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顷和平方千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平方千米=100公顷。
2、“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大的面积单位,计算较大的土地面积一般用“平方千米”做单位。例如,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其定义是: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计量土地的公制单位。
3、公顷的单位符号用hm2表示,其中hm表示百米,hm2的含义就是百米的平方(英文为square hectometer),也就是10000平方米,即1公顷。另外公顷还可以用ha表示,是面积单位公顷(hectare)的英文缩写。国内不推荐使用ha。我国规定的土地面积单位有三个:平方米(m2),公顷(hm2),平方公里(km2)。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数感;量感;数学素养
一、量感的定义
“量”即数量的多少,以及测量数量的多少。“量”是计量单位的不断累加[1]。“量感”则在数学教育领域无明确定义,结合已有研究,可以将量感理解为学生对于量的感受,即学生运用视觉或者触觉等感官对物体长短、大小、轻重方面的感受。量感构成要素主要有两部分,其一量的推断,即不使用测量工具进行量的大小的推断。其二是量的区分,即在多个计量单位的量中,对比选择出与实际物体复合的量[2]。而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对于比较、运算和估计等方面的感悟,例如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量感,确切来说是一种思维直觉,也是一种“量”的直接反馈[3]。
二、量感与数感的区别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并未提到量感,原因在于课标中的数感定义包含数量和数量关系,而数是从中抽象出来的。所以认为“量感”是“数感”的一部分,从而忽视了“量感”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数”和“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量感教学的缺失,容易让学生远离对量的理解和数量本身的含义的理解。数感主要侧重于对数字多少的一种感悟,是对于数字和运算的一般理解,以及处理日常生活中包括数字情境的一般能力[4]。数感主要在涉及数字和数字知识的简便性、运算和运算知识的简便性和应用到相应的数字中进行推理时起作用,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地理解数和应用数的意识[5]。量感则侧重于对现实世界各种“属性”的感悟,即对现实中各种属性的一般理解。量感的表征包括两个层次的单位:其一,不同属性的单位;其二,同属性下的不同大小的单位。量感的培养首先要基于学生熟悉的场景和经验,通过动手实践逐步培养和发展,最后在应对问题、解决问题中强化。
三、聚焦量感,促进发展
(一)依托“数感”,发展“量感”
小学数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渗透的量感有两类,分别是基本量感和衍生量感。学生的量感有的是对直接经验的感悟,这就是基本量感;而类似于吨、公顷、平方千米这样的衍生量感,仅仅依靠经验难以得到发展,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以及基于一定的数感从而逐步实现。【案例一】公顷的认识教学1.初步体会1公顷有多大。1公顷对于孩子而言很难通过想象感知,那就需要一步步进行引导。首先是由1平方米到100平方米,再到1公顷。课前组织学生在操场观察1平方米的场地,然后再让学生手拉手组成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初步感受100平方米有多大,最后引导学生感知100个这样大的正方形就是1公顷,这样1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就建立为1与100的数感,从而初步形成感悟。2.深入认识1公顷面积大小。课后安排学生做一个调查活动进行自我探究,在身边熟悉的事物中通过计算深化体会。(见表1)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利用已有经验和身边的场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理,利用小面积感知大面积,将学生的生活量感转化为数学数感,使抽象的感觉更加具体化,从而促进了量感的形成。
(二)在相关概念的比较辨析中发展“量感”
在小学数学中,计量单位间存在着联系,例如速度、路程和时间,其单位涉及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比较;其次面积是由长和宽的长度单位决定的,所以这些概念之间具有相关性,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对比,有利于加深对计量单位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发展量感。【案例二】公顷和平方米1.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涉及图形与几何领域。在学习这一课时,要结合三年级的经验,在学习千米时,相邻的长度单位进率都是10,而米到千米进率是1000,这里学生可以掌握,千米是由一个计数单位和长度单位复合而成的长度单位,创造了“十米”“百米”这样的单位。学生在这样的已有经验下继续学习“平方十米”和“平方百米”,使得知识的学习更有逻辑。2.教学场景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后,询问学生关于公顷和平方千米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引导回忆复习面积单位及其对应的长度单位。正方形边长:1厘米———1分米———1米正方形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提问:公顷、平方千米写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呢?接下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与猜测,以“平方千米”为突破口,引出“平方十米”“平方百米”,补充板书,完善单位系统,建立进率体系:1厘米———1分米———1米———1十米———1百米———1千米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1平方十米—1平方百米—1平方千米最后,教师介绍,平方十米又叫公亩,平方百米又叫公顷。至此,一张完整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关系图就呈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建构了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的设计依据了小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认知规律,从十进制的角度思考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从而引出面积单位,有利于在对相关概念的对比中掌握,从而发展量感。
(三)在度量活动中发展“量感“
如果说数感是数出来的,那么量感就是量出来的,数量是度量的结果[6]。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探索度量,需要老师创造条件从活动中获得数感,而量感的培养则需要学生明白数量的属性,从而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量感的培养。【案例三】巧用身体尺,体会度量本质1.情景引入。在古代没有测量工具时,人们常常用手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例如张开双臂,两只手间的长度叫做“1庹”;大拇指和中指伸长,距离叫做“1拃”;人的肩膀的宽度叫做“1肩”;还可以用脚量,一只脚的长度就叫做“1脚”;2.实践探索。介绍完古时候的长度单位,学生自己感受一下这些测量长度单位。然后进行提问,如果用身体测量教室有多长,我们可以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测量?测量窗户的长度呢?学生在探究中到获得经验,交流得出用“1步”测量教室的长,用“1拃”测量课桌的长等。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感悟到不同事物的长度需要不同的测量单位,大小决定了选择测量工具的大小。最后引出不同的人身体尺大小不一样,测量就会有误差,那么针对这样的情况,逐渐发明了“厘米”“分米”“米”这样的长度单位,让测量更加精准化。度量是数学的本质,是人创造出来认识数学进而认识现实世界的工具,度量是可以因人而异的[7]。“身体尺”丰富多样,易观察、能触摸、好折算,便于学生将抽象的数据与自我感知更好结合,建立测量的视觉表象,学生在探究中感悟新的长度单位,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量感。
(四)基于生活经验发展“量感”
发展学生的量感,还可以从生活经验出发,在生活情境中感悟量的大小。【案例四】“吨的认识”体验活动1.动手拎一拎。教师准备好一袋重量为1千克的大米,让学生都来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的重量;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拎拎重量为10千克的大米,体会1千克和10千克的重量差距有多大;最后再准备一袋25千克的大米,让学生再来拎一拎,并试着几个同学抬一抬,感受25千克的重量。2.观看视频。学生感受完25千克的重量,教师准备40袋大米堆放的过程,以动态的形式让学生感受1吨有多少。3.算一算。课件出示1千克的土豆、10千克的食用油、100千克的饲料等这样的物体,让学生分别算一算,多少件这样的物品才能是一吨。学生在计算中感悟重量,培养量感。通过拎、看、算这样的三个层次活动,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参与其中,进行探索感悟,在做中学,在做中建立量感。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量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真做好研读教材的工作,把握好学生发展的规律,在探究中、生活中、基本经验中发展学生的量感。人类对于量的感知是早于数的,发展量感对于学生数学素养提升十分重要。如同数感一样,量感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培养。老师们在教学中要放慢教学步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积累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思考,才能聚焦量感、培养素养,从而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哲燕.建立标准累加计量积累经验———从“厘米的认识”、“毫米的认识”的教学谈起[J].小学数学教育,2017,(Z1):19-21.
[2]周国蓉.6年级学生量感现状调查与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4.
[3]王汉丽.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思考[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07):48.
[4]孙虎,张伟平,陈志辉,马艳娇.基于核心素养的六年级学生数感现状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21,(04):41-47.
[5]孙晓燕.数感的认识及其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17,(04):20-22.
[6]史宁中,娜仁格日乐.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比及其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17,(02):1-5.
一、
中国西部分为西北和西南两大区域:西北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西南则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等省市区。学术界一致认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情况很严重,但对西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尚未达成共识。事实上,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在西北和西南地区都是存在的,只是表现的特征不同而已。
据国家林业局《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1999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267.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7.9%。其中风蚀荒漠化面积187.3万平方千米,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0%;水蚀荒漠化面积26.5万平方千米,占9.9%;土壤盐渍化面积17.3万平方千米,占6.5%;冻融荒漠化面积36.3万平方千米,占13.6%[2]。这些荒漠化的土地主要分布在18个省(区)的471个县(旗)。这些县(旗)大部分位于西部地区。
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农田和草场的沙化。我国西北地区有十几处面积较大的沙漠,它们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达格沙漠,青海的柴达木沙漠风蚀地,内蒙的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雅玛利克沙漠、浑善达克沙地,内蒙、甘肃的腾格里沙漠,内蒙、宁夏、陕西的毛乌素沙地等等。这些沙漠分布于东经75°至东经122°,北纬37°至北纬47°的高原、盆地和平原之间,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千米[3](p3)。除沙漠之外,西部地区还有将近60万平方千米的戈壁。如此广袤的沙漠、戈壁是中国西部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是西部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表现。
在茫茫沙漠和漫漫戈壁的周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情况随处可见,不少地方的耕地和草场已经完全沙化。内蒙古沙漠化土地最多,达80 560平方千米;其次是新疆,沙化总面积为30471平方千米;陕北地区沙化21686平方千米;甘肃沙化面积10736平方千米;宁夏沙化面积10215平方千米;青海沙化面积亦达到4400多平方千米。在上述沙化土地中, 正在沙漠化的土地约67000平方千米,强烈沙漠化的土地约60000平方千米,严重沙漠化的土地约35000平方千米。陕北地区和内蒙鄂尔多斯地区,内蒙科尔沁、西拉木伦河上游、锡林郭勒及察哈尔草原,宁夏中东部地区、贺兰山西麓山前平原,甘肃弱水流域、阿拉善中部及河西走廊绿洲边缘地带,沙漠不断向外扩展[4],使大片农田、草场呈现出荒漠景观。据统计,陕西土地荒漠化率为15.96%,甘肃为50.62%,宁夏为75.98%,青海为33.06%,新疆为86.07%,内蒙古为59.27%[5](p153)。情况相当严重。
西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则主要表现为农田的石漠化。石漠化地区土层浅薄,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在漫长的岁月中,西南诸省区形成一些面积较大的岩溶地貌和石漠景观。如云南全省岩溶面积达11.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滇东、滇东南和滇东北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29%。贵州省石漠化土地在黔南、黔西南、黔东南、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遵义等地均有分布,总面积达13.88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7.9%。在石漠化地区,岩石率在70%以上者占石漠化面积的38.9%。有不少旱地还潜伏着石漠化的危机[6]。广西石漠化的情况更为严重, 岩溶山区的石漠化面积已占总面积的37.8%[7](p336)。
除沙漠化和石漠化外,水土流失等原因引起的土地退化也相当普遍。20世纪末,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万平方千米,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3。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小组的《199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和陆大道等的《1999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1999年西北各省区的水土流失面积为56.22万平方千米,西南各省区水土流失面积为45.99万平方千米,这还没有包括的水土流失面积,如果加上,数字就更大了。在西部各省区中,宁夏的水土流失率达69.94%,陕西66.87%,四川43.65%,贵州43.55%,高出全国平均值的1至3倍。由于水土流失,地力不断下降,不少原本适宜农牧的地方也出现了荒漠化的倾向。
二、西部土地荒漠化的历史过程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看,
三、导致西部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从自然方面来看,中国西部存在着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的条件。中国西部是我国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所在地,在高原与高原和高原与盆地的结合部,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全新世以来,我国气候曾发生过周期性的变化。据竺可桢先生研究,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大致可分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13](p475—498)。温暖期气候温热,水草增加;寒冷期气候干凉,风力强劲。在由暖到寒或由寒到暖的过渡阶段,气候振荡,灾害频繁,往往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尽管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无论是干旱的西北地区,还是多水的西南地区,都曾因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而发生过土壤退化的事。
西北地区深处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沙漠较多。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大部分地方及新疆北部的一些地方年降水量在100毫米至700毫米之间,而内蒙古西部和新疆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均在100毫米以下,有些地方年降水量甚至不足20毫米。由于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加之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所以一年中湿度差别较大,容易出现水灾、旱灾和风灾。历史时期西北地区此类灾害屡见不鲜。如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41)秋季大雨,昼夜不绝,连续三十五日,蓝田山水暴涨,漂没九百余家。又如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关中连年大旱,百姓流亡殆尽,出现“人相食”的悲剧。再如1983年4月27日, 沙暴吹袭陕北,顿时天地昏黑,伸手不见五指。在野外耕牧的农民来不及躲避,或迷路失足,或为狂风卷起,或被沙尘窒息,死伤者多达数十人。水灾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就意味着地力下降,开始向荒漠化的方向发展。旱灾的后果是造成土壤水和地下水大量蒸发。而土壤水、地下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在降水量极少的西北干旱地区,土壤的含水量主要靠地下水毛管供给。当地下水位下降,毛管上升水不能达到地表或植物根系层时,植被开始衰退,覆盖度降底,受到沙化的潜在威胁。如果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土壤发育成干旱土时,植物便会干枯死亡。而当土壤上层长期处于干燥状态,植被衰败以后,就容易受到风蚀破坏,从而出现沙漠化。地下水位越深,荒漠化的可能性越大,植被越少,荒漠化等级越高。风灾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更为明显。风是沙漠扩展的原动力,地表一旦失去植被保护就会受到风蚀。在风蚀的作用下,地表的枯枝落叶层、粗腐殖质层、腐殖质层、泥炭层、盐聚层逐渐被风吹掉,形成光板地。当风沙流作用于的地表时,会产生线状风蚀擦痕,擦痕加深,形成略微凸起的土墩与风蚀线状凹地。随着风蚀作用的不断发展,光板地演变成风蚀劣地,被吹蚀的物质形成风沙流。当风沙流速度降低或遇到障碍时,所挟沙尘下落堆积,受不同风向的影响而形成各种类型的沙丘,从而使该地变成沙漠景观。
西南地区的大部分地方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降雨较多,水资源相当丰富。这一地区虽然没有什么沙漠,但存在着大量的喀斯特地貌。此类地貌石多土薄,植被很少,极易受到水力侵蚀。在水力侵蚀的情况下,水土大量流失,形成石漠化景观。古代西南地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似乎并不严重,但近代以来由于人口骤增,情况发生很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贵州省的水土流失面积占该省国土总面积的14.2%,60年代增至18.9%,80年代增至28.4%,90年代增至43.5%[7](p284)。四川等省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也较严重。正因为如此,长江之水日见浑浊,被人称为“第二条黄河”。
从社会方面来看,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大大加速了西部土地荒漠化的进程。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西部开发的活动基本上没有停止,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有时出现,有时停滞不前,有时甚至出现倒退的局面。大体说来,西部开发的历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14]。有些王朝在进行西部开发时,不考虑西部各地经济社会的差异。或只注重军事控制,不注意经济效益;或只注重开荒种田,不注重多种经营。对于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方,进行过度开发,甚至竭泽而渔;对其他地方则视而不见或很少过问。有的为了扩大马羊的生存空间,不惜驱逐农户,破坏庄稼,把农田变为牧场;有的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惜砍伐森林,开垦草场,把宜林宜牧地区变为农业区。而滥垦滥牧、毁坏森林和粗放的耕作方式则直接影响着西部土地荒漠化的进程,对西部土地荒漠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时期在西部的许多地区都曾发生过滥垦滥牧的事。滥垦主要发生在西部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农牧交错地带,其结果往往与土地荒漠化相联系。如在塔里木河上游的阿拉尔地区,1959年至1996年,耕地面积从22870.6公顷发展到37691.7公顷,增加14821.1公顷。同期下游阿拉干地区沙漠化土地则由137120公顷发展到149420公顷,增加12307公顷。而塔里木河下游的铁干里克农耕区1970年后因缺水灌溉被迫弃耕的16600公顷土地已经沙化[15]。滥牧主要发生于草原区,其结果也与草场退化联系在一起。如内蒙古的锡盟草原在20世纪80年代放牧超载15.4%。由于放牧过度,导致大量草场严重退化,迫使175户牧民迁往他乡[16](p93)。这样的事例在史籍中俯拾即是,不胜枚举。
由于滥垦滥牧、毁坏森林、草原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后果是森林和草原不断缩减,有些地方甚至成为濯濯童山。这种情况在黄土高原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黄土高原地区曾经存在过大片的森林和草原。在原始社会末期,黄土高原东南部、秦岭山脉、中条山、吕梁山、豫西诸山及渭河、涑汾河、伊洛河诸平原都属于森林地带,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区则属于草原地带或森林草原地带[17](p434)。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强,黄土高原的平原河谷地带逐渐被开垦成农田,平原河谷地带的森林随之缩减。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农业区的扩大,平原地区规模较大的森林逐渐消失,除关中地区的上林苑中尚有较多林木外,其他平原上已经很少有森林的记载。平原地区的森林消失以后,陇山以西、秦岭、晋西北诸山及阴山山脉的森林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唐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和草原继续缩小。到了宋代,秦岭、陇山、黄龙山、岚州、石州、汾州等地的林木被大量破坏。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和草场进一步缩小。由于大量屯田,过度开垦,加之滥砍滥伐,平原地带自不必言,丘陵和山区的森林也迅速减少。如渭河上游的森林在这一时期大量消失,只有渭源、陇西、天水诸县的五竹山、首阳山、马鹿山、辛家山等地尚有少量森林残存下来。陕北地区的森林,主要分布在黄陵、洛川、富县、延安、延长、宜川等县的某些山区。清代中期以后,对森林的破坏犹为严重。据说在周至至洋县的300里间,砍伐林木的人经常不下数万。如此乱伐,自然对森林的存在构成巨大的威胁。此外,清代对河套等地的大规模开垦,不仅使草原面积越来越小,而且也使畜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耕区的植被大量减少。据民国《横山县志》讲,“草地仅十之二三”。森林和草场的毁灭,使土壤失去了应有的屏障,不仅难以含养水分,而且在风力、水力侵蚀的作用下日益退化,甚至就地起沙。这两个原因互为表里,恶性循环,使土地荒漠化情况愈演愈烈,不少地方因此变成了沙漠。
此外,对水资源使用不当也曾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如塔里木河两岸在汉、唐时期曾有不少规模较大的城镇,天然植被良好,农业发达,但过度开垦用水,使河流萎缩,水系变迁,从而导致大片土地荒漠化,昔日繁荣的城镇也相继沦为废墟。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楼兰、且末、精绝等地在汉代都是发达的农业区,后来均被沙漠吞没。近代以来,由于山前地带新绿洲大量引水,使河流中下游水量日益减少,直接导致古代绿洲的消亡。目前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面积由686万亩减至150万亩,下游地区60年代开垦的45万亩良田仅存18万亩。著名的罗布泊已经干涸,荒漠化的发展呈现出加速的趋势[15]。1950年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三个屯垦区,使耕地面积大量增加。为了浇地,修大小水库70座,容水26.9亿立方米。“由于渠库结合,把大量地表水引入灌区,强烈地改变了地表水的时空分配。上游灌区过量引水,再加上水库渗漏影响,使地下水位上升,次生盐渍化发展,盐渍化耕地面积占总可耕地面积的35%~45%。源流输往干流水量减少,使干流中下游地下水位下降,中游区平均下降1~2米,下游平均下降4~6米。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衰败,土壤风蚀加剧,沙漠化不断扩大,平均每年以0.25%的速度递增。生态环境恶化,局部地区(如铁干里以下)完全崩溃。”
四、治理西部荒漠化土地的策略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扩张 调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城市建设用地作为土地利用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不断扩张。本文介绍了我国及各区域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现状,并以仙桃市为例,对影响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
二.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及结构
1.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城市建设用地内各类用地的术语见如下表1。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指上述用地之和,单位为hm。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表1
2.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一)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工业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和绿地五大类主要用地规划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宜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二)工矿城市、风景旅游城市以及其他具有特殊情况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三.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状况
从全国范围看,1999年-2008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速度非常快。1999年全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 1524.54平方千米, 2008年增加到3 7180.9平方千米, 年均增加1739.6平方千米, 年均增长率为6.26%, 增长率非常高; 但近几年增长率略有下降, 2004年-2008年均增长率为5.16%, 比1999年-2004年间低2%。
表31999年-2008年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状况区(单位:平方千米)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 经济活动最为活跃, 也是经济最为发达地区, 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也高于全国同期水平, 年均增长率达到7.27%, 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约1个百分点,该地区2004年-2008年城市用地增长率呈现了减缓趋势,但还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另外从区域城市用地在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所占的比重看, 东部地区城市用地比重在过去的10年里保持上升态势, 从55%增加到59%。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 因为我国实施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该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受到一定的影响, 且相对东部,该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实施 “中部崛起战略”之前缺乏政策支持,因此,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1999年-2008年,中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从5570.52平方千米增加到8416.54平方千米,年均增长率在三大地区中处于最低水平,为4.69%。但在国家实施 “中部崛起战略”之后,该地区建用地扩张的速度呈现较快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4.77%,也是唯一研究后半期增长速度高于前半期的地区。
西部地区在我国经济体中最为落后, 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但西部地区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而且一些地区的土地粮食生产率非常高, 如成都平原、 河套平原等。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该区政策扶持力度, 增加一些重要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促进了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展, 研究期内年均增长率达到5.19%, 略高于中部地区。
上述现象表明,无论从全国尺度,还是各区域尺度来看,城市建设用地都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并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区域差异。比较年均增长率: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 在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和西部增长率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和西部扩张速度近年呈现放缓趋势, 中部地区则出现了加速势头。
四.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一)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驱动
城市建设用地的高速扩张,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推进的产物,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城市建设土地的支撑。
据2006年仙桃统计年鉴,2006年市域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162.48亿元(现行价),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比增)10.5%。图1显示从01年为正增长,02年到06年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2001到2006年逐年稳步回升。
(二)人口增长对城市建设的驱动
城市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动力。人口的增加将强化城市居民对住房、交通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需求, 进而使城市用地不断向外扩张。
图3-7 仙桃市区建成区人口变化
根据仙桃市总体规划(1993-2000)资料,1992年仙桃城区人口为245000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2000年仙桃城区常住人口为279939人。根据2003年仙桃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料汇编,至2001年底城区人口294646人。2007年底建成区现状人口322641人。城市建成区人口持续增加,2000年至2007年建成区现状人口年度增长约2%。
人口的增长推动着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张。工业区人口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恶化、公共服务设施较差,为改善居住环境,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大部分人口均搬离原有的居住场所,转向郊区等交通、服务设施较为便利的居住空间, 形成一定规模人口的向外扩散,进而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用地扩张。
(三)工业区建设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驱动
仙桃工业园区目前形成了以仙桃经济开发区、仙桃工业园、仙桃高新技术开发园区、刘口工业园四大园区为主的工业生产基地。工业用地面积638.10公顷,比例21.0%,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9.78M²/人。近几年仙桃市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2011年10月,《仙桃市食品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仙桃市城东(和平路--孝仙嘉高速公路)区概念规划》依法审批通过。食品工业园该工业区位于城市西部,南起沪蓉高速公路,东至通顺河,西至电排河,用地面积5平方公里,以食品加工为主,现中粮,加多宝,重庆啤酒等食品加工企业已入驻。城东(和平路--孝仙嘉高速公路)区位于城市西部,西起和平路,东至孝仙嘉高速公路,北至仙西公路,南至仙南大道南侧800米处。规划范围总面积 15.08平方公里。为仙桃城东交通枢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仙桃物流仓储基地。工业用地为本规划区主要用地项目,规划工业用地总面积851.5公顷,占本规划范围总面积的56.0%。工业用地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成为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的主要因素。
一、在“数的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数与代数”领域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等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根据数的特点和学生数感方面的实际情况,可以巧妙地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资源,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图文并茂的情境图。如: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2月2日世界湿地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6日世界环境日,等等。教师提问“你知道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吗?”进行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让学生在绿色生态文化的熏陶下,渗透了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教育。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一)》一课。在新授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的历史状况,把例题内容改编为:“1999年,河田镇土地总面积约为350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约占45%,水土流失面积约为多少平方千米?”让学生在学习有关百分数的问题中了解家乡水土流失的历史状况,体会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在“图形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移动、图形与位置等内容。根据图形特点和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程度,融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于一体,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寓教于乐。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在练习环节,教师结合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目标设计如下练习:1、水土保持科技园面积121公顷,合()平方米;2、2012—2016年,长汀县强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323平方千米,合()公顷。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了解当地水土保持和环境治理的规划前景和进程,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一课。在练习环节,教师根据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园的景点分布制成一张平面示意图(为了便于学生描述,已标好了一些必要数据),让学生观察并思考:(1)公仆园区在中心区的()偏()()度方向上,距离是()米;(2)实验园区在中心区的()偏()()度方向上,距离是()米;(3)物种园区在中心区的()偏()()度方向上,距离是()米;(4)对照园区在中心区的()偏()()度方向上,距离是()米。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园园区的合理设置,体会政府对生态园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匠心设计。
三、开发“统计与概率”领域课程资源,在“统计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包括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可能性等内容。根据统计数据的特点和学生的统计观念水平,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植入数学教学中,浑然天成,能收到润物无声之功效。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在练习环节,可依据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的卓越成效设计如下练习:根据下列统计表设计一幅折线统计图,并思考:“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通过观察折线的变化趋势,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在统计活动中了解当地农民的收入增长情况,感受到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从中受到巨大鼓舞。又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在新授环节,教师根据学校绿化工作编拟问题:“今年植树节期间,我校五(1)中队种了28棵树,五(2)中队种了26棵树,五(3)中队种了25棵树,五(4)中队种了33棵树,平均每个中队种植了多少棵树?”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相机进行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生态文明教育。
四、在“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综合与实践”领域并不是数学课程的单独一个领域,而是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三大领域的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它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这类学习活动中,根据问题类型和特点,适当创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深刻。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实践活动:设计校园》一课。在“设计方案”这个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为了凸显我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办学特色,在设计校园时,应该增加一些什么?”学生热烈交流、集思广益,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应该在校园的一角修建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地,让全体师生平时更方便接受生态文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