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范文第1篇

本文以中职学生管理为主要研究方向,以体验式教育为主要方式,分析了当前中职学生管理面临的“学校教育缺项、家庭教育缺位、社会教育缺失”问题,结合中职学生管理实践,提出并验证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的“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构建方法,最后从学生、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了运用效果评估,为构建“三位一体”机制、抓好中职学生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三位一体;中职学生管理

现代教育观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三合一”的教育理念,提倡在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构建起“大教育”的格局、网络。这些理论和观点对于中职学生管理而言尤为重要。当然,这里讲的是广义而非狭义上的管理。中职学生管理的重要性、特殊性,迫切需要我们在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管理机制上下工夫。

一、构建中职学生“三位一体”管理机制的背景

从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看,随着“工匠精神”的不断倡导、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以及各种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的引入,当前中职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还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

1.学校教育的“缺项”

一方面,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存在,导致学校在教育工作的组织上,强调最多的往往还是文化知识的传播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其他诸如为人处世、人品人格、心理健康、精神品质等方面,往往关注较少,重教育轻德育、重文化轻能力、重专业轻管理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另一方面,由于惯性思维、传统习惯等的影响,使得本身不够全面的中职教育,还面临内容老化、方法僵化、效果一般化等问题的困扰,特别是能够有效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体验式、趣味性教学模式亟待拓展。

2.家庭教育的“缺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然而,不少中职学生的家庭教育却存在比较严重的“缺位”问题。有的是因为父母忙于工作、忙于生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教育、管理孩子,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有的是父母不知道如何教育和管理孩子,要么听之任之,要么简单粗暴,要么认为教育、管理孩子都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一推了之,处于“不懂不会”的状态;有的是因为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等原因,导致在孩子的教育管理上处于“无人问、无人管”的状态。总之,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中职学生家庭教育“缺位”问题相当突出。

3.社会教育的“缺失”

对于中职教育而言,只有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各种积极因素,才能达到更加理想、令人满意的效果。目前,中职教育一定程度也还面临社会教育缺失的问题。一是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导致中职教育面临办学条件、教学环境、硬件设施相对欠缺,以及师资力量不足、优秀人才难以吸引、留住和用好等问题的困扰;二是不同学校之间交流不够、互通不够、联合不够,导致教育资源和办学经验难以共享,一定程度存在各自摸索、各自为政的问题;三是各类涉及用人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人民团体、社会力量关注不够、参与教育和办学不够,导致不同程度存在重使用轻教育的问题。

二、构建中职学生“三位一体”管理机制之实践方法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就要从思路理念、方法手段,再到政策机制、环境改变、形成氛围,逐步构建好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围绕这一基本方向,笔者学校以提高中职学生管理水平为主要目的,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研究。

1.“刀口向内”,在勇于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充分认清学校作为教育工作主阵地所承担的主体责任,着力解决学校教育自身面临的矛盾问题。一方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从传统的重文化、重技能培养,轻素质、轻做人做事教育中解脱出来。通过加强“孝敬感恩教育”,开展“学传统文化”“做孝敬达人”“评孝敬之星”等一系列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内在修养,使之成为“心灵美”的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如建设心理咨询室,鼓励教师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开展心理健康宣讲、心理健康普测、心理问题咨询、心理问题诊疗等,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性格和积极的心态,使之成为阳光的人。同时,更加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教学模式的探索创新,以此增强感染力、吸引力,避免“面目可憎”。例如,探索引入了以“案例示范、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四段渐进”式课堂体验教学法,增加了课堂互动、学生参与和“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等的比重,学生反映良好、各方普遍认可,既更好培养了学生,又积累了有益经验。

2.“家校合一”,在加强沟通交流、监督反馈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家庭是生活的驿站、心灵的港湾,中职学生管理尤其不能忽视家庭的力量。笔者学校坚持把家庭作为学校教育的触角延伸和学生的“第二课堂”,努力发挥好家庭教育“8小时外”和“校园以外”的教育管理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学生个人、家庭信息档案的方式,详细掌握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性格特征、身心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确保有的放矢;通过每学期1~2次普遍性家庭访问、1~2次家长会和特殊学生每月访问的形式,同时教师借助电话、短信、微信和家长密切联络,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日常表现,也把学生在学校期间的现实状况真实反馈给家长,共同监督和管理学生;通过开展“我与父母谈次心”和“感恩父母六个一”活动,让家庭教育更加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效果更加显而易见;通过开展“困难家庭结对帮带”活动,及时温暖学生的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社会办学”,在努力形成共识、凝聚力量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为此,在实践探索和研究过程中,笔者学校也积极尝试调动社会力量的方法途径。一方面,借助人大、政协呼吁、主流媒体宣传等方式,引起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关注,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网络教学、信息化教学以及加快其他新兴产业、新兴技术教学的硬件建设、保障设施建设;同时推动出台相关的政策,以此吸引更多师资力量、优秀人才投身到中职教育的一线工作中。此外,积极呼吁政府督促企业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要求企业早期介入人才培养过程等,构建政府、企业、学校“同向发力”“纵向到底”的人才培养链路。另一方面,采取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强强联合”“跨区合作”,以及学校和企业之间、人民团体之间“联合办学”的方式,构建“横向到边”的人才培养网络,最终形成社会各级共同关注、上下左右一起出力、培养使用良性循环、泾渭分明、纵横交错、井井有条的人才培养“庞大网络”。

三、构建中职学生“三位一体”教育机制之现实意义

通过系列实践,笔者学校在提高中职学生管理水平、建构“三位一体”机制中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在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锻炼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探索创新教育方法途径、聚合三方教育力量资源等方面,既收获了成果和喜悦,也收获了经验和体会。

1.对学生而言,更加利于成长成才

一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借助一系列的实践教学和活动,既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想参与、愿学习,又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兴趣和动力,提升了理论素养、锻炼了实践技能。二是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借助一些诸如模拟教学、实习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得以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感受、边感受边成长。三是健全了他们的心智。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健全了人格、成熟了心智,使他们更加懂得感恩、珍惜、奋斗、拼搏、敬业、坚持、团结、积极乐观等的内涵并自觉躬身践行。

2.对教师和学校而言,更加利于科学施教

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说教育工作的创新突破,必定是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受益的。一是理清了教育思路。教师和学校首要和必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立身做人,其次才是授之以业、传之以技能和本领,这是笔者学校早就明白但还需进一步践行的道理。二是找准了教育主体。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创新,教师需要更多地从学生角度出发去思考自己的教育工作,要教师围着学生转,而不是学生围着教师转。三是拓宽了教育途径。通过积极尝试和多方协调、努力,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而且在调动家庭因素、争取政府支持和扩大社会参与度方面积累了经验。

3.对家庭和社会而言,更加利于凝心聚力

根据社会办学的理念,笔者学校感到,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一是传播了教育理念。通过笔者学校的坚持和努力,使得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抓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逐步构建起了抓教育人人有责、共同尽责、各司其职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方面,得到促进和加强。二是聚合了优势资源。通过进一步畅通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协调、互动交流渠道,促使三方围绕教书育人这个课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最终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对于中职教育而言,面向的是企业和社会,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必然共同享有教育成果,有利于调动各方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冯婉莹.企业办学背景下的中职学生管理范式探析——以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为例[J].亚太教育,2016(1).

学生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教育;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41-02

一、开展大学生管理的意义

大学生的管理教育是高校管理的重要方面,抓好学生管理,事关大局,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和谐。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在高校视教育质量为学校生命的今天,怎样充分运用严格的管理手段,把对学生的管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管理教育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使学生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需要,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的年龄都在18-20岁之间,这一时期是人一生中最活跃的特殊时期,对人的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在生理、心理和对将社会的态度上,都是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复杂过程,也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最佳阶段。因此,高等学校的任务就不完全是知识的传授和正确的思想灌输,还必须辅佐正确的管理教育和引导。

(一)加强大学生管理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和智力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性发育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的突出特点是心理因素具有不稳定性,具体表现为知识不足,缺乏生活经验,识别能力差,意志薄弱,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思想多变等特点。所以,加强行为管理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强大学生管理教育有利于学校和社会的安定,有利于形成良好学风和校风

加强管理教育,不仅对学生自身有利,而且有利于良好的校风的形成,良好的校风可以净化学生的思想,激励勤奋好学的精神,使学生的心理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发展。反之,不好的校风则是一种腐蚀剂、离心力、破坏力。而学校又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学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地方,因此,校风的好坏也将渗透到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经济、文化等领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三)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未来社会的生力军,大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好的教育管理下的大学生能够在德智体各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能够有较高的能力素质,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为国家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开展大学生管理的方法

大学学生管理与其他一般管理不同,它具有很大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在于管理目标与教育目标的重合,即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被管理者—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的科学管理,必然是与思想教育结合的管理,即管理教育。大学学生管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生活管理、集体管理、德育管理等等。在大学里,对学生的各种教育必须依靠对学生的科学管理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对学生的一切管理必须依靠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落实与提高。

(一)加强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实现由为德育而德育,向为创新而德育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在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形势下,高校必须牢牢把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灵魂,必须把政治合格作为培养人才的第一标准。但是,仅仅巩固和加强已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是不够的,高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高校的一切工作,包括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服务于这个目标,必须实现由为德育而德育,向为创新而德育的转变。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要鼓励和启发大学生探索未知世界,不断追求新知,包括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其次,建立新的评价机制,改变传统的认为思想好、学习好、表现好、听老师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的观念,将是否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作为评价优秀大学生的重要标准之一。再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途径都要不断创新,紧跟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紧跟世界新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知识经济背景下、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

(二)加强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在规章制度上,必须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完善校规校纪

规章制度,是一个集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的,要求它的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矩和准则,也是该集体按一定程序办事的章程。学校也是一个集体,许多学生聚集在一起,要想管理好,必须借助规章制度的约束力量,才能使学校秩序井然。这种制度约束的方式是在学校为学生制定的一些具体的规则中体现出来的。其中包括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课堂规则,请假规则,课外活动规则,宿舍规则及学生生活、作息制度,扫除卫生检查制度,公物管理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极大地约束了那些组织纪律观念差,自由散漫的学生,防止了这些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所以,规章制度的约束能够使学生在统一管理中,适应环境,完善自己,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就会形成统一的作风,使那些有违纪想法的学生不敢轻举妄动,为建立一个学风正、校风好的大学打下稳固的基础。

(三)加强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在管理方式上,必须实现学校对学生的加强管理与学生的自我管理相结合

(下转第43页)

谈分层教学理念在班导工作中的运用

宁月峰

(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惠州 516001)

摘 要:分层教学理念可以在班导工作中加以运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试从目标分层、手段分层、达标分层和殊途同归四个方面阐述分层教学在班导工作中的运用。

关键词:分层教学;班导工作;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42-02

分层教学是由中职学生个体之间、群体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决定的。由于普九教育的普及推广,由于学生自身的差异、家庭的差异,使得中职学生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在班导工作中的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在承认差异、正视差异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在班导工作中的充分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工作、有效育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殊途同归。以下就班导工作中的目标分层、手段分层、达标分层、殊途同归四个方面谈分层教学在班导工作中的运用。

一、班导工作中的目标分层

(一)班级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贯彻分段、分层的理念

2006年下学期,本人接管了一个市场营销专业班,这个班原来的人数是76人,但是第二学期也就是我接手时只有52人,其中还有4个同学是插班生。当时的班风不太好,纪律涣散,任课老师不满意,系里学生会经常投诉。

对于这样一个由34名男生、18名女生组成的班级,如果还象以前对待会计专业几乎是纯女生的班级一样管理,用纯女生班级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至少在当时来讲显然是不现实的,弄不好还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让班级状况更差。

所以我在第一次班会上,对全班同学只提出了一个要求,要超过05级也就是二年级的市场营销班,在班风、纪律、学习、活动等各方面向师兄师姐看齐,从而超过他们。同学们都说好,说这个目标很容易达到。

果然很快就有任课老师反映,说我们班的纪律比以前提高了,学生的面貌也比以前有所进步,从学生会、团支部那里反映的考评分数也有了明显的改观。此时我又给他们定出了一个目标,不要比会计班的同学差太远,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赶上她们、接近她们。

这样通过一个学期的不断进步,不断设定目标,我们这个男生占大多数的市场营销班在班风、学风和纪律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到上个学期全班离校参加毕业实习,全班没有一个学生流失,即使有几个我一接手时就想退学的同学,也被班级积极向上的气氛所打动,决定留下来完成学业,被任课老师评价为近年来最好的市场营销班。

(二)个体学生个体目标的制定也要提现分层的理念

班主任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协助班级中的每一个个体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中职学生中个体之间的差异就更大了。大致对于班级学生目标的制定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班团干部和非班团干部因素。对于班团干部的目标要从高从严,当然这中间也会存在差距,如对班长、团支书的要求要最高,纪律委员在纪律方面要更严格一些,劳动委员在责任心方面要更严格一些。

2、男同学和女同学因素。对于男同学,要强调他们的责任、自律、勇于奉献,特别是在纪律方面要加强。对于女同学,侧重强调团结、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在纪律方面要强调对男同学的督促和监督。

3、学生自身因素,对于本班每一个同学的个体情况要了如指掌,明了他们每个人所处的发展状态,根据他们目前的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三)个体学生目标的确定要贯彻分层思想,体现可发展区域的理念

所谓可发展区域,就是个体的学生在目前的状况下,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可能获得的进步。对于学生可发展区域的确定,要有逆向、顺向和发展三种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学生经常犯错误、经常不达标的区域,往往就是学生的可发展区域。比如0611市场营销班有一个张兴财同学,由于不尊敬原来的班主任,在工学结合期间顶撞班主任,聚众闹事,被学校处分。我在担任班主任后,对这个同学首先进行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并在教师节前夕给他提了一个目标:买一件礼物给原来的班主任,并当面向她承认错误,求得谅解。这个学生做到了,他后来还担任了班里的劳动委员、篮球队长、校篮球队长,进步很快,毕业时被一家来学校招聘的企业第一个选中。同样的道理,那些经常违反校规,迟到早退的同学,就可以把守纪律、不违规作为他们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

所谓顺向思维,就是对于学生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很难在短时间内有较大改进的领域,班主任在协助学生制定目标时要正视现实、注意适度。比如说对于一个入学时数学成绩为零分的同学,对他在数学科的学习要求,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考试及格可能就是很高的要求了。

所谓发展思维,就是学生的可发展区域是不断变化的,或者说是在不断进步的。作为班主任,就必须时时监测个体学生当前所取得的进步,当前准确或者说相对准确的可发展区域,用适时更新的目标去要求学生,引导学生。

二、班导工作中实现目标的手段分层

(一)班主任要重点管好班团干部和问题学生,抓两头带中间

1、关注班干部特别是主要干部的表现和目标实现情况;2、关注问题学生的情况。班干部抓好了,以点带面。问题学生抓好了,既可以减轻班干部工作的难度,又可以让问题学生在班级起到现身说法的效果。

(二)班团干部重点管好绝大多数同学

每日的卫生、纪律、考勤、仪容仪表等各项班级工作,都必须依靠班团干部的有力保障。选好班长、团支书等重要角色,可以让班导工作事半功倍。

(三)学生个体管好自己

学生个体在自我达标、班级达标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每周的周记可以反映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每个学期学生填写的十项目标卡,可以反映他们的思想状况,要求将十项目标卡贴在桌子的右上角,时时提醒自己。另外全班范围内开展的操行量化、团员量化活动,也可以有效地督促学生个体的成长进步。

(四)除以上的层次渠道外,班主任还要经常与校系学生会、团支部、任课教师沟通,利用各种资源为自己的班导工作服务。

三、达标分层与殊途同归

(一)达标分层是客观的要求,也是现实的结果

在0611市场营销班级参加毕业实习的52个同学中,有一名学生参加了校十佳毕业生的竞选,有5名同学获得校百名优秀学生称号,各方面发展优秀;有10名同学获得优秀干部、优秀学生、学习标兵、社团标兵;有30名同学学习良好,平时表现不错,顺利参加实习;当然也还有部分同学在校期间受到了学校处分,或者是学习科目存在不及格,需要补考或者重修。

但是,所有的52名学生均付出了努力,均得到了他们相应的进步和成绩,比如说全班没有一名学生退学,遏制了第一学期有近30名同学退学的势头,这一点就值得肯定。

(二)达标分层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差异,实现个体学生的殊途同归

分层的根据是学生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差异,但是分层的最终目标确是消灭差异,实现学生个体本身的殊途同归。

达标分层之所以能够消灭差异、实现殊途同归,是因为它是实现学生个体进步、缩短差距直至殊途同归的唯一途径。还是要回到可发展区域这一传统的理论依据上。达标分层的根本意义还是促进学生进步,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果子。班主任在班导工作中通过不断拓宽学生的可发展区域,让学生在不断的分层达标中得到进步。反之,如果不实行分层达标,如果对学生的要求还是整齐划一,那么处于弱势或者相对弱势的同学,由于目标超过或者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可发展区域,使得他们永远得不到进步,永远没有殊途同归的机会。

达标分层的不仅为先进同学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吃得饱,同时为后面层次的同学提供了一个真实可信的模板,让他们学有榜样,心中有底,让他们看到了成功的路径。

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有时比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更有效、更快捷。现在的0611班全体学生全部进入了社会参加毕业实习,平时表现比较积极、担任班团干部、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大都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工作,收入也不错;相反,那些平时表现平平或者自律不够经常违纪的同学,则往往反映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作为班主任,我通过班级QQ群、同学聚会等途径让同学之间尽量多点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互相鼓励、互相启发。

达标分层的另一个重要意义还在于它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向上的动力和信心,始终让学生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从而为殊途同归创造了一个可能的空间。目标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是一步一步的,这种基于学生个体特点、个体差异的目标激励,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积极的思想状态中,就是“我努力我就会进步,我进步就会得到肯定”。这样的引导方法可以让学生始终走在正道中,走在向上、向善、向美的人生道路上。

学生管理范文第3篇

第一招:直观。学生的注意力较难集中,对于教师的指导总会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听得都不想再听了,有的学生还一句也没听到,尤其是班级纪律状况不好的班更易出现这样的局面,步调不一致,迁就谁都不合适。学生注意力的确不容易集中,应多调动他们的感知器官,比如眼睛。“听”不能直达他的注意力,但“看”却能让他的注意力集中过来。所以,对于一些指导性语言,教师要想方设法用直观教具进行展示。比如,当我想给每位学生传递一个信息,而许多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时,我便大声说一句:“你们看,这是什么?”学生一般就会看过来,然后我用教具展示或演示给学生,有时,还要模仿他们做事情的样子给他们示范,感觉这个直观的方法,传递信息的效果较好。

第二招:游戏。学生的学习过程多凭好奇心和新鲜感来实现,他们的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因此,让教学目标尽可能地结合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另外,每个学生天真、好胜心强,比赛对他们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在模拟游戏中要加上比赛的规则。

第三招:故事。故事是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之一,往往百听不厌。在教学中,围绕着教学目标,我把搜集到与指纹相关的资料尽量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有的是资料上的现成故事,有的是自编的案件推理故事,学生都伸着脖子听,还抢着发表他们的推断结论。甚至有时,我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相关故事或编故事给大家。效果不错。因为学生是需要被吸引的!

第四招:分担。每个小学班级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似乎都有个共同点就是每个班都会有几个精力旺盛的学生,且多为男生,他们动手能力较强但不求好。在基地制作类活动项目中,由于制作速度的差异,女生认真仔细还在制作时,就会有男生做完了在那不知做什么。此时教师忙着指导其他同学,如果无视他们,过一会儿,他们便会自己找事。对此,教师要在认清真面目的前提下,提前找些事来分担他们过多的精力,这些事可以是对其他同学制作时的帮助,也可以是为其他学生的制作做服务性工作,甚至是帮助教师整理教具、准备耗材,总之,我认为,只要在教师的视野内、分给他们事是对的、对他人无妨碍,就可以大胆放手让他们做,不要过多考虑是不是教学目标之内的事而不敢让他们去分担,其实,事无大小,事事皆教育,没准他们在其他方面会发现更多的乐趣或受到更好的教育。

学生管理范文第4篇

一、以生为本的管理科学内涵

以学生为本,提倡的是人性化管理,倡导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正视学生的地位、重视学生的价值、维护学生的尊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严格管理,主张的是制度管人,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体现的是制度的严肃性、管理的规范性。作为两种重要的学生管理理念,以学生为本与严格管理看似矛盾,其实二者并行不悖。所以学生管理工作者转念上的转变是首要的。我们要树立服务意识,要有责任,要有创新。传统的做法都是教育学生如何如何、要求学生如何如何,而在为他们着想,从他们的要求出发这方面,我们做得还非常不够,有时还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意识强加到学生身上。因此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就是要以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想法,旨在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营造更有利于学生进步的空间,这与严格管理的最终追求也是一致的。因而在现实中,不能片面强调“以学生为本”,忽视“严格管理”,更不能借“以学生为本”之名,行“无管理,做老好人”之实。

二、实施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

以往学生管理工作者往往热衷于“视线”管理,习惯于把学生放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实践经验表明,“视线”管理容易导致学生“视线之内守纪律,视线之外犯错误”的情况发生。而强化学生管理以人为本,强调提高人的素质,启迪人的觉悟,把管理和育人统一起来,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管理和学生成长成才。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

学生的思想觉悟好,平等和参与意识强,对这样的学生如我们要发扬平等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正当需求和合理诉求;对学习有困难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学生要多关心,多关照,多疏导;对于一贯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学生,在批评的同时,一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真正意识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笔者所在的学校为民办高校,这些学生在高中大部分被认为弱势群体,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所以这些学生更需要我们给予尽可能多的关怀,养成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严格执行行为规范,同时还要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度,以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为原则。

3.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代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事情,网络,媒体等等,特别是对于西方媒体对我国正在发生的大事或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事情进行不符合实际的报道,有些学生是非观念混淆,人云亦云,没有正确的判断。鉴于此,作为学生德育工作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关注新闻热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把学校的管理压力和纪律约束转化为努力学习和刻苦训练的动力和热情。

4.培养兴趣爱好,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

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主要任务还是要落脚到人才培养,不可以动辄以加强管理为由,限制学生发展空间。要建立和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拓宽育人途径,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根据专业需求,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增长学生能力素养,促进学校的安全稳定。

5.倡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大力加强班级民主建设。

我们鼓励那些学习成绩好、专业思想和学术视野好的同学来担任干部,并要求班干部学习成绩不得低于班级前三分之一。学生的民主意识强,就愿意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要把他们的参与民主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好,把学生干部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融合到一起,促进班级学院民主建设水平的提升。

三、全员育人

我们必须承认,单凭学生工作干部和班主任的力量去做学生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仅要广泛地树立“全员德育意识”,更要主动地、有意识地去进行资源的整合。资源首先是各位业务教师,他们的知识层次、业务水平对我们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吸引力,相比之下,学生更愿意听取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因此我们应该特别利用这部分资源,例如,请他们讲座,参与学生们的各种讨论活动、为我们的学生工作提建议,请他们给我们的工作进行业务把关。其次我们认为资源来源于学生,学生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我们应当充分的相信学生,我们学院很多重大活动的计划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我们只提修改意见,很少反对,极大提高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学生管理范文第5篇

1 健全学校内部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在管理方面的基本体现,也是现代科学管理的核心和本质。学校树立人本管理理念,从根本上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内部各项管理都要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学校要为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环境。用事业、感情、薪酬留住优秀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完善学校专业科的二级管理机制,在现有学校专业科二级管理的基础上,完善管理机制,各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专业科的职能。就学生工作而言,明确学生科和专业科的职责。

2 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动态管理机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管理中科学的规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它既使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也是学生自觉约束行为的鞭策。所以必须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来规范学生管理,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

2.1 竞善规章制度:在完善规章制度时不仅要从有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而且还要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要求,结合学校在管理中的实际情况,认真修订、完善“学生手册”和“学生德育手册”等,使学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做到教育无小事、管理无死角。

2.2 把握4个环节,强化动态管理机制:一是学生的自我管理环节,一方面抓好学生干部和督导队培训指导工作,发挥他们在管理上的积极性和骨干作用。另一方面采取不同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二是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适时地利用班会课组织学习讨论,让学生牢记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三是抓好制度管理中的公平、公正环节,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学生求情、家长说情而失去原则,影响规章制度的执行。四是落实好检查、督促、评比和总结环节,根据不同时间段的相关内容及时检查、评比、公布结果,不断提高实施的效果。

3 选派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

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中专,专业课程显然是很重要的。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直接责任者,与学生接触多,其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班主任的意见往往能受到学生的特别重视。所以,学校可以考虑优先选派专业课教师当班主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同时,还有充足的时间了解学生,辅导学生,这对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高一年级尤其如此。大量的统计表明,专业课教师任班主任的班级的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和专业课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班,所以,这可作为推介职校班主任的一条重要途径

4 关爱学生,做好思想心理疏通工作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也是教育的铁心。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维系师生感情的纽带,具有巨大的亲和力。教师要以博爱之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注意学生个体的成长差异和潜能发展的差异,让学生感受爱、接受爱、学会爱、乐于爱,不以固有的眼光和心态去看待学生,而是使每个学生能够欣然成长。尤其对后进生的帮救转化工作中更应用关心、诚心、爱心、耐心去赢得学生的信赖,多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性格气质以及心理健康情况,真正找到后进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帮救转化,平时多欣赏与肯定他们的闪光点,给予更多的信心和鼓励等。对于学生成长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的是思想意识和品德问题,有的则是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不解决,产生的后果可能会更严重。因此,职业中学要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专业人员或心理学教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设立心理咨询接待日,对心理不够健康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真正将这一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