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流规划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年来,我国关于医改的政策将明朗化、全民医保将继续大规模推广、GSP换证的高峰逐渐来临……。国家加大对居民生命健康保障的投入将带来医药市场的扩容,GSP复查、换证将间接带来医药流通市场聚集度的提高。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药品销售的总额增长幅度在18%左右,医药零售市场则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其增幅稳定在10%以上。有机构预计在未来5年时间内,中国药品销售总量可突破1万亿人民币。
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在医药物流中作用极大,而目前,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仅仅只有少数如国药、上医、九州通等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已建设并投入使用了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其它一些相当有实力的医药企业也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也有很多企业对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比较迷茫,也不知从何着手。
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包括系统的计划筹备、系统的规划设计、系统方案的评估、系统的细化设计、系统的实施等阶段,如右图1所示。
系统的计划筹备
系统的计划筹备工作一般包括计划与决策、基础资料的收集、配送中心的目标及定位等三个方面工作。其流程如图2所示。
企业在决策筹建物流中心时,一般首先要成立“物流中心筹备小组”等项目组织,成员包括物流咨询公司、物流系统集成商、土建公司人员以及一些经验丰富的的物流专家或顾问。
筹建小组成立后,首先针对企业使用者进行规划基础资料的搜集与需求调查。搜集的方法包括现场访谈记录以及厂商使用资料的收集,另外对于规划需求的基本资料,也可根据事前规划好的需求分析表格,要求使用单位填写完成。至于表格中厂商未能详实填写的重要资料,则需规划人员透过访谈与实地勘察测量等方法来完成。
现代化的医药配送中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相互关联的多个子系统组成,一般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自动化分拣系统、自动输送系统、DPS拣选系统、平面仓库、信息管理系统等主要系统。同时还包括消防系统、空调系统等辅助系统。因此,必须以配送中心自身的作为整个规划设计活动的中心。配送中心总的目标是使人力、财力、物力和人流、物流、信息流得到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配置和安排,即要确保业主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目标的制定原则包括:扩大市场占有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等。
系统的规划设计
系统的规划设计是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的重要环节,其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功与否。一般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
基础资料的分析。资料分析可建立计划性的分析步骤并有效地掌握分析数据,其分析方法一般包括:订单变动趋势分析、订单品项与数量分析(EIQ分析)、物品特性与储运单位分析等,其中重点要考虑EIQ分析。
规划条件的设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基本储运单位的规划、基本运转能量的规划、自动化程度的规划。在进行上述规划时,还需考虑具体的行业特点。在医药流通行业,必须考虑GSP的规定内容。
工艺流程与功能区域规划。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相对一般工厂配送中心来说,其工艺流程及功能相对复杂。首先,就存储的物品品项来说,医药配送中心一般在15000-25000种左右,其物品属性和包装形式远比后者复杂,不同的属性或包装形式在物流中心中存储的形式也不一样;其次,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相对于后者来说,其流通加工功能较为明显,要考虑多种形式的处理方法,如补货方法、拆零拣选方法等;再次,医药物流配送中心配送的对象较为复杂,特别是具备第三方物流服务功能的配送中心,而后者一般只是针对工厂内部的车间进行配送,相对简单。
在对医药物流配送中心进行作业工艺流程与功能区域规划时,一般来说要分为两个阶段或更多阶段由简到繁不断细化,才能制定一个较为完整合理的规划。
物流中心作业分类是以物品储运单位的转换与否及作业特性的分类为主,物品储运单位可依储运物品为托盘、箱、内包装盒或单品等特性来作分类,一个物流中心中可能仅有一种或包含各类型储运单位的出货型态;作业特性的分类则包括操作、搬运、检验、暂存、储存等性质,其中在物流中心的操作作业以上货、下货、拣取、补货等作业为主,还要兼顾分拣、包装、复核等辅助工作。对于医药物流配送中心来说,一般有托盘、箱件、单品三种货物型态,其作业流程主要是围绕这三种型态的组的关系进行。
在进行功能区域规划中,包括物流作业区及辅助活动区,物流作业区如装卸货、入库、订单拣取、出库、出货等,通常具有流程性的前后关系;而辅助活动区如办公室、计算机室、维修间等,则与各区域有作业上关联性的关系,可逐一检讨建立其活动间的关联分析。
图3是我们根据医药行业特点及作业流程特点,规划了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主要功能区域示意图。
货物型态有盘、箱、单品,意图3综合描述了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中主要的作业流程、功能区域、药品型态之间的关系。在实际规划中,还要考虑一些辅助的流程及功能区域。
物流设备规划与选用。物流中心内的主要作业活动,基本上均与物流仓储、搬运、拣取等作业有关,因此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中,对于物流设备的规划选用与设计等程序,即为规划过程的重心。当规划不同型式功能的物流设备,则可能的厂房布置与面积需求将都有所改变,因此必须依实际需求决定适合的设备。在系统规划设计阶段,由于厂房布置的方案尚未成型,物流设备的规划,主要以需求的功能、数量、选用的型式等内容为主,至细部规划设计阶段,才着手各项设备的详细规格、设施配置等设计。
总的来说,整个物流配送中心的所有设备的选用,实质上都是围绕上配送中心物料的形态来定的,即在物料处在P、C、B三种形态的情况下,选择相对应的、能满足作业需求的作业设备。
信息系统规划。物流信息系统是根据物流管理动作的需要,在管理信息系统(MIS)基础上形成的物流系统信息资源管理、协调系统,它来源于物流系统,反过来作用物流系统,使物流系统高效率化、高效益化运作。
在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中,自动化立体仓库是其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其管理系统也是物流信息系统中核心内容之一。一般来说,自动化立体仓库整个控制管理系统分三层控制,即上层为仓库管理系统(WMS),中层为设备监控系统(ECS),下层为设备控制系统(PLC),其架构如图4所示:
系统方案的评估
一般来说,各种设施规划案经过周详的系统规划程序后,会产生几个可行的布置方案,规划设计者应本着对各方案特性的了解,提供完整客观的方案评估报告,用以辅助决策者进行方案的选择。方案的评估既可以从方案全局来进行评估,也可以针对总体方案中的某一子系统或某一区域来进行评估。
物流配送中心物流系统评估选择的方法,目前一般采用两种:分析法和仿真法。而从着重点的不同又可分为三大类:优缺点叙述比较法、要因权重评点比较法及成本分析比较法。
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相对来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有时需要结合上述的几种方法来进行评估,在具体评估时,还需结合配送中心的需求特点和定位来进行评估。
另外,在针对个别子系统的技术方面或能力方面进行评估时,一般采用仿真的方式。系统仿真的目的是优化物流系统和更好的控制物流系统,其步骤一般为:建模和型式化;仿真建模;程序设计;程序检验;模型实验;仿真输出分析。
日东公司在某医药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前端的托盘输送系统进行规划时,当时考虑的方案有RGV系统(共5台)和双层输送机系统两种方案。经过成本核算,RGV系统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对其输送能力有否满足需求有一定犹豫,因此日东对此作了仿真。
为了获得RGV系统的最佳数据和检查其综合的性能,日东公司利用仿真软件Automode Ver.12.1根据下列某企业提供的数据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动画截图5。
仿真结果显示,RGV系统的能力要满足系统的需求非常吃力。
同时,我们对CV的输送能力进行计算,得出在考虑85%的工作效率的情况下,CV系统的输送能力肯定能满足系统的需求。因此我们决定采用托盘输送机(CV)系统。
详细布置设计
选定方案后,应据该方案的初步设计进行下一步的细化设计。细化设计时,要注意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流和物流的畅通性,在保证总体的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再对各子系统进行详细设计。
现代化的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的详细布置设计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子系统。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设计。一般来说,自动化立体仓库包括:入库暂存区、检验区、码垛区、储存区、出库暂存区、托盘暂存区、不合格品暂存区及杂物区等。规划时,立体仓库内不一定要把上述的每一个区都规划进去,可根据前面讨论的工艺流程及整个物流中心的相关数据和定位来合理划分各区域和增减区域。自动立体仓库中的设备主要包括货架、堆垛机、输送系统以及其它一些辅助设备的设计。
箱件拣选区的设计。箱件拣选区的功能主要是实现PC或CC的作业。一般来说实现PC有如下作业方式:
(1) 自动化立体仓库中堆垛机直接拣选
(2)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拣选出库功能
(3)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货架侧面选货
(4) 自动化立体仓库与物流输送系统相结合进行拣选
(5) AGV或RGV进行拣选
(6) 托盘货架和拣货叉车进行作业
(7) 托盘货架和普通叉车进行作业
(8) 水平旋转托盘货架拣货
(9) 机械手进行拣货
(10) 专用其它拣货机械设备进行拣货作业
一般来说,实现CC有如下作业方式:
(1) 箱式流利货架拣货
(2) 搁板式货架拣货
(3) 带动力的自动流动货架拣货
(4) 自动化箱式立体仓库自动拣货
(5) 箱式垂直旋转仓库拣货
(6) 箱式水平旋转仓库拣货
(7) 移动式货架拣货
(8) 高层货架和拣货台车拣货
(9) 货架和输送系统相结合的方式
在进行详细设计时,以上所有拣货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
拆零件拣选区设计。在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中,拆零拣选区要实现的功能是实现CC+B或CB或BB的作业。一般来说实现CB作业有如下作业方式:
(1) 箱式自动化立体仓库中堆垛机载人拣选
(2) 箱式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拣选出库作业功能拣选
(3) 箱式自动化立体仓库和物流输送系统结合拣选作业
(4) 流利货架+立体仓库拣选
(5) 流利货架单独拣选
(6) 流利货架+电子标签拣选
(7) 搁板货架+电子标签拣选
(8) 搁板货架+拣选台车拣选
(9) 垂直旋转货架拣选
(10) 水平旋转货架拣选
(11) 机械手拣选
实现BB作业有如下作业方式:
(1) 升降库拣选
(2) 回转库拣选
(3)塔式分拣机拣选(A-Fram)
(4) 专用RobatPicker拣选(一般用于食品、饮料行业)
(5) 移动密集架拣选
(6) 流利货架+电子标签拣选
(7) 搁板货架+电子标签拣选
(8) 拣货机械手拣货
(9) 自动售货机拣选
BB+C拣选作业方式是融合了BB和BC的作业方式,并且上面所描述的所有作业方式均可以根据工艺流程进行随意融合,其目的所就提高拣选作业的正确率和作业效率,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
在拆零区设备时,要注意到影响拣货效率的三个时间点:拣货步行时间、寻找货物时间、和取出货物时间。
复核及二次包装的处理方式设计。对于已完成拣选作业的塑料周转箱或订单,由于其是单品存放,在配送过程中不方便,所以在配送前一般要重新包装成一个或几个新的箱件药品(即二次包装),与在箱拣区拣选出的箱件药品一起配送到各个客户。
考虑到医药的特殊性,同时为了提高配送的正确率,提升配送服务水平,在二次包装前,必须把所拣选的药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才能进行二次包装。
箱拣区及拆零区的补货设计。补货作业是从保管区或储存区把货物运送到另一个拣货区的作业。一般来说,对箱拣区的补货是以托盘为单位,对拆零区的补货是以整箱为单位。
补货的时机有三种形式:
批次补货。每天由计算机计算出所需货品的总拣货量,再查看需补货区域存货量后,在拣货之前一次补足,从而满足全天的拣货量。
定时补货。把每天分为几个时段,计算机自动计算下一时段所需货品的总拣货量,在拣货之前把该时段所需货品一次性补足。
随机补货。当计算机系统计算出某种货品的存量小于设定标准值时,系统会立即下达补货指令给该品种进行补货。
高速分拣系统的细化设计。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配送中心的的出库量相对较大,一般以年销售额在50亿的配送中心来说,除开一些通过类的药品、托盘出库的药品和特殊药品外,其最大的出库出拣量一般在3000箱/小时左右。如以传统的方式来分拣,其分拣的效率和正确率肯定无法达到要求。因此,对于此类医药物流配送中心须采用自动化的高速分拣系统来实现分拣目标。一般常用的分拣设备包括:交叉带式、滑靴式(单向)、滑靴式(双向)、45度滚轮式、90度滚筒式、翻盘式、滚筒转向式、滚轮转向式、推杆式等形式。各形式的应用场活和特点均不一样。
系统的实施
为了保证系统的统一性和系统目标与功能的完整性,在完成物流配送中心的工艺流程详细设计、各区域或子系统的详细布置设计和设计选型后,应进行系统的整合规划工作。也就是把各区域的的系统设备或同一区域的不同系统设备,按照最后选定的规格参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流系统详细规划方案。同时,在系统整合过程中,要根据整个系统的要求,不断修正之前的细化设计,使之更加合理。
在整合规划设计过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整合规划时,要注意药品及其相关信息在各区域或各子系统之间的畅通性。
物流系统与营运作业的关系。在整合规划时,要把各子系统之间的营运作业连贯起来进行审视,如发现不合理或不通畅的地方,得要适时做出更正,使物流系统与营运作业能有机结合。
系统与建筑的关系。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各类设备在布置时,一定要结合建筑设计院提供的建筑设计图纸,把所有设备按实际尺寸贴到图面上,如发现有干涉的地方,一定要提前修改。另外,设备对地面的要求,要求在此时提出。
各子系统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与上面提到的一样,各子系统的设备也须按实际外形尺寸贴到图面上,观察各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有干涉或冲突的地方,须修改更正,但不能影响总体的系统功能。特别是在比较的复杂的立体物流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纵横交错,最有可能发生设备之间干涉的现象。
系统与消防之间的关系。在进行整合规划时,要注意消防通道的设计,对于立体仓库中的消防,则要预留出安装消防系统(包括消防主管、消防支管、喷淋头)的空间。同时,还要注意一定要按国家规范留出逃生通道。
系统的柔性。在整合系统规划时,要考虑将来因业务变化等原因而带来的对系统需求的变化,因此,整个系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柔性。
在系统方案整合完毕后,就要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制度进行整个项目的实施,包括设备制作与安装调试工作,通过项目管理制度的推行,对项目的质量、成本、工期等进行有效控制。
采购。在系统方案整合完毕后,就可以着手进行系统或设备的采购工作,原则上,在采购时要按照上面所确定的规格参数进行采购工作。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对参与的各供应商的设备从性能、操作、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审查,在确定供应商前应深入现场,对该厂生产环境、质量管理体制以致外协件管理体制等进行考察,最后按性价比最优的原则选择供应商。
生产制作。在确定所有供应商后,为了保证所有系统设备的的稳定性和质量要求,应要求所有供应商严格按照ISO-9001规定进行制造和过程控制,保证按设计要求生产出合格产品;在系统制作过程中和形成成品后,将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试验,不合格品不得进入下一工序。
同时,在设备制造期间项目组的管理人员还需深入生产现场了解,对质量和交货日期等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应提出改善要求。
安装。安装是项目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安装组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立体库内设备的安装,要有一个详细的施工计划安排,也就是要有一个详细并可行的施工组织方案设计。
在施工前,项目组成员应与各设备供应商应对合同规定的安装内容、安装进度、施工场地、需要配合的工作进行确认。
调试。一般来说,调试工作包括机械、电子与电气、软件的调试。软件又分为设计后调试和现场调试。在调试阶段对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提供详尽的运行日志,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培训。培训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施工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应指派本单位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和各供应商一起跟班作业,以提高操作和维护人员的感官认识。
试运行期间,各供应商应对业主的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实际操作讲解,使操作者达到独立操作、独立完成处理故障能力。
试运行期间,在施工现场对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机械原理、电气原理、重点部位、安全装置、部件进行现场实物讲解,使操作和维护人员达到能达到会维护的水平。
在国际上,物流业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可以这样讲,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除生产过程以外的其它过程都可以包涵在物流过程中,物流业包括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邮政业等等,是服务业中的一个新兴产业。
对这个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如何定位,我认为:
宏观定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观定位:是流通业的基础。?
微观定位:是企业第三利润源泉。?
二、中国的物流业要不要有一个总体规划?
我认为很有必要,理由如下:?
1.鉴于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物流业一方面可以按市场经济规律自我发展,但物流业需要培育。2.如何让物流业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如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有目标、有措施、有分阶段实施步骤。要作为一个重大战役来打。?
3.物流业既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更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国家的投入,也需要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加上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经济有其特色,要按物流的需求来发展物流业,防止一哄而上,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4.根据国外的经验,政府都介入物流业的发展,不同的是介入的程度不同而已。?
三、政府对物流业的发展要承担什么责任
我认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政府、企业、中介组织要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推动,企业的主要作用在于运作,中介组织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在物流业起步阶段,政府的作用特别巨大。?
政府干什么?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
1.制定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总战略目标之中。?
2.制定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如市场准入、土地使用、税收、技改贷款、项目审批、口岸设立、培育大物流企业与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等等。?
3.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
4.强化与协调物流标准化建设。?
5.推动物流教育与物流科技发展,用信息化带动物流现代化。?
四、中国物流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一)中国物流业发展规划指导思想?
1.总体上是一个指导性意见,但在项目建设上又是一个指令性意见。?
2.市场化运作,向国内全部开放,向外国按加入WTO的承诺执行。?
3.规划是粗线条的,要发挥各部门、各地方特别是企业的积极性,不是把大家搞死。?
4.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要以城市为中心。?
5.在注重工业品物流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农产品物流。?
6.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开始就要提倡绿色物流,坚持可持续发展。?
7.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各个城市,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提倡一切都要高起点,不提倡一切都要新建,要充分利用原有资源。?
(二)中国物流业发展规划的框架?
中国物流业发展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五种运输方式总体规划。这一规划实际上已经制定,但要按物流需求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并服从于物流的总体设计。?
2.城市物流中心规划。包括港口进出口物流,公、铁、水、航结点集散物流,城市社会物流等,形成点、线、面为一体的物流网络系统。?
3.物流现代化规划。包括信息化推进、物流技术开发、物流标准化推进、物流管理现代化开发、物流信息统计体系建设等等。?
4.物流人才规划。据预测,未来10年内,国内需高级物流管理与技术人才3-4万人。需要教育部、人事部、劳动部的配合。?
5.物流企业发展规划。包括培育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引进国外物流企业,扶持国内中小物流企业发展,鼓励生产与流通企业把物流活动分离出来。?
(三)中国物流业发展规划如何运作?
1.要有一个运作的组织,建议成立“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协调小组”,由计委、经贸委、交通部、铁道部、信息产业部、民航总局、国家邮政局、科技部、教育部、统计局等部门参加。
吴邦国副总理曾指出:“现代物流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越国界的系统工程,国家经贸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此项工作。”按邦国副总理意见,中国物流业由国家经贸委牵头,国家经贸委如何牵头要组织落实。我们不希望出现各自为政、互相牵扯的局面。?
2.要出台一定的物流发展产业政策,有利于物流业的超越式发展。?
3.要提出一个总的投资来源计划,包括国内资本与国外资本。?
4.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国家内贸局撤销后,经经贸委、民政部同意,并报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中国物资流通协会已更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后,是带中国字头的唯一一家全国物流产业的行业组织。目前正在许多领域为推进物流业的发展服务。在物流领域还有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交通企业协会、中国铁道学会、中国公路学会、中国仓储协会、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中国船东协会、中国港口协会、中国货贷协会、中国船贷协会等等,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应充分发挥这些中介组织的作用。目前由7家协会(学会)已成立“共同推进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希望政府充分重视这一力量。??
[关键词] EIQ分析ABC分析配送中心
在以顾客及下游端通路需求为主的流通环镜中,订单需求零星而多变,因此,以需求为导向的规划方向才能真正符合实际作业的需求。EIQ分析正是从企业订单出发,根据客户的需求特性,结合PCB及ABC全类的交叉分析方法,进行订单不同层面的分析,得出货物在配送中心的接收、储存、拣选、出货特征,有效掌握物流特性并提供规划过程宏观角度的切入点,最终成为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的决定因素。
一、EIQ分析的概念
EIQ分析是日本权威物流专家铃木震先生通过40多年的实战经验积累,所独创的一种分析方法。所谓EIQ即是订单件数Entry,货品种类Item和数量Quantity的意义。即利用E、I、Q这三个物流关键要素,从客户订单的品项、数量与订购次数等观点出发,来研究配送中心的需求特性,为配送中心提供规划依据。
EIQ的基本思想:在订单出库资料取样的基础上,运用柏拉图、次数分布图及ABC分析工具等,对其订单进行订单量(EQ)、订货品项数(EN)、品项数量(IQ)、品项受订次数(IK)等的统计分析,以获取规划信息。
二、EIQ分析的步骤
1.订单出货资料的取样
根据作业周期和波动幅度确定资料的收集范围。若各周期内出货量大致相似,则可对较小周期内的资料进行分析;若周期内趋势相近但作业量有很大的差异,则对资料进行分组,找出代表性的资料进行分析。
2.订单出货资料的分解
资料分解主要用于EQ、EN、IQ、IK四个类别的分析。其中订单量(EQ)分析指单张订单出货数量的分析;订货品项数(EN)分析指单张订单出货品项数的分析;品项数量(IQ)分析指每单一品项出货总数量的分析;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指每单一品项出货次数的分析。
3.资料统计分析
EIQ分析以量化的分析为主,常用的统计手法包括:平均值、最大最小值、总数、柏拉图分析、次数分布及ABC分析等。
4.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
这是量化资料分析过程最重要的步骤,通常需要配合交叉分析和其他相关资料作出综合判断分析。
订单量(EQ)分析:了解单张订单订购量的分布情形,决定订单处理的原则、拣货系统的规划,影响出货方式及出货区的规划。通常以单一营业日的EQ分析为主。当订单量分布趋势越明显时,分区规划的原则越易运用,否则应以弹性化较高的设备为主。
品项数量(IQ)分析:了解各类产品出货量的分布状况,分析产品的重要程度与运量规模。适用于仓储系统的规划选用、储位空间的估算以及影响拣货方式及拣货区的规划。
订单品项数(EN)分析:了解订单别订购品项数的分布,对于订单处理的原则、拣货系统的规划、出货方式及出货区的规划有很大影响。通常配合总出货品项数、订单出货品项累计数及总品项数三项指针综合参考。
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分析产品别出货次数的分布,了解产品别的出货频率,可配合IQ分析决定仓储与拣货系统的选择。另外当储存、拣货方式已决定后,有关储区的划分及储位配置,也可利用IK分析的结果作为规划参考的依据。
三、EIQ分析的意义
EIQ分析起着历史订单资料与具体分析之间的衔接作用,规划前期通过EIQ分析,可以避免规划人员迷失在庞大的资料数据中。通过EIQ分析,还可从订单中详细内容了解客户、品项以及数量等关键规划要素之间的关系与现状,对配送中心的拣选系统规划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概括以下五条:
(1)确定货物一般物性与特征
(2)得出符合物流系统特性的物流系统各类模块
(3)为进一步选择物流设备提供依据
(4)提供数据仿真分析
(5)开展物流系统基础规划工作
四、EIQ分析的应用及发展
1物流经济批量
物流经济批量是近年来形成的,针对物流发展研究的一种经济学研究概念,这种概念是研究物流发展总体趋势以及在经济学上意义的重要手段。
1.1经济批量
“经济批量”economiclotsize,又称“经济订货批量”,指在保证生产或销售需要的前提下,从耗费成本最小这一目标出发所确定的每批材料采购数量或产品投产数量。在确定材料采购或产品投产批量时,既要考虑材料采购费用或产品投产生产准备费用,又要考虑材料、产品保管费用。在实际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利用经济批量进行生产和销售以及仓储计划的规划,进而实现材料消耗最小化,即在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下实现生产量的最优化,达到实现最大化效益的目的。在进行经济批量的核算和使用的过程中,经济数学的应用相当广泛,它不仅被用于经济批量的合理计算以及后期的整理核算,还被应用于经济批量的整体规划以及生产、销售等计划的制定和规划中。
1.2经济批量的优劣
经济批量是指假定技术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实现产出最优化的一种经济概念。它强调在保证销售量前提下的生产最优化,忽视了产品的自身特性,比如稀缺性的特点,同时也没有考虑生产以及销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相关费用。经济批量的一大优势在于其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销售以及供给情况,从而使得其在进行生产成本最低化考量时必然要优先保证销售的存续,从而避免因过分降低成本而导致的生产短期性提升造成的短视现象。
1.3物流经济批量
将经济批量的概念应用于物流管理,形成最优化状态下的物流体系,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大趋势,这一趋势有利于物流行业整体成本的降低以及物流业总体的发展。物流经济批量要求在最小化的运行成本条件下,合理设置仓库存量,以及进出货物的总量,实现最优化的环节设置。物流批量包含仓库存量、在途货物、进货进化以及出货计划等方面。通过合理配置各环节的货物量,实现运行成本最低化以及运行收益最大化。
2经济数学与物流经济批量
物流经济批量在进行其规划和各环节配置的过程中,需要科学计算和统计相关信息,进而实现数据化的分析,通过分析预测相关环节的最优化存量,实现成本最低化和收益最大化。
2.1统计
在物流发展和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相当多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分析物流企业发展规律以及物流运行规律的最要资料。通过分析物流数据进而预测物流发展的趋势是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经济数学通过统计分析实现了这一功能。统计即通过对散乱数据进行整理和一定形式的处理,进而使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序排列,进而方便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提炼。经济数学通过利用数学相关理论实现数据分析以及数据信息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升物流企业发展预测的准确性,进而降低成本,实现最大化的配置。物流行业的货物吞吐量以及进出货物的季节性、空间性因素往往可以通过对物流企业历年数据以及物流行业的历年数据来体现出来。实现物流经济批量的一项重要因素在于实现物流配置的最优化,而这个最优化的实现需要物流分析数据为支撑和依据,也可以说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物流经济批量实现的可能性。经济数学中的统计知识和工具在对物流数据进行统计的同时,实现了数据层面的分析,利用数据的对比分析以及同一数据的差异化分析,实现对于物流数据的整体把控和对于未来数据的正确预测。统计往往与概率以及函数分析综合应用,通过概率以及函数的知识和工具进行必要的规律摸索和研究,进而提炼出物流行业发展的规律,实现物流各环节配置的最优化,节省运营成本,实现物流经济批量。经济批量是一个全局性的概念,这一概念需要统计数据的支撑以及分析数据的提炼。因此,可以说统计是经济批量运行的基础,也是物流经济批量存在的基础,没有准确而翔实的统计数据,经济批量无法实现和运行,统计是物流经济批量实现的首要工作。
2.2分析
分析指的是利用经济数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统计数据的分析整理,形成规律性的总结和汇总。物流行业存在的大量数据经过统计后,形成大量的数据源,这些数据源中蕴含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实现物流合理配置,进而实现最优化的经济批量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提炼这些信息需要利用经济数学工具进行必要的分析。利用经济数学工具分析物流数据主要通过函数以及微积分等工具实现。函数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在一定的数据基础上进行函数总结,进而实现函数形成,总结出相关规律,进行必要预测。函数分析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完整性和客观性,其数据来源于物流数据,分析过程来自于标准的经济数学工具,这些信息保证了整个分析的完整性和客观性,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数学的发展,利用经济学相关函数对于物流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函数,应用于物流配置的最优化对于物流批量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分析中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推倒,可以使对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的表达更简洁、清晰,经济数学分析确实比单纯的文字表达更富逻辑的严密性、精确性,比形象的图形表达更多的变量,可分析更多复杂的问题。因此,运用经济数学的手段进行物流经济数据分析,对于物流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合理配置自身运行各节点最大化收益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分析手段主要有数理分析、统计分析以及计量分析等,而统计分析则是进行物流经济数据分析的主要手段。统计经济分析是运用统计方法,以统计资料作为论述现实经济变动过程的手段,对经济的变量数值求解,并验证经济理论的真伪,通过对统计资料的搜集、分析、图示,来验证统计结果。
2.3预测
经济预测指的是与未来有关的旨在减少不确定性对经济活动影响的一种经济分析。它是对将来经济发展的科学认识活动。经济预测不是靠经验、凭直觉的预言或猜测,而是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可靠的资料、精密的计算及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所作出的分析和判断。这样的预测是一种分析的程序,它可以重复地连续进行下去,目的是为未来问题的经济决策服务。为了提高决策的正确性,需要由预测提供有关未来的情报,使决策者增加对未来的了解,把不确定性或无知程度降到最低限度,并有可能从各种备选方案中作出最优决策。物流经济批量中利用经济数学手段进行必要的预测,实现有计划的规划各环节配置,进而实现最优化运营,减少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收益率。经济数学条件下的预测不是主观的臆测,而是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利用经济数学中的函数以及一些其他手段进行的有针对性的预测。这个预测的整体水平是建立在客观数据基础上的。一般而言,经济数学的预测是基于计量经济以及函数基础之上的。利用经济数学的函数统计分析手段得出相应的函数之后,就可以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模拟数据进行函数演算,进而推导出相应的未来发展趋势。根据这种趋势推算出各环节的合理配置,进而完成物流的经济批量计划,实现物流最大化收益与最小化投资。在现有的物流企业数据基础上得出的规律性的函数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建立在这个函数基础上的,利用固定数据推导的模拟规划其客观性将得到大大提升。预测应注意两点,一是现有数据要尽量翔实和准确,这样得到的函数才能符合实际情况;其次,函数推导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依据客观事实进行推理,不能夸大或者缩小,避免出现预测失真,进而影响物流企业批量经济的实现。
2.4仓储存量分析
仓储存量分析指的是按照销售情况或者供给情况进行的,基于市场情况设定的,针对仓储存量合理性以及科学性的分析。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出规律及合理性,利用科学手段进行必要的总结和汇总,进而提升仓储存量的利用率,降低不必要的仓储费用。物流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在于降低仓储费用,进而提升收益的纯利。在物流企业中使用经济数学手段进行必要的仓储存量分析,进而推导出合理的仓储存量,实现存量与出量的合理比例,实现费用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经济数学手段在物流经济批量中的应用,一个很大的方面就是进行仓储存量分析,得到合理的仓储存量,实现仓储费用最小化。仓储存量分析应注意下列问题:首先是市场需求的经济分析。物流市场的整体形势支配着单个企业的发展。整体仓储存量形势在市场范围内的波动和规律性变化对于物流企业至关重要,把握正确的信息,得到相应的市场形势高低就可以实现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利用经济数学手段针对整个市场进行必要的分析,进而得出物流仓储的市场形势,推导出企业应有的发展形势和发展策略。物流经济批量要求以最小化的投入和损耗,实现最大化的收益,而经济数学对于市场分析的整体把控能力成为了这一需求的强力工具,使得物流经济批量得以顺利达成。其次是针对企业自身仓储存量进行分析。在进行物流市场整体分析,即进行外部市场分析之后,物流企业有必要针对自身的仓储情况以及自身的历年发展状况和仓储配置量的具体情况,利用经济数学分析工具进行研究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出相应的分析结果,达到仓储存量合理化的目的。企业自身仓储存量分析的关键在于利用有效的数据和经济数学方法,而这些方法的选择是企业对于自身数据了解程度的体现。经济数学方法中的概率分析以及统计理论对于企业内部仓储存量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可以帮助企业通过数据的整合和整理,实现数据的有序化和合理化,提炼和总结出企业的真正情况,进而提升企业对于自身仓库存量的了解。物流运行数据的内部分析,可以使其了解以往数据,从而推动其对于自身改造的方向,保持安全而又经济的存量,减少成本而又不影响出量,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关键词]逆向物流 汽车逆向物流网络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026-02
随着我国汽车购买和持有量的增加,汽车广泛使用,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为了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增加购买率,制造商和销售商在产品销售中普遍采用相对宽松的退货政策。然而,在汽车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能源,而随着资源和能源的稀缺性不断凸显及价格的持续上涨,给众多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节约能源、材料循环利用开始成为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逐渐关注的部分。面对这种压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和研究应用有关报废汽车的回收再利用问题。特别是在欧美发达国家,逆向物流已经成为影响制造商和零售商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中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研究意义
2001年,美国制定并发表了《未来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指南》(简称《指南》)。该《指南》明确指明美国将于2020年实现95%的废旧汽车回收利用率的目标。同时表明:废旧汽车可拆解出10%,其中5%是金属零部件,可以回收再利用,其他成分为可再使用的零散材料;报废汽车90%的材料分拣回收和粉碎,而填埋的只占5%。与此相比,在我国,汽车逆向物流的发展还存在巨大差距,而逆向物流的加快实施对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节约社会资源,实现循环经济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资源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而汽车制造业是高能耗产业,面临日益减少的资源,逆向物流的实施是必要的举措。
(二)降低企业成本,实现更高利润
汽车逆向物流对废旧的汽车进行重新拆解,将可循环的废旧材料回收利用,对可再使用的零部件进行翻新,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获得成本竞争优势。当已售出的货物出现产品问题,及时地召回问题产品及零部件退换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三)树立环保意识,提升企业形象
企业对逆向物流给予重视,把废旧的汽车进行回收,体现了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塑造企业良好的绿色形象,提升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逆向物流概念综述
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就已经开始对逆向物流给予关注,“逆向流”逆向渠道”开始出现在学术文献中。Stock和Lambert在1981年较早地提出了有关物流的描述,他们把正向物流渠道形象地比喻为单行道,而将逆向物流说成是在单行道上走错方向。进入20世纪的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深入探索研究逆向物流领域。而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到了“逆向物流”,他将其定义为“一种集合了产品回收、物料再循环、回收再利用报废产品、维修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Carter等认为,逆向物流是物品在渠道成员之间的反向流动,企业在这一流动过程中为了获得环境保护上的优势,对其中再循环利用的物料进行有效管理。美国学者Rogers和Tibben-Lembke通过在本土进行广域性的调查访问给逆向物流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即: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组织、计划、控制,使其有效益有效率地从消费地到始发地的流动。
我国对于逆向物流的研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在2006年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定义了逆向物流,逆向物流包括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两部分。
综合上述文献可知,有关逆向物流的定义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至今尚没有形成确切的标准,但是它们都着重强调了逆向物流的参与方、流动的逆向性和目标性。因此,随着逆向物流的不断发展,其定义也会日趋完善。
(二)逆向物流网络综述
1.特定产品的逆向物流网络结构研究和设计。Caruso等研究了固体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建立了多目标的选址规划模型。Jayaraman等对美国一个设备制造商的物流网络进行分析,得出资本、运输、处理和存储与逆向物流效果相关,建立了多阶段容量限制的选址模型。Nagumey和Toyasakil(2005)设计了一个框架模型,用来管理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建立了电子废弃物的分阶电子回收网络模型。Der-HomgUe,Meng Dong(2007)构建了确定性规划模型来更好地解决电脑租赁到期的产品逆向物流问题,研究了包含正逆向物流的供应链网络。
2.一般产品的逆向物流网络结构研究和设计。Jayaraman
(1999)等开发了一个模型,以确定最佳的处理设施的数量。这些数量是根据逆向供应链的三个层次确定的:已知回报的收集点、潜在的处理设施和已知需求的重用网站。Gomes等(2011)研究反向物流链的规划和设计,并提出了一种通用的MILP模型,用来选择收集和分拣中心的最佳位置,同时定义战术网络规划,它的新颖之处在于能够在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产品买价最优的目的。Amin和Zhang(2012)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提出了一个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用来优化闭环供应链。
国内对于逆向物流网络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设计多以线性方程为主,进行算例分析。马丹祥(2005)探讨了可循环产品、可重新制造产品、有回收价值产品的逆向物流网络构建,运用混合整数规划和双层规划构建模型,建立逆向物流网络。范体军(2009)等以废旧成品回收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整数目标规划数学模型,构建废旧成品逆向物流回收网络。
3.汽车逆向物流网络综述。国外方面,Schleiffer等对废旧汽车进行了研究,采用遗传算法构建了模型,用来对工厂的地址、数量、服务区域进行优化。N.Kanari等描述了日本在汽车循环方面的法律制度,并介绍了欧盟报废汽车的处理现状以及再循环的具体过程。Panate Manomaivibool分析了瑞典与英国两国废旧汽车再循环带来的现有影响,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用来评价荷兰的汽车回收状况及方法。
逆向物流近年来是国内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董天舒分析了在汽车制造业中,废旧钢铁逆向物流的三种基本模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张英研究分析了影响汽车逆向物流的相关因素以及它们在逆向物流网络构架中的秩序和方向。李晓玲探讨分析了我国汽车逆向物流网络模型架构,分别构建了在自营模式下和第三方模式下的两个模型,为我国汽车逆向物流网络结构提供了借鉴。
由上述文献可知,回收物流网络设计是从特殊产品的研究开始,以单一简单的废旧产品回收为案例构建网络架构,进而推广到一般产品的回收。物流网络的设计也越来越实用化和信息化。国外的学者倾向于从实际情况研究逆向物流中的资源配置等问题,多采用数学规划、系统仿真等方法。国内学者研究的相对简单,模型大多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往往采用Lindo软件及遗传算法求解,针对小规模问题可以解决,但对于大而复杂的问题则无能为力。逆向物流系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问题,回收产品的数量、质量都是未知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物流网络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工业和汽车消费市场也以惊人的速度、蓬勃的态势迅速成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界和学术界也逐步地开始着力关注逆向物流和报废汽车回收问题,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也陆续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规范和加速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发展。但是,我国的汽车逆向物流的研究与实践目前仍处于初始阶段,废旧汽车再利用率、回收率、环保水平都比较低,报废汽车回收行业竞争相对粗放和混乱,特别是政府对回收废旧汽车的宏观管理也极不完善。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还亟待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Caruso C,Colorni A,Paruceini M.The regional urban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ystem:A modeling approach[J].Euro 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3(70):16-30.
[2]Jayaraman V,Guide JR VDR,Srivastava R.A closed-loop logistics model for remanufacture[J].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1999,50(05):497-508.
[3]马丹祥.逆向物流网络设计优化模型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4]董天舒.汽车制造企业废钢铁逆向物流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