找出不同后举手告诉教师;第二是请6位学生一字排开,教师发给每人一张卡片,学生按顺序快速读出卡片上的词语,读完后教师向全体学生提问:请问第二个同学读的是什么词语;第三个是脑筋急转弯,看谁能最先回答出问题。三个小游戏看似南辕北辙,毫无关联,其实贯穿着一个主线:从“眼”“耳”“脑”训练学生积极举手的“法宝”,上课做到认真听讲,勤于思考,才能更加自信的把手举起来。活动过程就如同珍珠般贯穿在一根主线上,环环相扣。

2.方法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一般活动过程通过故事、歌曲作为导入,活动工作阶段通过案例视频播放、游戏、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展开,最后教师加以总结。方法强调活泼多样,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充满趣味性。在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可以综合使用多样方法,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学生积极参与,真诚交流

从学生的表现来看,能够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真诚交流,吐露自己的心声,进行经验分享,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练习中来。例如,在讲授“放飞生命愿望”一课时,教师先说出自己的愿望,然后对学生进行纸笔练习,在生命的五个阶段里(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分别写出自己的一个愿望,并把愿望与他人分享,这就给学生提供了适宜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愿意与他人分享。

4.教师善于应变,提供引导

面对不同的教学情境,心理教师能够充满教育机智,做到遇到突况能够灵活应变,尊重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健康发展。例如,在一次小组合作中,两位同学因意见不一而争吵起来,心理教师此时不应该简单批评教育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启发学生:你们两个都是想着要把问题解决好而吵了起来,是么?那么吵了之后心情如何,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教师适时引导,点明吵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向全班学生提问: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办?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活动效果明显,具有实效性

1.氛围温暖融洽,全面开花

好的心理活动课能够做到“点”“线”“面”全面开花,整个班级氛围融洽,每位学生都能表达自己心声。学生在活动中的投入状况是对心理健康活动课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点”指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活动中,并能和他人分享。“线”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学生之间在小组内首先展开讨论,遇到疑问再向教师询问。“面”指对全班学生整体情况的把握能力。在小组讨论后,可以请每组代表发言,教师借以掌握学生内心的感受,适时加以指导。

2.学生获得成长,自我接纳

大部分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活动课的基本观点,更加自我接纳,理解他人,活动目标切实达成。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间说出或写下的感悟、心得体会来加以判断。还可以让学生填写反馈表,或是进行专门的心理量表测试,比较活动课开始前的测量和活动课开始后的测量之间的差异程度,掌握学生心理的变化程度。

3.教师获得发展,水平提升

教师反思自身,教学相长,自己的专业心理辅导技术也得到加强,与学生的关系更加亲近,对学生越来越了解,自己的专业素养有了质的提升。

总之,心理辅导活动课这门刚刚兴起的学科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对其评价标准的研究,有利于发挥评价的甄别、改进和激励的功能,促使这门学科朝着更加规范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范文第4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辅导室是承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和专用场所。科学合理地建设学校心理辅导室能有效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身全面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教育部于2015年印发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切实发挥心理辅导室在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心理辅导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它是现今中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国际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本论坛旨在于探讨如何科学地建设学校心理辅导室、打造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研究的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以及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行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各个方面都注重于培养和调动人性中的积极力量,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一条新道路。目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怎样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它的发展意义,而积极心理学在这一方面恰恰能提供较大的帮助。

3 目前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各地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方面积累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富有特色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正在发挥示范引领等重要作用,首批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也即将亮相。然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目前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心理辅导室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各地各校专职心理教师相当缺乏,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专职心理教师,有些学校中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师生比严重失调,导致心理教师的工作量过大。

3.2 心理辅导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有的心理辅导人员已有一定基础,但与实际工作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尤其在心理测评工具的使用与解释等方面,专业水平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部分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教师的判断缺乏科学依据,往往根据观察和经验或班主任的描述加以筛选。

3.3 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显著

当前,学校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是,研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它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像心理沙盘、心理测评、音乐放松设备等专业设备,没有系统深入地学习是难以掌握其使用方法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的,而且很容易对来访者造成难以逆转的心理伤害,所以老师在没把握的情况下只能搁置设备不用,如此就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明显。

3.4 管理机制不健全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档案管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整体把握,对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的管理都缺乏长效机制,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专业性,管理体系尚未形成。

3.5 资源缺乏

当前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其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包括场地、资金和师资,且学校有大量的项目需要使用这些有限的资源,而且每年的需求量都在增加。同时,学校能提供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也很有限,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进度会很慢。

有此可见,当前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在师资力量、专业人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管理机制以及资源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打造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显得尤为重要,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更能科学有效地解决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4 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的概念

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是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应用需求,在对需求进行详尽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校园心理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它集多种平台为一体,软硬件全部整合,能为学校提供完整的心理服务。

依托此平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领域,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与服务提供全方位的网络信息资源服务,为相应的用户群体提供管理及服务的平台和内容,以及相应的学习和资源平台。进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做到教学管理服务化,教学过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化,管理决策科学化,创造和带动和谐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

5 建设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的优势

5.1 计算机介入心理健康教育

计算机介入心理健康过程,提高教育效果和效率。心理健康教育软件进入课堂,可缓解专业师资力量贫乏等问题,提高教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学生心理档案实现微机储存管理和运用;心理测量软件的使用,使测量更快、更准。

5.2 心理咨询和治疗网络化

校园心理咨询网络和其他心理咨询网站可以更便捷、更隐蔽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实现远程心理求助、向专家求助:可以在网上实现与其他同学沟通聊天;可以构建学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家系统,会诊疑难案例,全国学校心理教育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在网络上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等等,有效解决传统学校心理辅导员师资力量不足和水平层次不齐等问题。

5.3 心理健康教育现代化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未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方面的现代化提供了保证。计算机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获得广泛应用,由此可能出现的趋势有:学生各种心理档案资料的储存、管理、运用将不再是人工处理;计算机将提供更多的信息给学生以增强心理辅导的层面;通过计算机对教师进行大规模专业训练;建立全国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各地区间可以相互通信、相互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等。方便、快捷、丰富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将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普及,更具有成效和影响力。

5.4 支持多样化学习方式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获取心理知识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进行的多属无意义的机械学习。网络多媒体学习能够更方便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朝着科学、规范、有效、深化方向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的要求。

6 建设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的方式

SoulMate学生成长中心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阵地,融合线上系统建设+线下硬件配置+延伸培训指导的模式。

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变革,逐渐走向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以多种形式实现心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大数据、在线课程、实时交流融于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让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多样化。

同时,将有需要的学生和家长从线上引到线下,提供覆盖所有学生群体、帮助全体学生自主、自助展开心理活动的硬件设备,帮助他们维护日常心理健康,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整合。

此外,我们还为家长群体、心理教师群体和其他教师群体提供不同专题的心理培训支持,涵盖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最大程度上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他们维护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指导效率,共同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7 建设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的内容

7.1 线上――学生心理成长大数据系统

学生心理成长大数据系统,是从学生入学便开始建立心理成长数据库,利用庞大的数据基础对中小学生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不受时间、空间、设备的限制,在家或者学校随时参与测评和认知调节。家长、教师、乃至教育局可直观了解学生心理发展、成长状况,并根据数据分析作出各阶段学生的心理成长教学方案,亦可对学生进行长期跟踪,建立适合的心理常模,对学生心理成长作出最适合的综合素质评估。

7.2 线下――智能化心理硬件设备

指纹识别中控系统(Central-controlled System i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通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即IoT)概念,在互联网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连接心理测评预警系统、认知行为训练系统、智能3D心理电子沙盘系统、智能音乐放松系统、自助学习训练仪等心理产品,实现硬件软件相结合、线上线下相匹配,从而进行信息通讯和交换,形成产品间的动态数据,只需一步指纹认证登陆,平台大数据即可精准匹配并提供线下辅导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8 如何打造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

建立一个集管理、服务、资源提供、信息于一体的多功能、多业务的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运用适当的策略。

(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分期建设。

(2)内合外联,资源共享,优化配置。避免低水平的重复性开发和购置,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

(3)继承改革,创新试验,形成特色。各学校都有其长期积累下来的教育优势及文化传统,在新的教育形势和技术条件下,通过改革和创新,形成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1当前我国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僵化

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是从幼稚到成熟的一个蜕变时期,因此,其自控能力较弱。他们往往没有能力来管理自己的情绪,且他们又急于长大,想脱离家长的管教,往往在这个时候的孩子最难管教,因为他们处于青春期,性格叛逆。而由于当前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现在的孩子所面临的诱惑与选择比之前的多太多,因此这时候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更加突出。随着各类教育模式的改进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也得到了重视并不断进行改进。目前看,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虽列入了教学范围之内,但是教育模式已经变得日益僵化。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没有起到解决小孩子心理问题的作用,只是把这门课程当作课业重担下的一节娱乐教育课。虽然并不反对娱乐教育,但是在这节课上所做的娱乐游戏和心理健康教育并无太大关联,这显然是不妥的。而且在上心理健康课时,老师并没有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主,只是为学生教授书本上所发生的案例,让学生听过之后一笑了之,起不到任何实质作用。

1.2心理健康教育配备设施不完善

一项教育工作的进行,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看其软硬件设施配备是否完善,这对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硬件设施就是上课所需的电脑、多媒体等科技类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即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配备。因为当前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学校及老师家长都不够重视的局面,所以在各种配备上不够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配备老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学校的心理老师并不是心理学出身的专业老师,而是学校使用美术、音乐等老师进行代替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要求老师对学生有亲和力就够了,对老师专业能力要求不大。这样做虽对学校有利,节省了招聘老师的资金,但不能使孩子们得到专业心理老师的指导,不利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尤其在调查中发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配备和其他发达欧美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别。欧美国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这一方面较为重视,所以对师资的投入配备非常到位,所使用的老师都是心理学专业出身的老师,且老师所使用的心理课教学方式都是较为先进且适合现在学生心理状况的。因为只有老师有很强的专业性,才会不断去探究当代学生的心理问题,制定出适合不同个性学生最佳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案。而且在大多学校中缺乏心理健康室的设置,在上小学或初中的孩童,往往处于青春期的过渡时期,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他们学习上、生活中发生一些事情可能就会产生心理压力,如果学校没有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不能及时解决学生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学生也就无法更好地进行学习生活。

1.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当

因为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只停留在给学生发一本相关书籍,开学设置几节心理健康课,之后的心理健康课程可能被其他语、数、外科目所取代。且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单一、僵硬,没有使用符合当代学生心理所发生的问题而设置的课程,而是一味按照授课老师的方式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讲述。这样的做法使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也就无法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在大多学校采用的只是老师灌输知识、学生课下进行吸收的教学模式,且所教内容大多是当前应试教育下的产物,让学生在需要参加考试的目的下学习知识,这样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这门课。

1.4心理辅导对象定位不准确

因为当前没有专业系统的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大多数学校就算设立了心理健康课也不能准确的定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多学校把学生的心理辅导对象单一定位为学生在交往能力上的不足和学习生活上的缺陷,往往忽略了学生内心所面临的压力或困难。不能准确定位心理健康辅导对象,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依然会影响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活。且从小学时代就落下的心理障碍,在之后的发展中可能会成为他生活的绊脚石。

2解决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2.1改进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

不断学习先进欧美国家的教育经验,引进其国家先进的心理健康课教育模式,但不可照搬照抄,摸索出适合我国学生现状的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首先,对于心理健康课老师的配备要使用心理学专业出身的专业老师,其次,老师最好是亲和力较强,这样才可以跟学生更好地沟通交流。老师在教学期间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学习不同地方的心理课教学模式,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

2.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

首先国家、社会、学校等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其发展投入资金支持,尤其要进行对口资金扶持,明确其款项是为了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所用,避免学校乱用款项的现象。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家专项款为学生配备齐全的现代多媒体器材,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导师。学校也要尽量招收学历较高的心理专业老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才可以更好地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也可对欧美国家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进行借鉴,引进其先进的教学模式。

2.3提升心理健康教学师资配备力量

对于小学心理健康课老师的招聘,可以不是全职的心理健康讲师,可以是兼职类的心理咨询医生。因为小学心理健康课占所学内容并不是很多,故招聘全职老师也会造成资源浪费,且招收兼职类的心理咨询医生也会比老师更加专业。心理专业老师只是有理论上的能力,从大学校园一走出来就又进入校园当老师,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没有见过太多的病人,其能力没有心理咨询医生强。心理咨询医生因为在平时的工作中见过许多的病人,对每一类病人都有准确的分析与定位,知道该用何种治疗方式。而小学生目前面临的心理问题无非是处于青春叛逆期,学习压力大,在人际交往上存在障碍等,这些问题在医生的日常工作中就见过许多,有了案例也就可以更好地解决小学生这类问题。同时使用兼职类心理咨询医生进行授课,为学生讲述的大多是真实案例,不会完全照搬书本,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学校在招聘老师时,要提高招收老师的质量,从而带动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水平,为其配备专业的教师队伍。

2.4丰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其内容不应拘泥于课本。因为现在大多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更加敏感、更加感兴趣,只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才可以使学生对课堂内容记忆深刻。且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重,作业量大,往往他们就会把这堂课当作作业完成课,这样就丧失了这节课设置的目的,为这节课所付出的资源就浪费了。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要把课本内容与生活中所发生的实例相结合,同时,在课堂上老师也要组织学生进行与知识有关的小游戏,还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排演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情景短剧。在为学生布置课堂作业时,最好不要布置书面式的,可以为学生布置具有实践性的。因为只有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才可以加深对课堂内容的印象,让学生自身真正地融入课堂,在这个过程中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为学生沉重枯燥的课业增添乐趣。

2.5关注心理健康教师自身素质

在现在的报道中我们总会看到在某些幼儿园或者小学中频频出现老师虐待学生的事件。往往这些老师都是存在心理问题的,这样的老师即使不对学生造成伤害,教授出来的学生性格也并不是健全的。俗话说“跟什么人,学什么事”,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就是这个道理。在上学期间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比家长对学生的影响还要大,因为学生每天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与老师和同学接触的时间比与家长接触时间更长。老师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影响到学生。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如果老师有任何的暴力语言或暴力行为都可能得到学生的模仿,甚至给有些胆子小的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这个课程,老师一定要是心理健康的,这样他在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时所拿出的解决方案才是正确的,不会引导孩子走入歧途。

2.6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设立专业研究机构

不同专业领域的发展,都有自己的独立研究机构。现在社会发展迅速,人的性格、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新闻所报道的小学生沉迷于游戏等不良现象。应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对当代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为学校老师的教学提供更加专业的教学指导,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