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节语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今天的太阳格外的耀眼,今天的鲜花格外的娇美,今天的思念格外的浓烈,今天的日子格外的特别,今天的祝福格外的明显:老师,祝你节日快乐!
今天9.10教师节,短信祝福送给你:愿你生活美满,幸福天长地“9”;平安快乐,健康“1”生一世;忘记忧愁,烦恼总是为“0”。节日快乐哦!
暖暖的春风拂去你的疲惫,炎炎的夏日点燃你的激情,凉凉的秋雨洗去你的伤悲,皑皑的白雪收获你的喜悦。老师,你为我们掏心掏肺,送你祝福愿你愉快!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辛劳,五德兼备,六艺精通,品追七贤,桃李八方,久享清誉,十分清贫,千秋功业,万世师表。祝教师节快乐!
你不是演员,却吸引着学生饥渴的目光;你不是歌手,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你不是雕塑家,却琢出了人类的灵魂。祝教师节快乐。
老师如海,宽容做舟方知海之宽阔;老师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师生交心,心心相印,方知心之高尚,祝你教师节快乐!
人们常把老师比喻成鲜花。百合的清雅高贵,的坚贞不屈,夜来香的幽雅芳香。或许都不足以形容老师,但毋需置疑。老师是我们心中最美的花,亲切的笑容漾着花般的温馨,严厉的目光含着无限的关爱。花儿是会凋谢的,但老师的一颦一笑,永远刻在我们心中!
老师与我们同甘共苦,我们的学习、生活、乃至喜怒哀乐都牵动着老师的神经,同样,您的一言一行也深深的影响着我们,所以您总是以身作则。板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备课的每一个细节都认认真真,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您付出了多少***汗水与心血!当我们犯错时,您最多的是信任,一句“我相信你”,维护了多少犯错孩子的自尊心,还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您的信任冲刷了他们心灵的尘灰,使他们懂得了更多,从而有勇气去面对,去改正。
人们常把老师比作园丁,用自己的青春培育着祖国的花朵。也有人认为老师好比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确,在每个人心中,老师便是神圣的代名词,而神圣却不能因此轻描淡写的把老师的点点滴滴,一笔带过。忽然间,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形容,是伟大、是兢兢业业,是默默奉献......
对于我们来说,老师对我们的爱,我们感到并不强烈,但童心未泯的我们并不懂事,时常会把它扭曲甚至变形,您对我们的管束,我们认为是吹毛求疵。您布置的作业,我们会视为大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在生活中,您要求我们节俭朴素,我们却看成落伍的思想。我们会厌恶,会痛恨,您说,我们是不是很让您费心呢?
事实上,您的管束是为了我们今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试问,一个没有规矩的人怎么会有一番属于自己的辉煌事业呢?您布置的作业更是我们巩固知识的必要。节俭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然是美德,我们就有义务把它们发扬光大,不是吗?
您为我们的进步而骄傲,您有着如同父母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当我们让您失望时,您便有了“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是您不气馁,您仍在努力......
任何动人的词语都可以来形容您,却又不足以形容您那百般的好。您宽容,您从容,您对我们的爱如此的无声无息,叫我们如何知晓?如何报答?我们只是一只负重的船,您是我们顺水的帆,逆水的杆。我们是一朵盛开的花,您是晴风,真诚的为我们传播芳馨。
老师啊!您好比那美丽无比的四季。
在春天,您像春姑娘一样,在哺育着我们这一颗颗幼苗,使我们燃起新的希望。
在夏天,您像冰洁的水一样,在熄灭我们内心那懊恼的火焰,使我们永远保持那天真的笑容。
在秋天,您像那无数的黄叶一样,在默默的掉落着,累积着,使我们看到了人生路之漫长。
一、文化经济视角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困境
(一)不良思想正在日益侵袭着大学生的精神防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渐明朗,不良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极端现实主义等,正沿着文化经济交流渠道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使得目前高校所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事半功倍或收效甚微,由此导致我国大学生怯于承担责任,缺乏百折不挠的拼搏进取精神,无法承受失败的打击,因而荒废学业,丧失对自身与未来的信心等一系列不良后果。特别是在当前网络高度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在缺乏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引导下,更容易受到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在严重降低其未来发展潜力的同时,也使得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工作受到不利影响,产生的不良影响较为深远。
(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其所涵盖的领域较为宽泛,因而需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对其内容进行探索与更新。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教育工作并没有实现上述目标,其向大学生灌输的内容仍然沿用着曾经的教材,内容陈旧且缺乏吸引力,使得大学生纷纷对其产生不耐烦等不良情绪,影响在校期间的教学效果。加之此类问题发生之后部分高校管理者简单的将其归结于“大学生”这个特定的群体,忽视了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滞后。因而,其所做出的结论过于武断,缺乏客观性及公平性,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误导目前学术界专家学者所开展的研究。所以,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所不容回避的问题之一。
二、文化经济与思想教育工作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解析
(一)文化经济环境决定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容的更新与完善
我国具有五千余年历史文明,在悠久而漫长的岁月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世界知名影响力的东方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之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手游所具有正面积极意义的文化影响力却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使得包含大学生群体在内的众多青年人沉溺于游戏之后,并没有透过表象来感受游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当文化经济诞生到逐步成为贸易中重要组成部分时,我国高校针对大学生所开展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保持着与经济发展同步的频率进行更新完善,方能够向社会输出更多优质人才。
(二)文化安全凸显出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步入到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后,世界各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扩大,思想文化的触角已经深入到我国各个角落。好莱坞的大片,在上映之初往往会引得大学生的追捧,而知名且价格昂贵的化妆品更是大学生消费的首要目标。因而,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正确引导大学生去面对西方思想文化,在接触新鲜事物过程中去伪存真,借鉴其先进优秀之处,摒弃糟粕内容,在不同之中寻求相同之处以实现和谐共进才是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所追求的真谛与目标。所以,在当前文化安全形势的严峻背景之下思想教育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正在逐步凸显。
三、基于文化经济视角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实施路径分析
关键词: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程改革;课程衔接;方式与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57-02
一、困境:理论上重视不够
物理教学法实验课对于培养师范生的实验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高师院校经常将教学法实验课置于教学法(或教学论)课程之内,加之教学法实验课不像普通物理实验那样有“深度”,因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经常被忽视甚至被边缘化。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对1990到2010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检索,结果显示,以“物理教学法实验”为主题,仅检索列20条文献,以“物理教法实验”为主题检索到7条文献,以“物理教学论实验”为主题检索到1条文献,以”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为主题检索到14条文献,以“物理教材教法实验”为主题检索到1条文献。而且,发表的期刊层次都不是很高。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传统课程,研究成果少得令人瞠目结舌!
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都对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我们的师范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育人目标还是个未知数。笔者虽没有针对上述问题开展过系统的调查,但从目前教学法实验课程的地位和研究情况来看,准教师们是很难顺利达到新课改的要求的。如果我们不对此进行改革,教学法实验课程可能连生存的空间都没有了。
二、加强衔接:方式与内容
1实验理念的衔接
实验理念是“向导”。高师物理教学法实验的理念应与中学阶段的物理实验目标相一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和理念都已经发生了改变。早在1950年,教育部在《物理精简纲要》中就提出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把实验安插在讲授中间,便于学习和理解”[1]。1956年颁布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又明确规定,“实验不仅是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重要方式,而且是使学生掌握量具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实际手段”[1]。如今,新课程改革对中学物理实验提出了新要求,如在高中物理实验专题的开设目的中提到,“使学生较为深入地学习与物理实验有关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时代的变迁为中学物理实验注入了新的内涵,根据传统的中学物理实验目标来规范现时的教学法实验将是毫无意义的,更无法适应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程的实际需要。为此,物理教学法实验必须加强与中学的衔接,让师范生明确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程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和实验能力。
我们在开展物理教学法实验的过程中,应紧密围绕中学物理实验新课程的目标和理念,提高指导教师和学生对物理教学法实验的理论认识,为课程定位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的衔接
实验内容是“抓手”。任何改革都要针对具体的内容,否则便会显得很空洞。物理教学法实验在题目和内容的选择上应与中学实验课程有一致的部分,也要有不同之处。只有加强实验课程的联系,才能有效促进实验内容的衔接。
根据中学物理实验课程的设置情况,我们及时对实验内容做出了调整。首先,删除了陈旧的以及在普通物理实验中做过的实验,包括电影机的放映技术、气垫导轨、基本测量等。其次,适当增加了与新课程实验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光敏电阻、热敏电阻、逻辑电路、光电效应、万用表使用、传感器使用等。同时,还部分修改了实验内容,例如由于萘有一定的毒性,我们将晶体的熔解和凝固实验改成海波和焊锡的熔解与凝固;改变了牛顿第三定律在传统上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做法,用力传感器来完成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了中学课程中涉及到的传感器内容。
通过改革课程内容,大大加强了物理教学法实验与中学物理实验的联系,很多学生都感觉到教学法实验对中学物理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3教学方式的衔接
教学方式是“途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指教师讲解原理、拟订方案、演示操作,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填写表格,完成实验报告[3]。但它的教条化、统一化和静态化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3]。很难想象一个只会模仿实验的师范生将来能在工作岗位上成为优秀的教师。为此,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首先,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解、演示的方式。教师在课前只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通过自学和研讨完成实验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探讨,遇到典型问题在小组内共同解决,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实验的习惯。
其次,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教师角色,进行实验的演示和讲解。上述体验应确保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轮一次,如果第一轮不合格还要进行第二轮,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其他学生和教师在此过程中担当“学生”和“评委”,协助体验教师角色的学生完成任务。
再次,增加实验探究的内容。实验探究是中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师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是将来指导中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基础,只有在职前培训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训练,才能顺利适应中学阶段对实验探究教学的要求。为此,在物理教学法实验中,除了常规的物理实验探究内容之外,我们还增加了两周在探究实验室利用传感器开展的实验探究教学活动。
4学生制作能力的衔接
自制教具是“作品”。自制教具有着解决实验经费不足、补充部分物理仪器缺乏以及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等功能。它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过程和手段。“自制教具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省钱,还可以培养教师和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4]。另外,自制教具也是中学物理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是中学物理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我们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十分重视教具制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教具的制作。
首先,强调自制教具是考核的一部分,在每学期的课程中有两周是自制教具时间,在学期末每个学生都要上交“作品”,并根据标准对其进行打分。
其次,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开展集中自制教具活动。学生自制的教具最后都要贴上姓名和学号,作为他们自己的“作品”,这样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有的作品已经成为后续各届学生参考的“样板”。
5评价标准的衔接
评价标准是“准绳”。除了要制定学生平时表现评价标准外,还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如自制教具的评价参考标准(见表1)[5]、讲解演示实验评价参考标准(见表2)等,为学生判定自己的成绩、改进自己的不足提供了依据。
6实验能力的衔接
实验能力是“核心”。良好的实验能力是构成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物理实验能力是指顺利开展物理实验所应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学生各种基本能力在实验活动中的综合体现[6]。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是教学法实验课程改革的核心,因而上述改革都应围绕能力培养展开。高师学生的实验能力会迁移到日后的工作过程中去,即使职前课程没有涉及到相关实验,学生也能较好地完成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任务。实验能力的提高是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程与中学物理实验课程衔接的保障。
实验能力的培养除了上述手段外,还应结合我国中学目前的现有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如微型物理实验、非常规物理实验[7]等。这些形式的实验是对常规物理实验的一种补充,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日升,张宪魁新课程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与实验:第三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5
[3]王莉华高师物理教法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5)
[4]沈新家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独特地位及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3(9)
[5]刘济昌如何评定好的教具[J]人民教育,1991(8)
[关键词]营销策划 课程结构 实践教学
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过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该是道与术的结合。过去的教学过程偏重“道”,在课堂内,师生都能讲得头头是道,一旦走出校门,面对实践问题,就束手无策,这是“有道无术的虚道”。如今的教学过程则过分注重“术”,甚至背离道而谈术,各种“拿手绝活”与“奇技巧”都被搬上了大学讲堂,一旦面对顾客,则不攻自破,这是“有术无道的邪术”。大学的营销策划课程应该让学生达到“得道明术”的境界,这才是“达道”。本文主要谈谈营销策划的发展阶段、基本思路与课程内容。
一、营销策划的发展阶段
有人认为,学生要“得道明术”,应该遵循“先哲学后营销”的教学进程。有人则认为,只要有效策划,不但能把“梳子卖给和尚”,而且还能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把防毒面具卖给森林中的马鹿,最后在现实中确实演绎出很多“成功推销”客户并不需要的产品的经典案例。传销使这种“奇技”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开始的时候,它还仅仅是一种向熟人与朋友推广产品的组织体系,到最后完全演变成为一种没有任何支撑的“买空卖空”生意,那些抱着梦想的参与者,最终都以噩梦告终。
为什么会这样?类似的“伪案例”与“伪命题”还有很多,这与市场背景与营销策划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从我国营销实战发展进程来分析,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点子时代。这个时代的市场背景是商品开始供过于求,但消费需求如一块“处女地”尚未被开垦,一个操作简单的好点子,就能撬动无限的消费潜力。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名叫“何阳”的人就这样成了著名的“点子大王”。
第二阶段:胆子时代。营销策划的BMA教程把牟其中的“罐头换飞机”作为靠胆子取胜的“经典案例”。实际上,牟先生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也主要不是靠“胆子大”而成就了他一生中唯一一次“成功的生意”。我国过去三十年的成功者,除了胆子大,还同时具备了“脑子活”、“路子怪”、“步子稳”等方面的特质,并且他们成功的背后,大都能在国外找到历史的踪影。这个时代的创业者们,利用了国人“崇洋”的消费心理,引进国外的产品、经营形态与管理方式,并适当变通使其更适合本土的消费需求,从而获得了巨大成功。这在消费品生产制造与分销领域最为显著。
第三阶段:傻子时代。不知从何时开始,市场上出现了两类商人:一类是忽悠企业的“策划者”,另一类是忽悠消费者的“经营者”。前者如算命先生,有三个常规动作:一看问题——病不轻;二讲困难——你不行;三出主意——我帮你!这便是策划者的“成功套路”。天津有一家企业的老总曾经这样说:“我们用每周一辆“凯迪拉克”的代价请人做策划,结果,那些人把我们犯过的错误再重犯一次。”策划者把企业当“傻子”,很多企业都深受其害。我国的“违法成本”极低,导致忽悠消费者的恶行蔓延,从“三聚氰胺”到“毒胶囊”,从“绿色馒头”到“低标高结”,骗人的花样不断翻新,专业的执法部门连“猫逮老鼠”这样的本能也早已退化,而媒体的本能却已进化为“狗逮耗子”。
第四阶段:定位时代。在国外,20世纪70年代初,“定位”(Positioning)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1972年美国营销专家阿尔?里斯(Al Ries)以“定位时代”一文开创了定位理论,实际上这是一种针对同质化时代所实施的“攻心术”,是要通过沟通与传播,让产品在顾客的脑海里确定一个合理的位置。按照这种理论,消费者的心灵才是营销的终极战场,所以,这个“合理的位置”也可以称为“心灵空间”。但我国企业在定位理论的早期应用过程中,并没有感悟这一核心思想,而是一味地凌驾于消费者之上,把企业的定位强加给消费者。
第五阶段:渠道时代。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迫使生产者不遗余力地寻找最有效的分销渠道组合,最终他们在连锁商业中发现了新大陆,并跟随不断扩张的连锁组织获得了空前的成长。生产制造商助推了连锁事业的发展,结果,那些壮大起来的零售商则翻脸不认人,向供应商收取的“通道费”日益看涨,零供关系日趋紧张,零供矛盾不断激化。如果说没有品牌的产品犹如“废品”,那么,没有渠道的品牌就如一张“废纸”。
第六阶段:搜索时代。搜索正在成为消费者的一种生活习惯与购物行为。消费者购买行为过去受广告影响,如今的消费者更注重自己和朋友的购物体验,消费者在决定购买前需要“搜寻”其他消费者的“口碑”,在购买后则又会让其他消费者来“分享”自己的购物体验。消费者一旦拥有“网络”,就拥有了把抱怨告诉全世界的渠道。如果商人不能适时改变自己,肯定没有前途,不管以前有多么辉煌。
二、营销策划课程建设思路
目前,我国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机会主义倾向,经营者使用很多“小伎俩”来忽悠消费者,如电信套餐、银行收费、打折销售、短斤缺两、以次充好、标价不实等等。机会主义者按照“有奶便是娘”的逻辑来策划与决策,严重背离了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违背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所以,我国营销策划目前仍处于“战国时代”,具有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尤其应该看到的是:中国消费者似“肥猪”,商家则是“屠夫”,中国市场仍然处于“卖方市场”,中国的消费者很“悲情”。
但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我国的营销策划也需要转型与转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消费者的力量正在日益强化,网络传播是一个比法律规制更有力的助推器,这将会迫使企业主动关注顾客的感受与反馈;二是企业处于一个更宽广的环境中寻求生存与发展,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实施整合营销与跨界营销。
大学的营销策划课程,不能把“奇技巧”作为主流技能来宣讲,而应该建立在道义、营销力与营销技能的基础上,将“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具体化为 “三道”、“四力”、“五技”。
1.三道
所谓“三道”是指:商道、人道、仁道。商道是盈利之道,有些人用地沟油炸油条降低成本获利,而河北保定一个卖油条的小伙则坚决不用“复炸油”,虽然他的油条价格较高,顾客却排队购买,获利远远超过其他油条摊。人道是认可之道,一个品牌、产品或服务,只有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让消费者感受产品与服务的适宜性,包括产品价值、品牌价值、舆情价值等等,才会有市场地位。任何一种营销策划,最根本的就是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于是,沟通与传播就成了现代营销的核心技术。可见,商道的核心是人道。仁道是恕忠之道,恕者“如心”,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某酒吧不设停车场地,是为了预防酒驾;“胖东来”春节停业4天,是为了让员工有更多的休闲空间;通用汽车不用有轮子的椅子,是为了员工的健康。。。。。。这一切都可以称为“恕”。仁道是人道的核心,是内部营销的基本法则,员工获得关爱,才能使人人都有人道,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更好地服务顾客。
2.四力
所谓“四力”是指:洞察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洞察力是指寻找、挖掘、激发消费者核心需求的能力,这是营销策划的基础;创新力是指以独特的产品与服务方式迎合消费者需求的能力,这是营销策划的核心;控制力是指营销实践过程符合既定规划要求、适应环境变化、保持收支平衡的能力,这是营销策划的目标;影响力是指接近并持续影响消费者的能力,这是营销策划持续有效的保证。四力合一,才能实现成功的营销,从而像原子裂变那样,把产品与服务像扩张到更广阔的市场。
3.五技
所谓“五技”是指调查分析技能、市场规划技能、收支平衡技能、资源配置技能、文案写作技能。调查分析技能是指获取信息情报、数据整理分析、挖掘消费需求的技能。市场规划技能是指了在了解消费需求的基础上,把满足消费需求的创意、概念或项目实现市场化转换的技能,没有市场化的运作,一切创新都是纸上谈兵,不会产生实效;收支平衡技能是指市场化运作过程建立盈利模式并能有效控制预算的技能。营销必须盈利,找不到“盈利点”或无法控制“出血点”,都是营销失败的重要原因。资源配置技能是指有效利用企业内外各种资源为实现营销目的服务的技能,营销不仅仅是营销部与市场部的职能,更需要全公司各个部门的全员配合,还需要善于运用社会资源。文案写作技能是指用规范、清晰的文字表达各种营销方案与管理措施的能力,不管什么营销策划方案,都必须回答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做(how)?
三、营销策划课程内容结构
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来说,培养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培养营销策划人才;二是培养营销管理人才。有些大学过去偏重前者,但最近几年也已经转变为“高级营销管理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愿景,可以把“营销策划人才”作为一个培养目标,但大学本科培养的人才不是“精英”,至多是一个合格的“半成品”,如果能够像机器的通用零部件那样投放市场,那就算是“成功教育”了。基于上述原因,可以将营销策划课程定位于营销专业技能深化的课程。
1.专业技能的双维度深化
所谓“专业技能深化”,应该包括两个维度,一是纵向营销技术的深化,二是横向专业领域的拓宽。
(1)营销技术方面,主要应该在专业知识基础上,深化专业技术的应用和实践,主要包括三个重点:①深入个体的心理透析——消费行为心理研究;②深入商品的规制认知——小策划方案的设计;③深入营销技术的应用——现代技术在营销活动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是要使学生懂顾客、懂商品、懂技术。
(2)专业领域方面,应该提供学生多样化的选择,实施以行业为导向的教学方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拓展:①跨专业的知识拓展,如在营销策划方案制定过程中,会涉及财务、物流、IT、培训、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②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企业营销策划;③不同行业的微观层的营销实践。目的是要使学生认知行业实践,提升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课程内容的三层架构
按照上述“技术深化,行业拓展”的要求,可以把课程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1)知识层——模式化思考。通过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常用方法的学习,建立营销问题的思考模式,培养结构性思维逻辑。知识层教学内容,一方面应该重点介绍营销策划的基本原理,如差异化原理、价值化原理、整合化原理,另一方面要通过案例从实践中总结营销策划的新思路、新模式与新方法。
(2)实践层——工具化操作。这是知识层的深化,主要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计划与实施的能力,包括情报收集、数据分析、问题评估、解决方案的构思、思考问题的条理化、实施过程管控的周全性、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文案写作等方面。
(3)应用层——专业化策划。这是知识层与实践层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一个或几个相互关联的实际问题,提出实施方案。从表面看,这类问题与实践层的问题比较相似,但两者存在较大区别,前者偏重对现有问题的分析与评估,后者偏重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
知识层是建立架构,实践层是充实内容,应用层是达成目标。三个层次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营销策划课程内容结构图
四、营销策划实践教学进程
营销策划是一门实践型课程,教学过程要通过学生参与互动领会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技能、制定策划方案。营销策划实践教学的进程如下:
1.思辨分析:教
知识层的营销策划原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发生很大变化,需要根据营销环境选择适当的营销策划思路。这部分教学方式,以课内互动为主,通过讨论背景材料,让学生得出不
同的观点,以增强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例如,让学生阅读《一个乞丐的策划》,然后分组发表演讲,最后主讲教师点评,可以导出营销策划的一些基本原理。然后,提供参考书目,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加深对各种营销策划原理的认识。
这是一个“读、写、议”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称为“教”,通过互动、点评、自学、写作、演讲等活动,目的是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领会营销策划的基本原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传统教学理念中,要求学习者在发言之前必须明确区分知道的事情与不知道的事情,想清楚了才可以发言。即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西方教育则允许学生海阔天空胡思乱想,他们在讨论问题之前并没有把问题想得很清楚,但通过讨论分享了知识,激发了灵感,结果把问题想清楚了。这是值得深思的。很多教师总觉得上课时间不够,讲了很多,学生真正领会的并不多。有一个学生毕业以后告诉对大学老师说,在大学学习中,记忆最深刻的是老师以互动方式得出的结论,记忆最不深刻的是枯燥的概念与定义。
课堂讨论也是实践,这种讨论在学生“不知”的情况下开展也许更有效,这也是对学生思辨水平的一种考核。
2.完成课业——叫
在营销策划基本原理学习之后,应该设计一些实践课业让学生在课内参与或课外完成。例如,在课堂内进行一些小调查,事后将“调查发现”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规范的要求采编案例,要求学生就某个领域提出一个创意构想,学生主持收集每一方面的信息,等等,都可以作为实践课业。这些课业要循序渐渐,结合实践,分类更新。例如,在大学中调查发现:与网购相比,年轻人到实体店购物的首选目标是——现货。这一调查发现提醒实体店经营者,“百分之百有货”,重点商品不缺货,这是建立实体店经营优势的基本保证。
这是“任务型实践”,可以称为“叫”。课业规定了需要完成的任务与要求,学生只要按照规范要求去完成即可,目的是提高营销策划技术的应用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小策划”比“大策划”更重要。大策划是有关公司战略、市场开拓、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策划,这些策划不会经常发生。小策划是有关公司日常营销与营运管理方面的策划,每个月甚至每天都会提出新的要求。
3.设计方案——交
在营销策划的各项基本技术学习之后,要求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方案,学生要经历项目选择、市场调研、财务预算、可行性分析、实施方案策划、保障措施制定、资源筹措与配置等一系列问题,最后根据策划文案写作要求,形成策划报告。
设计方案阶段是各方面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既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管理水平。
“教——叫——交”是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进程。教——课堂互动得出基本原理;叫——课外作业是基本技能的实践;交——独立设计形成策划报告。让学生听到、学到、用到、得到,知识与技能才能得以巩固。要真正做好实践教学,关键是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应该各有侧重地培养一个或几个层面的实践能力,否则就不能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当前实施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该以校企紧密合作为基础,让教师面向行业、深入企业、与企业员工在同一条战壕里战斗一段时间,才能有所感受与感悟,这样的经历才有利于做好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周勇,朱亚萍.上海连锁企业人才需求调查与启示[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11(47):76-78.
[2]周勇,中国商学院:如何培养实用型商业人才[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6(53):69-74.
[3]周勇.商业人才培养现状评估之大学制度弊端[J].店长.2009,36(8):62.
[4]周勇.商业人才培养之先天不足、后天弥补[J].店长.2009,37(9):59.
[5]周勇.2009年中国零售业店长薪资状况调查报告评论:善待店长[J].店长.2009,40 (12):25.
[6]周勇.为何大学生难被企业所用[J].店长.2011,51(9):25.
[7]周勇.零售人才培养:校企对接与融合[J].店长.2011,531(11):25.
[8]池丽华.商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思考[J].出国与就业.2009(12):16-18
[9]王晓东. 关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理论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0):3-8.
[10]曾晓洋,胡维平.零售管理技能人才培训需求及对策研究[R].上海:上海康培职业信息中心,2008:23.
[11]刘晓保.“应用型本科教育”辨析[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4):28-31.
[12]刘昌明.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评介[J].教学研究,2008(5):197-199.
[13]吴智泉.2008应用性本科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