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基础练习题

会计基础练习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基础练习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基础练习题范文第1篇

会计基础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科目之一,要从事财务方面的工作必须有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那么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必须通过会计基础考试,如何提高考试通过率。首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

关键词:

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教学方法

传统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只要是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直接可以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国家财政部2005年开始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两年内可以免考会计基础,直到2014实行无纸化考试以来,无论什么专业毕业的学生要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都要考会计基础课程。因此,会计基础课程是一门多么重要的课程,如何使学生通过会计基础科目考试,值得分析。

一、精讲基础理论知识

会计基础是会计专业入门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会计上岗证必考的课程。必须注重会计基本理论的讲授。如果会计基本理论知识不讲清楚,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就会始终存在概念不清的现象,这不仅影响教学效果,也会影响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更会影响会计从业的考试。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学要以“大纲”为原则,把课本中较为重点难点的知识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要知识果进行讨论,归纳、总结。本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初学者来说有些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重点难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要像我校的宗旨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进行精确的讲授。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准则,为以后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打下了基础。

二、强化课本重点练习题

《会计基础》有许多概念和科目名称对初学者来讲比较陌生,容易混淆,这种情况就是要在讲概念的时候,同时要求学生多做练习题。刚开始学生对练习题中绝大部分的经济业务十分陌生,无穷下手或科目方向搞不清楚。看了学生完成的练习后经过与学生的交流,我了解到学生对于老师在课堂上讲过会计科目、会计要素、业务类型、几乎不清楚,能记住的会计科目少得可怜,更别说透彻的理解和应用。作业题别说拐弯,就是书要上的例题都不知所措。普遍一听练习就心理怕。因此,授课时,学生要先预习课本,老师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参于进来、先把会计要素区分、再把每个会计科目的“借”或“贷”的方向搞清。这样一来,同学们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再加上同学们进行课堂练习与模拟实践练习,这样经过作业习题与模拟实践的强化,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并且知识也掌握的比较牢。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是只考理论不考实践的,这样学生对这课程不感兴趣,造成考试通过就率就差。在会计教学中,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讲账薄的时候,可以拿一些账页先给同学们看,让他们自己来区分账页。登记账薄要注意什么。知道这些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来登记总账、明细账等。将二者教学结合在一起,学生就容易掌握、理解。学生就会说原来会计就是这样子呀!以后做起事来也会仔细。重点难点突出,对会计基础课程体系进行改造。打破以前的教学模式。

四、正确引导,巧学多练

会计基础是会计专业入门的基础课程,入门课程没有学习好,主要关键还是授课老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题型一般有单选、多选、判断和不定项选择。从这题型来看,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及其重要,熟记三十个科目(账户)的名称及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记熟三十个账户根本就不需要花多少时间,然后再将每个账户放入会计等式,其增减记账的方向会熟记,我还从其他书本上找了一些口诀,要求同学们记: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看贷方,减少借方来结转。费用收入正相反,二者结转无余额。资产余额在借方,贷方余额是权益。记账规则莫忘记,有借有贷必相等。只要掌握了以上要领,对于考会计从业资格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综上所述<会计基础>的教学工作仍需要不断完善。让学生轻松学生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从而使学生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财

参考文献:

[1]李俊杰.让学生快乐学民—关于《会计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16.

[2]王晓力.提高会计课堂教学质量初探[J].职业技术研究,2009,11,183.

会计基础练习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改革

教材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的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是组织教学最主要的依据,教材决定了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高专使用的会计教材在内容与结构体系上大多套用本科或普通会计专业教材,缺少职业教育特色,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实践能力与管理能力的会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及社会对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相脱节。《基础会计》作为会计学的入门课程,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既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印象,又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否为其将来的系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一本优秀的《基础会计》教材在会计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为此,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教材的对比及国内教材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对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改革的一己之见。

中外《基础会计》教材对比及启示

教材培养目标的比较国外教材普遍认为,学习第一门会计课的大多数学生是会计、商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他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制作、阅读、分析、解释财务报表和内部管理报告。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为决策提供信息,《基础会计》课程的目标是介绍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基本原理,使学生成为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明智使用者,并广泛培养学生的各种会计能力。国内教材的出发点是帮助初学者掌握“三基”,即会计基本方法、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技能,为初学者学习掌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教材结构的比较国外教材的结构安排主要围绕教学目的展开。在每章的开篇提出本章的学习目的,作为教师布置材料和学生预习的基础;在论述相关问题时,学习目的会重复出现,用于帮助教师讲述知识,帮助学生理顺学习知识的思路;每章的练习、问题与案例是学习目的的具体应用;要点小结、相关新名词和术语及复习思考题帮助学生复习每章的知识。其结构还有两大特色,一是每章开始为学生提供一个企业的实例并引用该公司经理、投资者或企业所有者关于该章主题的精辟论述。学生学习时可将实例贯穿于每一章的始终,将会计与企业的实际决策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书中的作业材料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复习思考题、练习题、能力培养练习及分析案例等。国内教材的结构安排常常忽视学习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开篇直接进入正题,不利于学生带着问题目的明确地进行预习,理解力较差的学生更是难以掌握课程的重点;教学平铺直叙,学生难以区分重点与非重点,学习目的无从体现;习题也多是对已有知识进行提问或是教材中例题的简单重复,难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及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借鉴国外教材的先进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教材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一是教材改革必须体现培养目标,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的编写应该体现两个基本目标,即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基础会计》教学目标。二是教材的结构安排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满足阶段性的教学目的。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计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割裂传统会计教学通常采用以文字表述业务知识,以“丁字账户”讲解会计处理的教学模式,偏重理论讲授,而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但教学过程简便易行,故至今仍是会计教学的主要方式。由于会计学科比其他学科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性,要求培养对象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运作技能,因此,在会计教学中引入了会计模拟实习环节,通过对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改变了现行会计实践教学的薄弱状况。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较低,通常是先进行理论教学,后进行实践教学,这就人为地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割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教学的效果。改变这一现状的最大“瓶颈”就是缺少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的理实一体化教材。

会计理论教材重理论轻实务传统理论教材在结构体系上按照先理论、后实务,理论为主、实务说明的传统模式设计,过分强调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忽视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逻辑与人类获得知识的认识规律。多年来,《基础会计》教材的惯用结构是开篇阐述会计的本质、对象、特点、前提、原则等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然后阐述会计实务,理论与实务的比例严重失衡。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基础较薄弱,缺少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知识,先讲理论,后讲实务,学生由于缺少实践认知,对理论不易理解掌握,又因为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而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产生消极影响,结果是部分学生在进入实务学习之前就对会计学畏惧厌倦,引不起兴趣。

会计实训教材任务化现有的模拟实习教材大多为实习而实习,目的性不明确。首先,部分模拟实习教材自成体系,与理论教材衔接不够;其次,教材中运用的模拟资料与会计工作实践脱节,且大多采用经过加工处理的实习材料,与实际的证、账、表原型差异较大,既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再次,教材中缺少作业指导。由于学生实训多安排在理论学习结束以后,甚至是毕业前这样的“理论模糊期”,并且理论教材本身缺少实际操作要求及实际操作案例,导致学生实习无从下手,使学生的实习复归“教师讲、学生记”的课堂教学模式,失去了实习的意义。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改革的基本思路

体现市场经济与高职教育特点,界定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会计教学的首要问题,直接涉及课程设置的侧重点,决定着课程的深度与广度。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会计工作的专门人才,要使学生在校期间系统掌握会计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重点掌握财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与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够较快适应不同行业的会计工作,能够独立从事会计实际工作。

遵循“实用、够用”原则,确立《基础会计》的地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和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在教材内容安排上多有重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理清会计专业知识理论框架,确立《基础会计》的地位。《基础会计》应重点阐述现代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从而使之真正成为各专业课程学习的理论铺垫与方法准备。

贯彻理实一体化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1)要突破传统会计教学方式。传统会计教学以文字表述业务知识,以“丁字账户”讲解会计处理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理实一体化教材应建立一种“理实相融、理实相佐”的新型会计教学方式。(2)要突破理实分立。现行的理实结合方式主要是先理论、后实践的时间分立模式,这种模式有优势也有弊端,其重大缺陷在于与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不相适应。理实一体化教材应体现实践――理论――应用的结构特点,将理实融为一体,按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再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3)要突破传统教材理论体系。现行会计教材体系重理论、轻实践,应用知识主要是会计分录与“丁字账户”讲解,实训教材主要是模拟公司业务处理,与理论相脱节。理实一体化教材应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更多地运用实际案例、实物资料、实际业务信息,通过实践归纳理论,运用理论指导应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基本框架设想

《基础会计》教材整体结构体系框架《基础会计》教材在结构体系的设置上应力求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遵循“理实相融、理实相佐”的原则,避免过多抽象化概念的理论堆砌。笔者认为,其结构体系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会计基础理论,主要阐述会计发展与应用及会计基本核算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会计的社会环境、研究对象、功能与目标,熟悉会计核算主要方法的内容与初步运用。第二部分是会计载体与账务处理程序,以账务处理程序为主线,阐述会计实务处理的专门方法与程序,完成从分析经济业务开始的证账表的会计循环,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为后续会计课程的学习奠定认识和能力基础。第三部分是企业核算运用,通过实务案例系统演示手工操作下会计核算过程及证、账、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促进其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升华,加快由学习型角色向实践型角色转换的速度。第四部分是会计基础工作,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基础,阐述会计工作的技术、工作组织以及会计行为的约束系统,引导学生对理论与实务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实现理实相融。

《基础会计》教材的内部结构框架《基础会计》教材的内部结构应配合会计教育的阶段性目标进行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职业能力。在明确学习目的的基础上,通过实务导入、理论归纳、要点小结和实务训练,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过程,具体可参照国外教材的结构特点进行布局设计。第一,在每章开始明确学习目的与重点,在论述到每节内容时,进一步强调该节的重点内容。第二,除了以文字形式明确目的外,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实际案例及实物资料引入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学习,刺激学习兴趣。第三,对概念性、观点性、结论性的知识以特殊字体加以强调,突出学习重点。第四,在结尾对重点内容加以归纳总结,与开头相呼应。第五,复习思考、练习题中避免内容的简单重复,除了覆盖应掌握的知识点以外,可以提出一些有争议性的案例展开讨论,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材结构若能按上述体系设置,不仅可使学生在形象、具体、可感条件下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处理能力与实际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会计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会计基础练习题范文第3篇

1、新课改下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现状

(1) 理论与实践教学分离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会计专业属于“不断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会计制度处于动态变化中。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中职院校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专业基础课程,涉及方面较多,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但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基础会计教学效果并不立项,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过分注重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相分离,没有围绕课程内容,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毕业后,无法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2) 教学方法单一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作用下,教师仍然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师生、生生间的互动较少,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站在理论层次客观分析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多样化操作方法,再借助某些和课程内容相关的例题进行论证,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其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在传统单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真正吸收、掌握的知识点并不多,学习会计基础知识的兴趣不高,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而这不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不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2、新课改下中职会计基础教学设计途径

(1) 优化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程序

在中职会计基础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综合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顺利全新的教学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在讲解课程内容中,教师要以专题为基点,展开课堂教学,讲授完某知识点,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询和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通过各种形式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借助典型的例子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错账更正法”为例,在学完该章节内容后,教师要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必要的实践操作,查找各自登账错误,指出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更正方法更正错账。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围绕课程内容,明确其教学目标,科学设计会计基础各教学环节,确保一系列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以“借贷记账法”为例,教师要根据新课改下大纲具体要求,结合教材以及教参相关内容,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促使该堂课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化,教学要求更加具体化。在该章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其多方面目标,便于学生有效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在知识目标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并识记借贷记账法的关键性概念,准确把握其特点,清楚会计分录编制的具体要求。在能力目标方面,学习该章节内容后,学生能够将借贷记账法灵活应用到实践中,能够正确编制简单化的会计分录,在提高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基础上,培养其发散思维。在德育目标方面,借助该章节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具备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规范操作。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中职生各方面水平,结合“借贷记账法”章节内容难易程度,明确章节教学重点与难点,有效突破,掌握必要的会计技能。此外,教师要根据“借贷记账法”内容,优化完善教学程序,科学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究,学习这一章节内容。

(2)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第一、实训教学法

就实训教学法而言,是指有效转换课程教学内容,使其成为多个项目,以此为基点,展开课堂教学,顺利实现班级学生全程参与,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注重“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训项目和教学各环节紧密相连,利于学生有效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构建全新的会计知识结构体系,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同时,实训项目的设计难度较大,对专业教师的要求相当高,必须涵盖某一阶段的知识点以及教学目标,要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班级所有的学生已有水平,模拟真实化的问题情景,促使学生优化利用旧知识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知识点,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迁移知识。

以“筹集资金核算”为例,在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促使枯燥、乏味的课程内容更加直观、形象,降低章节内容难度,确保教学各环节顺利进行。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已有水平,巧设问题情景,层层递进,引出新课题内容,坚持层层递进的原则,科学划分章节教学内容,使其成为多个学习项目,比如,筹集资金的多样化途径,撰写会计分录,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对应的学习项目。教师只需要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并科学划分该章节教学重点与难点,比如,接受实物、无形资产投资按双方协商价记入“实收资本”账户,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准确掌握差异性账务处理方法,有效突破章节教学重点与难点。

以“原始凭证”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优化设计实训项目,引导他们亲自动手制作会计相关岗位原始单据,使其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清楚当下会计一系列岗位具体要求以及多样化业务活动中开出的发票、单据,准确把握原始凭证、账务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学会正确填写各类业务活动下的发票与单据,充分发挥他们各方面技能有效解?Q实训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准确把握新的知识点。

第二、案例教学法

就传统“基础会计”而言,主要由会计科目、复式记账、设置与登记会计账簿等组成,难度相当大。在中职会计基础教学设计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普遍化,借助具有代表性案例将抽象、复杂的会计知识呈现出来,促使班级学生处于真实的会计情景中,巧妙利用多样化的辅助手段,比如,图表、计算机,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分析与解决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促使班级学生更加准确、客观地理解课程内容,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

以“会计等式关系”为例,在同一资金方面,资产、权益二者属于难度较大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相关内容为切入点,选取适宜的案例,比如,某地区集团公司想要创办原料子公司,在创办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第一问题是什么?在提出该问题之后,教师要多角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如,创建的下属原料公司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但如果资金不足,则需要向外界相关金融机构借贷。在分析探讨过程中,可以知道资金来源的渠道并不单一,会形成不同的权益,如果是投资者投入,将形成所有者权益,如果向债权人借入,将会形成债权人权益,属于负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巧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如,在筹措到资金之后公司将如何科学利用,引导他们相互探讨,比如,购买各类原材料、购置机械设备,这便形成资产。这样学生便能准确理解“资产、权益”概念,准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清楚二者属于同一资金的不同方面,准确理解相关的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此外,教师还要将“案例练习”落到实处,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凭证、账簿为切入点,安排相关的演习项目,让他??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收款单位、付款单位开户行,角色互换的基础上,熟悉实际工作中各环节具体操作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引导他们积极探讨对应的案例,要巧妙设计多样化的案例,比如,变换式、发散式,引导他们准确理解相关内容,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科学撰写关于案例的分析报告,有效总结教师提出的案例,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在案例教学法作用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大幅度提高,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提高。

(3) 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就中职基础会计而言,实践性特别强,部分课程知识难度较大,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不能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在中职会计基础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为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做好铺垫。以“生产过程的核算”为例,教师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方法,引导其准确理解“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这两大概念。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各方面能力,巧设问题情景,比如以班级为例,支付的1200元饮水费需记在谁身上,在学期结束之后又该如何分摊班费,而在分配班费过程中需要采用何种分配标准,让学生在探讨这一系列问题中准确理解该章节内容,准确理解“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在此过程中,班费便是“制造费用”账户,而“生产成本”账户等同于班级学生分配到的费用,便于学生准确理解“制造费用、生产成本”两大重要概念,准确理解两个账户各自的性质,二者间属于何种关系,灵活应用对应的公式,即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月制造费用合计 / 分配标准之和,以计算结果为切入点,科学编制建立在“制造费用”分配基础上的会计分录,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要注重实训室、实训基地的建设,注重校企合作,根据该专业学生学习情况,每学期结束后安排相关的实训,使其尽早熟悉会计相关岗位,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会计基础练习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由于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基础会计教学课程的特殊性。基础会计课程是高职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但是高职基础会计在教学中常常陷入困窘之地。一方面是高职学生基础薄弱,自觉性相对较差,基础会计包含的专业术语太多,比如会计科目、账户等等,对于初学者,会加深同学们学习的难度,进而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若过于强调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可能造成学生对会计原理的认识不深刻,理解不透彻,缺乏学习会计的谨慎性,使之在会计这条路上无法走的更远更广。因此,怎么才能让高职学生提高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兴趣,又能使其深刻的理解会计知识,是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的难题。为此,本文进行了探析,希望对高职基础会计教学的改革能够起到理论上的参考,促进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改革。

一、教材选择改革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基础会计教材的选择,偏向于考证教材,忽略了同学们学习的难度和兴趣,使其效果下降。本文认为在选择教材时,应该偏向多案例、多情景、多例题型的教材,一方面,大量的案例和情景,能够营造会计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和感受到会计工作环境,使高职大一学生觉得比较容易,促进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材配套大量练习题,题量大能使学生加深印象,帮助记住会计原理、熟练账务处理过程,促进其深刻理解会计理论知识。此外,教材语言应该通俗易懂,但寓意深刻。比如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折旧、利润分配等等,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十分费劲,好的教材应该做到循序渐进,逐步引导。

二、教学目标改革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有很大差异性,在教学目标上除了基本的知识目标外,更应该注重能力目标,让学生具备会计执业的能力。具体而言,在能力目标上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够明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正确填制各种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编制会计报表,使会计工作符合各种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二是能够熟练使用三种账务处理程序;三是具备从事简单岗位的技能。在教学中,可以从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等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着手,让学生体会不同岗位的意义和能力要求,使其分工合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四、能够分析企业的经济业务。对企业发生的每一笔经纪业务活动,能够编制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五、能够独立处理中小企业的全套账务。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独自完成从编制记账凭证到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全部流程的工作。

三、教学手段改革

基础会计应当改变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手段,采取理论和实践同步的教学手段,将账、证、表的填制过程通过网络展示给学生,增加学生的理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方面,大胆的创新的采用情景式教学法、案例式启发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教练式教学等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比如可以利用电影、电视剧的涉及会计的场景,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帮助更好的理解会计工作。又比如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课后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学生资料,让其自行查找,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期末成绩改革

现大部分高校都将其期末理论考试结果作为学生的成绩,应该改革期末考核方法。比如期末成绩可以由理论考试和案例实操两部分组成。比如:案例实操部分,可以创建财务数据和原始单据等,让学生完成整个账务处理流程。

六、实践教学改革

如今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基础会计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要么是在实训室模拟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要么是上机操作,在网上完成会计业务的核算。这两种方式都不能很好的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和具体的账务处理流程,高职院校可以积极的创建校企合作基地,让实践教学在合作基地完成,使其参与到企业的会计工作,接受企业的指导,促进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融合,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诗淇 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会计基础练习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 会计专业 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41-01

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概述

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培养培养实践应用型专门人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通常采取“双证”教学,即在相关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职业资格证书融入到教学计划之中。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考试科目包括《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与《会计电算化》。目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采用无纸化考试,通过随机生成无纸化试卷进行考试。考试的时间不具有固定性,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考试时间。从2014年开始,各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都实行三科连考,总时长180分钟。

二、会计从业考试调研情况分析

本次调研选取某高职院校会计系2014级974名学生调研,包括会计、财务管理与信用管理三个专业。

(一)参加考试的次数

参加1-2次考试的同学共有630人,3-4次考试的同学共有321人,5次或5次以上的10人。目前,64%的同学参加考试的次数为1-2次,参加考试的次数较少,考试经验不足可能制约考试通过率。

(二)通过的考试科目

参加会计从业考试的三科中会计基础考试的合格率四个班级都在30%至40%之间,最高的班级合格率为39.82%,最低的班级合格率为32.56%。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的合格率在25%至35%,最高的班级合格率为32.86%,最低的班级合格率为32.86%。会计电算化的合格率在33%―38%。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为相对薄弱环节,知识点较多,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不够。

(三)准备考试的时间

准备1-2个月的占73.4%,3-4个月占总数的24.26%,5个月以上的占2.34%。因此,近3/4的学生准备从业考试的时间在2个月以内,复习时间较短,对知识点的把握不够准确,准备时间比较仓促。

(四)复习时间

平均每周复习时间3个小时以内的占35.36%,3-6小时的比例为30.01%,6-9小时的仅占17.94%。9小时以上的不足17%。绝大多数同学每周准备时间较少,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五)知识获取渠道

66.67%的同学赞同获得从业资格知识的渠道为相关参考书目,29.82%的同学认为课堂教学对考试通过有很大帮助。另外,34.93%的同学认为练习题对他们的复习帮助比较大。32.84%的学生认为相关复习资料对复习帮助比较大。最后,20.96%学生认为归纳总结资料复习帮助较大。

(六)知识点和考点的了解程度

参加调研的同学中有66.7%的认为自己对知识点和考点有一定的了解,对知识与考点不太清楚的有20.95%,对知识与考点十分了解的仅有12.34%。部分同学对知识点了解程度不够全面,对知识点的把握不够到位,在平时的复习中的对知识点的梳理程度较弱。

(七)主要心得分析

27.65%的同学认为应仔细把握教材,全面了解、掌握所学课程基本理论和方法。此外,26.27%的同学认为教师做好辅导工作,注重对学生做题能力和方法培养,可以激发学习兴趣。25.81%的同学比较赞同做题能力、方法培养,认为做题方法的培养是取得考试通过的关键。18.89%的同学希望可以通过研究历年考试题目来梳理知识点,把握考试的主要脉向。

三、基于会计从业考试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合理设置课程教学安排,做好教学内容与从业资格考试的衔接

会计从业课程在课程安排方面应安排足够的课时。一般院校在第一学期开设课程,除去军训时间,一般只有13-14周的上课时间,课时较为紧张。合理安排课时量是保证课堂教学的前提。此外,根据会计从业考试的大纲内容,要使教学内容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衔接,在课堂教学中把大纲的知识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会计从业考试的知识点在基础会计课程没有涉及,例如:交易型金融资产、坏账准备等知识提前融入到基础会计的教学。

(二)积极开通网上测试系统,建立无纸化学习环境

由于会计从业考试采用无纸化考核的方式,部分同学对这种考试方式不够适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积极开发试题库系统。在每讲授完一章后,及时更新试题库,使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点能够进一步的应用。试题库的内容可以及时根据考试大纲的内容进行更新,可以使学生提前进入模拟演练状态。此外,在考试前开通网上模拟测试,可以是学生提前熟悉考试状态,提高考试实战能力。

(三)及时建立课程反馈机制,与学生互动,总结问题

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可能有些腼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对某些知识点不够理解,但很少与教师进行沟通,这种情况长时间存在使学生对课程可能失去学习兴趣,专业基础不够牢固。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反馈机制,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解决学生的问题。对学生们疑问较多的知识点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重点讲解,提高学习效率。

(四)积极开发微课建设,建立翻转课堂,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微课” 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并开展的教学过程。微课视频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学生可以很方便地从网上下载,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观看,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观看或反复观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会计从业考试大纲的知识点进行细化,利用相关多媒体技术进行录制,同时标明重点、难点。录制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下载、观看,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可以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线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答疑。

参考文献:

[1]华玉昆.嵌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模块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探索[J].知识经济.2013(24)

[2]李艳萍.无纸化考试下会计教学方法改革浅探[J].财会通讯.2014(12)

[3]谢春苗.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