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化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化管理范文第1篇

档案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管理充分的利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发挥档案管理的潜在价值。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在工作理念以及模式方面有所改变,以适应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求。首先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阐述了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对于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档案信息化;优势;管理方法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对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管理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档案具有很多优势,不仅在信息处理方面更加便捷,同时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的平台,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档案管理的内在价值,将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范围不断拓宽,做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这是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1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1加快检索速度、提高检索准确性

按照传统方式,检索档案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案卷及目录中进行手动查找,查找效率不高,也很容易出现差错。通过对档案管理实施信息化管理模式,不但可以极大地提升档案信息的查找效率。而且还能大大地降低出现差错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借助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功能,即使是较为复杂的模糊查询也可以顺利实现。

1.2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环保理念的加强,无纸化办公受到关注,并得以在各个部门践行,办公自动化程度得以很大提高,这样就出现了办公数字化与纸质档案信息之间的矛盾问题。通过采取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档案信息可以数字化形式呈现,从而直接应用与办公数字化系统之中,不但有效解决了办公数字化与传统纸质档案信息之间的不协调问题,同时还为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3方便信息远程传输

按照传统模式,使用档案信息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实际到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查找;二是发传真或者邮寄,这为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而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借助信息网络,使用者通过自动检索即可实现与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档案信息传输,特别当二者相距较远时,这种便利性则更加突出,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1.4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办公自动化可以与档案信息化管理实现有效衔接,这样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管理以及使用过程的一体化,同时可以同步完成档案信息文件的生成、管理和使用,发文、归档以及使用三者同步开展成为可能。

1.5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下,从生成电子档案开始,之后的信息收集、检验、归档、入库以及使用的各个环节的相关工作都可以依托于自动化工作平台得以实现,这样就实现了档案信息管理相关工作从传统方式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式过渡,无论是档案管理还是档案使用,都出现了质的变化,体现了传统工作方式与先进科学技术的结合。

2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2.1转变管理理念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对档案管理工作产生划时代的巨大影响。随着办公自动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机读档案录音、录像、照片等新型电子文档的形成已纳人档案管理。要解决一个观念问题,就是要求我们档案的现代化建设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把传统的管理方式搬到网络管理上来,而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对档案管理中不适应的一些做法进行改革。尽快树立起现代化的观念是每一个档案工作者紧迫的必修课,是促进档案管理步人现代化的第一步。

2.2创新管理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由此对于各个单位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档案管理在单位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是单位在长期工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料记载,对于单位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以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为依托,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为单位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3完善内部管理

为了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进程,需要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明确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运作流程,对于系统内部各个环节的运行需要制定详细的规范标准,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的依据。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积极配合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运行。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并且将其彻底的贯彻落实,为档案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4要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还需要强大的设备与技术力量的支持。设备是开展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硬件条件,也是最为基础的需求。所以单位应该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配备先进而齐全的计算机网络设备,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技术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因素,在实行信息化管理模式后,一切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依靠计算机网络来完成,所以对工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还要熟练操作。工作人员在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认真的工作态度,由于档案管理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所以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认真细致,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档案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所以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严禁外泄档案信息。

2.5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工作

在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由于网络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所以在进行档案信息处理时,需要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切实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安全保护工作的开展需要从工作人员以及技术两个方面来实施,工作人员是档案信息的直接接触者,所以要制定严密的规章制度,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进行制约,其实最根本的因素还应该从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方面去开展,严格遵守工作条例,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此外,还应该做好充分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通过软件的设置来防止档案信息的失窃和恶意篡改,这些都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对于不同等级的档案信息,要设置管理权限,从而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结束语

档案信息化管理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建设,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了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进程,需要及时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保护工作,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

作者:杨艳梅 单位:黑龙江省松花江林管局林木种子站

参考文献

[1]张琼.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创新[J].消费导刊,2012(12).

信息化管理范文第2篇

1、信息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发展基础

不管是在医疗行业资源共享、完善患者健康档案、控制管理各类消耗材料、财务系统分析、医院内部信息的传递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均与信息化管理机制息息相关。基于管理的整体来看,信息化管理机制支撑着整个医院的日常运行,强大的信息支持是确保医院长足发展的重要性因素,也是支撑医院所有医疗及管理活动的具体体现。

2、信息化管理为医院的工作决策和计划提供了主要依据

在上述活动的信息化管理当中,员工薪酬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性作用。要使医院制定的发展计划及决策符合科学管理观念与实际发展需求,那么管理者必须以真实、有效、额信息作为制定计划与决策的参考。在大量的信息当中,管理者应保持谨慎与警惕,选择真实、有效、与医院发展方向相符的信息,在制定发展计划与决策中,起到判别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建立提供给计划与决策重要性依据,让信息化管理能够更为科学、实际的促进医院的长足发展。

3、信息化管理是医院医疗管理过程中有效的控制工具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信息的共享与传递作为医院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具体体现。换而言之,也就是说,信息是联系医院外部及内部的主要纽带,也是实现医院内外部控制的重要载体,可在第一时间反映出医院在经营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有效、及时解决好、处理好各种弊端,以此为扩大规模、改善医院现状做好基础,制定出与时代相符的发展策略,因此,信息化管理机制在具体的医疗管理过程当中发挥着帮助管理者进行统筹管理与宏观调控的重要性作用。

二、医院信息化管理的现实意义与作用

在就医期间,通过联网的方式将每一位患者的取药、用药、检查、治疗、挂号和诊断等信息记录到计算机上;与此同时,医院还应该为不同的患者建立单独的电子病历,提供给患者个性化、全方位的自主服务,这可以说是医院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具体发展目标。现如今,先进、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可以说是衡量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参考,基于这一角度,我们不难看出,很多大中型医疗设备均属于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的产物,因此,在日常临床医疗中,大中型医疗设备的信息保存和整理也是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常见性工作之一。基于管理的角度来看,因为在日常的医疗管理活动过程中,机关后勤科室与临床科室都会产生大量的医疗信息,这些信息的种类繁多,且来源渠道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存储时,应采用不同的记录方式。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医疗管理工作开始趋于发杂,因此,对信息化管理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医院应采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来对信息进行分析、统计、查询、采集与归类。按照现阶段医院信息化管理机制的普及与应用,我们不难发现,对医院的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与意义。

1、医院信息化管理可以统筹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建立逐渐成为医院管理的主要经营方式与手段,从本质上来说,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业务流程、经营模式与管理理念。现阶段,我国医院应用的信息化管理机制均为参照西方国家科学的管理理念、经营方式、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完善、改造医院现有的管理模式,实现资源的交换与共享,确保在可靠、安全的环境下,交换、共享信息资源。让医院更加信息化、科学化、统筹化,提供给管理者真实、有效的宏观调控工具。基于整体而言,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建立,具有便于管理、提升营运效益等特点。所以,我们认为,医院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建立不仅有效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来提升了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让医院在壮大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我增值与完善。

2、医院信息化管理可以为财务提供可靠数据,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医院信息化管理机制是实现医院外部关联单位与内部科室之间通过网络互相反馈信息、传递信息以及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平台。具有快捷、灵活等特点,能在第一时间反映出医院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对外部关联单位提供的信息进行整合、归类与识别,提供给财务部门准确、有效、可靠的数据信息,为管理者制定发展决策与战略化目标提供有力的参考。

3、医院信息化管理可以提升医院形象及患者满意度

现代化信息管理机制的引进,首先简便了传统看病复杂的程序,提供给患者更为便捷的就医途径。减少了诊断中的失误、收费上的错误以及患者就医的时间。避免发生漏诊、误

诊、乱收费、看病难等现象,让医疗管理更加透明化、合理化及人性化,让患者具有一定的选择权与知情权,提升医院的群众口碑及公众形象,确保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4、医院信息化管理可以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现代化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具有大量的数据以及庞大的医疗系统。纵观医院一天的住院量及门诊量,倘若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业务程序复杂、繁琐,工作量非常大,极易出错,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压力及负担。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建立是确保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降低出错率、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简便业务程序的主要工具,可提高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信息化管理范文第3篇

文章针对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训室的信息化管理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高职院校实训室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实践措施,以期能够对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实训室;信息化管理

1高职院校实训室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1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高职院校的实训室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与重复性的特点,在传统类型的实训室管理工作中,大量的复杂数据均需要由工作人员来进行手工记录和整理,一方面会造成大量的纸张浪费,另一方面还会增加高职院校的管理压力,对其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信息化管理策略的实施则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只需要配备几名系统操作人员即可完成大量的实训室管理工作,利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大幅度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成本,减少工作上的失误。

1.2有利于实现秩序化管理

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训室信息化管理存在着秩序化程度不高的情况,由于其专业较多且实训室的应用次数比较频繁,管理人员很难对实训的学生进行逐一登记。而信息化管理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对学生在实训室中的行为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并且通过校园卡的方式来科学化地控制实训室人员的进出情况。通过信息化管理,管理人员还可以从终端操控设备上来将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屏蔽在外,避免学生在上课期间浏览与课业无关的网站,大大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

1.3有利于沟通交流

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实训室的分布位置大多都是按照专业院系决定的,这就会在无形当中涉及各个实训室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沟通交流问题,信息化管理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将实训室“联结”起来。我校引入畅信达多媒体呼叫系统把学校整个实训室之间和管理维护人员联系起来,节约了故障的申报时间。

1.4有利于安全水平的提高

实训室中的实验设备大多比较昂贵,如果因管理不到位而导致设备损坏或丢失,那么就会为高职院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高职院校内的实训室在防火防盗等安全问题的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难度[1]。校方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来对实训室进行集中监控,同时还要在每个实训室中都安装火灾报警装置与温度感应装置,从最大程度上确保实训室的使用安全。

2高职院校实训室的管理现状

2.1实训室资源难以充分运用

目前,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实训室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不仅无法将实训室的使用状况、资源数据、设备维修等信息在第一时间完成共享,而且还导致一些实训课程“撞车”,实验设备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的运转状态,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2实训室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实训室是他们提高实践能力、积累操作经验的重要场所,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更快地消化,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的个性最大化的保留下来。然而,在学生高频率使用的情况下,管理维护人员需要面临着巨大的设备管理与检修压力,再加上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人才的数量比较稀缺,从而导致实训室管理水平很难出现提高。

2.3实训室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高职院校实训室的管理工作需要得到系统化规章制度的支持。经过大量的实践经验可知,良好的规章制度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实训室的管理效率,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实训室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还要充分考虑到各个专业的教学需求,为教育者的实验课程教学提供帮助。

3高职院校实训室信息化管理的实践策略

3.1完善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高职院校实训室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所面向的是实验活动的管理者、实训室管理者以及专业教师等,为了确保实训室的信息管理业务可以开展得更加顺利,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如下几点功能设计。

3.1.1用户管理

实训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用户管理模块需要具备用户审批、用户创建以及用户删除等功能,同时可以对用户的权限进行科学化设置,根据其所拥有的权限等级来设计账号与密码等[2]。用户授权管理应当采用多用户、多级别以及实名制的管理模式,同时要根据用户的身份来设置登录权限。实训室的管理人员所拥有的应是二级权限,他们可以对自己所负责的实训室的运行状况进行查看;专业教师只能够对本专业的实训课程信息进行浏览与查询,并不具备删减用户和修改用户信息的权限。

3.1.2系统维护

系统同时还要具备数据维护与系统设置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系统的运行状况来对用户的基本信息进行科学化管理。此外,系统管理员还要结合实训室的运行参数变化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同时做好对各类信息的查询、修改、录入以及删除工作。

3.2整合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

实训室内的实验设备在高强度的运行状态下势必要承担较高的损坏风险。为了能够对实验设备进行较好的保护,实训室的管理维护人员需要在每个学期结束后针对实验设备展开全方位的深入检查,同时要对管理系统中的软件做好升级工作,以此来保证各个实训室中的软硬件设备均可以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同时后续的设备更新可以积极探索云桌面应用的实践性,对于当前实训室电脑单机管理的模式将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日后的实训室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根据现有的软硬件资源来构建出一套完善的软硬件设备管理系统,将校内各个实训室中的设备状况录入到系统当中,同时将不同阶段中的设备维修和保养情况也及时地输入系统,通过此种方式来对实验设备的运行状况展开实时监控[3]。

3.3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中虽然拥有较多数量的实训室,但是其管理工作应当维持在整体状态中,管理者需要运用信息管理系统来对实训室的运行状况展开实施监督,同时针对教学数据、网络数据、学生数据以及资源数据等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来实现实训室管理系统的资源化。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实训室会根据实践课的实际需求来丰富多媒体功能,不同专业的师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与互联网来完成教学活动,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平台来向学生的计算机中传递教学信息。高职院校的实训室还要构建出完善的软件数据库,实现教育资源的实时共享,同时运用实训室中的互联网络来将教学软件上传至校内网中,让学生可以在课下的时间里自行观看学习。

3.4进一步加大对数据库的管理力度

为了避免信息数据在录入的过程中出现歧义或错误,实训室管理系统应当单独设计数据字典功能,其中包括实训专业的课程名称、系部名称、专业名词、学生信息等等,系统管理人员拥有更改信息的权限。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录入的过程中需要谨慎处理,严格按照录入规范进行操作。此外,管理系统同时还要具备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功能,系统管理员通过手动与自动这两种形式来进行数据备份,同时将信息数据上传至网络服务器中,以此来提高管理系统的可靠性。

作者:龚少卿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卢雨,陈红敏,赖恒,等.虚拟现实技术在光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107-108.

信息化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管理信息化;信息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130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1

在信息时代下,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令人们眼花缭乱,无法辨别真假,无法及时准确地加以利用,因此,当前各个行业对信息管理的要求愈发严格。这使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面临着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因此,要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升级,发挥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积极作用,满足人们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1 档案管理信息化

1.1 档案管理信息化概述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指在管理作为信息重要载体的档案时,全面地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如网络技术、图文技术等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安排、管理与配置并最终实现资源共享的过程。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将原本的纸质版档案转化成电子数据予以保存,更好地实现了档案的保存,同时能够进行信息资料的自动化查取,从而达到为人民群众服务,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目的。

1.2 档案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相比起传统的档案保存增加了安全风险。在网络的飞速发展之下,互联网的使用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如此大面积使用之下,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安全隐患的增加。这会导致一部分不法分子伺机窃取、攻击甚至是篡改档案信息,这样的情况一直困扰着档案管理人员,威胁着人民群众。

其次是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差强人意。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自身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使档案管理工作对相关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意识不强,同时,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方式方法与时代脱轨,不适宜于时代的要求。

最后是档案管理不够规范,信息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档案名录细则不够细致、档案分类不够准确,对于档案标号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实施中常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另外,档案管理信息化后电子数据的易更改性和不稳定性等特征也降低了档案管理信息的最终质量,无法保证其真实性。

2 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2.1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团队的整体素质

针对当前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要做的不仅是逐渐培养他们的专业素质,加强他们的工作能力,还要建立更严格的选用机制,将真正有相关技术能力、高素质的人选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此外,还要借鉴国外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并并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探索自身独具特色的工作道路。每一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电子档案的管理方法,相关的网络技术、图文表格技术等工作技能。从而正确判断档案保密程度和开放程度,保证档案分类、编号等工作的标准化,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在信息共享方面的积极作用。

2.2 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态度

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实际上一些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却并没有从内心重视这份工作。所以,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理解自身行为对社会的重要性。唯有转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态度,令他们从内心热爱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使工作人员注重自身工作行为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在整理有关信息时更加全面细致、小心谨慎。另外,还要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形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要求工作人员始终以热情的态度进行服务。

2.3 制定档案管理的统一标准,重视档案的安全问题

首先,要以国家有关部门的权力为依托,制定一个档案管理工作的统一标准,将实际操作中涉及的问题明确展现出来,对行业内所有单位的管理行为予以统一约束。以此令档案管理各个环节中电子数据可以实现真正的标准化和有效性。其次,要不断发展科技,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进行改革创新,使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能够符合时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时,还要将更成熟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中,提高管理工作的专业性。最后,就是要在政府的帮助下,令行业内更多的单位在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时配备足够专业科学的器材。

以上是针对档案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管理建议。但是保证信息化档案的安全性和真实性,还需要涉及统一协调所有的环节,使其相互协调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3 结 语

在时代的飞速发展进步下,如何将信息更及时有效、真实安全地传达给人民群众是档案管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建议利用高科技技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全面、更高效,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及时处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革新档案管理工作方式方法,令档案管理工作顺应时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信息化管理范文第5篇

一、社保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分析

社会保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社会保险,社会中的诸多方面均包括其中,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权益。但目前,我国社保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档案知识知之甚少,信息洞察力也不敏锐,所以在管理中就会有各种问题出现,进而阻碍我国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同时,受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需长时间保存社保档案资料,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国社保文件在长时间的保存中极易出现档案缺失等问题,以致于无法正常进行社保档案管理。在此基础上,我国需实行社保档案管理信息化,以顺利进行社保档案管理,促进社保档案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快速发展我国社保档案管理。

二、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

(一)树立社保档案信息理念。就现阶段社保档案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各级领导与管理者还没有重视社保档案管理,以致于社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不佳。若要将这一情况彻底改变,则社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而如果要实现目标就必须要具备社保档案信息化理念。相关管理者与领导应与工作人员一起学习、了解社保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作用、内容以及理念,重新认识社保档案管理,使之将社保档案管理理念树立起来,最终让管理人员、管理者与领导均积极参与到社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二)构建社保档案管理框架。如果想真正实现社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就必须构建社保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框架,在统一的模式中慢慢实现社保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规范社保档案的基本内容,严格参照统一标准采集社保档案的数据信息,以让社保档案信息的通用性得到保证,加强社保档案的交换应用于信息化存储。其次,不断完善与发展社保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模块,以让社保的续接、支出、缴费信息在相应的模块中实现数据的收集与传递功能。最后,创新与简化社保档案信息化操作软件,让开发出的操作软件更为简便,效率更高,促进社保档案信息检索有效性的提高,对社保信息进行更充分地汇总。

(三)构建社保档案的信息化体系。社保档案信息化体系的构建,加快建设社保档案的信息化,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以使社保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配套系统更加完善。第一,社保部门和软件开发公司、网络运营部门之间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将供多部门使用的社保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出来。第二,真正将基层单位的社保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进一步规范社保部门的信息化操作,切实在我国社保法律法规中纳入社保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从而更加完善社保档案的配套体系。

(四)创新社保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虽然现阶段社保档案信息化管理取得了稳健发展,但为促使其进一步发展,需进行适当的创新。比如,在社保档案信息化管理中运用条形码和二维码。近年来,“扫一扫”因其便捷的特点而被推广到多个领域,包括购买、支付、投票等。在社保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可为每位参保人员制定一个二维码,并整合其全部社保信息,这样参保人员只需轻轻一扫二维码便可将自己动态变化的社保现状掌握。而针对档案本身,则可为其编制条形码,如此一来,就能够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打印出每份档案的条形码,并粘贴条形码让电子信息对应纸质档案,之后利用扫码在互联网系统上传信息,最终形成索引。在对资料进行调用时,只需在索引中搜索就可在短时间内将所需文件找出。

(五)注重培养专业的社保档案管理人才。完善档案管理体系的一项基础条件就是培养人才,而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由于实现档案资料信息化处理的基本前提就是对业务办理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型人才予以培养,最终无缝对接业务办理的档案材料和经办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