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夏天的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骄阳如火——像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气非常热。亦作 骄阳似火
皎阳似火——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
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
炎阳炙人——炙: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形容非常酷热。
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近义 火伞高张
狂风烈日——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
火伞高张——比喻烈日当空。如:夏日炎炎,火伞高张。近义 烈日当空
吴牛喘月——《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意思是,吴地炎热的时候较长,水牛怕热,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不断喘气。后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用以形容天气酷热。唐·李白《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流金铄石——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楚辞·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亦作 铄石流金 烁石流金 烁玉流金 例:“炎炎火日当天,烁石流金之际,只得赶早凉而行。”(《水浒》二十七回)
五黄六月——指农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浮瓜沉李——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后以“浮瓜沉李”比喻夏日的一种生活景象。浮沉於水中的瓜、李,是夏天清凉可口的食物。亦作 浮瓜避暑 沉李浮瓜。
浮瓜避暑——暑日消暑的乐事。见“浮瓜沉李”。
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住了阳光。正是盛夏季节。
关键词:天命;人事;悲剧;颂诗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031-01
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学界有拥刘反曹说、人才说、悲剧说、乱世英雄颂歌说、天命说等十五种观点。笔者则认为,《三国演义》既是一幕理想幻灭的人间悲剧,也是一曲意气扬厉的英雄颂诗,而这看似背道而驰的“悲”与“颂”正是在天命和人事的观照下集中展现的。
《三国演义》的悲剧性在于天命与人事的激烈矛盾的结果:人在操纵一切、不可逆转的天数面前的渺小、软弱。这一点在作品最后引用的古风中有着明显的流露:“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魏、蜀、吴三国其实都是失败者,相对弱小的蜀汉、孙吴固然破灭,强大的曹魏也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国演义》中最为深切感愤的悲剧在于诸葛亮北伐事业的失败。诸葛亮是小说中作者倾注了极大的笔力、寄托了深刻的思想情感与理想追求的人物形象,而北伐事业则代表着复兴汉室的正义努力。小说中的诸葛亮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也不是历史上蜀汉贤相的民间化、通俗化,他代表的是斡旋天地、补缀乾坤的人事之极致。如果说刘备关羽身上都存在着足以致其败亡的性格缺陷,那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则近乎完人,在作者的理想上、在大众的心目中,这样的人物是应该而且必然能够完成自己的事业、实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图大志的。然而现实却与之正相反对,他的事业固然有过多次的辉煌,甚至是接近成功的境地,然而最终还是失败的结局,这也就给六出祁山的故事情节打上了浓厚的悲剧色彩。一出祁山时,“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进展迅速,然而终因误用马谡、丢失街亭,不得不无功而返。小说第一百回“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中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开始取得重大胜利,但是后主却听信谗言下诏班师,他再一次在遗憾中退兵。最富于戏剧性和象征意味的是第一百零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中诸葛亮本已将司马懿诱入葫芦谷却突因“天降大雨,火不能着”而让这个最大的对手死里逃生,他只得慨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这里作者借孔明之口表达了对冥冥中主宰一切的天命的无奈心理。接下来“陨大星汉丞相归天”中秋风五丈原一节更是将这幕悲剧推向了。“姜维入帐,直至孔明榻前问安。孔明曰:‘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死。’”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
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敌矣!悠悠苍天,曷此其及!”作品在这里反复提到天命的观念不是偶然的,它突出了一个基本的叙事模式:“人事”(以诸葛亮为代表)向“天命”(汉室将亡的历史趋势)发起强烈的挑战最终遭到了毁灭(北伐事业的彻底失败、蜀汉集团的最终覆亡)。
然而《三国演义》又不是简单地宣扬天命观念、鼓吹安时处顺,它的确显示了人事与天命斗争的失败、人在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的脆弱,但整个作品给人带来的阅读享受却不是消沉失落,而恰恰是充满力量的。毛宗岗在对作品进行加工润色时将杨慎的《临江仙》移诸卷首,这其实是弱化了小说的思想内涵,这首词集中表达的是一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对历史及现实的空洞、虚无的感受,而罗贯中及其作品传达的是一种强烈用世之心、为政之志,是对历史、现实的深切关怀。在这个意义上,《三国演义》又是一部仁人志士的颂诗,因为作品真正指向的是人事对天命的反抗斗争,体现了人的力量与价值。小说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中记载刘备途遇崔州平的谈话,崔州平宣扬“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刘备则答称“备身为汉胄,合当匡扶汉室,何敢委之数与命”。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中面对谯周“臣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星曜备明,未可图也”“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强为”的反对意见时,诸葛亮坚称“天道变易不常,岂可拘执”,这已经是对天命的否定了。三国时代的英雄们不仅以言辞怀疑乃至否定天命,更以实际行动来张扬作为天命对立面出现的人事,他们一个个地竭尽全力与天命搏斗,构成了小说中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情节篇章。正如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陈述的那样:“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曹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背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这段话虽然是诸葛亮个人的认识,却完全可以用以概括《三国演义》中一切仁人志士的精神信念。
《三国演义》在天命与人事的矛盾冲突中既悲悼了人的毁灭,又歌颂了人的反抗,不愧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历史小说。
关键词 离退休管理 新形势 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报告明确地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对于油田企业来说,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离退休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对于社会建设和老同志的生活保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加强企业的离退休管理工作成为当下油田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以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为例,当前的离退休职工约为3万人左右,做好企业的离退休管理工作对于维护油田的稳定大局,促进油田的两个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探索新形势下油田企业离退休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增强油田企业离退休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实践证明,油田企业的离退休职工虽然在身体、年龄、性格、爱好、心理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他们也同样具有关心国家大事和油田企业发展前景的共同特性。在离退休之后的生活中,这些老同志固然有一部分由于思想上的落伍而无法跟上时展的脚步,但是大多数始终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因此,在离退休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在采取措施针对离退休职工的共性进行服务时,也要根据离退休职工的个性特点来有的放矢地去谋划离退休管理工作,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地去开展工作。
首先是要贴近离退休职工的思想实际,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离退休职工常常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部分老同志在离退休之后担心被遗忘,不被尊敬,对企业的发展仍旧持有高度的热情。对于这些老同志我们不能够盲目地采取拒绝、躲避的态度,想法要积极主动地落实好这部分老同志的政治待遇,在召开重要会议或者举办重要活动的时候主动要求他们参加,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毕竟“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同志的意见是无数实践证明过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种是部分老同志在离退休之后始终关注企业改革进程,对此我们要在工作中定期组织老同志来参观企业的高科技和新技术,给老同志做形势任务报告,将社会和企业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告知离退休老同志,从而加强离退休老同志精神的统一性,确保离退休职工队伍的稳定。还有一种是部分离退休老同志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将生活重心放在各种集体活动上,对此我们需要针对性地对其兴趣爱好进行调查,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坚持文体活动经费、人员、场地落实到位,建设好老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定期组织老同志外出参观旅游,从而提高其生活幸福感。
其次是针对性地解决离退休职工生活中的实际难题。离退休职工生活难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和离退休职工队伍的稳定性。解决其生活难题一方面要依靠组织的力量。例如,在离退休之后,老同志普遍反映了在住房、子女就要、供暖等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和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沟通,想方设法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老同志要定时上门服务。另一方面,要提高离退休老同志自我服务的意识。以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为例,近年来组织深入地开展了“走百家门、访百家事、解百家难”的活动,将有能力、有特长、有意愿的老同志组织起来开展互助活动,顺利地解决了很多老同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二、提高油田企业离退休管理工作的主动性
对于油田企业来说,深入开展离退休管理工作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但是在实践中,离退休管理工作的开展总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人员认为离退休管理可有可无,对此抱着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往往在上级的强制要求下才会象征性地开展工作,导致工作效果大打折扣。其次,离退休管理工作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多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如人事部门、劳资部门、财务部门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离退休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然后,离退休老同志的兴趣、爱好、关注重点有着很大的区别,而现有工作人员人手不够,难以针对性开展。最后,社会形势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使得离退休老同志的思想愈加活跃,多种矛盾凸显,给离退休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针对以上原因,在实践中我们要增强离退休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不能够再漫不经心地等、靠、要,而是要主动地开展离退休管理工作。工作难度越大,主动性就要越高,每解决一点问题,工作的开展就会深入一步。本部门解决不了的应对上级汇报,获得上级的支持;需要其他部门支持的,主动和其他部门沟通,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企业改革政策出台时,要主动地深入离退休职工队伍中,解除疑惑,获得他们的支持;对于行动不便的离退休老同志,要主动上门慰问、服务,提高其对组织的向心力。
三、加大油田企业离退休管理工作的创新性
无论是企业还是工作,创新都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新形势下开展离退休管理工作,单纯地依靠以往经验是不行的,是无法解决当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首先,要在服务职能上进行创新。当前,油田企业的离退休职工在逐年增加,老同志的年龄也在不断增高,这都导致离退休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更新管理观念,积极地在服务职能上进行创新,以解决当前工作难题。例如,传统的服务职能强调大包大揽地解决离退休老同志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但是不断扩大的离退休职工队伍使得这一服务模式难以推广,因此在服务职能上要逐步实现自我服务和组织服务相结合的目标。一方面,组织定时深入调查离退休职工生活,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离退休职工教育,增强其自我服务能力,在组织无法涉及的细节方面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解决问题。其次,是管理形式的创新。离退休管理工作从单纯的服务型向管理服务结合型转变可以说是时展和企业改革深入的必然结果。过去,我们在离退休管理工作中过于重视服务性的发挥,而忽视了管理职能的发挥。根据医疗制度改革、物业改革以及区域改制重组等新情况,笔者认为,将离退休部门职能扩展为管理、服务、维护、监督、协调五大职能,对于切实维护离退休老同志的合法权益,保证离退休政策的落实是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单位为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离退休职工管理中心路桥退休站)
[作者简介:陈群(1968―),男,江苏无锡人,本科,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及方法,离退休党建工作思路及方法。]
参考文献
[1] 齐军霞,卢崇福.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油田企业离退休党员的服务教育管理工作[J].现代物业(上),2011(11).
[2] 周进卫.对胜利油田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思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5 (01).
风如流水一般,带着流逝的云一起流逝,在天际下沉,缓缓流动的风吹过我,总让我有一种想要追上去的感觉,也许是因为我追不上风的身影,我甚至相信风就在吹过我的一刹那间消失了,它的面前时时刻刻都会有一扇门,一扇带它寻遍天涯海角的门。因为,无论我的反应多么敏捷,我也无法听见风的下一次喘息声。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至少在风还比较稚嫩的时候,我渐渐放弃了这一追逐,我的追逐是徒劳的,会使我的思绪圈圈缠绕在一起,越发离谱的想象,往往绕在里面找不到了出口。而如今风也渐渐大了,它的跑步速度在快速地提高着,它也许很多次触动我记忆深处的那潭深幽的泉水,可是我不会再去快速地追逐它了,甚至连手指也不愿再去碰撞一下风的脚步,我仅仅是淡淡的一种浮现在面孔上的笑。也许风已经不再使用它的那扇门了,也许我也完全可以追得上,但是一切都已是往事了。我唯一能做的,与曾经相似的地方,就是在风中淡淡地微笑。
台阶上的一束不知名的花,淡淡的紫色向往着天空,风无奈而出神地就坐在花儿的身边,摇曳的花朵默默摇头,它不是蒲公英,它无法将自己的渴望送上蓝天,所以它哀怨,可是当风儿在它的耳边,叙述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关于蒲公英飞翔前那种分离的感受,对此,花儿表示沉默,一切理想都要付出代价,花儿在心中反复揣摩这句话,想叹息,又忘记怎样叹息了。
又是一个深秋,又是一个风很自由的季节,漫天的黄叶不知是风的画纸还是风绘出的风景,这是风一笔带过的壮丽与散漫而又不失气质的文笔。待风渐渐平息,我用手中的一本微微卷曲的书伸向空中,将会有天使带给我礼物,有几片枯叶,艺术品似的静静躺在我的书微微卷曲的微笑旁,我希望能从中获得什么灵感,因为我太惊异于秋天的诗意了。如婉约派的诗人将月光刻在水面,箫声使之微微颤动,微微荡漾。
蝴蝶都睡去了,它们不会在秋天飞翔在我的眼前,还是因为每个人的眼睛在秋天是看不见蝴蝶的,因为那些叶太绚丽了,飘飞的舞姿太华丽了,所以明明存在的蝴蝶此时却看不见了。也许蝴蝶是夏天的梦,只在夏天纷飞,只为夏天飞翔,秋天察觉不到夏天的梦,所以欺骗了我们的眼睛。
如果是这样,那么在夏天,所有人都相信梦了,这真的是一个梦幻的季节。
又是一个深秋,又是一个深秋的歌唱,钢琴都安静了,只剩下丝竹乐器——用风演奏的乐器,还在远方但是又在耳边的地方,轻轻演奏着。深秋,它并不属于一个季节,它只是一个季节的尾声,上帝总是这样,把一切美好都书写在了结尾,结局总是充满诗意的。
先来看组诗的第一首诗歌《把夏天还给夏天》,这首诗读完给我的感觉有一种跌宕之美,全诗共有十二行,每一行都能感觉到人生的沉淀和丰富的阅历,细腻中潜藏着语言的变幻、随意里释放出内心的情感。诗人或许是在抒情、也许是在写生活,反反复复的沉吟中出现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深刻含义,诗歌包含的内容或许让我们有些伤感或者叹息,如同诗人所说“那一场流火下得恰到好处/整个世界像一个火炉/烧焦了那颗毒瘤/烧死了那些雕虫小技。”的确,诗人所描写的这场火具有代表性,所以此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在一种反思的意识中去慢慢融入和体会其中的含义。慢慢咀嚼,还能悟出诗中有很强烈的共识性――关于人世的浮燥,就是诗人所指的火炉;关于生存的痛苦,就是诗人所指的毒瘤,等等。这些所指所比让我深深感觉到一种心灵和视觉的冲击力,最后一句“把葱绿还给葱绿/连同这团火/归还给老去的岁月。”读后让人有一种重新审视现实和当前生存状态的思考。可见诗人将整个诗歌的处理,显得非常具体。
组诗第二首《浅秋》,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可以用爱不释手来形容。我反复读过多次,雨后春笋诗人也曾对我说,她尝试这样的创作写法还是首次,所以诗人自谦诗的内涵是不成熟的。然我以为,一个诗人这样告知读者,可见她对诗歌已经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其实诗歌不能单纯地来解读。我们知道,语言的基本结构方式是隐喻和逻辑,诗歌的语言通过它的词语和语法装置,从而决定哪些事物和经验该以哪种方式进入我们的意识,这首浅秋就是让我鉴赏到了其内在的深意,以浅入深。“请允许我把镜头拉长、拉远。”那么诗人的镜头里有什么呢?拉长拉远到什么地方去?这是一个读点,我非常想读下去,接着诗句中出现的红枣、柿子和苹果,又寓意了什么?所以一首好诗的诞生,它不是偶然的,确切的说,一首好诗的诞生,它源自于诗人的修为和涵养,一首好诗的结构、意象组合、内核的出现、综合技巧的使用等等,都包含了很多内容。正如诗人所写的这句:“我知道/我还是个孩子/我还读不懂她沧桑的白。”沉稳而充满思考的叙述,将冲击的内心情感平实而深刻地表达出来,“孩子”和“沧桑”这两个词汇的强烈对比使整首诗的诗意或者说境界都很好地得到了提升,所以读这样的诗歌最有活力和冲击力的。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特别好,“每长一寸/就向秋深一寸。”这句是此诗的诗眼,这种阐述的延伸从而使诗歌挖掘出更有价值的诗学思想。
组诗第三首《低处的阳光》,诗人通过一只蚂蚁来阐述,这是诗人的尝试。其实写蚂蚁的诗歌有很多,要写出新意来,还真有点难。所以诗人在写蚂蚁的时候,是思考过的,是从由表及里、一眼就能看到真实思想的这个角度来写的。诗歌直面现实的气息,让人慨叹不已。一首诗歌的排列不但要结构紧凑,语言更要疏密有致,还有阅
读感和诗意的深厚都是不容易的,它需要通过扎实的功底通过语言的缝隙来释放、来凝练。“长时间的匍匐/练就了他的机智灵敏/练就了他的荣宠不惊/不卑不吭。”这样的诗句干净、简练、意味丰厚,整体质感强,思想深入挖掘也很到位。是的,这是诗人在写蚂蚁,也是在写人,这就是生活带来困境时,依然可以淡定和荣辱不惊。《低处的阳光》正是在创作上,更多地运用了夸张、比喻、拟人和象征等手法,想像丰富奇特,境界迷离,这些界面给这首诗插上了想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