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降低企业成本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企业成本 成本降低 成本控制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管理一直都是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市场环境的逐步规范和终端利润的缩小,使企业在当今时代这样一个微利的时代,逐渐走出了“暴利”阳光地带,因而降低成本成了企业获取更多、持续利益的源泉。
一、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在现阶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长期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仍存在一些问题。
1.认为裁员就能降低成本
长期以来在企业中都存在这样的观点,要想降低成本,最直接的方法便是减少在职人员。薪水与工资通常是公司损益表中数额最大的一个项目,其作为成本削减的重心看似合乎逻辑的选择。但这样做有很大弊端。首先,裁员使工人不能专心投入工作,降低劳动积极性;其次,人员减少必将使公司产出减少,生产效率大打折扣;第三,除非确实有员工处于闲置状态,否则当员工被解雇的时候,一些工作必定会有人来做;第四,在现代体制下裁员发生的成本其实还是较高的,即刻发生的成本包括解雇费或失业补偿,后续的成本还有与此有关的重新雇佣和培训成本,解雇还可能导致同工会谈判时产生新问题,从而在未来增加成本。
2.成本管理只限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降低
长期以来,企业对成本的管理只限于生产领域, 而忽略了对产品设计成本、采购成本和营销成本的控制。实际上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已确立了产品成本的高低。如果设计不合理会造成先天性浪费和损失。采购成本和营销成本的高低对于整个企业的成本降低也是非常必要的。而当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对采购成本和营销成本降低的重视度不够,造成采购成本和营销成本高居不的状况。
3.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
现阶段大量的企业没有形成一套责任预算、责任核算和责任分析的管理体系, 没有与企业经济责任制度密切结合。监督体系也很不完善,很多企业的监督机构少,并且名存实亡,不能达到有效地监督。
4.没有充分应用先进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逐渐普及,加快了企业建立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的进程。现代企业中在很多方面,如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等方面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但在传统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中, 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阻碍了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
二、成本降低与成本控制的区别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致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成本降低与成本控制的区别在于:
1.追求目标不同
成本控制以完成预定成本限额为目标,而成本降低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也就是说从目标范围的大小来看,成本降低的范围面要大得多。
2.涉及范围大小不同
因为成本控制是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进行比较,那么成本控制的目标将仅限于为成本限额的项目。而成本降低将与此相反,它不受这种限制,其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企业的全部活动,不管其是否有成本限额。
3.两者指标不同
成本控制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所以都称之为“绝对成本控制”。而成本降低则因为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益增长超过成本增长,实现成本相对节约,又称为“相对成本控制”。
4.涉及环节不同
成本控制只局限于在执行决策过程中努力实现成本限额。成本降低不只有成本控制的环节,还包括正确选择经营方案,成本预测和决策。
三、降低成本的途径
在市场上,对企业起到真正作用的是整个经济过程的成本,而不是单一的产品制造过程成本,企业必须清楚与产品有关的整个价值链中的所有成本,而中国企业偏向单一成本控制。因此,企业需要从单纯核算自身的经营成本,转向策略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整体控制成本,寻求最大收益。
1.树立成本意识,加强全面成本控制
人员素质、技能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成本意识,是形成企业内部员工自主参与管理的关键。加强成本管理,首先企业领导必须强化成本管理意识,高度重视成本管理工作,把成本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还应培养专业成本管理人员。成本管理人员应结合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组织特点,对比同行业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案,不断发现自身问题,并加强成本控制。第三,树立全员成本意识。让全体职工走出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成本管理是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的事,降低成本是生产工人和会计人员的事,成本控制是领导的事。每位职工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只有这样才能抓出成效来。
2.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制
企业应立足于宏观与微观环境,建立并逐步完善成本管理体系。企业要搞好成本管理工作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要做好成本预测工作,设立成本目标,选择最有效的成本决策,然后根据成本决策的具体内容,编制成本计划,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组织成本核算工作,同时加强成本审核监督,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从整体上建立先进的成本决策体系、控制体系、核算体系和成本考核体系,不断改善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企业的成本管理应落实在制度上,使成本管理有法可依,形成一定体系。
3.实施战略采购控制成本
采购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道工序,是企业成功进行成本控制的第一道关口。目前在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采购环节中的人为欺诈行为屡见不鲜,采购的价格和质量也直接影响着产品成本和品质等。要想降低企业成本,使企业有效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应做到“择优,择近,择廉”的采购原则。不仅要了解企业自身的价值链,还要了解整个社会的价值链。可根据企业的情况采取诸如集中采购、扩大供应商基础、优化采购流程和方式等方法实施战略采购控制成本。
4.优化营销成本
营销在任何一个企业都占有重要地位,一个企业要使生产的产品转化为价值,就必须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从而获取利润。企业为了多销售产品,心然要在营销上大花功夫,例如广告宣传,为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对外进行捐赠等等,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营销成本高低同销售收入并不一定成正比,企业可以对营销成本进行良好的优化,使得在营销成本降低的同时,销售收入却增长。企业营销中的成本优化控制是多方面的,如供销规模控制,广告方式控制,网点布局控制,服务设施控制和产品设备寿命周期控制。
5.降低营运成本
从我国传统财务的角度来讲,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营运成本,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两类:产品生产成本和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从以上的成本种类划分可以看出,企业运营过程中各项作业,不管是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的调研和促销,原辅料和杂项物品的采购,还是生产制造,外协加工,售后服务,质量控制,设备维护,日常管理等发生的各种费用,都需要计入企业的成本,称为总体运营成本。由此可知,降低企业的成本是从企业运作的角度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不仅仅是降低传统上的生产制造成本。
降低运营成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通过精简人员,提高人员的利用率和工作的效率来降低人工成本。(2)通过提高销售预测能力,减少生产提前期,提高生产计划的精确度来降低库存、降低生产成本。(3)通过优化业务流程达到企业内部业务优化,从而降低整体的运营管理费用。(4)通过采用生产外包、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信息化系统等先进的策略和技术来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6.先进技术及工艺的运用和创新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是增加赢利的根本途径。降低成本可以增加利润,但并不是说一切成本降低都会增加利润,有效的成本降低过程才会增加利润;相反,有时成本增加而带来收入的更大增加,也起到相对降低成本的作用。因此,建立降低成本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对于有效进行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降低采购成本
众所周知,采购部门不仅仅是各个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也是各个公司非常敏感的部门。因为在当今社会,一提到采购,就会立刻使人联想到回扣。笔者认为,既然回扣不可避免,企业领导者大可不必去理会,而是将控制点放在采购物资的质量和价格上,只要在同等质量条件下其采购价格不高于距离企业最近供货市场平均价,就可从管理上把回扣降到最小,从而使采购成本降到最低。
另外,将采购物资的种类进行必要的划分,要求大宗主要物资实行厂家直接供货,避开经销商的成本,在特价持续上涨情况下可以适当多增加常用大宗物资库存,避开因涨价而带来的资金损失,这样将大大降低采购成本。
二、降低生产消耗,提高产品质量
节约应该从每一个细节入手,成本控制应该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企业生产部门进行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人工费用、动力费用等许多成本,并且生产成本一般在产品结构中占比例很大。严格按技术工艺执行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同时实行限额消耗制度,控制各种消耗将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如果企业只设定一个减少成本的目标,在达到目标后很可能会就此停步,理想的做法是先给企业的生产性支出做一次总的“体检”,然后再进行结构改变,有步骤地减少支出。
三、控制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三项。做好各项费用的预算,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将直接增加企业利润。除了要求每个人在职能范围内做好管理工作,直接向企业管理部门负责,尽可能地减少管理成本之外,也要将企业多余的现金流尽量不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放于银行,可以做成定期存款。根据未来预测的资金需用量情况分别按不同金额、不同存期进行一个存款合理组合,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资金闲置带来的利息损失,从而带来可观的利息收入,同时又不影响生产经营资金需要。至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沉淀资金,可以长期不动的,就应该积极同银行或有实力为企业量身订做理财方案的机构联系,以求资金收益最大化。
四、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控制成本提高效益是企业的理念,通常企业财务都会把企业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分科目体现在报表当中,作为企业领导实施管理的依据,这是一种有形的成本。但是,在我们讨论成本核算和资本运营时,在我们有意识地去控制生产成本时,往往会忽略另一种成本的管理,那就是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一个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必须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这些人员或是高层管理,或是中层管理,或是普通管理,因为他们的职责不同,企业必须付出的薪酬也不同,这就是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一个最重要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上述三项成本费用的高低与否。但是,很多企业领导者并没有对此产生足够的重视,并没有意识到其中存在潜在的关联方关系。例如,工资分配不均,未发挥个人长处,上级压制有能力的下级或者只是为了给企业装门面而高薪聘入根本无用武之地的高等人才,技术特长与所从事工作不匹配,无法发挥正常工作能力,造成企业与员工同时资源浪费等很多情况。
1、采购成本是企业购进原材料的关键费用。企业在降低采购成本时,要派诚信的、有议价能力的采购人员去采购。企业方可以与原材料供应方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以减少价格波动,来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2、降低时间成本。时间成本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产差额。而企业中的时间成本是为了达到某种生产目的,占用或使用如资金、材料而引起的应当支付费用。也就是说这种时间成本,是实实在在的金钱成本,而不是虚拟成本。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降低采购成本途径,市场行情,供应商,采购模式
当今企业在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产品生产周期逐渐地缩短,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多样化,以及产品技术层次不断提升的条件下,企业有效的开源,节流已成为企业因应变局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在采购占平均销售金额比重逐渐增加的趋势下,?降低采购成本既是企业“第三利润源泉”.也是实现第一利润的坚实基础。而如何降低成本是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现代企业下的采购管理,是面向市场按质、按量、按时、以低成本采购企业所需的各种物资。它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合理安排购进物资及适量调整库存,从而最大化的降低采购成本。过去,许多企业往往偏重于市场营销带来的销售收入,忽视了加强采购管理以降低采购成本,因此,详细了解能够降低采购成本的有效途径,对于企业采购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在此就一些能够降低采购成本的有效途径探讨如下:
一、 做好需求分析
所谓需求分析,就是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历史、或者生产计划等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他们的需求规律,根据需求规律预测下一个时期的需求品种和需求量,从根本上弄清他们需求什么、需求多少,什么时候需要的问题。企业供应部门根据需求分析为依据,结合需求变化和订货提前期的大小、精确确定订货点、订货批量、最高库存水准等,建立起连续的订货启动、操作机制和库存控制机制,兼顾满足库存需求和库存成本控制,从而确保采购物资适合、适量、适时、尽可能的降低采购成本。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弄清楚企业需要采购什么、采购多少、什么时候采购的问题。因此,企业要想提高物资供应的准确性,降低采购成本,首先就必须做好需求分析。
二、建立科学的采购管理体系,准确预测市场行情
根据市场行情,委派专人负责原材料的寻价、定价管理,坚持“寻价人不定价,定价人不采购”的原则,建立“寻价、定价、采购” 三位一体的采购责任管理体系。寻价不仅要货比三家,横向比较原材料用户的进价、质量, 还要对所购的物资从价格、质量、数量、进货渠道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分析, 借助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资源,广泛进行价格的对比,从而确定价格目标。价格目标确定后,采购者要认真分析供求矛盾, 制定采购方案。 价格会经常随着季节、市场供需情况而变动,因此采购人员应注意价格变动的规律,把握好采购时机:在市场价格回落的情况下. 压缩库存不失为明智之举;而市场价格回升之时.提高库存便成为当务之急。在低价位上及时增加采购量和提高库存量,而在高价位上及时减少采购量和降低库存量,可以为企业大大降低采购成本。
三、实施集中采购或联合采购
集中采购是指企业或集团企业内部的集中化采购;而联合采购是指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区的一些企业对于某些原材料的采购实行联合采购、分别付款使用的方式来扩大物资的采购量。实施集中采购或联合采购的方法,有利于发挥大企业规模生产的优势或企业联合的优势。第一,可以最大限度地压低采购价格,降低采购成本,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规律表明,在不超出价格弹性范围的情况下.购买商品的数量与价格呈反比关系,即定购量越大,价格越便宜。第二,由于企业的需求量大,可以直接从厂家订货,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采购、运输价格。第三,集中采购或联合采购可以避免分散采购中人力上的浪费,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第四,实施集中采购或联合采购可以避免库房,库区的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
四、实施招标采购
当企业所需的物资在市场中处于买方市场时,应该在物资采购中引入竞争机制,按照公开、公正、公平、择优、诚信的原则,采用招标的方式采购。招标采购是确保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的最有效办法.招标采购是物资采购的质量和价格的“预警器”。这是因为:由于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采购原则.将质量、价格、服务和费用等置于采购行为的前面,使采购方有充足的时间对招标方进行选择,而最易淘汰的就是那些质次价高的投标者 招标采购能事先预报出本次招标物资的质量状况的变化和价格水平趋向,从而为企业的决策者预报出本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成本升降和获取利润空间的大小。由于实施了竞争招标,采购者不仅为企业采购到了质量好的所需物资,而且能通过供应商的相互比价,最终得到底线的价格,并能采取直接从厂家进货的采购渠道,减少不必要的中介公司加价方面的支出,从而有效地降低了采购成本。
五、 采用电子采购
电子采购既是电子商务的重要形式,也是采购发展的必然,它不仅是形式上和技术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采购业务的处理方式,优化了采购过程,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通过电子目录,可以快速找到更多的供应商;根据供应商的历史采购电子数据,可以选择最佳的货物来源;通过电子采购流程,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率,减少采购的人工操作错误;通过供应商和供应链管理,可以减少采购的流通环节,实现“端对端”采购,降低采购费用;通过电子招标、电子询价等采购方式,形成更加有效的竞争,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六、 引入JIT采购模式
JIT采购也称准时化采购,它的基本思想是:供应商在用户需要的时候、将合适的品种、合适的数量、合适的质量送到用户需求的地点。JIT采购方式 与传统方式面向库存不同,它是一种直接面向需求的采购模式。它的采购送货是直接送到需求点上。它设置了特别高的标准: 第一,零库存,即用户需要多少,就供应多少,不会产生库存;第二,零废品,即JIT能最大限度地限制废品流动所造成的损失;第三,最大节约,即用户没有需求,就不用订购,可避免超储积压造成的浪费。
实施JIT方式可以减少大量不增加产品价值的活动,如订货、修改订货、收货、装卸、开票、质量检验、点数、入库以及运转等,还可以节约企业大量时间、精力、资金,消除了浪费,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物资供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效地了降低采购成本。
总之,采购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有效降低经营成本的一个关键途径。我们要追求采购过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就要不断降低采购成本,以最小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效益,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更新采购观念,通过采用先进的采购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努力追求采购的科学化、高效化,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管理工程系
参考文献:
[1]朱新民.物流采购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29-136.
[2]鞠颂东.采购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74-178.
[3]魏红梅,魏红敏.战略成本管理中的采购成本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 2004,(1):45-47.
关键词:船舶企业降低成本措施
1 引言
国际金融危机对船舶行业的影响,使市场船势低迷,市场需求冷淡,成本居高不下,船舶企业面临着盈利难的严峻形势,给生产经营工作带来很大压力。船舶企业的盈利状况决定着船舶企业的生存、发展,特别是订单价格大幅度下滑,使船舶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相当大。因此,降低成本是对船舶企业的重大考验,是当前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种措施。船舶企业在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要积极推进精细管理降成本工作,切实抓好降本增效、增收节支工作,用科学发展观念分析探讨降低成本的措施和办法,确保船舶企业能持续发展。
2 船舶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 降低船舶企业成本是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之一
成本控制措施得当,船舶企业利润就有可能成倍增加。利润上去了,船舶企业就能大刀阔斧地利用资金进行再生产、再投资,使船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并进入_个良性循环发展系统。在员工福利方面,利润的增加也会使员工的福利待遇提高,从而有效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船舶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2.2 降低成本能够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成本在整个船舶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船舶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影响船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品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降低产品价格,可以使产品销售量增加,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一个成本水平较高的船舶企业,将会因为成本的原因而丧失市场竞争力,出现亏损,甚至倒闭。因此,降低成本能够提高船舶企业竞争力,也被多数船舶企业用作击败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
2.3 成本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把成本控制在同类船舶企业的先进水平上,才有迅速发展的基础。成本降低了,而售价不变,那么船舶企业的利润就会有大幅的增加,船舶企业的经济基础就会更加稳固,船舶企业就有力量去提高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寻求新的发展。由此可见,降低成本对一个船舶企业盈利、生存、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船舶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
降低成本要从控制成本人手,控制成本是根据预定目标,对成本费用进行审核、比较,确保经营活动按既定的目标进行的过程。成本控制是事先、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控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事先和事后控制尤为重要。为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有效控制成本,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船舶企业成本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并发挥作用,起到使船舶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的作用,并围绕着这个管理体系来制定船舶企业的远景发展蓝图和近期的船舶企业发展目标,实现船舶企业价值最大化。怎样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是一般船舶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面临和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建立并完善这个体系,也就是要研究和探讨如何降低船舶企业成本途径的内容。
(1)加强开拓市场,努力承接订单,确保有量的提升。
产品成本的构成主要由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两部分构成。变动费用包括三个项目:①直接材料:指生产中与产品形成直接相关的各种材料、燃料的消耗。②直接人工:指支付给直接生产工人的各种工资福利性支出。③变动的间接费用:指产品生产中发生的、各种间接性的生产消耗。固定费用包含了固定制造费用和固定管理费用构成,固定成本是指那些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成本总发生额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的成本项目,也就是说,生产产品的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固定成本的总额保持不变;但从单位产品的成本来看,就正好相反,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的份额相应减少。固定费用发生数不随产品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一个生产经营期内需要分摊到当期产品成本的费用。
所以船舶企业要降低成本,就必须增加业务量,要全力出击开拓市场,努力承接经营任务,确保任务有量的提升,摊薄各项固定费用,降低制造成本,确保产品毛利率。
(2)降低资材采购成本是船舶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
在船舶制造业中,原材料占总成本的比例相当大,要把资材采购成本作为降低成本重中之重来抓。
一是深入分析市场,密切跟踪和分析钢材市场和主要材料价格走势,提高资材价格走势判断能力,根据生产需求和库存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购时机,制订采购策略;加强谈判力度,适当增加合格厂商,营造竞争局面,坚持货比三家,择优选购,强化与厂家的战略合作关系,切实将资材成本降到最低点。
二是加强采购管理,完善资材采购制度。坚持做到订货要有依据,严格按照资材采购制度订货;按照生产计划安排提前订购,合理避开高价采购时间区域,通过采购时间差,降低采购成本;合理控制采购节奏保持合理库存,降低存货成本。
三是严格执行定额领料制度,杜绝超定额领发料现象。制定产品单位材料消耗定额,根据产品产量和消耗定额对材料进行限额控制,建立材料领用限额卡,坚持凭卡领发料。加大考核力度,对超定额领料的生产部门,要经有权审批的权限人批准后方可领用。通过层层把关的严格管理,可以大大降低材料消耗,从而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
(3)抓好设计成本控制,提高钢材的利用率.
在钢材价格持上涨的压力下,降低造船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任务是有效推进提高钢材的利用率。
首先从生产设计的源头控制材料成本。产品成本高低,设计起着重要的因素,所以要提高设计人员素质,从生产设计的源头抓起,推广混合套料,利用先进软件和改进信息化管理,提升设计水平,减少设计差错率和修改率,减少因修改而产生的返工,要全过程跟踪资材的利用情况,充分利用边角余料,提高钢材的综合利用率。
再者优化设计,坚持先套料、放样,后订货和生产的做法;对各种船型的钢材进行优选规格,优化套料方法,提高单船钢材一次利用率。
最后坚持定尺采购,跟踪资材的订货、进库验收、领用全过程监控;完善余料和再利用的管理,余料按规格、材质不同归类后统。下料集中堆放,充分利用边角余料制作小型铆焊件。
(4)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切实控制人工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产品中的劳动消耗量就减少了,可以使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工资等费用降低。提高劳动生产率,就是要合理用人,对职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船舶企业职工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就是要提高有效工作时间,充分利用上班时间,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和施工工序,减少窝工、怠工现象,减少无效劳动。
一是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和施工工序,做好生产节点计划的编排和各工序的衔接,强化生产管理,理顺和优化造船流程,加强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加强工法研究与运用,实施精度造船,减少中间环节时间,缩短造船周期。
二是完善职工薪酬体系,推进定岗、定薪。合理定岗定编是加强用人管理的基础,也是降低人工成本的基础工作。在这方面最主要的工作是船舶企业必须设置合理的岗位,充分调配人力资源,并结合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根据需要适时调整人员,在确保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控制劳动力的投入。
三是做好劳动力资源管理,加强劳动力策划,合理配置资源,改进工时物量管理系统,规范定额工时和实动工时管理,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减少工时消耗,降低单位产品的工时量。
(5)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
全面预算是指船舶企业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经营战略规划,对预算年度内船舶企业各类经济资源和经营行为合理预计、测算并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活动。全面预算应当做到级级有预算,每项费用在支出前做好预算,各类指标归口管理,分级考核,以此作为预算的保障机制和全面预算的责任体系。
船舶企业每年要根据产品产量编制年度全面预算,所属各部门要严格执行经批准的全面预算方案,将全面预算各项指标细化分解到各环节和各岗位,明确责任人。
全面预算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审批人按审批权限对预算项目内的各项指标实施审批,并承担控制预算的经济责任。费用支出时要按照授权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各项预算,采用费用限额卡方式,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特别是消费性费用的支出。
及时分析全面预算的执行差异原因,解决全面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对执行情况偏差的项目作为重点的分析对象,并进行考核、奖罚,工作重点从引导转向管理、考核,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办法,按照主要业务流程,从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生产与存货、工资与薪酬、货币资金循环等内部控制制度,对成本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和做法,定期进行梳理并对照检查与评价,查找出存在的制度缺陷,结合生产实际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达到强化内部控制的目的。
(6)加强目标成本管理,完善成本费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目标成本是船舶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公司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保证。目标成本通过预算、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五个环节,挖掘降低成本潜力。船舶企业要以单项产品为目标,细化单项产品目标成本,将成本分阶段切块控制,进行动态滚动检查。目标成本要结合全面预算及绩效考核制度,将目标成本分解并落实到每一个可考核的部门和岗位,力争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以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
在工程报价前先有成本预算,合同签订后制订目标成本,并尽可能细化,便于操作控制。
推行工程项目经理负责制管理,强化责任成本管理,由项目经理对目标成本进行具体操作,切块、分阶段控制,将项目经理的考核与工程产品成本、质量、周期进度挂钩,以激发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成本的监控,将成本监控、分析的关口前移,做好事中控制。在运行过程中要及时做好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的滚动检查,发现有偏差时,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处理,杜绝事后发现工程严重亏损情况。工程完工后,要及时作好完工成本的分析工作,将信息反馈给产品定价和经营决策部门参考。
(7)加强节能减排管理,降低能耗。
随着船舶企业任务量的增加,耗用能源总量和排污总量较大,且控制难度增大,同时由于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节能减排管理基础还不够扎实,做好节能减排是船舶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降低能耗,减少能源消耗成本。
一是要建立节能管理体系,确保有效运行,使节能管理有章可循。节能管理体系包括用能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和检查制度,能源计量、统计、分析制度,能耗目标分解和考核制度。
二是加强节能管理,特别是重点大型耗能设备使用能源的监控,对重点耗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减少损耗;结合生产安排,定时定区域供气供水,电力供应实现峰谷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