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过度消费

过度消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过度消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过度消费

过度消费范文第1篇

《无间道》里面,也有句名言:“出来混,总要还的。”

“一到月底的时候,我就会整理一下自己一个月的消费记录,盘算一下是全部还清还是只能还最低还款额。”在某传媒公司工作的尹瑶说,她现在的生活有点金钱上的压力,原因就是欠了太多的卡账,“第一次的透支消费是为了买洗衣机,第二次是买了个相机,当时还认为从此告别了缺钱度日的噩梦。”这导致没有理财观念的她欠下了几千元的卡账。

在银行还完了最后一笔信用卡欠款的某高校教师李娟打来电话,说她前几天刚还完了所欠银行的钱。从银行的大门中走出来的那一刻,她“感到一身的轻松。”因为,她终于摆脱了近半年来让她身心疲惫的“卡奴”生活。“刚才,我把最后一笔欠款还完后,就立刻把卡报停了,这半年真是折磨死我了!”她说。

随着“用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的观念逐渐普及,信用卡透支已经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行为。这种观念多是有“未来有稳定的收入,职业生涯不断上升”做基础,但一个潜在的危险是,这部分人群的抵抗风险能力并不高,一旦发生大的生活变故就很可能带来金融风险。

有研究表明,在同等情况下,刷卡的消费者比用现金支付的消费者购物时往往要多开支五分之一左右,且经常要超过自身的经济能力。在英国,信用卡危机已经引起了政府关注,要求信用卡的广告一律要注明“这东西等于火中取栗”等类似于香烟广告中的警示语。

从实际情况看,现在大多数持卡人都是较为理性的。但看看身边日渐庞大的“月光族”队伍,以及满眼皆是的“负翁”们,这种“提前型消费”已经开始在我们身边逐渐普及了。如何更好地使用信用卡已经成为了摆在每个“卡民”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卡奴”一词最先源于台湾,台湾地区金融主管部门将无力偿还银行最低还款额,且连续3个月未能还款的人定义为“卡奴”。在大陆,如果透支超出还款能力,除了信用受损外,还会因延迟还款而带出滞纳金、罚息等额外支出,从而使本已难以还清的债务越滚越多。因此,从理智的角度来说,持卡人应对当期消费进行自我控制,避免使自己陷入到“卡奴”的生活中。

中国国内发行的信用卡按年龄、薪酬等不同层次主要划分为三类,不同的人群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办理相应类别的信用卡。

普通卡的发卡目标主要为工薪阶层,由于工薪阶层收入、理财水平不高,因此普通卡的透支额度较低。这类消费者不宜经常性透支,应有计划、有限度地使用银行提供的信用额度,合理消费。

金卡的使用者一般为有较高收入、热衷于追逐时尚潮流的白领。持卡人因拥有较高的资产证明和理财能力,因此在享受金卡带来的积分回馈之余,通常会将信用卡作为融资工具,充分利用免息还款期透支信用卡提供的信用额度,购买基金或通过网络购物实现套期获利。

作为直接定位于高端用户的白金卡,不仅能提供6位甚至更多位数的信用额度,还会提供意外入院医疗保险及全球紧急支援等服务。其持卡人更多是将高额信用额度用作投资资金周转,以便于后续资金流的运作。而银行也会通过资深理财顾问对客户的信用额度使用提供支出分析、支出管理等,以降低客户的资金调度成本,提升盈利空间。

理财专家建议,首先不要随意申领信用卡,不要因为追赶时髦或者替朋友帮忙而使自己手中掌握过多的信用卡,因为即使你的信用卡没有激活银行也要收取数额不等的年费。同时要根据自己的消费计划、承受能力和购买力,来确定所持有信用卡的总额度。其次,尽量避免用信用卡提取现金。 然而,伴随着银行卡产业的高速增长,各类银行卡犯罪也相伴而生,并且银行卡犯罪实施过程更为隐蔽,手法不断翻新。近期,信用卡套现、伪卡欺诈、ATM资金诈骗、短信和电话转账等风险案件频频见诸国内各大媒体。

2009年3月27日,北京朝阳区法院审理一宗伪造信用卡套钱诈骗案,犯罪嫌疑人白某称,自己在广东等地购买了磁卡数据采集器、读写卡器、空白磁卡等工具。借给客户结账之机,用磁卡数据采集器刷走对方信用卡信息。 没有丢失过银行卡,同样可能被盗刷。广东某地农业银行4位储户在同一天被盗刷90余万元。专家认为,这样的案例频发,首先和国内银行卡太易复制有关。国内银行卡均是磁条卡,而非更安全的IC卡。其次,和银行后台对账户管理不够严密也有关系,使“克隆卡”蒙混过关。还与ATM机等银行产品安全监测不够完善有关。为此,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公安部、工商总局等四部委近日联合《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要求央行应会同公安部,协调两部门及各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的力量和资源,共同成立联合整治银行卡违法犯罪办公室。并首次明确,持卡人开通电话转账、ATM转账的,每日每卡转出金额不得超过5万元;未采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安全认证方式的持卡人,其网上转账单笔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每日累计转账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

信用卡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使得四大国有银行和12家股份银行对信用卡业务是倾情投入,国内信用卡业务一度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态势。发卡数量是增长了,各银行市场份额也占了一些,但问题也随之来了。

银行提起的信用卡诉讼一般包括两类:一种是恶意透支,持卡人打从办卡起就可能不打算还款;另一种是无力还款。对于后者,如果说是因为对个人的风险预估准备不足,还情有可原:那么对于前者,仅凭一句对个人资料的审查不周那也未免太敷衍了。

实际上,今天国内出现的信用卡诉讼膨胀之势,与发卡行自身有很大关系。为了摆脱对吃存贷差这种传统业务的依赖,各银行不约而同地看中了信用卡这块令人眼馋的“肥肉”。为了抢占市场,各银行更是拼命地跑马圈地,无形之中放松了对办卡人的身份审查和信用评估。

随着竞争的激烈,有的银行干脆实行制,将信用卡发行业务外包给一些公司。为了多揽业务,这些公司又“长”出许多二级、三级公司。本来按照与银行的约定,商要承担初步核查申请者资料的工作。但业务员为了跑“量”而多拿提成,实际做法却相当简单:申请者提供身份证、收入证明等的复印件,核查时只需打个电话和对方确认信息即可。审核走了过场,当然会有不少漏洞可钻。

信用卡业务本来是各大银行力拓的零售中间业务之一,何曾想到,这块“肥肉”尚未吃好,却被那些恶意透支者和无力还款人士“卡”住了自己。频繁的诉讼不仅搞得一些银行焦头烂额,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因持卡人无力还款而导致的呆坏账风险正逐步加大,而目前国内的金融环境对此风险能否有效防范还很难讲。

过度消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过度包装 绿色消费 社会阶层

一、过度包装的界定

从定性的角度来说,过度包装指商品的包装超出了包装本应具有的保护商品、方便运输、美化商品的基本功能,超出了正常的必要程度的包装。从定量的角度来说,主要从包装层数、包装空隙率、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率等方面做出限定。

2010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就明确做出了定量的规定: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层数不得超过3层、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饮料酒的包装空隙率不得超过55%、糕点的包装空隙率不得超过50%、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空隙率不得超过60%;饮料酒、糕点、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层数均不得超过3层。

除食品和化妆品行业外,过度包装在其他行业也比比皆,比如精装版图书,房地产的宣传单及包装袋。

二、过度包装的危害

1.增加消费者成本。首先,过度包装必然带来销售价格的上升,而这一价格的上升必然是由最终消费者来承担。其次,除购买商品支付的金钱外,购买过程变得复杂从而精神和体力成本也增加。再次,消费完后包装物大多是如鸡肋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增加了消费者消费完内容物后处理包装的成本。

2.浪费资源。包装工业的原材料如纸张、橡胶、玻璃、钢铁、塑料等,使用原生材料,来源于木材、石油、钢铁等,这些都是我国的紧缺资源。以备受关注的月饼包装为例,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平均每生产1000万盒月饼,就要耗费400-600棵胸径10厘米以上的树木做包装盒。我国每年花在月饼包装上的费用高达25亿元。月饼仅仅是一个节日的用品,日常消费用的烟、酒、茶等商品包装用材就更多了。

3.污染环境。消费者抛弃大量包装废弃物,加重对环境的污染。中国包装废弃物的年排放量在重量上已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3,而在体积上更达到1/2之多,且排放量以每年10%的惊人速度递增。以哈尔滨市为例,2005年1年,哈尔滨市仅废纸就产生约10万吨,其中可回收并重复利用的废纸制品约8万吨。在剩余近两万吨不可回收的垃圾中,绝大多数都是过度包装商品所产生的包装垃圾。另外,为了制造和运输这些包装而排放出的温室气体还使气候变暖步伐加快。

4.诱发社会奢侈风气。我国是礼仪之邦,逢年过节都会礼尚往来,而在礼品的选择上,出于面子,为了好看,或者出于互相攀比的心理,人们往往会购买些过度包装华而不实的商品。更在甚者,有人借过节为名行行贿之实。

三、产生过度包装现象的原因

1.消费者中存在的爱慕虚荣、相互攀比等不良消费观念。这是产生过度包装、搭配包装的根源。因为市场上有这样的需求,企业才会有相应的供给。

2.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企业产品出现同质化、企业间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有些企业会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当市场上对于过度包装的商品有需求时,他们会不惜损害社会利益去满足这些需求,为了追求企业利润而置社会利润于不顾。

3.约束机制的缺失。虽然一些民间组织、行业协会都提出要抵制过度包装,国家也一直试图对过度包装从法律的角度作出限制,而且《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这一国家强制性标准也已于2010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但这一标准的限制范围相对有限,只涉及到食品和化妆品这两类过度包装现象最常见和最突出的行业。

五、从有影响力的社会阶层入手,倡导绿色消费

陆学艺教授等根据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将当前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笔者认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这四个阶层的因其占有资源相对丰富,相应的其社会影响力也较大,应首先在这些社会阶层中培养绿色消费的观念。具体原因如下,首先,这些阶层收入高,对过度包装商品有购买力;其次,这些阶层出于礼尚往来,或出于疏通社会关系,扩大社交面,他们有购买过度包装商品的欲望;再次,以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为例,他们也往往是过度包装商品的真实消费者,他们对于这种过度包装商品的华而不实、对于过度包装带来的危害是有切身体会的。所以,从这些有社会影响力的阶层出发,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另外,上述四个阶层的人群普遍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能够更容易接受绿色消费的观念。在这些有影响力的社会阶层带动下,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崇尚节约、抵制过度包装的合力。消除对过度包装商品的需求才是抵制过度包装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包装浪费是可耻行为,来源:新华网

过度消费范文第3篇

日前,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中国将加快研究制定鼓励发展节能车型的财税政策。目前,我国排量在1.0L以下的微型轿车税率为3%,排量为1.0L到2.2L普通轿车的税率为5%,排量2.2L以上的高级轿车税率为8%。根据财政部透露的信息,可能完全取消1.0L小排量车的消费税,而大幅度增加2.2L以上大排量车的税率,预计最高可能达到27%。 国家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大幅度提高大排量消费税了遏制高耗油汽车的发展,引导消费行为,靠税制来控制石油资源消费增加过快的趋势。政府积极通过税收杠杆推动节能型社会的努力值得称赞。但是这一政策能否达到有效遏制大排量汽车的消费和控制燃油消费增长问题,还值得大家进一步讨论。 媒体最近提供了一组数据显示,美国每辆汽车(不含农用车和摩托车)每年消是1.8吨燃油,欧盟1.5吨,日本只有1.1吨,而中国竟然高达2.3吨。美国汽车尽管排量远远大于世界其他国家,汽车平均行驶距离也比较远,但是汽车饱有量高,一个家庭平均拥有两辆以上汽车,这就导致使用率比较低。欧盟的汽车尺寸和排量都比较小,单程行驶距离也比较远,但汽车饱有量相对低于美国,致使使用率略高于美国。日本汽车比较节油,每个家庭平均只有一辆汽车,而且日本家庭的汽车使用率非常低,许多家庭仅在周末使用,所以被形容为“是为了看的汽车”,每辆汽车的燃油消耗低也就并不奇怪了。但是,虽然中国家庭的汽车饱有量更低,但排量甚至比日本、欧洲更小,由于收入限制,使用率虽然高于日本,但比许多国家要低,所以中国家庭的汽车不论如何也不可能消耗2.3吨燃料。 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一辆中国典型的家庭轿车,例如:排量1.0的夏利或者1.4的POLO,百公里平均油耗约6公升,要想一年消耗2.3吨油,365天每天不停,平均日需要行驶130公里,一年支出1.2万元的汽油费,这是不可思议的。即便是一辆排量1.8的帕萨特或2.3的本田雅阁。百公里平均油耗11公升,每天也要行驶70~80公里,所以家庭轿车不可能是造成中国单车油耗高的主要原因。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每辆汽车平均消耗2.3吨油?其实你到中国的各级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院子里去看一看,就会一目了然。 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垄断企业,不仅车子多、排量大;而且,有专职司机,汽车的利用率极高,每日行驶里程也多得出奇。虽然中国的汽车不是世界最多,但可以肯定,中国的公车世界之最,因为中国行政管理系统的层次之多、机构之多是人类有史以来仅见的。虽然中国只是一个人均刚刚超过1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除了一些产油国和美国警察以外,中国公车的品质和排量恐怕也是世界少见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因为中国的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领导并不需要为购车支出和燃油费用担心,多年来政府税收远远高于GDP增幅,政府的资金十分充足。即便政府没有钱,也会有企业积极帮助代交。 因此,我们不得不置疑,通过增加大排量汽车的消费税能否达到有效遏制高耗油汽车的发展。凯蒂拉克从来没有在美国境外生产,但是他们选种了中国,奔驰和宝马也将在中国生产,这些只考虑性能,不关注油耗的汽车为什么都看中了中国?难道他们是希望将这些车销售给中国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个体户?其实,行内人都明白,他们都寄希望重演“奥迪”公司的“春天的故事”,因为只要成为“国产品牌”,哪怕仅仅是组装一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以极为理想的价格,大量销售给购买力极强的中国各级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市场目标。 排量限制对于未来购买者或汽车制造者也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难题,奥迪2.0T增压涡轮发动机已经可以达到200马力,性能指标比老款A6的2.8 V6的发动机还要强劲,虽然不见得比奥迪2.8省油,但可以避税。同样的技术其他厂家也能提供,如果一个增压涡轮还不能满足动力要求,厂家可以装两个,至少可以再增加30~40马力。可见,按照排量限制汽车等级以达到节油目的是不科学的。即便国家决心限制高油耗汽车,也应该以实际油耗为标准,通过指定机构按照统一规范测定,而不应该以排量为指标。 “能源短缺催生智慧型政府”,世界经历了两次能源危机之后,各国政府都创造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

过度消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符号;电影;审美接受

也许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深深地消费化了,但毋庸置疑,中国的文化产品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符号化”“娱乐化”倾向。社会层化现象明显,“二代”大量存在并不时地显示出他们的权利占有,这些让我们深感社会壁垒的存在、社会层间边界的固化和社会个体自由流动的不易。区域分割和阶层发展不平衡使繁华之上应有的意识倾向,尚未独立出现或是出现却裹带着很多断痕。经济的发展不均衡所带来的社会发展不均衡这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前提性的,我们的社会制度安排以及与之相应的接受心理、接受环境还没有形成,当代中国与消费社会也自然不会完整和全息。“中国向消费型社会转型最缺的就是制度——有利于居民消费的法律、规定和严格的市场管理。”①所以,判定中国是否进入消费社会可能为时尚早。但是,“远”和“无”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中国经济基础的有效支撑,多元社会思潮的交互作用,这些共同体现到当下的文化存和审美走向上,让我们对“消费”已然扑面而来的事实不能视而不见。消费社会所带来的符号、快餐、平面化的产品已相当普遍,雅与俗、地域差别、受众的年龄差别都在日渐消解。尽管消费社会不完全属于我们,但“消费社会”的效应已随处可见,且已经成为我们讨论电影生产和传播的最主要语境之一,它与传统的儒学理性观念一起构成了分析受众审美心理的基本场域。

现代与后现代在电影文化中的博弈

在符号表征已经完全取代了主体价值,过分逼真的虚拟,完全笼罩了客观现实的“大潮”面前,有人提出:美学时代终结了。他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美学,已经不再是艺术和美的学科,而是一种感觉、感性的汇聚和体验。现代性的审美包含三个基本诉求,“一是为感性正名,重设感性的生存论和价值论地位,夺取超感性过去所占的本体论位置;二是艺术品代替传统宗教的形式,以至于成为一种新的宗教和伦理,赋予艺术以解救宗教的功能;三是游戏式的人生心态,即对世界所谓的审美态度”②。现代审美突出了“消费”特征,经济与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结成了已经相当的默契。与传统美学主张相比,它不再崇尚严格和审慎批判技术理性,不再希望经由高扬诗意来实现主体价值,不再建立在近代科学和技术理性的基础上,也就不能在支撑沉重的精神结构和彻悟内容了。于是,美学死去了。当然,这是所谓的传统美学遁形。

与之相反,有人则把这种传媒及其产品向“大众”“消费”走近的过程,看作是一场新的美学革命。大众文化的兴起一定是植根于我们独特的历史的和文化的既定语境,他的出现对于之前我们一直强调的文化的政治性、墨守传统,止步不前,是有极其重要的革新的使命和作用的。这种文化样式的出现是与现代化的建设,社会的深入开放、文明同步的,对人们文化市场意识的出现有着很大的引导和带动作用。③而美学是主体的思想体验和理性批判,一切观点和主张都应该立足和着眼在个体的无拘束和个性充分发散上。这样看来,消费社会语境下的美学恰恰迎合和体现着这一诉求。只是美的体现方式和存在状态,联同批判它的时代理性都在发生一些不可捉摸但又实实在在的改变。从本质上看,改变是形式和包装,体验和感觉却是类似的。只是,这类体验可能是浅表的,是可能被更多的社会个体所感所受的,是略微地消除了某些差别的。

不仅如此,当下电影美学的抉择还体现在主导思潮的矛盾和悖论上。一直以来数千年儒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电影,这种影响,可能从生产、传播到接受每个环节都必须自觉和不自觉地遵从某种规范。道德、伦理的自律和主流的倡导一直压制者非理性的、感性的审美实践。或者说这些非审美的要素无时无刻不在规定着我们的审美活动。当消费社会来临,这些东西并未霎时消退,土崩瓦解,而是在持续地发挥着作用。这两类思潮体现在电影中,一方面是现实社会中不能提供给人们的那种对产品和服务的完全占有和“过分”需求,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和供给,人们便会期待在影视作品中能够得到。这种期待是人们对完整、完美期许的体现。《我的雷人男友》中对男友的期待,《非诚勿扰》中对大龄爱情的祝愿便是这样的反应。年轻的群族对精神的渴望渐渐弱化,高扬崇高理想的思维不再成为他们的至高理想。这样的前提下,过于强化直觉的感触和不求深刻的光影刺激,过去所言之娱乐片和艺术片的区隔已经相当模糊,甚至不再存在,而作为定型化的一些征兆反而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戒狂暴,贵领悟,重经验,轻逻辑,好历史,戒玄想,这些儒家长期倡导的实用理性,又一贯地塑造了国人既定的思维形态。这些碎片虽常被遗忘,但在特定的时候会让人们的选择和喜好出现某种类同。《耳朵大有福》《疯狂赛车》《斗牛》《小武》等对平民的关注,正是如此的一种体现。中西文化碰撞,传统理性与消费社会的非理性观念的渗透互动共同形成了中国电影审美的基本意识生态。在悖论和矛盾中我们的电影是坚持传统美学,强调超验,还是流入大众文化,成为消费品或准消费品?电影似乎遁入各种矛盾和抉择中。 论文写作及发表客服QQ:228523050 或者来电:13799523050

审美接受:解读当下电影生存状态的逻辑起点

过度消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投机投机的危害投机的成目措施

中国股市存在的过度投机问题已经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君子不言利”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彻底改变,我们借鉴西方经济发展的做法,有必要重新认识投机行为,鼓励适当的合法投机,发挥投机在经济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我们应该通过立法坚决禁止非法投机,使其不得有生存的土壤。但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进程中,过度投机问题却令人深思。

一、过度投机及其表现

单纯的投机行为是有害的,因而在证券市场上必须将投机行为圈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否则就会产生过度投机。由于股市价格取决于股市供求,大量投机行为及过度投机不仅会使股市价格变化莫测、波动频繁,而且还会引起社会财富的不合理转移,从而导致社会分配不公。同时,如果投机者争相购入大量证券,导致价格过高地脱离其内在价值,使社会名义财富远大于其实际财富,就会引发泡沫经济。股市投机泡沫是指由追逐价差利益的股市投机行为而导致股票价格偏离其基本值持续上涨的现象。即在—个连续过程中,初始的价格上升使投资者产生价格将进一步上升的预期,从而吸引以追逐价差利益为目的的新的投资者进入,并继续推动价格的上升,直至泡沫破灭。股市投机泡沫的特征是股票价格偏离其基本值长期上升和随后的暴跌。在投机泡沫增长过程中,投机泡沫的变化成为决定股价变动的主要因素,形成越来越高的收益,并最终导致泡沫破灭股价下跌。泡沫增长过程中正的收益率占优势会导致收益序列正自相关。投机泡沫使得反常收益增多,因而收益序列表现为尖峰后尾分布,从而过度投机激烈。

二、我国证券市场过度投机的识别

2002年,中国个人投资者股票市场开户数为6884万,仅占12.8亿总人口的5136%;到了2003年12月,这一数字增加到7025.41万;2006年到8736.23万,而仅2年的时间到2008年,开户数突破1亿大关。股市如火如荼。然而,这种“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过度投机,由于投资者进入中国股票市场与日俱增,然而我国证券市场规模不够壮大,层次结构复杂、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以及政府的过度干扰,从而促长了过度投机。

目前通行的衡量证券市场过度投机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指标法,采用的指标重点有三类指标,分别是市盈率、换手率、市净率等。

(一)市盈率

市盈率即该股市场价格与年度收益的比值,其公式为:市盈率=每股价格,每股年度收益。目前美国、英国、韩国、中国香港等成熟股市的市盈率大约在10至20倍的区间内波动,考虑到新兴市场的成长性,新兴市场合理的市盈率为30倍。而近年来中国股市的波动区间为20-60倍,明显偏高。单从上市公司未来盈利增长来看,现在的股价水平缺乏支持,股市总体估值过高,泡沫特征明显。A股市场从2005年中的低点回升以来,市盈率不断提升,现在远高于其他新兴市场。

(二)换手率

换手率即周转率,它是一定时期内股市总成交股数与总流通股数的比率,其公式为:换手率=成交股数,流通股数×100%。换手率是衡量股市是否存在投机的另一重要指标。若这一指标过高,则表明过度投机明显。2006年以来我国股票交易换手率节节攀升。国际上成熟市场的长期换手率多在100%~20(3%之间,而印度、中国台湾地区等新兴市场的换手率也多在300%左右,然而中国的换手率明显高于其他市场,很多时候数值都超过500%。

(三)市净率

市净率的计算方法是:市净率=股票市价,每股净资产。一般来说,业绩优良的股票其市价可以大于其净资产,但市净率应该在两倍以下。如果市净率高于3倍,则偏离实际价值。我国市净率达5倍左右,说明市净率偏高。

从全球各主要指数的平均市净率的变化趋势来看,美国、英国、日本等成熟市场的市净率大约在1.5~3倍的区间内波动,每一个指数的市净率均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相对而言,我国沪深两市市净率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从不到2倍上升至5倍以上的水平,大幅度高于除印度以外的全球其他主要市场(印度市场的市净率遥遥领先于全球各主要市场)。同时我国净资产收益率平均12.1%,而印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达到21.7%,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收益能力明显低于印度。高市净率与低净资产收益率说明了我国股市比印度更不具有投资价值,我国股市的火热多有投机成分。

三、我国证券市场过度投机的危害与成因,

(一)过度投机的危害

证券市场存在过度投机现象会引发很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存在着诸多危害。我国证券市场过度投机所导致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过度投机导致股市偏离正确的轨道。我们进行股份制改造和建立股票市场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通过公司制改造,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但当投机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的时候,大家都把炒作当成盈利的途径,投资者(股东)谁都不去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企业的发展,股市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成为赌场和冒险者的乐园。

第二,过度投机导致股价暴涨暴跌,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从市场经济形成的早期出现的“南海泡沫事件”和“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到20世纪下半叶日本股市出现的暴涨、暴跌,每一次股市的过度投机都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第三,不利于股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资本市场的天职就是通过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一个健康的股市能够提供最优的导向,把社会资源引导到发展前景好、效率高的行业和企业中去;但是,过度投机却会窒息股票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第四,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在过度投机股票市场上,真正获益的只是少数有内幕消息、资金雄厚的超级主力,他们通过虚买虚卖、内幕交易等方法操纵股市、获取暴利,而中小股东由于信息不全,势单力薄,往往是损失最大的群体,“杭萧钢构事件”和“刘芳事件”就是典型案例。

(二)我国证券市场过度投机行为产生的原因

1.市场方面原因。首先,证券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证券市场交易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上市公司没有形成及时、准确地公告各种信息的自觉意识,交易所、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不严格、不全面;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相互勾结,故意隐瞒信息或披露虚假信息,以满足自己获取过度投机超额利润的目的,而普通投资者由于无法全面掌握上市公司的信息,为防范风险,则只能以短线投机为目的来进行操作。

其次,腐败现象严重。通过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进行虚假的资本和资产置换等手段,将本来根本不具备上市资格的公司包装上市,上市公司则把其中一部分股票以内部职工股的名义分配给上市审批中的官员。普通投资者却以新上市公司的股票问题少、包袱轻等原因而踊介入,结果却发现是千疮百孔的烂公司,上市公司的诚信在投资者心中大打折扣,投资者只能选择投机。

再次,监管体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我国现在已经初步建立了监管证券市场的法规体系,建立了投资机构内部监督、行业自律性组织管理和政府行政法律监督组成的多层次市场监管体系,但实际运作不很乐观。首先,某些法律出台滞后,往往是出了问题后才加以补救,却很少有事先加以预防的相关措施。其次,证监会在管理力度上也有一定的问题,存在过“照顾一时行情,顾全大局”的思想,被投机分子利用。最后,某些股市政策出台把握不准,往往造成股市过度动荡,提供炒作素材。

2.企业方面原因。我国证券市场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上市公司。由于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低下。并且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投资者很难将股市当作投资场所,只能将股票当作投机工具。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主体,是证券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业绩没有得到认可、诚信形象没有得到改善,证券市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繁荣和持续的发展,市场各方的利益就得不到根本的保障。

第一,我国上市公司质量低下。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质量低下、经营业绩整体下滑现象,出现平均每股收益逐年下降,亏损面不断扩大的问题。不分配的公司越来越多,有些公司上市不久即丧失配股资格,甚至出现巨额亏损。ST、PT公司逐年增加,仗着稀有的壳资源,绩劣公司让人产生“重组”的无穷想象,股价越炒越高,吸引了大量资金流人,绩优公司反而少人问津。这就造成了股市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被严重扭曲,投资理念遭到无情挑战,股市风险不断积聚,促使投资者不敢长期持有公司股票,只能改投资为投机,以保证其收益。我国上市公司整体在行业结构上未体现应有的先导性,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的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募集的资金多是投向市场已饱和的传统产品,甚至是处于衰退期产品的规模扩大上,投资和生产在低水平上重复,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一些公司追寻多角化经营,但主业不突出,难以形成经济规模,也不利于集中较大的资金进行技术创新。一些公司在上市后一改当初招股时对募集资金投入项目的急迫和种种承诺,纷纷出现频繁变更募集资金的投向,或募集资金投入缓慢和投资无方向的问题。还有一些公司将募集资金用于国债投资、委托理财和银行存款,这势必降低公司资金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使公司逐步忽视实质性的生产经营活动,淡出实体经济领域,从而降低给广大投资者的回报,增加股市风险。

第二,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完善。中国企业改革仍然是整个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上市公司在实行股份制改组时,将其骨干或优质资产剥离出来改组为股份公司,而将企业余下部分组成“集团公司”,再由政府授权所谓的“集团公司”,代表国家持有股份公司的国家股股份。实际上国有资产所有者仍然“虚置”,公司的最大股东,仅仅是国有资产的者而并非是真正的所有者,在其背后仍然缺乏所有者有效的监督和约束。由于所有者和者之间的目标函数不完全一致,者又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因而者就可能会利用制度上的缺陷以所有者的授权从事损害所有者利益的活动。而由于上市公司国有股份所占的比重过大,并且不能上市流通,广大中小股东受到了与会股东最小持股数量的限制而无权参加股东大会,不能行使自己的表决权,对于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无法进行有效的约束,而掌握内幕消息的人能够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投机操作而获利。

3.公众方面原因。证券市场开放以来,许多投资者认为证券市场就是暴富场所。这种心理导致很多投资者往往不看重长期投资利益,而一味地追求短期投机以牟取暴利。而且,目前许多投资者金融证券素质低、风险意识差,不能对市场进行理性的分析与判断,只是跟着少数人追涨杀跌,盲目跟随,这样就更加剧了市场上的投机行为。

四、改善我国证券市场过度投机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和改善证券市场的监管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制定信息披露标准,以杜绝机构利用消息垄断操纵市场,为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制定好游戏规则,保证外部投资者公平获得信息的权利,尽量减少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实施强制性定期披露频率,改半年一次为每季一次,如有可能改为每月一次。也可以扩大信息披露内容与范围,增加报表的披露性和董事对报表的披露责任。其次,要大力加强证券监管,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严厉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和虚假陈述等违法活动。对上市公司违法披露信息,故意隐瞒或歪曲重要信息的行为严加惩罚,使会计信息公开、有效、充分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第三,加强对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中介机构的监管,使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加强监管的工作相互促进。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行为,强化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对出具违法、违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的要严肃处理。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中介机构的资质认证与诚信评级制度以及违规处罚制度,对违规行事的人员和机构取消从业资格。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

(二)征收证券交易税

一般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建立在道听途说的政策和消息上,而不是由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所决定,容易受大户操纵。对此,征收证券交易税不失为一种良策,证券交易税能够发挥“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当炒作过于频繁时,其成本随之增大,只有当预期收益率大于包括交易税在内的成本时交易才能进行。证券交易税的征收有利于鼓励长期投资,抑制过度投机行为。证券税制作为国家调控证券市场的基本经济杠杆,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三)强化退市机制

我国股市是个年轻的市场,需要正确的引导。对该破产者不破产,该摘牌者不摘牌,或许在短期内能减少社会震荡,但从长远看却埋下了助长证券市场投机的隐患,保护或宽容落后上市公司,不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上市公司不能搞终身制,证监会有权对长期亏损的企业作出退市决定。但在实践中,对上市公司退市标准和退市程序方面,还存在法律上的不明确和制度上的一些缺陷,上市公司退市存在着较大的障碍。因此,应根据我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和切实可行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真正实现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