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认知语言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认知模式;命题形式;隐喻和转喻;心理空间理论;概念整合理论

认知模式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在各领域中,如哲学、医学、经济学、法律学、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因此,对其定义也不一,但总的来说认知模式是一种涉及心理的信息加工模式或处理模式。本文从语言学视角探讨认知模式的定义、本质和组成,希望能科学地认识认知模式。

一认知模式的语言学定义及组成

1定义

Lakoff(1987:126)指出认知模式是对世界的一种总的表征,它提供一种规约化的、过于简单的方式理解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Lakoff认为,人的认知模型是以命题和各种意象的方式贮存在大脑中,认知模型在人与世界的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贮存信息,而且还对输入的信息进行重组。理想化认知模型的价值在于它对我们生活的经历和行为方式高度概括,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简约的、理想化的认知框架。也就是说,它能为我们的言语活动和行为提供一个参照,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我们要怎样行事。交际双方只有拥有相同或相似的ICM,交际才能顺利进行。

2组成

认知模式的观点主要来源于一下四个方面:

框架语义学(Fillmore),认知语法(Langacker’scognitivegrammar),隐喻和转喻理论(LakoffandJohnson),心理空间理论(Fauconnier)。

(1)命题形式(Fillmore’sframesemantics)

它表明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结构属于命题模式,如一个描述关于“火”的知识的命题模式包括“火是危险的”这一命题。这些知识包括特定对象的成分、属性及其之间关系的认知,数个认知域中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人类一部分知识是以命题形式存在的,这也是以前的语言学研究最多的。(赵艳芳,2001)

(2)意象图式模式(Langacker’scognitivegrammar)

意象图式最初是在概念隐喻理论中提出来的(LakoffandJohnson,1980)。Johnson(1987)定义其为一种感知互动及感觉运动活动中的不断再现的、我们的经验以连贯和结构的动态结构。它是在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的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Johnson(1987)提到了20多种意象图式:部分-整体图式、连接图式、中心-边缘图式、起点-路径-目标图式、上-下图式、前-后图式、线性图式、力图式等。

既然意象图式是从概念隐喻理论中提出来的,Brugman(1988)的研究表明OVER的意义可用意象图式及意象图式图式来解释,且这些意象图式间是基于相似关系的,即基于隐喻,所以意象图式和隐喻两认知模式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3)隐喻和转喻(LakoffandJohnson)

隐喻和转喻都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两者都以经验为理据,并用于某些语用目的。把隐喻和转喻作为“模式”强调了它作为稳定的“认知装备”(cognitiveequipment)的一部分,即隐喻和转喻应是我们人类范畴系统的稳定成分。认为转喻和隐喻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它们根植于人们的基本经验之中,构成我们日常的思考和行动方式(Lakoff&Johnson,1980:37)。

(a)隐喻模式

隐喻是一个认知机制,在这一机制中,一个认知域被部分地映现(mapped)于另一认知域上,后者由前者而得到部分地理解。前者叫来源域(sourcedomain),后者叫目标域(targetdomain)。也就是说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conceptualdomain或称认知域,cognitivedomain;Ungerer&Schimid称之为“认知模型”)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结构映射。

Argumentiswar(论争是战争)

1)敌对双方的初始位置:Theydrewuptheirbattlelines.

2)进攻:Sheattackedeveryweakpointinmyargument.

3)防御:Theydefendedtheirpositionferociously.

4)撤退:Hewithdrewhisoffensiveremarks.

5)反攻:Ihitbackathiscriticism.

6)胜/负/停战:OK,youwinHehadtosuccumbtotheforceofherarguments.Let’scallitabruce.

由此可知人们通常把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映射到不太熟悉的概念域上,这样有助于对后者的理解。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其认知力基于相似或相关而创造相似,创造途径是从来源域向目的域的单向映射。

(b)转喻模式

传统的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都认为转喻是基于邻近性的。Ullmann(1962)认为转喻基于三种邻近性:空间邻近性、时间邻近性和因果邻近性。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邻近性的认知观。Gibbs(1994:319)指出人们能推断出有关整个情形的一些东西的能力依赖于相关的转喻模式。Gibbs还提出了转喻表达式加工理解的两个重要原则:意义构建(sensecreation)和意义选择(senseselection)。这两个原则都是与邻近性相关的。Radden&Kovecses(1999:21)把转喻定义如下: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概念实体或载体(vehicle)在同一ICM内,向另一概念实体或目标(target)提供心理可及。也就是说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李勇忠,2005)。如:

Onewaitresssaystoanother,“Thehamsandwichjustspilledbeeralloverherself.”

(Lakoff,1980)

例(2)中,名词hamsandwich代表的是吃hamsandwich的人,用转喻的定义就可解释为:三明治的意义提供了对吃三明治的人的心理可及。

Kovecses(2002)根据同一认知域或理想化认知模型中转体与目标的关系,将转喻分为两大类:一是整体ICM与其部分之间的转喻关系ICM有:实物模型、构造模型、等级模型、复杂事件模型、范畴-属性模型等;二是一个ICM中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关系是以整个ICM为背景:行为模型、感知模型、使役模型、产品模型、控制模型、邻属模型、容器模型、地点模型、修饰模型等。

(4)心理空间理论(Fauconnier)

心理空间理论是Fauconnier(1985)在其著作《心理空间》中提出的,该理论系统地考察人类认知结构和人类语言结构在认知结构中的体现。心理空间理论是意义建构的理论,它研究自然语言意义的构建过程的一种新模式,包含句子意义是如何被分割成心理空间。心理空间是心理空间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指人们进行交谈和思考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集合(conceptualpocket),它不是语言形式本身或语义结构本身的一部分,而是语言结构中相关信息的“临时性容器”,是语言使用者(话语双方)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分派和处理信息的虚拟概念框架。这些虚拟概念框架就是研究言者或听者在语言交际中所构建的域,即心理空间。当我们思维和谈话时,在语法、语境和文化的压力下,随着话语的展开,我们创造出一个心理空间网络。由于每个空间都来自于一个母空间(parentspace),而每个空间又有许多子空间,所以空间网络将是个二维点阵(twodimensionallattice)。在这个空间网络中,我们可以从子空间到母空间,也可以从母空间到子空间。心理空间的各种连接或映现可使我们使用词语作为触发词(trigger)去指称其它心理空间中的另一目标实体,这些连接或映现包括语用功能(pragmaticfunction),转喻、隐喻和类比等。语用功能可把两个心理空间连接起来,例如作者名字可与该作者所著的书对应起来。由此可见,心理空间理论(虚拟概念框架)与理想化认知模式紧密相连,因为理想化认知模式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简约的、理想化的认知框架。

(5)概念整合理论(Fauconnier&Turner)

随着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Fauconnier和Turner(1994,1999)发现了反映许多语言现象中的一条重要的心理空间的认知操作:概念整合(conceptualblending)。概念整合理论提供了一个意义构建的总的模式,在这一模式里,有类比、隐喻、转喻及语义、语用因素在运作。Fauconnier和Turner(1999)还指出合成空间理论描述了心理空间网络里认知模式的动态运作(魏在江,2007)。因此可用以下两个例子证明概念整合理论也是一种认知模式:

Everybodyhastheirhornspulledin.

解释:在牛群活动的输入空间里,牛无法收回其牛角。在金融的输入空间中,投资者没有牛角,但它们能收回其投资。在整合空间中,投资者成为具有可缩回牛角的牛。这一突生结构是无法直接通过来源域和目标域的隐喻映现获得的。从上例可看出,概念整合是隐喻这一认知模式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概念整合是一种间接的认知模式(张辉,2003;王文斌,2004)。

MaybeRomeoisinlovewithJulit.

Maybe,RomeoandJuliet''''snamesarereallyDichandJane.

(Fauconnier,1994)

词语Maybe是一个触发语,它建立了一个与基本空间相关的可能性的心理空间。第一句话中的Romeo和Juliet转喻的是第二句话中的Dich和Jane。

(6)其他模式:俗模式和科学模式

无任何专业技术知识的普通人们对他们生活的各个重要方面有潜在或明显的理论。人类认知学家称其为俗理论或俗模式。据所知,这些俗理论或俗模式已逐步发展成为范畴化的典型理论。尤为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什么是俗模式以及专业知识所建立的领域如范畴化、指称、意义等。

三模式间的联系与不同

综上所述,认知模式是建立在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的对事物的一种认识。ICM是代表说话人的概念知识(包括他们的语义知识)的语言结构(魏在江,2007)。且各模式间紧密联系,如意象图式模式与隐喻模式、隐喻模式与转喻模式。当然,各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命题模式表明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意象图式模式是在对事物之间抽象和具体的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隐喻模式基于相似或相关而创造相似关系的基础上认识事物,转喻模式是基于邻近性的关系,心理空间理论及概念整合理论是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的综合运用或进一步运用。此外,认知模式与文化模式息息相关,因为我们认识事物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且认知模式随着文化模式的变化而变化,正如DCruse(1991:389)指出:“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范畴典型显然受到熟悉度和经验的影响;在南极长大的人对于鸟的典型的认识在亚麻逊河流域或者在撒哈拉沙漠长大的人就不一样。”

四结语

人们在认识世界、建立范畴概念的过程中,使用了很多认知模式。每一种认知模式都是一个结构性整体,一种完型结构。简单的范畴可能只涉及一种认知模式,但复杂的范畴可能涉及多个认知模式,如感情范畴。但对认知模式的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1)认知模式的研究潜力巨大。认知模式是一个心理学中的术语,但如同文章开头所述,它在众多领域中广泛应用。

(2)认知模式在各门学科的研究中很不平衡。它已深入到了医学、经济学、法律学、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等多个学科,但对其的研究只是皮毛。

(3)认知模式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如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作用在认知语言学这门学科内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认知模式与文化模式紧密相关,但在进行跨文化的交际(包括翻译)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5)认知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和体现还未成系统,只是粗略的在听力、阅读理解等中有所提及,但未深入。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1994:MentalSpaces:AspectsofMeaningConstructioninNatural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tityPress

[2]Fauconnier,G.&M,Turner.1996:BlendingasaCentralProcessinGrammar,ConceptualStucture,DiscourseandLanguage.StanfordandCanlifornia:CSLIPublications

[3]Fauconnier,G.1999:MappinginLanguageandThought[M]NewYorkand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tityPress

[4]Langacker,R.2000:Fou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M]Vol,1.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

[5]Langacker,R.2000:Fou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M]Vol,2.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

[6]Lakoff,G.&M.Johnson,1980: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7]Lakoff,G.1987: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M]ChicagoandLondon: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8]Lakoff,G.&M.Turner:1989:MoreThanCoolReason[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9]Ugerer&Schimid,2004:AnIn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10]李福印意象图式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11]李志岭以概念为基础的转喻VS以语言形式为基础的转喻[J]山东外语教学,2006(4)

[12]王文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和思考[J]外语研究,2004(1)

[13]魏在江概念整合、语用推理与转喻认知[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14]文旭,叶狂转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理据[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6)

[1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认知语言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认知科学;语义;语法

    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语言的认知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80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包括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篇章分析等。1989年在德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l990年创刊的《认知语言学》杂志,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此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非常迅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一)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而认知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由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从多角度来探索思维的奥秘。人类思维的结晶是语言,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方式之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体验、文化、社会、风俗、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认知语言学一方面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的认知能力,把语言认知作为人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来把握。

    (二)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范畴理论

    “范畴化”(categorization)可以说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认知活动,是指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对外界事物进行分类或归类,使无序的世界变成有序的、分等级的范畴体系。这个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就是认知,或者说是认知的第一个环节。范畴化使人类从千差万别万事万物中看到相似性,并据此将可分辨差异的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类别,从而形成概念。在此基础上人类才能完成更复杂的认知活动,包括判断和推理。认知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形成概念和范畴的过程,它是一种以主客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1]。正如Lakoff所言:“没有范畴化的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外界或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2]

    范畴化的现象很早便引起哲学家的注意,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系统论述了自己对范畴的观点,经典范畴观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对传统的经典范畴观提出了大量的反证。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了“家族相似”[3]的概念。维氏认为, 无法用一种共同的属性来描述一个范畴中的全体成员,只是在成员与成员之间存在部分的相似性,并以这种相似性的交织联结成范畴的整体;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开放的;范畴内的各个成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维氏的“家族相似说”否认范畴的各个成员之间存在任何共同的本质, 向经典范畴观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起,“家族相似说”被引入语义范畴研究。触发了哲学界、心理学界、语言学界对范畴化问题的重新审核。语言学家Labov和Rosch先后发表了他们对自然范畴的试验研究结果,把具有“家族相似”的这些自然范畴称为“原型范畴”[4-6]。一事物是否属于该范畴, 不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 而是看它与其原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范畴化研究的巨大发展成为认知语言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Lakoff和Johnson按照哲学的承诺和信念把认知科学划分为两大派: 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第一代认知科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客观主义的认知观代表了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所有的理性思维牵涉抽象符号的操作,这些符号只有通过与外界事物的规约才能获得意义”[7]。思维仅是对抽象符号的机械运作,不受人体感知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制约。人类的心智就是自然的一面镜子,是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 对自然作出客观的、镜像的反映。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在语言学领域的典型理论形态。

    第二代认知科学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 信奉的是所谓非客观主义的哲学,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第二代认知科学坚决反对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认为客观主义认知观忽视了人类认知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人的生理基础在形成概念和语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验主义认知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8-9]: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范畴、心智来自身体经验,那些不是来源于经验的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的结果。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与第二代认知科学一致。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其描写必须参照认知过程。语法、句法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语义不只是外部世界的客观反映,还与人的主观认识息息相关,是通过身体和想象力获得的,而这种想象力也是不能脱离形体的,因为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这与客观主义语义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验哲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 两者的划分具有深远意义, 能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认知科学理论, 不至于将其间的不同流派混为一谈。”[10]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认知语言学不是一种单一的语言理论,而是代表一种研究范式,是多种认知语言理论的统称,其特点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语言理论虽不相同,但对语言所持的基本假设都大同小异,都不同程度地认可上一节提到的基本观点,只是在讨论和关注的具体语言现象上有所差别。认知语言学主要理论方法有: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 (Frame Semantics),Langacker的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Lakoff等人的认知语义学(Cognitive Semantics)。

    (一)框架语义学

    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词义及句法结构意义的一种方法。Fillmore指出:“框架语义学提供观察词语的一种特别方式,同时也努力描写一种语言新词的产生和已有词语里新意义的增加,或将一段文章中各部分的意义组合到一起,从而形成整篇文章的意义所需要遵循的原则”[11]。在框架语义学中,词义是用框架来描写的,框架是一种概念系统或认知结构,要理解词语的意义,就必须先具备概念结构即语义框架的知识。“一个“框架”作为在对语言意义的描写中起作用的一个概念, 是跟一些激活性语境相一致的一个结构化的范畴系统”[11]。以Fillmore着名的“商业交易”框架为例。这一框架涉及的概念包括: 拥有、给予、交易、钱。这样一个场景图式中的元素包括:钱、商品、买方、卖方。其他元素还包括:价格、时间、找钱等。根据这些概念, 我们就可以对一系列词语的意义、用法及语法结构进行对比描写。例如,英语中的buy, sell, spend, cost, charge, price等等。如果我们把商业交易框架与其他框架进一步结合起来, 那么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描述和解释像tip, bribe, fee, honorarium, taxes, tuition这样的词语。由此可见, 框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结构。语言框架为词义的存在和使用提供了背景和动因。要理解词义必须将其放置于人们的经验与社会文化的习俗框架中,理解人们的经验与社会习俗。

    (二)认知语法

    认知语法是Langacker的语言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最初称为“空间语法”(Space Grammar)。该理论为语法研究提供了一个迄今为止最全面详尽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描述框架。认知语法对语法和语言意义的本质提出了新的理论[12]:

    1.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因此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

    2.语法结构(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足的形式表征层次,它在本质上是象征性的,是语义结构的规约象征化(conventional symbolization);

    3.句法不是语言的一个自足的组成部分, 句法(和词法)在本质上和词汇一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象征系统,句法分析不能脱离语义;

    4.基本真值的形式逻辑用来描写语义是不够的,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跟人的主观认识密切相关。显然,这些基本假设跟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基本假设是针锋相对的。

    认知语法认为语言中只有三类单位:语音单位,语义单位,象征单位。语音单位和语义单位是构成象征单位的两极,两极之间的联系是象征联系。例如,英语单词cat 作为一个象征单位就是[[CAT]/[cat]],其中大写字母代表语义极,小写字母代表语音极。象征单位是一种音义结合体,一定形式代表一定的意义,而且这种代表是约定俗成的。各种语法范畴和语法结构式都是象征单位,只有具体和抽象程度上的差别。语法研究不可能脱离语义。因此认知语法打破了词汇和词法、句法的界线,认为词汇、词法和句法构成一个连续体(continuum),可借用象征关系对这一连续体作穷尽性描述。也就是说象征关系高度概括性使得认知语法能对语言不同层次作出统一性解释。    (三)认知语义学

认知语言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研究方法 概念框架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Methods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xample

ZHANG Shiqi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00)

Abstract In the research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ake the right research route and proper research means; follow the relevant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academic goal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Wang Yin, 2004).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in method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se methods in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model cre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ol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mbine to demonstrate the scientific methods and specific research and its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Key wor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methods; conceptual framework; qualitative research; quantitative research

1 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概述

当代认知理论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经验主义哲学,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识的无意识性及思维的隐喻性,认为语言的形成是思维体验客观世界的结果。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采取正确的研究路线和恰当的研究手段,遵循语言学研究方法论的原则,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目标(王寅,2004)。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区分为语言科学和认知科学两大研究取向,前者有更多的社会科学色彩,以基于语言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后者则以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见长,在研究中多采取定量方法(卢植,2003)。

徐盛桓(1992)指出,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来讨论语言学研究方法。宏观的方法论为语言学研究设定指导原则和研究框架,微观的方法是宏观方法论得以体现和实现的手段。语言学的研究离不开综合与分析、归纳与演绎、定性与定量等基本的研究方法,认知语言学也不例外。卢植(2005)将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量方法又包括语言分析法、内省法、语言比较和对比法、调查法、问卷法和实验法。本文会在第3部分中回顾这些方法,并分析其在概念框架模式的创建和运用中的作用。

2 概念框架模式及其方法论

概念语义系统是语符关系的概念内容部分,和作为语言表达的词汇语法构成体现关系。程琪龙(2006)构建了概念框架来表述小句的概念内容,即概念框架是小句概念内容的形式表征,其认知意义有二:一是它的语符关系,即它和语法结构间的体现关系;另一个是如此概念框架及其语法体现关系是可操作的,不悖于生理可行性。概念框架是概念系统中的一个具有一定激活连通权值的局部性关系网络,一个小句可以激活若干个概念结构。小句激活的概念结构可以组成三个部分:概念过程、先设条件和推导结果,三部分是组合关系。

概念框架宏观的构建是一种理论驱动的研究,而通过语言现象对框架的细化和验证是一种语料驱动的研究,这是一种理论——语料双驱动的研究原则。(1)模拟实验法。程琪龙(2002)认为生理研究成果、社会文化行为和语言现象都不足以直接构拟一个语言系统,他的做法是构建一个模式来表述语言系统,并对其进行严密的验证,这就是模拟语言系统。(2)假设验证逼近法。对模式的整体构造做出假设,然后用已知事实和语言现象对假设进行验证和修正,逐步逼近真理。(3)分析、综合和验证。在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假设的是模式的宏观构造,而内部的具体连接关系需要在双驱动原则的指导下,从语料中获得信息;分析注重对线形结构的分解,最后将分解结果综合成整体系统。完整的构建步骤是:假设分析综合验证。(4)演绎推理。演绎是从普遍推导出特殊的推理过程。用演绎的方法在假设的理论模式中推导出了概念语义和语法表达两个不同子系统。

3 概念框架构建和应用中的研究方法

3.1 定性方法

定性方法是对现象的特征做出一般的描写或说明。广义的定性研究指不包括定量手段的主观性理论探讨;狭义定性方法则主要指个案研究和实地调查,在一个限定的范围内深入地考察所研究的现象,获得资料,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常用的定性方法有解剖分解法、比较对照方法、因果关系方法等。其缺点是研究人员的主观介入程度较高,可重复性和概括性不强等。

在概念框架的构建过程中,运用了定性方法,其主要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特征,排除无关的因素,更好地揭示本质。比如,在致使概念结构的研究中,不同致使结果是通过比较而得的,而对不同致使结果的解释是因果关系的定性分析。

3.2 定量方法

3.2.1 语言分析法

任何语言学研究都必须从具体语言材料入手,语言分析法是语言学最经典的研究方法。

概念框架这一模拟语言系统的构建是以观察社会行为和语言现象为基础的;对模式整体构造的假设要用语言现象进行验证,模式内部的具体连接关系要从语料分析中获得信息。另外,应用概念框架模式对动词及其变式关系的研究也是建立在分析语料的基础上的。

3.2.2 内省法

内省法主要是凭借研究人员的语言直觉、学术经验和常识对某些言形式进行可资论证的分析和解释,参照既有的文献或语言资料,提出某个假设。就认知语言学而言,内省法有助于考察直接反映认知活动的语言现象,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分析其内在的认知取向。但是,其缺点是主观性太强。

在语言学领域,Beth Levin, Goldberg, Jackendoff, Chomsky, Talmy等学者都对义形关系提出了重要理论。概念框架模式是创建者在掌握了语言和生理科学知识,并辩证地吸收了这些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构建的。例如,程琪龙曾经探讨过概念框架和语义结构的相互关系,关注概念语义的参与者和语义结构的谓元之间的异同。

3.2.3 语言比较和对比法

赵元任认为语言学理论是语言学的比较,是对世界各民族语言比较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认知型的语言比较和对比研究试图揭示不同语言的基本概念系统的异同之处,其基本观点是语义依存于文化,语义为支配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的原则提供理据,这一点不同于形式主义的语言观。语言比较和对比并不否认语言的共性,而是通过系统地穷尽语言的特异性,最终达到对语言共性的认识和理解。

英语、汉语和其它语言为概念框架的构建和验证提供了语料支持,相反概念框架模式也可应用于不同语言的比较。如:从“灯在书桌上”和“The Lamp was on the table”这样的例句中可以得出不同语言对于位置空间关系的语法体现不同。汉语的语法形式是“在……方位词”位于动词前;英语的语法形式是介词短语,语法位置则是句尾。虽然汉语的“在……方位词”结构也可以出现在句尾,但它表示终位,如:“老师站在台上”。

3.2.4 调查法

在对不同语言体系特征的描写以及同一语言区域中不同方言的研究中,调查法是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研究方法。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调查方法和现代科技的相互结合,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普及使用为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语料库语言学作为新的语言学分支也是一种方法论上的革命,而其实质性理念仍然是调查,具体方法则是先进技术手段的引入和使用。

程琪龙在应用概念框架对动词及其小句对应关系的研究中,对语料操作设置了严格的程序。(1)确定动词类。(2)查找变式例句:语料源包括母语者编制的语料库及其它母语网络资源、母语者编的原版词典和出版物。(3)穷尽列出变式。(4)补遗。有两种方法:编造例句然后再次进入语料库查询,或编造例句请母语者判断成句与否。其中的第(2)步是典型的应用现代互联网的调查法。而第(4)步涉及到问卷法。

3.2.5 问卷法

问卷法就是研究者根据测量学和统计学原理针对特定的语言现象设计具有一定结构特点的问卷来进行研究的方法。问卷法属于结构化观察,研究者事先有一个研究大纲,根据研究大纲所设定的思路来编制自己的问卷。

在运用概念框架进行动词及其变式研究的语料操作程序中,第(4)步补遗中编造例句请母语者判断成句与否运用的是问卷法。最终大部分母语者认为可接受的句子被归为有效,反之则无效。这种方法在穷尽语料,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2.6 实验法

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按照科学原理设计出实验程序,选取特定实验语料(刺激),通过实验仪器收集受试对于实验刺激的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研究所采取的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案,在一定的框架内对数据做出合理的讨论和解释。自然实验则先提出假设,然后根据研究原理设计出实验程序,以数理统计的取样规则选取特定的实验对象,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相关的理论或模式对经过分析的数据进行理性的讨论,以此验证假设。

4 结语

在任何一门学科中,正确的方法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都对学科的研究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将科学研究方法正确合理地运用到研究中去是另一个重要的课题。综合与分析、归纳与演绎、定性与定量等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无不贯穿于概念框架的构建和研究运用之中。科学的方法是研究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保证了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而科学的研究也反过来支持、证实和发展了研究方法论。

参考文献

[1] Geeraerts,D.2006.Methodolog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C]∥ G.Kristiansen et a1.Cognitive Linguistics: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Mouton de Gruyter:21-49.

[2] 程琪龙.义词语符关系框架[J].福建外语,1999(1):31-34.

[3] 程琪龙.逼近语言系统.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 程琪龙.概念框架和认知.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 王寅.认知语言学之我见[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

认知语言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转喻 认知模型 显着度 应用

    转喻是用人们认知上的两种东西之间的关联,使一物转指另一物成为可能,常见的有用来源指称结果事物,用局部指称整体等方式.例如:

    炉子着了。(炉子指代炉中的火)

    白宫没有表态。(白宫指代美国政府)

    他瞎了。(他指代他的眼睛)

    要了解认知语言中的转喻概念需要理解转喻中的两个名词:“认知模式”和“显着度”。

    沈家煊先生把转喻的认知模式表述如下:

    “①在某个语境中,为了表达某种目的,需要用概念A指称目标概念B;

    ②用概念A指代B,A和B须同在一个“认知框架”内;

    ③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A和B密切相关,由于A的激活,B(一般也只有B)会被附带激活;

    ④A要附带激活B,A在认知上的“显着度”必须高于B;

    ⑤转喻是A和B在某一认知框架内相关联的模型,这种关联可以叫做从A到B的函数关系。”

    上述模型用一个最明显的例子说就是:“炉子点着了。”是用炉子(概念A)转喻火(目标概念B),炉子和火同在“容器-内容”这个认知框架里,两者密切相关,概念炉子的激活会附带激活概念火。炉子在认知上比火显着,炉子是可以看得见的,而火在炉子里面是看不见的。火被点着时,我们看到的不是火在燃烧,而是炉子在冒烟。这就是转喻的一般规律。

    沈家煊先生还指出,认知框架是人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对人们来说,各种框架是自然的经验类型。常见的认知框架有:容器——内容;整体——组成部分;领有者——领有物;劳作者——工具;物体——性状;机构——所在地;当事——行为/经历;施事—— (工具) ——动作——受事/结果;施事——动作——与事/目标——受事。例如:

    他喝三瓶。(容器指代内容)

    我教大四。(层次水平指代学生)

    转喻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名词概念是“显着度”。显着度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A转喻B,A和B除了在同一认知框架内,A还必须比B显着。根据沈家煊的先生的观点,显着度主要看四个方面:

    1.一看“整体和部分的显着度”

    一般整体比部分显着,所以有“他拿着一瓶水”用他转指他的手里;“手里拿着锤子”其实手里拿的只是锤子的把柄。

    2.二看“容器和内容的相对显着度”

    一般容器总比内容显着,如“喝了三瓶”指“喝的是瓶里的酒”。

    3.三看“恒久性状和临时性状的相对显着度”

    “白”这一性质形容词是区别性的,所以“白的”可以转指“白纸”,而“雪白”是状态形容词,是描写性的,因此“雪白的”不可以转指“雪白的纸”。认知语言学认为,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要用一类事物的性状来转喻这一类事物,这种性状必须是恒久性状而不是临时性状。一类事物的恒久性状才能在人脑中形成这类事物的显着印象。

    4.四看“名词的可及性显着度”

    名词的生命度越高,显着度越高且可及性就越强。因此专有名词的显着度高于普通名词。“在东南沿海再造几个香港”,香港是一个显着名词。

    5.五看“语境对显着度的调控性”

    语境(上下文)的作用是可以把一般不在认知框架内的概念临时纳入认知框架内。语境调控有一个总的倾向:两个概念的距离越近,作用力越大。如:一般我们不说“晓宏的眼睛大,小云的不大。”而说“晓宏的眼睛比小云的大”。

    理解了转喻的两个基本概念以后,我们来看转喻在语言中的某些应用:

    第一,关于“程度副词+名词”的现象,刑福义指出:“从语义看,典型名词进入这类结构,用的不是本然意义,而是一种临时赋予的‘异感’意义。

    ①这个男人的名字很女人。

    ②他长的很中国。

    这里“女人、中国”显然比“轻盈、文雅”“黑头发、黄皮肤”更加容易识别,处理和记忆,因而具有较高的“显着度”。诚然,这类结构中的名词实际上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也就是说这些词前后表述的是不同的概念。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名词的理性义称为概念A,把名词在“程度副词+名词”的结构中表现出来的意义成为概念B,并且概念A的显着度比概念B高。这是转喻在语言中的一种应用。

    第二,转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在汉语宾语的转换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人类的思维具有转喻性,所以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会无意识的体现这种转喻性。工具和方式成分可以成为宾语,部分是因为它们本身带有新信息。如“写毛笔”中,“字”并没有出现。因为“字”是“写”的常规宾语。即使“字”不说出来,人们也知道“写”什么。而如果“毛笔”做宾语的话,能使工具这一新信息具有更高的显性度。动词允许在直接宾语位置上出现不同的题元角色,如“吃食堂”,“靠山吃山”。这些不同的题元角色同属于“吃”的语义框架内,在概念上具有临近性。“这事,我们跑了好几趟了”这一数量宾语中,说话人为了体现事情的难办性而把数量放在直接宾语位置上,使得这一新信息被凸显。此外,数量宾语可使表达简洁,达到经济性的效果。

    第三,同义反复话语(tautological utterance)是言语交际中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表面上同义反复话语是一种累赘表达,而实际上具有丰富的交际内涵。它的语用功能在于言简意赅。例如:

    (1)开会半天了,她还没有来。女人究竟是女人!

    (2)你瞧,连路上吃的菜她都给你准备好了,女人究竟是女人!

    (3)做起事来拖拖拉拉,女人究竟是女人!

    上述三个例子中的第二个“女人”激活了与“女人”这一范畴相关的女人特征:女人拖拖拉拉;女人心细,办事认真;女人做事不果断等。听话者利用认知语境,对这三句话进行转喻推理,激活与之相对应的部分,就可获得恰当正确的理解。

    第四:委婉语是人们尽量避免直接使用令人不快的词语而采用的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说法。对委婉语的理解,语用学中礼貌原则可做出较好的解释,而认知语言学中转喻的表达则可更进一步揭示委婉语的认知机制。如:人们不用“大便,小便”而用“去卫生间(洗手间)”这一文雅的词语来表示;“下葬”说成“入土”;“垃圾箱”说成“清洁箱”;汉语中一些谩骂言语:NB,TMD,NMD,英语中的B.O代body odor(狐臭)。这些其实都是转喻在起作用,只是人们并不知道这是转喻,认为这只是一种委婉语,是一种词语的替换而已。

    总之,转喻在语言中的反映不仅仅是上述那些,还有很多,这里仅就几个比较突出的方面简单阐述一下。转喻是我们的认知基础之一,这种认知基础反映在语言当中是自然的事情,所以有些语言现象我们以前有很多不同的解释,现在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理解语言中的语法,语义,语用不能孤立理解,要把三者联系在一起。因为语言说到底是认知的产物。

    参考文献:

    [1]钱乃荣.现代汉语.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7.

    [2]任鹰.“吃食堂”与语法转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03.

    [3]沈家煊.转喻和转指[J].北京:当代语言学(第一卷),1999,(1).

    [4]董成如.转喻的认知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9.

    [5]赵彬.“转喻”与“程度副词+名词”[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6]刑福义.“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 J ].语言研究,1997,(2) .

    [7]聂鑫琳.认知语言学概论[ 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认知语言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术语元语言;力动态系统;意义建构;元隐喻;社会与认知

语言学术语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语言学研究对象的组成部分,又是语言学研究的元语言。元语言的概念比术语要宽,而术语是元语言中最重要并且处在核心地位的部分[1]51。目前,国内外对元语言的研究主要涉及概念界定、分类及其对教学和词典编纂的价值探讨,语言学界似乎对元语言现象未能给予更多的关注。尽管如此,国内学者如封宗信[2]407强烈呼吁,“整个语言学界更应该关注元语言所涉及的语言意义问题。”事实上,自2010年至2013年,国外的元语言研究逐渐向语言习得和教学领域渗透,指出了培养元语言意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3][4][5],为术语元语言认知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力动态系统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实体(entities)与力(force)互动的理论。该理论不仅在语言层面发挥着结构性的关键作用,而且还活跃在语篇层面。因此,分析力动态系统理论中的术语,对深入了解语言学术语元语言的意义建构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力动态系统术语是如何建构的?其语义冲突是如何缓和并达到语义和谐的?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试以力动态系统理论术语为语料,以社会认知理论为视角,从词源的识别到语义冲突的缓和,对力动态系统术语的意义建构机制做系统分析。

一、术语研究的社会认知理论

(一) 社会认知理论的引入

《术语描写的新方法-社会认知方法》(Towards New Ways of Terminology Description:The Sociocognitive Approach)是由Rita Temmerman主编,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于2000年出版的一本术语学专著。该书全面介绍了术语描写的新方法,即社会认知方法。

传统术语学的研究方法和原则及理论框架以客观主义(objectivism)为基础,其最致命的一个缺陷在于对抽象存在的术语概念的研究,忽略了术语在分类和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6]224。术语和认知科学密切相关。术语学以语义学为基础,并把语言和真实世界中存在的事物联系起来[7]39。认知科学认为,术语的意义研究与体验性的理解是分不开的。为了弥补传统术语学研究的不足和缺陷,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应运而生。

(二) 社会认知理论介绍

社会认知术语学是一种术语描写的新方法,立足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来质疑和观察研究语言现象,结合认知科学的许多见解如原型理论、认知模型、类比理解和历时分析等,证实理论概念与术语描写的相关性。

该方法首先关注生命科学领域术语的定义,其研究方法是通过研究一个在上下文中具有派生意义的类别语料,即在语篇中研究类别;研究目的是研究理解单元(units of understanding)的定义性、命名、随时间进度的发展及随知识增长的隐喻模型的作用。社会认知术语学借用的理论基础是解释学(hermeneutics)理论和语义三角理论(the semantic triangle)。解释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对概念化和范畴化的理解,词汇化在该理论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语言在新的理解中的作用。社会认知术语学对语义三角理论有自己的认识和突破,认为语言是表达人们对世界感知和概念的媒介,并在人们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世界存在于(或部分存在于)人类心智之中,并且坚持认为人们对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对世界的认知。(传统术语学和社会认知术语学对世界、语言和心智的不同认识,见表1)。社会认知术语学的语义观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语义三角变成了包含与被包含及媒介的新型关系(见图1)。

表1:传统术语学和社会认知术语学的差别

认识范畴传统术语学社会认知术语学

世界和语言世界客观存在并能被命名语言在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世界和心智因人类心智的分类潜力,世界可以通过人类心智得到理解世界是人类心智的一部分

语言和心智语言的创造潜力被忽视对语言的理解离不开对世界的理解

图1由认知语义三角到社会认知术语语义观

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和传统术语学理论、方法和原则的对比,社会认知术语学结合认知模型、一词多义和近义现象、隐喻模型对范畴和命名的影响、对理解单元的历时分析综合多个方面进行考察研究,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分析原则和分析方法。社会认知分析借用了认知语义中的三种理论:第一种理论是包含成分分析理论(componential analysis)的原型结构分析理论(prototype structure analysis theory);第二种理论是范畴框架下的认知模型理论(cognitive models underlying categorization);第三种理论是多义性发展的历时性分析(the diachronic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lysemy)。

(三) 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意义

社会认知术语研究丰富了术语学的研究方法,倡导术语语义研究应从理解单元开始,并为追踪术语意义的演变开创了可能性,在概念化、命名和理解的历史进程中,也将会产生一词多义和近义知识信息功能的资料数据。与传统术语学相比,社会认知术语学具有更丰富多样的理论基础,并且和其它的方法相结合分析语篇信息中出现的范畴现象。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方法可以对术语信息进行深度描述以达到描写的准确性,这也为术语元语言的深层次语义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力动态系统术语的意义建构

力动态系统理论是Talmy认知语义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力动态系统要素包括力的施加(exertion of force)、对力的抵抗(resistance of force)、力的克服(overcoming of such a resistance)、力的阻碍(blockage of the expression of force)以及阻碍的消除(removal of such a blockage)。力动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是受力体(agonist)、施力体(antagonist)、施力体的内在趋势、两者力量的强弱、两者互动的结果(resultant)等。力动态系统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不同层面的语言表达。

力动态系统理论中的术语是语言学元语言的一部分,认识术语元语言的内部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力动态系统理论,也将有助于培养语言学习者的元语言意识。

(一) 力动态系统理论术语的百科知识观

社会认知术语研究在定义理解单元时,对百科知识做了必要的概括,从而有益于术语意义的理解。百科知识和语义信息通常被认为是同一现象的不同表征。认知语言学将百科知识视为基本的语义观之一,认为理解是通过知识节点(nodes of knowledge)进行的。虽然理解所需的知识节点内部复杂、千变万化,但是这种复杂性还是有理据的。也就是说,依据理解的详细程度和理解所需的特殊情景,知识的复杂性可以得到解释。

力动态系统理论不仅存在于物理领域,也表现在心理领域和社会领域。与这三个领域相对应的三种力分别是,物理力(physical force)、心理力(psychological force)和社会力(social force)。物理力是具体有形的。在心理领域,力动态从物理源域向心理目标域映射;在社会领域,力动态从物理源域向社会目标域映射。可见,物理力是心理力和社会力的基础隐喻源。也就是说,物理力在概念隐喻中不仅仅充当由源域向目标域映射过程中的源域,更是作为一种“元隐喻”,揭示心理力和社会力的内部建构机制。事实上,丁尔苏[8]也认为,概念隐喻只不过是语言学家的一种元隐喻建构。因此,我们认为力动态系统理论术语的意义建构及其认知表征,可以通过元隐喻机制加以阐释。

(二)力动态系统理论术语的元隐喻建构

社会认知术语研究认为,要想达到更好的理解效果,隐喻这个过程是必需和必要的,而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隐喻的类比思维(analogical thinking)脱离不了与社会环境以及认知科学相互影响的历史,这种类比思维可以将源域和目标域追溯到生命科学领域。在做术语意义分析时,社会认知视角要求从术语的主客体因素出发,结合百科信息,把真实世界(world)、人的主观世界(mind)和语言(language)结合起来。

本文就力动态系统理论的核心部分即不同的构成要素做尝试分析,见图2。

力实体(Force entities)力的内在趋势(Intrinsic tendency)

受力体(Ago):施力体(Ant): 〗倾向于运动(Toward action): >倾向于静止(Toward rest):

力的强弱(Balance of strengths) 互动结果(Resultant)

强者(Stronger entity): +弱者(Weaker entity): -运动(Action):>静止(Rest):

图2四对构成要素的意象图式

图2力的四对构成要素意象图式,包括力实体和力的内在趋势两个主要方面。从力实体角度看,力又包括受力体、施力体、力的强弱以及强实体/弱实体(强者/弱者)。从力的运动趋势来看,力又包括倾向于运动/倾向于静止、力的互动结果以及运动/静止等方面。为明确表述这一理论,Talmy采用形状、运算符号等元语言或元符号信息,将这一理论的语义要素和构成要素进行形象化处理。语言和认知是以视觉和运动为基础的[9]。Talmy在解释实体与力的互动关系时采用了“>”“+”“―”“”“”“〗”“ ”等具有视觉动感的符号,将物理力作了模态化隐喻解读。

Lakoff & Johnson[10]75-77认为,大部分抽象概念是隐喻性的。隐喻世界中,施喻者是隐喻及其意义构建的主体,其重要性不容漠视。施喻者的主体性是指认知主体所表现出的有别于他者的个体特性,具有独特的自由意志、理性反思和审美判断,是个性的张扬和个体力量的释放[11]。Talmy[12]认为,语言表达和世界上某一事物的关系不可能是直接的,它必须通过语言使用者的大脑和认知系统。语言使用者的大脑和认知系统既具共同特征,又各具特点。Talmy是最早把心理学中的焦点(Figure)和背景(Ground)概念运用到语义分析中的语言学家[9]28。Talmy在创新语言学理论过程中积极与其他领域的理论相结合,使抽象的语言学理论具体化,此过程中暗含着隐喻理论的运用。钟守满和孙崇飞[13]在《隐喻释义及释义模式》中提到隐喻研究者还需充分考虑人们在产生隐喻时的语义取向性,即人们总偏爱用一种特定的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其实,在创建及创新语言学理论或其他理论的情形下,这种语义取向性也同样存在。这取决于主体的兴趣、意向或偏好。然而我们发现这种语义取向性同样来自主体的自身体验。Talmy本人勇于创新的精神、独特的理性反思、多样化的认知视角以及在语言学领域炉火纯青的造诣等主体因素使得这一理论的构建具有独创性和建设性,同时对该理论的初步认识有一定的引导性。

客体方面,束定芳[14]认为,语义冲突是产生隐喻意义的根源。在隐喻意义理解过程中,缓和语言内部语义冲突也是一个微妙的过程。力动态模式是通过表达物理的力互动表现出来的,但是却作为一种基本的概念体系普遍存在于语言中,用来构建语言中与力互动相关的概念,在语言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阐释价值。这之间就存在着一种语义冲突,如图3所示。

图3领域间的语义冲突

图3展示了物理学领域和语言学领域语义之间的冲突关系。冲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和谐。如何缓解语义域之间冲突,实现两者的和谐是构成物理学领域中的物理力向语言学领域映射的关键,也是术语元隐喻意义建构的主要途径。

Rita[6]27 在书中介绍,Peter Weissenhofer在研究baseball术语时采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参考了关于“baseball”的权威词典、专业词典及百科知识。为了了解术语元语言内部语义冲突缓和的内在动因,我们以维基词典(wiktionary)和牛津英语词源词典为工具(详见注释12),选择力动态系统中的几个主要术语做了词源分析,见表2。

表2:力动态系统术语基本意义、其他领域意义及语言学意义

术语基本意义其他专业领域引申义语言学意义

force体力,力气,力量,力①强制力;压力;暴力,武力;②[社会]势力,威力,实力,权力;有影响的人(或事物);③[法律](法律、条约、规章等的)效力,约束力力

agonist[生理学]主动肌,主缩肌①[生物化学]激动剂,兴奋剂②[药物]促效药,显效药③[体育]竞赛者;竞争者;奋力夺标者受力体

antagonist[解剖学] 对抗肌,拮抗肌①[药物]对抗剂,拮抗药②对抗者,对手;敌手;敌人③[生物化学]拮抗物施力体

blockage堵塞;阻塞[能源科学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封锁,阻碍物,障碍性力的阻碍

resistance(尤指对疾病的)抵抗力;(物质的)耐力①抵抗;反抗;抵抗方法②[电工学]欧姆;电阻;阻抗力的抵抗

removal移动;调动①消除;排除②免职,解职③迁居,迁移力的消除

exertion尽力,使劲;费力①(能力的)发挥,施加;(权力的)行使,运用② 发挥能力(或行使权力)的事例力的施加

表2展示了力动态系统术语基本意义、其他领域意义及语言学意义的关系,发现force, agonist, antagonist, blockage, resistance, removal以及exertion等术语存在本义、其他专业领域的引申义以及语义学意义的差别。表2显示,上述语言学术语都都跟身体经验相关,然后再由身体经验映射到其他的科学领域(物理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领域),见图4。

图4语言学领域与其他领域映射

图4显示,语言学领域与物理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领域之间存在相互映射关系,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在于身体经验。也就是说,语言学术语元语言是建立在身体体验的元隐喻基础上,由物理域、社会域和心理域相互映射的基础上,缓解冲突,实现意义的和谐。

为进一步了解动态理论术语的意义建构机制,我们以最典型的“力(force)、受力体(agonist)、施力体(antagonist)”为例,分析考察术语元语言的隐喻机制运作过程。见图5。

图5隐喻机制的运作过程

图5显示,虽然肌肉力和物理力紧密相关,但是物理力最初来自肌肉力,或者说物理力基于肌肉力,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是偶然而是通过元隐喻机制来实现的。例如“有压力才有动力”这样一句谚语不管是在心理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都那么耳熟能详,“压力”、“动力”中的“压”和“动”都是跟人的肢体行为相关,然后映射到了物理领域;“压力”就表示物体所承受的与表面垂直的作用力,“动力”就表示使机械做功的各种作用力。此映射过程称之为概念隐喻,即元隐喻。而由物理力领域向心理力和社会力领域的映射则是隐喻作用的结果,即该隐喻机制是建立在元隐喻机制基础之上的。物理力之所以能映射到其它领域,除了领域间的相似性之外,元语言本身也具有元隐喻的特质和属性。

三、结语

力动态理论术语的意义建构大多是根据人的自身体验,这也吻合了认知语言学体验这些思想,即重视概念的同时强调概念意义源于身体经验。通过对力动态系统理论下术语的社会认知分析,我们发现力动态系统理论术语建构过程是通过元隐喻机制在缓和语义冲突,达到语义和谐的基础上实现的。这对重新认识了隐喻认知规律,培养元语言意识,挖掘术语元语言意义的研究方法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注释]

①维基词典(Wiktionary),是维基百科的姐妹工程,它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基于所有语言的自由的维基词典。该项目于2002年12月1。

②日启动,发起人是维基人Daniel Alston。维基词典的目的旨在收录字词的字源、字义、读音、拼法、以及与之对应的外文词汇。

③牛津英语词源词典(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该词典共收录17000余词条,是目前最权威、最全面的平装版英语词源词典。作为英语词源领域的权威工具书,该词典追根溯源,展示了英语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语言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郑述谱. 试论语言学术语的特点[J].外语学刊,2006,(3):51-54.

[2]封宗信. 语言学的元语言及其研究现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5,(6):403-409.

[3]Ellen, B. & Raluca, B. Emerging Bilingualism: Dissociating Advantages for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and Executive Control[J]. Cognition,2012,(122):67-73.

[4]Jacqueline, D. Talking About Texts: Middle School Students’Engagement in Metalinguistic Talk[J]. Linguistic and Education, 2012,(23):123-134.

[5]Schleppegrell, M J. The Role of Metalanguage in Supporting Academic Language Development[J]. Language Learning, 2013,(63): 153-170.

[6]Rita, T. Towards New Ways of Terminology Description--The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Volume3)[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0:27-224.

[7]Teresa, C. Terminology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39.

[8]丁尔苏. 符号学与跨文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44-76.

[9]束定芳. 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4-28.

[10]Lakoff, G. & 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 New York: Basic Books, A Member of the Perseus Books Group, 1999:75-77.

[11]王文斌. 论隐喻构建中的主体作用[J]. 外语研究,2007,(5):17-22.

[12]Talmy, L. Toward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M]. Cambridge: MIT Press, 2000:209-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