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青春期导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师引导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 人的由来,第三节 青春期。主要内容是,通过生动的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归纳青春期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变化,重点在于对孩子青春期情感教育。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反思本节教学。
一、教材的分析及把握
教学目标明确:1.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2.通过讨论和交流,学会资料分析,小组合作,进而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3.通过书写青春期宣言,升华孩子对青春期珍惜和积极向上的情感。很好地达成三维目标。
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切合课程标准: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发生的主要变化,青春期卫生保健和心理健康。掌握这几方面对学生的生活实际也很有帮助。
二、紧扣学情,激发兴趣
以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小小少年》导入,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有的学生还跟着哼唱,效果蛮不错。歌词中有写到:“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很自然的发问,小小少年为什么烦恼增多了呢?学生定身有体会,联想到自己各方面的变化。本课之前,可以做些调查,例如安排学生在课前测量一下身高和体重,或在全年段做一次问卷调查,以便了解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身体、生理和心理情况以及他们所产生的疑问。
三、设计思路的反思
以导学模式为主。课前小测,导入,资料分析,小组合作,代表发言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升华情感,让学生写青春期宣言。反馈练习。主要是对各个环节时间的恰当把握,以及教师对课堂互动程度,参与程度的引导和激发。
四、教学过程优点及改进
(一)小测前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小测题目结合考试热点,并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以考条的形式效果很好,重点突出,方便简洁。只是花费在学生复习的时间上可能有点多,而讲评的时候,请学生上来黑板作答,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这时可以以奖励加分的策略激励学生,或者是小组加分策略,唤醒小组合作的成就感,同时增进生生互动。下次这方面可以改进。如果时间有限,可以利用课下批改,重点辅导落后生,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二)欣赏歌曲《小小少年》。以学生熟悉的歌曲带动全班气氛是亮点。小小少年为何烦恼增多了?他处于人生的什么时期?引起学生对于自身身体变化的兴趣。过渡到学生发掘自身进入到青春期的变化,比较自然。
反思:这里可以增加一个自由发言的环节。因为学生对自身的变化应该都很有感觉,要鼓励他们大胆说出来。这样也可以更活跃课堂气氛。课堂的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有学生充分参与,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发散思维,是成功课堂的关键。
(三)接下来以导学为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自主探究。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青春期最显著的特点是?
(2)青春期,_________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黄金时期。
(3)出现正常的生理现象:男生出现_____________。女生会来_______________。
(4)思考:如果你是一位男同学,发现有女同学因为来月经而影响体育锻炼和劳动时,你会怎样做?
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①心理产生的变化, 自我意识的发展
②性意识的萌发
③面对青春期,我们应该这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学生自主探究的部分,重点和中考考试热点的相关内容都有用实心三角号标出。
自主探究的第一点:(4)思考:如果你是一位男同学,发现有女同学因为来月经而影响体育锻炼和劳动时,你会怎样做?可以很好教育学生间互相帮助,培养良好的同学情谊。这点必不可少,小习惯和美好的人品养成都要渗透在这种小点滴中,潜移默化。
自主探究的第二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这点可以不必在这个环节让学生讨论,应该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再感悟和发言。先讲美好的正能量和健康的种子播种于学生心中,期望让不好的苗子无处可长,学生是多样的,这方面很多学生肯定有疑问,但不一定会在课堂上提出来,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调节,并含蓄的引导学生课后交流,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这个环节下次可以改进。
(四)教师精讲,重、难点突破环节。
本环节我设计的重点在于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在青春期期间除了注意成长卫生保健,心理保健外,还要把握这个黄金年华,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并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鼓舞学生多学点本领。在人生的前期阶段,积累的经验和学识越多,今后的选择面就越广,如果不认真学习,以后可能就会错过你动心的人、事、物。
释疑方面,重点讲解了青春期身体变化,让学生熟悉课本的表格,青春期卫生保健,如男生遗精要注意卫生,男生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嗓子。女生月经期间要注意保暖和卫生等。本来有安排让学生观看两个教学视频――青春期身体变化和卫生保健、青春期心理变化。但因为时间有限,没有能完成,如果能让学生看看,应该很受用,学生也会很喜欢,所以下节课有时间一定要放给学生看,不仅是巩固知识,还能了解利于生活健康的一些常识。如此,便反思此前提到的小测,可以缩短用时,延伸课外。
在讲解课本曲线图的时候,能很好引导学生发现男女生身高生长速度曲线和卵巢的发育趋势的联系。大概提问了3位学生,才能回答完整。说明这个地方可以在课件上做更多的标注,如两幅曲线图变化的异同,横纵坐标相关数据圈出,便于启发学生思考。
课末还有一个亮点,让那个学生写《青春期宣言》,让学生真的做到学有所思,总结本节所学到的知识,领悟心灵的成长,有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心态,学生大都也写的很认真。看到孩子们真的学有所获,我十分欣慰。
总之,本节课总体效果较佳,学生学习兴致高,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浓烈。注重学生的切身体验,以学生为主体,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讨论,教师结合本班实际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情感教育。如果有些环节教师讲授的更少一些,让学生能自由发言或提问,抒发自身体会、烦恼或困惑,教师再予以释疑;课外延伸很有必要,可以给学生列举一些学习的参考书或者网站,比如学校图书馆就有类似的书籍,比如青春期变化和卫生保健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课程标准 生物 教学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突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并增加实践环节。现行的各个版本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教科书,都力求体现标准的这些要求。每个版本的教材都是围绕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10个主题进行编写的,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色。在新课程改革中,选用什么样的教材应该都一样,关键是在教学中落实标准的要求。如何根据标准用教材,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教材,笔者在近几年的课改实验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取各种版本教材之长,为我所用
教材版本多种多样,但各地区的各个学校不可能同时选用多种教材,只能根据标准的要求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用其中的一种教材。教材多也是一件好事,备课时,可以根据标准,以一本为主,取各种版本教材之长,为我所用。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各种版本的特点。
1.1江苏教育出版社的生物教材(简称“苏教版”)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每个章节都有学习目标的提示,导图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简明扼要,这一点是苏教版所特有的。课后练习题的设计独特,科学合理,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有自我评价、思维拓展、课外探究等,层次丰富、形式多样、题目新颖,既考虑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况,又兼顾了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当前的科技动态,时代感强,更新知识快,每年的教材都有更新(有图片、有内容)。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验选材容易获取,探究活动设计形式多样,可操作性强。教材编写文字量少,语言叙述简练,给教师以创造的空间。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以学生为本,降低了难度,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探究能力、收集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的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1.2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生物教材(简称“人教版”)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教材内容新颖,图片丰富,比苏教版的多一些,选用的都是实际观察到的图片(如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的图片等),还有卡通图片等。教学内容丰富,体系完整。逻辑性比较强。设计的几个版块适合学生的学习。如观察思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探究活动:提供了知识背景,引导性强;资料丰富,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很多资料和信息,减轻了课后寻找资料的负担。语言文字优美,经过加工和锤炼,渗透了文学艺术的意境,可读性强,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实验、探究等活动的设计体现了生物学和生活紧密联系,生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选材和探究活动方面,选材容易,可操作性强。课后补充的课外阅读材料较多。练习题步步深入,有拓展性,考察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和运用的能力,注重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应用能力。题目新颖、有创新,综合性强,难度大。
但是教材中知识点面面俱到,过细,偏深。如果不进行整合、删减,每节内容都讲授,课时就不够。
1.3河北少儿教育出版社的生物教材(简称“河北版”)主要特点和优势
该教材有6大板块:身边的事、探究竟、知识链、大家谈、实际运用、想一想。教材积极探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科知识有落脚点,知识的呈现通过活动后的总结进行详细的归纳。这是其他教材所没有的。设计了“开眼界”栏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图文并茂,示意图设计得巧妙、直观。教材内容选择侧重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尤其偏向农村(家禽、农作物、观赏植物、动物等)。
但是教材中知识点过多、过细、过深,对知识目标要求偏高、偏难、繁琐。有些内容陈旧,如实验观察还保留了解剖家兔、观察蛔虫、猪肉绦虫、制作植物标本和昆虫标本等内容。
1.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生物教材(简称“北师大版”)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系统性强,史料丰富,介绍了许多生物科学家和他们的经典实验。如意大利医生弗朗西斯科·雷迪的实验,法国学者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等(八下)。版块分层,图片清晰。每章有这样几个版块:“学习目标”、“知识点”、“思考与练习”、“活动”、“小资料”或“课外读”等。根据教材内容所配的插图针对性强,新颖清晰、生动活泼。每个“活动”目的明确,方法清楚,贴近学生实际。
上述各个版本的教材都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编写结构,知识的呈现不再像以往的教材那样有较强的系统性,减少了许多繁、杂、难的内容,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由于各个版本教材都各具特色,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以一本教材为主,其他的教材可以作为资料,在备课时参考,以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
2根据标准用教材
以前,我们总是按照教材编排的内容和顺序,以及教学大纲和考试范围来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如果不转变教育观念就会穿新鞋走老路,以至于拿到新版本的教材,仍然按老的教材和老的方法去教。为减轻学生负担,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新教材都大幅度删减了一些偏、繁、难的知识点,而有的老师,生怕有些知识点没讲到,学生结业时考不好,就不停地在课堂上增加教学内容。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转变以往的“教教材”教学观念,必须弄清楚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实际上还是课程理念问题。作为生物学教师,要通过生物的教学,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健康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要按照标准用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为教师所利用,而不能单纯的就教材来教教材。如何根据标准用教材呢?
2.1细读标准,全面分析教材
初中生物课程内容标准包括10个一级主题,每个版本的教材基本上是按照这10个主题来编写的。如苏教版的《生物》七年级上册主要有2个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七年级下册只有1个主题(生物圈中的人);八年级上册主要有3个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健康地生活;八年级下册主要有2个主题(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另外,生物与环境和科学探究2个主题贯穿在四册教材中。科学探究的主题从七年级上册开始一直到八年级下册都有关于科学探究的内容,以循序渐进地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生物与环境则也是贯穿四册教材,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突出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教版的生物教材七年级上下册的内容跟苏教版的编排顺序基本一致。八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内容跟苏教版的编排顺序有所不同(两册内容与苏教版的正好相反)。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并不影响标准的实施。关键是熟悉课程标准的内容,用好教材。
转贴于 2.2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调整教材内容的前后顺序
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为例,谈一谈如何利用教材。该册教材共有3个单元34个学时:第一单元6个学时——探索生命的奥秘,可以说是学生接触到生物学这门学科的序言,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科的主要有哪些内容?学习《生物》有什么意义?《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等,这部分内容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生物科学的殿堂。第二单元6个学时一一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从植物细胞、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到生物体的组成。第三单元22个学时一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从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到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描述了绿色植物的一生以及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还有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从教材的编排顺序分析,内容是一环紧扣一环,由序言到方法,由微观的细胞结构到宏观的植物体,再到生物圈。按照这个顺序教学从理论上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碰到很多问题。首先是季节问题。因为,新学年开学基本上在每年的9月。如果教师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来上课,上到有关光合作用的内容时已经是12月份。这时,安徽合肥地区的天气已经很冷,光照少,且多阴雨天。这时光合作用产生氧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以及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探究就很难完成。另外,在上到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的内容时,也已进人11月份,植物的花早没了,学生很难观察到花的结构。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大胆尝试调整教材的教学顺序,根据适合的季节天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具体安排略)。
这样调整可以把第一章第一节作为生物课学习的绪言,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科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在第二章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的教学中,让学生认识显微镜,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学会制作临时装片,掌握一些观察微观世界的基本操作技能。而“探索生命的方法”一节内容可以结合“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的教学,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把第六章有关光合作用的内容调到前面来,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的光能,完成“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如果按部就班,放在后面进行教学,这些实验就无法完成。“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2个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家进行,然后再到课堂是验证。
把第五章的第五节“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也调到前面来,可以在秋季寻找到一些植物的花和果实,以便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以及果实的结构等。果实里有种子,接着上种子的萌发到根的生长等内容也很顺理成章。
另外,有些章节也可以合并。如第3章的第一和第二节内容可以合并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学习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3根据标准拓展教材的内容
如在学习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23章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第26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内容时,可以安排一个课时,让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安排一个课时,进行演讲比赛。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学生有目的的在网上查找资料,认真准备演讲比赛稿。通过自主学习、上台演讲,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圈的相关知识掌握的很好,并且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的自觉性。
3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按照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和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平台,让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的探索。
(1)制订一学期教学计划,并将计划发给学生。这样做是让学生事先就了解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知道教师调整教材前后顺序的教学意图。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先学一步。为此,我把八年级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分类,并进行了前后内容的调整。例如,八下第一个单元里有酿制酒酿的实验内容。制造酒酿需要一定的温度,对用具的消毒比较严格。而且,八下刚开学(2月份),气温较低。于是,我将这个单元的内容放到后面,同时,改酿制酒酿为制作酸奶或果酒。有的学生对制作酸奶感兴趣,有的学生对制作果酒感兴趣,我便将如何制作酸奶和果酒的资料印发给学生,这些学生回家后立即着手制作,并且获得成功。当时制作酸奶,气温比较低,这位学生通过多次制作,总结和摸索出制作酸奶的规律,写出了制作酸奶的小论文。另一个学生非常想做葡萄酒,可当时不是葡萄上市的季节,市场上没有葡萄出售,他问:现在买不到葡萄,我能不能用其他水果比如用苹果来酿酒呢?对学生的发问我感到非常高兴,这正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好机会。我高兴地说:你可以试一试,根据酿制果酒的原理,我想是可以的。这个学生回家后真的就用苹果酿酒了,每天都向我报告发酵瓶中苹果的状态。当酒酿成后,他兴奋地装了一小杯带到学校,给我品尝,味道可真不错。别的学生也抢着品尝,并说回去也做。后来,我又组织学生在实验室分小组制作酸奶,这时气温在30℃左右,第一天制作,第二天即可品尝。
4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学生的学习应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而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导”。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观察、实验。在这几年的课改实践中,我们摸索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9种。
4.1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开学伊始,每个班都编好小组,每组4—5人,选好小组长。组编好后一般固定不变。小组成员自由组合,给学生民主的权利。组长可以推选,也可以自荐。
4.2校园调查课
有些内容可以在校园内进行。比如,身边生物的调查和观察、校园植物种类的调查、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校园生态系统的观察等内容都可以安排学生在校园内上课。
4.3网络学习课和用多媒体课件上课
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如“的危害”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直接上网查找有关知识,网上大量的真实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危害性。又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保护生物圈”等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自主上网搜索资料,因为网上的资料比教材上的内容丰富得多,学生也感兴趣。结合教学内容,制作生动活泼、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上课,在教学容量增多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4.4“模拟医学专家咨询”课
比如,“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一节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掌握相关知识后,回答“病人”或“病人家属”的“咨询”。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布置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内容和安排。全班选出6位“医学小博士”,分成2组每组3人,一组是“预防心血管疾病专家组”,另一组是“防治癌症专家组”,负责回答咨询者的问题。这样课上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都自学了不少内容,课堂上的气氛非常热烈。最后,选出最佳“医学小博士”和最会提问题的同学。
4.5演讲比赛课(论坛演讲)
这种课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上台发言的机会。我们在八年级下学期安排2-3个课时,给学生演讲。一次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演讲,一次是“保护生物圈”国际论坛演讲。这样教师讲得少,但学生的收获多。我所教的4个班每个学生都上台进行了演讲。学生演讲时,由各个小组的组长担任评委,给演讲的学生评分,然后计算出均分、排序,最后根据得分多少,评出一、二、三等奖,发给奖状。
4.6辩论课
如:“关注生物技术”一节里有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和社会伦理问题”的内容,可以开展辩论,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辨析而关注生物技术,达到学习的目的。
4.7常规的实验课、探究课等
这些实验课一定要上,不能只在黑板上讲实验,做实验,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4.8课外书籍阅读课
为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教师利用学校图书馆,用生物课的课时带学生到图书馆看书。让学生在阅读课上了解图书馆的功能,学会利用图书馆的藏书,学会查找有关生物方面的资料。
俗话说得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的这条道路上,我们每位教师都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教法,今天,我把我在生物复习中是怎样做的写出来与大家共勉。谈不上经验,只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紧扣考纲
紧扣考纲就是要找准考试范围,弄清复习要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生物学科的考试大纲往往不是在九月开学初下发,那么在考纲到来之前我们怎样进行生物复习?我们不能等,在大纲到来之前要抓紧时间上好的每一节复习课。根据多年的实践,我都是从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部分内容开始进行复习的,复习的第一节课就是《练习使用显微镜》,因为在实验操作考试中必须使用显微镜,这一节在七年级是不可能让学生真正弄懂显微镜的原理的,比如,看到的图像为什么是倒立放大的?移动玻片标本为什么是向相反的方向?学生在八年级物理课中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之后才能理解,这时九年级复习时水到渠成给学生讲解:物镜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是利用了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性质,所以我们在白亮的圆形视野中就看到了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学生会觉得豁然开朗,学生就会真正掌握移动玻片标本的方法,并且永远不会忘记。同时要及时关注教研室的通知或领导传送的信息。还有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也是必考内容,只有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除外。
当考纲到来之后,就要M定一个周密的复习计划,特别是在时间的安排上要具体到每一节课。时间对生物的复习这样一个小学科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因为分值太少,学校不可能给你多的时间,学校领导重点考虑的是大学科。
二、运用好一种复习资料
我使用的复习资料就是《学考新视野》。说实在的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再使用其它的复习资料,这个资料已经很全面了。在复习每单元内容时,教师要吃透“考纲定向,考点释要”。在复习每节内容时都要结合《学考新视野》对知识进行梳理。若《学考新视野》还没有下发,我就会将进行复习内容的知识进行梳理印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对整个考试内容进行系统地把握。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件,有很多抽象的知识用课件就一目了然了。如教师将“血液循环的途径”动画课件一播放,学生就很快掌握了,这就是直观教学、形象记忆。这也是我设计的第一轮的复习。这一复习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对知识梳理,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学生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
第二轮复习就是抓住备考辅助,夯实双基知智提升进行用功。千万不要小看了备考辅助,它告诉了单元重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要点,能让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更加明了。其中的例题相当重要,通过例题教给学生解析方法,也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解题能力。例如学生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不清,我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部分的备考辅助,并结合例题进行讲解,再出类似题目题让学生自己辨析,学生很快就搞清楚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联系与区别。
“夯实双基知智提升”,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层次的练习。这时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去思考,去解题,让学生对有困难的题目作上记号,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难题一定要认真的讲解,告诉学生解析方法。学生提出的难题各班都有细微的差别,对甲班提到的难题,而乙班没有提到的,教师要进行检测,看乙班学生是否遗漏了。教师要事先做好下水练习,对难题要做好充分的预估。这些题目涉及的是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中学生感到困难的知识点,我们预估的题目其中绝大部分学生可能都要作为难题提出,也可能有少数没有提出,老师要重点讲解(难题中往往是有图形的题目比较多),并作为难点突破。对填空题,每产生一个答案都应结合教科书找出原始出处。比如: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把 交换给组织细胞,组织细胞把 交换给毛细血管。七年级下册58页下面图4―37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的就很清楚。前一个空填“氧、营养物质”,后一个空填“二氧化碳等废物”。这就是标准答案,学生会结合示意图形象记忆,记的快,容易回忆。教师要扎扎实实搞好第二轮的复习,在这个复习阶段学生才真正增长才干具备解题能力,同时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一轮复习开始不要怕学生练习做得有多差,关键是把难点都要找出来,全部攻克。
第三轮复习就是做模拟试卷。对此,教师要精心制定模拟试卷,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模拟考试,以增强学生的应考能力。其实,试题大赛试卷就是很好的模拟试卷,这些试卷汇聚了全县教师的智慧。但这太多了,时间不允许,只能进行精选、筛选和补充。我根据我校学生的学习情况精选了一部分试卷;再从另外的部分试卷中进行筛选一些题目重组试卷,因有重复的,可能有个别题目超纲;最后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自己补充了两份试卷。这样的模拟试卷做了八份。第三轮复习是实战演习,这一轮复习完结,总体成绩会进一步提高,同时高分人数会有大幅度的上升。
三、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没有较高的课堂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我们上课就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教学特色,激发学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喜欢上你的生物课,愿意去学,那么自然就能集中精力,主动参与课堂,课堂教学效率就能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上语言要有激情,要激励学生奋进,拉近师生距离,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表现的空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同时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会努力学习,不要总是提防学生。比如,作业中的参考答案我从来不撕,都是放在学生手中,绝大部分学生总能在自觉地做完作业以后再对答案。我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好的自觉学习方式。
四、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总有成绩好的和差的,对成绩好的要求要高一点,进度可以快一点,题目的难度可以大一点,让他们取得更佳的成绩;对成绩差的学生一定不能放弃,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能掌握多少就掌握多少,努力了就是好样的,要鼓励,不要批评;对懒学生要指出,要引导,要有要求;对因病,因伤,因其它原因缺课的学生注意关注,不让他们落伍。这样做到全体努力,整体都在推进。
五、要会充分地利用时间
课堂展示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潍坊市教科院葛科长召集召开评委工作会,布置任务,提出要求,强调本次课堂展示活动必须保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成立了督查工作小组。
11月12日下午及13日上午第一二节展示的课题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生命的起源》,进行课堂展示的是来自安丘东埠中学的周国萍老师、昌乐二中的马芹老师、昌邑潍水学校的王文卿老师和坊子尚文初级中学的刘春梅老师。四位老师同课异构,同台竞艺,各显神通,给与会老师带来了一场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周国萍老师的课堂从学生出发,让学生自主探讨化学进化的四个阶段,“假设你是科学家,如何证实化学进化的四个阶段的呢?尝试写出实验方案。”米勒探索生命进化实验的视频,重现当年探索的艰辛,鼓舞同学们科学探索的勇气。最后,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马芹老师将她的课堂分成了四个展馆,分别介绍四种生命起源学说,并进行流动参过学习。随后针对“化学进化学说”,让学生自主提问最想知道的或最有疑惑的问题,建立了一个自由的课堂,学生的课堂。
王文卿老师深挖教材,将教材的内容转化成教学活动,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对比学习,总结学习等方法做到了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后,王老师一段激情澎湃的演讲,让学生和在座的老师们深切感受到,“热爱地球,保护生命”的必要性,实现了教学三维目标的完美展示。
刘春梅别出心裁,以微信登录界面—人仰望地球为导入,引导同学们思考;回顾七年级上册生物的7个特征,及对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核酸的解读,为本节课的顺利学习打下基础。在学习米勒模拟实验时,让学生拼图,既动脑又增强了动手能力。
11月13日八年级展示的课题是《生物进化的证据》,由来自高密市向阳中学许少敏老师、寒亭区高里街道中心学校、临朐中学初中部的三位老师展示。
刘春梅别出心裁,以微信登录界面—人仰望地球为导入,引导同学们思考;回顾七年级上册生物的7个特征,及对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核酸的解读,为本节课的顺利学习打下基础。在学习米勒模拟实验时,让学生拼图,既动脑又增强了动手能力。
许少敏老师深挖课本,打破课本原有的顺序,从分子生物学证据到解剖学证据,再到最直接的化石证据,带给学生循序渐进的体验。最后进行知识的梳理,使同学们养成总结回顾的好习惯!
我有幸参与此次讲课。课堂开始,我以声夺人,课前向同学们展示了一段小视频,威武的恐龙在教室里咆哮,极大的引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马的进化过程中,以同学们为小演员,分别展示了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的马,生动形象。在地层与化石关系的探索中,让同学们自主学习,并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地层中不同化石的分布,结合教学软件进行展示评价,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原则。
郑蕾老师将同学们喜爱的找茬小游戏引入到课堂中,通过小游戏让同学们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索。在分子生物学证据的学习中运用不同色彩的条带,解决同学们学习的难点。
11月13日下午进行的课题是七年级上册《动物的运动》,由来自青州一中实验学校周景茂老师、寿光市洛城二中杨军老师、潍城区潍坊三中张雅薇老师展示。
周景茂老师用动感的小运动、轻松的气氛带领大家进入《动物的运动》这一课题,课中周老师让同学们根据教学目标,调理清晰,依次递进的引导学生完成本节内容,还课堂于学生。
杨军老师思维严谨,条理清晰,又细心贴心,在课件中标注出易错字以供同学们参考,杨老师课前准备好解剖动物关节的视频,规范的操作,全面的知识,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最后通过实际动作操作,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肌肉收缩和舒张状态。
张雅薇老师以视频导入,对比人和其他动物的运动功能,说明运动在动物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出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时刻紧扣课程目标,分小组进行鸟类关节解剖活动,同时老师又演示了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关节,让同学们真正动手自己探索。课堂的最后,武大靖短道速滑夺冠的消息,振奋人心,实现了三维目标的完美体现。
11月14日上午课题是七年级上册《动物的运动》一节,本课题由来自峡山潍坊实验中学的刘武顺老师、诸城市郭家屯初中付世荣老师、潍坊滨海国际学校赵梦柯老师共同带来。
刘武顺老师课前强调了课堂纪律“站起讨论、坐则安静、听讲看老师”,有利于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刘老师的板书中,将黑板分为了多个区域,其中的问答区让我印象深刻,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自由书写在上面,能解答的自行解决,充分发挥学生们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
付世荣老师将同学们喜欢的小游戏“猜猜猜”融入到课堂中,在盘点知识阶段,将学生们分成两个小组进行PK,多媒体中展示本节课相关名词,四位同学一个小组,三个描述一个猜,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赵梦柯老师课前给同学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思维导图,引起同学们构建的兴趣。在赵老师的课堂展示过程中,发生了停电的“小插曲”,然而赵老师临危不乱,在对课程严格把握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教材和学案进行学习,让在座老师心生佩服。
葛立波科长表示,本次活动非常有意义,通过本次课堂展示,归纳总结出十大意识:1、目标意识,指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紧扣目标,主动解决问题;2、方法意识,学生的学习不止知识的学习,更是方法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中药注意学习规律和方法的总结,让学生掌握方法;3、探究意识,教师讲再多,学生学习的有限,要善于运用好的实验,好的设计,使学生们自主探索、理解,加深印象;4、建模意识,不管是数学模型合适物理模型,都是好的教学手段,要充分发挥模型的作用;5、实物意识,充分利用展板、模型、导图等,将生硬的课本知识,转化成学生触手可及、可操作的知识;6、自学意识,层层递进,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深度学习习惯,设计问题,让学生去分析,做一个会“给学生挖坑”的老师;7、合作意识,注意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运用,同时提高合作的时效性;8、训练意识,要设计让学生“跳一跳可以够到的,难度适宜”的问题;9、归纳意识,生物学习容易忘,但可以前伸后延,学会总结归纳以及问题的转化、内化;10、生成意识,高效的课堂必定是有问题生成的课堂,“老师讲的学生都会,那老师就是失败的,课堂就是无效的”。
复习课的知识容量大,学生更需要有一个线能帮他们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以便能清晰地把握这节课的知识框架。在复习课的学案中理出概念图,引导学生复习书本知识,也可在课件的首帧灯片上打出概念图的全貌,让学生熟悉各概念之间的联系,然后再由教师对各个概念进行突破性的讲解,初中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不强,记笔记的时候自己的思维往往不会很清晰,在一堂课开讲时,学生如果能清晰地通过概念图把握一堂课的重要知识点,复习的效果便会很好。
二、化繁为简
例如,复习七年级下册内容时,人的结构图较为复杂难记。尤其是复习循环系统的相关内容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要将书本上的结构图中的主干部分抽出来,并用简图描绘出来。比如,学生可用田字格来表示心脏的四个腔,然后记住现在图中的左右是以标本面对自己时做的参照。因此,日常生活中的左侧才是心脏结构简图中的右心房和右心室所在的位置。然后,学生可以用线条模拟血管运输血液的血液循环路线,并写出循环路线中的标志性位置。通常,学生自己通过这样化繁为简的复习方式,能很好地掌握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点,排除干扰知识构建的不必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