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酒中八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患者,男,50岁。发现左侧腋下肿物1个月余就诊。查体:左侧腋下可触及一枚约“鹌鹑蛋”大小的肿物,质硬,与周围界限尚清晰,触之无压痛,双侧无胀痛,无溢液及内陷。胸部CT检查(图1)示:左侧腋窝处多发肿大淋巴结。2013年12月4日取左侧腋下肿物行常规病理检查:(左腋下)送检组织内见腺癌浸润,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符合乳腺来源,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DX2(-)、CK7(-)、CK20(-)、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90%、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50%、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Ki-67阳性率10%、GCDFP-15(+)、NapsinA(-)、TTF-1(-)、CD56(-)、CgA(-)、Syn(-)。2013年12月17日行左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回报(图2):(左侧腋窝)皮下纤维组织增生,带有多量慢性炎细胞浸润,并见异物巨细胞反应,未见恶性腺体成分,皮肤切缘未见癌,肌肉未见癌,Ⅰ、Ⅱ组淋巴结(40/41)、Ⅲ组(7/7)、锁骨上淋巴结(1/1)均见癌转移。术后于2014年1月17日给予患者行六周期“EC-T”方案化疗(紫杉醇330mg+环磷酰胺1g+表柔比星120mg),整个化疗过程顺利,无明显不适。4月10日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临床靶区包括左侧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及左侧胸壁,处方剂量:50Gy/25F,整个放疗过程顺利,未出现明显不适。出院后嘱患者口服他莫昔芬行内分泌治疗5年。2014年9月1日(放疗结束后14周)门诊复查,锁骨上及双腋下超声未见明显肿大淋巴,胸部CT未见异常,其他影像学检查未见远处转移征象。
2讨论
乳腺癌多发生于女性,男性乳腺癌很少见,约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1%,而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男性乳腺癌则更加罕见[1,2]。男性乳腺癌发病率约0.85/10万~1.30/10万,不到男性恶性肿瘤的1.5%[3]。近些年来男性乳腺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4]。隐性乳腺癌指乳腺未触及肿块,而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后将首先出现远处转移症状而无明显肿块以及影像学检查如乳腺钼靶平片检查未见相关征象的乳腺癌归为此类。多数学者认为男性乳腺癌发病有遗传倾向,内分泌异常、男性乳腺发育症、放射性损伤、局部创伤、Klinefelter综合征(性染色体异常和尿内垂体促性腺激素增多)、肝病等也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5]。
早期乳腺癌患者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常会出现相对明显的临床表现,如乳腺肿块,皮肤、及乳晕异常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块等,这些可以通过临床查体或是B超发现,而最终的确诊还是需要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因为男性患者的不发育,只有很薄的一层乳腺组织,肿瘤更容易侵及皮肤、胸肌筋膜,也易穿透乳腺组织侵入区域淋巴组织,故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乳腺没有多少临床异象,往往进展到中晚期通过腋窝及锁骨上下窝转移的淋巴结而被诊断[6]。在男性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表达超过90%,孕激素受体表达超过80%[7]。当ER和PR均不表达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免疫组化的其他检测项目如HER-2、Ki-67、NapsinA(-)、c-erbB2、增殖细胞核抗原、多重耐药基因、p53和Bcl-2等来诊断乳腺癌[8]。男性乳腺癌病程长,转移率高,导致预后相对很差。以腋窝肿大淋巴结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患者因其发病隐匿,更容易出现误诊,从而导致治疗的延迟,因此合理的治疗尤为重要。不同期别的乳腺癌患者预后跟性别相关性不大,所以适用于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男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的治疗一般首选手术,以往标准的手术方式为乳腺癌根治术,大量研究表明乳腺癌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的生存率没有太大差异,且根治术需要植皮,术后容易发生皮瓣坏死,现在多已采用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是一种全身疾病,所以术后辅以放化疗及内分泌等综合治疗能大大降低该病的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10]。男性乳腺癌一般采用与女性乳腺癌相同的放疗指征,如肿瘤直径较大、切缘阳性、脉管有癌栓等。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可以降低患者70%的复发风险和9%~12%的死亡率。现行的国际标准剂量是50Gy/25F,照射靶区包括锁骨上下野及胸壁野,若腋窝淋巴结未清扫或清扫不彻底还需包括腋窝,然后对瘤床再加量10~16Gy。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于常规分割的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模式,其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就是大分割放疗和加速部分乳腺照射,这对常规放射治疗提出了挑战[13]。对肿瘤直径大于1cm及有淋巴结受累的患者应给予化疗。没有淋巴结受累的患者给予己蒽环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有淋巴结受累的患者应给予联合蒽环类和紫杉类的联合方案。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雌激素受体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扩大淋巴结清扫与标准根治的比较
认为扩大淋巴结清扫具有一定优势的研究大多是非随机对照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受到一定的偏倚影响。通过总结关于扩大淋巴结清扫对比标准清扫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controltrials,RCT)研究,普遍认为扩大淋巴结清扫并不能在长期生存中获益。意大利的多中心研究[2]是第1个RCT研究,随机纳入40例患者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另外41例患者加行扩大淋巴结清扫,与标准根治相比扩大淋巴结清扫所得的淋巴结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是13枚对20枚。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在有淋巴结阳性的亚组分析中,扩大淋巴结清扫组的患者有更长的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大的RCT研究来自Yeo等[3],随机入组146例患者行标准根治,而148例行扩大淋巴结清扫,其中1/3的患者联合远端胃切除。然而Yeo等[3]的研究入组了壶腹部恶性肿瘤、胆总管远端恶性肿瘤和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因此产生了不同的5年生存率以及不同的淋巴结转移方式。这项研究并没有发现扩大淋巴结清扫具有显著优势。稍近的一个多中心RCT研究来自日本的Nimura等[4],随机纳入112例患者行标准根治或扩大淋巴结清扫,但仅纳入胰头恶性肿瘤的患者。相较于前两项研究各式各样的辅助治疗方案,这项研究中的患者没有进行辅助化疗。与前两项研究一样,没有发现扩大淋巴结清扫在总生存时间上的优势。来自韩国的Jang等[5]是最近的一项多中心研究,随机入组83例患者行标准根治,而86例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扩大根治组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更多(33.7对17.3,P<0.001),也只纳入胰头恶性肿瘤患者,结果发现,术后的辅助化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率;与标准根治相比,扩大淋巴结清扫并没有在总生存时间上为患者带来益处。因此,现有的循证医学资料并不支持扩大淋巴结清扫应用于胰腺恶性肿瘤的治疗。但是,这些研究各自都因为样本量小、纳入疾病不同和清扫范围不同受到质疑。由于缺少标准规范化的术后辅助治疗,对生存时间有一定影响。
2胰腺癌淋巴结清扫缺乏公认的标准
胰腺恶性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至今缺乏淋巴结清扫的标准,这让胰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比较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都饱受质疑。从以上RCT研究来看,他们对于标准及扩大清扫范围的定义都不相同,如清扫胰头前或胰头后淋巴结(LN17,LN13)、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LN12)都算在标准清扫范围内,而肝总动脉旁淋巴结(LN8)却没有被所有研究纳入标准清扫范围,因此,缺乏一个公认标准的清扫范围,使研究间的比较产生偏倚。最近提出的淋巴结转移度(lymphnoderatio,LNR)(转移淋巴结数/检测淋巴结数)是胰腺癌切除术后一个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6]。LNR与一定的淋巴结检出数有关,它判断预后的正确性依赖淋巴结检出数,说明扩大淋巴结清扫的优势在于更好地判断预后,而不是起真正的治疗作用。目前,已有了一个相对权威的标准根治清扫范围来自国际胰腺手术学组(ISGPS),其新的标准根治范围包括LN5、6、8a、12b1、12b2、12c、12p、13a、13b、14a、14b、17a和17b,将LN8p、12a、14c、14d和16归入扩大清扫范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却也是争议的出发点。对于12组、8组、14组和16组是否需要清扫以及清扫的程度,许多临床医师会根据自己的研究、临床经验、患者预后产生质疑。这也体现出对清扫淋巴结意义的不同理解。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研究从各个角度来证实或者反对这一新制定的规范。
3肿瘤性质决定清扫方式
3.1胰腺恶性肿瘤的复发特点
胰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复发模式的研究并不多。一项单中心研究[7]中,145例患者因胰腺恶性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随访中110例患者复发,局部区域复发有44例(40%),其中单有局部区域复发的比较少见(17%),而在110例复发患者中有57例发生肝转移(52%)。我们认为,术中镜下切缘阳性(R1)切除是引起局部复发的原因之一,普遍认为能够减少R1切除率的扩大淋巴结清扫并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复发。这也是胰腺恶性肿瘤的特点之一,手术允许出现R1切除。外科医师往往认为减少R1切除就能有效延长胰腺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但胰腺恶性肿瘤特定复发模式决定了即使是切缘阴性(R0)切除也不能有效减少复发,扩大淋巴结清扫只能降低小部分的切缘阳性率。
3.2淋巴结转移的分布特点
胰腺淋巴结转移的分布模式也对扩大淋巴结清扫提出了质疑。Cubilla等[8]研究了胰头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模式,22例接受扩大淋巴结清扫,1/3的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其中沿着胰腺上下缘转移多见。淋巴结转移的解剖学分布是由日本的Kayahara等[9]和Ishikawa等[10]里程碑式的研究所揭示。最常见的淋巴结转移站点是胰十二指肠后淋巴结、肠系膜上动脉旁淋巴结和胰十二指肠下淋巴结。这些数据后来被日本的RCT研究证实[4]。值得一提的是,只有5%的病例发生了标准清扫范围之外的淋巴结转移。故对于远处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不仅可以在术前选择患者进行扩大淋巴结清扫,同时也可以在术前选择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预后分析中我们发现,肠系膜上动脉旁或者其他更少转移的淋巴结站(如脾动脉旁)往往预后更差。但依据现在的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很少会把这些淋巴结站点涵盖在内。与其他肿瘤如胃癌不同的是,胰腺癌出现较远的淋巴结转移应该被认为是肿瘤侵袭性或肿瘤演进的标志。因此,扩大的淋巴结清扫可能对生存获益的帮助不大。和T3或以上肿瘤、动脉神经侵犯一样,如果腹主动脉旁(LN16)淋巴结转移在术前发现,可能新辅助化疗相对直接手术治疗反而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在TNM分期系统中有一点需要强调,腹主动脉腔静脉间淋巴结转移在胰头恶性肿瘤(腹主动脉右侧淋巴结LN16)中被分为M1,腹腔干周围淋巴结(LN9)在胰体尾恶性肿瘤中也被分为M1。腹主动脉周围M1淋巴结的播散预示着预后很差,平均生存期在6个月左右。在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中,30%可能有腹主动脉旁的淋巴结转移,这些患者可能不适合行根治性切除。
3.3其他转移途径
反对扩大淋巴结清扫者还认为,胰腺恶性肿瘤不仅通过淋巴转移,还经腹膜和腹膜下播散,包括血管神经周围浸润、腹膜腔和后腹膜播散,形成远处血运转移。淋巴转移和血管侵犯都将导致肿瘤细胞进入静脉循环。另有研究[11]表明,非常规的淋巴结转移会导致肿瘤细胞转向脉管系统,形成不同的转移路线。故扩大淋巴结清扫对于非常规转移途径的患者可能起不到所期望的作用。
4根据患者生存质量决定清扫方式
[关键词] 钼靶X线;彩超;早期乳腺癌;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8(a)-019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molybdenum target X-ray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breast cancer.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of 14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confirm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in our department from March 2013 to March 2016, were examined by molybdenum target X-ray and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Compare the correct detection rate of the two kinds of tests. Results The correct detection rate of molybdenum target X-ray was 86.4%, The correct detection rate was 77.1%,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Molybdenum target X-ray examin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breast cancer, Important value for early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Can be used a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Worth applying.
[Key words] Molybdenum target X-ray ;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 Early breast cancer ; Diagnostic value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1],全球每年约有120万乳腺癌新发病例,死亡患者约50万。2014年ASCO会议上美国癌症协会公布了美国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2],女性人群中乳腺癌发病率为29%,死亡率为15%。而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3],且趋于年轻化,成为影响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钼靶X线和超声是临床早期乳腺癌诊断最常用的方法。该研究方便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该院放射线科诊治的1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钼靶X线、B超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放射线科诊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女性患者140例,均进行钼靶X线与超声检查。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47.2±1.2)岁。患者均有乳腺区疼痛,其中伴肿块51例,溢液24例,内陷13例,无腋窝淋巴结转移。部位:左侧81例,右59侧。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89例,导管内原位癌16例,浸润性小叶癌18例,黏液腺癌13例,小管癌2例,小叶原位癌2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查方法
1.2.1 钼靶X线 采用PLANMED Sophie Classic钼靶X线机[4],暴露,取双侧乳腺轴位及斜位摄片,根据不同病变部位加侧位照和放大摄影,观察患者病变位置、大小、类型、有无肿块及乳腺边缘等。
1.2.2 超声检查 采用GEV-730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7.0~11.0 MHz。患者仰卧位,按顺时针方向对患者进行纵、横、斜、环多切面扫查,观察病变位置、大小、内部和边缘回声及血流信号分布等。
1.3 观察内容
观察两种检查的检出率征象。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分析全部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准确率比较
钼靶X线检出121例,正确检出率为86.4%,超声检查检出107例,正确检出率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征象
钼靶X线:①直接征象:结构紊乱,有肿块或结节影;边缘模糊,有毛刺或牛角样改变;有微小钙化灶。②间接征象:肿块周围乳腺结构紊乱56例,出现局限性密度增高影,边缘多有毛刺及分叶;血管增粗47例,肿块周围血管增粗多增影,皮肤增厚;凹陷5例。彩超:肿块边缘模糊不清,凹凸不平,呈锯齿状,内部呈低回声且回声分布不均41例;微钙化23例;血流信号显示明显血流低回声节29例;表现出囊性回声4例。
3 讨论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生呈逐年增高且年轻化趋势发展,严重影响了妇女的生活和生命质量。目前,乳腺癌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有研究表明[5],乳腺癌与月经初潮、闭经时间、生育时间、激素和营养状态等密切相关,月经初潮年龄55岁,发生乳腺癌的机率较闭经早的人群危险性增加1倍。由于早期乳腺癌病灶较小,临床无明显症状,常通过体检或筛查发现。因此,选择适当的检查对提高诊断,及时正确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钼靶X线是一种数字化影像技术[6],其利用X线的物理特性与组织密度的不同,将的图像投影在X线片上,从而发现可以恶性病变,其优点表现在:①清晰度高,可从乳腺的整体全面观察结构和病灶情况,尤其对中老年乳腺内脂肪较多、腺体部分退化者,在钼靶上能清楚的显示病灶;②分辨率高,钼靶能有效识别乳腺内软组织及密度的异常改变,尤其是肿块的微小钙化,可发现不足0.1 cm大小的恶性钙化灶,有效提高了疾病的检出率;③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钼靶是一种相对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可观察各种生理因素(月经周期、妊娠、哺乳情况、内分泌改变)对乳腺结构的影响[7],且不影响妇女健康。大大提高了彩超因检查图像整体性差,对较小钙化灶及脂肪丰富的乳腺病灶显示不清造成误诊、漏诊的机率,提高了彩超检查的局限性。但应注意的是,钼靶X线有时会因乳腺腺体过于致密、癌细胞周围明显的炎性水肿反应引起高密度阴影而掩盖肿块,造成图像不显示,影响检查结果。通过对本组病例进行检查,结果显示,钼靶X线正确检出率为86.4%,超声检查正确检出率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钼靶X线检查具有诊断确诊率高、分辨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检查的准确度,对早期乳腺癌确诊有重要价值,可作为早期乳腺癌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值得推广。但也对应结合临床,以降低误诊、漏诊率。
[参考文献]
[1] 徐安波.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应用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23(5):164.
[2] 姜志红,赵小华.CT钼靶X线对乳腺癌早期发现的价值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4,7(2):623.
[3] 赵学雷,刘永健,毛艳蕊,等.X线钼靶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57-59,60.
[4] 张瑞,冯威,李彦明.数字化钼靶X线成像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4,10(1):1080-1081.
[5] 李红敏,张倩倩,于敏.数字化钼钯X线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病变的X线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6):284-285.
[6] 陈冬秀.未扪及肿块乳腺癌诊断中钼靶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6):2119-2120.
[7] 姚婕,胡煜N.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与技术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5,21(4):444-445.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亚甲蓝染色法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是乳腺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易引起淋巴水肿、上肢感觉障碍等并发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s biopsy,SLNB)是微创技术,可减少ALND带来的众多并发症。为了探讨SLNB在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所在科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6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中行SLNB,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1例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年龄27~68岁,中位年龄46岁,均经活检或术前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所有病例符合以下条件:(1)原发乳腺单发肿瘤,直径
1.2方法全麻后,取亚甲蓝4 ml在乳晕皮下注射并局部按摩10 min,然后在腋窝毛发区下方切口约3~5 cm,切下皮肤、皮下组织,在胸小肌旁切开腋筋膜,尽量在无血操作下仔细解剖,沿蓝色的淋巴管自下向上、自内测向外侧寻找染色的淋巴结,即前哨淋巴结(SLN)。SLNB后行乳腺癌手术,包括ALND,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
1.3SLNB的评价标准检出率=SLN检出例数/实施SLN检测所有例数×100%;准确率=(SLN真阳性+真阴性例数)/SLN活检总例数×100%;灵敏度=SLN阳性例数/腋窝淋巴结阳性例数×100%;假阴性率=SLN假阴性例数/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例数×100%;假阳性率=SLN假阳性例数/腋窝淋巴结转移例数×100%。
2结果
61例早期乳腺癌手术患者,58例找到SLN,检出率为95.1%(58/61)。共检出SLN 179个,平均3.1个。准确率96.6%(56/58),灵敏度为88.2%(30/34),假阴性率为5.9%(2/34),假阳性率为0。
3讨论
SLN是指最先接受瘤床淋巴引流的淋巴结。SLNB是指切除SLN并送病理检查以推测局部其他淋巴结有无转移的一种诊断性措施。研究发现,活检中只取出1枚SLN时,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假阴性率较高;取3~4枚时,98%~99%的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被检出[1];而取到5枚以上的并不能降低腋窝淋巴结转移假阴性率,反而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因此,理想的淋巴结活检数量是3~4枚。本研究共检出SLN 179个,平均3.1个,与文献研究基本一致。
乳腺癌SLNB的主要方法有染料法、放射性示踪剂法和两者联合法。本研究应用亚甲蓝染色定位SLN,其优点在于淋巴组织吸收快,能清楚显示淋巴管和淋巴结;同时,又具有价格低、无毒性等优点,患者容易接受。文献报道,亚甲蓝在SLN检查成功率为97.89%、准确率为97.85%、灵敏性为91.67%、假阴性率为8.33%、特异性为100%[2]。本研究SLNB的检出率为95.1%,准确率为96.6%,灵敏度为88.2%,假阴性率为5.9%,假阳性率为0,其结果接近于文献报道。
ALND是乳腺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腋窝淋巴结的状况是早期乳腺癌患者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并可指导患者是否需要全身治疗及放疗。研究表明,早期乳腺癌患者行ALND对其生存效果并无明显改善,较大的手术范围只能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SLNB结果阴性的患者,再行ALND并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3]。对于这部分患者,避免ALND已成为标准治疗。SLNB减少了ALND带来的诸多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腋窝淋巴结状况的评估中,有逐步取代常规ALND的趋势。
目前,SLNB存在假阴性现象。本研究中出现2例假阴性,假阴性率为5.9%,与国外多中心、前瞻性实验所得出的假阴性率范围一致。造成SLN病理检查假阴性结果的原因既有术中病理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同时又存在个体解剖结构的变异,使肿瘤细胞不经过前哨淋巴结转移,而对这一变异在人群中的比例目前尚无研究数据。
综上所述,亚甲蓝染色法是乳腺癌SLNB的可靠方法。根据乳腺癌SLNB的状态对手术方式进行选择,使部分患者免于ALND带来的诸多并发症。因此,SLNB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检测技术,SLN病理为阴性的,SLNB可替代ALND。
参考文献
[1] Yi M,Meric-Bemstam F, Ross M i,et a1.How many sentinel lymph nodes are enough during sentinel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 breast cancer[J].Cancer,2008,11(3):30-37.
[2] 刘娟娟,王永胜.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其在保乳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7):578-581.
关键词:纳米碳;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有可能会并发很多种并发症,主要包括上肢淋巴水肿、功能障碍、皮下积液和切口愈合不良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身体健康有着重大的不良影响。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新方法,所谓的前哨淋巴结是指原发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中必经的第一枚淋巴结,通过此活检法,使其前哨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又不影响其预后。文章拟用1%亚甲蓝及新型染色剂纳米碳(卡纳琳)作为示踪剂,进行临床定位等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011年入住我院的乳腺癌患者132例,左侧乳腺癌63例,右侧乳腺癌69例,年龄26~72岁,中位年龄47.3岁。绝经前85例,绝经后47便,肿瘤均为单发。患者均为Ⅰ、Ⅱ期,既往无腋窝手术史。均于术前细针穿刺成术中冰冻病理确诊。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103例,导管内癌21例,髓样癌8例。
1.2 材料: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卡纳琳)由重庆莱美医药有限公司生产,50 mg/支,1%亚甲蓝由江苏济川制药集团公司生产,每支安瓿2 ml。
1.3 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纳米碳组66例,二组为亚甲蓝组66例。患者均于求药细针穿刺或术中冰冻物理确诊为乳腺癌,拟行根治求,一组术药抽取纳米碳混悬液2 ml,于乳晕分4点(3点、6点、9点、12点)及肿瘤表面皮肤平均注入0.4 ml。二组抽取亚甲蓝4 ml于分别于同样部位注入0.8 ml,20~30 min后于患者患侧胸大肌外侧腋皱劈下缘作一切口,解剖追踪染色淋巴管,找到的第一枚淋巴结为前哨淋巴结,若未找到可向腋窝深部追踪,我出染色淋巴结送冰冻病理检查,然后均行改良根治术。
1.4 SLNB技术标准:按照美国Louisville大学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标准进行评价[1]。其计算方法为:灵敏度=(前哨淋巴结阳性例数/腋窝淋巴结转移例数)×100%。准确率=(前哨淋巴结真阳性和真阴性例数之和/前哨淋巴结总例数)×100%,假阳性率=(前哨淋巴结假阳性例数/腋窝淋巴结转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两组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并用χ2检操作统计分析。
2 结果
两组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比较(%)
组别
检出率
准确率
灵敏度
假阴性率
纳米炭组
96.9
95.3
96.2
3.8
亚甲蓝组
86.4
84.8
96.3
3.7
χ2值
4.635
3.953
P值
0.031
0.047
1
1
3 讨论
乳腺癌SLNB在欧美国家的部分医院已用于临床,若SLN(+),则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若SLN(-),则腋窝不作处理。然而腋窝淋巴结清扫后的一系列并发症,特别是患侧上肢淋巴水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某种意义上存在过度治疗。本研究表明,纳米碳与亚甲蓝两组患者中,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纳米碳组的检出率、准确率明显优于亚甲蓝组,而灵敏度、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自Giuliano等采用异硫蓝行乳腺癌SLNB以来,各国医学界人士都在研究探讨不同的染色方法和效果[2]。染料法中包括常用的易硫蓝(Lsosu lfan blue, IB)、专利蓝(Patent bltie,PB)和亚甲蓝这三种方法,前2种维持淋巴结蓝染状态时间短,价格较为昂贵,而且通常情况下市场上很难买到,用于SLNB中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亚甲蓝相对而言较有价格优势,简单方便,没有放射性污染,便于临床推广,放射性核素探测法术前准备工作繁多,费用也较昂贵[3];而且原发肿瘤接近腋窝时遭受的干扰大,不利于SLN的准确定位。
我们挑选淋巴结示踪剂时应满足以下条件:①淋巴组织吸收快,能清楚地显示淋巴管和淋巴结;②不进入毛细血管,避免大量组织被染色;③在SLN中聚集并停留较长的时间;④成本低,无不良反应。以MB为主的染料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①由于注射液中亚甲蓝以溶解状态存在,故注射后即可进入毛细淋巴管又可进入毛细血管;若注射剂量较多或深度较浅则易造成淋巴管、组织间隙及血管等被广泛染色,不能有效的勾勒出病灶的范围,不利于捕捉病灶并准确活检;②溶液迁移速度较快,MB易向下一级淋巴结蔓延,导致SLNB定位不准确[4]。
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作为一种全新的染色材料,其已广泛应用于胃癌等肿瘤的淋巴结示踪[5]。纳米炭混悬液具有高度的淋巴系统趋向性。当其注射至局部组织时,可被巨噬细胞吞噬。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为30~50 nm,纳米活性炭团粒粒径平均为150 nm,且毛细血管基底膜发育较完全,其基本不进入血管,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呈叠瓦状排列,间隙达100~500 nm,且基底膜发育不完全,故纳米炭混悬液可迅速进入淋巴管;加以组织间液和淋巴液的压力差,淋巴液呈向心流向,及巨噬细胞对ACNP颗粒的吞噬作用等,使其迅速滞留集聚于淋巴结,使淋巴结染成黑色。实现了肿瘤区域引流淋巴结的活体染色,达到示踪淋巴的目的。
综上所述,前哨淋巴活检作为一种推动微创手术的技术,正在不断地推广与应用,染料法作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方法之一,纳米碳优于亚甲蓝均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且格低廉,操作简单,值得广泛推广。
4 参考文献
[1] 王 水,查小明,范 萍,等.乳腺癌染料法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2002,24(1):190.
[2] Giuliano AE,Kirgan DM,Guenther JM,et al.Lymphatic mapping and sentinel Lymphadenectomy for breast cancer[J].Ann Surg,1994,220(3):391.
[3] 刘 奇,左文述,王永胜,等.乳腺癌哨位淋巴结临床意义的研究[J].肿瘤防治杂志,2000,7(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