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女神节活动主题

女神节活动主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女神节活动主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女神节活动主题

女神节活动主题范文第1篇

6、来店开台、开包房即随台赠送巧克力两枚。六、活动内容爱情冲击第一波:“寻找你心中的女神”(要着重考虑)①、活动口号:坚决同陌生人说话;②、本店自行设计交友卡,男(绿色

 

)、女(粉红色);交友卡内容为:姓名(呢称)、年龄、爱好、工作、对他/她的要求;③、客人开台/包房后,即送给客人交友卡,让客人自行填写;④、客人可通过观察,然后委托服务员将交友卡送给心仪的他/她;⑤、如果双方有意,可通过服务员从中双方沟通后开始约会;爱情冲击第二波:“炫自己,火辣mm召集令” (此计划含大厅及包房),由本店安排专人对当晚到场女宾进行观察,如发现有青春靓丽的女生,可通知下属邀请她于特定时间上台做简单表演(主持人、表演时间另行安排),表演结束后可领取本店特制鸡尾酒卡一张,凭酒卡可到鸡尾酒吧领取指定鸡尾酒一杯(此项活动的评选由本店店长签批为准)。爱情冲击第三波:“真情告白”凡是七夕情人节当晚光顾ktv之热恋情侣,ktv可为他们提供走上dj台,大声表达爱意的机会。并可获赠香槟酒一支(特殊的日子特殊的真情告白,怎能不感动她/他)。爱情冲击第四波:“浪漫激情” (此计划含大厅及包房)活动期间8月15日—16日,凡消费一打啤酒以上或消费额满300,均可获8月16日0:00分现场抽奖券一张,依此类推。凭抽奖券现场 抽奖。

 

一等奖:一名 薛国大酒店客房一间/一晚浪漫装饰及香槟酒一瓶;二等奖:三名 数码mp4各一部;三等奖:十名 巧克力各一盒(具体实施安排另行决定)七、场景布置1、大门口:①、门口橱窗:广告牌两块,注明活动信息;(2010情人节活动全攻略:ktv邀您和您的他/她一同参加ktv七夕情人节party,并大声将你的爱说出来,让大家见证你们的爱情 ,一起带着你们甜甜的爱情,现场表白、传情。)②、大门玻璃:贴心形及玫瑰花图案;③、大门:粉红色气球点缀。2、大堂:①、大堂正中用木板做心形签名墙,用玫瑰花包围;②、对准大门二楼围栏大理石墙壁做喷画雕刻字:七夕情人节ktv全新时尚主题派对

 

活动爱情冲击波寻找你心中的女神;③、楼梯扶手点缀红色玫瑰花;3、大厅:①、dj台:前面面板点缀多色玫瑰花,并用泡沫雕刻:“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字样;②、围大厅三周上空围墙雕刻银色反光字。大小不一:

 

女神节活动主题范文第2篇

2013年1月20日,凤凰卫视著名记者闾丘露薇发表博文《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并同步长微博,被媒体解读为“暗讽”柴静。

本文一方面利用框架分析理论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对各方的话语体系构建进行描述与分析;另一方面,也利用框架分析理论对闾丘露薇所提出的“电视新闻记者”与“主持人”概念的廓清发表看法,试图提供另一种新闻业务讨论的思路。

传统媒体报道的框架装置

美国学者吉姆森的框架分析理论认为,媒体的框架建构过程同时是一种“价值添加”的过程,新闻故事成品均有一个主要的叙事框架,而这框架还可分成“框架装置”与“推理装置”两大部分。①又因为此事属于偶发事件,无法从单一事件中直接厘清蕴含其中的推理装置,所以本文只利用框架装置对传统媒体的报道话语进行分析。

1.隐喻:玫瑰和女神

在传统纸媒的报道中,柴静和闾丘露薇为主要隐喻本体。

具体看来,有关柴静和闾丘露薇有一个共同的隐喻——“玫瑰”。如《武汉晨报》就以《“玫瑰”何苦为难“玫瑰”》为题,把两人并称为“玫瑰”,这既有对其正面形象的肯定,又有极强的性别色彩。

更多的隐喻集中在柴静身上,并冠之以“女神”的名号。如《深圳晚报》表示“被誉为公知女神的才女记者柴静,这些天的体会应该尤其深”。“女神”这一隐喻就充满了预设立场和感彩。

2.例子:私生活和工作

在所有对此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引用最多的例子为闾丘露薇对“电视新闻记者”、“主持人”以及柴静报道方式的评价。虽然使受众参与到新闻业务之中,但因为媒体对柴静私生活以及主持人董路对柴静游走于“老男人饭局”的不屑的关注,稀释了报道本该有的正确引导,转而成了娱乐八卦。

3.短句、描述与视觉影像

在有关此事的报道中,传统媒体新闻标题经历了三个时期:“闾丘露薇‘暗讽’柴静”式;客观中立式;主持人董路发表博文,媒体把标题设置集中在“演”、“老男人饭局”、“女神”以及“砍柴”等词汇上。

在所有对“砍柴运动”的报道中,第三人称占据了几乎全部的报道与评论,但网友观点被大量频繁引用,难免会给受众带来“拼凑”和“不深入”的感觉。

总体看来,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中较少使用图片与照片,只有极少数纸媒在报道中插入照片,而照片的主角绝大部分都是柴静,较少部分是闾丘露薇以及闾丘露薇和柴静的照片同时登出。

网友认知与差异

1.内容分布总况

网友对此事发表微博的内容分布种类及比例②

2.内容分析与具体类目

根据对200条微博样本统计,发现“关于闾丘露薇与柴静的新闻专业性讨论”这一内容在微博中被讨论的次数最多,通过对普通草根网友的意见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其媒介素养及其特点。

总体来看,网友对此事中涉及到的一些新闻业务以及新闻概念,并不明晰,大多以个人直观感受与经验为依据,对新闻专业性的话题发表意见。从认知的方面讲,有三个方面的讨论最多:人文关怀与煽情;节目是否“好看”;对专业性的强调与其他意义。

在人文关怀与煽情方面,只有很少部分人提出柴静式采访其实是属于一种“人文关怀”——这一专业术语,即便有赞赏柴静在采访过程的介入以及一些情感表达的网友,也只是用通俗化的“感人”以及“有人情味”来形容;而有相当部分的网友则认为柴静在采访过程中运用了太多的煽情,使节目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新闻采访以及节目制作的专业性问题的强调中,网友绝大部分是站在闾丘露薇这边,并在讨论的过程中加以自己的看法,此类极具专业性的讨论中只有少部分网友赞同柴静的采访方式。

事件框架与主题框架

政治学家伊扬戈尔把新闻框架分成事件框架和主题框架两个主要框架。

彭增军在《媒介内容分析法》一书中说:“事件框架关注具体新闻事件的报道,就事论事。主题框架更关注于新闻事件的背景和所解释的问题。通常通过大的环境和数据来进行。”③在伊扬戈尔等人看来,事件框架在叙述过程中把问题多归结于人的原因,主题框架则一般会把问题的剖析上升到大环境的层次。

用框架理论的观点来看这场论争,闾丘露薇主张的是在电视新闻节目采访中要着重于主题框架的塑造,而非柴静在节目中以及在其书中所强调对“人”的事件框架的把握。

新闻事件中活动的主体是人,无论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新闻报道的专业性来讲,对人物的关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正如闾丘露薇在其博文中指出的,关注人是比较安全并且“讨巧”的,但受益的是媒体人,言下之意,缺乏对社会大环境和制度的质疑是一种缺乏新闻专业性的表现,并不利于整个制度向前推进。

到底新闻报道特别是电视新闻报道应该采用柴静式的事件框架,还是闾丘露薇所倡导的主题框架呢?这其实要和节目的定位与主旨相呼应。如果是人物专访类节目,不论其是否具有新闻性,对人的把握是第一位的,使用事件框架并无不可;但如果是非人物专访,而是偏重于专题,那么不论其是否具有新闻性,就应该在对具体人物把握的基础上,对更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进行剖析,而非在“煽情”、“感人”以及“引发感慨”之后戛然而止。

柴静现在所做的栏目《看见》,无论从其自我要求还是栏目内容来看,都以事件框架叙述为主,但《看见》栏目的题材选择常定位于那些社会当下的热点事件或负面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关涉到事件当事人,而且往往与一定的制度或环境相关,可惜的是因为有太多对个人的铺陈而把更深的剖析止于开始。

基于此,闾丘露薇对柴静式采访的批评应该被学界和业界重视起来,以正确合理的概念对栏目或者节目作清晰的界定,由此才能做出更好、更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新闻,而非单纯满足受众的感性需求。

结 语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在报道评论此事的过程中,专业讨论缺失、“标题党”现象频出以及事实与语言的表述偏差是应该被批评的地方,充满了噱头式的“黄色新闻”风格使一些传统媒体风骨尽失。

对于网络舆论来说,值得肯定的是,当网络中出现对当事人私生活的种种传闻时,网络以其独特的自净能力,使事件并未完全偏离新闻业务讨论的轨道。

从传统媒体与网络舆情的对比来看,在关涉到新闻采访业务话题的讨论热度上,传统媒体并无太多专业性的讨论,反倒是网友充满了讨论的热情,这一方面说明了公众在媒介素养方面整体意识与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注释:

①叶柳 杨击:《“胡润百富榜”媒体报道话语分析》[J],《新闻记者》,2012年第8期,第72页

②本文的网友认知,通过对新浪微博进行抽样后统计分析得出,样本中没有通过认证的“草根”网友所发微博共180条,分布在12天里,每天随机抽样15条;样本中通过认证的“加V”网友所发微博共120条,分布在12天里,每天随机抽样10条

女神节活动主题范文第3篇

这一转变在今年双十一淘宝天猫大卖家的预热营销大战中集中表现出来。本文盘点这些已经到了社会化营销阶段的卖家们,他们在这一轮比拼的新鲜玩法。

案例一:抱团出镜,亮剑“番茄”

出镜卖家:裂帛、茵曼、阿卡

双十一临近,各大品牌的预热营销盛典悉数上演,为最终销售数据的飙升烧上一把火。而当中最引爆眼球的无疑是裂帛、茵曼和Artka阿卡三大互联网原创女装品牌强强联手,耗资过1000万元,在11月7日登陆“番茄台”东方卫视,首创电视史上包日投放广告之先河。

她们血液里流动着共同的DNA——都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成长起来的女装品牌。据了解,最初是茵曼创始人方建华有了这个想法,然后三家都很快达成默契,一起远赴云南,在共同的大主题“光复单身·独立行走”之下,拍摄各自电视广告,用不同的行走方式来演绎不同的品牌态度。三条电视广告连播时一气呵成,但消费者又能对各品牌风格记忆分明。该广告是奇迹般地在10天内完成创意-拍摄-成片,这种品牌联合推广的功力,在传统品牌的领域都不多见,可见竞争并不因起步晚而一定落于下风。

案例二:地标呈现,辐射全网

出境卖家:欧莎

11月6日,OSA欧莎在深圳地标京基100玻璃幕墙上强势打出——“双11,欧莎在天猫等你!”巨幅广告,如此高调、大手笔的品牌SHOW随即引来空前反响,成为第一个在地标性建筑物——深圳最高楼显示屏广告京基100包下广告的商家,欧莎为其“双11”大促赚足了人气。

据了解,一个小时地标广告费用是6万元,一共进行了3小时,总花费18万元。但是短短的3个小时,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曝光率和影响力超乎想象。

据悉,OSA欧莎此次狂欢主题为“全民OK”,双十一前夕,深圳五家欧莎实体店中就有三家实体店设置了“全民秀场”的DP点,只要消费者在签到板前摆出“OK”手势参与互动拍照,并参加微信活动便可获赠OSA欧莎实体店提供的超值优惠。与此同时,这些互动性照片也将尽数共享于OSA欧莎线上平台,进行同步地宣传和播出。

案例三:立足天猫,玩转线下

出境卖家:PBA

化妆品品牌PBA是第一个同时在四座城市地铁做广告的淘宝商家。据了解,本次地铁广告总投入有120万元左右,投放周期为半个月到1个月不等。10月下旬有想法投地铁广告,到最终落地用时一周。该活动主要目的是以线下广告为引导,在线上做互动营销,刻意迎合了双十一的氛围,以买单体为主要文案,为线上互动留足空间。

其实为了双十一预热,从10月初开始,PBA举办全国12座城市的“谁是校园女神”主题活动;从10月14日天津首站,11月11日杭州站,到11月25日成都站结束,历经12个城市,寻找热爱生活、自在时尚、简约即美的新生代校园女神,此活动还配合微电影在线上传播。活动投入200万元左右,每所学校配合执行的学生至少有50人,宣传广告是全校区覆盖的,每校按3000份的标准派送礼品,因为是女神话题本来也比较惹人关注,加之又有5000元的女神励志奖学金做激励,活动参与度很高。

此次校园活动还有一个亮点,每经过一个城市,会通知当地会员PBA要来了,邀请他们参与到现场,现场宣布当地的同城会启动。PBA是淘品牌中首例在全国各地建立同城会的,有了组织这意味着今后的线下活动会越来越多。

营销集体玩升级

原创卖家是主角。今年双十一,相比上线的传统企业,在淘宝上成长的企业更富创意。不仅以上列举的这些代表案例,还有品牌商邀请苍井空双十一庆生,某化妆品商包下纸媒整版广告等等。对于起源成长于互联网的新生企业来说,面对传统线下品牌发力电商的挑战,在双十一预热营销这战完胜。

携手天猫,卖家主动先行。第五个双十一,卖家们不是被动参与,听从安排,而是舞出自己的特点。早早就开始策划和布局大促营销活动,但不忘傍天猫大腿。如PBA品牌11月9日在杭州地铁站邀请来全球最牛的杰克逊模仿者现场表演助阵PBA双十一,搭配几十个性感的猫女郎助演。其实天猫双十一的氛围要体现得更明显些,性感的猫女郎、广告牌、赠品都将天猫元素凸显的比较明显,而PBA品牌展现主要是快闪活动结束后,一些观众舞者突然将衣服脱掉,内衣上有印很大的品牌LOGO。

线下反推线上。线上发力大促,线下实体活动人气爆棚,双线互动互通的营销策略。事实证明,不论是电视广告,地标广告还是地铁广告,淘品牌完全可以自己造势,具备独立策划和举办活动的能力。

玩法大胆惊艳,执行力强。不再局限一个平台、一种玩法,而是创意不断,让人耳目一新。PBA品牌部负责人张洪介绍,他们这次双十一活动没设置任何预算上限,对品牌活动是认为必须要大胆去想象,不设置条条框框,花多少钱做多少事要取得什么效果,更多是基于我们执行团队的评估,正是因为有全盘的自主权,我们做事要显得灵活的多。

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前期用标杆宣传,后期用微博话题炒作模式。阿卡茵曼裂帛包东方卫视1天电视广告,用陆琪微博推广;欧莎只包了3个小时,照片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PBA的地铁活动视频主要是线上营销,在10号这一天通过微博、人人网等SNS媒体传播,后续的传播价值很明显。

女神节活动主题范文第4篇

谈郭沫若的诗歌必须从五四时期新诗所处的文化氛围谈起。简约地讲,这一文化氛围 的核心命题就是如何应对西方的冲击。在抉择路径的区分中,形成了不同的立场和思潮 ,如全盘西化和文化守成之类。尽管对于中国新诗来讲,它的至深的生长动力恐怕并不 在于其文化资源的纯净。然而,由于中国新诗在其发生期正处于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中, 应对西方文化冲击的焦虑使得人们对它的文化身份异常的敏感。《女神》出版后,闻一 多、梁实秋、朱自清等都曾指出《女神》主要受的是西方的影响,闻一多更是明确表示 了对郭沫若诗歌的“欧化”倾向的不满。闻一多在1923年的《女神之地方色彩》一文中 ,以《女神》为批评个案,对中国新诗的文化选择与文化身份问题提出了至今仍深有影 响的论述。针对新诗的欧化倾向,他指出:“我总以为新诗迳直是‘新’的,不但新于 中国固有的诗,而且新于西方固有的诗;……他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 ”在对东方文化的“恬静底美”的赞美中,他不无遗憾地指出,《女神》过于“醉心” 于“西方文化”,“《女神》的作者对于中国,只看到他的坏处,看不到他的好处。他 并不是不爱中国,而他确是不爱中国的文化。我个人同《女神》底作者底态度不同之处 是在: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他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女神 》之作者爱中国,只因他是他的祖国,因为是他的祖国,便有那种不能引他敬爱的文化 ,他还是爱他。爱祖国是情绪底事,爱文化是理智的事。一般所提倡的爱国专有情绪的 爱就够了;所以没有理智的爱并不足以诟病一个爱国之士。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另一 个问题,是理智上的爱国之文化底问题。”在这里,闻一多关于中国新诗的思考就是以 其文化选择和文化身份为第一要义的,因为诗歌是“理智上的爱国之文化底问题”。而 关于“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的设想更是影响深远。这是他基于新诗“不但 新于中国固有的诗,而且新于西方固有的诗”的性质所做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闻一 多对新诗性质的判定是犀利和准确的,而他“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的设想 却只有有限的合理性。中国新诗实质上存在着文化身份归属上的尴尬。因为它已经无法 原汁原味地回到传统,它也不可能完全真正地西化,它的幸运在于它同时拥有了中与西 、传统与现代两种资源,然而它也必然同时遭遇中西两种诗歌及文化资源的撕扯,而这 一点更为重要。闻一多的“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的设想对这一点显然估计 不足。其实,他貌似公允的设想里却潜伏着新诗在形式和审美趣味上回归传统从而丧失 其发展动力的危机。从根子上讲,中国新诗想成为“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 只是一个心造的幻影。恰恰相反,它必须在体认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的文化 困境里获取自己发展的动力。

五四时期,“白话诗的难处正在于他的自由上面,在诗上面,白话诗与白话的分别, 骨子里是有的。”(注: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新潮》,第1卷 第4期。)检阅一下当时的新诗,白话诗的诗味的流失是普遍的,白话诗人的焦虑在于在 对古典诗词音律句法的老调厌弃后,并没有得到诗的自由。正是在这种普遍的不自由中 ,郭沫若酣畅淋漓的“绝端的自由”愈加令人瞠目结舌。而且,在郭沫若这里,并没有 许多五四作家在文化选择和生命感受上的对立与纠缠。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在自己的生命 感受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在情感与理智上承受在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选择 的焦虑。例如,鲁迅的生存感受很大程度上有着对自己所居属的文化空间的反抗,其反 抗的激愤使他在文化选择的态度上主张“文化偏至论”。郭沫若在五四时期,既和鲁迅 等激烈地抨击传统文化不同(他对孔子的别一种理解和推崇甚至可以说颇有点出人意外) ,又和学衡派那种文化守成主义者不同,在他这里,似乎没有中西文化以那个为本位的 问题。在五四知识分子关于东西文化异同的思想论战中,郭沫若的态度确实是别致的。 以动静之别去区分中西文化,他是不同意的,也不尽同意那种高扬西方文化精神的 做法。

在郭沫若自身的文化谱系中,既有庄子、王阳明,又有泰戈尔、歌德、斯宾诺莎、惠 特曼、雪莱、加皮尔,呈现出一种混合的状态。以他的泛神论为例,他在1921年的解释 足以反映出他在文化抉择上的特点:“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我也 只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人到无我的时候,与神合体,超越 时空,而等齐生死。……忘我之方,歌德不求之与静,而求之于动。”(注:郭沫若: 《<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创造季刊》1922年创刊号。)这里既有斯宾诺莎神是“ 无限在”的“实体”理念,又有《奥义书》“梵我不二”的主旨,更有王阳明“吾心之 良知,即所谓天理”,庄子“万物本体在道”的思想。”(注:陈永志:《郭沫若思想 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版。)在这种六经注我的方式中,郭沫若的中西对 比差异的文化意识是相当淡薄的,或者说,在他的文化选择里,在中与西、现代与传统 之间并没有一个先验的对立的意识。郭沫若的文化选择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充溢 着自身强烈的精神体验特征。这一精神体验特征的核心是“动的文化精神”。由此出发 ,郭沫若运用六经注我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面积和大幅度的重组。他总结出 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更加值得注意,他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概括为:“把一切 的存在看作动的实在之表现”,“把一切的事业由自我的完成出发。”(注:郭沫若: 《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0 月版,第262页。)这里不准备详细讨论郭沫若具体的重组策略和惊人的高论,我们要探 究的是:郭沫若诗歌那种酣畅淋漓的“绝端的自由”和他对中西文化富有个性化的诠释 是否有着内在的关联。

我们认为,郭沫若体现出的文化心态是以他的生命感受为轴心和统摄的,生命的体验 和感受跃居第一位,而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选择退居为第二位。这一特点正 是闻一多在《女神之地方色彩》中指出过的“但是既真爱老子为什么又要作‘飞奔’, ‘狂叫’,‘燃烧’的天狗呢”的原因。闻一多的诘问是基于对中西两种文化差异的理 解基础之上的。他的思考是有一个中西文化比照的框架的,而且在这个框架中中国文化 这一边有着明显的本位意味。从这个意义上讲,闻一多关于中国新诗建构的起点是在中 西文化比照的层面上进行的,其核心就是新诗的文化选择。所以,闻一多关于新诗要做 “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的设想在骨子里更为焦虑的是新诗的文化归属。而 郭沫若的突破正在于,他的文化选择已咬破了闻一多那样只在中西文化比照框架内运思 的蚕茧。郭沫若以他的生命感受为轴心和统摄的文化心态使他有可能在新诗建构的基点 上与闻一多那种把新诗的文化中国身份作为中国新诗建构的核心来对待有所不同。事实 上,郭沫若一开始就是从诗歌表达的主体上起步的,而且他在诗歌创造的主体考虑上首 先是生命意义与情绪层面上的人,而不是人的文化身份的归属。对于诗歌,他的思考焦 点是生命意识和文学表达的关系,按郭沫若的表述,就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 事于文艺的活动。”(注:郭沫若:《编辑余谈》,1922年8月25日《创造季刊》第1卷 第2号。)文化、国别的界限并不那么在意。所以,在他看来,“胡怀琛先生说:‘各国 诗底性质又不同’,这句话简直是门外话。”(注:郭沫若:《论诗三札》,《文艺论 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版,第206页。)这无疑表明,郭沫若的诗歌的起点是 超越闻一多意义上的新诗的文化选择的文化身份的。历史恰恰就是这样,没有那种身陷 其中的焦虑才使他如此轻松地在另一种路径上开始了中国新诗的奠基。这一路径就是“ 情绪的直写”。

关于诗歌是“情绪的直写”,郭沫若的论述比比皆是。如:“本来艺术的根底,是立 在感情上的。”(注:郭沫若:《文艺之社会使命》,《民国日报·觉悟》,1925年5月 18日。)再如:“我这心情才是我唯一的法宝,只有它才是一切的源泉,一切力量的, 一切福祉的,一切灾难的。”(注: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创造季刊 》1922年创刊号。)在我们讨论郭沫若这种“情绪的直写”时,多在浪漫主义的诗学框 架内进行,不过,郭沫若给出的诗歌的公式却是:“诗  =  (直觉  +  情调  +  想象)  +  ( 适当的文字)。”(注: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 5月初版,第8页、第57页。)在这一公式中,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在情绪、想象这些浪 漫主义诗学的关键词前面,郭沫若异常地强调了直觉。这当然与他曾接触过克罗齐的《 美学原理》中“艺术即直觉”的理念有关。不过考虑到郭沫若同样异常地强调诗歌“写 ”的即兴性(例如他在《论诗》中说:“不容你写诗的人有一章的造作,一刹那的犹豫 ,正如歌德所说连摆正纸位的时间也都不许你有。”),而再认真思量一下他在《三叶 集》里所用的语词:“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底纯真的表现,命泉中留出来的Stain,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dy,生的颤动,灵底喊叫,那便是真诗,好诗,便是我们 人类底欢乐的源泉,陶醉的美德,慰安的天国”,便会发现,郭沫若所注重的是诗歌里 充溢的那种生命冲动的气息。从《女神》体现出的勃发的生命的奔突与激情及其所展现 的抒情主人公充满欲望的放纵恣肆状态,从郭沫若以生命感受为轴心和统摄的文化心态 以及他在文化选择上对“动的文化精神”的极端强调,我们便会发现郭沫若诗歌内在的 精神驱动力:这便是“生命底文学”。

《生命底文学》是郭沫若在《女神》创作期间重要的诗论文字。它是反映郭沫若吸收 现代生命哲学的直接文献证据。在此文中,郭沫若写道:“Energy底发散便是创造,便 是广义的文学。宇宙全体只是一部伟大的诗篇。未完成的、常在创造的、传大的诗篇。 ”“Energy底发散在物如声、光、电热,在人如感情、冲动、思想、意识。感情、冲动 、思想、意识纯真的表现便是狭义的生命底文学。”郭沫若对整个宇宙的把握是一种充 满生命冲动的诗意的把握,他认为生命与文学是同样归属于一个具有本体性质的“Energy”里,因而极力地压缩生命意识与文学表达之间的距离,这就是他“绝端的自主 ,绝端的自由”的真意。至于郭沫若的“Energy”到底指什么,在《<少年维特之烦恼> 序引》里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此力即是创造万物的本源,即是宇宙意志,即是物之自 身。”“能与此力冥合时,则只见其生而不见其死,只见其常而不见其变,体之周遭, 随处都是乐园,随处都是天国,永恒之乐溢满灵台。”这是典型的现代生命哲学渗透的 文字,不过又涂抹些希冀和乐观的色彩。这自然和郭沫若对以柏格森为代表的现代生命 哲学的吸收有关。他说:“《创世纪》我早已读完了。我看柏格森的思想,很有些是从 歌德脱胎来的。凡为艺术家的人,我看最容易倾向到他那‘生之哲学’方面去。”(注 :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5月初版,第8页、第 57页。)在《论节奏》一文中郭沫若还曾引用柏格森的“绵延”理念,他准确地抓住了 “绵延”的思想中极端强调生命的绝对运动性的精义,强调运动中的每一刻都有新东西 的出现。在《印象与表现》、《文艺之社会的使命》、《西厢艺术上之批判与其作者之 性格》等文章中,生命哲学特有的冲动与创造气息都流贯于内。其实,就是《女神》中 的“涅pán@①”、“创造”这些语词本身也都分享着“绵延”的意识。《女神》中 极端渲染生命的毁灭与新生的涅pán@①情结,与其说“是以哲理做骨子”(宗白华语 ),还不如说充满了生命意识。

郭沫若正是在生命意识的绝端自由地表达上建立起自己的诗歌美学的。同时,郭沫若 的《女神》又是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最典型的标本,是那个时代的骄子。它的 决绝与新生的涅pán@①情结、破坏与创造的呐喊狂吼何尝不是在与老朽的中国文化 长期压抑人的生命冲动的对抗中所爆发出来的一种放纵恣肆的状态和情绪。于前因后果 中,《女神》无不洋溢着中国文化在其现代转型初期激发出的极端自由、芜杂、放纵的 精神气象。而且在《女神》的字里行间,还充盈着祖国无比眷恋的情绪。闻一多当年是 看到这些的,但他仍不满意它的“地方色彩的不足”,即在文化选择上的中国文化身份 的模糊。这是一个相当诡异的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女神》可以说是我们重新反思中 国新诗文化身份认定标准的经典文本。

我们的反思就从清理郭沫若对生命哲学吸纳的特点入手。郭沫若在五四文化选择上所 走的明显是中西汇通的路子,误读是其显著的标志。他在生命哲学的吸纳上也不例外。 他说:“《创世纪》早已读完了。我看柏格森的思想,很有些是从歌德脱胎来的。”( 注: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5月初版,第8页、 第57页。)郭沫若从“歌德”这一浪漫主义的窗口看待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这一特点,已 有学者注意到了,(注:王富仁、罗钢:《郭沫若早期的美学观和西方浪漫主义美学》 ,《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更有学者在浪漫主义诗学的范畴内将郭沫若的诗 歌本体称之为“情绪的本体论”。(注:孙玉石:《郭沫若浪漫主义新诗本体观探论》 ,《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从某种程度上讲,《女神》的生命意识确实停留 在情绪的层面上,尽管他因强调情绪的高峰体验和即发性,与生命意识中较为深层的直 觉、无意识已挂上了钩,但其诗歌基本的调子仍显得浮泛与明朗。这当然与柏格森的生 命哲学的精神格调有着极大的不同。在郭沫若理解的柏格森的生命哲学那里,他抓住的 是其生命哲学的核心理念“绵延”极端强调生命的变动的思想。在柏格森那儿,正是由 于生命绝对的变动导致了人的生存的无根。柏格森试图在人的主体意志中解决这一寻找 人的生存依据的问题。但他的寻找最终被无根的生存意识所淹没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也因为充满了彻底的悲观和幽暗体验最终滑入到了神秘主义的深渊。相比之下,郭沫若 的生命体验本身达到的程度,是相当肤浅的,他的“生命底文学”在精神气质上和柏格 森那种深沉的幽暗和彻底的悲观甚至是南辕北辙的。因为在他看来,“创造生命文学的 人只有乐观;一切逆己的境遇乃是储集Energy的好机会。Energy愈充足,精神愈健全, 文学愈有生命,愈真、愈善、愈美。”(注:郭沫若:《生命底文学》,上海《时事新 报·学灯》,1920年2月23日。)值得注意的是,郭沫若在“生命底文学”里注入的这种 与柏格森生命哲学相当隔膜的进取乐观的精神取向恰恰与他总结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 相沟通,甚至可以说就是异曲同工的表述,这就是“把一切的事业由自我的完成出发。 ”(注:郭沫若:《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人民文学 出版社1982年10月版,第262页。)

《女神》的巨大艺术感染力有着诸多原因,例如不能排除它与五四时代人们的精神焦 虑的契合等等。单就作品本身来看,我们认为《女神》具有直击人心的艺术魅力的重要 原因,是在其恢宏阔大的空间里,流贯其中的一种“气”和一种“势”并相互作用的结 果。

先说“气”。《女神》的“气”是一种“大”气、理想主义之气、勃发之气、破坏之 气、更生之气。气必须有所恃,在《女神》中它大致是以两类意象为依托的。第一类是 大海。郭沫若在解释《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时曾说:“没有看过海的人或者是没有看过 大海的人,读了这首诗的,或者会嫌他过于狂暴。但是与我有同样经验的人,立在那样 的海边上的时候,恐怕都要和我这样的狂叫罢,这是海涛的节奏鼓舞了我,不能不这样 叫的。”(注:郭沫若:《论节奏》,《沫若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6月 版,第229页。)另一类意象是火以及火的宇宙形象太阳。在这一类意象中还有两个特殊 的意象:煤(见《炉中煤》、《无烟煤》)和血。煤是凝聚的、处于燃烧的临界点上的火 ,血是人自身流动的火,都具有火的势和能,是火这一意象的特称形式。当然,这两类 意象常是相互映衬的,比如在《浴海》、《太阳礼赞》、《沙上的脚印》、《新阳关三 叠》、《海舟中望日出》等作品中,审美空间的恢宏感就得益于这种火、太阳与大海的 交相辉映。在《女神》中,大海、太阳、火都是具有宏大的象征性的意象。在郭沫若的 笔下,现代都市同样具有大海的形象:“哦哦,山岳的波涛,瓦屋的波涛”,“涌着在 ,涌着在,涌着在呀!”(《笔立山头展望》)火则是生命的涅pán@①的象征:“火便 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凤凰涅pán@①》)而太阳在《女神 》中更是具有最为辉煌的人格形象,“他眼光耿耿,不转眼睛地,紧觑着我。/你要叫 我跟你同去吗?太阳哟!”(《新阳关三叠》)《女神》携带冲动的激情,张扬着生命形式 的运动与变化,高扬生命主体的无限扩张、膨胀的生命欲求,开拓了诗歌的内在空间。 《女神》的“气”实际上正是郭沫若在生命哲学里注入他所认同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 (尤其是“自我的完成”)的结果。

再说“势”。《女神》在郁积着的几乎爆裂的生命冲动的推动下,生命力极度张扬的 诉求目标是“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天狗》),以求“一切的一, 更生了”,“一的一切,更生了”,将生命个体极度扩张从而使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 的宇宙和永恒统一起来。对《女神》的高度紧张和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精神取向,已有 学者从它这种“现代性”的乌托邦色彩提出了质疑:“它无意识地受到某个‘神’(历 史新纪元)的内在牵引;它感兴趣的也不是无目的的精神壮游,而是明确地向某一既定 目标凝聚,以求最终有所皈依。……而所谓‘紧张’与其说存在于作品内部,不如说存 在于偶然在世的个人和即将到来的‘历史新纪元’之间。”“正是在《女神》式的‘现 代性’热情中埋藏着新诗后来遭受的毁灭性命运的种子。”(注:唐晓渡:《五四新诗 的现代性问题》,《唐晓渡诗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女神》式的“现代性”热情中是否埋藏着新诗后来遭受的毁灭性命运的种子,还是一 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不过,这种“现代性”热情在《女神》中确实遮蔽着另一种力 量,我们称这种力量为一种“势”,因为它是潜隐的但却具有内在的能量,对《女神》 整个文本的构成的作用是蓄而待发的。在《女神》中个体生命与宇宙、永恒的关系无非 有两种:一是用宇宙的无限来充实和扩张个体生命(如《天狗》);二是个体生命向宇宙 与永恒的溶入(如《凤凰涅pán@①》)。然而,这两类关系是以首先意识到个体生命 和宇宙与永恒之间巨大的分裂感为前提的,都必将隐藏着强大的悲剧性倾向。事实上, 我们称之为“势”的这种强大的悲剧性倾向是《女神》的诗歌主题本身就具有的,因为 生命的毁灭与新生本身就是互为因果的。

生命的毁灭与新生是自叔本华至柏格森的现代生命哲学至为核心的命题,尽管郭沫若 对生命哲学的吸纳还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次,但生命哲学深渊中漂浮上来的悲剧性气息 是《女神》的诗歌主题本身就埋藏下的基因。所以,在辉煌热烈的《太阳礼赞》中,“ 我”乞求太阳“永远照在我的面前,不使退转”,因为“太阳哟!我眼光背开你时,四 面都是黑暗!”这是摆脱不掉的恐惧。在《凤凰涅pán@①·凤歌》里,“我”以屈原 《天问》的方式对宇宙的存在提问,同时又追问“你(指宇宙)的当中为什么又有生命存 在?/你到底还是个有生命的交流?/你到底还是个无生命的机械?”天、地、海都无从回 答“我”的追问,最后,“我”只能感慨“我们生在这样个世界当中,/只好学着海洋 哀哭。”这无疑表明,郭沫若在对生命存在本身的追问已展现出对生命哲学的形而上的 思考,伴随着这一思考,生命哲学特有的悲剧性体验的精神基因已经渗入到了《女神》 中。

从上文对《女神》中的“气”与“势”的粗略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女神》式的“生 命底文学”已经处在现代生命哲学特有的悲剧性精神体验的临界点上。但也仅此而已, 就在这一临界点上,郭沫若的脚步停止了。他对生命哲学做出了乐观主义式的接受。正 如我们一再强调的,这正是郭沫若基于他所认同的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所做出的选择。 而另一方面,他对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所做出的概括又有着生命哲学渗透的鲜明烙印。 由此可见,在郭沫若诗学思想的核心——“生命底文学”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 解之间有着内在的关系,可以说他的“生命底文学”有着中国文化的鲜明烙印。郭沫若 并不纠缠于闻一多意义上的中国新诗的文化身份问题,但他的“生命底文学”在中西文 化的交汇状态中不但没有失去中国的血脉,反而是一种突破中的再次确认。《女神》提 醒我们,中国新诗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身份是极为复杂的,面对这种复杂的状况,应该多 一份迂回进入的勇气,而少些简单的中西文化的标签意识。在反思中国新诗的“现代性 ”路向时,这份勇气更应是我们的一份精神资源!

女神节活动主题范文第5篇

感恩节美国放假吗20xx年的感恩节是20xx年11月24日(星期四)。而我们最为熟悉的感恩节就是指美国的感恩节。

感恩节是美国最受欢迎的节日。美国的感恩节一般放假连续4天,例如20xx年,20xx年11月24日(星期四)至20xx年11月27日(星期日)放假4天。11月28日(星期一)上班。

感恩节英国法国放假吗

说起感恩节,我们第一印象觉得是西方的节日。其实在欧洲来说,绝大多数的国家都不过感恩节。

譬如说,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与感恩节的绝缘。英国人不过感恩节,对他们来说,唯一一个最重要的节日是圣诞节。欧洲人没有美洲大陆的那些经历,没必要感谢远在另一大洲的印第安人,所以他们没有感恩节。因为这个节日有着深厚的美国历史由来,并且涉及当时的宗教。很多人以为感恩节是欧美地区都流传的节日,其实这是错误的。一般来说,在感恩节这天祝贺欧洲人“感恩节快乐”是一个很不礼貌的行为,很可能会招来反感。

感恩节希腊放假吗在希腊,他们每年秋天也会举办庆祝丰收的节日,这个节日性质与感恩节类似,但是通常他们称这个节日为“Thesmophoria”,这个节日通常是在每年的11月11日至13日,主要是妇女庆祝,因而不会放假。

古希腊人信奉很多神,其中有一位掌管农业、结婚、丰饶的女神叫得墨忒耳,希腊人每年秋天举行的节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女神的。节日的第一天,由已婚妇女搭起一座座盖满树叶的小屋,里面放上用植物做的长椅。第二天是斋戒日,第三天便举行宴会,并以玉米种子、蛋糕、水果和猪为礼物供奉女神。

感恩节瑞士放假吗在瑞士也流行过感恩节,不过瑞士的感恩节与北美的感恩节有所不同,瑞士人民更多的称其为秋收节。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这不仅意味着要记得感谢上帝的赐予,而且是在市场上庆祝丰收,并做好冬季的储备。11月11号的圣马丁节(St Martin's Day)是缴租金的传统日期,人们常常以宴会的形式来庆祝。在这段时间,瑞士的不同地区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弗里堡州的村庄以(Bénichon)宴会的形式庆祝秋季的到来。 人们在宴会上尽情享受美食,并跳舞游行,奏乐庆祝。位于格吕耶(Gruyère)地区的沙尔梅(Charmey)还在庆典上进行推干草车比赛。比赛由五人一组的形式进行的,其中一人坐在装饰好的手推车上,其他人推着车绕村两圈。最先结束的将获得奖品。同时,装饰手推车最具富创意的一组也会获得奖励。

瑞士很多地方庆祝感恩节。下瓦尔登州州会施坦斯(Stans)庆祝放牧节(Aelperchilbi),是由当地的高山会组织的。该组织最初由夏季牧民组成,其成员很少有耕种的农民。庆祝活动首先在教堂开始,在这里摆满了各种果蔬和山区奶酪。之后,庆祝活动的气氛越来越轻松。礼拜式结束后,在市中广场上会举行开胃酒会。兴奋的男男女女们, 身披动物皮和苔藓,追着小孩子撒糖。最后是花车游行:花车设计要求以日常生活为主题,如收割机。

施坦斯(Stans)庆祝在每年十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举行。在同一时间,瑞士中部地区也举行类似的活动。

哪些国家过感恩节世界上将感恩节作为法定节假日的国家共有八个,分别是阿根廷、巴西、加拿大、日本、韩国、利比里亚、瑞士和美国。

相关期刊更多

郭沫若学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

花卉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郭沫若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郭沫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