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启迪智慧

启迪智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启迪智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启迪智慧

启迪智慧范文第1篇

理想的课堂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努力创设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知识的引导者、彼此的沟通者、兴趣的激发者和情感的唤醒者,对学生要持一种尊重、理解、关怀的态度,让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这样他们就能无所不谈,就能尽量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学过程一切要围绕学生实际展开,这样才有可能创设出一种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我教七年级语文《伟人细胞》时,要求学生第一遍自读,感悟探究:贾里的伟人细胞表现在哪里?第二遍自读,感悟探究:为什么贾里实现伟人的三次计划都失败了?第三遍自读,感悟探究:贾里意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每一遍自读,我都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给足学生读书和探究思考的时间,有的学生探究思考的不理想,就让学生多读几遍,有时要求默读,有时抓住关键情节齐读、范读。由于充分保证了学生自主读书探究的时间,在交流汇报时,很多学生有话可说,连平时不常发言的学生都能提出了一些问题。这样的指导,解决了学生自主探究不自主或流于形式或自主不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充分调动了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而老师也能及时发现和肯定学生探究的成果和收获,逐步消除有些学生的服从感、失落感和自卑感。

二、变知识的传授为知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课堂的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的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感受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的喜悦。这里的活动不仅仅指学习的认知以及训练活动,我认为还可以涵盖游戏、表演、展示、情境设置等等多种多样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的一切活动,只要有利于课堂教学,我们大可把它引入课堂。如果有这样的可能,一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化的行动或者称之为活动展示,这样不仅有利于打破原有僵化的教学模式,而且符合行动研究的理论,更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故事性比较强,所以我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就按照每一个故事情节相应地编排一个画面。如游行大典场面,试新装场面,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并不是一味给学生讲解,让其机械地记忆,而是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讲“大臣、官员、皇帝看新装”这一情节时,我改变了以往让学生朗读、思考、解答的模式,而是让学生走上讲台通过自身的表演来领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争先恐后要到台上表演,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我准备了一些小道具、王冠、胡子等更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上台表演时将皇帝夸张的动作,恐惧的心理、心口不一的言行,表现了淋漓尽致;而老大臣手持拐杖,眼戴花镜,苍老的声音,展现了其虚伪的本质;而演骗子的同学则以其诙谐的语言,滑稽的动作引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在笑过之余,也增进了同学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在表演结束后我又适时点拔,学生很容易就总结出人物的形象特点,这比单纯由老师讲解效果要好几倍。

三、悉心指导问题的解决策略,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

这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用激励的态势让学生保持一种主观能动的激情,其次要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解决要靠方法,学生学习课本上的问题往往是封闭的,都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能找到一个标准统一的答案;但是现实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往往是具有开放性的,并不都会提供必须的信息,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因此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就变得尤为重要。教材中提供的范文不是学习的“法典”,而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范例,我在教学完了《乡愁》一诗之后,引导学生再学习席慕容的《乡愁》,将学法有效的迁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去探究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乡愁”主题,使得知识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知识得到了整合,学生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也就转变成了发展性学力。

启迪智慧范文第2篇

“教育,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迪智慧”。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引导学生去开启智慧之门,为学生拥有智慧的人生而奠基。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开启智慧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而且是人性培育的圣殿。数学教师应以“情感交流”为纽带,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智慧的生成,促进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艰辛和乐趣,并从中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以合作共事的方式,学习数学,产生灵感。教师应从人格的角度、人道的精神、人文的关怀方面平等对待学生,乐意接纳学生,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真心赏识学生,尊重学生,调动起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力,达到和谐呼应的感情共振。不仅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而且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带领学生到思维的源泉处旅行,增强数学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背景的积累;不要把学生思维的个别方面绝对化,把知识活动局限于感觉范围;要着力于数学文化的建构,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着一种数学学习氛围和乐趣。

在这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教师“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时常被学生的创新思维所感动”。我们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发现中感受知识的灵魂,营造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背景,给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进入思考和创造的境界。让数学教学充满智慧与激情,使数学课堂更具魅力。

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生成智慧

数学知识本身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并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真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用,并使其终生受益的是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应包括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知识的教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仅依照课本的安排,沿袭着从概念、公式到例题、练习这一传统的教学过程,即使讲深讲透,并要求学生记住结论,掌握解题的类型和方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知识型”、“记忆型”的,将完全背离数学教育的目标。因此,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主要体现在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尽管他们走上社会以后,数学知识也许会渐渐淡忘,但那种铭刻在心头的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和数学思维方式永存,它将长期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因此教师要着重教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而不是技巧。学校教育也不可能教给学生终生能用的数学知识,而数学思想方法却使人受益终生。

三、引导学生感悟,丰富智慧

启迪智慧范文第3篇

一、于肤浅处追问——深化思维

这里的“肤浅”,指学生回答问题时,思维还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能发现问题本质。这时,教师要及时紧追,再次发问,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让学生的理解更加准确、全面,感悟更加深刻。如执教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在餐桌上》的教学片段:

多媒体播放一段录像:一个小男孩正在吃午餐,面对一桌丰盛的饭菜,他只吃肉类,不吃蔬菜。

师:小男孩这种吃法好吗?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1:这样吃会营养不均衡。

生2:这样吃不利于身体健康。

师:这样吃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不健康的现象呢?

生1:肥胖症。

生2:便秘。

生3:溃疡。

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吃呢?

生1:荤菜素菜都要吃,这样营养才均衡。

生2:要吃些水果,因为水果里含有多种维生素。

生3:要吃些粗粮。听奶奶说,粗粮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师:原来大家都是小小营养师!希望大家都能养成不挑食,不偏食,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在教学中笔者并没有停留在“好不好”的肤浅问题上,而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 “为什么、怎么办”两个层次进行不露痕迹地追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突破重难点,将问题不仅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度,使其能知其一又能知其二,而且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使其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教师这样循序渐进地追问和引导,培养了学生的道德认知,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发展。

二、于矛盾处追问——催化思维

这里的“矛盾”,指学生受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影响,难免会遇到思维上的障碍,产生认识上的矛盾。此时,教者应针对学生的思维矛盾冲突及时追问,在追问中引领学生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比较和辨析,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如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心中的110》的教学片段:

多媒体出示两个真实的案例,对全班53名学生进行调查统计:

案例1:2006年11月20日,彭宇在公共汽车站扶起一位跌倒在地的老人,并送她去医院检查。不料,受伤的老人及家人得知胫骨骨折,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人,要他承担数万元医疗费。彭宇则称自己好心帮助她,却反被诬陷。被拒绝后,老人向南京鼓楼区法院,要求彭宇赔偿各项损失13万多元。最终,南京市鼓楼区法院裁定彭宇补偿原告40%的损失,即45876元,10日内付完。

案例2:武汉88岁的李爷爷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1小时后,李爷爷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现场调查:看了这两个案例,如果老人跌倒在你的面前,你愿意扶起他吗?

(调查统计结果:48名学生愿意,占90﹪;4名学生犹豫,占7.5﹪ ;1名学生不愿意,占2.5﹪。)

师:你不愿意扶,为什么?

生: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孩子,万一遇到不讲理的人怎么办?我很害怕,所以不愿意扶他。

师:你们几个为什么犹豫呢?

生1:如果扶,别人会错怪我,会把所有责任推给我的,可不扶又觉得不道德。

生2:担心自己会被人怀疑,被人错怪,但又想到不扶,他有可能失去生命。所以很犹豫。

师:如果跌倒的是你,你会怎么想?

生1(不愿意):我希望有人来帮助我。

生2(犹豫):我会想,会不会有人来帮助我呢?

生3(犹豫):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会有好人的。

师:你们愿意扶,为什么?

生1:我扶了,那老人就有可能活下来。

生2:钱可以再赚,但是生命不可能再来的。

生3:那位老人很可怜,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生4: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比钱更重要。

师:怎样扶?既能帮助他人,又能保护自己呢?

生1:打110救助。

生2:打120急救。因为我们不懂救助方法,如果盲目去救,反而会害了老人。

生3:可以用手机把现场录成视频,作为证据。

生4:可以找证人,并且留下他的电话号码。

生5:从电视上得知,如老人意识不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老人意识清楚,应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如老年人试图自行站起,可帮助他缓慢起立。

师:老师赞成你们的说法。在扶老人时要讲究策略,要提高警惕性,心中要有110,这样既能帮助他人,又能保护好自己。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这是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现实生活问题,而且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案例中,笔者根据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讨论模式,针对道德困境,对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并及时进行追问引导,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驱使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巧妙地引导他们在争论中求生成,在争论中求真知,以促进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提升。[1]这样,通过争论基础上的追问,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帮助他人是必须的,但同时要讲究帮助的策略。在有效的追问中,教师和学生都以生活着、思考着、发展着的生命体而存在,并互相影响,共同创设一个美好的境界。

启迪智慧范文第4篇

一、主题的拓展

这一组教材是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的,从不同的角度启迪学生的智慧。

《想别人没想到的》这个故事蕴藏着丰富的智慧。画师考三个徒弟,要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尽可能多的骆驼,大徒弟想到的办法是把骆驼画小。二徒弟是用骆驼的头来代表整只骆驼,他能用部分代替整体,是想大徒弟没想到的,课文首次点题。可是他们画出的骆驼都是以多代多,数量毕竟都是有限的。而小徒弟却是以少代多,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代表了无限的可能,妙在他能够打破常规,用创新思维的方法思考问题,是想别人没想到的,课文再次点题。

画师之所以能为三个徒弟出这样开放的考题,说明他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能赏识小徒弟的画,说明他独具慧眼,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又升华了主题。

课文有一条主题线: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接着,首次点题,再次点题,升华主题。我顺应这条主题线,用文本中无限的智慧启迪学生智慧无限,我通过拓展主题,让学生懂得: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看别人没看到的,说别人没说到的,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做个勇于创新的孩子。

二、主题的突出

本节课我是这样突出主题的:

1.我把几个目标当作一个目标去实现。把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人文内涵的感悟合成一个目标;把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有感情地朗读合成一个目标;把三个人的绘画过程和创意集中到小徒弟一个人身上。

2.我的课堂只有“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展示汇报―总结升华,拓展延伸”三个环节。

三、主题的落实

我预设通过教师课前的“引”―课上的“导”―课后的“拓展延伸”来落实主题。

1.课前探索的“引”。首先,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智慧引导。我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去理解“画师的话”这一难点,而是从“三个徒弟作画的构思和创意”入手,抓住知识的盲点――“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的骆驼更多,为什么画师反而对小徒弟的画点头称赞呢?”引导学生产生怀疑,展开思考。

其次,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智慧,培养创新意识。先引导学生收集类似的“想别人没想到的”智慧小故事,再想一想:生活中你有没有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

再者,捕捉学生“别具一格”的创新信息,让学生变得智慧起来。如,假如你也是画师的一个徒弟,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画出更多的骆驼吗?

2.课上探索的“导”。在导学时,我做到导进去,再导出来。本节课我预设了一条故事线贯穿整个课堂,即课前故事导入,课中故事拓展,课尾故事延伸。用洋溢着智慧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另外,评价激励始终与教学过程平行展开。也就是教师不断通过评价来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用“深山藏古寺”这个小故事“导题”;用“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徒弟的画为什么会得到了画师的称赞?”“导学”文本;有三处“拓学”,启迪学生的智慧。一是资源拓展;二是生活拓展;三是创新拓展。

启迪智慧范文第5篇

有位老师曾说过,教数学应当把学生越教越聪明,我很赞同这一观点. 近两年我有幸从一年级开始尝试,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新教材也特别关注这一点,比如一些开放性题目的设计,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等,这些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而计算题算法的多样化,让我看到了学生一次一次的智慧火花.

记得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的教学中,让学生交流15 - 9的算法.生1:因为6 + 9 = 15所以15 - 9 = 6;生2:15 - 5 = 10,10 - 4 = 6;生3:10 - 9 = 1,1 + 5 = 6. 对以上这三种方法,学生都是可以理解,当我积极地引导“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这时有一个长着一双大眼睛的男生举起了手. (在我看来,可能也就这三种方法了,刚才的引导只不过是再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机会,并没抱太大的希望,还能有什么方法. )只听这位小男生说9 - 5 = 4,10 - 4 = 6,说完我懵了,连忙让他说说自己的想法. 听完他有理有据的表述,我感慨万分,自己一个“不经意’的引导,竟然发现了一个数学小天才,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 现在回忆起当时情景,还不得不让我惊叹学生的思维是如此开阔. 作为数学教师,想必您也一定明白其中的算理吧.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教训,更加坚定了我让学生自主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这一教学思路. 因此,在教学中,针对有关计算的题目,我都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然后全班交流各自的算法. 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口算整百整千的加减(进位、退位)教学中,书中呈现的两种方法学生是可以想到的,通过在课堂中的引导,学生居然能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来计算. 例如,计算700 + 800时,学生会用700 + 300 = 1000,1000 + 500 = 1500的凑整千数或整百数的方法,这不是对一年级所学凑十法的延续和迁移吗?我很欣慰学生能如此大胆地尝试. 减法亦如此,如1200 - 400,先算1200 - 200 = 1000,1000 - 200 = 800或1000 - 400 = 600,600 + 200 = 800等. 这不正是学生思维灵活性的体现吗?每每看到学生闪烁的智慧火花,我都会在教学反思中记录下来,同时我也在反思,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重要的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极大地调动起学生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