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秋散文诗

中秋散文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秋散文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秋散文诗

中秋散文诗范文第1篇

传闻一:直接问薪资,面试一定悲剧

文秘站论坛网友“maggieag”:之前我接到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等HR介绍了岗位情况,通知了面试时间、地点,我很委婉地询问岗位的待遇大概有多少,谁知道HR以一句“这不方便在电话里透露”就结束了。结果我去面试时岗位工资低得我都快哭了,早不在电话说,要是知道和我的期望薪资差距那么大,我根本就不用去面试,还浪费我的交通费!

HR的时间宝贵,我的时间就不宝贵吗?像这样类似的情况我已经遇到不止一次了,还有HR指责我不了解岗位就直接问待遇,太功利!难道薪资待遇不是接受一份工作的最关键因素吗?提前问清楚也是节约了双方的时间,有什么不对?

无忧酷评:网友“maggieag”需要注意的是,通知面试的电话并不仅仅只是起到通知求职者面试时间、地点的作用,更是求职者向HR简短地了解这家公司及所应聘岗位的有效途径。薪资的确重要,但将薪资作为判断的唯一标准就真的是功利了。

根据文秘站论坛上网友们的投票结果显示,赞成在电话里询问薪资的比不赞成询问薪资的投票高出将近三分之一。那么在电话里问薪资,面试就一定会悲剧吗?答案是未必!如何才能问得有技巧而不引起HR反感?文秘站论坛网友们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1、先对公司和岗位有所了解;

2、不问具体薪资,委婉地问薪资范畴;

3、在简历中写明期望薪资。

虽然不是每个求职者都能像职场达人一样对岗位薪酬做到心里有数,但是通过文秘站手机客户端的“薪酬查询”功能可以了解各行各业的职位薪酬,以此作为面试的依据。

其实电话中是否能够询问薪资,归根到底看的还是求职者对衡量一份工作适合与否的标准和态度。倘若将薪资作为首要甚至唯一衡量的标准,那么在电话中贸然询问薪资则必然会引起HR反感;但如果能在电话中与HR“相谈甚欢”,在对公司和岗位有所了解后表示出自己对该工作的意向,那么委婉的询问HR薪资范畴也未尝不可。

传闻二:面试后打电话问结果,问了也白问

文秘站论坛网友“喵小飞”:有一次我去一家互联网企业面试,面试结束时面试官就很坦诚地跟我说,我以往的经历不太符合他们的要求,不过他们很看重我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所以需要再考虑一下,让我在两周内等通知。

我知道自己已经被当成“备胎”了,没多大希望,可是我很喜欢那家公司,也想要得到那份工作。一个星期过后我也没等到结果,第二个星期我就主动打电话问问他们是否可以考虑一下我。在电话中我强调了自己对公司的喜爱和对工作的渴望,并把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一一告诉面试官。后来他们主动联系我让我去“二面”,最终我如愿以偿地拿到了offer。

无忧酷评:等待面试结果的过程的确会让许多求职者觉得心焦,但是绝大多数人却坚持认为“打电话问结果是多此一举的行为”。根据文秘站论坛上求职者们的投票结果显示,约有79.4%的网友不赞成打电话询问面试结果,他们觉得往往是问了也白问。

如果你纠结于面试结束后究竟要不要打电话问结果,你可以试想:如果打电话去问结果,自己会有什么损失吗?如果你被录用了,这个电话正好提前结束了你的纠结;如果你没被录用,打一个电话或许还能有转机,何不尝试一下呢?

在文秘站论坛上有部分HR不但表示接受求职者打电话询问结果的举动,而且还会因此给求职者加分。文秘站论坛网友“小羽子”说:“在主观上我会为主动打电话询问结果的人加分,这至少证明了他重视这次机会。”作为专业的HR,一般不会拒绝求职者的来电,也不会去主动伤害求职者对应聘工作的积极性。如果不合适,HR会告诉求职者结果;如果确实还需要等待,HR也会如实地告知求职者。有时候,用人单位对竞聘岗位的面试者也会在取舍上感到犹豫,比如衡量面试者应聘岗位的态度与进入公司的诚意,或者遇到两个实力相当的应聘者,这个时候如果有应聘者主动打电话去询问结果,也许就能争取到工作机会。文秘站论坛网友“琥珀二丫”说:“作为HR,我经常遇到求职者主动打电话来询问面试结果的情况,原本我还在犹豫不决不知如何取舍,最终我却被来电询问者的诚意打动了。”

传闻三:重复投递简历,一定会被封杀

有不少求职者曾在文秘站反应,苦恼于把简历投递到心仪的公司却没有回应,可心有不甘,又怕再次投递简历会被公司“拉黑”……

文秘站论坛网友“猫咪爱鱼”:我曾经去一家公司面试,和面试官聊得不错,但面试官担心我不能很快熟悉产品。面试后我等了一周也没有等到回音,后来看到他们公司还在招人,想再发一次简历。可诸多求职攻略上都说,重复投递简历就是在做无用功!可我真的想去这家公司,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下再次发送了简历,没想到不久后居然接到了该公司的入职通知,当时心里那个惊喜哇!

无忧酷评:根据文秘站所作的调查,高达43%的网友尽管觉得“重复投递简历”这种做法没用,但表示自己仍会采用此方法,其比例比表示不会重复投递简历的网友高出11%。

由于网络上投递简历的成本基本为0,所以不少人重复投递简历可以增加成功率,但要注意的是,“反复撒网”要建立在有实力、有的放矢的情况下:

1、如果HR连面试机会都没有给你,说明你或多或少已经不符合该公司的任职条件了;

2、如果在面试时明显觉得面试官对你不满意,那就不要抱希望了;如果你觉得面试官对你还是挺有好感,重复投简历还有希望。

如果你想要重复投递简历给一家公司,请牢记以下5点:

1、请勿反复投递同家公司同个职位或者多个职位,这样你不仅不会获得面试机会,反而还会被HR拉入黑名单。

2、有意识地拉开重复投递简历的时间点,如前一份简历没有回应,一两周后如果看到职位招聘广告还在,可再投一次;

3、如第一次是在周五投递的简历,那么下次在周一或是周二上午投递;

4、每重复投递一次,对自己的简历进行一些小的修改,比如关键字设置、自我评价、工作经验修整等;

中秋散文诗范文第2篇

【摘 要】“懂而不会”是高中各门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数学学习中的“懂而不会”的现象尤为突出。如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尽最大可能消除“懂而不会”的现象?在教学中可注重概念变式,使学生“会说”;注重问题变式,使学生“会辨”; 注重习题变式,使学生“会用”。

关键词 变式;会说;会辨;会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7-0072-02

“懂而不会”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课上能听懂教师讲的内容,课后却不会灵活运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的问题,也有学生的问题。王光明教授曾针对数学学习中的“懂而不会”现象进行了探讨剖析,他在《数学学习中的“懂而不会”现象”》一文中指出:“懂而不会”中的“懂”是一种错误的个人体验,而“不会”是不真正“懂”(理解数学知识)的必然表现。高中数学学习中的“懂而不会”现象尤为突出,本文就如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消除“懂而不会”现象谈谈认识。

一、注重概念变式,促使学生“会说”

学生“会”的最基本标志是“会说”,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比重较大,能否正确理解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的内涵需要让学生熟记,数学概念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关系需要让学生理清,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说概念。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变式教学,让学生体验概念,历经抽象、概括、具体化形成过程,以使获得的概念更加准确、稳定。

如在教学“指数函数”概念时,可这样进行变式教学:

1.提出问题:我有一张白纸,把它撕成两半,将它们重叠后再撕一次,重叠后再撕一次,那么,撕扯3次后把所有的纸重叠放置有多少层?5次呢?15次呢?

2.若一张纸厚0.1毫米,那么撕纸15次后把所有的纸重叠放置有多高?

3.若一张纸厚0.1毫米,那么撕纸多少次达到你本人的身高?

4.你能建立起“纸的张数y与撕纸的次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引入指数函数定义后,为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可再提出问题:y=2ax与y=a2x 是不是指数函数?

又如,在教学“向量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引入概念的必要性,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先出示题目:甲以4千米/小时、乙以5千米/小时的速度,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行走,3小时后,他们相距3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以4千米/小时、5千米/小时的速度从同一地点出发,甲向东,乙向西,3小时后,他们相距27千米。他们的行走速度一样,为什么3小时后的距离相差这么大?”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引出学习内容就水到渠成了。接着,笔者再引用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你能否再举出一些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量?

问题2:生活中有没有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请举例。

问题1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轻松地举出物理中学过的如重力、浮力、作用力等量;问题2突出了向量与数量的本质不同,学生所举的例子有体重、视力、周长等,因为让学生通过举出一些典型、丰富的实例,可以观察到他们对概念属性的领悟,从而初步认识概念,为进一步抽象概括做准备。

这样,通过在概念教学中运用变式教学,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中学习概念,而这些知识或具体经验蕴涵着新概念的一些特征,但不是本质特征,反而会干扰学生形成某个数学概念,而通过上述一组变式题,让学生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可以帮助他们理清抽象概念和感性经验之间的联系,从而调动其求知欲望,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新知,使之对概念真正达到“懂而会”,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正确描述新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内涵,能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的学习内容作出自己的合理建构,从而“会说”概念。

二、注重问题变式,促使学生“会辨”

在“会说”的基础上,“会”的进一步标志是“会辨”,在学习概念、定理及公式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有关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变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变式中的不变,明确并突出概念、公式及定理的条件、结论和注意事项、适用范围等关键的地方,使学生对概念、定理及公式的本质实现透彻理解,从而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不断改变问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会比较全面地看问题,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定势思维而导致解题错误的现象。如在教学“双曲线定义”时,采用以下变式:

1.定义中“小于|F1F2|”改为“等于|F1F2|”,其余不变,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2.定义中“小于|F1F2|”改为“大于|F1F2|”,其余不变,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3.将绝对值去掉,其余不变,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4.令常数为0,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5.把条件“小于|F1F2|”去掉,其余不变,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上述变式让学生对概念进行多角度辨识,对概念的本质产生深刻理解,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提升。

又如,在学习“两角和正切公式”后,可让学生做如下一组练习:

通过变式练习,辨别了两角和正切公式的正用、逆用、变形用,使学生对公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注重习题变式,促使学生“会用”

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衡量学生“会”的最重要标志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习题的变式设计,让学生能够快速抓住问题的本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如在学习了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之后,笔者设计了以下变式习题:

变式1:求函数f(x)=x3-3x+2的单调区间。

变式2:求函数f(x)=x3-3ax+2的单调增区间。

变式3:已知函数f(x)=x3-3ax+2在R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变式4:若函数f(x)=x3-3ax+2的单调递减区间为(0,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变式5:若函数f(x)=x3-3ax+2在区间(0,2)上单调递减,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最后,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方法,归纳、总结解题规律:①求函数单调区间的方法、步骤有哪些?②函数单调与导函数的关系是什么?③已知单调区间或在某个区间上单调时如何计算参数的值或范围?

这样,通过这一组变式习题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解题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亲历解题全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分析问题,选择最合适的解题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如,在学习完《圆锥曲线》这章节的知识点后,进行章节综合应用前,先让学生完成下题:

已知F是双曲线=1的左焦点,A(1,4),P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PF|+|PA|的最小值为_____。

以此题为引,就圆锥曲线的定义的应用、最值的解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变式训练。

变式1:已知F是双曲线=1的右焦点,

A(3,2),P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PF|+|PA|的最小值为_____。

变式2:已知直线l1:4x-3y+6=0和直线l2:x=-1,抛物线y2=4x上一动点P到直线l1和直线l2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_____。

变式3:已知椭圆C的方程:过上顶点A作斜率为1的直线l,在直线l上求一点M,使得以椭圆C的焦点为焦点,且过点M的双曲线E的实轴最长,求此双曲线E的方程。

利用知识之间的内在迁移规律,由变式1的直接应用,到变式2的抛物线应用,再到变式3的椭圆、双曲线与直线的综合应用,这种变式体现了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的层层展示与巧妙应用,更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体会,诱导了学生的思维,从而使他们“会用”解题方法。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变式,敢于创设问题陷阱,设计变式练习,最大限度地克服数学学习中“懂而不会”的现象,力求使学生逐步达到“会说(融会贯通的会)、会辨(深刻理解的会)、会用(能够应对多种问题情境的会)”,使学生真正“懂而会”。

参考文献:

[1]王光明.“数学学习中的‘懂而不会’现象”[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10).

[2]梁县辉.“概念性变式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师版),2011,(16).

中秋散文诗范文第3篇

过去,曾经读过华歌的不少散文,每一次阅读都能获得新的艺术享受。一个作家,尤其是已经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成熟作家,要想超越自我,是很难的,但华歌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她这本散文集里收录的作品,首先在题材领域上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没有对人与事的浅层记录,没有对爱恨烦恼的表层抒写,没有了对正义邪恶的简单感叹。在《中秋夜月》和《忘却是一种美丽》中,她开始尝试对自我进行犀利的剖析;在《时间的形式》和《消失与重生》中,她开始尝试对时间的形式和消失过程进行仔细的探查;在《西去的路途》和《生命的寓意》中,她开始尝试对人活着的终极目标和意义进行不懈的追问。她以长期积攒起的丰富学识和阅历,开始去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和人生,认识自然界和社会。这次,她大幅度地跨越过去,从有写到了无,从现象写到了本质,让笔触在事物的内部和外部之间自由来去,使作品空灵而有质感。她的确超越了自己,正如她这本书的题目,过去的华歌亦或是消失了,但她得到了重生。

在散文创作中,有人把生活写得很生动,让我们读后获得愉悦和感动;有人写自己在生活中的思考,写得苍凉沉郁,让我们读后陷入沉默和思索。华歌的这部集子显然属于后者。她写一条河在风吹日晒中消失了,又在雨露滋润下重生,如此反复,最后归为虚无,正如人生的起伏与归宿。字里行间到处暗藏着深邃的哲理,到处流动着作者对社会、人生乃至宇宙的感觉和体悟,让人读后不能不掩卷沉思。《梦园》里那些玫瑰花瓣会撑起无边无际的梦,仿佛在瞬间走完了一生;《时间的形式》中的时间成了一片风景,以树的方式无语挺立着,可感可触;《一个人的行走》是孤独的,而孤独也是一种生命的完成,使生命更成熟、更深刻……她在花木灵石、星月浮云的内心世界里神思妙想尽情遨游,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空灵境界,并轻松地给人以启迪。

在散文创作中,有没有真情的灌注,是区分文章品位的重要标尺。华歌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生活的亮点,在清丽奇诡的文字中灌注了真挚细腻的感情。在《我不知道承担是什么》中,她写道:“哪怕这种方式对我是一种深彻的伤害,我也全然接受,因为在我心里,能使你高兴早已成了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在她接受了他的风衣时,“我忽然萌发出一种痴想,什么也不要,你我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多好,直到生命的尽头”。把他送走时,“我愣愣地站在那里,心突然很空很空,空得有一种东西永远失却,再也不可能回来了”。她把思念、等待、包容一个人的心理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让读者真切地走进了她的情感世界。

中秋散文诗范文第4篇

百花洲畔的回响

冬日的下午,漫步碧波粼粼的百花洲畔,游弋于白墙青瓦之间,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泉水人家的喜怒哀乐,历史文化的沧桑厚重,随着石缝里的泉水,汩汩冒了出来。同泉水一起冒出来的还有诗人的文思,在老墙老院中,“一些印象”书吧聚集起了一群爱诗之人,共谈诗词,共谈风月。

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宋代的百花洲比现在大得多。在当时的诗人眼中,百花洲一带的风景分明是桃花源。齐州(今济南)知州曾巩游览此地,曾写《百花台》诗赞美:“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采舟。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以武陵游。”一千多年后的今日,桑恒昌、、王展、张普四位诗人在同样的地方留下诗迹。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编的《山东文学通史》中,曾经这样描述山东诗歌的发展脉络:“以臧克家为代表的第一代诗人是意象化新诗向形象化新诗转移的一代;以贺敬之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是将形象化新诗推向极致的一代;以桑恒昌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是探索新诗意象化卓有成就的一代。”在《山东当代作家》的桑恒昌一章中,他被认为是“当代文坛新时期意象抒情诗的领军人物”。

《四重奏:济南的回响》首发前,桑老经历了一次“生死”。从医院的ICU活着出来,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是一堵墙,我没倒下,就为后代隔绝了另一个世界。”桑老对于生死的态度,从他的诗作中可一窥究竟。《四重奏:济南的回响》中收录的一首《卧成一座大山》中,能够体味到生命的轮回。

青藏高原

冷月边关

我听到自己

送别母亲时的哭喊:

“娘呀娘

上西南……”

纷纷的泪雨

纷纷的纸钱

年少不懂事

问奶奶

“西南有多远?”

为寻母亲的去处

一路走到唐古拉山

母亲为啥不走了

路太颤?风太寒?

是牵挂儿子

是断了盘缠?

有钱舍不得用

凝成皑皑的雪峰冰川

母亲终不肯再挪动一步

静静地卧成一座大山

一个诗人,应该是一个“诗做的人”,眼里、心里应该处处有诗。“诗应该从生命中来。”七十五载春秋,悠悠多少往事。回顾自己的文学经历,桑恒昌一直在“用心突破”。他早年曾在文学部门做行政工作,与人合作写过报告文学《爱的暖流》,在全国获奖,也曾写过小说,在《人民文学》发表。后来随着行政工作日益繁重,他决定放弃叙事文学,专心写抒情诗,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专注于写怀亲诗,其诗意象之浓,情感之深,往往令人过目难忘,比如那首著名的《中秋月》:

自从母亲别我永去

我便不再看它一眼

深怕那一大滴泪水

湿了人间

对于一个“诗做的人”而言,诗无处不在,“只要生命在,诗就在”。

“相互照亮”诗城济南

济南自古就是一座“诗人之城”,最早的诗篇可追溯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东》,这首诗的作者就生活在古址位于济南东部的谭国。到了今天,山东一大批优秀诗人正在崛起,但山东诗人被关注的程度远远低于他们的实力。

文学评论家马兵说,“山东诗人在全国的诗歌版图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可以说现代诗歌出现的重要现象、争鸣中,山东诗人都没有缺席。”另一位文学评论家房伟补充道:“山东诗人在全国诗坛的地位很高,而济南在山东又具有辐射全省的作用。”

《四重奏:济南的回响》一书收录了四名本土诗人的作品,他们各自以自己的独特语言风格和审美情趣,向外界展示了他们笔下淙淙流淌的诗意,并留下诗歌在这座城市的回响。

在济南市历下区文联主席王亚非为《四重奏:济南的声响》做的序中,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四名诗人的“诗心”。

是一位生于济南长于济南的诗人,他待人宽厚、做人谦和、良师诤友的老大哥形象一直令济南的文朋诗友赞赏有加。诗人雪松曾评价他:“有一颗多愁善感的心。这颗心敏感、忧郁、多情、细腻,对人生抱有浪漫的幻想。在这样的个人气质上生长出来的诗歌,天然的具有一种唯美的情调。”

王展,济南市作协副主席,作品风格朴实无华,精短而富有灵性。自然而流畅,散发着一种自然的气息。

张普的诗歌,题材广泛,内涵凝重深刻。尤其是他的“我的村庄”系列,无不透出浓浓的对故土的情怀,对生命与土地的精神依托和确认,人生真味尽在其中。他所的军旅题材的诗歌,则是他对部队生活怀恋的精神延伸。

“诗人”是他们统一的标签,他们将创作根植于生活、工作的土壤,聆听生命,写出了优秀的诗篇。

关于济南,新的文学表达在不断进行。1月11日下午,《诗意历下》首发式在泉城中学举行。这本书成书于2016年12月,之前的夏天,近百位诗人来到济南采风,各自写下精美诗篇,赞颂大明湖、趵突泉等风景名胜。全书分为散文诗、现代诗、古体诗三个部分,收录了围绕历下人文、风光、历史所创作的诗歌作品150多组。

目前,《诗意历下》已经发放到历下区两万多名中学生手中。

本书的开篇之作,黄恩鹏的《在济南历下老街听泉》,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济南老街与泉水之间的关系。他在最后写道:“所谓民生,就是漾动着的大大小小的池井、湖塘――那些清清的、亮亮的、湿湿的、满满的一片又一片洁净安详的月光……”他所描绘的,也正是以4位诗人为代表的济南作家不断付诸笔端的精神家园。

■资讯

再别康桥――

与徐志摩在济南重逢

中秋散文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说话训练;语言表达;大胆交流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语文是一门集听、说、读、写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学科,而低年级孩子的语文学习,我们尤其要关注这个“说”,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写文、阅读理解等较综合的能力尚浅,可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阶段却是最突飞猛进的。

在低年级的课堂中,我们经常能见到小手高举的场景,孩子们发言的积极性很高,那我们就要充分认知低年级孩子的这一发展特点,进行各种形式的练说,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果“说”能说好了,并能“说得其所”,这对他们的语言表达以及今后的写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巧妙结合书中插图,创造意境,看图说话

苏教版低年级的课文中有很多设计精巧的图片,这些图片是对文本内容的补充,将较为抽象难懂的文本化作了有形的意象,我们要合理利用这些插图,给学生营造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产生浓烈的说话欲望以及想要表达的强烈情感。例如二年级下册《识字1》中,本课讲述的是中国四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在教学时我也是先教学生读词,在读通读顺的前提下再看与之对应的插图,教师可以用以下几个问题来引导:这幅图描绘的是什么节日?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用上相关的词语说几句话。这样学生在看图说话时就会有针对性地说,而不是乱说一气,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也要有效点拨,在教学时,一个学生在述说春节这幅图时,这样说道:春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奶奶家包饺子、拜年,包的饺子真好吃!我就建议他可以加些描写心情的语句,比如“全家人心里可开心了,个个脸上笑开了花!”因为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图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笑容,关注人物的神情往往是看图容易遗漏的一个点,通过这样的巧妙点拨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他们以后看图时就会注意人物的表情即内心活动了,也从而学会了该如何看图。

二、扎实上好口语交际,大胆交流,学会表达

在教材编排中,每个练习中都有一次口语交际训练,很多教师往往不够重视,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把阅读课,讲读课当作重点,事实上每次口语交际课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很多平日里不怎么爱发言的学生都高举小手来到讲台与大家交流,如何有效的组织好口语交际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例如二年级下册练习5的口语交际主题是《教你玩游戏》,在课堂上,大家可以大胆交流自己喜欢玩的游戏,我当时是这样说的:“小朋友会玩的游戏真多,今天老师也要教大家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叫《贴鼻子》”,说完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头娃娃,有眼睛、鼻子、嘴巴就是没有鼻子,之后由一名学生在我的指导下示范这个游戏的玩法,顿时大家沸腾起来,可以尽量多叫几个学生上台参与,至此这个游戏大家基本都学会了,接下来重点来了,我随即说到:现在我们都会玩这个游戏了,如果让你教其他小朋友玩,你该怎么教啊?这样一个问题抛下,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尽管他们的语言很零碎,没有完整性,但是几个同学回答的要点一综合就是教你玩游戏的说话要点了:说清游戏的名称;说清游戏的玩法(人数、游戏规则等),事实上每次口语交际,不能让孩子漫无目的的乱说,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一个范本,举一反三,这个范本可以起到构架基石的作用,相信长此以往,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会有显著的提高。

三、有效借助文本特色,模仿句式,训练说话

低年级的语文课文大多以童谣、故事、散文诗等形式为题材,这些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孩子们也很喜欢读这类的文章。在教学完后,老师可加以指导让孩子也做做小诗人、小作家,模仿文中的句式进行说话。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鲜花和星星》一课,文章以满地的鲜花和满地的星星作比,突出数量之多,感受夏天的绚烂之美,在我们的周边生活,数量多的事物还有很多,如河里的鱼儿,池塘的荷花,天上的白云,地上的牛羊,我们完全可以模仿这一课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我最喜欢( ),这里( ),那里( ) ,真比( )!”事实证明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个个都变成了小诗人,再如二年级下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中,句式工整对仗,朗朗上口,我们也还可以以“真想变成( )”的形式说一段话,甚至可以把它写下来,作为孩子们自己的作品,要强调的是,这类说话不要给孩子框定太多,只要言之有理、合乎想象即可,模仿是非常重要的,走好这一步,对今后的学习很有益处。

四、借助多种说话途径,多管齐下,以说促写

低年级的写话是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基础的,尤为重要,很多人都苦于写话没内容可写,无从下手,尤其是在孩子语文学习刚刚起步之时,我想写话写的就应该是孩子们心中想说之话,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都可以作为写话的内容,有根据图画内容的写话,有对文章句式进行模仿的写话,更有贴近生活的口语交际写话,一个学生如果能流利地“说”,那他就离流利地“写”近了一大步,说说写写,这也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结构特点,直接让低年级孩子动笔写是非常难的,先让孩子们说,说流利了,再写自然会顺畅许多。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说话,如何有效利用资源进行说话训练是一门大学问,我们希望听到孩子们大胆地发言,独到的见解,同时充分的说也促进了写的提高,相得益彰,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也要创设符合孩子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小手高举,畅所欲言的课堂是我们十分乐见的场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