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项工程

一项工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项工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项工程

一项工程范文第1篇

品牌是当今企业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品牌作为一个企业及其产品的标识,它是一个企业用以区别竞争对手所确定的有一定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的统一体,是企业与消费者产生联系的纽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品牌是企业开辟、占领和不断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竞争取胜、获得最大效益、迅速成长的重要保证。那么,作为一个家具企业应如何创立自己的品牌呢?我认为,如同家具产品研发生产一样,家具品牌的创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各个环节予以重视方有成效。

正视家具行业的特性

毋庸讳言,相对于汽车、食品、电器等行业,家具行业中的知名品牌屈指可数,从整体行业上来看,家具行业的竞争根本就还没上升到品牌竞争的形态。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具行业本身具有其行业特性。

一是家具产品具有地域的差异性,特别是气候、人们生活习惯的差异性。虽然家具产品标准可以统一,但由于地域的不同,将会带来环境、交通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差异,不可能达到同样的品牌效应。

二是市场及消费群体具有地域的差异性。由于家具特别是木质家具受环境的影响,产品必然受到地域的限制,企业在某个地域做出了品牌,在另一个地域,购买力及消费观念的不同、市场的接受力就不同,同一品牌的产品效应未必能被新的市场所接受。

三是家具品牌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家具品牌,特别是全国性的品牌,中国地域广阔,因而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家具企业只有入乡随俗,针对不同地域和不同消费者习惯,对家具产品进行适当的改进,才能从个案产品发展到区域性乃至全国性品牌,这需要经过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家具品牌是不现实的。

尊重家具消费者的需求愿望

家具作为特殊的商品,是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用品,人的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使用各种家具,因此家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所以,创建家具品牌一是必须坚“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从品牌战略的形成,到品牌战略的启动,乃至整个实施过程,都必须做到贴近生活,符合人体工程学,才能营造宜人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二是要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出售家具,实际上是在出售一种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三是要充分考虑不同消费群的特点和需求,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层次,开发不同的产品,把创品牌落实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购买力的结合点上。

选择合适的家具名称

命名是创品牌的一项重要措施,纵观世界著名品牌,其名称无不经过精心的选择和设计。由于家具产品的特殊性,所以在品牌名称选择时,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名称。要考虑到中文和通用语(英语)的一致,努力做到易懂、易记、有特色、注重名称的语感、音感。

二是图案。它是一种抽象的品牌名称,其基本元素是几何图形。利用几何图形体现某种抽象的感觉、意念,通过图形的抽象、表意的悬念,和色彩的强化而起到表达的作用。

三是主题用语,一般的消费品的品牌名称可以不用主题用语,但作为家具的品牌应囊括主题用语、选择贴切、自然、容易引起联想的主题用语,提高品牌的冲击力。

四是要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通过名称、图案标志、色彩、主题语等组合形成和树立企业的CI系统,塑造和传播企业品牌的良好形象。

家具质量是家具品牌的基础

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家具不是单纯为了有个桌子、柜子,而是对家具产品的要求越来越讲究,而且不同的地区、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对家具产品的质量要求又不尽相同。

质量有两面性,即质量的物质性和社会性。物质性表现为绝对质量,即产品技术经济指标的水平,这是产品的最基本要求。而作为质量的社会性(相对质量),即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就常常会被忽视。

从一般产品的角度来说,满足质量的物质性,达到行业的一般水平,不出现质量问题就可以,但从创品牌的角度来说,这就远远不够了,必须在保证质量物质性的同时,提高质量的社会性:

一是要自觉提高质量的档次,对质量的要求不能停留在某一水平上,要随着市场需求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

二是要认识到创新也是一种质量要求,要想创立品牌,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创新,引进和运用高新技术,在设计、施工、材料以、环境配套以及空间布置等方面下功夫。

优良的服务能弘扬家具品牌

品牌本身就是一种品质服务的标志。在当今的生产中,服务不再是企业的局外工作,而是品牌的再次生产。家具产品由于其独特性,对服务要求更为重要,具有要求高、时间长、涉及快速及时的特点。

所以我们在实施品牌战略时:

一是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要认识到服务是企业赢得市场和顾客的重要武器、是品牌的积累和升华的重要途径。

二是要把服务贯穿于整个经营过程,要针对家具产品的特点,把售后服务作为重点来抓,落实家具空间设计、家具安装、家具维修等各个环节。

三是要建立产品服务管理网络,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和沟通,给顾客以最大的方便,跟踪顾客对产品使用的满意程度,以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好感,通过服务树立和巩固自己的品牌形象。

以家具产品品牌带动企业品牌

家具品牌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家具产品品牌的基础之上,是靠一个一个的产品、服务烘托出来、打造出来的,离开了产品的支撑,家具企业的品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我们家具企业应该通过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来打造企业品牌。其特点是以制造绿色环保的家具为己任,在环保、节能、再生资源利用方面做文章,成体系的采用先进成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以产品品牌来带动企业品牌。

家具品牌要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

家具品牌首先应该是物质的,因为家具本身首先要满足两个条件:在产品质量上满足消费者“用得放心”,在功能上满足消费者“用得舒心”的要求,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这是家具之所以成为品牌的物质基础。

从产品品牌上升到企业品牌需要一个提炼和升华的过程。只有从物质上升到精神,才能形成企业的品牌和文化。

一项工程范文第2篇

“你不要相信那些小报的炒作,都是假的。”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办副主任陈熙同对近期围绕他们的媒体报道大为光火。他嗓子有些发炎,声音嘶哑着向《望东方周刊》解释:“这是中央、国务院批示正面宣传的好东西,能把假冒伪劣全部消灭,是太伟大的一个工程。”

他所说的“伟大工程”,是国家质检总局在2007年12月下发的582号文件中要求部分重点产品企业必须加入的“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按照总局的蓝图,将建立覆盖全国所有产品的“一品一码”式电子监管网络,实现全世界最大的从生产到消费全程动态监控的数据平台,甚至期望写入《食品安全法》。

这个工程自提出之始就遭遇很大的非议,而随着推广力度的加大,反弹也随之而来。2008年8月1日,反垄断法实施的第一天,4家防伪企业以国家质检总局利用行政权力推广电子监管网经营业务涉嫌“行政垄断”为由将其诉至法院。

非议和反弹的一个焦点是认为防伪是行业特性很强的技术,如此统一并不能达到监管之效,而技术也并不成熟。另一个焦点则集中于该“伟大工程”背后的利益纠葛。

早晚也得入,只好入了

为推进这项“伟大工程”,质检总局下了很大力气。2005年至今,国家质检总局单独或联合个别国家机关挂名,了近百个文件,同时多次召开现场会、片会,由国家质检总局的有关领导巡回各地,出席会议,发表讲话,督促各地企业将产品赋码加入电子监管网。

为加大电子监管网推进工作力度,国家质检总局专门成立了产品质量电子监管推进领导小组,副局长蒲长城亲任组长,下设推进工作办公室。

2008年的3・15晚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在电视上公开宣布,要求所有企业年底前必须入网,否则一律不得出厂。在这种氛围下'全国质监系统都动了起来。

一家油脂公司经理向本刊回顾他了的入网经历:先是区级质检人员召集开会,一人发一个红头文件要求入网。他没有理会,很快市级质检部门又召集开会,“挨了一顿臭骂”,几次会下来,他想,这是政府强制要求的,“早晚也得入,只好入了!”

全国的动员收效明显。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电子监管网入网企业已从大半年前的几百家一跃上升到7万家,而中国防伪行业龙头企业的北京兆信经营10多年的客户累积数量不过几千家。中信国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是防伪行业名副其实的巨无霸。

质检总局信息中心拥有30%权益

电子监管网技术由中信国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国检)提供。在此前诸多媒体的正面宣传中,国家质检总局的电子监管网一直以一种“利国、利民、利企、利商”的政府“德政工程”形象示人,中信国检与国家质检总局的合作关系多被淡化。陈熙同也一再向本刊记者强调“中信国检只是提供技术支持”。

但各种蛛丝马迹和一点点被披露的信息,似乎在这一说法。

早在2005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已开始推广当时刚刚成立的中信国检经营的电子监管网业务。

中信国检很快进入一些防伪企业的视野。他们通过查询上市公司公开资料发现,中信国检的投资方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信21世纪公司。

此案律师周泽向本刊记者表示,这些内容说明中信21世纪成立中信国检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营利能力,中信国检的电子监管网业务,显然并非政府行为,而是企业行为。

合资公告又称,中信国检人民币6000万元的注册资本中,中信21世纪电讯拥有50%权益,另30%权益由质检总局信息中心拥有,其余20%权益则由中国华信邮电拥有。

周泽认为从这一合资公司成立公告中可以解读出:“中信国检的成立,国家质检总局信息中心的责任是提供政策支持。合资公司的成立,正是为了经营国家质检总局的产品质量监督权力。”

一项工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艺术教育 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校艺术教育春意正浓。

教育发展向来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伴随蓿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教育更广泛价值的理解一步步地深入,从而也使人们对艺术教育的价值有了远比以往更为全面和更具深度的认知。新世纪的艺术教育价值越来越被认可。

一、改革开放30年,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艺术教育事业也得到巨大发展 基本形成了具有相当发展规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教学水平较高、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艺术教育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艺术学利在结构调整上得到了完善和空前的发展,根据原国家教委对各专业目录的统一调整,1998年新目录调整20种,独立设置的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戏曲学院、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广播学院、工艺美院由50年代的不足10几所,发展到现在的30所左右,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

无论是从艺术专业院校向综合大学、多科大学和单科大学的发展趋势,还是从精英教育的培养艺术家到大众教育的培养,都表明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已经步人繁荣、成熟的发展时期。可以说,艺术教育之变,是整个中国社会之变、艺术之变的一个缩影、艺术教育也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变革频率最快、变革强度最大的板块之一。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艺术教育的变化、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978年至80年代末,在这一时期随着,一些艺术院校或专业恢复招生,在很短的时间里,艺术院校成为中国新时期艺术改革最活跃的前沿,艺术学子与老艺术家们共同铸就了新时期艺术的辉煌,是艺术领域的中流砥柱。

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老牌艺术学院的扩充与开放性与其他综合性大学以及民间资本对艺术教育的青睐,使得艺术教育呈现了空前热闹的景况。艺术教育在这一时期对提高全民的艺术和审美素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1世纪以来,中国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大分化大转换的迹象。最突出地表现在层次的分化与学科的建设逐渐归结到“理性”的轨迹上,一些原本优势突出的艺术院校着力于专业教育内涵的挖掘和高层次艺术人才的培养,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努力凸现自已的特色与优势,而一些新建的艺术院校或专业则更主动地面向社会需求,全力打造应用型艺术学科,以规模效应获得自己生存的空间。分层次发展,形成多元结构的艺术教育体系。

以上应该说是改革开放30年艺术教育发展的成果和特点。总的来说,高校艺术专业教育的现状是:广泛的专业设立;多样的学科背景依托;趋近艺术专业院校学科的目标;交叉融合的趋势。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开展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历史上许多艺术理论家都曾对艺术的社会作用进行过阐述。我国唐代的张彦远就曾指出,艺术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以及“鉴戒愚贤、怡悦情性”的作用。。概括而言,艺术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认识、教育和审美。

艺术教育是人类自身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身心塑造的途径。艺术的教育作用之一就是艺术作品能使人对社会和人生采取正确的观点和态度。艺术不仅能反映社会生活,而且对社会生活做出判断和评价,表现出艺术家对生活的态度、理想和愿望,从而使接受者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俄国画家克拉姆斯科依曾在致列宾的信中谈到《维纳斯》雕像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他说:“这座塑像留给我的印象是如此深刻、宁静,它是如此平静地照亮了我生命中令人疲惫不堪、郁郁寡欢的章页。每当她的形象在我面前升起时,我就怀着一颗年轻的心,重又相信人类命运的起点。”。

自古以来,艺术与社会就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艺术通过心灵的审美感受,以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高校艺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高校艺术教育的功能价值决定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对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作用

艺术教育一般指对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创作实践的教育活动。它是一种心灵的体操,能通过情感与心理的训练,达到影响人的道德情操、科学思维和生理健康、文化修养与创新精神,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上有着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想必大家对90年代“高分低能”的争论还是记忆犹新的。它促使教育界开始倡导加强能力的培养。那一时期的教育质量观是,要求学生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而现在倡导的是全面素质教育观,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暾事,还要学会做人,既要具备人文素质,又要具备科学素喷。

21世纪艺术教育的价值认识依据的背景主要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教育更广泛价值的理解一步步深入,强化素质教育的认识使人们对艺术教育的价值有了远比以往更为全面和更具深度的认知。近十年来的艺术教育被时展促发而逐渐醒悟,开始了观念和体系上的变化,其主要标志是就是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是认可人的全面成长的意义不亚于知识技能教育价值。这当然大大拓展了僵化的思维模式,从各门类教育加强艺术文化的教育、艺术教育增加文化和跨学科教育、到艺术院校增设传统技巧学科之外的文化理论学科和艺术教育系科等,都显示了这种变化趋势和重要性。素质教育的倡导是意义重大的,它使艺术文化的比重提升和价值认定日渐明显,更是从根本上通向艺术教育的终极目的:丰富与提高人的全面素养。从而也显示了艺术教育在社会的素质教育中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都很重视艺术教育,在美国近两千所高等院校中,几乎都设有艺术系(视觉艺术)和音乐系,一些大学设有艺术学院。在英国,牛津、剑桥等著名大学都十分重视艺术学科的教育。在法国,包括理工科大学在内的各类大学都开设多门艺术类课程。大学生们学习音乐、绘画雕塑、工艺和摄影、研讨艺术史和美学,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无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天才,也无意以艺术为职业,但他们深信接受艺术教育对任何职业同样是有必要和有益的。

因此可见,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进行全方位的艺术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也说明了,艺术教育正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2 对培养科学思维的作用

伟大的革命家,哲学家马克思历来也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艺术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

界,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著名科学家、导弹之父钱学森,就是科学艺术家的楷模。他不仅拥有一个广阔无垠的科学世界,而且拥有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他攀登过的崎岖的科学山路上,既留下了他探寻科学技术艰苦跋涉的足迹,同时也留下了他富于想象、灵活创新的艺术情趣。科学与艺术,“冷”与“热”的结合,正是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智慧之源、创新之路和成功的奥秘。钱学森小时侯便受到过良好的家庭艺术教育,后来又受到了音乐家妻子的艺术熏陶,因此他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当他遇到难题,单靠逻辑推理百思不得其解时,靠艺术的形象思维、靠直感、甚至靠朦胧的梦境,往往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艺术,是使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学活学宽的最好途径。也许这正是国外的理工科大学重视艺术教育的主要原因。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艺术教育在我国许多理工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中已经起步。一些大学成立了艺术学院或艺术系,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比较齐全、专兼职结合、具有一定水平的艺术教师队伍,购置了艺术教学器材,建立了艺术教育基地。部分学校开设了艺术选修课,建立起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组建了大学生艺术社团,开展了诸如艺术讲座、艺术节、艺术沙龙等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

例如:我校(西南民族大学)在全员德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利用综合大学的优势,发挥民族特色。统一规划,将人文艺术、心理教育加以融合,并纳入教学计划。实现了思想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和专业教育四支队伍的统一调配、立体搭建。形成了以“做人”教育为中心,必修与选修课相配套的多层次、系列化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使学校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艺术学院团支部负责艺术社团管理训练及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艺术学院负责艺术教育课程教授等工作的开展,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力的保证了艺术教育在我校的长期稳定开展,并实现全员覆盖。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开展了不同特色的艺术团。在艺术团工作中,我们不仅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完善人格,培养善于沟通善于协作的能力。同时更加注重将特长培养与就业相结合,使学生增加一项技能,拓宽就业道路,为学生今后步人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团管理,组建学生管理团队,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

总之,高校艺术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而且更能促进大学生的思想交流、品格完善和性情陶冶,是高校实施综合能力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之。

三、高校艺术教育的社会价值

从教育的属性与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来看以及教育满足社会的性质、内容和特征来看。教育的社会价值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既教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技术价值、教育价值与社会日常生活价值。

而艺术教育不仅能使人性完美与充实,而且它亦存在颇佳的社会价值。据调查,美国政府曾颁布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文件明确规定:艺术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并强调指出艺术与“教育”一词根本含义的密不可分性。“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进而系统地阐释了艺术教育的极端重要的价值。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当我们今天回顾这翻天覆地的伟大历史时,心中更是感慨万分。站在今天的立场再来审视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我们更认识到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重大意义。人们不会忘记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时,大学生由于缺少艺术方面的知识而在工作与交往中不敢开口说话的尴尬。也不会忘记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因没有机会接触高雅音乐而沉湎于流行音乐的局面。人们同样不会忘记大学生为了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加强人生的修养,成为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而对艺术教育的渴求。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的潮流,在改革开放30年来培养了大批具有艺术素质,知识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受到了社会的欢迎。

认真总结二十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规律,培养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将会对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和推动,艺术教育的地位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倍增。

1 增强文化竞争能力

一个国家必须是由经济、政治(含外交)、军事与科技的综合力量和以精神文明为主体的文化力量(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哲学、价值体系,乃至行为模式、国民素质、生活方式等)两者合而为一,才能构成国家的综合国力。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对当代精神敏锐而深刻的把握,将有一种新锐的思想、对社会的评判、对生活的感受转化为形式的能力,一种对本土文化艺术精神的深刻领悟和与世界文化艺术对话的能力。由重技术的训练向重观念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转换,已经是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我们能够看到的是,高等艺术教育为了适应国家经济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不断得到了加强。据不完全统计,高等艺术教育培养目标下的我国艺术人才在国际艺术比赛获奖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其中夺金的比率也在逐步提高。

近年来,在我们的高等艺术教育体系中已经培养出了李云迪、朗朗这样国际知名的艺术精英。2000年10月,李云迪凭借《E小调协奏曲》夺得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成为肖邦钢琴比赛70年来最年轻的获奖者,15年来第一个有缘获此大奖的钢琴家,被誉为“钢琴神童”、“世界第一位音乐天才”。如今他已成为当今国际音乐舞台最有光彩、最受赞美的年轻钢琴大师。

2 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

艺术是人类有史以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自从游牧民族祭祀祖先的原始歌舞、猎手在石窟中留下的原始猎物壁画以来,艺术始终在描述、界定并深化着人类的经验。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能想象的,正如没有空气人们无法呼吸,没有艺术的社会与民族均无法生存。

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长期推行,国外更多的艺术及艺术教育观念被吸纳到我们的艺术教育之中,流派纷呈、多元并置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也是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一大景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化语境之中,出于对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内在需求,在今天的艺术教育中,我国民族艺术传统的价值得到更理性更客观的尊重,如奥运会开幕式的文艺表演,民族艺术的元素与精髓在当代艺术教育中正在被理直气壮地借用、移植或倾情地激活。

在民族文化历史的长河中,艺术作品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承传的一种载体。加强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尤其是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了解与认识,是人类探究古代文明并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途径。德国音乐家舒曼说:“有教养的音乐家能从拉菲尔的圣母像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可以从莫扎特的交响乐获益匪浅。不仅如此,对于雕塑家来说,每一个演员都是静止不动的雕像,而对演员来说,雕塑家的雕塑作品又何尝不是活跃的人物?在一个美术家的心目中,诗歌却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这一段话不但揭示了艺术的互通性,而且说明了艺术教育是传承文化的有力手段。艺术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艺术审美过程中,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例如,人们通过“曾侯乙”墓中的编钟认识了解我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和当时的文明程度;通过“清明上河图”了解当时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同样,在欧洲至今仍有很多中世纪的艺术作品影响和感染着人们。我们今天听到的许多高雅的西方古典音乐大多是19世纪前产生的,它们象征着欧洲文化对于人类文化的贡献。直到今天,许多欧洲文化名城的城市雕塑、交响乐队和歌剧院。仍是这座城市文明的标志,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市民,进入这样的艺术氛围,都会肃然起敬。高雅艺术成为文明和教养的标志。并以这种形式传承着文化典范。悠悠岁月,难以尽数的艺术精品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极大的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

一项工程范文第4篇

完善政策机制。

确保公正合民意

龙游是全省25个欠发达县之一,总人口4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万余人。自2003年被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利民惠民、突出公平公正。兼顾各方利益,积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分析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适时出台了一系列符合民意的惠民政策,着力建立稳定增长的政策优化机制、严格规范的业务管理机制、便捷高效的为民服务机制,实现了让农民认可、让农民信任、让农民满意的管理目标,推进了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大投入,施惠于民。降低了参保对象的个人缴费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年30元下调为每人每年20元,省、县两级财政投入由原来的每人每年20元上调为每人每年30元,今年在财政十分紧张的状况下,仍决定再给每一位参合患者增加财政贴补5元;大病(住院)起报线降至500元,同时将各类恶性肿瘤等6个病种纳入特殊病种管理。从而让更多的低收入家庭及困难群体享受到合作医疗的更多好处。

二是政策配套,相辅相成。参合农民患大病经合作医疗报销补助后,住院医疗费负担仍有困难且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还可享受到民政部门的大病医疗救助,全年每人累计救助额度最高可达1.5万元。

三是大小兼顾,扩大受益。在保大病保住院的基础上,又推出门诊医疗费用实时报销补助办法,即参保患者在本县县级以下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就诊后,其门诊医疗总费用按20%的标准给予报销,上不封顶。

四是累加补助,体现公平。为切实提高困难群体和年老多病参合农民的保障力度,2006年我们推出了累加补助办法。使一年内多次住院患者能享受到合作医疗更多的实惠,消除了一次性治疗与多次治疗患者之间医药费报销的不公平。

五是积分激励,提高补助。为让更多身体健康强壮的参保对象实现了健康储蓄的心愿,从2005年度起,对连续参保且没有享受到合作医疗住院报销的参保对象,每续保一年报销补助标准提高0.5个百分点,最高可提高5个百分点。

由于政策制度安排公平公正,机制完善,吸引力强,参合农民得到的实惠多。近年来我县呈现出积极参保势头,参合人数、参合率逐年上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多赢局面。2007年参合人数达29.74万人,比2006年净增1.42万人,参合率达95.05%,参合农民受益覆盖率达74.2%。门诊报销补助由原来的10%提高到20%后,参合患者受益面由原来的29.04%上升到70%,用于参合患者的补偿金额由原来的每月4.26万元上升到21.06万元,补偿金额提高幅度达394%;定点医院门诊人次由原来的每月6852人次上升到17365人次,上升幅度达153.4%,定点医院门诊业务收入由原来的每月42.58万元上升到105.3万元,上升幅度达147.3%。

控制医疗费用,

落实到位增民惠

如何防止因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而抵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参合农民所带来的实惠,使有限的合作医疗基金在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上发挥最大作用,始终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一直把加强和完善合作医疗定点医院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形成了“门诊基金限额包干与基金使用后付制相结合,医疗费用总量控制与重点项目实时监控相结合,动态预警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有效地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使参合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首先,坚持限额包干,强化总量控制。为规避门诊医疗费用补偿给基金带来的风险。我县按合作医疗基金总额的20%提取门诊补偿基金,并以县为单位实行限额包干,门诊补偿基金结余转入下年度门诊基金使用,超支由各合作医疗门诊定点医院按比例共同分摊。参合患者在县级以下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就诊后,凭医疗卡门诊医疗费用按20%的标准给予报销,并实行当场结报,上不封顶。这一措施促使各定点医疗机构相互监督,提高服务质量。

其次,推行医药费用“三限”管理制度。“三限”即限额、限量、限速,规定定点医院门诊平均处方值控制在25元以内,门诊单张处方最高值控制在50元以内;平均处方值、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与上年度相比增长幅度不得超过5%,与未参合患者相比不得超过5%;对冻干粉类等贵重药品的使用量要求控制在该参合患者总药费的12%以内,未按规定使用或超过规定标准以上部分的费用由定点医院承担。

第三,多措并举,落实到位。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我们又适时出台了三项保障措施。一是建立基金使用后付制。即基金使用实行定点医院先垫付、县合管办审核后拨付的运行管理方式,参合农民就诊后在定点医院当场办理补偿报销手续,补偿款由定点医院先垫付,县合管办审核后再拨付给定点医院。这样的制度设计,增强了定点医院主动控制基金风险的责任感,也减少了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率。二是建立服务质量保证金制度。将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医疗费用增长率、参合患者满意率等方面的考核与定点医院上缴的医疗服务质量保证金进行挂钩,对考核不达标医院扣除保证金,并予以黄牌警告,对连续两年不达标的医院取消定点资格。三是建立定期公示制度。每月一次将定点医院次均门诊医疗费用与有效费用率、次均住院医疗费用与有效费用率及参合患者报销补偿情况通过媒体、简报、公告等方式向社会公示,以强化社会和媒体的舆论监督,引导参合农民正确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定点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态度。

第四,集中采购,顺价销售。为加大对费用控制的监管力度,今年对全县所有定点医院的目录内常用药品实行集中采购、顺价销售和最高限价,在我县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建立起全新的药品采购模式和监管机制。通过集中招标和集团采购,遏制药品采购活动中的不正之风,降低进药成本,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通过顺价销售和最高限价政策,控制定点医院利润空间,降低药品价格。以放大合作医疗基金效能。目前,龙游县以下定点医

疗机构药品中标价比衢州市的中标价下降了23.3%,其中58.5%的利润空间将惠及群众。

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使参合农民得到了更多实惠。参合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由2005年的5896元下降至2006年的4954元,下降了942元,下降幅度达15.97%;丙类药及不能列入合作医疗基金补偿范围的医疗费用由2005年的20.67%下降至2006年的111.76%。下降了8.91个百分点。仅此一项,参合农民一年就减少了住院医药费用支出1100余万元,既大大减轻了参合农民住院就医负担,也放大了合作医疗基金效能,减少了合作医疗基金支出,降低了合作医疗基金风险,对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加强基金监管。

规范运行保民利

为从源头上保障基金安全,体现政策的利民惠民导向,我们通过对定点医院医疗行为的严格约束、对基金管理使用过程的全面监管来保障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

注重全程监管。一是健全制度抓事前监督。出台《用药管理规范》、《定点医院管理暂行办法》、《定点医院考核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从制度上规范了定点医院的服务行为。具体做到“三实行”:部分一次性材料实行最高限价,超过限价标准费用由定点医院承担;抗菌药物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按照医师资格使用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严格控制多联用药,规定抗菌药物使用量必须控制在药品费用的30%以下;贵重药品(目录外药品)实行事前告知签字制度,未经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的费用由定点医院承担,以维护参合农民的知情权、选择权。二是加强督查抓事中监督。县合管办与县内所有合作医疗定点医院进行计算机联网,统一使用专用软件,实时监控各定点医院的用药、诊治、收费等情况。县合管办还经常深入到定点医院明察暗访,对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三是审核报销抓事后监督。坚持每月对所有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逐一审核。对定点医院的临床检查、用药及各项收费等实行全面监督,替参合患者把好报销关。由于我们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有力,费用控制效果明显,基金安全得以维护。参合农民也切实得到了实惠,因而这一做法受到省政府、省卫生厅领导的肯定。

注重内部监管。为提高监管效率,维护参合患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制订了“县合管办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征管稽查人员审核操作规范”、“基金结报人员操作规范”等10余个内控管理制度与规范。重点突出四方面审核:一是审核项目对应是否正确,如存在问题必须以反馈单的形式及时反馈给相关医院,并要求各相关定点医院限期整改到位;二是审核项目收费是否符合规定。如发现超出省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必须要求相关定点医院提供依据,不能提供物价批文或超过省物价规定标准的应按规定予以处理;三是审核抗菌药物、贵重药品等重点监控项目是否按规定执行,使用丙类药品是否有参合患者或家属的签字凭证;四是审核各项检查、治疗是否符合医疗规范。

注重社会监管。为加强对基金使用情况和医疗行为的监管,我们坚持每月公告公示制度,强化舆论与社会的监督职能。一是每月将合作医疗报销补助情况和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使用情况印成公告,发到每个镇、乡、街道,各行政村和合作医疗定点医院进行张榜公示。二是每月一次将合作医疗定点医院的一次性医用材料最高限价、抗菌药物、贵重药品和丙类药品管理使用等情况,通过合作医疗简报及相关政府网站通报到各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及相关部门,接受农民群众和社会、媒体的监督。

注重机构监管。我们加强了基金的运行管理,实现了收支分离,管办分离、封闭运行。将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基金专款专用。由财政掌管基金,合管办根据需要向财政申请使用基金。根据本地实际,成立由相关政府部门和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共同组成的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定期检查、监督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审计部门定期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确保基金每一分钱用于参合农民的医疗费报销。通过多管齐下的监管,2006年在提高了参合群众受益水平的前提下,共节约基金154万元,既实现了利民惠民,又维护了基金安全。

坚持以人为本。

改善服务解民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否长期运作,除了制度本身设计合理外。能否从群众需求出发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我们坚持人性化管理,着力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服务。

坚持便民利民,改进服务。转变乡镇卫生院服务模式,进村入户开展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让参合农民享受免费的上门体检服务,做到早防早治,减少大病发生几率。从2004年开始就在全县实行“一卡通”就诊制度,参合农民只要手持医疗卡,就能在全县范围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治疗,并通过计算机的无缝接口技术实现当场结报,使结报工作更公开、公正、公平。加强县、乡、村三级网络平台建设,升级管理、预警系统,完善征缴机制,简化报销程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一项工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 目的 必要性 内容

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在于审计的目的、职能、内容、方法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财务审计的范围,是用审计的特殊方法和技术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根据一定标准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现状和潜力,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促使其改善管理的一种审计活动。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其主要功能是为企业进行监督和服务。在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现代企业中,内部审计对工程项目效益的真实性的审计,是作为一项日常的工作来进行的。

近年本人参加我公司某项5000吨/日多金属综合利用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该工程分一期、二期技改和扩建改造工程,对本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为公司节约了大量资金。

1.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1.1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有利于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的成本造价,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从财务的角度,评价工程建设项目取得经济效益的依据是:建设项目的收益超过其投资成本,就为股东创造了价值;取得的收益低于其投资成本,则会损失股东的财富。对于工程项目,施工单位提供的成本造价往往脱离实际,其虚增工程量、高套预算定额、虚列费用等问题比较普遍,加大了投资项目的工程成本,损害了建设单位的利益。因此,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可以核实工程造价,使建设项目的投资方合理利用建设资金,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1.2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评价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需要。现代企业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监督和激励。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就是要确定建设项目所占用和耗用的经济资源以及所带来的收益,评价企业管理层做出的投资决策是否正确,能否增加企业的价值,进而考核其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1.3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有助于提高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促进建筑市场的规范化。通过实施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一方面可以为工程项目提供所需要的人、财、物等方面的可靠数据,有利于投资方制定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提高对投资项目的科学管理和监督,保证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核实建设项目的造价,为其招投标奠定基础,促进建筑市场的有序竞争。

2.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审查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投资项目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性以及项目建成后的投资效益水平高低等。因此,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应该是整个工程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可分为三个阶段: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中和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审计,前两个阶段工作的好坏,决定了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的高低。

2.1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前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内容

2.1.1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审计,主要审查投资决策程序的合法性,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充分性和可靠性,是否有土地使用许可证和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资金是否已到位。如果开工前准备不足,可行性论证不充分,就有可能拖延工期,甚至停工,无法实现预定的经济效益目标。

2.1.2设计和施工的招标审计。对于实行招投标的投资项目主要审查招投标程序的合法性、标底编制的合规性和标书制作的完整性,要查明建设单位是否有规避招标或搞假招标的行为。通过招标审计,促使设计者和施工者在保证投资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项目的总体造价和提高投资效益。

2.2建设阶段的经济效益审计,实质上是核实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造价和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工程质量关系到工程的寿命和投入使用后的效益,如果项目质量合格或者达到优良,就为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充分发挥效率奠定了基础。反之,就会造成资金的浪费,直接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工程成本造价也制约着投产后经济效益的高低,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越低,其投入产出比率会越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好。

2.2.1工程量的真实性审计,工程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计算规则是否准确、定额选套是否合规、合理和工程取费是否执行相应基数和费率标准,提防施工单位在工程量计算中的高估冒算。

2.2.2材料使用情况的审计,设备、材料投资是左右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施工单位是否真实采用所列材料的规格和数量等情况,对大型的设备订货严格进行招投标,严格审查“三材”的高估冒算。

2.2.3税金的计算基数、利润率、税率是否符合规定,是否与图纸相符。

2.2.4审计工程质量,是否按照合同约定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必要时可以进行破坏性试验。

2.2.5审查建设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建设单位支付工程款的情况及有无挤占、挪用、资金转移现象。

2.2.6在工程建设项目结算、决算经济效益审计时,还应重点检查影响项目成本造价的事项,重大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是否合理,审批手续是否完善。是否按照承包合同中工程变更价格条款确定变更价格,避免成本造价虚增;工程材料和设备价格的变化情况;补充合同;投资项目资金来源、支出及结余等财务情况;工期执行和工程质量控制情况等。

2.3工程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经济效益审计。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体现在项目能否达到设计能力、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等方面。项目建成投产后,达到设计要求,迅速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投资回收期短,利润率高,说明项目的经济效益好。通过对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审计,一方面可以评价管理层的投资决策是否正确,并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做出全面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促使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

3.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应具备的条件

3.1要解决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技术问题和指标评价体系。经济效益审计是建立在许多统计分析、逻辑推理、数学模型等基础之上,因此理论创新是先导,要加强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加快审计技术方法的开发和应用。要通过借鉴国外的评价指标和我们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适合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所需要的科学、规范、权威的指标体系。

3.2要优化审计队伍人员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审计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但是目前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多数是从事会计专业转过来的,工程等其他相关专业出身的人员较少,人员知识结构单一,难以满足当前日异发展的内部审计工作需要,所以要广纳工程、投资等多方面相关专业的人才加入到内部审计队伍中来,才能逐步建立起一支工程投资方面的专业审计队伍,从而造就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方面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