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银杏银杏小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王蒙小说《春之声》;音乐性;诗性
《春之声》发表在新时期文学初期,因为其属于意识流的小说笔法,使得成为了标新立异的作品。笔者经过阅读王蒙小说《春之声》,可以深深感受到其中的音乐性和诗性,但是,《春小说》小说中的音乐内涵和诗性与其他国家的意识流小说不同。为此,本文笔者便针对这部小说中的音乐性和诗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此更好地探讨文学作品中的价值。
从某种程度上看,文学作品和音乐、音乐与诗总是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近年以来,人们经常从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的视角进行评价。在另外一个角度上看,诗作为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已经不属于单纯意义的诗歌创作中的诗,而是具有诗的韵味,它似乎总是超越了文学作品自身的内在意蕴,同时也是一种潜在的东西。小说中的表现形态上看,也许是一段节奏和音符,能够有效赋予文学中的音乐潜质,而《春之声》中将音乐性因子有效地融入到诗情诗意当中。所以,本文笔者便对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进行分析。
一、《春之声》中的音乐性分析
从新时期开始,小说《春之声》首先便以欢快的音乐旋律给予人们一种清新和欢畅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就像是一只轻盈的燕子,似乎在预示着我国新时期文学诗意叙事的来到。
例如,“车身在轻轻地颤抖。人们在轻轻地摇摆”,小说的开篇便以这种流动和悠扬的格调,自然容易让人联想春天的景象,它就像是一支优美的小夜曲,逐步带领读者走进梦幻一般的故乡,从而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田园的魅力和诗一般的生活景象。
“车轮的声音逐步从低沉的三拍一小节逐渐变成了两拍一小节”这种由慢变快的节奏,便会一直回荡在读者的心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读者不由自主地随着作者的节奏声音进行描述,从而可以将读者的思绪停留在岳之峰的时空当中。在这段描写中,作者不仅仅能够更好地写出语言的节奏,以及声音和印象进行相互对应,并且能够写出由声音引发的各种联想内容。直到最后的一句,王蒙便干脆采用了音乐术语,从而可以更好地将音乐术语逐渐融入到语言叙事中。通过这种的方式,读者便可以将音乐节奏突出展现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同时,通过快速的音乐式语言节奏,不仅仅可以有效地起到承接联想内容的作用,还能够有效地强化着小说中的叙事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突出叙事主体的思想和感觉。而王蒙所采用的跨越时空的心理结构,能够更好地突出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
二、《春之声》的诗性研究
在当代文学评价学家看来,在具有诗性的小说中,有一种可以让我们看清楚脚下的泥泞,还能够让我们看到天空上的星辰。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春之声》在诞生新时期初期,这是因为时势因素影响了积极向上的社会生活。为此,可以在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祖国新时期的旋律主题,可能带有某种主流政治倾向性。通过王蒙的小说,我们都是无时不在地想着和回忆着人生,这样就使得《春之声》带着某种明显的颂歌性,在这部小说中的诗情必然会是乐观之情和歌颂之情,若是拥有诗性,必然会圈定在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范畴中。
从文学的角度上看,意识流主要是属于现代意识的一种创作潮流,并且伴随着我国五四文化运动的兴起,已经流入到中国,所以,这部《春之声》不仅仅作为一只具有象征意义上的腰子,并且在之后我国已经连续推出相应的意识流小说,由此引发了意识流小说探讨的。
从某种程度上看,音乐与意识流的小说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小说创作中有意识地借鉴了音乐理论和音乐表现技巧,从而可以更好地使得作品具有一种音乐旋律,在小说中融入到音乐特性,使得小说产生一种音乐美。从这部《春之声》中所运用的意识流小说含有西方意识流小说中的影子。从《春之声》的文字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因素,那便是音乐因子和诗性,当读者仔细品味这些文字时,可以进一步看出西方意识流小说中所蕴含的表现方式,可以真正地体现出现实和未来的关系,同时还探讨了对人性的思索和人生诸多问题的探讨。
总的来说,本文笔者针对王蒙《春之声》小说中的音乐性和诗性进行全面地分析和研究,以此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这部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沈学习. 歌唱与憧憬――《春之声》叙事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
[2]柳高峰.从《春之声》看王蒙的意识流和西方意识流的差异[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1).
[3]刘鸽.意识流小说主位推进模式的连贯――以王蒙小说《春之声》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2).
1、《坏总裁的第四任新娘》作者是游泳钓鱼。
2、《冷血总裁的心尖妻》作者是简小乔。
3、《霸道帝少惹不得》作者是半弯弯。
4、《总裁在上》作者是姜小牙。
5、《错嫁替婚总裁》作者是分花拂柳。
6、《总裁娶妻先排队》作者是梅有懂。
7、《总裁攻妻步步为营》作者是云中锦书。
8、《总裁大人超给力》作者是十六夜少主。
关键词:山地;区域特征;贵州小说
一
新世纪以来,无论省内外,从人类学、民俗学、旅游文化等层面挖掘贵州文化资源的研究日渐趋热,相比之下贵州文学的研究似乎一直没有突破,甚至有沉落寂寞的状态。原因自然是复杂的,比如从大背景来说,在大众文化消费的时代、读图的时代,文学整体相对边缘化。不过对贵州文学研究而言,更有其自身的瓶颈。以20世纪文学的中心文体小说为例,一直以来我们的研究都是以全国文学主流话语为重要参照,我们一直欣喜地去发掘偏远之地的贵州小说如何在积极回应中心的呼唤。到上个世纪末,这一模式的研究有一批可观的收获。贵州新文学大系的小说卷、何光渝先生的力作《20世纪贵州小说史》等都将贵州小说发展及成就放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空间里进行叙述,特别是后面这部专著,“作者在论述20世纪贵州各个时期的小说时,并非孤立地就事论事,而是把它放在全国小说发展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并与同时期省外小说家的作品进行横向比较。”[1]此后的小说研究在这种模式下已难超越这部专著的成绩。这是新时期以来贵州小说研究相对沉寂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相反促进了地方文化研究的兴起,对多元的地方文化的关注,应该说也能给贵州小说研究带来一些新思路。贵州小说有没有值得去发掘和总结的独特现象,有没有自我的个性特点,带着这样的问题重新审视贵州小说的发展史是颇有意思的一件事。
蹇先艾堪称贵州小说第一人,也是贵州乡土小说的先驱。然而探究贵州之于蹇先艾的意义,绝不同于湘西之于沈从文、川北之于沙汀、山西农村之于赵树理那样深刻和饱满。14岁,蹇先艾就被父亲送到北京读书,得以进入到新文学的中心地。从童年的人生体验是很难看到蹇先艾与贵州的深度联系的。被鲁迅选入《新文学大系》的《水葬》被评价为“最能代表他的贵州乡土题材特色”[2]的作品,然而这部作品乡土的内容并不厚实,对水葬这一习俗的关注度也不如王鲁彦对浙东民俗的细致,这篇作品之受重视,不过是因为作品表现了当时代表中国的乡土的落后、闭塞和人性的冷酷。正好符合了五四在现代文明和西方文明立场下对中国乡村(传统)文明的反思与批判,这部作品无论创作者还是接受者都并没有把“贵州”作为一个独有的元素。无论从主题取向上还是从语言风格上《水葬》明显的可以看出《阿Q正传》的影子。五四之后,中国文学随着社会变革潮流主流话语几经转向,在阶级斗争、民族矛盾的背景下,小说的批判风向,而中国小说也走向繁复和发展,而有意思的是贵州小说却出现了长时期的空白。抗战时期,蹇先艾返黔,文化重心向西南方向转移,贵州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文学出版物出现从未有过的活跃,但是此期无论是贵州作家的创作还是以贵州为题材的创作,也未见新的起色。相反蹇先艾在抗战时期的作品,“中心话语”成为全部述说的内容,所谓的“贵州”符号只非常表层的停留在对方言的零星运用上。沙汀的返乡让他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题材,有了《在其香居茶馆》这样充满地域风情的作品的出现,何以蹇先艾真正回归到这块土地之后却丧失了对这块土地的述说呢?
建国后,1950年代贵州涌现了一批本地作家和作品,这是贵州小说第一次显示出自己的规模,一方面可以说是抗战时期的文化活动的积淀,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建国后与国家意识形态相扣合的农村小说成为小说的主脉之一,农村和社会改造给贵州带来了很多变化,为作家们提供了可以回应的文学材料。如较有代表性的石果的《风波》《铁马乡跃进曲》。此后贵州小说几乎是以一种更加自觉地服从地姿态追求“中心”话语。1980年代初,贵州小说迎来了再次辉煌。1980年代初,何士光的两部小说《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相继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这是贵州文坛又一次在全国舞台的绽放。贵州是新时期的的先行者,作家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巨大的历史变革。人们便都在这样的背景下解读其中人物的意义——“展现农村更多的新人物”[3]。但随后在思想解放的大洪流裹挟下,全国文学迅速恢复元气,贵州文学很快又鸦雀无声了。
从中国20世纪小说的文化批判气质、城乡对立格局、政治文化的书写等方面审视,贵州体验提供给作家的写作资源显得似乎并不丰厚。其实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重角度来看,贵州都是一块资源宝贵丰富的地方,故有“民族文化千岛”之美誉,但是,“我们发现,贵州作家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挖掘,远不如人类学家们来得深入和地道。”“他们几乎都是从乡土文学民间叙事中走出来的,遗憾的是这种民间叙事几乎都不是本土化的叙事”。[4]原因何在?
二
何光渝先生在《20世纪贵州小说史·导言》中呼吁“就20世纪的贵州文学特别是小说而言,除地貌、气候等自然因素外,贵州建省以来近600年历史,因这历史而形成的人文环境、特别是文化生态环境,不仅影响了贵州人民的性格、气质、审美趣味和艺术思维方式,而且也深刻的影响着贵州作家作品特别是小说的人生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5]。这是期待贵州文学研究能有一个更开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但是我认为贵州文化及文学的特点的地域根性依然是在自然地理条件上。一个区域概念,不外乎指涉这样几个因素:政治、经济、文化、自然。而其中自然地理的因素是最根本的。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正如列宁曾经指出:“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着经济关系的以及随在经济关系后面的所有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在看来,地理环境是通过在一定地方,在一定的生产力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生产关系来影响人的,而生产力的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这种地理环境的特性……”[6]。对于文化而言,自然地理的意义就更加重大了“自然生境与文化有着密切的互为影响的关系,自然生境对人的影响尤其大,这些影响会渗透到人的精神和性格中,从而构成不同区域的人在性格上的异同,这些异同就展现了不同的丰富多样的文化模式。”[7]虽然丹纳的环境决定论被后人不断修正,但作为地域文学或文化的研究,他的思想仍然具有启示意义。“贵州”是一个行政区域概念,我们的研究自然要关注到贵州建省600年来政治文化的因素,但也要明白,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和阻隔,历史上贵州政治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贵州几百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更倚赖于贵州作为一个地理区位的特点。
贵州最突出的地理特征就是“山地”。贵州地处中国西南,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地形上处于从青藏高原向江南丘陵、平原过渡的地带,在贵州境内,山地面积占据了87%,丘陵占据10%,剩下的平地仅占3%。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像这样一个几乎完全由山地和丘陵组成的地理观景在国内绝无仅有,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瑞士与之相似。云贵高原的另一组成部分云南也没有贵州如此密集的山地。明朝正德年间,王阳明贬谪贵州,途径黄平,惊叹“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当年一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也是对娄山关的真实感受。大山的阻隔把贵州掩藏在历史的褶皱里,与中原一带的较大的沟通在元、明、清三代才逐渐实现。大山的封闭使贵州长期处于政治经济发展的落后,也产生安足凝滞的民族性格。
有学者这样描述巴蜀之地:“‘阔大’与‘封闭’也是一组有趣的矛盾,封闭带来了它的保守,造成了它与中原地区的某些差异,但腹地的阔大和千里沃野又赋予它勃勃的生机”[8]。这千里腹地成就了巴蜀之地的盆地文明与天赋气质。相比之下,贵州地理空间的特点应该是“封闭”与“破碎”。贵州在群山围困之中,腹地则由于喀斯特发育过程造成地形破碎,地貌复杂,呈现出“立体多样,纵横分割”的特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也十里不同俗,这些立体排列的狭促而复杂多样的山地生态环境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或“又杂居又聚居”等复杂的碎片似的民族聚落结构,与中原的交流困难,长期以来处于自在的发展状态,在内部,彼此间有交融却同样由于地势的阻隔而保持民族文化、聚落文化相对的独立性。碎片似的的空间布局,形成了贵州文化杂的特点,因杂而无法更进一步整合成既有内部凝聚力又有辐射度的文化体系,因杂而现个性模糊,因个性模糊而带来文化自信心的不足。贵州既有文化孤岛,又有五方杂处的包容之地,前者是由于地理的先天屏障,后者的包容里则显示了自身文化的柔弱性,所以包容多于创造,追寻他者多于自我的创新。在这种地域文化心态下,我们自然理解了为什么贵州小说对自身文化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这里为贵州文学的创新力度的不足找到隐约的依据可以说,贵州小说环环相扣的地域特征起始于贵州独特的山地自然生境。
首先,贵州作家的区域布局是非常不平衡的,很多作家出身于遵义。这块黔北土地以喀斯特丘陵和盆地为主体,是贵州境内最为平坦、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方,是由黔入川的咽喉,也是贵州接受中原儒家文化以及巴蜀文化最深厚的地方。这些相对的开放的丘陵坝子,有着主动向外获取的积极性,向往远方、追逐“中心”的文化姿态,远远强过对本土的关注和理解。
翻阅贵州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还能发现,他们对自身民族文化历史民俗的关注是较表层的。作家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同不是非常强烈或者说自觉。当下创作用力最深的作家王华的经历很有代表性。“虽说我是仡佬族,但在很小的时候,我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区别。后来,人家听说我是仡佬族作家,总是问我有关仡佬族的问题,我却答不上来,总觉得很不好意思。从那时起,我开始有了追溯民族根的欲望。”[9]这才有了她的带有仡佬族符号的《傩赐》。这种身份追认在贵州作家身上比较突出的,这同样是贵州喀斯特自然生境在贵州小说创作中打下的印记由于身份认同的距离感,贵州乡土小说最常见的是外来者叙述视角,由外来者拨开大山的迷雾,审视山间人的生存现状。开创这种叙述的便是蹇先艾。
《盐巴客》和《贵州道上》是蹇先艾两部重要的“归乡”模式的叙述,正是多年以后的归乡使蹇先艾发现一个实体的贵州,这种发现里有以往的研究者已经多次书写过的对贵州兵匪成灾的社会现状的揭示,还有不容忽视的对贵州地理环境与人的生存及性格的关系的新奇发现。这两部作品的第一重发现就是贵州险峻的地势。“多年不回贵州,这次还乡才知道川黔道上的形势的险恶,真够得上崎岖鸟道,悬崖绝壁。”[10]正是在这难于蜀道的黔道上,才有了盐巴客、轿夫的粗粝与。到1980年代,在寻根小说纷纷问世之时,贵州小说依然在延续这样的叙述。如陈学书的《山国女子》《远山》及以叶辛的《蹉跎岁月》为代表的知青小说。这些外视点的叙述都是从自然空间的发现开始的。
由地理空间而及人使贵州小说有了与20世纪中国小说文化批评性格中略有不同的述说。反思批判封闭保守的民族惰性是自鲁迅以降中国小说的主流话题,但鲁迅们的反思核心指向历史文化。于贵州而言,儒家形成的历史惰性不如大山的包围造成的压抑更为触目。对于贵州的地理环境与人物精神气质的关系,清人陈法有过精当的描述:“黔处天末,崇山复岭,鸟道羊肠,舟车不通,地狭民贫,无论仕宦者视为畏途,即生长于黔而仕宦于外者,习见中土之广大繁富,亦多不愿归乡里。吾以为黔人有五病,而居黔有八便。何谓五病?曰陋、曰隘、曰傲、曰暗、曰呆。”[11]而贵州小说对此作了更为丰富的诠释。类似的描写随时可见,如蹇先艾《山城的风波》:“全县是一座圆湖似的小城,被四围笔锋似的的高山环抱着,俨然是被所谓大时代遗弃下的古老镇市。因为重峦天堑的恩惠,造成一种风气的闭塞,人们的眼光渺小得喂雏鸡的黄米。大多数的人是老死也没有跨出过这古城的长垣”[12]。苗族作家伍略的《麻栗沟》小说的背景是深陷在黔西北大山中的一个小小的村庄。“沿沟而上,两岸偏坡,满眼是巴茅和蕨草,灌木丛丛,间或也有一些青冈,更多的则是那麻栗树。越进沟里,越显得荒僻、冷落……”[13]这是作家追问人性晦暗的起点,作家展示了山沟中的令人战栗的贫穷而来的蛮荒与孱弱。
何士光的《种包谷的老人》是一部值得重新品味的小说。青山屏障下的坝子,依然是偏远寂静,但作家并不峻急,而以少有的悠缓述说人与自然的那份和谐宁静,述说种包谷老人那份久远的日子。《种包谷的老人》花费了大量笔墨描写的却是一个孤寂的老人和一片孤寂的包谷林的故事,人与自然的既和谐又对峙的复杂关系,这部作品颇有些《边城》笔法。但这种书写在贵州这块土地上难成气候。
险峻的群山、坚硬的岩石、隐藏在大山深处的矿区、山间的犄角旮旯地构成了贵州言说的主体空间,传递出与江南的温润、塞外的苍凉完全不同的粗粝、滞重感,并成为作家感知世界、理解人物、发掘主题的起点,从山地文化出发重新审视贵州小说创作特点,挖掘贵州小说独特的文学话语,是可以拓展贵州小说研究新的话语空间的。同时我们也期待这样的研究能给贵州小说创作带来更多当代自信。
地域、文化、经济发展都相对边缘化的贵州,在追随时代共时性话语中,其文学资源是相对匮乏的。贵州文学要真正有所发展,必须要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话语,体现自身文化个性的创作。就这点而眼,贵州文学资源不是说匮乏,而应该是相当丰富。1980年代《中国青年报》记者罗强烈曾撰文展望:“贵州高原从文学的角度看,那里有众多的民族,美丽的山川河流,诗歌如海,传说如山,揿动几代历史沉淀的时代变化……这些,都决定了贵州的生活和文学是迷人的。有如地理条件类似的美国南部,只要出现了自己的‘福克纳’,便会在高原上开出文学的奇葩。这一点,许多人和我都是坚信的。”[14]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释:
[1]顾朴光:《一部厚积薄发的力作——评何光渝》,《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5期。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7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顾敏:《展现农村更多的新人物》,《人民文学》1983,03期。
[4]《坚守与创新——贵州小说创作研讨会散记》,《贵州日报》2010年8月11日。
[5]何光渝:《20世纪贵州小说史·序》,2页,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6]列宁:《列宁选集》第38卷459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7]游建西:《近代贵州苗族社会的文化变迁》1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李怡:《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7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9]周静:《固守在故土与乡情里》,《贵州日报》09年1月16日
[10][12]蹇先艾:《贵州道上》《山城的风波》,《蹇先艾文集一·小说卷》,134页,175页,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陈法:《黔论》,转引自钱理群、戴明贤、封孝伦主编《贵州读本》493页,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3]伍略:《麻栗沟》,《民族文学》1982年6期。
医院里的医务人员,包括我在内,总共是16名医生和护士,下面计到的人员情况,无论是否把我计算在内,都不会有任何变化。在这些医务人员中:
(1)护士多于医生
(2)男医生多于男护士
(3)男护士多于女护士
(4)至少有一位女医生
聪明的你知道这位说话的人是什么性别和职务吗?
2. 张老师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小明和小强都是张老师的学生,张老师的生日是M月N日, 两人知道张老师的生日是这10组中的一天:3月4日、3月5日、3月8日、6月4日、6月7日、9月1日、9月5日、12月1日、12月2日、2月8日。张老师把M值告诉了小明,把N值告诉了小强,张老师问他们知道他的生日是那一天吗?
小明说:如果我不知道的话,小强肯定也不知道。小强说:本来我也不知道,但是现在我知道了。小明说:哦,那我也知道了。
请根据以上对话推断出张老师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银杏知识
小测试
银杏又名白果树、 公孙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被当做植物界中的“活化石”。下面,让我们来完成一组相关的知识小测试吧。
1.银杏树高且大,叶呈( ),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之一。
A. 扇形 B. 心形
2.以银杏树作为市树的城市是( )。
A. 成都 B. 重庆
3.银杏果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等作用,( )大量食用。
A. 可以 B. 不可
4.江苏( )的银杏果以其个大、品种好被称为“大佛指”。
A. 邳州 B. 泰兴
5.“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一诗出自( )。
A. 欧阳修 B. 坡
6.( )是世界上人均占有银杏最多的地方,被誉为“中国银杏第一乡”。
A. 山东郯城新村乡 B. 广西灵川海洋乡
你的档案:
姓名:
性别:boy girl
年龄:
年级:
电话:
微博:
QQ:
Email:
博龄:
约会详细地址:
调查开始啦!
1. 本期最让你眼前一亮的是:
封面超赞
习惯
插图漂亮
其他
2. 你是怎样得到小博的:
邮局订阅
零售书摊
书店
从同学那借的
3. 你每月砸在杂志消费上的银子有多少:
5元以内
6-10元
11-20元
20元以上
4. 本期封面打分: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5. 本期内容打分: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6. 本期插图打分: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7. 本期版面设计打分: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8. 除了小博,你还喜欢哪些杂志?喜欢它们的理由:
9. 写出本期你最喜欢的三篇文章:
①
②
③
10.写出本期你最闹眼睛的文章,编编你很没眼光啊(这个可以没有哦~)
倒霉文章:
拍砖理由(打昏你个卖切糕的):
11.你喜欢的文章类型(可以多选滴):
清新唯美 赚人眼泪
幽默搞笑 其他
12. 在今年的主要栏目中,你稀饭的在前面的方框里画“∨”,拍砖的使劲画“×”
心泉清音
博看团
此地无银
玩儿.com
老编发微
微言博义
评论亮了
歌词大赛
星座物语
测试趣多多
微小说大赛
八八八卦
捕娱GAGA
粉他粉她
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有木有你喜欢的栏目给漏掉滴捏?
13. 关于本期小博从内容、封面设计、插图到印刷质量你想对老编说什么?该褒的就尽情地夸,别怕老编不好意思;该贬的就使劲地批,越刻薄、越毒舌、越让老编颤抖越好。
14. 有没有某(几)篇文章或某(几)个栏目触动你很深呢?发出你真挚的感想吧。(写好了还可能会被登在下期杂志上呢)
线索征集:
老编都是“赶潮”的人,讲讲你身边的潮人潮事(说你自己也是可以的,要详尽一些哦)以及你们感兴趣的话题,说不定就有老编主动联系你采访或请你参与话题讨论哟(可以在小博上留名滴,要写好联系方式)!
上期幸运读者
梁沛文、颜蔚、陈丹敏、
李扬、王君颖
认真填写评刊,信封上写清所评期数,并及时寄回评刊(可复制、自制)的,就有机会拿到编辑部的小礼品。让我们一起办好我们自己的小博吧!
评刊寄到:
1.理解“诗意”发生、形成的美妙过程,懂得文学创造来自生活的道理。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观察的方法,积累优美的语言。
3.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预习导引]
1.目标点击
(1)继续培养在规定的时间里阅读比较长的文章的能力。
(2)激发仔细观察身边事物、展开联想、想象的兴趣,理解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3)培养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感。
2.学法指导
(1)调动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文本内容。
(2)充分发掘文本资源,准确、快捷地筛选信息,处理信息。
(3)在生活中运用课文教给自己的学习方法,尝试观察、联想、想象和写诗。
(4)学习作品的主人公写观察笔记,积累生活素材。
[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名绍钧。语言学家、教育家。
1912年中学毕业后,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起,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1930年到开明书店任编辑。“九一八”后,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参与创办、主编或编辑的杂志有《苏州评论》、《小说月报》、《妇女杂志》、《中学生》、《开明少年》、《中国作家》等,著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2.背景材料
《一个少年的笔记》生动地呈现了一个少年成长的精神世界。一池荷叶荷花、三棵老银杏和墙上爬山虎的脚,引起了少年的联想、想象和思考,从而找到了“诗的材料”,下定尝试作诗的决心和悟出了生活要脚踏实地的道理。
3.题目解说
文章借用“一个少年的笔记”这一形式,以孩子的语气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以这样的文学样式写儿童作品,通俗生动,可读性强。
4.文体知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教学过程]
一、速读全文,扫清课文中的字词障碍
1.字音认读
胸鳍(qí)漾起(yàng)枯萎(wěi)
2.字形辨识
3.词语补注
舒坦:心里感到很舒服。
空隙:中间空着的地方;尚未占用的时间。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迎刃而解:用刀劈竹子,劈开了口儿,下面的一段就迎着刀口自己裂开。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二、课文内容讲解
1.写作提纲
2.课文内容讲解
全文以小标题为标志自然分为三篇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短文。
(1)《诗的材料》
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1段从整体上描写荷池。先写“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接着写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然后用“有的”一词领起的排比句描绘了荷花的各种花姿。第2段紧承上文写白荷花的姿态,用齐白石先生的画作比,说明满池荷花美丽如画,用“那画家是谁呢”含蓄地指出大自然就是最高明的画家。第3段写“我”观荷时的想象,“我”仿佛成了一朵荷花,和满池荷花融为了一体,在迎风舞蹈。第4、5段写“我”从“醉荷”中回到现实,联想起以前观赏牵牛花和看金鱼的情景,和今天观赏荷花一样,也是物我两忘,遐思翩翩。第6段点题,说明这种来自生活的美的体验就是诗的材料。
(2)《三棵老银杏》
记叙了“我”和表哥关于诗歌《三棵老银杏》的创作思路的谈话,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我”和表哥虽不懂什么叫诗,但不约而同地有了作诗的冲动,准备尝试写诗。
第二部分(3~8段)介绍表哥的四句诗及三棵老银杏树。
第三部分(9~15段)表哥谈自己的诗《三棵老银杏》的创作思路。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12段记叙表哥的话,说诗歌接下去要描写村子里新栽的小树,描写小树的长势,描写村子未来的美景,绿树环绕、绿阴遍地,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安逸舒畅:13、14段写“我”在表哥的启发下产生的联想:远近的乡村都藏在树的海洋里,但这三棵老银杏树就像一个特别的标记,让人一下子就能认出自己的家。15段描写表哥的话,再次点明我们两人关于诗的理解完全相同,都想到用“三棵银杏树”来表现对家乡的爱。
(3)《爬山虎的脚》
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叶子颜色的变化及分布、“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一步一步往上爬的特征,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课文第2段写爬山虎的叶子。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排列得均匀、整齐、引人注目,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课文的重点部分是第3~5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它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它的形状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如新叶。在第4段中,作者通过“触、变、巴、拉、紧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最后一段写了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
综合来看,三篇短文分别描写“美景触动诗情”、“真情营造诗境”、“用诗心去观察”,从诗意的产生、形成及作用三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一个少年对文学创作的实践和思考及其精神世界的成长。
3.句段品鉴
(1)这么多的白荷花,有姿态完全相同的吗?没有,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品析:这句话采用设问的手法,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各具形态,各具个性。要想学习写作,就应仔细观察每一个事物的独到之处,并能准确地描写出来。
(2)我觉得这种情形是诗的材料,可以拿来作诗。
品析:“这种情形”指“我”看到美丽的荷花、牵牛花、金鱼,陶醉其中,浮想联翩的情形。这句话的意思是,生活中的事物都可以作为写诗的材料,只要你侧耳细听,仔细观察,并能展开想象,就可以进行创作了。
4.写法探究
(1)联想想象,丰富美丽。如《诗的材料》一文,作者由荷花的多姿多态联想到隔壁张家挂着的四条齐白石老先生的画;由荷花迎风舞蹈联想到电影《天鹅湖》里许多天鹅齐舞蹈的场面;进而由观荷“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联想到以前也有过“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牵牛花”,“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条金鱼”的情形。在自然的联想之中又产生了美好的想象,在想象自己是荷花、牵牛花、金鱼的文字中,充满了一个阳光少年的清纯、开朗和活泼的美丽情怀。
(2)语言充满情趣。如《三棵老银杏》中,两个文学少年就诗歌创作的话题谈得这般投机。朴实流畅的对话,没有深奥玄妙的大理论,有着对诗歌创作的初步感悟——“诗不一定要诗人作。咱们学生也不妨试作。不懂得什么叫诗,没关系,作几回就懂得了。”即作诗要敢于尝试。少年的交谈,还闪烁着联想、想象的火花,饱含着热爱家乡的感情和对诗歌创作的浓厚兴趣。
(3)观察细致,描写生动。如《爬山虎的脚》一文描写爬山虎的叶子在不同生长阶段颜色的变化:刚长出来时,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就变成嫩绿色,长大了就更加新鲜了;还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在静态、动态下给人的不同感受:那些叶子铺在墙上“均匀”、“没有重叠也不留一点空隙”、“一顺儿朝下”、“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尤其是爬山虎爬墙的情形“触”、“巴”、“拉”、“贴”、“爬”,有动感,有力度。
5.难点探究
《爬山虎的脚》、《诗的材料》和《三棵老银杏》三篇短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文章内容上看,《诗的材料》和《三棵老银杏》两篇的内容都与写作有关。《诗的材料》写自己从生活中、从美丽的大自然中发现写作材料的体会:观察大自然美好的景物时产生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就是写诗的材料。可是,光有写诗的材料,没有大胆尝试的勇气,也是写不好诗的,于是,《三棵老银杏》就针对这一话题,以两个少年聊天的形式,探讨了这一问题。两个少年聊天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既谈到“诗不一定要诗人作。咱们学生也不妨试作”的大胆设想,也具体地讨论了以“三棵老银杏”为题的诗歌应该怎么往下写的计划,言谈中还透露出写作的一些基本原则:诸如要由眼前的事物想开去,要联想和想象事物的发展状况,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要考虑主要事物与背景的关系等等。不过,重点还是要由写诗的冲动和尝试的胆量。这样看来,《诗的材料》和《三棵老银杏》两篇短文之间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从表面上看,《爬山虎的脚》既不是与前两篇文章同时写的,内容上又没有谈及与写作有关的事,作者怎么会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呢?可是只要仔细地想一想,不难发现这个材料也是暗合在写作这一话题里的。看到美丽的爬山虎,不由得想要看看它们是怎样爬上墙的,就会去仔细地观察和思考,观察的内容与思考的结论自然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了。另外,爬山虎的攀援过程也能给人以启迪:做什么事都应该像爬山虎那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走。有了这些体会,就很容易联想到,写诗也是如此,做人也是如此。这样一来,三篇文章也就统一到一起了。
[考点指津]
例:作者所说的“诗的材料”指什么?在古诗词中我们常常把它称为什么?
考点说明:此题意在考查对作者描绘的美景的理解,同学们应该仔细体会作者描绘的景色。
名师点拨: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展开想象仔细体会作者描绘的情景。
参考答案:看到的美景和陶醉的神情,意境。
[课后习题讲解]
第一题:作者站在公园的荷花池边,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联想到以前也有过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朵牵牛花,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条金鱼的情形。
第二题:美丽的大自然以及观察美好的景物时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这种情景交融的情形就是写诗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