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复旦大学考研论坛

复旦大学考研论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复旦大学考研论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复旦大学考研论坛

复旦大学考研论坛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港台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32-0025-04

通识教育最早产生于美国,1882年美国耶鲁大学的耶鲁报告中首次提出“generaleducation”,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首次呈现了其完整的意义。通识教育的中文用语由台湾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翻译借鉴而来,目前港台通用的名称有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全人教育等,大陆从本世纪初开始热衷于通识教育的研究。但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博雅教育,都面临课程的开发和设置问题。在通识理念下,课程的设置更能体现教育模式的内涵,因为通识教育不像专业教育那样有明确的教学科目,通识教育体现区分大类的原则,所以港台高校专门设有“通识教育中心”来研究课程发展,而在大陆除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在此方面尝试较多外,其他高校的通识教育尚处在起步阶段。因而,清晰明确的课程设置是通识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体现了“通识”的真正理念所在。

一、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从本质来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只是教育理念的不同,但其目标都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完整的人,专业教育重在教的层面,而通识教育则重在育人;通识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硬性的专业划分,这使得学生有多样化的选择,接受知识的视野更为宽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多在行业一线,看重的是人才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技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意识向实训倾斜,追求的结果是在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功底。尽管如此,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有通识教育理念的渗入,这不仅是职业教育对全方位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也是高职院校走向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而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主要依靠知识技术创新,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些创新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具备广博、扎实的通识素养[1]。从创新的角度而言,通识教育在课程规划方面涉及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思考问题的能力,而非局限于专业知识。

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划分过于精细化,其弊端也日益凸显:一是过于注重专业,而不广泛涉猎,培养了更多的“匠人”;二是专业划分过于精细,知识体系被割裂成不相关联的条块,破坏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性,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深造;三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些问题导致人才培养中缺乏通识性,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无法协调,培养出的人才适应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力不足。台湾地区于1984年开始全面实施通识教育课程选修制度,各高校也陆续实施通识教育,从最初课程设置的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到整体上的统一,最终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大体上有七个方面的主题:人文教育;社会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生命教育;公民的资质教育;管理科学教育;环境教育。这些课程主题基本上概括了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有的基本知识素养,致力于培养一个能够适应社会的完整的人。而稍后开始重视通识教育的香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几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如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现代中国、全球化、公共卫生、能源与环境等。因而,大陆高职院校要打破固有观念,大胆开设富有综合知识结构的通识教育课程,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科的联系性,完善高职院校整体的课程规划和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情感、意志和兴趣。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分析

港台通识教育的实施比大陆早,目前各大高校均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在香港的部分大学还成立了通识教育协会,在课程设置模式方面既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存的模式,也有通识教育优先模式和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模式。2005年,复旦大学正式成立复旦学院,率先实质性地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入学的学生首先接受通识教育课程学习,再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包含六大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认为,通识教育是大学应对时代和社会变迁的一种反应[2]。这种反应体现在课程中就是要解决人文精神和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综观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大体上分为三类。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存模式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矛盾,如果说二者之间有争议的话,主要是如何更好地实现融合的问题。实际上,大陆高职院校所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大部分属于此类,是通过主修专业课程以外的职业延展课、职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来完成。但从通识教育的本意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所谓的通识教育课程与其宗旨并不相符,主要是出于对学生完成学业学分的要求。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其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学生整个的学习生涯中。香港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分为两大块:一部分是由四大学院提供的4个范畴的通识课程,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工商管理、工学、科学,通识课需要修满6门课18学分;另一部分是教学促进中心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包含有效学习与思考方法、网络应用中的多媒体技术、团队与领导能力、职业规划等。这类课程主要以讨论、实践操作、小组项目等形式进行,训练个人多方面的技能[3]。人文社会科学类目总计开设100多门通识课程。台湾屏东科技大学采用了通识均衡选修模式,学生除接受专业训练外,还广泛接触科技、人文、社会知识,达成全人教育的理想。为实现这个目标,该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由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与生命科学、数理与应用科学四大部分组成。总体而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存模式下,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处于辅助地位,目标是实现全人教育,但这种模式的通识教育如果融合度不够,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通识教育优先于专业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优先于专业教育模式最为典型的情形是学生入学后不分学科专业,先进行通识课程的学习,后两年再回归各学院、各系部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这种模式的优势是通过通识教育,在各种能力有所提升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复旦大学率先进行了尝试,新入学的学生先到四大书院(志德书院、腾飞书院、克卿书院和任重书院)进行学习,学习结束后才开始专业课的学习,这种方式接近了通识教育的本质,在推行和改革方面是值得肯定的。而在台湾地区,云林科技大学也选取“诚、敬、恒、新”的校训作为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让每一位云林科技大学的学生都具有“重人文、敬伦理、肯做事、能创新”的涵养,该校要求学生科技能力和人文素质兼备,不断提升整合知识结构的能力,而非只会某一个专业领域。从云林科技大学的课程设计来看,“诚”类课程主要是文学与艺术;“敬”类课程主要是社会与文化;“恒”类课程主要是哲学和宗教、生命教育等;“新”类课程是综合。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通识课程优先于专业课程开设和学习,体现了通识教育的基础,这对学生完成后面的学业大有助益。

(三)通识教育为核心均衡专业教育模式

此种模式被称为通识教育的最佳模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很难实现,这需要打破一些常规,尤其是要在克服通识教育弊端上下足功夫。在专业教育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下,以通识教育为核心意味着在课程设置上通识教育的内容占据了大部分。如何才能兼顾学生在综合素养提升的前提下,还能获得很高的专业知识技能,这是实施此种模式的学校所要解决的难题。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的做法值得思考。该校的通识教育分为四个维度,共培养学生的12项基本能力:一是从宏观视野维度,主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宏观视野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二是从专业知识维度,主要培养学生思考研究能力、科技素养能力等;三是从敬业态度维度,主要培育学生沟通协调能力、敬业工作能力和创意思考能力;四是从健全人格维度,主要培育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道德关怀能力[4]。从分类来说,却只有三种课程:核心通识课程、潜在通识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很显然通识教育在学校的教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在大陆推广尚需时日,需要教育规模和能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才有可能实现。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各种模式均有利弊,在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稳妥推进通识教育的实施是目前大陆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当然,培养人才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理念,采用何种课程设置模式来推进,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通识教育自然是不同的。

三、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反思

(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布局不合理

总体看,人文社科类课程较多,工科、建筑、医药类的课程较少,每一个大类目下多则几十门,少的只有几门,课程设置不均导致通识教育效果偏差,学生为修满相应的学分往往选择其中最容易的类目。在人文素养方面,尤其要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应多设置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这是加强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不要排斥西方文化,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探究,提炼出高职学生应该具有的气质和形象。例如,通过开设“四书五经”了解基本的为人准则;开设西方文化史可以拓宽国际视野,吸收一切积极的文化因子;开设“生命科学”相关课程,使学生热爱生命、认知自我;开设“环境科学”则可以让学生感知自然界的奇特现象,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总之,高职院校要统筹安排,及时收集通识课程的资源信息,不断完善通识教育的类目资源建设。

(二)通识教育课程分类界定不明确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职业延展课等与通识教育课程混在一起,无法区分其通识教育的内容,就没办法提高通识教育的水平。解决策略是,在社会科学素养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大类的经济、法律、管理和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中要强调知识的前沿性与交叉性,可以开设为综合性的通识课程,因为这类课程强调内容的创新,与现实联系密切。而对于具体的《产业经济学》《统计学》《刑法学》等专业课程则应该设置为专业的基础课程,而非通识教育的直接范畴。

(三)盲目追求通识教育课程数量

部分高职院校为了体现通识教育的发展速度,追求好的社会效应,盲目降低门槛,肆意扩大通识课程的数量,导致通识教育教学质量下滑。通识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道德修养和学术水准应该较一般教师更胜一筹,如复旦大学所聘请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均是学术界有名的教授。一些高职院校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工作量,只要申请就可以开设,这违背了通识教育教师资源优质化的要求。在盲目追求数量的过程中忽视了质量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通识教育课程要充分重视教育学的理论学习,也应在心理学方面给予侧重,前者帮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后者则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通识教育课程考核过于松散

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考核过于单一化,有些高校没有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识教育没有引起师生足够的重视。在课程评估考核体系中,通识教育应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并对每项活动都作出精细评估。这个过程由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自主设计完成。目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常见的做法是学生提交课程的作业,教师结合学生平时成绩给出总成绩,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其考核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如学生可提交调研报告、撰写课程论文、完成实验设计等。这样有利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估,使得学生在评估活动中学会自我评估,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5]。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最大的不同点是,通识教育视教学为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师生在通识教育中都处于主体的地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学生也在通识课程的学习中增长知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是兼知中、西、文、理的教学过程,其育人目标包含了传统文化的因子,以及西方科技的前沿。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要走出一条特色化的路子,真正体现通识教育育人的内涵所在。

参考文献:

[1]李晓军.核心素养:技术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新走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4(17):65-70.

[2]王生洪.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6(5):5-10.

[3]庞海芍,王瑞珍.通识教育在香港[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164-169.

复旦大学考研论坛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192-0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于20世纪初起源于西方,经过不断发展,目前在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而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较晚,对应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在这样的形势下,各地高校纷纷加大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力度,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载体,从整体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过去的十年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长足进步,但也存在种种问题。

一、学生的规划准备不足,规划意识淡薄

1.学生的职业目标不清。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恐慌之余,并没有形成理性成熟的职业规划。2014年3月,笔者对西安市17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调查,63%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明确规划,“不知道自己适合哪种工作”,表示“有明确职业目标”的学生为16%,“有模糊的职业目标”的学生为21%。一些大学生以考研为目标,从大一开始就把所有精力花在几门考研课程上,对其他课程不闻不问,只求及格,对各种能够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课程和活动也不参加。甚至有的地方高校全校师生均持这种态度,被社会称之为“考研基地”[1]。有的学生盲目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根据上述调查,西安地区二本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四年级学生,有72%的学生持有一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有37%的学生持有三种以上的证书。还有的学生看到社会上的所谓“成功人士”,就把自己的目标锁定在该行业,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有的专科生计划着“升本”后做大学教授。有远大的理想是好事,但脱离了实际情况的好高骛远,是无益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还有的学生没有稳定的职业目标,看着社会上哪种职业收入高,就见异思迁,向往该职业。今天想着要做软件工程师,明天想做销售顾问,到毕业时才发现没有做好任何准备。在此情况下,一些大学生不努力学习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只能被动应对;更有甚者,没有任何理想和目标,得过且过,无所事事,沉迷于谈恋爱、泡网吧,学习成绩不好,道德行为失范。[2]

2.学生缺乏自我认知。①自我认知的内容不全面,个人的成功是智商、情商、知识、技能、机遇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多学生在确定职业目标时,只认识到了自己的知识、技能、智商因素,却没有考虑到“情商”这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情商(EQ,Emotional Quotient)是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的概念,它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3]。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指出:“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而不是智商[4]”。不同于智商的是,情商水平无法用测验分数的形式准确表示,它只能根据个人的综合表现判断。②自我认知的渠道单一,在上述调查中,问到“你是通过何种渠道进行自我认知”时,66%的学生都是通过网上测评系统进行自我评价。实际上,自我测评软件是认识自我的重要渠道,但并不是唯一和最重要的。技术工具的测评结果只可参考,不能照搬。准确的自我认知,更重要的应该来源于老师、同学、朋友、家人等周围人的评价。可以采用面谈或调查问卷与自我测评软件结合的方式,来获得比较客观的自我认知。

3.部分学生价值取向偏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力资源市场日趋成熟和活跃,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自立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得到了强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与此同时,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个人主义思潮蔓延,人生观出现偏移,限制了学生的更好发展。从价值评价标准来看,大学生在评价他人时,多采用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但是涉及自身利益,却采用利己主义的立场。大学生对于扎根基层、到艰苦行业和地区奉献是认同的,但却无法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这种矛盾性和双重标准,对大学生的择业和个人发展都是不利的。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水平不高

1.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本土化程度不足。国内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研究起步较晚,多是借鉴采用国外的理论,本土化程度不高。以大学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讲授的知识大部分为国外研究成果,如兴趣探索部分使用的是霍兰德量表,性格探索部分使用的是MBTI量表,谈职业生涯发展采用舒伯的生涯彩虹图,而在这些过程中,中国本土的职业生涯理论家或理论研究成果出现频率极少[5]。虽然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和教育均起源于西方,但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象是中国学子。在我国,不论是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还是全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均与西方具有很大的差距。正如需要“中国化”一样,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也需要“本土化”。

2.师资队伍建设不足。高校中,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普遍缺乏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背景,接触职业生涯相关理论的时间相对较短,在授课时很难保证教学质量。他们很多都是辅导员或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并非专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很难抽出时间与精力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系统研究。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形式单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采取课堂讲授加课外辅导的方式,己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学生要求。更有很多高校还停留在简历制作、面试礼仪等就业指导的层面,完全不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1.大力构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自己的体系,应该是一种系统、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而不是简单把就业指导的内容进行拼凑。[6]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开展自我认识和评估、生涯计划评估、职业生涯目标和实现路径设计、制定行动步骤等。另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应该是从大学开始,在小学、中学阶段就应该进行启蒙和普及。要像美国那样,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全面贯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关键是课程设置。要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来设置课程,形成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要体现前瞻性、实践性、实用性、确定性、针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高校可以依托自身的学科研究基础,设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模拟实战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等;另一方面,高校不能闭门造车,要和用人单位加强合作,结合市场需求,联合开发课程,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对已有教师(包括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流程,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引进专业人才担任指导老师,如引进心理学相关研究方向的毕业生,引进职业生涯规划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HR等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

3.开发适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具。要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就必须选择专业化的评价工具。可以凭借本校专业人员自主开发,也可以引进现有的工具,帮助大学生客观了解自我。职业测评工具软件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为其提供发展建议[7]。

4.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活动。首先,加强宣传教育和信息流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建立专门的网站,提供职业生涯相关的各种资料,开发网上调查问卷、咨询和生涯指导系统。其次,开展专家讲座、报告会、论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营造氛围,使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入脑入心,并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最后,建立社会实践平台,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职场。高校要和用人单位合作,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就业见习基地、创业基地。

只有大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发适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具,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活动,才能有效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斌.部分地方院校成为考研基地[N].中国青年报,2004-10-11(3).

[2]李颖.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策略[D].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曹振杰,王瑞永,李斌,胡树红.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周文霞.职业生涯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何明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复旦大学考研论坛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与解决

高校扩招促使大学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对这一成才欲强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特殊群体来讲,伴随初入大学的兴奋与激动,还有沉重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找工作的烦恼、情感的迷失等问题,这都可能成为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如何认识大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措施,使得大学生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成为各大高校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

1.交际困难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大学的老师、同学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每个人的文化背景、语言、生活习惯等都有所不同,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以适应全新的环境。然而90后的大学生大多在长辈的溺爱中成长,自私任性、缺乏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其交往能力有限而不能在短期内妥善处理新环境中的人际交往,不愿意或不敢与同学、老师交流交往,疏远同学、远离集体。

2.学习心理调整不当造成的焦虑心理

学习压力主要体现在不能适应学习环境的变化、目的性不强、动力不足、方法不对、态度不明确及学习成绩差等方面。首先,开放的学习环境要求大学生具有更强的自觉性和自立性,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产生学习适应障碍;昔日优越感的荡然无存,易造成心理失衡。其次,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了解、不熟悉,使其心中倍感茫然;部分学生觉得自己高考发挥失常没能选择自己理想的学校或专业,经常感到迷惘失落。第三,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进度快,且多以老师讲课抽象或概括为主,偏重于理解,很多学生方法当,拼命学习却事倍功半,自尊心严重受挫。

3.就业困难造成的精神心理压力

每逢毕业季,大学生就业问题倍受各大新闻媒体关注,“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毕业生达XX万,比去年增长XX”、“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等字眼充斥于每一个大学生眼中,无形中给毕业生带来一定困扰;而部分应届生确实存在工作难找的现实,也给在校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

4.爱情引起的情绪困扰与情感危机

“没谈过恋爱就没有真正上过大学”的观念使得每一个大学生都视爱情至上。然而,恋爱过程中的疏远与亲密、分手与复合造成的情感起伏不定,未曾恋爱的学生受周围恋爱中同学的影响而感到孤独与空虚,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诱发大学生心理冲突。

5.痴迷网络带来的心理困扰

网络在带给大学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使部分嗜网成瘾的同学一味沉迷于虚幻世界,迟到、旷课、课堂睡觉成为常态,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极端情况下出现自我封闭,行为异常等问题,生活、学习受到严重影响。

6.家庭经济困难诱发的自卑感

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和部分城市低保的大学生因为较强的自尊心与自卑感而长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负担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与人交往时过于敏感或畏手畏脚,从而产生心理障碍。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1.学生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时期是处于人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但又尚未真正成熟,经历着内心自我评价与认知的矛盾、迷茫,主要表现为:首先,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成形成,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看法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很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矛盾。其次,对自身真实水平缺乏客观准确的判断而产生各种苦恼、困惑:他们或者将昔日“佼佼者”的优越感带入大学,在得不到期望中他人对“理想我”的评价和认可时产生较深的挫折感;或者无法区分“理想我”与“现实我”,为人处事竭力掩饰自身的不足,会因此感到疲惫、紧张而不愿意主动融入群体;或者不能认识到自身的优点,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表现出较强的自卑感。第三,对未来很完美、很理想的设想与大学现实的客观条件、过重的课程负担、各类资格考试及考研带来的应试压力、严重的就业压力等相距甚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冲突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2.社会环境的影响

身处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物质金钱的诱惑较之以往更为明显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承受着更为强烈和复杂的心理冲击:在顺利取得学历学位的同时,必须考取各种资格证书却依然无法把握自己的未来;某些从不努力的同学“靠关系”顺利拿到所谓“好单位”的offer,让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奋斗在学习、找工作前线的学生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3.学校环境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组成中存在着一类特殊困难群体,即在经济、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弱项的“困难生”,如果对此类学生了解不够深入,或没有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沟通和帮助,将会使这些同学的问题进一步蔓延和扩大。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如学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将会无法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及时诊疗;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方式单一、方法呆板,将会导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解决表面问题而不能向更高层次引导,容易增加学生新的思想负担。第三,高校学生工作者对因自身专业限制、工作领域不同导致对学生心理问题认识的偏差缺乏主动的沟通交流,在实际工作中协作不到位都会使学生因为各方面的不适应而引发心理冲突。

4.家庭氛围的影响

家长对子女精心呵护,甚至过于关爱、溺爱,容易使其自我意识过强,且存在骄横、任性、事事依赖家长等心理,缺乏爱心,不利于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解决的途径

马加爵,药家鑫,复旦大学饮水机投毒案等事件一次又一次敲响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警钟,及时发现、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和诊疗,成为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增强学生自立自强观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能力

引导学生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遭遇挫折时,要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提高挫折承受力;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建立准确、适当的学习标准,提高自学能力

帮助学生确立适合于自己擅长学科领域和学习能力的抱负水平,避免因自我评价过高而产生过度焦虑;正确引导学生积极适应宽松的学习环境,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掘并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和控制措施,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3.开展职业辅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择业与就业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引导其了解自我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如智力、兴趣、态度、气质、能力等,助其树立人生目标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专题讲座、视频等形式,助其发掘自身优势,掌握求职技巧;教导学生正确处理就业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寻找失败原因并调整目标和方向,避免因准备不足而引起的各种心理问题。

4.正确引导恋爱观,培养学生与异性的交往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与异性的交往,遇到因恋爱而发生情绪困扰甚至危机应及时进行自我情绪疏通,或找老师咨询,合理宣泄因此产生的消极情绪,维护心理健康。

5.强化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构建“学校―班级―学生”三位一体的层级心理危机预防体系

首先,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并构建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组织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参加各种心理健康工作的培训活动,提高做学生工作的基本素质,更大程度上帮助学生避开或走出心理障碍的误区。其次,发挥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积极作用,深入了解、关心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思想、家庭等情况并建立班级心理档案管理机制;加强班集体的建设和学生间的交流,推动班级强大凝聚力的形成。第三,建立学生心理工作干部队伍,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并定期对其进行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专题培训以提升学生干部对心理健康工作的认识和工作能力,辅助教师开展班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及时发现并引导问题学生。

6.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高校学生工作者应主动关心学生成长,加强对心理问题学生的关注度;积极、及时、持续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全面反馈并接收学生在学校、家庭的真实状态,与家长共同商讨学生的成长计划,保证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作为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希望与主要建设者,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成为在复杂多变和竞争日趋加剧的社会环境中抗拒诱惑、承受挫折、超越自我、迎接挑战的关键。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心理素质的优化,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高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的构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2):69-70.

[2] 魏玮.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4):116-117.

复旦大学考研论坛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技术应用型 大学生 志愿服务 世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87-08

[作者简介]宋洁,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上海20024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上海世博会是历届世博会中志愿者人数最多的一届,仅在世博园区内,共有13批次79965名园区志愿者上岗,服务总量超过1千万小时,服务人次超过4.6亿。上海世博会已经成为上海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通过编制“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情况,探讨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途径和有效策略,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后世博”时代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推动“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首先对学生进行访谈和开放性问卷调查,要求写出自己服务上海世博会的真实收获,然后对问题进行分类、筛选、补充和归纳整理,同时在综合分析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Wilson和Musick等人的研究,拟定出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志愿服务收获的初测问卷题项,形成了封闭式“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学生调查问卷。借助SPSS10.0统计软件,先对抽样小范围计算每个分量表(维度)的a系数,即计算每个单项与其所在的分量表(维度)总分的相关,用以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删除相关系数低的题目,同时结合对问卷编制效度题的检验,经过反复筛选,最后形成“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学生问卷,共32题,主要包括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社会利他、利益实惠、名声荣誉、自我发展、情感体验等5个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

问卷由填选题构成,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的五点分方法,分别赋值为5、4、3、2、1,5表示非常赞同,1表示非常不赞同,分数越高,说明表现越积极,即1、2表示否定态度(简称不赞同),3表示中性态度(简称中性),4、5表示肯定态度(简称赞同)。若某项目平均值是3,则表示对该项目持中性态度;若平均值小于3,表示对该项目持否定态度;若平均值大于3,表示对该项目持肯定态度。

由于研究的需要以及地域与实践时间等原因,抽样选择上海的本科高校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结合访谈和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学生问卷350份,回收有效卷291份,有效回收率为83.1%。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问卷数据统计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填选题采用频数分析法。

(一)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采用同质性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来测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程度,运用SPSS10.0进行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得出总问卷的a系数为0.86。说明问卷的信度符合教学测量的要求。问卷通过编制效度题(测谎题)来探测问卷的效度。测谎题2题,不计分,如果被测者均答错,则该问卷视为无效。

(二)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社会利他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

在社会利他方面,大学生世博志愿者普遍认为他们的服务使人们的观博行为更加舒适便捷,在志愿服务中帮助了弱势群体,提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曾在园区服务的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小张,其父亲的突然离世给原本不宽裕的家庭重重一击,可当世博志愿任务来临时,小张毅然放下了手头的兼职,全心地投入到了服务世博的行列中。小张自信地表示:“父亲见我如此倾尽心力地服务世博,为学校、为上海、为国家争光,会欣慰的!我的人生曾经遭遇最黯淡的时光,但我将为我的生命重新点燃光亮!”这种利他的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能够使大学生们在帮助弱势群体,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同时,获得自身价值的提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内心的高尚感使得大学生们的志愿服务目标更加明确,动力更加强大,追求更加崇高。

(三)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利益实惠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

在利益实惠方面,大部分大学生世博志愿者认为,参与世博志愿服务使自己有机会与各世博场馆零距离接触,并换得了许多珍贵的世博徽章,获得了素质拓展学分。一定的物质激励和学分奖励作为大学生世博志愿服务收获之一,使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作为必不可少的激励手段激发着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

(四)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名声荣誉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

在名声荣誉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为成为世博志愿者而感到自豪,为获得老师、同学以及游客的肯定和赞许而感到光荣。在大部分大学生眼里,“世博志愿者”的称号,无论其服务对象是什么,无论其服务岗位在哪里,他们具有的共同称号使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具有清晰的身份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种身份认同是不会消失的,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志愿服务收获之一,使志愿者在“后世博”时代能够出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五)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自我发展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

从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自我发展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可以从知识与素养、能力、人际、心理四个维度来揭示。其中知识与素养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最显著,心理方面的收获相对低些,但这四个维度的平均值均远大于中性水平,说明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自我发展方面具有普遍的志愿服务收获体验。

在知识与素养维度方面,89%的志愿者认为参加世博志愿服务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86.9%的志愿者认为参加世博志愿服务进一步规范了自己的道德行为。知识与素养的提升是大学生公民素质提升的标志之一,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人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必备的主体条件。在人际维度方面,84.9%的志愿者结交了更多的朋友;85.9%的志愿者认为参加世博志愿服务增加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社会认识。多交朋友、丰富社会经验作为大学生人际关系提升的内容之一,已经在大学生的世博志愿服务中初见成效,必将在“后世博”时代激励更多的大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志愿服务中锻炼自己、结交朋友、实现价值。在能力维度方面,82.1%的志愿者认为参加世博志愿服务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85.9%的志愿者认为提高了掌握信息的能力;86.2%的志愿者认为提高了观察能力;85.3%的志愿者认为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84.5%的志愿者认为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1.1%的志愿者认为提高了创新能力;85.6%的志愿者认为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86.6%的志愿者认为提高了组织能力;88.7%的志愿者认为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大部分大学生世博志愿者认为参加世博志愿服务使自己的综合能力获得了提升,全面社会应用能力和国际对话意识也得到了拓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在心理维度方面,87.6%的志愿者认为参加世博志愿服务培养了自己积极的意志品质;86.6%的志愿者认为培养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83.5%的志愿者认为提高了就业自信心;80.8%的志愿者认为完善了自己的性格;81.1%的志愿者认为自己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良好的心理素养、主动的心理调适意识、积极的意志品质,是大学生作为世博志愿者必须具备的,也是其在世博志愿服务中逐步完善的重要内容,作为其世博志愿服务的重要收获内容之一,推动着大学生在“后世博”时代更广泛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更全面地构建自己健康的身心素质。

(六)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情感体验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

在情感体验方面,大部分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世博志愿服务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认为在世博志愿服务中被需要的感觉非常好,认为参加世博志愿服务的收获大于付出。曾在生命阳光馆服务的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小汪,虽有双手残疾,但表示只要看到游客会心的一笑,所有的辛苦和汗水都是值得的。这种情感方面的体验和精神层面的满足,激活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能在尝试性体验中求得真知、求得真情,这种非智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的潜在价值,使大学生能够以愉悦的态度、高涨的热情和宽阔的胸怀,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中。

(七)不同服务岗位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

图2描绘了大学生世博园区志愿者和城市站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从两条曲线的走势差异来看,不同服务岗位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不大。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Independent-samplest test)。统计表5中表明大学生世博园区志愿者和城市站点志愿者各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都不显著。Sig.值均>0.05,即P>0.05。所以从统计数值也反映了不同服务岗位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不存在太大落差,志愿服务收获相当。

(八)不同性别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

在利益实惠、名声荣誉、社会利他方面,男生的平均值要略高于女生,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男生受外来动机的推动获得的收获体验更加强烈,适当的外部激励、更多的社会价值取向比内在动机更加有效,外部强化更加激发着其志愿服务活动。在情感体验和自我发展方面,男生显然没有女生的平均值高,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女生相对于男生往往更注重内在的感受,更希望获取精神生活的满足和自我发展的肯定,如图3。

统计表6中表明男女学生世博志愿者各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都不显著。Sig.值均>0.05,即P>0.05。所以从统计数值也反映了男女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不存在太大落差,志愿服务收获相当。

(九)不同学科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

从两条曲线的走势差异来看,理工科和文科学生的志愿服务收获确实存在某些差异。在社会利他、自我发展、情感体验方面,理工科学生的平均值要略高于文科学生,我们认为这跟理工科学生相比于文科学生社会性知识相对少些有关,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理工科学生的社会接触和社会性活动也相对要少些,因而在世博志愿服务中的收获更加直观、更加强烈。而在利益实惠和名声荣誉方面,不同学科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差异表现不大,如图4。

统计表7中,表明理工科和文科学生世博志愿者各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都不显著。Sig.值均>0.05,即P>0.05。所以从统计数值也反映了不同学科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不存在太大落差,志愿服务收获相当。

(十)不同出生年份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

总体上,90后大学生的平均值要略高于80后大学生,这也是让我们感到比较幸喜的。说明在90后逐步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学生后,志愿服务的推动和普及更具有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如图5。

统计表8中表明,80后和90后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各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都不显著。Sig.值均>0.05,即P>0.05。所以从统计数值也反映了不同出生年份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不存在太大落差,志愿服务收获相当。

三、调查结论与启示

(一)客观条件的外部激励强化,促进技术应用型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颇丰

在我们的访谈中,许多大学生世博志愿者表示世博局、学校、社会对志愿服务工作十分重视,不仅有体贴的关怀问候,还有周到的消暑降温用品,更有志愿者生日时的慰问礼物。适当的外部强化能激发学习工作的兴趣和动力,并促进成就动机,克服障碍。无论是电视媒体播放的志愿者公益宣传片,还是报刊媒体报道的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都得到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这种自上而下人人关心志愿者的社会氛围,以及人人尊重志愿者、给予志愿者一定社会地位的舆论环境,促成大学生们圆满地完成世博志愿服务工作,提高了志愿者服务效能,培育了“海宝心一代”志愿者文化。

(二)技术应用型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各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内涵表现不一

1.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社会利他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最为显著

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志愿服务收获可以从社会利他、利益实惠、名声荣誉、自我发展、情感体验五个方面来揭示。各项内容均处于中性水平之上,说明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具有普遍的志愿服务收获感受。顺序依次为:社会利他、自我发展、情感体验、名声荣誉、利益实惠。大学生世博志愿者能够把社会利他作为志愿服务的最高追求与收获,而且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注重自我发展,在获得名声荣誉、利益实惠的同时,追求精神上的最大满足。可以说,从物质利益到精神层面,从自我发展到社会利他,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是比较全面成熟的,实现了利己与利他的统一,经济与情感的融合,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一致。这既反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收获体验的多元化,又体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价值目标的崇高化。

2.不同服务岗位、性别、学科、出生年份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收获存在非显著性差异

男女学生性别角色、文科和理工科学科差别、80后和90后不同出生年份差异、园区和城市站点服务岗位不同,引起了大学生世博者志愿服务收获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因此,在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时,要秉持性别、学科、年龄、岗位平衡的原则,充分利用各自的性别优势、学科优势、年龄优势和服务岗位优势,发挥各自的角色特长,关注其志愿服务行为的变化发展,合理定位,实现风格式的成长,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创造男女学生、文科和理工科学生、80后和90后学生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

(三)技术应用型大学生世博志愿者主体内部因素激发着其志愿服务行为,推动其获得全面的志愿服务收获

技术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面向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大学生要耐得住寂寞、吃得起苦,这和志愿者精神是很吻合的。在我们的访谈中,有大学生表达了这样的想法:“服务世博、奉献世博,是我成长道路上难得的佳遇,也是我成长为合格公民的必要条件。”在世博志愿服务中,技术应用型大学生们把世博志愿服务作为锻炼自己并为社会服务的机会,作为自身发展并展示才华的机遇,努力争取并充分服务好世博,在志愿服务中取得了全面的收获。以某高校为例,从报名的几千名大学生中通过层层选拨,最终确定一千多名注册志愿者,可见大学生对世博会志愿服务工作的热情和期盼。当然在“后世博”时代,我们要维持并保护好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热情,大力弘扬世博志愿精神,宣传世博志愿者典型,激发更多的大学生成为志愿者。同时创造更多的条件,进一步开发志愿服务新领域、新项目,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

四、推动“后世博”时代志愿服务工作的建议

(一)客观层面

制定和完善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要把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工作的成功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认真总结不断研究。大胆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创新,开展“后世博”系列活动。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完善志愿者权益保护、奖励激励等机制,探索建立志愿服务项目资助机制。形成共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合力,加强对志愿者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组织网络,齐心协力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畅通政策落实渠道,强化监督与评估,让各项政策切实普及大学生。要加强考核通报、督促检查、回访调研,让志愿者们体会到来自政府的支持和温暖,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和肯定。

(二)内涵层面

首先,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把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工程。要通过课外素质拓展学分或社会实践学分等形式,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供学生选择,或由学生自发组织相关活动经认定后开展,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现代公民素养。获得志愿服务学分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帮困助残、助学助弱、支教扶贫、科技推广、义务献血、环境保护、心理咨询、法律维权、社区义工,以及“科学商店”等形式,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同时把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或研究及获奖情况纳入学校推优评优、就业推荐等各方面。从人才培养角度探讨志愿服务工作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和作用,使大学生成长为恪守公共道德,传播社会文明,具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现代公民。

其次,舆论引导,正面宣传,扩大典型示范作用,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一是精神传播,注重宣传志愿精神的深刻内涵,宣传志愿服务的文化价值。二是典型带动,以媒体宣传、经验交流等方式强化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增强各类先进典型的荣誉感和号召力,以榜样的力量增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三是志愿知识普及,以论坛、讲座、读本等多种形式,在大学生中普及志愿服务理念、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四是志愿理论、志愿文化研究成果宣传,整合研究力量,形成研究团队,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理论分析等,为志愿服务事业长远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最后,抢占网络阵地,发挥网络平台的志愿服务功能。网络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无限放大的活动空间。支持微博“打拐”、提供求助资源、分享考研经验、安慰失意网友、维护网络秩序、举办论坛活动、支持募捐信息、跟帖环保行为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大学生志愿精神的体现。在网络上,大学生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观察员,也能够在网络志愿服务中扩大交往范围和社会接触面,实现自身能力和精神追求的全面发展。

(三)大学生主体内部层面

在访谈中,有学生对世博志愿服务发出这样的感叹:“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看来已经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追求。必须因势利导,加以强化。

第一,建立志愿服务的责任文化。责任是出于对公平和正义的期盼,是出于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维持,更是出于心灵深处的一种渴求。在世博志愿服务中,大学生们能够勇挑责任,通过自身努力,确保了志愿服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在“后世博”时代,大学生在主观层面要把志愿服务热情转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坚定的意志品格和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在志愿服务中不断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勇于担当公益责任。

相关期刊更多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复旦城市治理评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