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增值税;增值税转型;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一、增值税转型的内容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令538号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009年 1月1日施行,其中明确规定“外购(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自制(包括扩建、安装)的固定资产,其进项税可于当期进行抵扣。”自此,我国的增值税正式从生产型转型为消费型。

综合来看,此次增值税转型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一)固定资产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修订后的条例允许纳税人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同时,还修改了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以及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规定内资企业或是外资企业购买的设备,不论是否为国产,其发生的进项税额均可以全额抵扣,实现了税收政策的"普惠"原则,真正做到了公平的对待所有的纳税人。为堵塞因转型可能带来的一些税收漏洞,修订后的条例还规定,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如小汽车、游艇等)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予以抵扣。

(二)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修订前的条例规定,将小规模纳税人划分为工业和商业两类,征收率为分别为6%和4%,修订后的条例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将征收率统一调低至 3%。

(三)提高增值税起征点

从2011年11月1日起,国家对增值税起征点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销售货物的商业企业,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即月销售额在5000 元以下视为不达起征点);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5000-20000 元(即月销售额在5000元以下视为不达起征点);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 300-500 元。

(四)延长纳税期限

将纳税申报期限从 10 日延长至 15 日。根据税收征管实际,为了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缓解征收大厅的申报压力,将纳税申报期限从10 日延长至 15 日。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一)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成本

在过去的生产型增值税的计量要求下,固定资产的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了买价和增值税两部分,即买价+买价×17%。在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购入固定资产支付的进项税额允许在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仅包括资产的买价,使得初始投资成本在原有基础上降低了买价的17%,同时也使得以增值税为计算基础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缴纳税额减少,且减少额=固定资产的买价×17%×(3%+7%)。因此,此次增值税转型导致固定资产初始投资成本的降低和附加税的减少,综合降幅为固定资产买价的18.7%。

(二)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

固定资产的投资报酬率是固定资产投资获得的利润与投资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营业资产,其中平均营业资产=(期初营业资产+期末营业资产)/2。

根据之前的分析,增值税转型后会导致企业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这就会使得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增加,同时增值税转型后会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成本降低,这又会使得企业的平均营业资产减少,综合两方面的变化代入公式计算,其结果是增值税的转型会提高固定资产的投资报酬率。

对投资中业绩进行评价时,现代企业比较偏爱的还有一个财务指标----剩余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经营资产×最低投资报酬率)。

这个指标弥补了投资报酬率指标会使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冲突这一不足之处。在这个指标的计算中,增值税转型导致息税前利润增加,导致经营资产减少,最终会使得剩余收益增加。

(三)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营业期内的现金净流量

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中,现金流比利润更为重要。固定资产项目在投产后的营业期间内,各年现金净流量 NCF= 营业收入(1-T)-付现成本(1-T)+折旧×T。其中,营业税金及附加是付现成本的一部分,从之前的分析中得知,增值税转型会导致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固定资产初始成本降低,代入现金净流量的计算中,也即是公式中的付现成本会降低、折旧额会减少,最终会增加营业期内的现金净流量。

(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促进企业更新设备

企业在评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时,通常采用的财务指标是净现值(NPV),即项目投资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合计。如前所述,增值税转型后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营业期内的现金净流量,这意味着消费型增值税会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更新。这对改变目前有些企业设备陈旧、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三、增值税转型条件下对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建议

虽然增值税转型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影响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对于需要购进大量机器、机械等设备的行业和企业,税收减负作用显著,而对于其他行业和企业来说,增值税税负就不会有明显变化。

因此,企业要树立前瞻意识,抓住增值税转型机遇,对现存的旧固定资产是否更新进行全面的测算,合理选择新固定资产投资时机和旧设备的更新,不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

同时还应建立不同的固定资产评估体系。 将包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与不包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可抵扣进项税额与不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区分开来,分别建立评估体系,保证固定资产投资评估活动的正确性。

最后,将增值税转型与企业的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所得税等各种税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税收筹划。

参考文献:

[1]曾平华,吴力佳,肖月华.浅谈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的影响及财务应对策略 [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22).

[2]刘艳红.浅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J].北方经贸,2011,(12).

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油田运输设备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5-0110-02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一项经济活动,也就是说固定资产的投资和建造是固定资产的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越来越成为管理层关注的焦点。由于石油资源易燃、易爆、易挥发等特点,对于油品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与管理

1.1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决策,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综合了投资决策的基本程序、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以及决策的不确定性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提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评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执行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再评价。

1.2 固定资产投资的分类

(1)按照投资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分类。可以把固定资产的投资分为新建企业投资、简单再生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投资。其中新建企业投资指的是为了一个新企业建立生产、经营、生活条件所进行的投资;简单再生产投资是指为了更新生产经营中已经老化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投资。扩大再生产投资是指为了扩大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规模而进行的投资。

(2)按照对企业前景的影响进行分类。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分成战术性投资和战略性投资两大类。所谓战术性投资是指不牵涉整个企业前景或对企业前景影响甚小的投资。所谓战略性投资是指对企业的全局有着重大影响的投资。

(3)按照投资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可以分成两大类:相关性投资和非相关性投资。非相关性投资是指:如果采纳或放弃某一项目并不显著地影响另一项目的投资,则可以说这两个项目在经济上是不相关的;相反如果采纳或放弃某个投资项目,可以显著地影响到另外一个投资项目,那么这两个项目在经济上则是相关的。

1.3 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

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回收时间较长、变现能力较差、资金占用数量相对稳定、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可以分离以及投资次数相对较少等特点。

1.4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除了要考虑其财务上的可行性之外,还应当考虑市场因素,比如当前的市场周期、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源,投资后的管理、成本等。总的来说即需要考虑投资的风险与报酬。

2 油田运输设备的特殊性

由于石油资源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等特点,在石油资源的运输过程中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带来损失甚至灭绝性的危险。正是由于托运物的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油田运输设备的特殊性。油田运输设备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①必须选用防爆型的运输设备。②必须具有满足使用环境要求的防腐性能。环境中腐蚀性物质不仅会影响石油的质量甚至还会带来严重的防爆隐患。③必须满足相应的户外等环境条件要求。④必须具有满足较长周期的免维护或少维护的高可靠性要求。⑤为了满足发展需要,对油田运输设备还提出了高电压、大容量、高效率、节能源和环保型的要求。

3 油田运输设备投资决策与管理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油田运输也开始从设备老化、包袱重、经营困难等的落后形态向现代物流发展。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汽车运输投入受资金限制较小;个体、集体、合资、外资等运输公司为油田运输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条件。而这又进一步加大了油田运输业的竞争。与其他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一样,油田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也需要考虑该项投资的可行性、风险与报酬因素。只是不同的是,为了能够保证运输质量,在油田运输设备的管理中需要定期进行维修检测。下面举个例子加以说明:

假设考虑投入一辆新款运油车,吨位12.9吨、容量18立方米,原值28.55万元、折旧年限(油田)6年、年折旧额(按无残值)4.76万元,五年内分别可带来现金流入为20万元、20万元、18万元、15万元、10万元、8万元。年利率按6%。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1)不考虑每年维修报检情况下(单位:万元)

(2)考虑到每年需要支付一定的维修报检费用(单位:万元)

在这个简单的假设前提下,考虑维修报检费用与不考虑维修报检费用两种情况下的净现值相差很大。事实上,基于石油的特殊性,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当考虑到维修报检费用。另外,在实务中我们还应当考虑折现率的影响。

油田运输设备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从油田物流的角度来考虑,主要以运油车辆为例,对于油田物流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建议:

(1)开展全员规范化维修活动。在工作中,司机作为车辆的操作者和直接的设备管理员,发挥其工作的主动性,是提高车辆技术状况的最好途径。开展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活动就是要达到以设备为手段、创造技术服务的最佳效益。其做法主要有: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活动;工段岗位的工人每天对工作场地进行整理、清洁;司机对所驾驶的车辆在执行出车前、行车中的检查中也要及时进行整理、清洁工作。

(2)对运输设备认真进行回场检查、月度检查、季度检查工作。对于油田运输设备实行公司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的预防手段:通过驾驶员、公司专职人员对车辆的日常维修、点检等预防手段对车辆的性能状态进行检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预防和防止设备发生技术故障。对于检查出的大问题及时反馈到公司全员规范化维修小组,全员规范化维修小组再根据车辆具体问题来制定车辆修复方案和设备管理措施以督促实施部门(保养工段和外协修理单位)及时修复解决。

(3)规范化修理,提高工段修理质量。通过对车辆的强制进检,并采取外部督导队检查,极大地提高了车辆技术状况。

(4)完善车辆手续办理。①新车入户手续。在决定了对一项运输设备的投资以后,为了使车辆及早地投入使用,应当积极办理新车入户等手续。②办理市政部门运输管理处的资质检查和办理企业资质申请。③办理车辆报废手续。随着新车的增加,原有车辆必然会到报废年限,对于通过检测显示车辆技术状况差的车辆应当予以停用、报废。④及时、合理的部署车辆审验工作。⑤办理车辆保险。对于车辆保险的办理,应当结合历次投保的经验和车辆索赔的结果,提前对车辆保险进行预算管理,并多次与保险公司协商,结合车辆的运行、性质、车状等特点在投保统一的前提下再购买特殊险,以降低风险。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与管理历来是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随着企业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又加之油田运输设备的特殊性,对于油田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也相应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我们针对特殊问题进行特殊处理。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决策方法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2.从经济租金和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角度来看。

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决策方法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2.从经济租金和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角度来看。

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体系 框架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I标识码:B

Risk- oriented construction of the framework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fixed assets

Suhong(AV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pecial Structures of Aeronautical Composites,Shandong Jinan 250023 )

Abstract :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rporate assets, fixed assets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risk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we can identify the key area of the risk management and build the whole process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framework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enterprise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and fixed asse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and achieve full coverage of fixed asset management.

Key words: fixed assets risk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framework

CLC number:F273.4 Document code:B

一、构建固定资产内控体系的必要性

(一)加强实物资产控制是财政部、国资委的要求

2012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加强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各类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固定资产维护和更新改造,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积极促进固定资产处于良好运行状态。”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四十条“单位应当对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第四十四条“单位应当加强对实物资产的管理,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强化对配置、使用、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管控”;国资委于2012年5月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三条“立足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固定资产作为实物资产,是科研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物资产控制是科研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构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要求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业务面广、企业内部部门多、管理环节多,经常会因管理不善、相互协调对接等原因,使得固定资产整体管理效能低下,以至于造成固定资产所产生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固定资产非正常贬值或损耗,从而蒙受各种损失。因此提升固定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建立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内控体系,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绩效是十分必要的。

二、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体系诠释

内部控制是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要全面实现固定资产规范、高效管理,合理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的有效使用、财务信息真实可靠,有效防范固定资产管理活动中的舞弊风险和廉洁风险,就应当系统地建立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体系,该体系涵盖固定资产管理全过程,包括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投资决策、招标、购置、验收、使用、维修、核算等环节,将固定资产各管理环节的工作内容、操作规范、工作流程、考核标准等固化到相应管理制度中去,形成固定资产全链条的从头至尾的闭环管理。

三、固定资产风险管理

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全过程各环节进行风险辩识与分析,识别出基础管控风险、核算风险、投资论证风险、投资决策风险、采购风险、周期检定和维护保养风险、设备故障风险共七大风险类别、12种风险描述和41个风险点,并制订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一)基础管控风险

(1)风险描述。第一,企业重视程度不够。一是比较关心固定资产能否保证生产所需,即固定资产的前期购进,在固定资产管理能否给企业带来绩效等方面比较忽视;二是重视资金管理、轻视实物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第二,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管理职责不明确或职责划分不清,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缺位或推诿扯皮现象。第三,固定资产管理过程相关环节中,存在管理缺陷,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工作流程;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操作性,未全面做到固定资产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四,建筑物、设备等固定资产档案收集、保管不到位,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管理所需。

(2)风险点。一是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二是缺乏固定资产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不到位;三是未明确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四是部门和人员岗位职责不清、不全;五是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六是固定资产管理措施不到位,特别是防范各类风险措施不健全;七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流程科学性、操作性不强;八是建筑物、设备档案不全,不能为今后固定资产维修及管理提供相关资料。

(3)风险应对措施。一是加强宣贯,提高固定资产重视程度及管理意识;二是加强员工岗位培训,提高员工固定资产管理知识水平;三是根据单位实际,明确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四是在单位文件或制度中明确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与核算管理的部门职责及相应岗位职责,做到分工明确、管理全覆盖;五是针对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制订固定资产各环节内控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内控体系;六是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的管理措施,特别是防范各类风险措施,并纳入内控制度;七是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固化到内控制度,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时效性;八是明确建筑物、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责、工作要求和工作程序。

(二)核算风险

(1)风险描述。因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设备闲置、报废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等财务核算管理问题,导致资产状态不清,资产信息不实等现象。

(2)风险点。一是固定资产盘点不到位;二是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缺乏良好的对接,固定资产对账不到位;三是固定资产计价、折旧不到位,账务处理有误;四是未及时对报废、毁损的不良固定资产进行账务处理。

(3)风险应对措施。一是加强固定资产定期盘点清查,明确盘点工作内容、时限和责任部门及人员;二是加强固定资产对账管理,明确对账内容、时限和责任部门及人员;三是按国家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明确固定资产计价、折旧标准等要求,做好固定资产业务账务处理;四是明确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申报、处理流程,及时做好不良固定资产账务处理。

(三)投资论证风险

(1)风险描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因未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评估,风险分析不全面、不到位,或论证报告(包括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报告等)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合规性,论证的依据和结论与相关法律法规不符,论证的结论缺乏相关材料和数据的支撑等原因,不能为决策提供有效的、可靠的依据等投资论证风险。

(2)风险点。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论证工作制度不健全;二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论证工作流程不完善;三是设备购置前期技术选型论证制度不健全;四是设备购置前期技术选型论证工作流程不完善。

(3)风险应对措施。一是对重大投资和工程建设项目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制定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立项论证、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并通过必要的审批程序,保证论证报告的科学、合理、合规。二是对于添置设备等固定资产购置项目,制定并严格执行前期技术选型论证,并通过必要的审批程序。

(四)投资决策风险

(1)风险描述。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不合规、决策执行过程不规范、决策后发现问题不及时等,存在导致资产损失或形成不良资产以及资产利用率低或资产闲置的投资决策风险。

(2)风险点。一是投资决策制度不健全,投资决策流程不完善;二是决策执行不到位。

(3)风险应对措施。 一是将超过××万元(含)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工作,纳入“三重一大”集体决策范畴;二是规范决策流程,明确决策主体,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实行集体决策,防范固定资产投资决策风险;三是明确并追究决策执行不到位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采购风险

(1)风险描述。一是固定资产在购置环节中,违反计划采购、招标比价、合同评审及签订、验收、入库等相关规定,导致固定资产性能或到货时间不能满足要求,或性价比低,或造成资产损失等采购风险以及等廉洁风险;二是固定资产在采购环节中,违反计划采购、招标比价、法人授权、合同评审及签订等相关规定,导致固定资产性能或到货时间不能满足要求,或性价比低,或造成资产损失等采购风险以及等廉洁风险;三是固定资产在采购环节中,违反合同专用章管理、验收、入库、付款等相关规定,导致固定资产性能或到货时间不能满足要求,或性价比低,或造成资产损失等采购风险以及等廉洁风险。

(2)风险点,主要有16项内容。设备等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采购计划编制与审批流程不完善;违反计划采购;固定资产招标比价制度不健全,招标比价工作流程科学性、操作性不强,缺乏相互环节之间的制约机制;违反招标比价相关规定及工作流程,存在规避招恕⒎纸獠晒旱刃形;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流程科学性、操作性不强;合同条款不齐全、不规范;合同未经专业或相关人员审核等;合同审核人员履职不到位;法人授权委托制度不健全;违反法人授权委托制度,比如未经授权签订合同;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不健全,盖章流程不明确;未按规定加盖合同专用章;固定资产验收不合规;未办理入库手续就交付使用;财务未按合同付款约定支付合同款;未按规定保管合同。

(3)风险应对措施,共有16种办法。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制度,完善采购计划编制与审批流程;明确并追究违反计划采购的责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建立相互环节之间的制约机制;明确并追究违反招标比价规定及工作流程的相关责任;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流程;根据合同类别,制定相应的合同模版,完善合同条款;明确并追究违反合同管理规定的责任,追究未履行合同审核的相关人员责任;明确并追究违反合同管理规定的责任,追究合同审核人员履职不到位的责任;建立健全法人授权委托制度,完善工作流程;明确并追究违反法人授权委托规定的责任,追究未经授权签订合同人员的责任;建立健全合同专用章制度;明确并追究违反合同专用章管理规定的责任,追究未按规定加盖合同专用章人员的责任;明确并追究固定资产验收不合规相关人员的责任;明确并追究未办理入库手续就交付使用相关人员的责任;明确并追究未办理入库手续就交付使用相关人员的责任;加强合同管理考核。

(六)周期检定、维修、保养风险

(1)风险描述。设备(仪器等)、建筑物等固定资产,因未按期进行必要的检定、保养、维修,从而导致固定资产功能下降、不能正常使用或降低使用寿命的风险。

(2)风险点。一是未制定或未严格执行设备周期检定计划;二是未制定或未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计划。

(3)风险应对措施。一是明确规定设备(含仪器)定期检定要求和工作程序,按要求制定设备周期检定计划,并严格执行;二是明确规定设备维修、保养要求,按要求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严格执行。

(七)设备故障风险

(1)风险描述。设备发生故障或因未定期进行设备大中修,可能导致设备不能正常使用、设备功能下降或降低使用寿命的风险。

(2)风险点共有5项。未进行设备周期定检;未进行设备保养、维修;设备质量问题;设备违规使用;设备使用寿命到期。

(3)风险应对措施共有5项。对设备周期检定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加强采购风险的防范措施;明确设备使用规则,并严格考核;明确设备报废程序,并严格执行。

四、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体系框架构建

结合企业实际,将上述固定资产辩识的风险点和风险应对措施,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相结合,构建一套固定资产内控制度框架,至少包括如下18个管理制度,见表1。

在制度编制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内部控制方法,包括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控制方法,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与此同时,还应考虑固定资产业务内容存在交叉、业务量大小等情况,结合工作流程对制度进行统筹设计,例如可将防范设备投资论证风险和设备采购风险融合在一个“设备购置管理办法”中,可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与核算管理融合在一个“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

五、结束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全过程的,只有每个环节都管理到位,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全覆盖,才能提高固定资产整体管理绩效,防范固定资产各类风险。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相结合,促进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构建,使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体系的全面系统性得到提高,实现固定资产管控全覆盖。

⒖嘉南祝

[1] 吴建华, 基于价值链管理的航空公司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研究[J].交通财会,2013(12):16- 18

[2] 蒋芳,杨翠萍,关于施工企业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建设的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1(23):116- 118

[3] 朱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分析[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1(4):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