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牛郎织女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讨论: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②学生讨论: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②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③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①有感情地朗读。
②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投影仪、录音机、磁带(提琴曲《梁祝》、钢琴曲《星空》)
学生: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有条件的查阅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天上的街市》
导入新课
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朗读课文,先从整体上了解诗歌内容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并出示投影(朗读节奏与重音),播放背景音乐:提琴曲《梁祝》部分,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带)
②学生按投影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a.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
b.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及想像过程。
③全班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因为这两个问题都比较简单,所以很快老师可以明确:
a.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四节是写想像的。
b.诗人想像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想像过程(板书):
街灯
}天上的美丽街市一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明星
探究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①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a.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b.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c.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这个环节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讨论时老师可以通过提示帮助学生,如讨论为什么要对传统的神话故事情节加以改动时,可让学生想,神话中的牛郎织女被分隔天河两岸不得相聚的悲剧是谁造成的?王母娘娘为什么硬要拆散他们?王母娘娘象征的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让学生了解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了。
结合小组代表的发
言,教师可以明确:
a.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b.上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呼唤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仍然没有到来,许多人因此感到绝望无助,但是诗人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他改写了神话,想像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c.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像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另外,在讨论中也可以穿插介绍一下郭沫若的生平及1921年前后的时代背景,但是要简略,不能涉及得过多过深。
②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诗歌,注意声音不要太高,语气舒缓,要带出轻松神往之意。
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
①引导学生讨论: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联想与想像的手法。如,第一小节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很像天上的星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就是联想,这种联想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基础。
第二~四小节,诗人描绘天上街市的美丽,街市上陈列物品的珍奇和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的幸福,都是诗人想像出来的。这种想像,又是以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人间天上,亦真亦幻,折射出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以上内容,学生讨论时可能说不全面,教师可以提示,要帮助学生明白产生联想要有一定的基础,要有可以产生联想的那个相接点,而想像则是以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②学生讨论: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
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说,如,a.诗句押韵、和谐。例如第一小节的韵脚“星”、“灯”;b.用词准确。例“珍奇”、“浅浅的”;c.语气亲切。例“我想”、“你看”;d.表达信心很坚定。例“定”、“定然”。不要对学生多限制,也不要要求多么理论化,学生能结合诗歌把体会说出来就行了。
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小结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布置作业
①背诵这首诗,会默写。
②发挥想像,将这首诗改写成散文,要注意具体情节的描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静夜》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与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遨游仙境。今天,我们再面对月光淡淡的《静夜》,看看它能引起你多少美妙的遐思,使你产生多少奇瑰的想像。
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可配背景音乐:钢琴曲《星空》,并投影出示朗读节奏、重音。
学生边听边注意老师朗读的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和语气的轻松舒缓。
②学生模仿,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再集体朗读。
探究学习
①讨论,理解内容与写法。
a.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像?写实与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b.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c.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d.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
a.诗的第一小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第二小节属想像。无论写实还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b.第二小节开头的劈头一问“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叫咱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诗人的想像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海雾,想像着有“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留下串串珠泪……多么奇瑰的想像。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
c.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明星”的联想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铺垫。而《静夜》则是靠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景,转而想像的。
d.第4小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如喜欢第一小节的诗句,可扣住写景的细腻形象,像“笼罩”一词,写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胧而又神秘。“漏出了几点疏星”的“漏”,写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团团白云,而白云之间的空隙里,有隐约可见的闪烁的几颗星星。如喜欢第二小节的诗句“天河何处”,则可以抓住诗人跳动的思绪,由普通的乡间夜景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广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但紧接的“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飞的心绪往回收拢,模糊的海雾中有什么?使人想到什么?自然引出下文。而喜欢后两句的则又可以把思维转换到想像的角度,为什么流珠?喜极而泣?伤心落泪?抑或无穷思念?……想像的精妙自不待言。
②指导学生练习,学习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
a.发挥联想与想像,续写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这个练习很简单,是学生学习联想和想像手法的基础性练习,学生说的答案合理即可。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轻柔地、舒缓地、带点神秘味的反复朗读最后两句,再讨论翻译“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想像世界。可让学生对鲛人做合理的推想,也可以选择《天上的街市》中的想像部分,用自己的话加以描绘。
这个练习也属于开放性的,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说,互相补充,培养学生联想与想像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总结课文
①让学生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②教师小结。
“鲛人在岸,对月流珠”的故事,激发了我们多么精妙的幻想。它启示我们,多关注身边的生活,热爱生活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美好!
布置作业
①熟练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②想像练习。
关键词: 小说式语言 高中生物学 教学情境 “减数分裂”
1.前言
语言艺术是用文学作品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人们通常把它叫做文学。与其他类型的艺术相比较,文学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其鲜明的特色。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有形象性、音乐性、情感性。文学形式主要有诗歌、散文、小说等。诗歌语言精炼、准确、优美,有节奏、有韵律,富于音乐美,行列结构上的结构美。生物界是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生物学是科学性、思维性、趣味性、创造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科学。将语言艺术整合到生物学中,能使生物学焕发出新的生机。
2.运用小说式语言创设高中生物学教学情境的途径
用小说的语言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微观的世界的染色体赋予生命力,将其情感化,可以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通过对的类比,能够从深层次来理解减数分裂本质。只有研究了减数分裂的真正过程,才能对其做艺术的加工。
例如,减数分裂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属于生物模块2“遗传与进化”之“2.1 遗传的细胞基础”的内容,要求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并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是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的基础,是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1合理引导,激发创作。
在教学设计之前教师要了解教学任务,了解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减数分裂》中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减数分裂?减什么数?减了多少?在什么时候减去的?接下来,引导大家看书本的图片,一起来讲故事。
指导语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请看书本的“哺乳动物的形成过程图解”,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哺乳动物的形成过程吗?如果将这个过程看成电视剧的话,剧名叫什么好?分几集?师生始终互动,参与讨论。
2.2 科学比喻,精心创作。
减数分裂的核心是同源染色体的运动行为,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牛郎织女》有异曲同工之处。
根据戏剧的要素分析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情节。学生将故事总结如下:
时间:从原始生殖细胞到成熟的生殖细胞。
地点:里的曲细精管。
人物:染色体,特别是同源染色体。
情节:这是一部凄美的爱情神话故事,比《牛郎织女》还惨的爱情悲剧。
[分组讨论]
第一组的同学先发言:“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地方叫做‘’。在‘’县,有个美丽的村庄,叫做‘曲细精管’。村子里有两个‘人’,确切地说是两个染色体,小红和小黄。他们是天生的一对,地设的一双。他们从小生活在一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在此,我打断了同学的发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小红和小黄是一对恋人,一般地说,两者应该具备如下特征:一个是男性,一个是女性;年龄身材等条件能够般配;两者要相爱。对吧?”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同源染色体的概念: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一般相同;能够两两配对。
请第二小组的代表将这故事继续: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小红和小黄也日渐长大成人。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或者说:‘那个少男不钟情?那个少女不怀春?’一天,小红和小黄相约来到小河边,花前月下,甜言蜜语。”
到此,可以进行对“联会”的概念学习了。
我问:“按照现代的说法,小红和小黄的行为叫做什么?”
学生笑着回答:“约会,或者幽会。”
“但小红和小黄是染色体,不是人,他们俩是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两两配对叫做联会。”使学生的思路回归生物学知识,掌握了联会的科学概念。
这时,我巩固式的提问:“发生联会的时期是什么时期?”
“一定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生答。
第三组的同学代表将故事继续:“他们谈婚论嫁,准备成家。”
我问学生:“他们成的家有几条染色单体呀?”(回忆旧知识,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均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学生齐声回答:“四条。”
我说:“对,四条。联会后的同源染色体,就叫做‘四分体’。”
我拿出左手,大拇指扣在掌心,手背朝向学生,问:“几个手指头?”
学生笑答:“四个。”
“这就是一个四分体。”我解释。
我激发:“请大家发挥想象力,如何用手指更加确切地表示四分体。”
我提示:“手指离合有讲究的。”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将中指和无名指分开,小指和无名指并拢,食指和中指并拢。”
“大家一起来解释一下吧。”我要求。
讨论的结果是:并拢的两个手指代表姐妹染色单体,中指和无名指大小接近,更能代表同源染色体。小指和食指的大小不代表染色体的大小。
小结时,我了出示四分体的手型,连续问了5个问题:“一个四分体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几个染色体?几个染色单体?几个DNA分子?有四分体出现的时期,一定是减数分裂第一分裂的那一时期?”
让故事继续:“刚才话说小红和小黄谈婚论嫁,成了一个名叫‘四分体’的四‘口’之家。这事情传到了‘王母娘娘’的耳朵。织女在人间成家立业,儿女私情,犯了天规。‘王母娘娘’派了天兵天将,带着绳索――纺锤丝,分别绑在小红和小黄的腰间。他们被带到了赤道板附近(牛郎和织女被带到银河边)。”
我个别提问:“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示属于何种类型分裂的何种时期?”
学生答:“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同学们,接下来的情节将会示怎样?”我问。
根据书本知识,学生说:“美好的生活即将结束,一出悲剧即将开演。”
第四小组的同学接着说:“天兵天将用纺锤丝拉着小红和小黄将他们拉向细胞的两级。小红和小黄只有挥挥手,再见!……BYE……BYE……两个人的身体虽然被分开,心却还在一起。”
这时我用身体表演着同源染色体分开时候的状态,四肢朝着对方,弯着腰身。
我补充:“他们比牛郎织女还惨,牛郎织女每年七月初七还有一次见面的机会,而小红和小黄分开以后分别今入了两个世界(两个细胞),永远不能相见。”
小结:“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的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联会、四分体等时期,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分裂,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第五组的同学说:“当小红和小黄分开以后,小红整日在思念着她心中的那个他。还好的是,小红还有一个卵生姐妹生活在一起,两姐妹相依为命。王母娘娘也真是坏,看到小红还有姐妹相依为命,日子过得还太好了,没有受到更严厉的惩罚。再次下令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小红的两姐妹也被拆散了,分别进入到两个细胞中去。”这样轻松的气氛下,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很快的学习和掌握。
3.结论与讨论
学生的潜在创造力是很强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使得对减数分裂的比拟更加贴切,更加准确,更加生动,让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思想产生碰撞,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合理的交流,让学生和教师享受更多的课堂生成。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教师的备课无论怎么完美,有时也比不上全班同学的集体的智慧。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的生成是集体学习特有的优势,是个别学习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学生不再知识是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而是课堂上很有潜力的课程资源。
但艺术的加工的度要把握好,要适可而止。生物学毕竟适一门科学,科学要讲究准确性、科学性。而艺术则不同,为了达到艺术效果,可以适当地夸张或者加工。因此,用艺术化的手段来对生物学的某些科学的现象进行描述的时候,要注意准确性和科学性。用艺术的手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当学习者已经理解了或者掌握科学的本质的时候,要用恰当的方式,将所学生物学知识去艺术化,还原其本来科学面目,用科学的语言再次描述所学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挑战重理轻文,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1-12.
[2]王翠微.让人文回归初中生物教育[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4.
[3]何齐宗.教育原理与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92.
[4]引自长春工业大学张德江校长在迎校庆艺术学院作品展暨服装表演晚会上的开幕词.省略ut.省略 /bmgz/ys/yskxxq.htm.
[5]胡天君.科学・艺术・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4,(4):20-21.
[6]陈秉初.目标控制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10.
关键词:选择契机;打破结构;重构内容;置换视角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加强预习环节的指导,尤其是在中高年级预习更是学生走进文本、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预习任务仅仅止步于布置任务,没有指导的策略,没有反馈的方式。而在预习之后,教师也没有能够结合学生预习的状态对教学设计进行及时调整,仍旧是老一套的教学模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预习热情,最终导致了预习成为了一种形式。那如何才能真正发挥预习的效益,让预习更好地为阅读教学服务呢?笔者认为教师只有立足成才,才能让预习为高效阅读奠基。
一、基于教学流程,选择反馈契机
在教师反馈的方式上,一般教师都只会逐条逐项地进行检查,导致整个过程显得十分生硬而死板,学生受到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过多,几乎没有灵动的生成性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改变预习检查和反馈的方式,从而真正把握学生的预习成果,并能够为我们即将进行的教学服务,使得整个课堂的结构更加完善。
例如在教学《望洞庭》这首诗时,教师就布置学生收集了古人描写洞庭湖的相关诗句。但在教学之处,教师并没有直接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学步骤的设计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补充其他诗句以便与刘禹锡的这首诗进行对比时,引导学生出示相应的诗句,从而将预习的反馈检查与教学流程巧妙而自然地融合起来,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教学妙用。
二、基于学习方式,打破课堂结构
预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让学生预热文本,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还在于让学生现行感知文本之后,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当学生对课文形成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形成的体悟与感知也就相对丰富,对课堂教学期许也就更加充足。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日常教学中教师以串联方式推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而要根据情况采用板块空间更为丰富的弹性内容,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三、基于学情考量下,重构教学内容
经过深入预习,学生已经对文本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和动力,这就需要运用“陌生化阅读”理论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地调整与整合,将熟悉文本的陌生一面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发学生真正的探究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研读教材以及把握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按照教材中内部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结构关系进行必要的重组,融通课时之间的内在联系,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
例如古诗教学,很多教师都是按照创设情境、诵读古诗、解读大意、体会意境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教材都是按照两首共同出现的情境呈现古诗的,在紧挨着的两首古诗教学中,教师是否有必要还按照固有的套路进行教学值得探究,尤其是在学生充分预习之后,两次都要经历多层次诵读的教学经历,是否适切?如五下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都是描写西湖的古诗放置在一起,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如果教师还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势必造成无效的重复劳动。因此,在对比预习两首不同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将两首古诗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基于陌生质态,置换解读视角
预习中,学生对文本已经形成较为深刻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思考,于熟悉之处开掘出陌生内容,形成全新体验。可以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语,从不同的维度解读出不同的意蕴;可以评说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强化人物评价的多元性;可以突破文本的范畴限制,引入更为鲜活的材料元素,再次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
例如学生预习完《牛郎织女》一文,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核心环节已经相当熟悉。但在教学中,教师却要求学生再次潜入文本感知情节,并要求学生从牛郎织女的情感经历探寻“正确爱情观”,就给这次反复的阅读之旅增添了一丝全新的精神外衣。在熟读这个民间传说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其他的民间传说,如《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引导学生从民间故事的不同情节中提炼出独有的艺术价值和人民群众蕴含其中的价值归旨,从而让学生在陌生化的驱动下,从已经感知的情境下探寻全新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方法;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160-01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纳入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三种方式有机结合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水平上。新课标的研究依托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课堂上灵活多样。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以下就中学语文新课改课堂教学方法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导入激趣,引人入胜
导入是教师在开课之前的一段幕启,也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的主要手段,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第一步,一个出色的开头就会为整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调。为此,语文教师的导入也就成了一门艺术,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谈谈几种导入方法:
1、由揭示题旨导入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文题,可以窥探文章的主旨。“名不正,言不顺”,作者选题总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因而标题常是文章的精义所在。学生读文章,首先接触的是文题。为揭示文章的“主脑”,弄清题意就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如《中国石拱桥》一文,按“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步骤来板书,从形状、材料、空间地域上对所要写的桥进行了限定,规定了明确的选材范围。简洁、明了的导入语,为学生学习课文把关定向,起到了学习的引路作用。
2、由故事、趣事导入 学生喜欢听故事,故事本身有一种吸引的魅力。平时可以结合课文实际,从听故事、趣事、轶事、寓言、典故等方面开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故事讲起,唤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学生有了兴趣,学起来自然趣味盎然。
3、由制造悬念导入 悬念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或观看戏剧电影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开讲制造悬念,使学生急于求知,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由于学生天性好奇,用问号来打开新课的大门,能有效地激发求知欲,也给学生的想象留下了艺术空间。
二、巧妙点拨,引导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
新课标的出台,新课程的实施,促使了语文试题的主观性、独创性、发展性。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的重点聚焦到学生的“学”上。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刻的把握诗歌的内容,感悟诗的意境。
三、鼓励质疑、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代中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学语文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思考、常探索,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质疑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质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其主动发展的过程。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因此,不论学生提出问题或大或小,是对是错,都应该给予即时表扬和指导,同时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对课文提出不同于作者、不同于教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只有这样,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学生质疑求异的信心。并对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一一解决。从而闪烁出不迷信权威的创新思想火花,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
[关键词]提问;思维;教学目标;阅读核心;学生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14-0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通过巧妙的课堂提问,为学生和阅读文本之间构建有效的认知通道,让学生走进阅读文本,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一、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阅读问题
课程改革以来,强调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而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设计阅读问题时,教师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应一切以教学目标为主展开阅读教学,把握好目标性原则,精心设计难易适中、简洁明了、目标明确的问题,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负荆请罪》一课第二幕时,本次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揣摩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二是想象当时的情景,给学生分角色,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之后,我提问学生:“通过第二幕的学习,赵国大将军廉颇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们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语音刚落,学生纷纷举手欲答,有学生回答道:“我认为廉颇是个目中无人、高傲自大的人。”对此,我接着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另一个学生回答道:“我认为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我对两位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为了引出本文的中心思想,我再次提问:“你们认为蔺相如是真的害怕廉颇吗?”有学生回答道:“我认为蔺相如并不是害怕廉颇,蔺相如注重以和为贵,是以国家大局为重的臣子。”……通过这些问题,我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在Z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根本,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注意启发诱导。通过学生的回答,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教材,理解课文主旨,不断拓展思维。
二、紧扣阅读核心,把握阅读提问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受,有所感悟和思考,但要防止逐字逐句地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阅读文本的重点与难点,紧扣核心设计问题,把握阅读文本的关键,启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的第五自然段时,由于这段是本文的重点,我紧扣本段的核心,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心品味这段文字,联系阿炳的人生遭遇,在文中找一找有哪些描写乐曲的文字与其相呼应,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一问题的设计,将文字与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行有效对接,让学生透过段落中的文字,细细品味《二泉映月》的凄美,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样一来,学生对本段的理解就更为轻松,本段的教学重点也化难为易了,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三、了解学生思路,适时抓住提问时机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由于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的阅读理解情况,适时地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教学《牛郎织女》一文时,我了解到学生对王母娘娘这一人物的认知差异比较大,如有的学生认为王母娘娘不顾情面、心狠手辣,有的学生认为王母娘娘秉公执法等。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不加以疏导,任凭学生自由发挥,学生的阅读思维将不能得到启发。于是,我顺着学生的思路提问:“有同学认为王母娘娘秉公执法,那么其中的‘法’代表什么意思呢?”通过问题,我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反思天庭的制度上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阅读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但是也要了解学生的阅读思路,在恰当的时机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