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顺德学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目标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数学知识,掌握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挂图(见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33页例7的图表)、计数器、纸卡、粗线笔。
教学过程
一、自主活动,感受数的顺序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请同桌同学相互从1数到100,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生:同桌同学相互从1数到100。
师:同学们翻开书第33页,请做例7。
生:认真填表,思考题中所提的问题。(同时,老师准备好例7挂图,请一位同学把挂图中的表填好。)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同学们填得对不对。
生:共同反馈,加强对100以内数的顺序的记忆。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例7中的三个问题。
生:同学们讨论。
师:从表里我们可以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列?
生1:第一列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1,十位上的数字从第二位起,分别是1、2、3、4、5、6、7、8、9。每个数都比它上边的数大10。
生2:最后一列上的数分别是10、20、30、40、50、60、70、80、90、100,每个数都比它上一行的数大10。
……
师: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例7。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拍手掌,从100数到1:“100、99……”。
二、小组活动,探索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游戏。与老师出示的75相邻的两个数都是75的好朋友,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找出来,写在你手中的纸卡上。
生:全班同学们在纸卡上写数字。
师:请同学们把75、74、76这三个数按照数的顺序写出来。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谁大,谁小,谁最大,谁最小,为什么?并且用不等号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生:同学们写出三个数的顺序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对三个数大小的见解。
师:请小组派代表汇报你们组的结论。
生:全班学生反馈。76比75大l,75比74大l,76最大,74最小。
师:48、40、49谁大?谁小?为什么?谁来说说。
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74、75、76与40、48、49这两组数有什么共同特点?怎样比较这样一组数的大小?请小组讨论。
生:讨论出这两组数的共同特点是:十位上的数相同,即有相同的几十个。因此,比较大小时,只要比较个位上的数字的大小即可。得出:比较十位上数字相同的数的大小,只要比较个位上的数字的大小,个位上数字大的数大。
师:老师出示数30,比它小的整数十数都是它的好朋友,请同学们在纸卡上帮助老师写出它的好朋友。
生:写出数10、20。
师:请同学们把30、10、20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说说这三个数谁大,谁小,谁最大,谁最小,为什么?
生:写出数的顺序,并在小组内交流10、2O、30大小关系。
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10、20、30大小的关系。
生:因为两个10的和是20,所以20大于10;又因为20加10得30,所以30大于20,大于10。30最大,谁最小。
师:请同学们在纸卡上写出比50大的整十数。并在小组内说说谁比谁大几十,谁比谁小几十。
生:小组活动,完成老师提出的要求。
师:请同学们把黑板上的小人手中的卡片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生:学生填卡片,然后师生再共同反馈。
师:同学们做得都挺好,但38<45,有的同学做错了,为什么38小于45,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议一议。
生:小组议论。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38小于45
生1:38比40小2,而40比45小5,因此38比45小。
生2:38是三十多个,而45是四十多个,四十多个比三十多个大。所以38小于45。
生3:拨计数器,也可以得出38比45小。边拨计数器边说。
生4:……
师:请同学们在中填上“<”或“>”号。
289642383784
生:解答。
师:这三组数有什么特点?怎么比较这样数的大小,小组内讨论。
关键词: 小学一年级 笔顺教学 有效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种印刷品和复印资料随处可见。学生的作文学校要求打印完上交,老师上课喜欢用时髦的课件,黑板上的字越写越少,各种学习资料也都打印好后让学生贴在书上了事。这样的做法是与汉字的地位不相称的,2002年6月,教育部了《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要求重视写好汉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课标》也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我们一定要明确这一年段目标,少分析内容,多识字、学词、写字。不要出现低年级阅读教学向中年级靠,忽视识字写字教学的情况。笔顺在识字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为一个字的笔画顺序的先后,关系到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关照、呼应,关系到这个字的笔画间笔意的联系以及字形的美观。正确的笔顺是写好汉字的关键之一。
根据低年段学生的发展特点,我采取了如下的措施,来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笔顺书写习惯。
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引导,孩子的行为就有可能成为短期的应付行为。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孩子的热情才能得到最大的激发,才能端正学习汉字的态度。汉字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应该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写好字。
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在平时教学时,我把生字形象地称为“宝宝”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会很自然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被调动了起来。
识字多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有了写的欲望。我又根据孩子爱听故事的特性,把古时候人们在竹简上写字的情况告诉孩子们。因为人们左手拿竹简,右手拿毛笔,所以汉字的笔顺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如果从右往左写,写左半部时,毛笔势必挡住右半字形,不便于安排结构,影响结字的美观。接下来我在教学笔顺的口诀时,孩子们就比较能理解和接受了。笔顺的口诀有七点:自上而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左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内,先进后关。其中最基本的规律是从左到右,自上而下。我又介绍了汉字里的八个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提、折、钩,让孩子们仔细地观察这八个“新朋友”,以便在今后的写字中更好地运用它们。
案例1:小陈,性格活泼开朗,爱跟小朋友们说笑打闹,有时上课也忍不住跟同桌讲几句“悄悄话”,做事有点“粗枝大叶”,用他妈妈的玩笑话是猴子的屁股,坐不牢。一到写字课,他不是伸伸胳膊就是踢踢腿,好不容易安分点,不是找不到橡皮就是忘了削铅笔,真是让我头疼了好一阵子。
针对“坐不住”的特点,我以小陈为对象,进行了一些研究。
我发现,小陈只是对他不感兴趣、枯燥的知识才表现出“不安分”,每到我讲故事的时候,他总是听得特别认真,我在讲故事的时候,偶尔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来打断我,他都会厉声制止。于是,我把枯燥的笔顺规则用故事的形式来讲给大家听,给同学们讲了汉字的起源,观看了竹简的图片,等等,对了他的“胃口”,他果然不再伸胳膊踢腿,坐得端正多了,也听得认真了。
二、积极引导,提高认识
1.写字姿势很重要
【人教版第一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片断】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课本第二页,看看2、3两页下面的几幅图,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的姿势怎么样?
生1:他们在写字。
生2:我发现他们坐得很端正。
师:我们来夸一夸他们好吗?
生:好!你们坐得真端正,我们要向你们学习!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像他们一样,坐得那么端正吗?
师:谁能来说说,怎么样才能像他们那样呢?
生1:两手臂要平放在课桌上。
生2:胸不能靠着桌子,要离开一点点。
生3:左手要按在练习本上,不能放到桌子下面。
……
师总结。
新生入学,我们都会进行一系列的行为习惯教育,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握笔方法。语文的第一课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在教学本课时结合书本中写字姿势的图片,形象地告诉学生怎样坐好,怎样拿笔。孩子们特别爱学老师,模仿能力特别强。我适时提醒“头正,肩平,背挺直”,“三个一,要做到――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提醒的同时,还不忘表扬做得好的学生,这样,有几个小朋友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其他小朋友就会争着做好,希望老师也来点自己的名。当然,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师长期耐心地提醒。
2.家长也需引导
现在的家长普遍都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孩子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就教给孩子大量的汉字,我们班的孩子在开学的时候,识字量已经很大了,很多孩子能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书。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有部分家长操之过急,小孩子的手指力量尚未达到握笔要求,就早早地让孩子写字了。一年级孩子入学的时候,基本上都能写自己的名字,无论这个字是否复杂,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孩子们哪是在写字啊,简直就是“画字”嘛,笔顺乱七八糟。这样的孩子居然不在少数。
错误的笔顺一旦形成,想要纠正过来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在平时与家长的交流中,我非常重视引导家长认识到“多认少写,识写分流”的重要性。家长要多指导孩子阅读,少进行拔苗助长式的写话练习。“早走不一定先到”,训练一年级的孩子看图说话比看图写话更有现实意义。
案例2:小蒋,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跟小朋友交流少,上课也很少发言。爸爸对其教育十分严格,在刚入学的时候,已经认识很多汉字,能借助拼音读简短的故事。开学后,他爸爸又给他买了很多练习册,让他每天放学后做,但是由于他爸爸下班比较晚,所以小蒋是单独完成作业的,爸爸只是在下班后检查他的作业。
不久我就发现,很多我们课堂上没学过的字他早就会写了,但是由于完全是“自我摸索”,所以很多字的笔顺都是错误的。而且就算我把正确的笔顺告诉他,他也记不住,写的时候还是原先错误的笔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我多次跟他父亲聊天,告诉他没必要操之过急,写字慢慢来,既然教程这么编写,肯定有他的道理,“早走不一定先到”。多次交谈之后,他父亲终于不再“逼”着他学习了。现在,少了爸爸的作业,小蒋每天快乐地读读他喜欢的故事书,和家附近的小朋友们玩耍,人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了,成绩也稳步上升。他爸爸也意识到了以前的错误,很是后悔。
三、重在课堂
1.明确目标
一二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任务确实不轻。如果目标把握得不准确,过多地进行问答、分析、讲解挤占了识字、写字的时间,那么效果肯定不会理想。有些老师一节课里用在指导学生书写的时间大概只有五六分钟,十多个生字,顶多指导一两个,识字、写字倒好像成了一种点缀,留给学生写的时间就更少了。甚至在许多公开课、研讨课上,十多个生字,往往只给孩子们留了一两分钟,学生常常是每个字写一遍,还没写到第三个字,下课铃声就响了。练习书写的任务只能留到课外。这样一来,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放弃了教师对学生写字的有效指导。
因此,我认为一年级语文教学一定要把讲解、分析减下来,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识字写字上,确保大部分识字写字任务在课内完成,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课内进行书写练习。特别是习字指导起始阶段必须逐字进行,不能只指导一两个字作为点缀。在我们班,我一向把写字作为重头戏来完成,有时要比其他班多花一节课甚至两节课来完成一课的教学目标。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的。
2.注重方法
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我总是亲自示范,让学生动手书空。然后通过投影引导学生去欣赏,去品味,去领略其艺术风采。对学写得好的学生,我总是大加赞赏,对于有进步的同学,我为其加油,对于学困生,我也以鼓励为主。
在引导学生学笔顺时,我让学生把已经学过的字进行归类,先横后竖的有“木、下、开”等,先撇后捺的字有“人、大、八”等,先中间后两边的有“山、水、少”等字。这样孩子试着去归类,下次碰到类似结构的新字,也就知道怎么写了。
老师的示范作用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除了写字课上写端正优美的示范字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对自己的板书和作业批改也丝毫不敢马虎。我总是认真地写好一笔一画,力求完美。我还积极引导孩子去观察汉字,把容易混淆的字放在一起,让孩子观察。比如“拔”和“拨”两个字,学生经常弄错。经过对比观察,我和孩子们给这两个字编了个小故事,“拔”是小朋友们在拔河,拔得满头大汗,那一滴就是汗水呀,这样,大家很容易就能区别这两个字了。
3.营造良好的氛围
每天,我都和孩子们抽出15分钟时间,专门用来练字。我专门选了一些孩子们喜欢的轻音乐伴奏。我还在班级的墙上制作了一块学习园地,专门用来张贴孩子们的优秀作品。每当有新的作品被贴上去,大家总是围在一起观看,很羡慕。我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如果下次你们写得好,老师一定把你的也贴上。”我还经常举行班级“小小书法家”评比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好汉字的兴趣。
教一年级的学生写正确的笔顺,进而写出优美的汉字是需要极大耐心和恒心的一件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切不可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张建国.写字笔顺漫谈.陕西教育,2001,(3).
小行星命名为“Yuzhou Gu”
小行星的命名一般是为了纪念小行星的发现者,或者是用以奖励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2007年,华东师大二附中的高三学生顾宇洲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第58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获得二等奖。他与伙伴着力于从夹竹桃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环保农药,经过长期实验,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单一成分及其结构,该成分尚属首次发现。他们还在分子水平上探究了该成分的作用机理。这一成果在美国受到广泛好评,还获得了美国生物制药学会特别一等奖。美国科学服务社为奖励其杰出表现,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提出申请,将一颗1998年被发现、编号为23758的行星命名为“Yuzhou Gu”,正式获得批准。
最初就想“以毒攻毒”
两年前,顾宇洲的同学杨利青在郊区秋游时,蹦出了用夹竹桃叶提取物毒杀菜虫的点子。后来,在上海市科协牵线下,顾宇洲和浦东外国语中学的王肇欣也加盟其中,共同研究。
选夹竹桃“下手”是因为他们想到了“以毒攻毒”。“夹竹桃有毒是常识,但植物本身就是环境的一部分,夹竹桃的毒性用于农药,不但能杀死害虫,而且还不会污染环境。”
从高一下半学期构思,到着手开始实验,直到研究有所收获,一共花了一年零三个月。顾宇洲和伙伴们几乎每天都开展和这项研究有关的工作,查阅资料,做一些新实验,“有时我感到特别没有方向,因为这是探究性实验,与一般学校生物课开展的重复性常规实验不同,只有尝试过,才知道对不对,一旦失败,就要重新找一条路。”后来在老师指导下,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夹竹桃叶提取物对小菜蛾触杀活性测定、对小菜蛾的拒食性测定……经过两年的努力,得出了一系列研究结果。
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可,专家表示,植物源农药不会污染环境,对人畜、农作物、生态环境相对安全,而且病虫也不容易产生抗药性,符合人们对理想农药的要求。从顾宇洲的实验报告看,夹竹桃提取物符合这些标准,有开发利用的前景。
300页A4纸记录失败
一年多的实验过程,顾宇洲都记录在300页A4纸装订成的实验记录本上,“几乎全是失败,”顾宇洲说,他有时也会茫然,“不过,慢慢地便开始出现好转,每10次实验虽最多只能成功2次,但还是让我很高兴。”别人几乎没法给他提供帮助,“我做的实验,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顾宇洲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每天都进行一些,日积月累中会有所收获。”
爱科学的男生原是校园小明星
“一些科学家都未必有这份幸运呢。”顾宇洲的班主任苏老师在得知喜讯后笑着说。在他眼里,这个来自常州的大男生是一个成绩优秀、热爱科技、积极主动、内驱力特别大的学生,由于经常在学科、科技竞赛中捧杯,还会弹奏吉他,篮球又打得很棒,顾宇洲堪称校园里的小明星。
“这份荣耀是我的幸运,对我来说,今后无论从事什么,都会有一种自信吧。”顾宇洲告诉记者,他很小的时候家里就订了科技类杂志,最初家人还只将这些杂志作为他的识字读本,后来因为受到家人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华师大二附中那浓厚的科技氛围,他对生物、科技的兴趣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
我的教学方法是根据《小数数位顺序表》的结构特点,让学生把自己看作成一个小数数位顺序表的特殊学具,面对《小数数位顺序表》来记忆。
小数数位顺序表
(说明:学生应用时应转过去面对《小数数位顺序表》)
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头看作成是小数点,右手看作是小数部分,其中大拇指是十分位,食指是百分位,中指是千分位,无名指是万分位,小拇指是十万分位,越向右边数数越小;左手看作是整数部分,大拇指是个位,食指是十位,中指是百位,无名指是千位,小拇指是万位,越向左边数数越大。课堂上每当我向学生们介绍到这里时,教室里立即沸腾了,学生个个兴趣盎然,不由自主地同桌俩面对面地依次弯曲着手指说了起来,5分钟之后,他们那可爱的小脸蛋上便露出成功的喜悦与乐趣。接着我再提出下列几个问题:(1)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什么数位?记数单位是什么?(2)小数点左边的第二位是什么数位?记数单位是什么?我的问题一出,学生马上对答如流。看到这种情形,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学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理解了小数的数位等有关知识。此时,对于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就应让学生明白,所以,我又接着提出问题: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的兴趣依然存在,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片刻间答案就出来了。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完全掌握了《小数数位顺序表》的内容。这就为学生后面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小数数位顺序表》教学方法的改进,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广泛性和实用性,更加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非常可喜的是,学生对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写法、计数单位、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数位等有关知识,记忆是那样的牢固,理解也非常深刻,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进行课堂瞬间记忆呢?
一、要有明确目标
课堂瞬间记忆有如干事情一样,目标要明确,记忆才能落到实处。瞬间记忆的目标应如何确定呢?联系《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在低年级阶段,学生的认读能力较弱,且教材要求更多地放在认读层次上,故瞬间记忆的目标主要是单词和句子的认读;在高年级阶段,学生的认读能力发展已经成熟,三会单词、句子掌握较快,效果也不错,因此瞬间记忆的目标确定在四会单词、句型上更为贴切。一旦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地进行瞬间记忆,课后只需花少量时间即可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教授4A Unit2 In a toy shop 第一课时(即Part B/C)时,教师应在课前确定本课的瞬间记忆目标是四会单词a dog, a cat, a tiger, a lion,四会句型是What’s this/that? It’s a…
二、要有适当检测
瞬间记忆由于时间短,内容相对集中,往往效果极佳。英语中的单词、词组、短语、习惯用语、谚语、句型、段落以及语法规则等,都可以进行瞬间记忆训练。学一点,让学生记住一点,这种成功感往往能给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例如,在我所教的四年级中,我将班级按组分成六排,每排选出一名小助手。每当一个单元的单词、课文学完之后,小助手都要检查组员的认读单词或课文。这样不仅确保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为英语教师减轻了班级多、工作繁多的负担。在高年级阶段,由于拼写的要求越来越多,采用全班默写检查较为可行。例如,每当默写四会单词或句型时,我都将默写结果分为三种:Good(全对), A(订正), B(重默)。对于全对的同学,我也会对他们进行奖励,比如说减少他们的家庭作业甚至不布置家庭作业,这些都能极大的激烈他们,并且让他们感到优越和成功感。当然对于需要订正的学生,只要将错误的订正并将错误的默写出来就行了,家庭作业也可适当减半。而教师的关注度应更多地放在得B的学生身上,这些学生往往需要教师更细致、耐心的指导。
三、要讲究正确的方法
在确定瞬间记忆的目标之后,教师应选择正确的方法知道学生进行瞬间记忆,这是瞬间记忆成败的关键。从我的教学经验来看,单词、句型的默写已成为学生很难突破的一道难关。现在《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没有涉及音标,也不鼓励教师教授音标,以免和学生学的汉语拼音混淆。到底该怎么办呢?经过观察和摸索,一个念头油然而生:为何我们不利用学生熟知的汉语拼音的优势,将之与音标有机结合起来,把原有的阻碍变成我有力的工具,化难为简呢?于是在课堂上,当新单词呈现后,我有意识地把单词中发音特殊的字母拎出来,指导拼写,其余字母的发音则跟汉语拼音是一样的。默单词的时候只要将这些特殊字母记忆下来就行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瞬间记忆,并当堂反馈将单词拼写出来。即使很快忘记,只要回家回想自己背单词的方法,这些单词即会立刻浮现在脑海里。例如:tiger老虎这个单词,除了i发音特殊外,其余字母的发音则跟汉语拼音是一样的,再看,bag也是如此。于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单词、句型默写的优秀率越来越高,学生尝到甜头之后,学习英语的热情越来越高涨。
四、要分层要求
由于各个学生智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快慢也有差异,是自然的也是正常的。正因为这样,为了提高课堂瞬间记忆的效果,同时也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各自的学习效率,分层要求进行课堂瞬间记忆,这样才能全面激发各层次的学生的瞬间记忆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益,避免因要求高或太低而失去学习兴趣。例如,在我的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通过瞬间记忆,能立刻流利地拼写出所有四会单词或句型,但仍有个别后进生由于反映较慢,拼写不太熟练,对于这样的学生,我通过找其谈心,疏散其郁闷心理,并给予鼓励,只要能拼出来就行了,快慢不是问题。谈心之后,在课堂上,简易的单词拼写我会让他们来完成,并且带动全班同学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这样他们的自信心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加努力,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记忆方法,不断改善自己的弱点。
无数事实证明瞬间记忆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基础,有了在课堂上的瞬间记忆的基础,长时记忆就比较容易了。进行瞬间记忆能力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开始时只有少数学生能按要求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本上每位学生都能达标,能在速读一分钟后,准确、流利、有表情地背诵对话。实践证明,每节课都能进行瞬间记忆训练,能提高了差生的学习成绩,扭转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大面积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为了响应“减负增效”的号召,我们广大英语教师都应该努力在英语课堂上进行课堂瞬时记忆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吴晶晶.短时记忆与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