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码技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试验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科研基地进行,稻田土壤肥力中等偏低,试验用马铃薯品种为东农303。设免耕稻草覆盖和稻草包芯两种栽培技术处理,详细记录各处理的生产投入成本和稻草腐烂率,并以马铃薯市场售价计算纯收入,综合分析稻草包芯马铃薯的投入产出比及净利润等。
2结果与分析
2.1稻草包芯马铃薯的生产成本
由于稻草包芯需一犁一耙和盖土,在机耕费上比免耕稻草覆盖多2700元/hm2;在种薯生产投入方面,稻草包芯与免耕稻草覆盖完全相同;由于与免耕稻草覆盖相比,稻草包芯减少66%左右稻草量,所以稻草成本降低了3600元/hm2;而稻草包芯比免耕稻草覆盖人工费用增加810元/hm2;稻草包芯在农药和肥料费用方面,比免耕稻草覆盖增加315元/hm2。综合计算生产成本,稻草包芯比免耕稻草覆盖增加成本225元/hm2。
2.2稻草包芯马铃薯的产量及产值
与免耕稻草覆盖相比,稻草包芯总产量增加3153.45kg/hm2,商品薯率提高10.4%,所以稻草包芯马铃薯的产值要比免耕稻草覆盖多出8070.94元/hm2。
2.3稻草包芯马铃薯的经济效益及投入产出比
稻草包芯马铃薯,每公顷净利润可达9557.07元,而免耕稻草覆盖每公顷纯收入为1711.13元,稻草包芯马铃薯比免耕稻草覆盖每公顷多增收7845.94元,增加幅度为458.52%。由此可见,稻草包芯种植马铃薯经济效益明显。稻草包芯种植马铃薯投入产出比为1∶1.35,免耕稻草覆盖为1∶1.06,稻草包芯比免耕稻草覆盖栽培增加0.29,说明稻草包芯种植马铃薯优势明显。
2.4稻草包芯马铃薯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我们对稻草腐烂程度进行了初步分级,并比较这两种栽培技术模式稻草腐烂率差别。与免耕稻草覆盖相比,稻草包芯栽培的稻草腐烂率增加14.6%,包裹在土里的稻草大部分已经腐化,增加了稻田有机质含量,土壤疏松。由于稻草包芯种植马铃薯有效利用了部分稻草,一方面减少了焚烧稻草带来的空气污染,减少了株间水分蒸发,节约了农业灌溉用水(蔡典雄等,1995);另一方面,稻草包芯减少了种植下一造水稻的肥料投入,同时也减轻了田间老鼠危害。多年来,我们通过示范推广稻草包芯栽培技术,提升了项目区农民种植马铃薯技术水平,在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优质马铃薯产品的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
3结论与讨论
密码技术是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把“明文”的可读信息转换成不可读的信息即“密文”,从而达到将信息内容隐藏的目的,从而让非法用户无法获取信息真实内容的一种手段,要想显示出原来的内容就必须输入相应的密钥,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加密技术、认证技术和密钥管理技术三大技术,一个完整的加密系统,包括明文数据、加密后的密文、加密、解密设备或算法和加密、解密的密钥 4 个部分。结合现代加密技术和密码体制的特点,一般将现在的密码体制分为单钥(对称密码)、双钥 ( 非对称密码 )。
2 电子商务系统安全需求
电子商务与传统商贸活动最大的不同是:一方面,电子商务中购销双方不可见,相互间对身份真实性存有疑虑;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所含的信息流、资金流都是网上进行的,需通过不安全的因特网环境,电子商务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有中断、窃听、篡改信息、伪造信息、交易抵赖等,没有商务交易安全保障,即使计算机网络本身再安全,电子商务都是不安全的。因此,在电子商务中,安全性是必须考虑和解决的核心问题。目前增强电子商务的安全方法很多,密码技术就是其中最常用的技术。密码技术是保证电子商务的数据传输保密性、数据完整性、有效的身份验证、交易的不可抵赖、可控性、审查能力特点的重要手段。
3 常用的密码技术
3.1 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安全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加密后在传输过程中,如果被人以非法的手段窃取,无法破译的话,对窃取的人来说是这些信息就失去意义了。常用的有链路——链路加密、节点加密、端——端加密、ATM 网络加密和卫星通信加密五种方式。比较典型的算法有 DES(数据加密标准)算法及其变形 TripleDES(三重 DES)、IDEA、RC5 等。
3.2 身份认证技术
认证技术是保证电子商务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手段,身份认证是指为了防止他人对传输的文件进行破坏以及如何确定发信人的身份,用户必须提供它自身的证明,以取得安全信息系统的信任。它是电子商务中的第一道关卡,其主要作用是信息的认证,通过电子手段确认发送者和接收者身份,并验证其文件完整性的技术,被认证者只有在被认证系统识别身份后,才能够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授权级别来访问资源,主要包含数字签名、数字证书、数字时间戳、数字摘要等技术。在电子商务安全中,一旦身份认证系统被攻破,那么系统的所有安全措施将行同虚设。入侵者攻击的目标往往就是身份认证系统。
3.3 PKI 技术
PKI 是一个用公钥概念和技术实施和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普适性的安全基础设施,密码技术发展到今天,PKI 作为一项关键的密码技术,已经让网络安全离不开它。目前认为,基于 PKI 体系的身份认证完全可以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并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它除了具有加解密和密钥管理之外,还包括各种安全策略、安全协议以及安全服务。PKI 体系具体包括认证机构 CA 、证书与 CRL 数据存储区、用户三部分。它还支持 SET 、SSL 电子证书和数字签名。目前,该项技术在已经逐渐推广应用,但在我国,收技术影响,PKI 技术已经成为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3.4 SSL(Secure Sockets Layer) 安全协议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电子商务也在逐步成熟起来,现在的电子交易安全是在密码技术基础上通过交易安全协议实现的,SSL就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协议。NETSCAPE 公司是因特网商业中领先技术的提供者,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基于 RSA 和秘密密钥的应用于因特网的技术,也就是 SSL 协议,SSL 协议就是 Netscape 公司在网络传输层与应用层之间提供的一种基于 RSA 和保密密钥的用于浏览器与 Web 服务器之间的安全连接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的安全系数。SSL 由两个子协议构成,即 SSL 记录(Record) 协议和SSL 握手(Handshake) 协议,主要功能是让收发双方在通过网络传输信息时,能够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及机密性。但是该协议的整个认证过程只有商家对客户的认证,缺少了客户对商家的认证。3.5 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安全协议SET协议是一个开放的协议,主要是为了解决用户、商家和银行之间通过信用卡支付的交易而设计的,具有成为追求电子交易安全的主要推动力的潜质。该协议核心技术主要有公开密匙加密、电子数字签名、电子信封、电子安全证书等,采用 DES 和 RSA 两种加密算法进行加密、解密处理,可以实现、确认能力、数据的完整性和多方的操作性,从而确保了交易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交易的不可否认性。目前,SET 这一标准被公认为全球国际网络的标准。SET 的缺点是它还仅限于使用信用卡方式的支付手段,用户需要安装特殊的软件。
4 结语
论文摘要:从马铃薯的栽培时期、种薯的选择与处理、大田种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冬种脱毒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马铃薯种植户参考。
近年来,我镇各村出现不同程度耕地抛荒现象。为了解决冬季耕地抛荒问题,提高复种指数,我镇于2007年大力推广冬种脱毒马铃薯。冬种脱毒马铃薯由于脱除了病毒,恢复了原品种的特征特性,从而达到了复壮的目的。同时在脱毒的过程中将其所感染的真菌和细菌病原物一并脱除,在一定时期内脱毒薯没有病毒、细菌和真菌病害,其生长势很强,生活力特别旺盛,生产繁殖的马铃薯不仅薯块大,而且商品率大幅提高,避免了种植感病种薯易引起的腐烂、尖头、龟裂、畸形等现象,产量高、品质好,平均产量达23865kg/hm2,市场销售价格2元/kg以上。因此,冬种脱毒马铃薯是解决我镇冬春季节性抛荒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好途径。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栽培时期
马铃薯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怕霜冻,不耐热。土温在5~7℃时薯块开始发芽,以18℃时最快;茎叶生长适温为20℃,高于30℃不利生长;土温在16~18℃时适合块茎膨长。根据湖雷镇气候特点,可于11~12月播种,翌年3~4月收获。
2选好种薯
选用高产优质的克新3号、克新2号、紫花851马铃薯脱毒良种。播种前应选择生长粗壮、生活力强、无病、大小中等(10~12粒/kg)的整薯作种薯。
3晒种消毒,把好催芽关
将种薯摊开晒2~3d,每天晒3h左右,并常翻动。用消毒水浸泡过的刀切种薯(一般用75%酒精消毒刀具),切块时宜竖切,不宜横切,切块后每块种薯保持20~25g,并要求每块有2~3个芽眼,随切随用,不可堆积。将切好的种薯块放入0.1%高锰酸钾药液中浸泡5min,捞出备用,也可用草木灰沾切口。为确保全苗、壮苗,种薯应催芽,以芽长1cm左右为佳。播前7~10d,用九二(1g九二对水1000kg)浸种0.5~1.0h,取出晾干后选地势较高、通风凉爽、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催芽。具体方法是将芽床整平后先在地面铺上3~4cm厚的湿沙,然后铺上消毒切好的种薯,再铺第2层沙,如此铺2~3层,最上面一层厚度4~5cm,再盖上稻草,如遇雨天要用薄膜盖,严防雨水进入苗床。经过6~7d就能发芽。
4精耕细作,合理密植
宜选择土质深厚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和壤土。晚稻收割后及时翻犁、整地,要做到“细、匀、松”,并开沟做畦,推广高畦深沟双行栽培。一般畦宽70cm,畦高25cm,沟宽25~30cm,行距40cm,株距33cm,每穴下一薯块,栽种5.25~6.00万株/hm2为宜。种植深度要求芽的基部至畦面12cm,种植前施用基肥,并与肥土混合后加盖3cm净土层再播种,播种后再用净土盖种3cm。种薯宜倒放,芽眼朝下,以利早发根,早出苗。
5使用除草剂与盖草
播种盖土后用安全高效的50%乙草胺乳油750mL/hm2,对水750kg/hm2,均匀喷雾,杂草防效可达90%以上。喷施除草剂后畦面盖草,厚度2~3cm,不宜过厚或过薄。过厚影响出苗;过薄漏光,易形成绿薯,降低品质。
6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
每生产1000kg鲜薯需用纯氮4~5kg、五氧化二磷1.5~2.0kg,氧化钾10~12kg,氮∶磷∶钾比约为1∶0.5∶2.5,此外,还需镁、硼、锌、钼、锰、铜等微量元素。以重施基肥为好,2/3肥料作基肥,1/3作追肥。
我镇是缺钾、缺硼地区,根据我镇特点,鲜薯产量30t/hm2的施肥量和施肥期如下:①基肥。施腐熟的有机肥30t/hm2、三元复合肥450kg/hm2、硫酸镁30~60kg/hm2、硼砂7.5kg/hm2,肥土混合后,施于穴底,盖净土3cm,再播种。②齐苗肥。施人粪尿9t/hm2(或碳铵和磷肥各60kg/hm2),对水900kg/hm2穴施。③块茎膨大肥。当第1批匍匐茎末端开始膨大时(倒7叶出现),施尿素120kg/hm2,硫酸钾或氯化钾225~300kg/hm2,施于株周10cm外,再培土。7加强管理,保证植株健壮生长
(1)中耕培土。齐苗第1次中耕除草,深度约3cm;隔10~15d进行第2次中耕培土,深度宜浅;再隔15d进行第3次中耕,深度宜浅,离根稍远些,将畦边沟土铲削后移到畦面,培土厚度10cm左右,以防止因块茎膨大土层开裂而形成绿薯,每株留3~4个壮芽。
(2)灌溉。幼苗出土后遇干旱,易导致细苗萎缩;蕾期、花期需大量水分维持植株正常生理活动和形成块茎,所以在各阶段如不下雨,地面开始裂缝,就应及时在早晚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后注意排水,保持雨停沟不积水。
(3)化控措施。对正常生长的田块,在初蕾期,用15%多效唑75~120g/kg,对水750kg/hm2,于晴天露水干后叶面均
匀喷施(不可重喷)。对生长过旺的田块,于现蕾或封行时,用225g/kg15%多效唑,对水750kg/hm2叶面喷施,可控制徒长。对不能封行或苗架瘦弱的田块和单株,则不宜喷施多效唑。
(4)根外追肥。基肥若未施用硼肥或镁肥,可于现蕾初期和盛花期,各喷施1次0.25%硼砂溶液或0.2%硫酸镁溶液。砂壤土易缺锌、铜、钼,可于五至六叶期、现蕾初期、盛花期各喷1次0.2%的硫酸锌、0.05%钼酸铵、0.05%硫酸铜混合液,以补充微量元素,可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8病虫害防治
(1)晚疫病。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在块茎膨大期间发生。可在马铃薯株茎叶封行时,用40%甲霜铜粉剂或25%甲霜灵粉剂600~800倍液,或可杀得500倍液于晴天叶片露水干时喷雾防治。如喷后3h内遇雨,应雨后重喷。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烧毁,并对病穴撒生石灰消毒,以防病菌传染。
(2)青枯病。可用农用链霉素50~100mg/kg溶液防治。
(3)蚜虫、二十八星瓢虫、蓟马。可用吡虫啉150~225g/hm2对水750kg/hm2喷雾防治,或用40%乐果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4)地下害虫地老虎与蛴螬。可用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浇灌植株。蛴螬常发区,播种时可用甲基异柳磷穴施防治。
(5)线虫病。可用灭线磷30~60kg/hm2或米乐尔75kg/hm2于种植时穴施。
论文摘要通过引进脱毒马铃薯紫花851进行高产栽培示范,介绍紫花851的特征特性,提出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即整地施肥、适期播种、田间管理及适期收获等。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和帮扶农民利用冬闲农田种植马铃薯,古田县大桥镇农技站于2006~2007年连续2a引进脱毒马铃薯紫花851在大桥镇沂洋村进行高产栽培示范,面积66.67hm2,2a平均产量24.1t/hm2,平均产值2.5万元/hm2,比当地主栽的老品种增产27.8%,效益提高5442元/hm2。
1特征特性
马铃薯紫花851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育成,品质优、商品薯率高,是一个适于直接进行油炸薯片加工的优质马铃薯品种。冬种生长期98d左右(出苗后到成熟),与克新3号相近。株型直立,株高41cm,叶片绿色,茎绿带褐色。单株结薯6个,大、中薯率70%以上,薯块大而整齐,结薯集中。薯块扁圆型,薯皮黄色、光滑,薯肉淡黄色,芽眼较浅,商品性好。晚疫病、花叶病毒病发病较轻。
2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马铃薯属茄科作物,不能与茄子、烟草、辣椒等茄科作物连作,适宜与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等作物轮作。在耕作上要深耕细整,一般深耕30cm,翻土晒白后,整碎土块,起畦,开好畦沟、四环沟。一般鲜薯产量达22.5t/hm2,底肥需施腐熟有机肥37.5~45t/hm2、复合肥450~750kg/hm2。
3种薯处理
播种前捡出病、烂薯后进行消毒与切块,消毒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泡20min,或用0.5%福尔马林浸种5min后捞起摊晾待播,60g以上的种薯,应按芽眼进行切块,保证每块有2个以上健壮芽眼,且每块重量不少于30g。切种薯刀具要备用2把,并浸泡在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以防止病害通过刀具传染。所切薯块的切口要及时沾上草木灰,然后播种。
4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4.1适期播种
为确保芽苗出土不遭受霜冻为害和块茎膨大期避开25℃以上高温,以及不误下茬作物水稻种植,据查《古田气候》资料,我县海拔400m以下地区终霜期在1月底至2月上旬,1月平均气温8.3℃,因此大桥镇沂洋村(海拔400m)的马铃薯适播期宜安排在1月中旬左右。
4.2合理密植
推广高畦双行种植,畦宽75cm,畦高30cm左右,沟宽25cm,行距50cm,株距35cm,种植5.25万株/hm2,播种深度10cm,播种量2.25~3t/hm2。
5田管技术
5.1发芽期
播种至出苗25~30d,注意提高土温,保持湿润不发白;地膜覆盖栽培,播种20d后要注意破膜放苗。幼苗出土80%~90%重施提苗肥,用碳铵375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掺水22.5t过滤后条施。
5.2幼苗期
出苗至团棵15~20d。查苗、补苗,争取全苗。齐苗后及时剔除病苗、弱苗、多余小苗,每穴留苗2~3个主茎。当70%幼苗达6~7叶平展时,中耕除草1次,对植株周边进行松土,培土5~8cm;同时,用尿素120~150kg/hm2掺水22.5t条施。
5.3发棵期
团棵至初花25~30d,以管水、培土为主。对生长旺盛的田块,在现蕾期用15%多效唑900g/hm2,掺水900kg喷施,抑制地上部徒长,促进地下部生长。对于长势较弱的田块进行根外追肥,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加0.5%尿素混合液900kg/hm2。
5.4结薯期
开花至叶枯黄35~50d。此期主要是保证肥水供应,延长最大叶面积保持时间,当田间植株10%~20%现蕾时施结薯肥,用45%硫酸钾三元复合肥225kg/hm2加尿素75kg/hm2拌匀施于植株周围,然后中耕松土,使肥土混合,并清沟培土,培土厚度7~10cm。初花期开始根外追肥,喷施硼锌铁镁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6病虫害防治
选择抗病脱毒的优良品种,加强农业措施。药剂防治要从出苗后20d开始,每隔7~10d喷药防治1次,全生育期掌握5~6次。病毒病选用20%病毒康600倍液防治,若发现严重的病株及时剔除;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选用58%金雷多米尔600倍液、或72%克露700倍液防治,早期田间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应及时拔除,带出田外,并在穴上撒上石灰;疮痂病、青枯病选用30%奥卡800倍液或78%科博600倍液防治;蚜虫用10%蚜虱净2000倍液防治;蛴螬用40%乐斯本1200倍液防治。
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保肥保水能力强、通透性好,具有较高肥力的沙壤土。上冻前深翻25厘米,播前结合施有机肥将土耙细。
2选用良种、精选种薯
选择具有结薯集中,大薯率高、商品性好早熟菜用型的早大白,选用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无开裂、无老化、无尖头畸形脱毒的青壮龄薯做种薯,剔除病薯、烂薯。
3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马铃薯需肥特点,每亩施优质农家肥6~8立方米,铺施在地表,用施耕机翻入土中。亩施三元复合肥45千克,N、P、K比例大致为2∶1∶4,全部做底肥施入播种沟内。
4适时催芽育苗
经困种后,在翻前一个月,即1月上旬,将选好的种薯放在土炕上堆垛,用棉被、麻袋覆盖,加温催芽,半月后见芽时铺开见光,播前半月,即2月底左右,选芽切大块,每块重25~30克,在温室大棚或阳畦内催大芽。将种块摆于细沙土中,厚度2~3层,灌足底水,加盖地膜。土温温度保持在15℃左右,当芽长到3~4厘米,根据芽大小,分级播种。
5精心播种,双膜覆盖
2月中下旬,选择晴天播种。采用大垄双行种植。大垄宽85厘米,小垄距25厘米,株距27~30厘米,每亩保苗5500株。开沟后马上下种、施肥、及时合垄,防止土壤失水、晒坏幼根幼芽。合垄后耙平,喷除草剂(亩用地乐胺200克)。覆地膜,然后选用3厘米宽,4.5米长的竹片,两头削尖,间隔1米插一根竹片,形成拱架,一拱扣三畦。棚架建好后(棚长与垄长一致)。立即用聚乙烯棚膜封严一次性完成操作。
6细致管理,巧灌水
马铃薯出苗前不放风,幼苗出土3厘米时,开始放苗。齐苗后,晴天上午9时至下午4时,打开拱棚两头,进行放风降温;四月底五月初,光照充足,气温高,适时揭去拱棚膜,让马铃薯进入自然状态生长。苗出齐后,开始灌水,先灌小水,以后逐渐加大,每隔7~10天灌次水,保持土壤温润,直到收获前7~10天停止灌水。
7适时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