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铁公鸡歇后语

铁公鸡歇后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铁公鸡歇后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铁公鸡歇后语范文第1篇

‘‘哈,哈哈……’’咦!五(1)班里怎么这么热闹?哦,原来他们在举行猜字谜和歇后语大赛呢!

比赛一开始,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举些手,并喊着:“我……我……”我很幸运被老师叫到了。我拿着记录自己编写字谜的本子激动地走上了讲台。我大声读出字谜:“一点一横长,一口有衣裳。”李昊远听了,想都不想就连忙举起了手。他信心十足地说:‘‘是衰字,不……不……不对,是哀字。’’我摇摇头说:“不对”。老师又叫了几个人,他们都没猜对。我对同学们说:“其实就是衰字,可李昊远第二次又把‘衰’字改成了‘哀’字。’’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随后老师给大家说了几个字谜,简单的同学们都能猜对,可难的只能经过深思了。最后,陈卓阅、邢竹君和孙艺珊获得了‘‘最佳字谜奖’’,同学们都为她们鼓掌,可我却有些不甘心。

猜字谜过后就是对歇后语了。经过猜字谜的热身,同学们的劲头更大了,迫不及待地让老师快点开始。第一个歇后语前半句是‘‘铁公鸡’’,同学们听后,绞尽脑汁地想,可怎么也想不出来。这时,王文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一毛不拔。’’老师听了,笑着说:‘‘对,铁公鸡身上不是拔不下毛吗’’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下一个就简单了,老师慢吞吞地说:‘‘小葱拌豆腐。’’老师才说完,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说:‘‘一清二白。’’最为好笑的是卢富康同学出的歇后语了:‘‘在飞机上放屁──一屁冲天’’。听到这句话时,同学们有的笑得合不拢嘴,有的笑得流出了眼泪,有的笑得直拍桌子。身为同桌的我,更是开心不已,我一只手捂着肚子,一只手扶着桌子,都快笑不出声了。最后,这个‘‘最佳歇后语奖’’花落谁家呢?它的获奖主就是王文!因为她猜的数量最多,同学们都为她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比赛结束了,虽然这次我没有得奖,但我玩得很开心,看来在平时得多积累一些歇后语了,要不然就会一问三不知。

铁公鸡歇后语范文第2篇

苏苏老师为孩子们总结了小学语文知识中常用的谚语、俗语、歇后语以及广告语,给孩子们收藏起来,一起学一学吧!

谚语

1.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2.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

3.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4.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5.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6.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7.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8.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9.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10.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11.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12.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13.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14.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15.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16.久住坡,不嫌陡。

17.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18.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19.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20.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21.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2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23.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24.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25.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26.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27.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28.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29.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0.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31.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32.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33.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34.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35.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36.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37.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38.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39.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40.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41.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42.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43.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44.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45.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46.经得广,知得多。

47.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48.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49.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50.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51.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52.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一辈子不会撑船。

53.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54.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55.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56.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57.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歇后语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5.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然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赶)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饺子破皮——露了馅

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八仙聚会——神聊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背鼓上门——讨打

43.草把做灯——粗心(芯)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关公走麦城——骄兵必败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5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66.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67.歪嘴讲故事——邪(斜)说

68.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0.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1.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瞎子戴眼镜——装饰

74.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8.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7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80.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81.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

82.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83.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84.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85.猪鼻子里插葱——装相(象)

8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8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88.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

89.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90.谈心不点灯——说黑话

91.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92.东洋人戴高帽——假充大个

93.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94.鲁班门前耍斧——有眼无珠

95.老太太吃汤圆——囫囵吞

96.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97.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

98.担着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

99.唱歌不看曲本——离谱

100.泰山顶上观日出——高瞻远瞩

101.提着灯笼砍柴——明砍

102.提着马灯下矿井——步步深入

103.跳上舞台凑热闹——逢场作戏

104.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个坎

105.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106.借了一角还十分——分文不差

107.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

108.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109.上鞋不用锥子——真(针)行

110.程咬金的斧头——就这三下子

111.聋子耳朵——摆设

112.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113.冰糖煮黄连——同甘共苦

114.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115.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

116.木匠带枷——自作(做)自受

117.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118.飞机上点灯——高明

动物歇后语

1.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2.河里的鸳鸯——一对儿

3.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4.打蛇打在七寸上——击中了要害

5.兔子急红了眼——还咬人呢

6.毒蜈蚣——自有雄鸡来吃

7.对牛弹琴——不看对象

8.狗吃热肉——又爱又怕

9.公鸡下蛋——没指望

10.赶鸡下河——硬往死里逼

11.被窝里喂虎——害人又害己

12.蚂蚱斗公鸡——自不量力

13.沸水锅里煮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14.乌龟看青天——缩头缩脑

15.旱鸭子过河——不知深浅

16.咸鱼下水——假新鲜

17.母老虎,地头蛇——惹不起

18.猫鼠交朋友——信不得

19.黄牛的尾巴——两边摆

数字歇后语

1.一肚子加减乘除——心中有数

2.二踢脚上天——空想(响)

3.三只脚的方桌——摆不平

4.四两棉花十张弓——从何谈(弹)起

5.五脏六腑抹蜜糖——甜透了心

6.六月天穿皮袍——不是时候

7.七寸脚穿三寸鞋——硬装

8.八个油瓶七个盖——东挪西借

9.九牛一毛——微不足道

10.十点才到九点六——差点四(事)

11.四月里的梅子——多少带点亲(青)

12.五个人住两地——三心二意

13.六月连阴天——不见清(晴)

人物歇后语

1.孔雀收屏——关羽2.展翅凌空——张飞

3.凿壁偷光——孔明

4.赤兔殉主——马忠

5.一模一样——雷同

6.四面囤粮——周仓

7.相貌堂堂——颜良

8.汉朝文书——刘表

9.斗转星移——时迁

10.后生可畏——童威

11.万紫千红——花荣

12.单刀赴会——关胜

13.通灵宝玉——石秀

红楼梦歇后语

1.王熙凤的为人——两面三刀2.林黛玉进贾府——谨小慎微

3.林黛玉的身子——弱不禁风

4.贾府的大观园——外强中干

5.贾宝玉看西厢——戏中有戏

6.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

7.贾宝玉游魂——误入迷津

8.纸糊的美人灯——一吹就破

9.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

10.王熙凤衣锦还乡——另有缘故

11.红楼梦十二金钗——原应叹息

俗语

1.(变色龙)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2.(笑面虎)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3.(地头蛇)强横无赖,称霸一方的人

4.(铁公鸡)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5.(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

(替罪羊)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

7.(井底蛙)孤陋寡闻、知识不广的人

(孺子牛)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9.(千里马)得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10.(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广告语

节约用水: (1)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2)如果浪费水资源,那么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3)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有关保护动物的标语:(1)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   (2)保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4)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见到今天的动物。

爱护花草树木的标语:(1)小草青青,足下留情。(2)爱护脚下草,莫折枝头花。(3)花草在微笑,请你勿伤

”。

“尊敬老人”

公益广告词:(1)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2)谁家有老也有小,尊老爱幼不可少。 (3)爱老人和小孩吧,像爱自己一样!

“关爱他人”

公益广告词:(1)送出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 (2)送人玫瑰,手有余香。(3)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说普通话”公益广告词:(1)说好普通话,

知音

遍华夏。 (2)讲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3)沟通你我他,全靠普通话。

“禁烟”公益广告词:(1)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2)一时的快乐,永恒的伤痛——请勿吸烟!(3)小小一支烟,危害万万千。

“环保”

公益广告:(1)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2)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3)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注意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1)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2)喝进去几滴美酒,流出来无数血泪。(3)带上平安上路,载着幸福回家。(4)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铁公鸡歇后语范文第3篇

上海话其实是很“雾里看花”的。

上海话其实是很“性命交关”的。

不过,上海话又是风情万种的。

“上海话托福考试”

曾看到过一张可称为“上海话托福考试”的卷子,名为《上海话专业八级》。还煞有介事地分AB卷。择其一二,“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吧……

单选题有:

上海话里的“棺材板”是一种( )。

A.家具样式 B.昆虫 C.刑具

D.骂人的话

上海话里形容“出师不利”的形象化说法为( )。

A.头一只蟋蟀就输掉 B.头一个女朋友就跑掉 C.头一只炮仗就不响

D.头一笔买卖就蚀掉

上海话里形容生气之极的象声词

为( )。

A.啊噜啊噜 B.啊兀啊兀

C.啊咕啊咕 D.啊扑啊扑

上海话里通常管“今天”叫( )。

A.今日 B.今夜

C.今朝 D.今天

上海话里通常管“昨天”叫( )。

A.昨日 B.昨夜

C.昨朝 D.昨天

上海话中与“金刚钻”相对的是( )。

A.阿三头 B.阿屙卵

C.阿诈里 D.阿屈西

“四马路的女人”在上海话中指( )。

A.蛮横无礼的女人 B.见过世面的女人

C.失身柳巷的女人 D.猥琐卑鄙的女人

“真倒霉,又被黄牛斩了一刀。”这里的黄牛指的是( )。

A.屠夫 B.黄色的牛

C.票贩子 D.穿着黄色牛仔服的

“伊老坍板格。”坍板可以用( )代替。

A.邱 B.洋盘

C.十三点 D.贼忒兮兮

“阿拉夜饭吃格是油焖落苏。”落苏就是( )。

A.番茄 B.西红柿

C.茄子 D.萝卜

多选题有:

在上海话中,“我受骗了!”可以用( )代替。

A.我中刀了! B.我上伊老当了!

C.我被噱进了! D.我闷掉了!

以下短语不是上海人用来嘲讽近视眼的为( )。

A.嘎梁 B.横梁

C.木梁 D.书蠹头

在父亲训斥儿子时,下列哪些说法不能最好地替代北方人所说的“我揍你!”?( )。

A.我拷侬! B.我喇一记!

C.我打侬! D.我请侬吃生活!

吴地方言中,表意为“总共”的副词有( )。

A.夯拨郎当 B.半幅郎当

C.角落山门 D.醉打山门

E.一塌刮子 F.一天世界

上海话中“吃的洋籼米”这句话的下半句不是( )。

A.发的糍饭嗲 B.发的糯米嗲

C.发的泡饭嗲 D.发的烂污面嗲

E.发的糖糕嗲 F.发的油条嗲

上海话中形容倒霉的短语是( )。

A.霉头触到印度国 B.额角头碰到棺材板

C.霉豆腐干 D.霉头触到哈尔滨

E.霉遭星 F.额角头碰到天花板

是非题有:

在上海话中“我吃他的干醋”与“我吃他的老酸”不是相同的含义。( )。

上海话中“横竖横”的歇后语为“拆牛棚”。( )。

上海话中形容诋毁别人的做法为“触bi脚”,形容被老师罚站为“立bi角”,形容亲子遗传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掘bi洞”中的“bi”是同一个字。( )。

列举题有:

举5个带三的贬义词汇,如垃三、瘪三。

举5个带头的贬义词汇,如冲头、寿头。

问答题有:

“竹笋烤肉”是上海一道家常菜,颇受人欢迎。但是小明一听爸爸要请他吃“竹笋烤肉”就小脸发白,十分恐惧,为什么?

这是当不得真的,因为从来就没有什么“上海话国家考试”,更何况什么四六八级了,就连“汉语水平考”(HSK)也局限在一个并不大的范围内,上海话还远没有这么大的能量,更不能与英语“搭脉”(相较量)。而且,这些带有明显戏谑成分的题目,很多既不严密,也不科学,作为“托福考”是很勉强的。更要命的是:似乎有意挑选了一些比较“促狭”的题目,好像存心要让“考生”过不了关。如果把它们交给一些老上海来考,也是很费踌躇的,很容易“烤”糊的。

不惜工本的“重重叠叠”

只需稍稍回忆一下我们的习惯谈话,就能发现在我们嘴边曾有过数量惊人的重叠词汇。

比如,后重叠ABB式以及更加特殊的前重叠AAB式的名词:

蚕宝宝 鸭里里 东爿爿 草棚棚

叫哥哥 痒兮兮 洋娃娃 洋囡囡

嗲妹妹 洋泡泡 门框框 金金鱼

泡泡纱 苏苏头 泡泡糖 碰碰车

毛毛雨 边边头 喜喜底 洞洞眼

比如,前重叠AAB式的形容词:

血血红 墨墨黑 火火烫 贼贼精

晶晶亮 喷喷香 滚滚壮 煞煞齐

答答滴 碰碰响 米米小 慢慢叫

比如,后重叠ABB式的形容词:

气呼呼 滑答答 甜蜜蜜 空荡荡

慢吞吞 老茄茄 冷冰冰 急匆匆

昏道道 瘦刮刮 嗲里里 戆噱噱

比如,插入性半重叠(A里AB)的形容词:

促里促刻 乌里乌苏 疙里疙瘩

下里下作 邋里邋遢 挖里挖塞

比如,修饰性半重叠ABAC式的形容词:

滑头滑脑 嚎头嚎脑 寿头寿脑

木知木觉 投五投六 行情行事

比如,双重叠AABB式的名词:

角角落落 坳蚴塘塘 日日夜夜

比如,分体双重叠AABB式的形容词:

服服帖帖 规规矩矩 吃吃力力

开开心心 适适意意 实实惠惠

笃笃定定 顺顺当当 跌跌冲冲

清清爽爽 野野豁豁 的的刮刮

比如,整体双重叠ABAB式的形容词:

雪白雪白 碧绿碧绿 笔挺笔挺

滚壮滚壮 石硬石硬 冰阴冰阴

席嫩席嫩 火烫火烫 阿浦阿浦

比如,单音节形容词前面加上三音节的修饰词语,成为BCD加A:

笔笃势+直 格撩势+白

活脱势+像 彻骨勒+新

碧绿生+青 石骨铁+硬

煞辣势+齐 煞辣势+清

比如,单音节形容词后面加上三音节的类后缀,成为A加BCD:

杂+格咙咚 呆+拨咙咚

呆+拨落笃 淡+结刮辣

矮+结刮辣

比如,双音节形容词前面加上修饰词语,成为CD+AB:

的粒+滚圆 刮辣+松脆 的角+四方

比如,双音节同义形容词相加,成为CD+AB:

滑塌+精光 金光+彰亮 墨赤+乌黑

比如,双音节形容词后面加上类后缀,成为AB+CD:

“八拉”:作孽八拉 腻心八拉

危险八拉 龌龊八拉 花里八拉

“的答”:戆大的答 厚皮的答

外行的答 十三点的答

“式气”:小囡式气 戆大式气

寿头式气 老茄式气 猪头三式气

比如,双音节的副词按照AABB的方式重叠,表示对程度的强调:

交交关关 邪邪气气

正正好好 老老早早

也可以重叠后加上后缀,构成新词:

眼眼叫 好好叫 辣辣叫 偷偷叫

扣扣叫 静静叫 定定叫 明明叫

特特里 白白里 慢慢点 眼眼调

比如,有四个音节的副词:

一时上头 立时三刻

一塌刮子 一共拢总

一塌糊涂 再三再四

呆板煞数 亨白冷打

角碌山姆 辣末生头

譬如勿如 着生头里

比如,ABA式的三音节副词:

乖做乖 好做好 灵做灵 动勿动

碰勿碰 先勿先 扣克扣 硬碰硬

啥叫啥 为只为 横竖横 呆做呆

还有四音节拟声词:

踢里踏啦 叽里呱啦

惊零工龙 别里驳罗

还有三音节拟声词:

壳落咄 笃落落

这些拟声词有时还有象征的修辞作用,比方用“蓬嚓嚓”代表交谊舞,用“叭叭呜”代表汽车,用“叮叮当”代表有轨电车……

随手翻开徐烈炯和邵敬敏所著的《上海方言语法研究》,从该书所举的以上这些并不完整的实例里,只要不抱偏见,人们就可以明明白白地发现,上海话是那么富有生气、与众不同,那么声声入耳、灌注全身,那么蓬蓬勃勃、洋洋洒洒,那么饶有童趣、出人意表。在这里,上海话完全显示出一派倒海翻江、堂哉皇哉、恣肆的不凡气势,表现出一种兴致勃勃、不遮不掩、无法遏止的直率质朴。

别出心裁说“俚语”

上海城市生活非常活跃,上海人的心绪十分玲珑,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俚语从各个角落或者什么“沙龙”、“派对”中奔涌而出。它们就像弥漫在空中的气体分子,渗透了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而这些词语的表达方式又是那么多种多样、别出心裁,令人如入山阴道中,目不暇接,简直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首先,它们是那么富有想象力:

吃皮榔头――指用拳头打人

吃竹笋烤肉――指杖打屁股

五根雪茄烟――指打记耳光

吃外国火腿――指黄包车夫或中国雇工被外国人踢一脚时的自嘲或他嘲

开荷兰水――指喝倒彩(荷兰水是以前上海人对汽水的又一种称呼,打开汽水时气泡的声音与喝倒彩很有几分相像)

开无线电――指眉目传情

卖野人头――指以伪劣商品骗人,或假话、空话(当年一些落魄洋人用人体模型加以改造,讹称为“野人头”,赚取喜欢看新奇的上海人的钱财)

拆穿西洋镜――指露馅

捞锡箔灰――指索取不正当的钱财,讥笑某人行窃到鬼身上

捏鼻头做梦――指异想天开

压勿煞――指“千斤顶”(一种顶起重物的工具)

阴司鬼――指惯于暗中盘算、表面不露声色的人

开年礼拜九――指无指望的;遥遥无期的日子

十三块六角――指骂人乌龟,乌龟的背上有十三块六角形的图案

凹进凸出――指吃得过饱或装得过满

空心大老倌――指外强中干的人(此语曾在2002年由上海某著名足球教练用来形容一位同样著名的足球运动员,引发了一场兄弟阋于墙的火爆的另一种意义上的德比之战)

缩货――指无能的人

弹眼落睛――指东西好.使人眼睛一亮

粒粒屑屑――形容细细碎碎

清汤光水――指莱肴中没有什么东西

上门不见土地―――指到他人家作客,恰遇主人不在

这些词语只能诞生在上海这个外来文化的滩头阵地,只能在依然散发出黛瓦粉墙特有的古朴秉性的老城厢里蔓延。

聪明的文字游戏

上海话里有不少在玩文字游戏,它们时刻考验着上海人的智商,印证着上海话聪明度曲线的顺畅。

三礼拜六点钟――指吃醋

因为三礼拜共廿一日,拼为“昔”,六点钟则为“酉”时,合为醋字。此乃拆字格。

十一点八刻――十三点

八刻,自然是两点钟,加起来就是“十三点”。“十三点”简称“十三”,是指痴头怪脑、愚昧无知的人,女性很喜欢用它来骂人,上海话叫“寻相骂”,而这“十三”也似乎是专门为女性度身定制而预备的。它的出典说法不一,一说是来自《圣经》,耶稣在举行“最后的晚餐”时,共有13个人,而在这一天耶稣被出卖而被捕,故13很不吉利;一说“十三点”是英语hysteria(歇斯底里、癔病)的洋泾浜语;而比较令人信服的,是说“痴”字有13笔,故上海人用“十三”隐指“痴”。后又有一些与“十三”有关的骂人的词语,如“电话听筒”(老式电话听筒有13个孔)、“B拆开”(该属于“象形文字”范畴了)、“福熙路”(现延安中路,三字均为13笔)。

长命牌牙刷――一毛不拔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华义牙刷厂为其生产的“长命牌”牙刷征求广告语,最后录用的是“长命牌牙刷,一毛不拔”,这是套用“铁公鸡,一毛不拔”的俗语,用来比喻牙刷不易掉毛,遂成为上海滩上一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以后演变成了针对吝啬鬼的歇后语。

猪头三――指初来上海对上海情况很陌生而又不懂上海规矩的乡下人

这是“猪头三牲(生)”的藏尾语,旧时上海祭祀时最普遍的是猪头一只、鸡(或鸭或鹅即“白乌龟”)一只、鱼一条,三牲中以猪为首,故合称“猪头三牲”。上海话就隐去最后的“牲(生)”字,直接用“猪头三”取代“生”,以表示陌生、生疏之意,专指那些不谙上海诸事的乡下人――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巴子”。后人不解这段“典故”,因其有一“猪”字,就简单地喻为笨蛋――即“猪猡”,如说一个人因为过分讲究礼节而谢绝他人宴请的好意,就是“有吃勿吃猪头三”。

拍案叫绝的修饰

上海话很热衷于使用一些修饰手法。有的是比喻、借代等,它们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加精彩万分。玩味时,总是令人拍案叫绝:

鸡毛菜 荷包蛋 粽子糖 海瓜子 珍珠米(玉米)

蜡烛包 兰花节头 黄牛(掮客) 黄鱼脑子(没有记性)

黄牛肩胛(喻不负责任的人,因为黄牛肩坍,如同没有肩月甲)

芋艿头(喻头发稀疏)

和尚头(指光头)

板刷头(北方话“寸头”)

牛踏扁(一种大而扁的青豆)

叫哥哥(即蝈蝈儿)

大肚皮(指怀孕)

饭碗头(指职业)

咸酸饭(指菜饭)

空心汤团(喻没有兑现的许诺)

鸳鸯(喻东西不相同而配成一对)

蜡烛(喻人不知好歹、不识抬举,“不点不亮”,即北方话“敬酒不吃吃罚酒”)

老油条(喻人油滑到极点)

胡绞百叶结(指胡乱行事)

烂糊三鲜汤(意为乌七八糟、乌合之众,也指做事马虎)

小儿科(指气派小的人)

桥归桥路归路(喻互不相干)

吃萝卜干饭(指学徒生涯)

老虫奶奶(指瘊子)

老虎肉(指物价贵的商品)

硬装斧头柄(喻诬陷)

牵丝扳藤(喻做事不痛快、纠缠不清)

软脚蟹(胆小鬼)

关门落栓(喻定下算数,言行严谨)

大眼睛(汽车)

和大眼睛碰鼻头(指出车祸)

拍半身照(指站柜台的商店售货员)

标点符号(喻粗鲁、下流、趣味低级的切口或口头禅)

焐酒酿(喻人挨着人,致使空气闷热不透气,令人窒息)

六点零五分(喻头歪的人)

柏油桶(喻腰壮者)

一号门(指厕所,上海的机关楼每层都设有厕所,位置多在楼面的第一间或最后一间)

黑炭(喻皮肤黑的人)

排门板(喻肥硕者)

电灯泡(喻光头)

长脚鹭鸶、电线木杆、晾衣裳竹竿(喻高瘦者)

大块头、烂大块头(指胖子)

赤豆粽子(指脸上有粉刺、雀斑者)

众家娘舅(指街坊上长一辈的男子)

毛脚女婿(指未举办婚礼的女婿)

在运用的修辞手法中,上海话有的还利用谐音或和韵使语言显得非常生动活泼:

王伯伯(指健“忘”者)

饭泡粥(话太多太“烦”)

宝大祥(指“保”证笃定稳拿)

希奇勿煞,烂泥菩萨,一脚踢煞(讽刺、诅咒喜欢炫耀的人)

上海话的修辞还免不了“夸张”这个强有力的重磅炸弹:

霉头触到哈尔滨(指倒霉)

碰到七十二个大头鬼(指不顺利)

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指变化太快)

额角头碰到天花板(指侥幸)

走油(指热到极点)

买块豆腐撞死(指找个死不掉的方式自杀,喻大河大江没淹死,却在阴沟里翻船)

隔夜饭也要呕出来(指某人某事令人倒胃口)

门槛精到九十六(指精明万分)

顺便一说,这个“门槛”是上海人用来指“窍门”、“诀窍”,或指掌握窍门和诀窍的本领。门槛本是门框的一部分,用来遮挡门缝。在封建社会里,门的大小规格与等级制度有关,门槛高低则是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门槛越高,表示身份越高,呈正比例关系。但门槛太高则进出不便,故有的人家备有各种规格的门槛,有贵客上门,则用矮门槛迎接,或者干脆拆掉门槛,叫“活络门槛”。这就包孕着做人的窍门,于是,在上海话里就用“门槛”替代“窍门”、“诀窍”了。如果精到“九十六”(上海话里本来就多数字,而九十六又是一个很大的数目),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的窍门就很多了,已经足以应付各种事物、事务了。上海话里还有一句“潮州门槛”,则是与潮州人的精明有关,因为鸦片生意主要由广东人、潮州人操纵,而尤以潮州人在经商的精明上首屈一指,令上海人十分佩服,所以把潮州人的智慧称为“潮州门槛”。

回味无穷的专用词

上海话中还有许多富有形象性的词汇专门用来描述某些人物或行为,读来很有回味的余地:

刮皮(指贪小利者,连皮都要刮一层,堪称厉害)

拆烂污(指做事情不负责任,都办成“烂污”了,岂不一团糟)

戳壁脚(喻背后挑唆的行为,这等于把屋子的墙壁的底脚都戳坏了)

牵头皮(指数落人家的过失,或因别人过失而挨骂,头皮一牵,自然很痛苦)

打回票(喻退回,上海话里又一交通词汇)

吃豆腐(喻、猥亵)

掉枪花(喻做更而舞弊、耍花招,舞枪自有定法,岂可有乱)

听壁脚(指窃听他人秘密,窃听听到趴在墙壁脚跟)

木太太(指动作迟缓的妇女,几分叹息,几分无奈)

老法师(指精通老规矩、老于世故的人,有贬有褒)

赖学精(指不肯上学或经常逃学的孩子,赖学已成精)

碰哭精(指动辄便哭的孩子,哈,谁敢试试)

百有份(指什么事情都喜欢插一脚的人,也有“百搭”这一麻将用词与之配对)

盘嘴舌(指挑唆,三寸不烂之舌的效法)

牛皮糖(形容软磨硬缠,纠缠不休,或言行不爽快,吃过牛皮糖,不忘其粘韧)

塞狗洞(指把钱花到不值得花的地方去,那是狗洞,不齿于人类)

抢羹饭(指饥不择食、狼吞虎咽、迫不及待,旧日,丧家为送殡者备席,叫“羹饭”,分好几档,其中最低档的是为“哭丧班”准备的,数量少且质量差,而“哭丧班”大多由流民组成,为填饱肚皮而不得不抢吃抢喝)

拖黄包车(喻不会跳舞的人在跳舞时被人拖着或拖着别人,自然吃力得很)

蓬头痴子(指头发乱蓬蓬的人,想起了衣冠不整的)

垃圾瘪三(骂人做事不合情理,瘪三已经很没有档次,何况是拣垃圾的)

脱底棺材(喻吃光用光者,“棺材”在上海老话里是半嗔半喜的称谓,但如胡乱花钱、不会持家,则被人笑骂是必然的了)

睬侬白眼(喻不理睬,白眼对人,其冷淡可知)

捏鼻头做梦(喻白日做梦、异想天开,鼻子捏住,不可能入睡,连做梦也难)

现炒现卖的“影视语言”

有一些上海话的由来是从影视剧作品中得来的,上海人很会现炒现卖:

比如“黑猫警长”,这是比喻门卫、保安人员。动画片《黑猫警长》里有这么一个角色,虽然英勇机智,但由于冠了个“黑”字,上海人就用来替代那些并不怎么惹人喜爱的门卫、保安了,颇有几分贬义在内。

再如“三六九”,紧连着就是一句“捞现钞”。看过或听到过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的,谁也忘不了杨华生先生饰演的那个代号“369”的警察,他虽肩负赶走众房客的使命,但却乘机猛敲房客的竹杠,大捞现钞,暴露了极其卑鄙的内心世界。上海人对《七十二家房客》耳熟能详,对杨华生先生家喻户晓,对“三六九”刻骨铭心。这已经等同于歇后语了。

再如“汤司令”,称在食堂里经常买廉价的清汤下饭的人。20世纪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有一部名为《战上海》的电影,里面有一个的淞沪警备司令部的“汤司令”,即历史上的汤恩伯,侍从一声“汤司令到”的吆喝,令人记忆犹新、深入骨髓。明明以清汤下饭,窘迫得很,却冠之于堂皇的“司令”,自然喜噱的成分居多。

海派的特点是思想的活跃,风格的领异标新,上海人在创造新词时往往利用思维的跳跃,形象的通感,巧妙地表现生活。19世纪末直至20世纪30年代是上海话新词产生和活跃的第一个时期。那时,随着社会生活的充满活力,一大批的充满生命力的新词语应运而生,并迅速地传播开来。

活灵活现的“上海成语”

成语一般用于书面,文雅而精当,形象而浓缩。但在常以口头语为表现方式的方言中并不占优势。可偏偏上海话中四字成语相当多,这也是一大特色。这是指普通话中不用的方言成语,而现在大都还在口语中使用的、有一定生命力的,大约有600个以上。这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数目。也许,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它们可能与标准的成语还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却有着细腻、精致的“文人成语”所没有的泥土气息,犹如汉代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的差异。

其中有略带夸张和幽默描写丑陋习的:

胡天野地 昏头落冲

神智胡志 死样怪气

假痴假呆 夹嘴夹舌

嬉皮塌脸 辣手辣脚

有作形象比喻的:

绣花枕头 橡皮饭碗

猢猁屁股 笃定泰山

有描写贬义行为的:

炒冷饭头 唱独脚戏

着连裆裤 热大头昏

硬吃硬做 自说自话

哭出无赖 死样怪气

有夸张地描写频繁的动作与行为的:

爬死爬活 投五投六

求苦恼 极出乌拉

也有生动描写的:

新年新世 老清老早

时辰八字 吓人倒怪

相关期刊更多

西铁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

燃料化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